肩膀上面的肌肉叫什么肌

肩膀上面的肌肉叫什么肌,第1张

肩膀上肌肉是指斜方肌和三角肌。肩膀正上方肌肉是斜方肌,肩膀外侧与上臂肌肉相连的是三角肌。

控制肩膀内旋的肌肉有胸大肌、三角肌前束、背阔肌、大圆肌、肩胛下肌以及手臂的肌肉。胸大肌是一块比较厚的扇形肌肉,从胸骨自上而下向上臂延伸,控制肩膀的内收与内旋。三角肌是一块整个附在肩膀上的肌肉,从锁骨一直延伸到上臂,而三角肌的前束可以辅助胸大肌,一起将手臂向前牵拉和使手臂内旋,注意休养。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锻炼肩部的肌肉其实还是比较的少的技巧的,当然技巧也算是比较单一的,因为肩部算是用户使用最为频繁的一个部位。

所以在进行锻炼的时候,也是可以去掌握这样的技巧才是,那么多数的时候在进行锻炼的时候,引体向上是一个很好的技巧。

锻炼引体向上虽然很有效果,但是很多的人其实做引体向上也做不了多少个,在这样做的时候,也是很需要注意的。

-斜方肌

-三角肌

肩痛上臂不能抬起的原因有三角肌麻痹、肩关节肌肉拉伤、肩关节无菌性炎症、肩关节损伤和颈椎病、肱骨上端肿瘤、骨折等。三角肌麻痹多为腋窝神经损伤劳损,由于局部感冒发冷,疲劳和睡姿不正确,肩部长时间处于受压状态可导致肩部肌肉劳损,可导致肩关节疼痛,解除肩关节无菌性炎症往往有感冒肩关节或外伤史,引起肩关节无菌性炎症,可出现肩关节疼痛,以及肩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症状包括肩痛和无力解除手臂。肩周炎是肩关节最常见的无菌性炎症。

肩部损伤严重撞击或拉伤后,肩部损伤表现为肩部疼痛、疲劳和活动受限。颈椎病分为无骨折型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型颈椎病和颈椎管狭窄型颈椎病,甚至颈椎肿瘤也可压迫神经根,表现为肩痛和上举。有很多种疾病可以导致肩膀疼痛和手臂不能举起。当出现疼痛,手臂无法抬起时,需要及时治疗。中风可出现类似症状,注意识别。及时就医。通常根据你的症状考虑肩周炎。但肩周炎一般适合50岁左右的年龄,也称为50岁肩周炎,由于活动受限,也称为冻结肩。

一半的肩周炎患者可以通过运动自愈,一半的患者长期不愈,反复发作。考虑到年龄在70岁以上,有必要进行相关检查以排除骨病。如果检查结果正常,痛点神经阻滞加小针刀松解槲寄生,配合药物、康复训练,一般两个疗程即可恢复治疗。

左后肩缝应位于上方近处,非常剧烈的疼痛除了要考虑钻石肌损伤外,还要考虑肩胛骨神经压紧背部,这可能是由于颈椎椎间盘突出,颈丛神经压紧,臂丛神经压紧,神经刺激可诱发上肢支配不灵活,出现提拉的表现!如果我写的有点深,还是很难判断的,最好去医院看医生,专业人士的工作去专业人士分析,健康永远不应该被重视,只是确定问题是什么,还方便采取相应的方法来处理,避免诱发肩周炎等问题!

(1) 胸长神经(C5、7)于锁骨上方发于臂丛,沿前锯肌表面下降并支配此肌。此神经损伤,前锯肌麻痹,表现为“翼状肩”,上肢上举困难。

(2) 胸背神经(C6、8)起自后束,沿肩胛骨外侧缘下行,分布于背阔肌。

(3) 肌皮神经(hmusculocutaneus)(C5、7)(图10—85、86)自外侧束发出后,斜穿喙肱肌,经肱二头肌与肱肌之间下行,并发出分支支配上述三肌。终支在肘关节稍上方的外侧,穿出臂部深筋膜,改名为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于前臂外侧皮肤。

(4)正中神经(nmedianus)(C5、7)(图10—85、86)由来自臂丛内侧束和外侧束的两个根合成,沿肱二头肌内侧沟,伴肱动脉下行到肘窝,继在前臂指浅、深屈肌之间沿前臂正中下行。经腕至手掌,发出正中神经掌支(返支),进入鱼际,发出3条指掌侧总神经,再各分为2~3条指掌侧固有神经至1~4指相对缘。(图10-87) 正中神经在臂部无分支。在肘部和前臂发肌支:支配除肱桡肌,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以外所有前臂屈肌及旋前肌。在手掌支配除拇收肌以外的鱼际肌和第一、二蚓状肌。发皮支:支配手掌桡侧2/3的皮肤,桡侧三个半指的掌面皮肤,以及其背面中节和远节的皮肤。 正中神经损伤可致:①运动障碍:前臂不能旋前,屈腕力减弱,拇指、食指及中指不能屈曲。拇指不能做对掌动作。②感觉障碍:上述皮肤分布区感觉障碍,尤以拇、食、中指远节关节最为明显。③肌肉萎缩:鱼际肌萎缩,手常变平坦称为“猿手”。

(5)尺神经(nulnaris)(C7、T1)(图10-85、86)发自臂丛内侧束,沿肱二头肌内侧沟,随肱动脉下行,在臂中部转向后下,经肱骨内上髁后方尺神经沟,进入前臂。在沟中尺神经位置表浅,紧贴骨面,骨折时易受损伤。尺神经在前臂尺侧腕屈肌深面随尺动脉下行,至桡腕关节上方约5cm处,发出尺神经手背支,本干下行称尺神经掌支,经豌豆骨桡侧分浅、深支入手掌(图10—8889)。 尺神经在前臂发出肌支,支配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深支支配小鱼际肌,拇收肌、全部骨间肌及第三、四蚓状肌。浅支在手掌分布于小鱼际的皮肤和尺侧一个半指皮肤。手背支分布于手背尺侧半及尺侧二个半指皮肤(第3、4指相邻侧只分布于近节背面的皮肤)。 尺神经损伤后可致:①运动障碍:屈腕力减弱,拇指不能内收,其它各指不能内收与外展,环指与小指末节不能屈曲。②感觉障碍:尺神经分布区感觉迟钝,而小鱼际及小指感觉丧失。③肌肉萎缩:小鱼际平坦,由于骨间肌及蚓状肌萎缩,掌骨间隙出现深沟,各掌指关节过度后伸,第 4、5指的指间关节屈曲,表现为“爪形手”。

(6)桡神经(nradialis)(C5、8)(图10—89、91)发自臂丛后束的粗大神经,初在腋动脉后方,继而伴随肱深动脉向后,在肱三头肌深面紧贴肱骨体的桡神经沟向下外行,到肱骨外上髁前方分为浅支与深支。 ①浅支:在肱桡肌深面,伴桡动脉下行,至前臂中、下1/3交界处转向手背,分布于手背桡侧半的皮肤以及桡侧二个半指背面的皮肤(图10—86、88)。 ②深支:较粗、主要为肌支。穿旋后肌至前臂背侧,在深、浅肌之间下降,分数支,其长支可达腕部。(图-89) 桡神经肌支:支配肱三头肌、肱桡肌及前臂后群所有伸肌和旋后肌。 桡神经皮支:分布于臂、前臂背侧和手背桡侧半及桡侧二个半手指皮肤(图10—88)。 肱骨干骨折易伤及桡神经,表现为①运动障碍:不能伸腕和伸指,拇指不能外展,前臂旋后功能减弱。②感觉障碍:前臂背侧皮肤及手背桡侧半感觉迟钝,“虎口”区皮肤感觉丧失。③抬前臂时,由于伸肌瘫痪及重力作用,出现“垂腕征”(图10—90)。 7腋神经(nradialis)(图10—89)发自臂丛后束,伴旋肱后动脉向后,绕肱骨外科颈至三角肌深面。其肌支支配三角肌和小圆肌;皮支绕三角肌后缘分布于肩部和臂部上1/3外侧面皮肤。 肱骨外科颈骨折时,可损伤腋神经,表现为:①运动障碍:肩关节外展幅度减小。②三角肌区皮肤感觉障碍。③三角肌萎缩,肩部失去圆形隆起的外观,肩峰突出,形成“方形肩”。

胸大肌--胸前神经

背阔肌--胸背神经

肱二头肌,喙肱肌--肌皮神经

三角肌,小圆肌--腋神经

大圆肌,肩胛下肌--肩胛下神经

冈上,下肌--肩胛上神经

肱三头肌--桡神经

三角肌、胸大肌、大圆肌、背阔肌、喙肱肌、肱二头肌长头等肌肉。

1、三角肌(deltoid muscle)俗称"虎头肌",是一个底向上尖向下的三角形肌,位于肩部皮下,从前、后、外侧包裹着肩关节,是一块多羽状肌。肩部的膨隆外形即由此肌所形成。肌束分前、中、后3部。

2、胸大肌(pectoralis major)在胸廓前上部浅层。

3、大圆肌位于小圆肌的下侧,其下缘为背阔肌上缘遮盖,整个肌肉呈柱状,起于肩胛骨下角背面,肌束向外上方集中,止于肱骨小结嵴。

4、背阔肌latissimus dorsi位于腰背部和胸部后外侧皮下,为全身最大的阔肌,呈直角三角形,上内侧部被斜方肌遮盖,以腱膜起自下6个胸椎棘突,全部腰椎棘突,髂嵴外侧唇后1/3。

5、喙肱肌与肱二头肌短头同起于喙突尖,沿肱二头肌内侧向下,止于肱骨内侧缘的中点。此肌亦受肌皮神经支配,为肩肱关节的屈曲与内收肌。 该肌损伤有时可造成喙突部撕脱骨折。受肌皮神经(颈5~7)支配。

扩展资料:

一些运动的分配:盂肱关节的运动包括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

1、前屈:肩关节前屈主要由三角肌前部纤维、胸大肌锁骨部、喙肱肌、肱二头肌完成,其中三角肌前部纤维最明显。

2、后伸:肩关节后伸的肌肉主要有三角肌后部纤维、背阔肌、胸大肌的胸肋部、大圆肌和肱三头肌长头,其中三角肌后部纤维作用最大。

3、内收:主要有胸大肌、大圆肌、背阔肌、喙肱肌、肱二头肌长头,此外三角肌前后部纤维也有内收作用。

4、外展:肩关节的外展由三角肌(主要是其中间束)及冈上肌完成。当肩处于内旋或外旋位置时,三角肌在最外侧的部分是外展的主要肌肉,当肩外旋时外展肌力要更强些。

5、内旋:内旋肌主要是肩胛下肌,当肩关节处于特定体位时胸大肌三角肌前部纤维、大圆肌及背阔肌也有一定的内旋作用。

6、外旋:肩关节的外旋肌有冈下肌、小圆肌及三角肌后部纤维。

-肩关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1884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4
下一篇2023-11-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