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穴位 是有依据的,如果人们过食肥甘厚味,多逸少劳,脾脏失去了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那么机体就不能正常吸收利用,形成脂肪蓄积体内形成肥胖。通过中医的穴位经络,可以调节脾脏的功能。
肱中穴
位置:肱中在大臂内侧,腋窝下与手肘中间点。
此穴,能加速代谢速度,排除平时堆积在大臂内侧的废物,促进脂肪消耗,使手臂变得纤瘦。
方法:拇指圈状 。
臂穴
位置:臂臑穴位于人体的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
此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臂部肌肉的弹性,使上臂变得紧致。
方法:食指中指共同作圈状按压,感到酸痛的力度即可。
外关穴
位置:小臂背侧,手腕向上两寸,两个骨头中间的夹缝里。
此穴,能疏通臂部经络,改善血液循环,消除小臂麻木肿胀的感觉,使小臂变得纤细。
方法:拇指按压。
天枢穴
位置:肚脐两边左右各三指宽处。
此穴对调节肠腹有明显的双向性疗效,既能止泻,又能通便,长期保养 此穴能够确保肠道健康,清除肠道内常年累积的宿便,轻松赶走堆积在腹部的肉肉。
方法: 睡前用双手食指指端同时回环揉动天枢穴50 ~ 100 次,逆时针和顺时针方向各重复一次。
大横穴
位置:肚脐旁开4 寸处
此穴可通便,排除肠道内的油脂,减轻体重,消除腰腹赘肉,降低血脂。
方法:双手食指指端同时按压,圈状 100 次。
风市穴
位置:位于人体的大腿外侧的中线上,直立垂手时,中指尖处。
此穴,可排除大腿多余水分,使大腿变得苗条。
方法:用拇指关节按压圈状 。
曲池穴
位置:曲肘成90°,肘横纹外端凹陷中。
此穴,在收紧肌肉的同时,可美化臂部皮肤,改善干燥粗糙的状况,使你的手臂光滑动人。
方法:中指和食指圈状 。
血海穴
位置:大腿内侧,膝盖内侧端向上2 寸。
此穴,可改善腿部血液循环,消除腿部堆积的脂肪,同时改善女性月经不调。
方法:拇指圈状 。
足三里
位置:膝盖下三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此穴,可通经活络、疏风化溼,消除小腿浮肿,使小腿玲珑纤细。
方法:拇指按压。
承山穴
位置:承山穴位于小腿后面正中,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小腿肚下出现尖角凹陷处。
此穴,可消除小腿上的脂肪,收紧小腿肌肉,对美化小腿线条有显着的作用。
方法:用拇指关节按压。
初步确认是肩周炎
家庭防治措施]
1.注意防寒保暖
由于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寒冷湿气不断侵袭机体,可使肌肉组织和小血管收缩,肌肉较长时间的收缩,可产生较多的代谢产物,如乳酸及致痛物质聚集,使肌肉组织受刺激而发生痉挛,久则引起肌细胞的纤维样变性,肌肉收缩功能障碍而引发各种症状。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避免肩部受凉,对于预防肩周炎十分重要。
2.加强功能锻炼
对肩周炎来说,特别要注重关节的运动,可经常打太极拳、太极剑、门球,或在家里进行双臂悬吊,使用拉力器、哑铃以及双手摆动等运动,但要注意运动量,以免造成肩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损伤。
3.纠正不良姿势
纠正不良姿势。对于经常伏案、双肩经常处于外展工作的人,应注意调整姿势,避免长期的不良姿势造成慢性劳损和积累性损伤。
4.注意相关疾病
注意容易引起继发性肩周炎的相关疾病,如糖尿病、颈椎病、肩部和上肢损伤、胸部外科手术以及神经系统疾病,患有上述疾病的人要密切观察是否产生肩部疼痛症状,肩关节活动范围是否减小,并应开展肩关节的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以保持肩关节的活动度。
5.对健侧肩积极预防
对已发生肩周炎的患者,除积极治疗患侧外,还应对健侧进行预防。有研究表明,有40%的肩周炎患者患病5~7年后,对侧也会发生肩周炎;约12%的患者,会发生双侧肩周炎。所以,对健侧也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常用西医疗法]
1.药物治疗
泼尼松尤25~50毫克,1%普鲁卡因10毫升,痛点封闭,每周1次,4次为1个疗程。
2.功能锻炼
爬墙锻炼
面对墙壁,用双手或患手沿墙壁徐缓地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高举,然后缓慢向下回到原处,反复进行。
体后拉手
双手向后反背,用健手拉住患肢腕部,渐渐向上拉动拾起,反复进行。
外旋锻炼
背靠墙而立,双手握拳屈肘,做上臂外旋动作,尽量使脊背靠近墙壁,反复进行。
摇膀子
弓箭步,一手叉腰,另一手握空拳靠近腰部,做前后环转摇动,幅度由小到大,动作由慢到快。
[常用中医名方]
1.生山楂甘草汤
生山楂50克,桑椹50克,桑枝25克,乌梅25克,白芍20克,伸筋草20克,醋制元胡20克,姜黄15克,桂枝15克,威灵仙15克,醋制香附15克,甘草10克。水煎温服,3日2剂,1个月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除配合练功外停用其他药物或疗法。舒筋通络,祛淤行痹止痛,滑利关节。主治肩周炎。
2.白芍汤
白芍、沙地龙各400克,制马钱子、红花、桃仁、威灵仙各350克,乳香、没药、骨碎补、五加皮、防己、葛根、生甘草各150克。将上药共研为极细末,装入胶囊,每粒含生药02克,成人每次口服3粒,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半个月为1个疗程,休息3天,再行下1个疗程。主治肩周炎。
3.黄芪当归汤
黄芪60克,当归20克,桂枝12克,白芍20克,炙甘草16克,大枣10克,威灵仙120克,穿山甲6克,防风12克,蜈蚣2条,生姜10克,羌活12克。每日1剂,水煎服。补胃气,通经络,散寒湿。主治肩关节周围炎。冷痛者,加制川草、乌草各10克;兼痰湿者,加法半夏12克,胆南星10克;病久三角肌萎缩者,加制马钱子03克。局部可以配合以针灸治疗。
[特色疗法]
1.肩周炎的推拿疗法
(1) 舒筋活络法:此为准备手法。患者取端坐位,医者以右手全掌着力,从手腕部开始,由肘、肩推抚至颈部,由上肢、肩内侧至外侧、后侧,依次推抚,反复施术20余次。
(2) 滚揉法:患者仰卧或坐位,医者用滚法或指揉法施术于患侧肩前部及上肢内侧,反复数次,配合患肢外展、外旋活动。再取卧位,医者一手握住患肢肘部,另一手在肩外侧或腋后部施用滚揉法,并嘱患者做患肢上举、内收等活动;再让患者仰卧,医者用滚揉法或指揉法在患侧胸外上部、肩前部滚揉,然后让患者坐起,配合患肢后伸活动。
(3) 点按穴位法:患者取坐位,医者点按合谷、曲池、缺盆、肩髑、肩贞,肩髂、肩井、天宗、曲垣、阿是等穴,使局部产生酸胀感。
(4) 环转摇肩法:医者站在患者患侧稍后,一手挟患肩,一手握住腕部或托住肘部,以肩关节为轴做环转运动,幅度由小到大。然后,一手托起前臂,使患侧肘屈曲,前臂内收,患侧手由健肩绕头顶、患肩、面前反复环绕10次。同时,另一手拿捏患肩。
(5) 上肢被动后扳法:医者站在患者患侧稍前方,一手握住患侧腕部,以肩顶住患者患侧肩前部,握腕之手将患臂由前方扳向背后,逐渐用力使之后伸,反复4—5次。
(6) 背后拉臂法:医者站在患者健侧稍后方,一手扶健侧肩,以防止患者上身前屈,另一手握住患侧腕部,从背后将患肢向健侧牵拉,逐渐用力,加大活动范围,以患者能忍耐为度。
(7) 提抖法:医者站在患者患侧肩外侧。双手握住患肢腕部稍上方。将患肢提起,用提抖的方法向斜上牵拉,牵拉时要求患者先沉肩屈肘,医者缓缓向斜上方牵拉患肢,活动幅度逐渐增大,手法力量由小到大,注意用力不能过猛,防止意外发生。
2.自我按摩
中医认为,人的经络有12条,其中6条通过肩膀,3条通过手背面,3条通过手掌面,因而疏通经络可以治疗肩周炎。治疗时,可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在手背面上,从手指朝肩膀方向按摩,然后在手掌面上从肩膀朝手指方向按摩,也可用毛巾做按摩工具,一般按摩3—5次,把皮肤擦红即可。
手指按摩有4种方法:①左手手指和右手手指反交叉,同时拉伸手指根部的关节,然后手指再正交叉,有节奏地一张一合,做3~5次。②手指交叉,犹如基督教徒祷告似的,使手掌弯曲,以刺激手掌和所有的手指持续30秒钟。③用大拇指和食指的指心揉另一只手的手指,动作要轻柔,左右手的手指都要揉。④采用指压法,用大拇指指心刺激手掌的肌肉和指根部,一面数“一、二、三”,一面有节奏地按压,每处按压3次。
3.常练健身球
对15例肩周炎患者试用健身球进行了3个月的临床治疗观察,在使用健身球前后,用皮肤温度测定仪进行了测量,结果练球前后30分钟手心劳宫穴和肩关节前后两个部位的温度升高了067—076℃,而且15例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因为,运动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从而改善了局部的营养供给,加快了新陈代谢,使各种症状减轻,病情好转。从祖国医学的经络学说来解释练健身球对防治肩周炎的作用也有一定意义,手掌内侧面有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肺主气,心主血脉,健身球在手中运动,刺激手上的穴位和经络,疏通经络,调整气血,从而达到治疗作用,因此,肩周炎患者应该经常练健身球,以利早日康复。
[专家提醒]
1、加强体育锻炼是预防和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方法,但贵在坚持。如果不坚持锻炼,不坚持做康复治疗,则肩关节的功能难以恢复正常。
2、营养不良可导致体质虚弱,而体质虚弱又常导致肩周炎。如果营养补充得比较充分,加上适当锻炼,肩周炎常可不药而愈。
3、受凉常是肩周炎的诱发因素,因此,为了预防肩周炎,中老年人应重视保暖防寒,勿使肩部受凉。一旦着凉也要及时治疗,切忌拖延不治。
肩上部疼痛,可以拔罐伴前臂内旋后伸活动障碍(即手从背下方后伸搭肩背)困难者,可于肩前、臂穴把罐。
肩膀后侧疼痛,伴前伸动作不利者,可重点于肩贞、天宗穴拔罐。
肩峰端疼痛,伴侧平举或手臂上抬艰难者,可着重于巨骨、肩井穴处拔罐。
肩 :肩峰前下方凹陷处,肩峰与肱骨大结节(肩关节内)之间。
肩前 :垂臂时腋前纹头与肩连线中点。
臂:肩臂部三角肌止点处。
肩贞:臂内收,腋后纹头上1寸。
天宗:肩胛骨冈下窝中央凹陷处。
巨骨 :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凹陷处。
肩井 :肩上,第七颈椎棘突与肩峰端的连线中点。
阿是穴位置:肩部压痛点
1 常按风池穴
风池穴位于后脑,后脑发际处抬头会呈现凹陷状态的两个点就是风池穴所在。已经存在肩颈酸痛的人按压风池穴应该有酸胀之感。经常按压风池穴具有壮阳益气的作用。
2 常按风府穴
风府穴在风池穴的旁边,与风池穴相平。长按风府穴可以有效缓解疼痛、麻木,能够促进散热。
3 常按中渚穴
中渚穴位于手背小指和无名指之间,往下大约两厘米处,按压时大概在小指与无名指之间的凹陷处。经常按压可以缓解后颈沉重感。
4 常按阳池穴
阳池穴位于手背手腕横纹处。简单的寻找阳池穴可以将指尖翘起,在无名指和中指形成的粗经延伸至手腕处就是阳池穴的所在。经常按压阳池穴可以有效缓解长期使用电脑人群的“鼠标手”。
这里指的是五十肩、冻结肩、凝结肩。如果是颈肩综合征所选穴是不同的。
肩前部的疼痛取鱼际穴
肩外侧的疼痛取三间穴
肩后侧的疼痛取后溪穴
抬不上的取肩髃穴
后背不了的取天宗穴
肩外后侧的疼痛取中渚穴
肩重不能举取肩髎穴
按摩肩髃穴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肩臂疼、肩关节周围炎、上肢不遂、项强、瘰疬、瘾疹等,肩髃穴位的位置具体在哪里呢,怎么找? 本文图解肩髃穴位位置图和具体按摩手法。
肩髃穴(Jianyuxue)经穴名。 出《针灸甲乙经》。属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阳蹻之会。别名:中肩井、扁骨、偏骨、尚骨、偏肩、髃骨。
名解 “髃”,骨间凹陷的意思。因为此穴位于间端关节的凹陷处,故名“肩髃穴”。
主治病症 肩周炎、中风、偏瘫、高血压、多汗症、手臂无力、肩臂疼痛,手臂挛急,肩痛,上肢不遂等。
中医病症: 肩臂痛,半身不遂,手臂挛痛,不能上举,手背红肿,四肢热,瘿气,乳痈等。
西医病症: 急性脑血管病后遗症,高血压病,肩周炎,乳腺炎,荨麻疹等。
配伍应用
背及肩臂肿痛: 肩髃、风门、中渚、大杼(《针灸大成》)。
臂细无力,手不得向头:肩髃、臂臑(《针灸大成》)。
半身不遂: 肩髃、曲池、列缺、合谷、手三里、环跳、风市、委中、绝骨、丘墟、阳陵泉、昆仑、照海(《神应经》)。
隐疹: 肩髃、曲池、合谷、曲泽、手三里、环跳(《针灸逢源》)。
瘰疬: 肩髃、支沟、足三里、手三里(《简易普济良方》)。
瘿气: 肩髃、大空(《世医得效方》)。
保健 养生 : 平时多用手掌大鱼际处搓搓肩髃或者用中指指腹点揉肩髃,可预防关节炎。
作用功效肩髃穴,通利关节 疏散风热、舒筋活络,祛风活血,消肿散结。疏散经络风湿,清泄阳明气火,祛邪解热。
保健原理肩髃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坚持按压,可疏风活络、调和气血。疏经利节,祛风通络、理气化痰 此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肩关节,并与阳跷脉相交会,故疏经活络、通利关节的作用甚强,为治疗上肢痛、麻、凉、瘫诸疾要穴;此穴还具有祛风通络、清热止痒 的作用,可治疗外感风邪或风与血分之热相搏于肌肤之间所致的风热瘾疹;此穴的通经理气、化痰散结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瘰疬、瘿气。
天宗穴位位置图
图解天宗穴位的位置
天宗穴的位置: 位于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
取穴方法: 左手搭上右肩,左手掌贴在右肩膀二分之一处,中指指尖位置即是。
穴位解剖: 在冈下窝中央冈下肌中;有旋肩胛动、静脉肌支;布有肩胛神经。
:同身寸法》》1寸、2寸、3寸取穴比量方法示范图
穴名解说:
天宗穴,出处《针灸甲乙经》、《灵枢·经脉》, 属: 手太阳小肠经。 作用: 散风、舒筋、止痛。
天宗穴: 天,穴内气血运行的部位为天部也。宗,祖庙、宗仰、朝见之意。该穴名意指小肠经气血由此气化上行天部。本穴物质为臑俞穴传来的冷降地部经水,至本穴后经水复又气化上行天部,如向天部朝见之状,故名
穴位含义: 小肠经地部经水在此气化上行天部。
功能作用: 生发阳气。
按摩天宗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1、治疗肩膀酸痛、五十肩、气喘、乳痈、肩部疾病等;
2、缓解肩关节周围肌肉劳累、促进气血运行,丰胸美乳、对于预防乳腺增生效果很好。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肩胛部疼痛、肩关节周围炎、慢性支气管炎等。
穴位配伍: 配肩外俞穴治肩胛痛;配膻中穴、足三里穴治乳痈。配秉风主治肩胛疼痛。
1、《针灸甲乙经》:"肩重,肘臂痛不可举,天宗主之。"
2、《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肩胛痛,臂肘外后廉痛,颊颔肿。"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按摩天宗穴的手法: 用双手,由颈下过肩,以中指的指腹按揉天宗穴位,如果可以正坐或者俯卧,可以请他人用双手大拇指的指腹垂直按揉穴位,穴位处有胀、酸,痛感,先左后右,每次各按揉穴位大约1—3分钟,也可以双侧穴位同时按揉。刮痧也是可以的。
疗法原则 :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或水针。
刺法: 直刺或斜刺05~1寸,局部酸胀,针感穿过肩胛传导至手指。遇到阻力不可强行进针。
灸法: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15分钟。
肩髎穴在肩部于肩髃穴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肩髎在肩部于肩髃穴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肩髎穴位于肩部,肩关节的后方,当胳膊向外展开时在肩部前后各有一个“小窝”,后面那个位置就相当于肩髎的位置。
在肩峰的后下方,三角肌中,深部有小圆肌、大圆
肌和背阔肌腱;有旋肱后动、静脉分布;布有锁骨上外侧神经、腋神经、肩胛下神经。
主治疾病
①臂痛,肩重不能举。
②胁肋疼痛。
肩髎穴隶属手少阳三焦经。该穴名意指三焦经经气在此化雨冷降归于地部。有祛风湿,同经络的功效。肩髎穴还可以治疗肩周炎。
推拿手法:
1,屈肘甩手,患者背部靠墙站立,或仰卧在床上,上臂贴身,屈肘,以肘点作为支点,进行外旋活动。
2,体后拉手,患者自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的姿势下,健侧手拉患侧手或腕部,逐步拉向健侧并向上牵拉。
3,展臂站立,患者上肢自然下垂,双臂伸直,手心向下缓缓外展,向上用力抬起,到最大限度后停10分钟,然后回原处,反复进行。
4,后伸摸棘,患者自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的姿势下,屈肘,屈腕,中指指腹触摸脊柱棘突,由下逐渐向上至最大限度后呆住不动,2分钟后再缓缓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5,头枕双手,患者仰卧位,两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放在头后部(枕部),先使两肘尽量内收,然后再尽量外展。
6,悬肩,患者站立,患肢自然下垂,肘部伸直,患臂由前向上向后划圈,幅度由小到大,反复数遍。
上面6个动作不必每次都做完,可以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交替锻炼,每天3~5次,一般每个动作做30次左右,多者不限,只要持之以恒,对肩周炎的防治会大有益处。
肩髎-体表图(点击放大)
[定位] 在肩部,肩髃后方,肩峰后下方,当臂外展时,于肩髃穴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解剖] 在肩峰的后下缘,三角肌中;有旋肱后动脉肌支;布有腋神经的肌支。
[主治] 臂痛,肩重不能举。
[操作] 直刺05~15寸。
[配伍] 配天宗、曲垣治疗肩背疼痛;配肩井、天池、养老治上肢不遂、肩周炎。
操作方法:
向肩关节直刺1-15寸。
现代常用于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中风偏瘫等。配曲池、肩髃主治肩臂痛;配外关、章门主治肋间神经痛。
静脉所过,主治所及,荥输治外径,合治内腑,肩前部位疼痛取鱼际穴,肩前部是肺经的循行线路。鱼际穴是太阴肺经荥穴。
肩外侧的疼痛取三间穴,肩外侧是大肠经的循行线路,三间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经的输穴,
肩后侧的疼痛取后溪穴,肩后侧是手太阳经小肠经的循行线路,后溪是手太阳小肠经的输穴。
还有:肩外后侧的疼痛取中渚穴,肩外后侧是手少阳三焦经的循行线路。中渚是少阳经的输穴。
中渚穴(zhōng zhǔ xué), 是手少阳三焦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手背部,当第4掌指关节的后方,第4、5掌骨间凹陷处,下为第4骨间背侧肌;有手背静脉网、掌背动脉分布;布有尺神经皮支和尺神经肌支。
主治: 头痛、目赤、耳鸣、耳鸣、耳聋、喉痹等头面五官疾患;肩、背、肘、臂疼痛麻木,手指不能屈伸;热病。
操作方法: 直刺03~05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