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锻炼手部力量,我觉得单杠和双杠都是不错的选择,但如果只是锻炼手腕的力量的话,双杠会比较好,而单杠的话,主要考察的是手臂部分的力量,而双杠的话对手腕灵活要求度也非常高,我们看得到一些体操运动员在双杠上做一些非常高难度的动作,对手腕的要求也非常高,所以双杠练习手部的力量会更加好一点,而单杠的话,主要练的是手臂上的肌肉。
很专业的问题。。。举重运动员的训练,不仅区分年龄阶段,公斤级和个人体质差异等,其训练方法各自不同,因人而异。只能大体说一下。
这是一套针对15岁、15~17岁、17~20岁三个不同年龄阶段举重运动员的训练计划。采用该计划训练的运动员至少须经过6~12个月的训练学习。在制定计划时已考虑到训练的周期性因素(平均一周3~5次),这个计划可以作为国家队后备队员训练体系的基础。
为了完成各种组合练习,运动员应具备良好的体能,必须特别注意心血管系统的健康。提高速度和速度力量,可以通过跑、跳、投掷、负重练习来达到。首先将训练计划的框架大致介绍一下。
居首位的是专项辅助练习,它包括:
标准练习:抓举、挺举、提铃至胸、从预备姿势上挺。
最大力量练习:抓举、抓举下蹲、挺举、挺举握一耸肩屈臂伸直、胸前负铃深蹲、颈后负铃深蹲。
爆发力练习:抓举、挺举。
灵活性、速度、协调性练习:杠铃置于与腰同高抓举、坐推、悬垂提铃至胸、箭步推举、箭步挺举。
一般肌肉力量练习:在体操器械上屈体、肩负铃上体屈伸、腹直肌和腹外斜肌练习、在肋木上悬垂抬腿、卧推、引体向上。
进行最大力量练习时,抓举和挺举的举铃最后一刻要耸肩。具体练习:耸肩、抓举握屈臂伸直至头上方;耸肩、挺举握屈臂抬至胸部一这个动作类似屈臂伸直到头上方的预备动作,中速。以上练习有助于发展下蹲所需的肌肉力量。
最大力量练习包括胸前负铃深蹲,它可以发展挺举举铃后起立的力量。颈后负铃深蹲的重点在于训练开始举铃时使用最大力量,这也可作为上挺的一般力量练习。抓举下蹲也属于这组练习。
抓举可以练习速度力量。
灵活性和速度练习:从腰部提铃(挺举握和抓举握);箭步推;标准下蹲推。
肌肉力量练习:俯卧在体操器械上,肩负杠铃挺身,锻炼躯干肌;在肋木上身体悬垂做抬腿、向左、向右转腿:凳上卧推(宽握和窄握)、坐推、引体向上(练习背阔肌、上肢肌、肩带肌)。
以下动作可以构成一组练习:耸肩,屈臂向上举铃,直臂定住,同时缓慢下蹲,不举踵,大腿不用力。完成颈后负铃深蹲时,运动员应该最大限度地下蹲,坚持3s,起身时杠铃位置保持不变。
颈后负铃深蹲。首先应测量大腿长度,这样可以在完成提铃至胸动作时将杠铃固定在测得的高度上。通常杠铃位置比较低,运动员需“潜在”杠铃下做下蹲和起立动作。另一组有身体主动前倾动作的练习是先肩膀用力悬垂提铃,而后屈臂双臂用力提铃,杠铃提起时紧贴身体。
挺身。身体俯卧,两腿伸直,做俯卧挺身或俯卧两头起,上体尽量与腿成90°。颈后可以负重。
为了练习腹直肌,在肋木上身体做悬垂,两腿抬至手高,两膝绷直;左脚尽量触摸右手,右脚去触摸左手,这个动作可以发展腹外斜肌力量。
坐推。坐推举铃时身体不用力,背部保持不动。
如果该计划用于青少年训练,为了取得良好的效果,运动员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对于高水平运动员来说,应该加大训练强度,减少动作数量,增加新的动作组合。必须特别重视能明显提高运动成绩以及训练战术和灵活性的组合练习,以扬长避短。
训练分期:大运动量训练持续两周后,应有一周减小强度训练(见表1)。
强度:在训练中,一般辅助练习与专项辅助练习各占多大比例并不确定。对于抓举训练来说,这种比例分配是根据抓举最好成绩、抓举时屈膝能达到的最大程度、从腰部开始的抓举、髋上拉及坐推最好成绩来确定的。
挺举练习比例则是根据以下动作的最好成绩确定的:提铃至胸,挺举、胸前负铃深蹲、颈后负铃深蹲、窄上拉、悬垂提铃至胸、箭步推、箭步挺举。
宽握和窄握耸肩举臂练习。首先应加强力量练习,因为最大负荷练习所占比例取决于运动员本身力量的大小。当运动员力量增大后,建议转入最大强度的训练。
一般力量练习。这些练习针对发展横肌、固定肌的力量。完成这些练习时需额外负重,重量要达到运动员最多只能举起5~8次的程度。
肩带练习。不同年龄阶段的运动员训练中传统练习(挺举和抓举)与辅助动作练习所占比例不同:14~15岁为50%;15~17岁为35%~65%;17~19岁为30%~70%。
训练分期:一年由48个训练星期或4个大周期组成。每个大周期有12个星期构成,其中6个星期用来进行最大力量练习;3星期—爆发力、速度练习;3星期—灵活性/速度练习(比赛时期)。一个大周期训练结束后,应该对挺举和抓举提出新目标。
设计练习时应考虑到年计划与大周期不同阶段的因素(见表2)。
挺举和抓举试举最高重量:有两套训练方案可供采用。
方案1
最大重量百分比 试举次数 组数
75% 1 4
80% 1 4
85% 1 3
90% 3 2
95% 1 1
100% 1 1
方案2
75% 1 4
80% 1 4
85% 1 3
90% 1 2
95% 1 1
100% 1 1
80% 2 2
每个星期都设置有相应的专项辅助练习。练习重复频率越高,运动越适应。这样可以对运动员某方面素质已达到的水平加以巩固。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致力亍训练提高某几方面的素质比短期内试图同时训练、培养所有素质更为合理。
如果要将针对发展力量的抓举练习纳入高水平运动员训练计划之内,就应该在进行这 些练习的同时,辅以其它练习,例如屈腿胸前负重起、屈腿抓举(始终保持直臂)等。
专业人士可以更详细解答你的疑问。
1、提高腰腹部力量的练习方法:仰卧在垫上,举高腿、仰卧在垫上中间着地,两头抬起练习、抱头仰卧起坐等。每个练习每次做10─20次,每次练习到做不起来为止。
2、提高上肢力量法:手持哑铃做手臂屈伸、扩胸、外展、绕环等练习,做15-30次,可以提高手臂力量。两手对拉力器进行前拉、后拉、脚踩手提拉等练习,每天做2-6次,也可以提高手臂力量。 两手交替快速冲拳或手持重物冲拳,可以提高手臂力量。俯卧撑、双杠动作、单杠的引体向上等都是锻炼手臂力量的好方法。每次练习不应论次数,应以做不下去为止。
3、下肢力量的练习:有快速深蹲、踢腿、负重深蹲或半蹲练习等方法都可以增强下肢的力量。练习中应坚持到不能做下去为止。
4、协调全身力量的练习:有举重练习、抓举、挺举、组合器械练习等,都是全身肌肉参与活动。对中年人来说,每次练习的负荷不要太大,采用中小负荷练习,重复次数适当增多。既可以提高肌肉力量,又能增强身体的内脏机能。
1、腹肌可以一周练4到5次,其他大肌肉群部位48小时内不宜锻炼。
2、大肌肉“充分”训练后 48小时可恢复90%,72小时基本完全恢复;小肌肉群稍微快些,但也需要超过24小时的休息。
3、大肌肉群:胸、背、腿,大肌肉群可以一周锻炼一次。
4、小肌肉群:肩、二头肌、三头肌、小臂、小腿、腹肌,小肌肉群可以一周安排两次。
5、小腿、小臂肌群属于耐受肌群可以一周安排3次。
增大肌肉块的14大秘诀:
大重量、低次数、多组数、长位移、慢速度、高密度、念动一致、顶峰收缩、持续紧张、组间放松、多练大肌群、训练后进食蛋白质、休息48小时、宁轻勿假。
1、 训练后进食蛋白质:在训练后的30~90分钟里,蛋白质的需求达高峰期,此时补充蛋白质效果最佳。但不要训练完马上吃东西,至少要隔20分钟。
2、 休息48小时:局部肌肉训练一次后需要休息48~72小时才能进行第二次训练。如果进行高强度力量训练,则局部肌肉两次训练的间隔72小时也不够,尤其是大肌肉块。
3、 多组数:什么时候想起来要锻炼了,就做上2~3组,这其实是浪费时间,根本不能长肌肉。必须专门抽出60~90分钟的时间集中锻炼某个部位,每个动作都做8~10组,才能充分刺激肌肉,同时肌肉需要的恢复时间越长。
一直做到肌肉饱和为止,“饱和度”要自我感受,其适度的标准是:酸、胀、发麻、坚实、饱满、扩张,以及肌肉外形上的明显粗壮等。
扩展资料:
健身:健身是一种体育项目,如各种徒手健美操、韵律操、形体操以及各种自抗力动作,体操可以增强力量、柔韧性,增加耐力,提高协调,控制身体各部分的能力,从而使身体强健。如果要达到缓解压力的目的,至少一周锻炼3次。
游泳、快走、慢跑、骑自行车,及一切有氧运动都能锻炼心脏。有氧运动好处多:能锻炼心肺、增强循环系统功能、燃烧脂肪、加大肺活量、降低血压,甚至能预防糖尿病,减少心脏病的发生。
美国运动医学院建议,想知道有氧运动强度是否合适,可在运动后测试心率,以达到最高心率的60%—90%为宜。如果想通过有氧运动来减肥,可以选择低度到中度的运动强度,同时延长运动时间,这种方法消耗的热量更多。运动频率每周3—5次,每次20—60分钟。
想要锻炼肌肉,可以练举重、做体操以及其他重复伸、屈肌肉的运动。肌肉锻炼可以燃烧热量、增强骨密度、减少受伤,尤其是关节受伤的几率,还能预防骨质疏松。 在做举重运动前,先测一下,如果连续举8次你最多能举多重的东西,就从这个重量开始练习。
当你可以连续12次举起这个重量时,试试增加5%的重量。注意每次练习时,要连续举8—12次,这样可以达到肌肉最大耐力的70%—80%,锻炼效果较好。每周2—3次,但要避免连续两天锻炼同一组肌肉群, 以便让肌肉有充分的恢复时间。
:健身
我很兴奋地宣布,我的论文研究,不同体积等效阻力训练负荷策略对训练有素男性肌肉适应的影响,刚刚在《力量与调节研究杂志》上发表。实际上,早在2008年,我在攻读研究方法硕士学位时就设计了这个方案。我最终进行的研究与最初提出的研究有一些不同之处,但总体上本质是一样的。最重要的是,它调查了一个争论多年的话题:健美训练和力量举重训练项目之间的肌肉适应(力量和肥大)有什么不同?以下是本研究的概况,并讨论其实际意义。
我们招募了20名训练有素的受试者(至少有1年的阻力训练经验,每周至少锻炼3天)参与研究。受试者被随机分配到两个组之一:肥大组(HT)进行健身风格的常规训练或力量组(ST)进行力量举重风格的常规训练。HT方案是一种分割的常规,每组肌肉每周锻炼一次,每组3次,进行3组10次,休息90秒。圣协议是一个例行全身每一块肌肉在哪里工作每周3次1每会话练习,执行7套3众议员体积负荷(集x代表负载)是将每组基本上取消每周大约相同数量的总重量。培训进行了超过8周。所有组均在瞬间同心肌衰竭时进行。
强度以下蹲和卧推的1RM进行测量。用超声测量二头肌的肌肉厚度。在研究前和研究后进行测试,然后比较各组之间的结果,以评估强度和肥大的差异。
3名受试者在研究结束前退出研究,留下17名受试者进行分析(HT组9名,ST组8名)。两组肱二头肌厚度均显著增加~13%,组间无差异。两组均显著增加了1RM强度,但ST组在卧推中增加更大,在蹲举中有增加更大的趋势
从表面上看,研究表明,力量举重和健美项目之间的肌肉肥大是相似的,前提是各项目之间的体积相等。此外,该研究还表明,力量举的最大力量要稍微大一些。这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您的目标是肥大,那么无论您使用什么rep范围(至少在重型到中度重型范围),只要您执行相同的体积,但最大限度的力量需要举起非常重的重量。从机械的角度对肌肉肥大,这项研究表明,1)ST组的机械张力的增加抵消了HT组的代谢压力越大volume-equated基础上,或者2)机械张力和有一个阈值达到阈值后,没关系只要刺激维持同样的时间。关于力量,这表明与训练相关的神经因素在训练有素的人身上仍然是相关的,与中等强度的负重相比,使用非常大的重量确实有更大的转移到最大举重。
但问题往往出在细节上,这里的情况就是如此。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ST组的总训练时间是70分钟,而HT组是17分钟。因此,从时间效率的角度来看,健美型训练在大约四分之一的时间内产生了类似的肥大(以及几乎相同的力量增加)。此外,离职访谈显示,ST组的人在研究结束时已经被炒了鱿鱼。几乎所有的人都抱怨关节疼痛和全身疲劳,而这组中有两个人因为关节相关的损伤而退出(这些常规在形式方面受到高度监督,所以我们采取了所有的安全预防措施)。另一方面,HT小组都觉得他们本可以更努力地工作,做更多的工作量。
这引出了一个重要的外卖信息:在力学上看来,不管是否重moderately-heavy权重用于肥大,从应用程序的角度来看这是不现实的训练不断在这项研究中使用的卷在多个身体部位。对关节的摩擦和神经系统的累加,涉及到反复执行非常重的负荷最终是否定的
其实我感觉并不是因为体操运动员比力量型运动员长得好看,而是因为,在形态上,给我们这种感觉。
体操运动员,对形态是有所要求的,就是那张身材娇小,而且身体的柔韧度要很好,况且能够把体操完成的优秀,身材也要控制的很好,所以给人的而感觉就是体操运动员从里到外散发的那种气质会不同,加上形态上的优势。
而一般力量型的运动员,需要的不是娇小的身躯,也不需要很好的柔韧度,对于力量型的运动员要求的就是臂力、腹肌、以及腿部等各个部位的力量要强,每天的强化训练,会使女孩是看起来更像男孩子一样粗狂,不说别的,就拿举重运动员来说,为了有力量,他们的身材,块头之大,已经不像一个女孩子了。
那么把体操运动员和举重运动员相比较的话,肯定是没有办法比较的,只是每个运动要求的技能不同,他们要练就的本事也不同,加上身材上原本的差异,举重运动员需要练一身的肌肉,体操运动员要练柔韧度,灵敏度。
我们我都知道,女孩子练柔韧度能够提升气质,所以很多人都去学习跳舞,学习瑜伽,因为会跳舞的人的气质是很不一样的,而跳舞瑜伽练的不就是身体的柔韧度么?这和体操运动员是一样的。
举重练得是全身的肌肉和力量,游泳,打球,都需要力量型的训练,而体操相对来说小一些,所以说,我们看到的很多力量型的运动员,都感觉没有体操运动员好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