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足内翻能治愈吗

马蹄足内翻能治愈吗,第1张

通过物理疗法、手术一般可以治愈

马蹄足内翻即足内翻呈马蹄状。 主要分为先天畸形和踝部内翻损伤两种。是一种最常见的先天畸形,出生后即有畸形。病症有遗传因素,马蹄内翻足的形成主要由于足部肌力不平衡所致,即内翻肌(胫前肌及胫后肌)强而短缩,外翻肌(腓骨肌)弱而伸长,跖屈肌(小腿三头肌)强于足背屈肌(胫前肌)。肌肉的不平衡久之形成骨关节畸形,在畸形的基础上负重造成畸形更加严重。

马蹄内翻足的初期治疗为非手术疗法,包括用夹板、绷带和石膏矫形。生后6周内,每周进行一次手法矫正和石膏管型固定。此后改为每2周作一次手法矫正和石膏管型固定,直到患足在临床上及X线片上均得到矫正为止。有经验的临床医师能够预测到那一种足对非手术治疗有效,足的畸形越僵硬,越有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XO型腿的矫正方法:

  (一)O型腿矫正法

  1左右脚打开至与肩同宽,脚掌稍稍往内侧转向,以“内八”的姿势站立,膝盖尽量绷直,此时股关节往内转向,双手叉腰,两肩下压,肩胛骨往后仰,令胸廓打开。

  2左右膝盖同时往内弯曲,拉动小腿与大腿往中央靠拢,令膝盖以上的大腿前侧互相触碰,期间保持内八的双脚姿势,骨盆始终立起来,上身切勿往前倾侧,保持笔直地垂直地面,保持姿势10秒,并重复3次双腿屈膝打开,膝盖之间的距离差不多是与肩同宽。

  3左右膝盖同时往内弯曲,拉动小腿与大腿往中央靠拢,令膝盖以上的大腿前侧互相触碰,期间保持“内八”的双脚姿势,骨盆始终立起来,上身切勿往前倾侧,保持笔直地垂直地面,保持姿势10秒,并重复3次。

  (二)X型腿矫正法

  1脚掌往左右两侧以“一”字形站立,膝盖绷直,从大腿根部、膝盖内侧、小腿肚、脚跟4点连成直线,令双腿并拢站直。手臂屈肘,两手叉腰,肩胛骨下压并后仰,令全身挺直,处于同一平面内。

  2左右膝盖分别往外侧弯曲,令大小腿形成菱形,骨盆垂直下沉,上身切勿往前后倾侧,保持上身挺直的姿势,左右脚跟不要松开哦,屈膝保持10秒后,再次站直,重复3次。

  3双腿屈膝浅坐于椅子的3分之二处,双膝稍稍往左右打开,间距稍大于肩宽,腰背挺直,但注意不要挨在椅子靠背上,屈膝翘起左腿,将左脚架在右侧大腿上,两手分别放在膝盖与左脚上右手缓缓将脚腕往自己的方向压10秒,左右各做3次

位置:小腿后群。

作用:

1、维持人直立姿势和行走、跑步时的提跟运动。

2、屈小腿和上提足跟,在站立时,能固定踝关节和膝关节,以防止身体向前倾倒。

形态:它的二个头,位于浅层称腓肠肌,另一个头位置较深是比目鱼肌。

扩展资料:

小腿三头肌的筑构学研究:

腓肠肌内侧头的肌重是外侧头的15倍,生理横切面积近17倍。表明内侧头产生的张力比外侧头大。生理横切面积/肌重比率反映腓肠肌两头均属力量型肌,但内侧头的肌纤维长仅及外侧头的5/6,前者缩短速度的潜力应比后者低。

比目鱼肌的肌重大于腓肠肌,但肌纤维长仅及后者的70%。因而,比目鱼肌的生理横切面积是膝肠肌的14倍。生理横切面积/肌重比率也比腓肠肌高。但肌纤维长/生理横切面积比率仅及腓肠肌的1/4,这证明比目鱼肌是最典型的力量型肌。

小腿三头肌是维持人直立姿势和行走、跑步时的提跟运动。比目鱼肌是维持姿势平衡的主要机,只有当运动需要更多的力量和速度时,才有腓肠肌的参与。本文结果与肌纤维型和肌电研究的结果一致。

外侧头肌质亚部的肌纤维长和肌纤维长/生理横切面积比率比其他两个亚部大。这提示该亚部是已分化为速度型的肌。在肌纤维型的研究中发现,某些个体此亚部快缩纤维比例可高达607%。

-小腿三头肌

-三头肌

 2019天津医院招聘|医疗卫生考试公告及公示汇总(持续更新)

一、肌的分类构造和辅助结构——知识点

1肌的分类:长肌、短肌、扁肌、轮匝肌。

2肌的基本构造:肌腹、肌腱。

3肌的辅助功能:筋膜、滑膜囊、腱鞘。

二、小腿肌的名称作用——知识点

小腿肌,比较复杂,分为前群、外侧群和后群。前群多为足的伸肌和内翻肌,后群多为足的屈肌和内翻肌,外侧群为足的外翻肌。

(1)前群:勀长伸肌、趾长伸肌、胫骨前肌

(2)外侧群:包括腓骨长肌、腓骨短肌等

(3)后群:浅层为小腿三头肌,以跟腱止于跟骨;深层有趾长屈肌、勀长屈肌和胫骨后肌

三、肌的分类构造和辅助功能——速记

(1)口诀一

“长短扁肌轮匝肌肌腹肌腱两相依 筋膜腱鞘滑膜囊辅助减少摩擦力”口诀详解如下:

“长”:长肌;

“短”:短肌;

“扁”:扁肌;

“轮匝”:轮匝肌;

(2)口诀二

“小腿前群肌有三勀趾长伸胫骨前 外侧腓骨长短肌主要作用是外翻

后群浅层三头肌止于跟骨成跟腱 勀趾长屈能屈足胫骨后肌可内翻”

口诀详解如下:

“小腿前群肌有三”:勀长伸肌、趾长伸肌、胫骨前肌;

“外侧腓骨”:腓骨长肌、腓骨短肌;

“ 后群浅层三头肌”:小腿三头肌;

“勀趾长屈”:趾长屈肌、勀长屈肌和胫骨后肌;

“内翻”:内翻肌;

“外翻”:外翻肌;

 

“翼状肩”“方肩”“猿手”“爪形手”“垂腕”征“勾状症”“马蹄内翻足”分别是胸长神经损伤、腋神经损伤、正中神经损伤、尺神经干损伤、桡神经损伤、胫神经损伤、腓总神经损伤引起的。

1、翼状肩:由于胸长神经损伤引起的。胸长神经支配前锯肌和乳房,损伤可引起前锯肌瘫痪,出现“翼状肩”。

2、方肩:由于腋神经损伤引起的。肱骨外科颈骨折、肩关节脱位或腋杖的压迫,都可造成腋神经损伤而致使三角肌瘫痪,臂不能外展,三角肌区皮肤感觉障碍。由于三角肌萎缩,肩部失去圆隆的外形,称为“方肩”。

3、爪形手:由于尺神经干受损时,运动障碍表现为屈腕力减弱,环指和小指的远节指骨不能屈曲。小鱼际肌萎缩变平坦,拇指不能内收,骨间肌萎缩,各不能互相靠拢,各掌指关节过伸出现“抓形手”。手掌及手背内侧缘皮肤感觉丧失。

4、猿手:由于正中神经损伤引起的。运动障碍表现为正中神经支配除肱桡肌、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以外的所有前臂的屈肌和旋前肌全部无力。由于鱼际肌萎缩,手掌平坦,称为“猿手”。感觉障碍以拇指、示指和中指的远节最为显著。

5、腕下垂:由于桡神经损伤引起的病人在前臂伸直时,可见腕、手指及大拇指不能主动伸直和外展;或嘱病人两手伸直,手掌合拢,然后令其两腕相贴分开两手,可见一侧手指不能向外离开而沿着对侧手掌向下滑落”的症状。病人握拳时可见腕下垂更为明显。

6、钩状足:由于胫神经损伤引起的。胫神经损伤后主要运动障碍是足内翻力弱,不能跖屈,不能以足尖站立。由于小腿前外侧群肌过度牵拉,致使足呈背屈、外翻位,出现“钩状足“畸形。感觉障碍区以足底面皮肤明显。

7、马蹄足(或内翻足):由于腓总神经损伤引起的。腓总神经的分布范围包括小腿前、外侧群肌和小腿外侧、足背和跖背的皮肤,在胭窝腓总神经还发出关节分布于膝关节。

腓总神经损伤在绕经腓骨颈处位置表浅,最易受损伤。受损后,足不能背屈,趾不能伸,足下垂且出现内翻,成“ 马蹄”内翻足畸形,行走呈“跨阔步态”。感觉障碍主要在小腿外侧面和足背较为明显。

扩展资料:

周围神经损伤:

1、周围神经损伤,主要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受该神经支配的区域出现感竟障碍、运动障碍和营养障碍。周围神经是指中枢神经(脑和脊髓)以外的神经。

它包括12对脑神经、31对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2、周围神经损伤的原因可分为:

①牵拉损伤,如产伤等引起的臂丛损伤;

②切割伤,如刀割伤、电锯伤、玻璃割伤等;

③压迫性损伤,如骨折脱位等造成的神经受压;

④火器伤,如枪弹伤和弹片伤;

⑤缺血性损伤;肢体缺血挛缩,神经亦受损;

⑥电烧伤及放射性烧伤;

⑦药物注射性损伤及其他医源性损伤。

3、根据外伤史、临床症状和检查,可以判断神经损伤的部位、性质和程度。

参考资料:

-周围神经损伤

-翼状肩胛

-方肩

-猿手畸形

-爪形手

-垂腕

-马蹄足内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2834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7
下一篇2023-11-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