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扁平足是怎么回事?是否需要矫正?

儿童扁平足是怎么回事?是否需要矫正?,第1张

不少孩子深受平足的困扰。别人可以自由地跑跳,而有些扁平足的孩子只能快走几步,不管是站还是走都会感到足跟痛。很多大人还把足跟痛“甩锅”给缺钙,即便有家长了解,也不知道扁平足是可以改善的,只能让孩子“硬扛着”,那么,孩子扁平足需要矫正吗?儿童扁平足如何矫正?对于扁平足的具体治疗措施必须视病情而定,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无论是哪种,都必须在正规医院或专业机构进行。不正确的干预极有可能加速畸形的发展或造成不可逆性的足部损害。

对于扁平足的早期或症状较轻的孩子可以通过手法治疗、矫形鞋垫等来矫正和延缓扁平足的发展。其中使用矫正足垫是一种新型的辅助治疗方式。例如德国科德曼矫正足垫是为患者量身定制,通过科学支撑等功能设计,帮助孩子调整足底压力分布,矫正站立和行走姿态,逐步建立正确的足弓形态。

足弓主要由一个横弓和两个纵弓组成,因为外侧纵弓一般需要看片子才能看到,我们常说的扁平足,一般是通过发现内侧纵弓塌陷而确认。

扁平足的病因很多也很复杂,先天性遗传,外伤,类风湿性关节炎,脑瘫,偏瘫等都会导致平足。这里只讨论功能性扁平足。

功能性扁平足,又称为姿势性平足,一般是经后天的因不良的生活习惯,职业习惯等造成下肢生物力线关系紊乱的情况而间接使得足弓呈塌陷状态的现象。它的特点是身体疲劳时很可能会加重。

是否是功能性平足,还需要排除先天性的遗传可能干扰,一般是通过出生证明,发现时间早晚和询问其父母是否有平足来综合判断。不管是先天性平足还是功能性平足,都可以通过纠正性训练获得一定的改善效果。

在阐述功能性平足的产生机制前,先简单介绍下维持正常足弓的主要肌肉和其功能。现以彩色铅笔在A4纸上画出三个区域,分别代表前足,中足,后足。

足弓的内侧纵弓呈一拱桥形状,顶端为距骨,足舟骨,内侧楔状骨,但其也有吊桥的特征,如拉索一样负责吊起桥身的肌肉为胫骨前肌,该肌肉功能为足背屈和足内翻。

而负责支撑内侧纵弓和外侧纵弓纵向向内收拢的肌肉主要是拇长屈肌,趾长屈肌,趾短屈肌,足底方肌,它们都具有足背伸的功能。

足弓的横弓主要由拇收肌横束,骨间肌,胫骨后肌,腓骨长肌负责,起横向收拢前足和中足的功能。

外侧纵弓主要靠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负责。这里需要特意强调一块特别重要的肌肉——胫骨后肌,它的远端固定在足舟骨结节,骰骨外侧楔骨,和第二到第4跖骨上,近端固定在胫骨和腓骨的后侧上端三分之二处。它配合腓骨长肌使足弓在中足部分有一个向内收紧的状态(见上图)。胫骨后肌的主要功能是足内旋,足内翻,足背伸。了解这块肌肉的功能对于平足的纠正训练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足内翻指关节远端的骨骼在一个平面上靠近中线。在足内翻体态(足旋后)中,跟骨向中线移动靠近。又称为内收。描述足内翻体态的零一个说法是足跟内翻。足部旋后,内纵弓升高。

  在正常的足部体态下,外踝的位置稍低于内踝,而在足内翻体态中,外踝位置较高,与内踝几乎平行。患者足跟外侧承重更多,足跟内侧压力较小。

足内翻的影响

  内踝压缩性压力增加,外踝拉伸性压力增加。

1 由于踝关节外侧副韧带薄弱,容易导致踝关节扭伤;

2内踝的拉伸性压力增加,可能影响胫腓关节远端的正常功能;

3容易引起足底筋膜炎、足跟骨刺、跟腱炎、跖骨痛和跟骨滑囊炎;

在闭链运动中,这回迫使距骨外展和背屈。胫骨跟随距骨运动,被迫外旋。这种体态也与股骨外旋和骨盆旋转有关。

足内翻的矫正技术

Step1 松解技术

          足底:内侧缘和踝内侧缘的软组织

          小腿:拇趾长屈肌、趾长屈肌、胫骨前肌(牵拉和筋膜松解)

    注意:足内翻容易造成足底筋膜缩短,所以着重放松足底内侧纵弓、和拉伸砪趾长伸肌。

Step2 激活技术

          加强足外翻肌-- 腓骨肌、趾长伸肌、砪趾长伸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5618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3
下一篇2023-12-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