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很多人都非常喜欢健身,因为它的好处很多,不仅可以健身强体,还可以塑造好的体型。在健身中很多人都不注意肌肉的方式,也有很多人没有健身过后,对健身的热情会降低,那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
肌肉的放松能力,在锻炼中有这非常好的作用,好处有很多,下面首先就为大家讲解一下肌肉在锻炼中放松的作用,和如何在锻炼中让肌肉方式。
一、肌肉放松的作用
1 增长肌肉力量,促进肌肉发展
肌肉力量来源于完成动作时各肌群收缩的合力,各肌群之间的协调性如何则是影响肌力的主要因素。对抗肌不能放松,主动肌的力量就会被对抗肌抵消一部分甚至全部。
从生理学方面分析,肌肉的紧张与放松是在大脑皮层的支配下进行的,当主动肌收缩用力时,对抗肌即处于放松状态;肌肉一次收缩结束后,在下次收缩前应有一个放松过程。若肌肉只是一味地紧张收缩,不能很好地放松舒张,则对肌肉的刺激就不易达到较深层次,也就不能有效发挥人体的运动潜能。
2减缓疲劳,避免运动损伤
在健身运动中,紧张收缩的肌肉会影响血液流动,压迫肌肉中的血管,而肌肉一旦放松会大大的改善血液循环,让血液流动边框,降低学乳酸含量,从而减缓疲劳和运动损伤。
3改善动作协调性
运动过程中的有关刺激会使人产生较重的心理负荷,必须让心理不断有放松调节的机会,才能更好地调控肌肉运动。对初学者来说,肌肉放松能提高肌肉、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性,使动作经济,轻松自如,具有良好的节奏感,从而加快动作的学习过程。
二、提高肌肉放松能力的方法
1通过准备活动培养肌肉的放松能力。
准备活动要重视柔韧性练习,通过对肌肉、关节的拉伸,逐步提高其灵活性。
2通过选择动作培养肌肉的放松能力。
多样化的动作既能提高训练兴趣,又能全面发展肌肉。
远近结合。肌肉收缩牵引其所附着的骨骼运动
(1)远近结合。肌肉收缩牵引其所附着的骨骼运动,其中一骨的位置相对固定,另一骨相对移动。固定点在近侧时叫近固定,如卧推时胸大肌就是近固定;固定点在远侧时叫远固定,如俯卧撑时胸大肌就是远固定。选择动作时,为提高肌肉的放松能力,可以远近结合,如将引体向上与滑轮下拉一起练,卧推与俯卧撑一起练,等等。
(2)倔伸结合。主要是把拮抗肌群结合在一起练。这种方法能使大脑与肌肉的神经联系得到不断加强,有效地提高肌肉的放松能力。
3通过动作练习培养肌肉的放松能力。
肌肉方式的能力其实与在运动中的控制动作能力相关,所以训练中如过你学会了随心所以的控制动作那就对身体是有极大的好处的。
(1)明暗结合。“明”指形式上在做动作,“暗”指自我暗示,默念。
练习中体会“肌肉挂在骨上”的感觉,深呼吸,调整精神状态,面部表情松弛或面带微笑等,使动作与想象相结合。
(2)快慢结合。缓慢地做动作,可有意识地感觉肌肉的紧张、松弛和用力等,并注意体会动作的细节及差异。比如,哑铃旋内弯举,旋与不旋就有很大的区别。
(3)动静结合。静力收缩与动力收缩相结合,向心收缩与离心收缩相结合。
(4)轻重结合。重量的变化能使练习者感到肌肉随着运动的变化,注意主体用力的意识,达到举轻若重、举重若轻之效果。
(5)长短结合。在讲究动作彻底性的同时,有意识地练练半程动作,让动作的幅度有所变化,全程动作和半程动作相结合。
(6)伸缩结合。组间间歇时,将所练的肌肉适度拉伸,使处于紧张而有所缩短的肌肉得到及时的松弛和恢复。
4通过整理活动培养肌肉的放松能力。
训练结束后,要认真做放松整理活动,特别是按摩,以促进肌肉毛细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改善肌肉营养状况,消除疲劳,加速肌肉放松。有条件的可洗个温水澡,促进肌肉新陈代谢,使神经系统抑制过程更完善,有利于肌肉放松。
5通过造型动作培养肌肉的放松能力。
方法一:随意将某部分肌肉紧张收缩,使肢体某部位维持在一定位置,紧张5秒钟,然后使这部分肌肉完全放松,让该部肢体完全下落;或者肢体部位不变,有意识让某部位肌肉紧张5秒后完全放松;主动使各部肌肉轮流紧张放松,体会肌肉紧张放松的感觉。
方法二:由同伴用语言指示某部位肌肉紧张或放松,锻炼大脑皮层对肌肉主动随意放松的指挥能力。
方法三:经常练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即使不准备参加比赛。因为造型是学会调控肌肉的最佳方法,而不仅是摆几个姿势。有时也不妨创造几个别出心裁的造型动作。
除上述途径和方法外,还需加强运动解剖学知识的学习,了解人体肌肉的结构特点,熟悉主练肌的伸缩走向,养成意守主练肌的习惯,加强主练肌的神经联系。
另外,使全身肌肉均衡协调发展,上肢和下肢,左边和右边,前面和后面,伸肌和屈肌的力量都要相当。要知道某一局部肌肉过分发达对其他部位的放松是不利的。
即便是专业健身人士也有情绪低沉的时候。健身培训师、私人教练及这个行业中的其它专家都曾像我们一样,对自己说,“我今天真不想去健身了”。
但是,与我们不同的是,他们总能克服自身的惰性,坚持下去。下面这7个方法便是一些健身专家介绍的他们克服自身惰性、保持高度运动热情的经验和诀窍。
如何保持你的健身热情
1。目标的力量是无穷的制定目标,这种目标可以是“穿上小一号的衣服”,或是“为公路赛跑做准备”。reebok训练师皮特拉-考伯说:“每年我都会去尝试学习一项新的运动或健身方法。
最近,我利用休假的8天时间,学会了风帆冲浪。学习新东西的感觉真好,这项运动使我的手臂、背部和腿部的肌肉更强壮,不需要走进体育馆就可以健身!”
2。找个健身伴儿纽约某瑜伽研究所所长贝里尔·伯驰的经验是跟朋友一起健身。“我喜欢和朋友一起散步或一起骑车。我发现,和别人一起健身会比独自一人时更努力。”如果1个朋友不够,可以找2、3个。“参与的朋友越多,自觉性就会越高。”
3。想象瘦身后的模样当健身计划变得令人头痛时,想想瘦身后的样子——这是《塑造完美身材》一书的作者白瑞德-斯科菲尔德的经验之谈。“当我不想再做另一组力 量练习时,我会对自己说,再有几秒钟就可以了,再努力一次,这是值得的。”
4。随“季”应变,改换项目如果每天都吃一样的东西,你很快就会感到厌倦。所以为什么要每天都重复同样的运动呢美国总统健身理事会的常务理事莉莎-奥莉芬经常把郊外远足或新型舞蹈与平常的跑步和力量练习结合起来。
在坚持基本性项目的同时,每隔一段时间就增加1种新的项目。有时候你甚至可以随着季节的变换,而变换健身项目——夏天去山地骑车和越野跑,冬天则可以去滑雪。
5。快乐才是运动的理由不要去计算你的运动究竟燃烧了多少脂肪,或是锻炼了哪块肌肉,而是想一想玩得高兴与否。美国健身委员会塞德里克·布赖恩特博士说,“如果我觉得提不起精神,我会放下哑铃练习或传统的心肺运动,而去参加竞技性更强的活动,比如篮球比赛或网球比赛”。
如果你不喜欢参加比赛,那么可以根据周围环境安排一些游览性的运 动项目,如疾走或跑步。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生物力学实验室的主任彼得-弗兰克斯博士就将自己对园艺的爱好融合在健身中,他的健身方式是边散步边参观邻居家的花园。
6。健身和吃饭一样,是习惯不少健身的专业人士都把健身作为日程安排上的重要项目,甚至会在每天检查自己第二天的日程,思考什么时间可以安排跑步或去健身俱乐部。如果能将健身跟吃饭一样,变为一种生活习惯,你会发现坚持其实不太难。
7。偶尔把运动强度降低“有时我会把运动强度降下来,与其认为反正无法完成5公里长跑而什么都不做,还不如出去散步1公里,让自己感觉良好。”
加州健身生理学家道格拉斯·布鲁克斯的这种策略对于坚持运动非常有效。如果你经常锻炼,那么偶尔停下1~2天不会有太大影响。
适合瘦子的健身计划
瘦人在进行健美锻炼时,首先要弄清自己属于哪种消瘦,才能更好地建立健身计划。因为消瘦有单纯性消瘦和继发性消瘦之分。单纯性消瘦没有明确的内分泌疾病,继发性消瘦是由神经系统或内分泌系统的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如属继发性消瘦,则请病愈后再进行健美锻炼。若属单纯性消瘦,那么选择健身计划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合理安排运动量
运动量的安排是科学锻炼的重要环节之一。实践证明,消瘦者应以中等运动量(每分钟心率130至160次之间)的有氧锻炼为宜,器械重量以中等负荷(最大肌力的50%至80%)为佳。时间安排可每周练3次(隔天1次),每次1至1个半小时。每次练8至10个动作,每个动作做3至4组。做法是快收缩、稍停顿、慢伸展。连续做一组动作时间为60秒左右,组间间歇20至60秒,每种动作间歇1至2分钟。一般情况下,每组应能连续完成8至15次,,如果每组次数达不到8次,可适当减轻重量;以最后两次必须用全力才能完成的动作,对肌肉组织刺激较深,"超量恢复"明显,锻炼效果极佳。
注意安全
健美锻炼的器材都有一定的重量,不仅锻炼前后要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而且要注意检查器材安装得是否牢固,以防不测。锻炼时要注意重量是否适度,切勿做力不能及的练习。使用杠铃等重器械时,要有人保护。最好是结伴锻炼,以便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互相保护。
打好基础
消瘦者在初练阶段(2至3个月)最好能进健美培训班学习锻炼,以便正确、系统地掌握动作技术,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特别要注意肌肉力量和耐力的锻炼,逐步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要有重点和针对性
消瘦者经过2至3个月锻炼后,体力会明显增强,精力也会比以前充沛。这时,应重点锻炼大肌肉群,如胸大肌、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背阔肌、臀大肌和股四头肌等,运动量要随时调整。另外,同一个部位的肌群可采用不同的动作、不同的器械进行锻炼,并且要使所练肌群单独收缩。随着肌肉力量的啬和动作协调性的提高,锻炼的效果会越来越显著。一般情况下,练习动作一个半月到两个月变换一次。此外,锻炼时精神(意念)要集中于所练部位,切忌谈笑、听音乐等。所练部位肌肉的酸、胀、饱、热感越强,锻炼效果越佳。这样,再坚持半年到一年,体型就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少练其它项目
消瘦者进行健美锻炼时,最好少参加其它运动项目的锻炼,特别是耐力性项目的运动,如长跑、踢足球、打篮球等。因为这些运动消耗能量较多,不利于肌肉的增长,而且会越练越瘦。此外,平时不要做耗费精力太多的其它活动。
合理的膳食
只有摄入的能量大于消耗的能量,人才能变胖。因此,消瘦者的膳食调配一定要合理、多样,不可偏食。平时除食用富含动物性蛋白质的肉、蛋、禽外类外,还要适当多吃一些豆制品及赤豆、百合、蔬菜、瓜果等。只要饮食营养全面,利于消化吸收,再加上适当的健美锻炼,就能在较短时间内变得丰腴起来。
坚定信心持之以恒
消瘦者要使体型由瘦变壮、丰腴健美,不是一两天、一两个月的事,凭"一时热",想"一口吃个胖子"的练法不行,因锻炼方法不对、效果不明显而丧失信心也不行, 只有坚定胜利的信心做好吃苦的准备,以高昂的情绪积极建立科学的健身计划、坚持不懈的锻炼,才能获得最后成功。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我是赛普基础实践导师孙君鑫。
这样的训练形式没有问题。是对的。 一周六练。肌肉的增长和力量的增长还是很有帮助的,每次有针对性的训练一个部位刺激到位,然后让他超量恢复。
一般情况下,一周六练。大多数健身人群都会选择一次训练一到两个部位,就比如说当你练胸大肌的时候,顺便练一下肱三头肌,练背阔肌的时候,顺便练一下肱二头肌,这样练了一个好处就是。既能节省你的一个循环周期的天数,还能在大街群刺激之后顺便训练一下辅助肌肉群。节省时间。当然,如果你某个肌肉很薄弱的话,可以在一个循环周期训练两次这个肌肉,但是中间间隔最好在两到三天以上。
如果每天只练一个部位的话,那么这样子的训练就针对性非常强了,需要有那种高级的训练者对肌肉的刺激和训练质量要求非常高的那种,可以这样去训练,如果对于初中训练者来说的话,每天只练一个部位,就相对来说不是特别的有必要了。
如果你足够努力,这个资料包绝对能让你从小白变身“大牛”!快来领取资料包吧!
就算是一周健身1天,每天只练一个部位,也不能叫错。这里面就没有一个对与错的问题。
首先,你训练的目的是什么?增肌、减肥、保健,那么都不一样。健身不仅仅是一个目的,人群也不同。
如果是增肌的话,你训练年限是多少,新手还是老手,那么安排也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纯增肌,如果你的目的是上台比赛,那么可能需要比较均衡的全身肌肉的训练,一周6天6个部位,不一定够。但是如果你只是休闲训练,希望身材好一点,那么完全可以自由安排,想练哪儿就练哪儿,这根本没有对与错的问题。
所以,一定要知道,健身里面没有一个绝对正确的方法,主要看你的具体情况,你的需求,这都是因人而异的。
最后,假设你只是休闲训练,需要训练的部位只有6个,那么一周每个部位训练一遍也是可以的。训练频率方面,在恢复能力允许的情况下,一般频率越高越好,但是这也不是说每周一个部位一次就绝对没效果,尤其对于新手来说,效果还是会不错的。
这样的训练是没错的,是绝对正确的,也是大多数健美运动员采用的训练方式,但是我想提醒题主的一点就是,初入门的健身新手的话,其实我不建议这种机械化的训练方式。我认为这种机械化,分离式的训练应该是在你具备一定的运动能力之后,针对塑形或者局部力量进行针对提高采用的。
刚入门的健身者,我觉得,应该多练那些全身健身动作,比如硬拉,比如引体向上,甚至是冲刺跑,这些都是全身或者说大部分肌肉都会参与到动作中的运动,有利于发展全身协调性,了解自己的肌肉到底是哪里比较弱。
对于一个 健康 的人来说,不进行分离训练,也应该可以通过肌肉适应和熟练动作,从而提高做这些动作的效果。等到你已经可以较好地完成这些动作,并且很难继续提高的时候。我觉得你就可以开始进行那种机械式分离肌群的训练了。
很多练健美的人,其实都是其他运动出身的,大多数是力量举出身,比如施瓦辛格,其实还是说明了,要是塑形,首先要有个好的基础身体素质。
对于专业健美的尚且如此,我觉得普通人就更应该注重基础素质的提高了,还是应该先做全身运动,或者在你的训练计划中,加上这种练全身动作的一天。我觉得会更好的。
关于这样的训练频率,其本身是没有对错的,有的是好与坏,主要看的是你的训练目的和阶段。
简单的说,如果你只是为了健身房器械训练来增肌,在保证训练质量的情况下,那你每天练一个部位一周练6天是很好的,对于肌肉超量恢复是很有帮助的,毕竟很多健美运动员都是这么练的。但是,如果你还是一个健身小白,那对于你来说这就没有必要了,这种分离的训练一般是适用于中高阶的一些训练者,如果你还是小白,那你还是老老实实的胸三头、背二头这样练,好处就在于先把大肌肉练了再练小肌肉,更能保证训练质量。
同时,如果你是器械练肌耐力和肌肉力量的话,这样训练是不太好的,一周练一次训练频率太低了,建议一周两练。
但是如果说你是徒手范畴,无论是增肌、力量训练、耐力训练,那每天一个部位就变得不靠谱了,毕竟徒手都是协调发力,多肌肉参与,所以徒手训练一般都是安排推、拉、臀腿这样的循环。
有问必答!
你这个问题颇有挑战性。
首先,这不是一个对与错的问题。就像有的人喜欢将胸和肱三安排在一起,而有的人偏偏喜欢胸+肩安排在一起,都各自有各自的道理。
第二,如果你还没达到一个很高的健美水平。
还是不建议你采取这种方式。
第1个,你一周6练, 身体肌肉几乎没有多余的休息时间。如果你是一个健身初学者的话,这样的强度和肌肉锻炼后有可能带来的酸痛感,我实在难以想象你能长期坚持下去。
第2个,一周6练, 每次一个部位,我不知道你将身体的肌肉部位是怎么分成6个部分的?
第三,作为健身初学者,多进行复合动作的练习。采取分化式的练习,不太适合健身初学者目前的情况,应该利用有限的锻炼时间多多进行硬拉、深蹲、推举等多关节动作的掌握和熟悉。
因为多关节动作,在一个动作中会让身体多个关节和肌肉群参与进来,对于全身的协调性、稳定性以及肌肉的激活度都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而孤立的分化式训练比较针对高水平的专业人士,目前阶段并不太适合你。
每天只练一个部位,一周练习六七个,每周只练习一次,这种专项训练的运动方式最早兴起欧美,针对的是专业健美人士。
但这种高级的专项训练对普通健身人士并不合适!为什么呢?小白深入分析“专项训练”与“普通训练”的区别。
专项训练与普通训练的区别我们都知道不同的训练方式会有不同的健身效果。在健美界,专项训练是专业运动人员针对每块肌肉和部位进行锻炼,从而把人体各个肌肉强化到最佳状态,达到增长肌肉,提升身体力量,改善体型的目的。
专业运动人员的专项训练其实有很多方式,有一天练一个部位,一周累积下来六七个部位;也有隔48小时练一个部位,一周练两三个部位。很显然,专项训练就是根据肌肉耐受力和超量恢复的原理而进行的运动方式。肌肉的超量恢复原理是什么?
超量恢复就是肌力训练刺激肌肉,使得肌肉疲劳感下降,通过24-48小时内的适当休息,可以让肌肉恢复甚至超过以前的水平,运动量越大,消耗的身体物质越多,超量恢复更明显,但若超负荷运动则需要低强度训练进行交替。
所以,肌肉超量恢复的原理也就注定了专项训练可以这样安排:隔48小时再训练,每次训练都要竭尽全力。那普通训练呢?
普通训练就不一样了,它并不按照某个部位进行训练,而是通过系统分类进行针对训练,两者最大的区别如下:
专项训练
1每天单个部位连续型
周一:手臂肌肉群
周二:腿部肌肉群
周三:腹部核心力量
周四:肩膀背部肌肉群
周五:臀部肌肉群
周末休息
2单个部位隔天休息
周一:背部肩膀肌肉群
周二:休息
周三:背部肩膀肌肉群
周四:休息
周五:腹部核心力量
周六:休息
周日:腹部核心力量
下一周换成其他部位重复训练
普通训练
周一至周三:上身训练
周四至周六:腿部等下半身训练
周日休息
两者的区别看出来了吗?同样多种动作的情况下,专项训练频次高部位多,每周可以有五六个部位但每次并不深入,或者肌肉没有充分休息?
普通训练就是刺激一个大肌肉群,每次锻炼多个部位,一个肌肉群每周可以锻炼两三次。
划重点,专项训练与普通训练区别是这样!
✔次数不同:专项训练要么每周锻炼n个,要么每周锻炼几个;普通训练每周锻炼一个肌肉群,一个肌肉群锻炼多次
✔分类不同:专项训练针对部位,普通训练针对肌肉群
✔效果不同:新手很难掌握专项训练的度,要么过度过猛,要么做不到位没有效果;普通训练容易上手,训练专注难度较低。
✔人群不同:专项训练针对专业人士或健身老手,普通训练针对是新手和普通人。
所以,每天练一个部位是对还是错呢,要看自身有没有能力胜任,知不知道如何训练,每次要怎样做才更有效。
普通人如何练更好普通人的训练方式就是如上所述的,每天分类别训练,每次类别只做一个最有效的动作,而不是多个动作重复,比如下半身训练就包括腿部锻炼、臀大肌训练和腹部训练,以下详细举例。
腿部锻炼:杠铃深蹲
我们腿部有多块肌肉组成,关键的肌肉群是肱四头肌和腘绳肌。肱四头肌在大腿前侧的肌肉群,是腿部肌肉力量最大最有爆发力的一块,专门稳定膝关节,帮助我们跑步行走和平衡;腘绳肌最大好处是和肱四头肌连在一起,辅助膝盖弯曲和屈髋训练。
无深蹲不健身,深蹲就是最好的锻炼这两块肌肉群的复合动作,增加杠铃轻负重方式更能快速减脂塑型。
动作要领:
1选择轻重量杠铃放在斜方肌上,肩膀后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向外八字,吐气向下蹲,屈髋向后拉伸。
2向下蹲时,身体与地面呈45度,蹲到低于地面水平面的位置停住5秒。
3吸气缓慢向上,肱四头肌发力带动臀大肌。
臀部锻炼:臀桥
臀桥被称为提升臀部的最佳动作,同时刺激大腿后侧的腘绳肌和胯部,通过上下运动的方式,刺激臀大肌,从而达到提升塑型的效果。
动作要领
1屈膝仰卧在瑜伽垫上,双脚间距大于肩宽,臀大肌发力向天花板方向顶,整个躯干从肩膀到大腿向上抬起,与小腿垂直。
2 向上顶到极致时,双腿膝盖向中间聚拢,间距不要太宽,臀大肌两侧向内夹紧。
腹部锻炼:交叉卷腹
腹部锻炼真的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容易长小肚子的妹子,也能够防止骨盆前倾,所以腹部的核心力量是很重要的。
交叉卷腹这个动作属于复合型,通过左右旋转收缩拉伸的对抗运动,能够刺激腹直肌和腹横肌,左右旋转也能练出传说中的马甲线,那交叉卷腹怎么练呢?
动作要领
1仰卧在瑜伽垫上,两手放在后脑勺,吐气抬起左腿,两手向外张开不要抱头,向左旋转右手手肘触碰左腿膝盖。
2整个腹部发力,带动旋转到右边,以此反复。
整体来说,每个类别找到对应最有效的动作,才能将每个部位深入的练到位。
写在最后不管是何种动作,都要有系统的训练并且深入练习,每个动作至少15次,每次练5组,整个加起来坚持30分钟以上才能燃烧脂肪和增加肌肉。
一周健身6天,每天只练一个部位。你应该使用的是类似手腿胸背肩腹分化训练的训练计划,对于普通的健身者,这样的训练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你想要增肌,这样的训练安排效果会比较差。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来看看增肌的原理。
通过运动,给到肌肉负荷,造成肌肉纤维的撕裂,再通过休息和营养的补充,让撕裂的肌肉纤维获得超量恢复,从而变得比原先更粗壮,就是增肌的原理。整个肌肉撕裂到超量恢复的过程根据肌肉部位的不同,在48-72个小时左右。
因此,只要肌肉从撕裂状态恢复了,就可以进行下一场针对这个部位肌肉的锻炼了。对于肌肉来说,在能够保证恢复的情况下训练的频率越高,增肌的效果越好。
如果按照一周6练的分化训练来锻炼的话,对于每块肌肉的训练间隔未免太长,起到的增肌效果就会比较差。比较推荐的训练计划是一周对于胸背腿这样的大肌群能有2次以上的训练,既能够锻炼到全身的肌肉,又能够让增肌效果最大化。
分享一下我的健身计划
我也是分化训练,不同的是我进行的是腿、胸+三头、背+二头、肩膀+腹肌的四天一个循环的分化训练。因为练胸的时候三头是协同肌群,而练背的时候二头是协同肌群,放在一起练可以有效地刺激肌肉,还能缩短周期。
这样一周的时间里我基本可以保证大肌群能有2次的力量训练。至于哪天休息,我选择的是根据身体感觉, Listen to your body, your body will tell you when to rest 真的身体很疲劳了,那一天我就会休息,或者换成有氧来替代训练。
这样练下来,我的感觉很好。我基本每隔一个月会做一下体测,各项数据都会稳步地缓慢进步,不过由于我不控制饮食、有氧也做得少,体脂下降也是缓慢,现在还是18%左右。然后大概每隔1-2个月能够突破一次个人三大项的个人最好成绩(PR)。
不过训练也不能一成不变,身体是很智能的,会很快适应固定的训练计划,然后就开始偷懒,这个时候你的训练效果就会下降。每隔几个月或者半年更改一下训练计划,我如果遇到工作比较忙的时候就会改成德州训练法或者疯牛55(Mad Cow 55)的训练模式,一周三到四天的全身力量训练方式,对于突破平台期很有帮助。
总结
训练计划的设计取决于你想要的训练效果,只要明白的目标,再多学习多实践,就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训练方式。健身是一个长久的过程,不管是六天一个循环的分化训练、还是四天一个训练的分化训练或者是力量举的全身训练法,只要坚持下来长此以往都能够获得显著的成效的。
我是如何练的何小哥,分享个人健身的小心得体会,希望给健身新手以帮助,能够像我一样锻炼进步。
你好,健身是全身性的运动,你不能仅仅只针对一项训练。
比如,你觉得胸肌好看,于是你就练胸,拼命的练,天天练。
长久的下去,你已经习惯了这个强度,刺激也就不到位了。
如果是俯卧撑这种强度还可以。如果是大重量杠铃卧推,你第二天本身就感觉肌肉酸痛,你还练,受伤的风险加大,肌肉也得不到恢复时间。
更重要的是,如果长期只针对一个部位练习,你的身材比例会很不协调。
很多人去健身房只练上半身,腿压根就是一代而过。我见过一个壮汉,胸肌、手臂、包括腹肌都是可以的,唯独腿很细,你觉得好看吗?
你也可以这么练,但是会很快厌烦的,因为没有什么变化,天天都是同样的,你觉得长久的可能性有多大?
你如果真的想针对这个部位,建议一周2-3次就可以。
以上只是我的个人看法,毕竟健身不可能说几个月就OK。
一般来说,大部分的健身新手都会以“每天练一个部位”作为自己的训练计划。比如周一练胸、周二练背、周三练肩、周四练腿、周五练手臂、周六练腹……
先来看看这个训练方法的好处和坏处。
好处:每天可以独立刺激一个部位,可以安排足够大的训练量来力竭目标部位。这种方法是职业运动员的常用训练计划,并且可以针对性的加强薄弱肌肉群。
坏处:我们都知道,肌肉分为大肌群和小肌群。大肌群指的是:胸、背、腿;小肌群指的是手臂、肩膀、腹部、小腿。大肌群每次训练结束后都需要48-72小时的休息时间,而小肌群只需要24-48小时。所以对比“每天练一个部位”计划你会发现,你失去了可以多练一次的机会。 想想看,你一周只练一次胸,别人却可以练两次,谁进步的快?
除此之外,由于“每天练一个部位”,每次训练后你都会很疲劳,因为你安排了太多了训练动作、组数、次数,肌肉的负荷达到了最高顶点,如果你饮食上不注意营养,你会受伤和训练无效。
为什么职业选手喜欢这样的计划?嗯……因为他们有类固醇可以帮助他们恢复和增肌,普通人用这种方法是很难长期进步的。
hello,我是为之健身的教练兼我“穿西装的金刚”。
一周健身6天,每天只练一个部位,这样训练是ok的。因为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的训练经验,这样训练都你的肌肉都可以恢复。
很多人觉得新手这样练强度大,酸痛受不了,其实不存在,因为以个人的经验来看,很多新手开始刚练的时候是不会把自己的强度达到那么大的。
另外如果一个人在初训练的时候愿意把自己的强度加大,感受酸痛,那么他对这件事一 定是热爱的,这样的人坚持下去的几率很大。
因为我见过健身房里的一些人,有人带他训练,帮他提升强度,但是他训练的中间就会想办法偷懒,所以还没到达那个强度的临界点,训练就主动终止了!
第二天并不会有太大的酸痛。
所以尽管去好好的虐自己的肌肉。1每次训练的时候,肌肉募集感,泵感如何,是否在训练中充分的刺激到位, 很多人把两个部位放在一起训练,要么,个别部位训练不到位,要么身体扛不住强度。所以6分话训练其实很不错。
2在你保证了训练强度,睡眠,饮食的情况下,你的肌肉恢复情况如何。如果肌肉酸痛很久,那么可能你的训练强度过大,不过也说明你可能在突破一个新的台阶。
3每次训练是否有进步,无论是在肌肉围度,体脂率,肌肉收缩感,重量等等方面。
4最后的最后说一点,很多人觉得强度大酸痛会受不了,但是其实,当你熬过这一次(前提是不受伤)你的身体的恢复,抗疲劳强度能力都会加强!所以只要你的意志力到位,在不受伤的情况下,猛烈的干!
目录 1 拼音 2 简介 3 先天性高肩胛症 4 先天性锁骨假关节 5 先天性桡尺骨骨性连接 6 桡骨缺如 7 尺骨缺如 1 拼音
shàng zhī gǔ jī xíng
2 简介上肢骨先天发育异常所致的畸形并不多见。部分畸形为遗传性疾病或多发性畸形的一种表现。
3 先天性高肩胛症先天性高肩胛症又称Sprengel畸形,较少见。系肩胛带下降不完全所致。胚胎期第三个月,两侧肩胛带应自颈部下降到胸廓后上部。当子宫内压力过高,肩背部肌肉发育缺陷,肩胛骨与脊椎间有异常软骨或骨性连系均可能影响其下降。部分病儿伴有颈椎、肋骨畸形。本症有遗传性。
临床表现与病变程度及伴发畸形有关。病儿双肩不对称,患侧肩胛骨较小,横位增宽,位置高,靠近脊柱,甚至接近枕骨。在肩胛骨与脊柱间可触及发育缺陷的肌肉所构成的束带,或异常软骨和骨胳骨桥,也称肩胛脊椎骨。这种肩胛脊椎骨自肩胛骨上缘向内上侧伸展,附着于下部颈椎的棘突、椎板或横突的软骨或纤维组织上。患侧上臂上举时肩胛骨向外移动和旋转受限,妨碍肩部外展,肩胛骨不能在胸廓上正常滑动。如畸形为双侧性,则颈部显得短粗,颈椎前突增加,双肩外展均受限制。如伴有颈椎、肋骨畸形,则有相应的症状。部分病儿肩胛带的肌肉也有缺陷,如斜方肌下部缺如或减弱;菱形肌和肩胛举肌发育不全或部分纤维化;前锯肌减弱,胸大肌、胸小肌、背阔肌和胸锁乳突肌可有软弱、缺如、纤维化、发育不全等病变。
两侧肩部不对称。患侧肩胛骨较小,向上方和前侧凸出,并有旋转;位置高于腱侧1~12cm(平均3~5cm)。肩胛骨上角可达第4颈椎平面,其下角可达第2胸椎平面。患侧颈部较丰满且变短,颈肩胛线缩短。于锁骨上区可摸到肩胛骨的岗上部分。锁骨向上方和外侧倾斜,并与水平线构成约25°角 (立位)。X线片对比两侧肩部可显示患侧肩胛骨高位以及各种伴发畸形。
轻型病儿适于保守疗法,加强锻炼,促进肩关节活动。重型病人可作矫形手术,切除纤维束带或肩胛脊椎骨,剥离肩胛骨,使下降至正常部位,也可行肩胛骨部分切除术。手术目的是改善肩关节外展功能,但效果不满意。锁骨、颅骨发育不全 锁骨、颅骨发育不全的特点是锁骨发育不良和颅骨骨化延迟,也可累及其他骨,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疾病。原因不明。可能因双亲生殖细胞原生质先天缺陷、干扰骨胳正常骨化。
本畸形易确诊。典型体征为头大、面小、肩下垂和胸部狭窄。畸形为单侧或双侧,锁骨的胸骨端或肩峰端部分缺如,但完全缺如者极少。畸形为双侧时,两肩有异常活动,可于胸前彼此靠拢。患侧肩胛骨较小,呈翼状。有时伴肱骨头半脱位,锁骨缺损伴相邻肌肉异常时,三角肌前部或斜方肌锁骨部缺如。臂丛被畸形锁骨 引起疼痛和麻木。
颅骨骨缝闭合推迟或不闭合。前囟门增大,甚至可达眶上嵴、蝶骨部和乳突部。病变严重者大部分颅顶未骨化,额窦和副鼻窦缩小或缺如。鼻骨、泪骨和颧骨可部分或完全缺如,上颌骨发育不全而下颌正常,形成下颌凸出,腭弓高而窄。恒牙生长延迟与发育不良。
此外,尚可有骨盆、脊柱、胸廓、手足等多方面的骨胳发育畸形。
畸形虽多,但很少影响功能,一般不需治疗。锁骨外端 臂丛时可切除部分骨端,解除压迫。
4 先天性锁骨假关节先天性锁骨假关节罕见。因锁骨骨化异常所致。大都发生于右侧。出生后于锁骨中段外侧部出现一无痛性肿块。肿块是假关节部锁骨近侧增大的断端,可活动,无疼痛。近侧断端较大,向上方和前侧倾斜。远侧断端较近侧断端小,并位于下方。由于受上肢重量牵拉,远侧断端随肩部向下垂,并向前侧移位。
畸形随小儿生长发育而逐渐加重,假关节部位活动性增加时畸形愈显著。畸形对功能影响很少。一般不合并其他畸形。
无功能障碍者不需治疗。局部明显突出时可手术削平畸形骨质。功能影响较大时可作植骨手术。
5 先天性桡尺骨骨性连接先天性桡尺骨骨性连接比较少。桡骨和尺骨近端先天融合,将前臂固定于不同角度的旋前位。病变可为一侧或双侧。
畸形有遗传性。胚胎时桡、尺两骨同起源于中胚层组织衍化的软骨枝。第五周左右,成熟后软骨枝发育成桡、尺骨,位于旋前、旋后间的适中位。如软骨枝不分离或两骨近端间隙充满骨化的中胚层组织,则发生骨性连接。胚胎后期尚可发生桡骨头脱位而构成另一畸形。
典型病例的桡、尺骨近端紧密融合,松质骨间无骨皮质隔开。桡骨头与尺骨融合或完全缺如形成“无头型”。桡骨骨干比尺骨长而粗,弧度加大。少数病例两骨远端也融合。另一种类型伴发桡骨头脱位,桡骨近端与尺骨骨干上部融合,或由增厚的骨间膜连接,阻碍前臂旋转运动。
病儿的前臂丧失旋转功能,固定于中度或过度旋前位,而由肱骨旋转动作代偿。肘关节和腕关节可自由活动,但手掌旋后受阻。前臂的日常功能,如旋转门柄、扣衣钮、拿餐具等均有一定困难。患臂较正常细,因桡骨头移位或缺如,该部可扪及凹陷。
治疗应根据病儿需要而定。手术分开骨性联接的效果不满意。过度旋前畸形时可行桡尺骨上1/3切骨术,矫正畸形后将前臂固定于功能位置。
6 桡骨缺如桡骨缺如系桡骨先天不发育或发育不全。可伴发手畸形。本症有遗传性。病因不明。
桡骨部分或完全缺如,后者约占50%。半数病例为双侧缺如。单侧缺如多发于右侧。桡骨远端未发育,残存的近端发育不全并与尺骨或肱骨融合,则形成桡骨部分缺如。偶见桡骨近端或骨干部分缺如。患臂尺骨短缩,增粗和弯曲。手向桡侧偏斜,畸形随生长发育加重,严重者手与前臂形成90°角。甚至手的桡侧缘接近前臂。屈肘时手靠著上臂或与上臂平行。桡骨缺如可同时并发桡侧的腕骨和掌指骨缺如或发育不全。患臂肌肉常有病变,如肌肉缺如、纤维性变,互相融合或止点异常,神经血管同时受累。桡神经终止于肘部,桡侧部分感觉神经支与尺神经感觉支吻合后, 分布于前臂桡侧的浅层与手本畸形可为多发性畸形的一种表现,病儿可同时发生唇裂、腭裂、畸形足、肺发育不全,半椎体和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出生后即应治疗。防止手向桡侧偏斜和肌肉、软组织挛缩。先用被动手法牵伸桡侧和掌侧缩短的肌肉,再用石膏矫形。畸形矫正后,用一轻便夹板维持其位置。3~6个月婴儿可手术松解挛缩的肌肉、肌腱或韧带。较大几童可行尺骨远端、腕骨融合术,或作尺骨切骨术,使手能握持物体。有人主张不予治疗。
7 尺骨缺如深蹲
这是许多运动员力量训练时的首要选择。正如深蹲勇士弗雷德里克·菲尔德所说,"这个动作应该适台从家庭主妇到举重运动员的所有人。"
深蹲主要锻炼臀部肌肉、股四头肌、腘绳肌、竖脊肌、腰部的肌肉,能够增加脊椎和腿部的骨质密度,增加全身的力里,提高身体协调性。
最基本的深蹲动作是站姿杠铃深蹲,但它有非常多的变化,如相扑深蹲、单腿深蹲、杠铃颈前蹲、箭步蹲、自由深蹲、举重深蹲、哑铃深蹲、史密斯器深蹲、深蹲器深蹲、骇客深蹲、跳跃式深蹲、健身球深蹲等。
正确做法:
使用杠铃锁防止杠铃片滑落;
把杠铃放在斜方肌上,不要放在脖子上或太低的位置;
双脚与肩同宽或比肩稍宽站立,脚趾向外35度;
膝盖和脚趾指向同一个方向,并确保下蹲时膝盖不要超过脚尖;
挺胸,抬头;
收紧腹部;
腰部保持自然生理弯曲,在高负重的情况下一定不要弯曲脊柱,也不要过度伸展;
膝盖伸直,但不锁定;
深蹲到大腿和小腿成120-90度角。
蹲下时吸气,站起时呼气,不要太深呼吸。
卧推
"你能卧推多少"是两个健身爱好者第一次见面时常问的问题。这个动作在西方的流行程度特别高,所以很多健身俱乐部有6-10个卧推架,即使这样星期一晚上还会全满,且会有排队等候的现象。
这个动作主要锻炼胸大肌、肱三头肌和三角肌的前束,能提高推、打、投的力里,改善上身姿势。
最流行的卧推动作是平板杠铃卧推。其他卧推动作包括上斜和下斜杠铃卧推,上斜、下斜、平板哑铃卧推和史密斯架卧推。相似的动作有器械推胸和俯卧撑。窄握卧推侧重锻炼肱三头肌。
正确做法:
使用杠铃锁头预防杠铃片掉下来;
头的位置:杆没拿下来的时候眼睛在杆垂直下方;
双手握杠铃,比肩略宽(当肘部成90度时,胸、两个前臂和杠铃组成一个长方形);
保持六个点稳定:两个脚掌,臀部,两个肩胛骨,头部;
保持脊椎自然生理弯曲;别抬臀部;
推举时,肘部一直在杆的正下方;
杠铃应该在胸部上方垂直上下运动;
杠铃应该下放轻触胸部;
往上推的时候呼气,下落的时候吸气;
别让杠铃杆从胸肌弹回;
推到最高点时别锁定肘关节;
不要抬脚、头和臀部,如果重里太大,应该减重里或者找一个人做保护。
双杠臂屈伸
做这个动作你只需要两个平行的横杆。经典的双杠臂屈伸动作有两种形式:肘部向外能更多地训练胸大肌的下部;肘部靠近身体则更多地让肱三头肌参与。
正确动作:
双手全握杆,保持腕部伸直,手臂在杆的上面与杆垂直;
慢慢地弯曲肘关节到大约90度;
保持射部向外,胸部稍稍向下倾斜,膝盖弯曲;
在动作的顶部不要锁定肘关节;
如果能做15个以上,可以用带子把杠铃片绑在腰上,或者用双脚勾住哑铃来增加负重。
硬拉
即使这个动作的英文名字听起来很恐怖,但是也应该作为严肃的训练者的一部分。
这个动作主要锻炼竖脊肌、腰方肌、股四头肌、臀大肌、斜方肌、前臂屈肌;直腿硬拉和罗马尼亚硬拉主要锻炼腘绳肌。
正确做法:
采用正反握的方法防止杠铃滑动;
双脚与肩同宽或比肩稍宽,如采用很宽的站位,就是相扑式硬拉;
挺胸,抬头;
保持正常的脊椎生理弯曲,不要塌腰;
提前用腹肌30%的力量收紧腹部;
上提时使杠铃杆靠近身体;
动作的最高点,不要过分后仰上身;
如果你的握力不足你可以使用助力带。
引体向上
这个训练动作主要训练背阔肌、斜方肌的下部、肱二头肌、三角肌后束和前臂屈肌,能提高往上拉的力量和脊椎上部稳定性。
最受欢迎的方法是正握略宽于肩的引体向上。其他方法有中立握、反握宽握(预前或预后)、反握窄握、对巴手等,区别是各肌肉群的参与度。高位拉背器和引体向上非常相似,只是用下拉配重片代替上拉躯干。
正确动作:
可以全握或开握,但要确保握力足够大,手不打滑;
挺胸,抬头;
提前用腹肌30%-40%的力量收紧腹部;
向上拉身体到双手和锁骨在同一个水平线;
有控制地下降身体,直至肘关节伸展到170-175度;
不要摇晃身体来借力,如果不能完成3-4个标准动作,就先用滑轮或杠杆器械做拉背动作;如果能轻松做15个正确动作,可以用带子把杠铃片绑在腰上,或者用双脚勾住哑铃来增加负重。
俯立划船
这个动作几乎可以训练背部所有的肌肉,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前臂屈肌同样得到很强的训练。如果胸前没有靠垫,腰方肌、竖脊肌、臀大肌、股四头肌需要保持等长收缩来稳定身体。
这个动作的种类很多:俯身杠铃划船(反握/正握)、哑铃俯身划船、哑铃俯卧划船、T杆划船、T杆靠胸划船、滑轮划船、器械划船、史密斯器划般、杠铃杆一头加重量划船等。
正确动作:
脊椎保存自然生理弯曲;
把杠铃杆拉到下腹部或肚脐的位置;
当放下重量的时候肘部伸直,但要保持背部肌肉收缩(不要单独用手的握力);
挺胸;
主要移动手臂而不是脊柱;
提前用腹肌30-40%的力量收紧腹部。
直立划船
这个动作主要动训练三角肌(前束和中束)、斜方肌,肱二头肌和前臂屈肌也参与训练。为了稳定上身,腹部和脊椎的肌肉需要保持等长收缩。
常见的动作的类型有:杠铃直立划船、哑铃直立划船、绳索直立划船、史密斯器直立划船。
正确动作:
你可以选择窄握(双手距离10-20厘米)或与肩同宽握;
膝盖微微弯曲,上身前倾5-10度;
训练的整个过程保持杠铃杆靠紧你的身体,甚至能碰到你的T恤;
把杠铃向上拉到锁骨部位,肘部尽可能的抬高;
向上拉起时吸气,重量下落时呼气;
当重量下落的时候不要放松和垂肩一一肘部伸展到170-175度;
用腹肌30%-40%的力量提前收紧腹部。
肩上推举
这个动作主要训练肩部(前束和中束)、上胸部、斜方肌。站姿训练时,臀部、腹部和脊柱部分的肌肉需要等长收缩,以保持上身的稳定。基本的动作是站姿杠铃颈前推肩。
类似的动作还有杠铃颈后推肩、哑铃推肩、史密斯器推肩、器械推肩、阿诺德推举。
正确做法:
保持脊椎自然生理弯曲;
腹部不要向前突;
可以选择全握或开握;
手腕保持伸直,重量在前臂的上方;
使重量慢慢地下降
保持肘关节在杆的下方;
把重量推到头上而不是身体的前面;
在动作的顶端不要锁定肘关节;
如果选择坐姿训练,要调整靠背的角度到大约100度而不是90度。
弯举
这个动作有肱二头肌、喙肱肌、肱桡肌和前臂屈肌参与运动,站立时臀部、腹部、腰部和脊椎肌肉会等长收缩。
除了最经典的站姿杠铃弯举(直杆或曲杆),还有站姿哑铃弯举、站姿杠铃反握弯举(更多锻炼肱桡肌)、站姿哑铃锤式弯举、站姿杠铃锤式弯举、哑铃十字弯举、哑铃悬臂弯举、上斜弯举、器械弯举等。
正确动作:
提前用腹肌30%-40%的力量收紧腹部;
挺胸,抬头;
肘部贴紧身体两侧;
膝盖微微弯曲,上身稍微前倾;
平稳地,有控制地放下重量,不要前后摇动身体。
腹肌训练
腹部训练主要的目标是增加腰部在运动中的稳定、防止腰部疼痛和打造6块腹肌的视觉效果。腹部训练跟减肚子关系不大。
正确动作:
卷腹动作应该把胸骨跟盆骨距离缩短,这个缩短代表腹肌在收缩;
腰部不离开地面;
胸部抬起来;
预部保持正常伸直,不要过度弯曲。
仰卧划船正确动作要领如下:
锻炼位置:上背部背肌,特别是背阔肌;
一、动作要点
1,仰卧时将双臂靠在身体两侧,肘部呈90度角。前臂指向屋顶方向。
2,将弯起的双腿向胸部方向收起。同时膝盖处保持90度角。脚后跟踩住地面。
3,倾斜骨盆并稍稍挺腰,只有头部、臀部、脚后跟和肘部碰触到地面。
4,抬高及放下上半身,放下时不要让其碰到地面。
5,如果您想稍微轻松一点,您可以将脚后跟平放在地面上。
6,如果您想稍微加大难度,就将脚后跟竖起来抵在地面上,将臀部抬高一些(桥式姿势)
二、锻炼注意事项
1,背部肌肉是人体中第二大肌群,它是由背阔肌、斜方肌、肩胛提肌、菱形肌、竖脊肌组成的,这些肌肉有深层、中层、浅层,当我们给背部增肌塑形的时候,主要针对的肌肉是背阔肌,当背阔肌近固定的时候,会让上臂在肩关节处做伸展、内收和内旋等相关动作,
2,远固定时会牵引躯干向上臂贴紧,并且在运动过程中,提高肋骨的高度,让运动呼吸更加顺畅,所以想要练背的朋友,首先在选择动作的时候,要从背部肌肉做工的动力原理出发,方可提高背部肌肉的锻炼效果。
3,高位下拉是练背的黄金动作,在提起重量或者将重量恢复到原点的时候,训练者整个过程要保证身体的挺直,手肘屈曲的程度不能超过肩部,保持肩部和手肘在同一条直线上,
4,这点完全符合了背阔肌近固定时,让大臂在肩关节的地方做向内收缩的运动原理,从而帮助训练者拉起更重的重量。
5,引体向上这个动作模式,主要利用背阔肌远固定的运动模式,让躯干在背阔肌收缩用力的牵引下,缩短和大臂的距离,训练者在整个过程中可以控制性的将身体降落,感受背阔肌充分发力的收缩感,它的运动模式难度要比高位下拉复杂很多。
6,划船类的动作则是利用背阔肌近固定,让大臂进行向后伸展的原理,但是很多的训练者因为对背部肌肉的关注度比较差,有的训练却是马马虎虎,不注重动作细节的掌握,造成下腰部肌肉出现代偿发力的现象,时间长了,就会造成腰背部出现酸痛感。
仰卧飞鸟
该动作直接锻炼胸肌,可采用平卧、上斜卧、下斜卧位置
起始姿势
仰卧长凳上,两手拳心相对,持哑铃;两臂向上直伸与地面垂直,两脚平踏地面。
动作过程
两手向两侧分开下落,两肘微屈,直到不能更低时止。静止一秒钟,让胸大肌完全伸展,然后将两臂从两侧向上,回合到开始位置。
呼吸方法
两臂拉开时吸气,回复时呼气。
注意要点
两手不要紧握。分臂时,背部肌肉要收紧。意念集中在胸大肌的收缩和伸展上。
动画我拷不上来,请到原文上看吧,还有其它的锻炼胸肌的方法
: 胸肌肱, 三头肌, 三角肌(前束)为主, 兼练背阔肌、斜方肌
一般过程为:双手分别握杠,两臂支撑在双杠上,头正挺胸顶肩,躯干、上肢与双杠垂直,屈膝后小腿交叠于两脚的踝关节部位。肘关节慢慢弯屈,同时肩关节伸屈,使身体逐渐下降至最低位置。稍停片刻,两臂用力撑起至还原。动作要求:
1.下放的速度要慢,并尽量降低。
2.身体不可随意晃动,要保持平衡。
3.不要在身体的前后摆动中完成动作
双杠臂屈伸是运动,不同的动作要求对主练胸肌和肱三头肌产生不同的锻炼效果。
1.握距的选择:窄握对肱三头肌刺激大,宽握对胸肌刺激大。
2.上体倾角(侧面观)的选择:着重练肱三头肌上体宜后仰,身体呈反弓形,
使手臂在体后完成动作;着重练胸肌则宜前倾。
3.上臂与躯干的夹角(背面观):着重练肱三头肌直夹紧,下放时也不要外
张,保持两臂平行;着重练胸肌,下放时则可外张。
: 上胸肌, 胸肌内侧, 胸肌外侧
先用较小的重量做一组20次的热身组,然后
:上斜杠铃卧推
我对平板卧推从来都没有兴趣,因为平板卧推会过多地刺激三角肌前束。而上斜卧推能够很好地锻炼上胸部肌肉。把斜板的角度设置在30度,才能更好地刺激胸肌。大于30度,就会使重量过多地作用在三角肌前束上。全力以付做3组, 每组6~8次,每组都要练到力竭。下放杠铃时要注意控制速度,以缓慢而稳定为佳。但不要停留,也就是说,当举到最高点时,就立即将杠铃下放,保持动作的流畅。
:坐姿器械夹胸
这个练习作为一个多关节参与的复合动作,能够有效地增长肌肉块,并且与杠铃卧推有很多相似之处。但这个角度独特的练习(在动作的最后,双手靠近),可以使胸肌得到更好地收缩(重点锻炼胸肌内侧)。器械练习比自由重量练习更加安全和稳定,不需要控制杠铃的平衡。在推出重量时,能够感觉到肌肉的收缩和产生的酸痛。全程动作6~8次,我建议做1-3组。
:哑铃飞鸟
平板和上斜哑铃飞鸟,是发展胸肌外侧最好的练习。外侧胸肌的宽度和厚度对于整个胸肌来说非常重要。为了取得最佳的锻炼效果,要把哑铃尽量放低,使肌肉得到充分拉伸。在最高点时,不要使哑铃在一起,因为哑铃在最高点时,不能给胸肌提供有效的阻力。为了得到最佳锻炼效果和安全起见,建议你用缓慢的方式完成哑铃飞鸟练习。做3组,每组使用最大重量做6~8次。
胸部肌肉锻炼法
胸部肌肉锻炼法 平卧推:锻炼部位是胸大肌的胸肋部,同时可以减少乳房中过多积聚的脂肪,增强其弹性。 斜卧推:锻炼部位是胸大肌的锁骨部位及深层的胸小肌,并有助于扩大肺活量。 仰卧于长凳或木板上,斜卧板的角度为45-60度。屈肘持哑铃于两乳房,上臂自然分开,腰背肌肉收紧,胸部向上挺起。吸 气并收缩胸肌、伸臂,举起哑铃至两臂完全伸直。稍停后,呼气落下,哑铃回原位。连续做此动作,胸部要始终挺起。 仰卧臂上拉,锻炼部位:背阔肌、三角肌及肩关节。 仰卧于长凳上,直臂持哑铃于腿侧,腰背肌收紧,挺胸,吸气后屏住,将两臂沿半圆弧线缓缓举起再落下,至与体位成直线。稍呼气,在吸气同时双臂循原弧线还原,呼气,连续做此动作。 仰卧扩胸:锻炼部位与卧推大体相同,但对胸大肌的充分伸展及胸腔扩大效果更好。仰卧、斜卧均可。 体位与卧推类似。两手拳心相对持哑铃向上伸直,深吸气,屏气将两臂缓缓向两侧下方伸展至约120度,使胸腔充分伸开。然后收缩脑肌,恢复预备姿势。连续做此动作。 俯卧撑:锻炼部位较多,主要有胸大肌、上臂及前臂肌群。 两手分开与肩同宽,俯卧,两手支点比肩部垂线稍后些,两腿伸直,足趾支撑地面,抬头,紧腰,收腹。呼气,同时两臂弯屈,身体下降,注意肩部应处于手掌之前,腹部始终收紧,胸部不可内收。连续做此动作。 开始做这个动作时,由于胸肌和两臂的力量较小,两手可先撑在有一定高度的物体上进行练习,进而撑在地面练习。为了增加难度,还可将脚垫高或将哑铃用带子系好搭在背上练习。 胸部肌肉的锻炼是一渐进的过程,贵在持之以恒,只有付出一定的体力后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如果感到效果不明显,则要认真检查自己的动作准确与否。注意力要集中在锻炼部位,肌肉收缩时要尽量收紧,放松时要尽量放松。动作应有节奏,速度平稳、缓慢,呼吸要自然,用力时吸气,放松时呼气。开始训练时要根据自己的身体健康情况,由易到难,先做平卧练习,待身体素质有所提高后,再做斜卧练习。 哑铃重量也应根据体力而定,开始时可选择1—1.5kg的,以后循序渐进,适当增加05—1kg的重量1一2次。隔日锻炼,每次30分钟至1小时,每个动作做3组,每组10—15次。几个月后,再根据情况加大运动量。 锻炼如在早晨,应于早餐前;如在晚上,应于临睡前两小时;饭后1小时才能锻炼,锻炼后30分钟再用餐。 随着运动量的加大,通过食物摄入的营养物质也要相应增加。对胖人来说,应少吃含淀粉、脂肪和糖的食物,蛋白质的摄入量可以维持原有水平或有所增加,多吃些新鲜蔬菜,体瘦的人对饮食品种不必苛求,但要增加食量。
参考资料:
臂肌
臂部肌肉分为上臂肌和前臂肌。上臂肌包绕在肱骨周围,形成前后两群。前群有肱二头肌、喙肱肌和肱肌,它是屈肌群,其机能是使上臂屈、前臂屈和外旋及向上臂靠拢。后群有肱三头肌和肘肌,它是伸肌群,其机能是使肘关节和前臂伸直。
前臂肌也分为前后两群。前群位于前臂的掌侧面和内侧面,包括屈肘、屈腕、屈指和使前臂内旋的肌肉。后群位于前臂的背侧面和外侧面,包括伸指、伸腕和使前臂外旋的肌肉。前臂肌肉多以其位置和机能来命名。
杠铃弯举 两脚开立同肩宽,两臂握杠铃自然下垂,一般采用与肩同宽的中 握距,掌心朝前。利用肱二头肌的收缩力,屈臂将杠铃弯提至胸前, 肱二头肌极度绷紧,稍停,再用肱二头肌的力量控制住杠铃,循原路 线徐徐放下。弯举时吸气,放下时呼气锻炼时意念应集中于肱二头肌。做动作时身体不得前后晃动。屈臂弯起过程中,上臂应紧贴体侧;放下时,两臂一定要完全伸直、放松,待二头肌充分伸展后,再做下一次动作。若不等臂部完全伸直就又接着弯举,日子一久,将导致肌腱缩短,肌肉发僵,臂部可能总伸不直。
哑铃弯举 两脚开立同肩宽,两臂自然下垂,两手掌心朝前持哑铃,轮流或同时屈肘将哑铃弯举至胸前,肱二头肌极度绷紧,腕部朝大拇指方向扭转,稍停,用肱二头肌的力量控制住哑铃,循原路线徐徐放下。弯起时吸气,放下时呼气,意念应集中于肱二头肌。做动作时,身体不得前后晃动。屈臂弯起过程中,上臂应紧贴体侧;下落时,臂部一定要完全伸直,待二头肌充分伸展后,再做下一次动作哑铃弯举至胸前时手腕朝大拇指方向扭转,可使肱二头肌绷得更紧。
坐姿弯举 坐姿,上身稍前倾,一手掌心朝上持哑铃,自然下垂于两腿间,持铃臂靠在同侧大腿上,另一手按于另侧大腿上。屈臂将哑铃弯举至肩前,肱二头肌极度绷紧,手腕朝大拇指方向扭转,稍停,再以肱二头肌控制住哑铃,徐徐下落至两腿间。在哑铃弯举和放下时,持铃臂始终紧靠同侧大腿,弯起时吸气,放下时呼气。锻炼时意念应集中于肱二头肌。持铃臂下落时,臂部一定要完全伸直,待二头肌充分伸展后再做下一次动作。
反握引体向上 手背朝前握单杠,握距同肩宽或比肩稍窄,两臂完全伸直,身体悬垂。用肱二头肌的收缩力屈臂将身体向上拉起,使下颏超过横杠,肱二头肌极度绷紧,稍停,用肱二头肌控制身体徐徐下降至开始姿势。引体向上时吸气,身体下落时呼气。做动作时,一定要等两臂完全伸直,再将身体向上拉起。
杠铃颈后臂屈伸 两脚开立同肩宽,两手将杠铃举至头顶,双臂伸直,手背朝前。 然后屈肘,用肱二头肌的力量控制住杠铃,徐徐下落至颈后。接着,用肱三头肌的收缩力,将杠铃向前上方举起,直至两臂完全伸直,手腕外翻,肱三头肌极度绷紧,稍停,再屈肘重做。上举时吸气,下落时呼气。锻炼时意念应集中于肱三头肌。做动作时上臂应紧贴耳侧,若上臂前移或向两侧分开,锻炼效果均差。应保持直立挺胸姿势,不得弓腰驼背。本动作也可采用手背朝后的握杠法。
把前臂练成老虎钳
手腕卷曲运动 ( Barbell Wrist Curls )
手腕卷曲运动是对前臂的训练最直接的运动, 其做法是坐着,双手握一较轻的杠铃或各手握一哑铃, 前臂放在大腿上, 手掌伸在膝盖外, 仅靠手掌及手腕做卷曲的运动, 运动的范围尽量扩大。
此一动作, 手掌可向上, 亦可改为向下, 两者可交换连续做, 对于前臂与手腕的肌力有最大的训练效果, 每节做三回, 每回10~15次。
反握卷曲运动
( Reverse Wrist Curls )
这是杠铃卷曲运动的另一变化, 手从正面握住杠铃, 手背在上, 双手大拇指相对向内, 这个握姿除了手从上面握杠这一点不同外, 其余跟卷曲运动大致一样。
反握卷曲可迫使前臂更加用力, 对于刺激桡侧与尺侧诸肌有绝大的效果, 自然此时二头肌所用的力量也就比手从下面握杠时来得小, 因此所用的杠铃重量也应小些。
动作要领是提起杠铃至前臂与上臂弯曲成直角水平, 利用手腕的力量转动杠铃, 此运动对于前臂及握力的训练有很好的效果, 每节做三回, 每回8~12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