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东西能够缓解。
初学弹琴的手指痛可能与以下几点有关:
1、练习方法不对。弹琴时指关节过伸或过屈,用力方法不对,手指肌肉僵硬。对血管造成压迫和损伤,致使指骨供血不足或供血障碍。
2、练习时间过长。过多过长时,练习可使指肌和指骨过度疲劳,造成供血血管痉挛,指骨代谢紊乱。
3、牵拉性损伤。有的家长为了使孩子增加指距以适应电子琴或钢琴的演奏,经常拉扯的手指。在用力不当时,就可能损伤指骨的骨骼或供血血管。
扩展资料:
正确的手型应该是:
1、把手放在琴上,手掌拱起,五指分开,手指自然下垂,指尖触键,整个手成半圆形;
2、二、三、四、五指触键的部位应该是指尖,而不是指肚;拇指是指尖的外侧触键;
3、手背要保持平衡,不能向小指方向倾斜;要有向拇指方向靠近的感觉;
4、弹奏时要保持手的半圆形状,手指不能伸的过直,也不能过于弯曲,手指的第一关节一定要站直;
5、要经常修剪指甲,以保证弹奏时手型的标准。
一、正确把握重心使身体变“轻盈”
芭蕾舞是比其它舞蹈种类更力求摆脱地心引力的一门艺术。
在十九世纪初,世界上就已经出现了脚尖舞蹈,演员们以更小的支撑点来承担自己身体的重量。那时的意大利女演员玛丽塔里奥妮,正是以脚尖上的舞蹈来表现自己身体的轻巧和敏捷,而成为的舞蹈家。这是芭蕾舞摆脱地心引力行动的重大飞跃。同时,对演员的重心感觉的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古典芭蕾舞剧《吉赛尔》二幕中,已成为鬼魂的吉赛尔,有一段悲哀的adagio,这是由一系列极难控制的动作组成。不但要求演员掌握极其缓慢的平衡来伸展舞姿,还必须在缓慢的舞姿平衡中间,做一个急促的entrechat quatre,以表现鬼魂身躯的轻虚和飘浮不定。这正是检验演员重心和平衡能力的高尺度。所有跳好这段舞的演员都具有良好的把握身体重心平衡的能力,使崐观众真真实实地享受《吉赛尔》舞剧中,鬼魂们“轻盈”优美的芭蕾舞段。
完美的平衡不是轻而易举地实现的。不仅仅是要通过长期的训练,而且如果没有正确的重心概念,演员就不可能在脚尖或半脚尖上保持足够长时间的舞姿,以便给观众记忆里留下印象;同时她(他)也不可能保证完全与音乐合拍,因为演员重心失去平衡,舞姿就会先于音乐落下来。这样也就不可能完美地去表现芭蕾舞艺术。
掌握正确的重心,才能使身体平衡,才能使力量均匀地分布于支撑脚,才能排除不必要的身体紧张,减少身体承重部位的压迫和损伤。“脚承受的重量越轻,那么脚在芭蕾舞这种高度专业性的运用中就越不容易受到压迫和损伤。”、“身体的平衡能力越好,重量也就越容易准确地落在两脚最有力的部位。”(《舞蹈解剖学》[美国]拉乌尔格拉伯特著,朱立人译,第68页)不正确的重心,导致不合理的支撑点,也容易形成歪腰、伸脖子等毛病,出现不规范舞姿。身体的重量压迫了人体力量的最弱部位,使得这个部位不堪重负,日久天长便成了终生的职业病。这样的结果能让从事多年艰苦训练的芭蕾舞演员,在她(他)风华正茂时,含泪对芭蕾舞说一声“拜拜”啦!
一个芭蕾舞者如果懂得正确运用身体的重心,他便可以更多地摆脱重力之苦,使得训练中的动作紧张和疲劳降到最低限度,从而使自己的训练更加有效,技术能力提高更快。而在舞台上呈现于观众的形象,便是“看她(他)的身体多轻盈!”
二、把握正确重心的三要素
(1) “外开”与重心
“外开”不仅仅是芭蕾舞的特殊的审美要求,它还为重心提供了一个更为有利的支撑面。“一个人站在一条腿上时,只要把脚转开一点,就会有一个三个点与地面接触的面积。如果脚站正步,脚趾向前,与地面接触的面积就会小。”(《芭蕾排练室内幕》安乌廉斯著,黄伯虹译,第19页)一个确立自己要以芭蕾为专业的孩子,进入课堂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把身体放在转开的脚位上,并开始以各种方式来进行“外开”训练,以塑造一个非常人所有的、符合芭蕾舞要求的体态和非常人所有的重心组合方式。这是芭蕾舞者整个技术发展的基础。
通过对外开的训练,我们获得有利的支撑面积,获得髋臼关节更为自由的活动范围;从而使重心更加稳固,也使调节重心的各环节更为自由。“当用脚尖做动作时,如果大腿学会了在髋臼关节中转开,大腿就有控制能力,帮助掌握平衡,并使旋转动作增加稳定性。”(《芭蕾排练室内幕》安乌廉斯著,黄伯虹译,第19页)外开的方式,“发生于髋关节及其周围的韧带和肌腱。外开的幅度取决于舞蹈演员个人的骨盆结构。外开的能力还取决于参加腿部向外旋转的有关肌肉的状况。外开始自髋关节,通过大腿的骨与肌肉向下传递到脚上。”(《舞蹈解剖学》[美国]拉乌尔格拉伯特著,朱立人译,第21页)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我们才能够掌握一个正确的“外开”,同时也获得了一个不同于平常人的重心概念。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外开”对重心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2) “肌肉力”与重心
“为了获得人体总重心的加速度运动,必须有外力施加于人体。但是外力的引起、扩大和减小,又取决于内力(肌肉),所以肌肉力是一切动力中的主导力,即肌肉力是人体运动的动力来源。”(《运动生物力学》人民体育出版社第127页)肌肉力量在很多运动项目中,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它是人体一切活动的内动力;适宜的肌肉力可以更好地控制重心,以抵抗地心引力和更快地操纵身体。肌肉活动的基本能力还表现在其它方面,如肌肉收缩力量的大小、完成单个动作频率的快慢、体位移动一定距离的速度、保持肌肉快速工作能力的长短,以及长时间持续工作的能力等。
在芭蕾舞中,腿部肌肉帮助我们双腿在髋臼关节处向外“转开”,并伸直膝盖、绷直脚背;背部肌肉使arabesque舞姿挺拔、修长;跳跃中由于肌肉力牵动,使腿推地,从而把身体推向空中并形成各种舞姿;在双人舞中肌肉力与外力的共同配合,使托举动作变得“轻而易举”
对重心而言,肌肉力的作用是在动作过程中,调节身体各个不同部分的环节重力,维持身体重心、固定舞姿的平衡;在位移动作中,牵引动作腿推地,使重心受力向远处或高处运动;在旋转中,肌肉力使肢体迅速收拢,集中重心,并排除旋转惯性所产生的离心力,控制着旋转的质量;在跳跃中决定身体重心在空中停留的时间和位置,等等。
肌肉力的训练是一个长期和遁序渐近的过程。从最初的正确姿式和battement tendu练习开始,要进行一系列动作的扶把、离把练习,来使肌肉把握重心的力量逐渐加强。只有通过若干年的训练,当两条腿的力量和脊柱肌肉(背肌)的力量已经变为能够适应于承受动力腿往前和往后所给予的重量时,才有可能达到完美的重心平衡。通过对身体各部位肌肉的训练,使得肌肉力在各种剧烈、缓慢、跳跃、旋转等运动中,实现调节身体各部位重力的功能,达到控制重心的目的。
(3) “协调”与重心
动作的协调性存在于人的大脑皮质。“以急行跳高为例进行这一复杂的运动动作时,运动员要借视觉来分析横杆的距离和高度;借前庭感觉来分析身体在空间的位置及其变化;借本体感觉来分析肌肉和关节活动状况;借皮肤感觉来分析地面的硬度等等。”(《运动生物力学》人民体育出版社第115页)以上的引言中,运动员完成动作的这一系列“借”,都是大脑在动作间的一瞬反应。
在舞蹈动作中也是有这样瞬间的大脑分析活动。比如,在旋转崐中,演员要借助多大的推地力、手和脚应遁怎样的路线、视线应朝着哪一方,才能集力于重心而达到旋转起来的目的在女演员用脚尖做pique arabesque时,要以多大的迈步距离、怎样的抬腿速度、多大的后背力量,才能集力于重心点达到最合适的平衡崐角度在大的跳跃中,以多大的幅度做chasse、多大的腿部力量推地、并以怎样的手和后背的配合,才能把重心漂亮地抛向空中,然后还要稳健地落在舞姿上以及双人舞托举动作中,女伴与男伴合力的大小、时间的合理配合等等,都需要大脑进行一系崐列的分析和判断才能完成。也就是说,动作的力量和时间都协调一致时,才能使重心准确到位,使动作轻松流畅。
动作“起法儿”是否协调,也是重心是否顺利到位的关键。“没有预备性动作就不能有下一个功能性动作,而功能性动作的效果往往又取决于预备性动作的完成情况。”(《运动生物力学》人民体育出版社第127页)不协调的“起法儿”,会给旋转造成阻力;会使舞姿失去平衡;会让重心受力不均而无法腾空;会使双人舞动作的力量和重心不能合二为一
任何动作都有它特定的节奏,掌握好动作的特定节奏,是动作协条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芭蕾舞艺术,从一开始的训练中,就配合着音乐伴奏。在课堂里,让学生在准确的音乐节奏里完成动作,是最基础的协调训练。此外,我认为,音乐感的培养是协调训练的一种极好方式。让学生欣赏音乐、学习乐理、弹钢琴,都是对大脑协调素质的训练。
不是。
“听觉熏陶”很重要。钢琴学习实际上是音乐学习的一种,音乐是更抽象的语言,语言应该先用耳朵学,所以钢琴也是先要用耳朵学,这就是“听音训练”必须先学的原因。就好像小孩能听懂父母说话了,才能容易学认字。“打字快”跟“写好文章”是两码事,手指弹琴快跟学不学得好音乐也是两码事。很多琴童在学琴过程中,只用眼睛看和手指弹,耳朵没用上,所以学得难而无趣,甚至放弃。钢琴学习,只有从听觉训练开始,才是最自然、最正确的入门方式,可很多家长和一些老师没有重视这个问题,所以引导孩子入门感到困难吃力,也就说一入门就在走弯路。
这么多苦学的琴童真的得到了良好的钢琴教育吗?他们的指法是否正确?音乐修养提高了吗?他们是学音乐,还只是为了考级?
在钢琴家柴琼妍博士(Jenny Q Chai)看来,拼命去考级的学生占到了很大一部分。柴琼妍曾被《纽约时报》誉为“辉煌,无畏的年轻钢琴家”,不仅是YvarMikhashoff钢琴家/作曲家2011年国际比赛的冠军、Keys to the Future国际当代钢琴比赛一等奖获得者,更是2010年德国政府DAAD国际学术交流音乐艺术奖得主。
柴博士3岁就随母琴,可以说是一位资历颇深的“琴童”。在13岁时以优异成绩考入了有天才音乐学院之称的柯蒂斯音乐学院,之后便开始在回国的暑期帮母亲教学生钢琴,接触中国琴童已有18年之久。近日,柴琼妍博士在接受外滩教育采访时,总结了中国琴童的几大误区。
1、学琴功利,揠苗助长
柴琼妍告诉记者:“在接触了许多学生和家长之后,我发现,他们存在很大的误区,其中一个就是将级数变成了衡量学生钢琴水平的标准。”
家长以此作为衡量标准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缘由就是很多老师都宣称考级速度有多快,在多少年里可以考出钢琴十级,这就使得非专业的家长产生十级就是钢琴最高水平的误解。其实从专业的角度来看,考级的水准并不高。
这并不是说考级完全没有可取之处,毕竟评委都是非常专业的老师,但“越是专业的评委,越是了解学生的辛苦,有时会让勉强达到该级数要求的学生通过,给予他们苦学的肯定。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学生会在第二年继续参加9级10级这样更高难度的考试。要知道,达到前一级别就已经有些勉强了,再往上学只会增加负担,”说起考级的孩子,柴博士一脸无奈。
家长需要明白的是,音乐靠孩子长时间感悟、练慢慢熏陶出来的,不应该功利地去不断考级,揠苗助长最要不得。
2、不掌握正确姿势,伤害身体
过度关注考级就会产生一系列的连环效应,比如学方法过于激进,甚至也会出现老师只关注学生完成曲子的情况,而不关心姿势,发力方法和指法的正确性,最终对学生的身体造成伤害。
“我有很多学生在来我的音乐学校学之前,很多因为方法不对以及过于激进导致身体状况出了问题,弹琴弹到患腱鞘炎,脊椎出现问题,有的甚至最后连杯子都拿不起来,”柴博士告诉记者。
对于那些特别有天赋的孩子来说,这样的情况更严重。因为学生本身天赋异禀,他的钢琴老师就会加快其考级速度,这样,孩子就会在不断的练之中,为了考9级、10级这样的曲目而猛练。老师只管考级却不会教放松和正确的演奏技巧,只一味要求快和响。我们能够想象,他们的手腕就会开始发炎,最后不仅会导致不得不放弃钢琴学,甚至影响到日常生活。
不仅是手部的问题,弹钢琴是整个身体一起的活动,需要有正确的坐姿和手脚摆放的位置。“很多老师都没有在教姿势的部分,我看到很多同学没有重心,上半身蜷缩,完全僵硬。”
这不是危言耸听,身体出现状况的孩子比比皆是。
柴博士提到,她有一个学生,名字叫Paul,是一个19岁的男孩子。非常有天赋,并且热爱音乐,在认识Paul的时候,他就已经考出了钢琴10级。
但令人遗憾的是,之前Paul所经历的训练完全是针对考级而设,缺少正统完善的训练,包括姿势纠正、手势纠正等等。这对他造成的后遗症就是背肌非常僵硬,坐直弹琴没多久就会腰痛。之后医生建议他穿“背背佳”弹琴。在经过纠正并且掌握正确的姿势之后,Paul考上了美国一所著名的音乐学院,还拿到了半奖奖学金。
Paul最终被“救”回来了。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是那么幸运。柴博士就曾经遇到过一个女学生,由于长期错误姿势练琴导致手腕反复发炎,最终与钢琴无缘。
3、练曲目固定,误人子弟
目前考级老师是怎么来教钢琴的呢?柴博士告诉记者:“一般来说,强调考级的老师,半年里只会练两三首考级曲目,反复练,根本不会更换。”
这样的练还会产生一种情况:就是有很多学生根本不识谱,他们会弹的曲子完全是靠背出来的,老师弹一句,学生弹一句。
通过这样方式学琴的孩子考出10级过了半年之后,很可能连四级的曲子都弹不出来。“因为他们完全不识谱。我自己也碰到过考出10级的学生看谱还是非常疙疙瘩瘩的。有些6级7级的学生完全一点谱子都不认识,”。这样不懂谱、背谱的学生如果让他们从双手弹变成分手弹,就完全不会了。“可以说他们之前弹曲子完全是靠机械化的身体记忆,一旦单手弹,就无法完成了。这样的学生完全走不远。非常误人子弟。”
那么,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怎样的?
来自柴博士的建议是:每个礼拜或者每两个礼拜更新曲子的难度。学生学更多的曲子,才会增长技术并加强对作曲家风格的了解。
除了考级曲目之外,学生还应该认真弹奏练曲,一本练曲之中会有很多不同指法的练。比如中国学生比较多练的钢琴家哈农以及车尔尼的一系列练曲。柴博士还建议大家练车尔尼的同时不能放弃克拉莫的《练曲集》,这本练曲对练放松和不同的手腕手臂结合运用非常有必要。
在练的时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制定不同的进度,有天赋的学生可以相对快一些,或者跳过一些熟悉的技巧练。
4、不学乐理,感受肤浅
柴博士还提到了另外一个典型的中国问题。那就是“认为快和响是好技术的标准”,用她的话说“这是极度肤浅的”。虽然有些学生可以弹得很快,但是在音色上的缺陷很多。
钢琴和其他东西不一样,每一个键的轻重、动作都可以影响它出来的音色,这就需要非常到位的控制力。“真正好音乐的标准应该是音色、旋律还有对曲目的理解结合而成的,就像唱歌一样,”柴博士打了个比喻。这就意味着,学钢琴不应该一味的只是将旋律演奏出来,还应该加入自己的理解。于是,乐理的学显得尤为重要。
乐理,从字面上理解,就是音乐的道理。但很多中国的学生和老师浅显地将其认为是“视唱练耳”,其实远超于此。乐理包含很多东西,包括音乐文学、钢琴文学以及每个不同时代音乐的风格特点等。
对乐理有一定理解之后,融入自己的感受,才会产生有灵魂的音乐。“像很多不同的风格,比如钢琴印象派是和印象派画作是完全结合着的,钢琴家弹奏出来就会有法国印象派的感觉;而巴洛克风格则可以弹奏得非常精致,具有线条感,从音乐中可以感受到明显的色彩对比。这些都是出于自身对音乐的背景、作曲家风格、时代风格等等理解之后,再通过自己的双手演奏出来的,”柴博士解释道。
所以,学音乐也好,练钢琴也罢,都应该是一个非常平衡的过程,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在情感、技术以及基本知识等方面均衡发展。
柴博士给琴童们的学琴小建议
补充乐理知识,多了解音乐家和作曲家的生平
·多听交响乐和歌剧好的作曲家不会只写钢琴曲,他们的交响乐和歌剧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作曲家的风格。
·不要模仿CD学生模仿CD只能学到三脚猫的功夫。而且,不同曲子的诠释应该有自己的理解,不能单纯模仿别人。
·挑选钢琴老师要注意
学音乐的人都非常注重师门,老师和学生之间是一个非常亲密、言传身教的传承关系,很多动作、指法、理解都是需要老师在旁边教。所以挑选老师的时候,可以特别注意他的简历,问一下他的老师是谁,如果是名师的话,那会可信得多。
要勤剪指甲,以免断掉会狠痛一、手 护手7要诀 · 洗手 不要让手常时间浸在水中, 尽量避免频繁洗手。 → 洗手时用洗手液,绝不能用洗衣粉、肥皂等碱性大的洗护品。 → 水温不能过冷或过热。 → 手洗净后,一定要用干净、柔软的毛巾擦手,然后抹护手霜(要马上抹,不要等到双手干透后再抹。在皮肤未干透时抹可及时锁住水分)。 · 防晒 不管夏天还是冬天,防晒都是必须的。外出时,请给娇嫩的双手抹上防晒霜,然后戴上手套。即使是开车出去,也要按以上的方法防晒。紫外线会穿透玻璃,这是每个爱美的女性都应该知道的。 · 每周用磨砂膏进行一次手部按摩 洗净双手,用温水(最好能在水中加些橄榄油)浸泡片刻,然后用磨砂膏在手上轻轻按摩。10分钟后洗净,抹上护手霜即可(若是临睡前进行,可戴上棉质手套睡觉)。 · 勤抹护手霜护手霜的主要作用是及时补充手部皮肤所需油分,滋润保湿,缓解干燥皲裂症状,是防止双手干、裂、脱皮的好产品,特别是含有维生素A、B、E等成分的护手霜,更是手部保养的好东西。 → 洗一次手抹一次护手霜,不能省略。床头、厨房、卫生间、办公室、随身挎包等都应备上一支护手霜。 → 每天出门前、睡觉前一定要涂护手霜(不能用面部护肤霜代替)。 → 做家务前,最好先抹护手霜。 · 为自己的玉手买几副专用手套(防晒用的、开车用的、睡觉用的、做家务用的);经常修剪指甲;不做或少做仿真指甲。 · 做家务时一定要戴手套为了保护双手,使之避免接触刺激物质和水,做家 务前先在手上涂护手霜,再戴双层手套。第一层是棉质手套,第二层是橡胶手套。做家务时间较长时,应每隔半小时脱下手套让双手透气。摘菜或开瓶起罐时,尽量 使用工具,以免损伤手部皮肤;避免双手直接接触酒精或其他消毒剂。 · 每周或每两周到美容院做一次手部护理。 手部护理DIY · 自我护理 → 用醋或淘米水等洗手双手接触洗洁精、皂液等碱性物质后,用食用醋水或柠檬水涂沫在手部,可去除残留在肌肤表面的碱性物质。 此外,坚持用淘米水洗手,可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具体操作:醋加水洗手,或煮饭时将淘米水贮存好,临睡前用淘米水浸泡双手10分钟左右,再用温水洗净、擦干,涂上护手霜即可。 → 用牛奶或酸奶护手具体操作:喝完牛奶或酸奶后,不要马上把装奶的瓶子洗掉,一定要记得“废品”的利用。将瓶子里剩下的奶抹到手上,约15分钟后用温水洗净双手,这时你会发现双手嫩滑无比。 → 鸡蛋护手具体操作:鸡蛋一只,去黄取蛋清,加适量的牛奶、蜂蜜调和,均匀敷手,15分钟左右洗净双手,再抹护手霜。每星期一次,可去皱、美白。 · 自我按摩当劳累了一天的双手疲惫不堪时,自己给自己按摩一下手部,可舒缓不适,减轻手部疲劳。 具体方法如下: → 洗净双手,涂上香精油或按摩油,放松双手。 → 右手给左手按摩: 用右手的拇指与食指,从左手小指与无名指开始,依序向大拇指移动揉搓。接着以螺旋状朝手腕上面按摩; 将右手拇指与食指分置左手手指两侧,由左手指尖向手掌轻滑,至根部稍用力按压。 以右手拇指与食指夹住左手手指,由指根拉向指尖,以轻滑般的方式放开; 把左手摊平,以右手的手掌,在左手手背上来回呈圆形揉搓。 → 左手给右手按摩。步骤如上。 → 按摩后抹上保湿或滋养手膜,裹上保鲜膜,包上一条热毛巾,再用一条干毛巾覆盖(若没有时间,此节可省略)。 → 约10分钟后用温水洗净双手,取适量护手霜,均匀涂于双手。 专业护手程序 1清洁:双手彻底清洁,温热的毛巾轻揉,打开毛细孔。 2去死皮: 涂上去死皮霜,彻底清除掉老旧角质。 3浸泡: 双手在含有植物精华成分的水中浸泡,柔软皮肤。 4上手膜: 这是专业护手的关键步骤,是自己在家无法完成的。无论是滋润还是美白,全要在这个步骤体现。将含有或美白或滋润的温热蜡水涂满全手和手臂上,再包上塑料薄膜20分钟,让双手完全吸收热蜡中的营养成分。 5揭掉蜡膜: 双手马上变得非常的柔软细腻。 6舒缓按摩: 轻拽指尖、穴位按摩,彻底舒缓放松手部神经和肌肉。 7涂护手霜: 全套护理完成之后,涂上护手霜轻揉,让营养成分再次渗入皮肤内。 手霜怎么使用效果更好,还要注意什么? 每次洗手之后都要使用手霜,而且要马上使用,在手上还湿湿的时候使用效果最好,如果等手上的水分已经完全蒸发,皮肤感觉极干时再使用,那么手霜保湿的效果就会差许多。 什么样的手霜是好手霜? 通过闻、看、用是可以辨别出好手霜的。首先是要闻一闻,好手霜应该气味淡雅或芳香,不应该有化学合成的味道或矿物油、动物油的味道;第 二要看成分,成分中最好是植物成分,具有滋润、美白甚至防晒等多种功能;第三要试一试,好的手霜虽然滋润但不能油腻,不能感觉有一层厚厚的油脂糊在皮肤 上。虽然不是十分轻薄,但渗透性要好,涂在皮肤上轻轻揉搓,很快就能被皮肤吸收。 二、指甲 平常该如何保养指甲呢? 1·尽量减少直接以指甲接触东西,或将指甲当做工具来使用,以指肉代替指甲,减少伤及指甲的机会。 2·若指甲小皮已经萎缩或消失,可每天以温水浸泡10至15分钟后,用热毛巾轻轻擦干,再由接近身体的一端向远端按摩,让指甲小皮重新生长。另外可使用保养乳霜来涂擦指甲小皮,减少裂开脱皮的情况。 3·保持手部干燥,在干燥的情况下病菌不易生长,感染的机会就会减少。 4·减少接触各种刺激物,如肥皂、有机溶剂等等。如果必须要接触刺激物,尽可能戴保护性的手套。 5·选择不含甲醛或丙酮的指甲油或亮光剂,而以含醋酸盐的产品替代。使用的次数最好不要超过一周一次,指甲油停留在指甲上的时间不要超过5天。 6·对于受伤或破裂的指甲,可用市面上售卖的指甲修护霜涂抹,隔天一次。指甲修护霜以含有果酸或磷脂质成分者为佳。 指甲的外观是一个人健康的缩影,除了特殊的皮肤指甲疾病之外,一个人如果没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和不当修整,指甲是自然美丽的。 别看指甲外观坚硬得像骨骼,实际上却极易透水。水通过指甲的速度比其贯穿皮肤外层的速度要快百倍。指甲浸水时间过长会因其受潮湿而膨胀,进而皱缩,破坏指甲结构,甚至造成脊状甲劈裂或折断。 指甲脆裂除因与水接触时间过长外,饮食中胶无蛋白质、铁质、钙、硫、锌的缺乏或维生素A、B、C不足,以及慢性疾病、口服避孕药、指甲被打磨等,皆可造成种种不良后果。比如长期缺乏蛋白质或铁质不足,可造成匙样或扁平状指甲,特别是缺乏含脯氨酸的蛋白质、维生素A或B6及矿“物质,可造成波浪样或无光泽的指甲。 鉴于从外部进水大多会导致种种指甲疾患,平时应避免过分浸泡,当你进行沐浴之际不妨将两手搁置在澡盆两侧,可在洗碗碟、干家务时戴上橡皮手套,亦可用手洗液或凡上林加设隔离层,比如事先将你的指甲插入肥皂糊中,在做完家务之后再除掉它。 有些人平素有挖指甲、咬指甲的僻好,这影响了指甲的正常发育,甚至会使指甲板向两侧生长,嵌入软组织刺激甲沟而发生甲沟炎或化脓性肉芽肿,形成 “嵌甲”影响美观。戴人造指甲往往会因指甲透气差而使指甲软化,容易剥落成潮润,细菌和霉菌得以滋生繁殖,最常见的是腐败性恶臭。实验表明,如果其湿度低于18%以下还有可能造成脆指甲、薄片状指中等缺陷。 经常用温水和肥皂洗手,用刷子清除指甲下的污垢,可除去手上的病菌,避免有害微生物在甲下藏垢中孽生,有助于防止指甲疾病。由癣菌感染所致的灰指甲,通常采用杀灭霉菌的药物治疗。 指甲应剪修齐整,使其未端浑圆平坦,不要使指尖的软部凸出,不可过于长或过于短。对有病的指甲宜先用温水将其泡软,然后再用刀刮削,或用小钝轻轻将其刮去。对缩裂开的甲板,必要时可手术拔除。二四周后即可有新指甲长出。 保养指甲可采取如下方法: 1 每次洗过手后最好用毛巾、棉签将指甲向基座按一下。 2 每晚睡前可用凡上林、维生素E油对指甲进行揉搓、按摩。 3 闲暇时可将指甲浸泡在温油中约5分钟,以便除去粗糙,然后用杏仁粉或玉米粉来回进行按摩。 4 在你除掉指甲下松动悬着的皮肤时,最好再用新鲜的柠檬汁、凡士林或维生素E油涂敷该部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