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内注射休克的处理

皮内注射休克的处理,第1张

  常用注射法

  一、皮内注射法(ID)

  皮内注射法是将小量药液注入表皮与真皮之间的方法。

  (一)目的

  1.用于各种药物过敏试验,以观察局部反应。

  2.预防接种。

  3.局部麻醉的先驱步骤。

  (二)部位

  1.皮肤试验 取前臂内侧下段。因该处皮肤较薄,皮色较淡,易于注射和辨认。

  2.预防接种 常选用三角肌下缘部位注射,如卡介苗、百日咳疫苗等。

  (三)用物

  注射盘内放无菌1ml注射器和45~5 号针头,按医嘱备药液。

  (四)操作方法

  1.将用物备齐携至床边,核对,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做皮试前,应详细询问有无过敏史,如对需要注射的药液有过敏史,则不能作皮试,应和医生取得联系,更换其他药物后再作试验。

  2.用1ml注射器及针头,抽取药液,排尽空气。

  3.选前臂掌侧(或三角肌下缘部位),用70%酒精棉签消毒皮肤待干,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斜面向上,和皮肤呈5度至15度刺入皮内(图10-5)。

  4.待针头斜面进入皮内后,放平注射器,注入药液01ml, 药量要准确,使局部形成一圆形隆起的皮丘,皮肤变白,毛孔变大。

  5.注射完毕,迅速拔出针头,切勿按揉,清理用物,按时观察反应。

  图10-5 皮内注射法

  6.如需作对照试验,用另一注射器和针头,在另一前臂的相同部位,注入01ml等渗盐水20分钟后,对照观察反应。

  (五)注意事项

  皮肤消毒忌用碘酊,进针勿过深,拔针不按压,以免影响结果的观察。

  二、皮下注射法(H)

  皮下注射法是将小量药液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

  (一)目的

  1.需迅速达到药效、不能或不宜经口服给药时采用。如胰岛素口服在胃肠道内易被消化酶破坏,失去作用,而皮下注射迅速被吸收。

  2.局部麻醉用药或术前供药。

  3.预防接种。

  (二)部位

  上臂三角肌下缘、上臂外侧、腹部、后背及大腿外侧方(图10-6)。

  图10-6 皮下注射部位

  (三)用物

  注射盘内无菌1-2m注射器和55~6号针头,按医嘱备药液。

  (四)操作方法

  1.将用物备齐携至床边,核对,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选择注射部位,用2%碘酊和70%酒精进行皮肤消毒,待干。

  2.将药液吸入注射器,排尽空气,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栓,针头斜面向上和皮肤呈30度到40度角,过瘦者可捏起注射部位(图10-7),迅速刺入针头的三分之二,放开左手固定针栓,抽吸无回血,即可推注药液。

  3.注射完毕,用消毒棉签轻按针刺处,快速拔针,清理用物。

  (五)注意事项

  1.针头刺入角度不宜大于45度,以免刺入肌层。

  2.尽量避免应用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的药物作皮下注射。

  3.经常注射者,应更换部位,轮流注射。

  4.注射少于1ml的药液,必须用1ml注射器,以保证注入药液剂量准确。

  图10-7 皮下注射法

  三、肌内注射法(IM 或im)

  肌内注射法是将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 。

  (一)目的

  1.和皮下注射同,注射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的药物。

  2.不宜或不能作静脉注射,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发生疗效者。

  (二)部位

  应选择肌肉较厚,离大神经、大血管较远的部位。其中以臀大肌为最常用,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及上臂三角肌。

  1.臀大肌注射定位法

  (1)十字法。以臀裂顶点向左或右一侧划一水平线,从服务员骼嵴最高点作一垂直平分线,将臀部分为4个象限,其外上象限并避开内角(从髂后上棘至大转子连线),即为注射区(图10-8)。

  (2)联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线的外上三分之一处为注射部位(图10-8)。

  作者: 天使也美丽 2006-2-20 22:51 回复此发言

  --------------------------------------------------------------------------------

  2 第三节 常用注射法

  图10-8 臀大肌肌内注射定位法

  2.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法

  (1)以食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髂前上棘和髂嵴下缘处,这样骼嵴、食指、中指便构成一个三角形,注射部位在食指与中指间构成的角内(图10-9)。此处血管、神经较少,且脂肪组织也较薄,故被广泛使用。

  (2)以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以病人自体手指宽度)为标准。

  为使臀部肌肉松弛,可取以下各种体位。

  侧卧位: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

  俯卧位:足尖相对, 足跟分开。

  坐位: 坐位椅要稍高,便于操作。

  图10-9 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法

  3.股外侧肌注射部位为大腿中段外侧,位于膝上10cm,髋关节下10cm处约75cm宽。此区大血管、神经干很少通过,部位较广,适用于多次注射者(图10-10)

  图10-10 股外侧肌内注射区

  4.上臂三角肌注射法。为上臂外侧自肩峰下2-3指,此处肌肉分布较臀部少,只能作少剂量注射。

  三角肌九区划分法(图10-11);把三角肌的长度和宽度中线都均分为三等分,使三角肌成为九个区,分别为三角肌上、中、下1/3部的前、中、后区。

  1.三角肌的上1/3部的前、中、后区为三角肌肌内注射的绝对安全区。

  2.三角肌的中1/3部的前、中、区为相对安全区。

  3.三角肌的中、下1/3部的后区深面,因有桡神经通过,为三角肌注射的危险区。

  4.三角肌的下1/3部的前、中区因肌肉太薄不能作肌内注射。

  图10-11 三角肌九区划分法

  (三)用物

  注射盘内无菌注射器2-5ml,针头6-65号,按医嘱备药液。

  (四)操作方法

  1.将用物备齐携至床边、核对,解释,以取得合作,协助病人取适当体位

  2.用2%碘酊和70%酒精消毒皮肤,待干。

  3.吸取药液排尽空气,用左手拇指和食指绷紧皮肤,右手持针,如握笔姿势,以中指固定针栓,针头与注射部位呈90度,快速刺入肌肉内。一般约进针25~3cm(消瘦者及儿童酌减)。

  4.松开左手,抽动活塞,如无回血,固定针头,注入药物。注射毕以消毒棉签按压进针点,快速拔针(图10-12)。

  5.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图10-12 肌内注射法

  (五)注意事项

  1.切勿把针梗全部刺入,以防针梗从根部折断。

  2.两种药液同时注射时,要注意配伍禁忌;需长期作肌肉注射者,注射部位应交替更换,避免硬结的发生。

  3.两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因有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幼儿在未能独自走路前,其臀部肌肉发育不好,应选用臀中肌、臀小肌处注射

  (六)病区内集中进行肌内注射

  1.在同时间内为多数病人作肌内注射时,可将用物、药物注射本放于治疗车上,治疗车下层放一盆消毒液和治疗碗,内衬纱布,以收集用过的注射器及针头,然后推车到病房,按病床顺序边吸药,边注射。

  2.在同一时间内为多数病人作肌内注射时,需准备集体用的治疗盘,内放无菌巾、注射器及针头、药物,治疗碗一只,内放消毒液纱布。

  3.操作方法

  (1)治疗盘上铺无菌治疗巾(双层)。

  (2)核对大、小注射卡,将小卡按床号固定在治疗盘内,准备药物。

  (3)吸取药液,套上安瓿,放在无菌治疗盘内,使活塞柄对准小注射卡,最后盖上无菌治疗巾备用。

  (4)按床号顺序核对,向病人解释后注射。在另一病人注射前,用消毒液的纱布擦拭双手后,再行注射。

  图10-13 集体注射盘

  四、静脉注射法(IV或iv)

  静脉注射法是将药液注入静脉的方法。

  (一)目的

  1.药物不宜口服、皮下或肌内注射,需迅速发生药效时,可采用静脉注射法。

  2.药物因浓度高、刺激性大、量多而不宜采取其它注射方法。

  3.作诊断、试验检查时,由静脉注入药物,如为肝、肾、胆囊等X线摄片。

  作者: 天使也美丽 2006-2-20 22:51 回复此发言

  --------------------------------------------------------------------------------

  3 第三节 常用注射法

  4.输液和输血。

  5.用于静脉营养治疗。

  (二)部位

  常用的有肘窝的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头静脉,或手背、足背、踝部等处浅静脉(图10-14)。

  (三)用物

  注射盘内无菌注射器(根据药液量选用),针头62-7号或头皮针,止血带,治疗巾或一次性纸巾。按医嘱备药物。

  (四)操作方法

  1.将备齐用物携至床边,核对,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

  2.用注射器吸取药液,排尽空气,套上安瓿。

  3.选择合适静脉,以手指探明静脉方向及深浅,在穿刺部位的肢体下垫治疗巾或纸巾,在穿刺部位的上方(近心端)约6cm处扎紧止血带,用2%碘酊消毒皮肤,待干后以70%酒精脱碘,嘱病人握拳,使静脉充盈。

  4.穿刺时,以左手拇指绷紧静脉下端皮肤,使其固定,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针头和皮肤呈20度角,由静脉上方或侧方刺入皮下(图10-15),再沿静脉方向潜行刺入。

  5.见回血,证实针头已入静脉,可再顺静脉进针少许,松开止血带,嘱病人松拳,固定针头,缓慢注入药液(图10-16)。

  6.在注射过程中,若局部肿胀疼痛, 提示针头滑出静脉,应拔出针头更换部位,重新注射。

  7.注射毕,以消毒棉签按压穿刺点,迅速拔出针头,嘱病人屈肘按压片刻。清理用物。

  8.注意事项

  (1)注射时应选择粗直、弹性好、不易滑动的静脉。如需长期静脉给药者,应由远心端到近心端进行注射。

  (2)根据病情及药物性质,掌握注入药液的速度,并随时听取病人的主诉,观察体征及其病情变化。

  (3)对组织有强烈刺激的药物,注射前应先作穿刺,注入少量等渗盐水,证实针头确在血管内,再推注药物,以防药液外溢于组织内而发生坏死。

  9.静脉注射常见失败的原因(图10-17)。

  (1)针头斜面一半在血管内,一半在血管外,回血断断续续,注药时溢出至皮下,皮肤隆起,病人局部疼痛。

  (2)针头刺入较深,斜面一半穿破对侧血管壁,见有回血,但推药不畅,部分药液溢出至深层组织。

  (3)针头刺入过深,穿透对侧血管壁,药物注入深部组织,有痛感,没有回血,如只推注少量药液,局部不一定隆起。

  图10-14 常用静脉注射部位

  图10-15 静脉注射法

  图10-16 静脉注射推药法

  图10-17 静脉注射常见失败的原因

  五、股静脉注射法

  (一)目的 常用于急救时作加压输液、输血或采集血标本。

  (二)部位 股三角区,在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划一联线的中点为股动脉,股动脉内侧05cm为股静脉(图10-18)。

  图10-18 股静脉的解剖位置

  (三)用物 注射盘内10ml或20ml无菌干燥注射器、纱布、试管。

  (四)操作方法

  1.病人平卧,下肢伸直略外展,局部常规消毒,待干。

  2.术者消毒左手食指和中指,然后于股三角区扪股动脉搏动,或找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联线中点的方法作股动脉定位,再消毒穿刺点及术者手指,并用左手手指加以固定。

  3.右手持注射器,针头和皮肤呈90度或45度角,在股动脉内侧05cm处刺入,见抽出暗红色血提示已达股静脉,固定针头,根据需要采取血标本或注射药物。

  4.抽血或注射毕,局部用无菌纱布加压止血3-5分钟,确认无出血,方可离开。清理用物。

  (五)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

  (2)抽出为鲜红色血液,即提示穿入股动脉,应立即拔出针头,紧压穿刺处5-10分钟,直至无出血为至。

  六、动脉穿刺注射法

  (一)目的 作血液气体分析; 重度休克,须经动脉输入血液以增加有效血容量;施行某些特殊检查(如脑血管造影);施行某些治疗(注射抗癌药物)。

  (二)部位 采集血标本常用桡动脉与股动脉。桡动脉穿刺点位于前臂掌侧腕关节上2cm、动脉搏动明显处。股动脉穿刺点见前面。

  (三)用物 注射盘内加无菌的5ml或10ml干燥注射器,7号针头及标本容器,手套。若作治疗、检查,另备药液。

  (四)操作方法 充分暴露穿刺部位,常规消毒,范围要广泛,术者立于穿刺侧,戴手套或用2%碘酊与70%乙醇消毒左手食指和中指,以固定欲穿刺的动脉,右手持注射器,在两指间垂直或与动脉走向呈40度刺入动脉,见有鲜红色回血,右手固定穿刺针的方向及深度,左手以最快的速度注射药液或采血。操作完毕,迅速拔出针头,局部加压止血5-10分钟。

  (五)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以防感染。

  2.有出血倾向者,谨慎应用。

  复习思考题

  1请叙述注射原则有哪些?

  2注射分哪几种?试述常用的注射部位和操作方法?

  3试述皮下和肌内注射在操作上有何不同?

  4为什么皮下、肌内、静脉注射前需排尽空气及抽回血

一、解剖学姿势

身体直立面朝前,两眼平视并足尖;

上肢垂于体两侧,牢记掌心要向前;

不论正立或倒置,仰躺俯卧均不管;

描述以此为标准,认识统一不混乱;

二、轴和面

假想人体三条轴,贯穿前后矢状轴;

左右方向冠状轴,平行身高垂直轴;

内收外展矢状轴,屈伸运动冠状轴;

旋转围绕垂直轴,环转冠矢两轴参;

人体解剖三断面,矢状纵切左右面。

冠状分为前后面,横断上下水平面。

三、被覆上皮

被覆上皮分布广,体表器管及管腔;

单扁立柱假复纤,复层变移六样全。

四、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分布广,疏松致密和网状;

血液淋巴在其内,骨与软骨及脂肪。

五、神经元

神经细胞亦称元,胞体突起形多样;

质含纤维尼氏体,核大圆形染色浅;

突起分为轴树突,传导冲动受刺激。

运动系统

六、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骨连骨,支持运动加保护,

肌肉动力骨杠杆,关节枢纽连邻骨;

体表标志要记牢,临床应用有帮助;

注:骨连骨指:骨、骨连接,骨骼肌。

七、骨的数目

全身骨头虽难记,抓住要点就容易;

头颅躯干加四肢,二百零六分开记;

脑面颅骨二十三,躯干总共五十一;

四肢一百二十六,全身骨头基本齐;

还有六块听小骨,藏在中耳鼓室里。

八、颅骨

颅骨二十三块整,脑面颅骨要分清;

脑颅八块围颅腔,腔内藏脑很适应;

额枕筛蝶各一块,成对有二颞和顶;

面颅十五居前下,上颌位居正当中;

上方鼻骨各一对,两侧颧骨连颧弓;

后腭内甲各一块,犁骨膈于鼻腔中;

下颌舌骨各一块,全部颅骨均有名。

九、椎骨的一般形态

椎骨够成大致同,前方椎体后椎弓;

椎体形似短圆柱,表面密质内部松;

椎弓左右相对称,又分前后两部分;

前部细窄称弓跟,后部宽扁叫弓板;

弓上伸出七突起,一个棘突向后伸;

椎体椎弓围成孔,空连成管上下通;

多孔连通称椎管,脊髓藏纳在其中;

相邻上下椎弓根,围成两侧椎间孔;

单块椎骨不成孔,脊神经根过此孔;

颈椎跟部横突孔,椎动静脉一齐通。

十、各部椎骨的特点

椎骨共计二十六,颈胸腰骶加尾骨;

椎骨差异较明显,各部均有其特点;

颈椎体小椎孔大,横突有孔棘分叉;

寰枢两椎最难忘,颈七棘突特别长;

胸椎体侧有肋凹,棘突叠瓦后下方;

腰椎体大是特点,棘突平伸宽又扁;

五块骶椎铸骶骨,上宽下窄向后凸;

盆面光滑背面粗,四条横线融合处;

骶前骶后四对孔,各孔都与骶管通

末端两节缺椎弓,先天形成骶裂孔

尾骨一块已退化,四块尾椎融合成。

十一、胸骨

胸骨形似一把剑,位于胸廓前正中;

上柄中体下剑突,七个切迹在周边;

柄体交界胸骨角,标志结够有三点;

左右二肋气管杈,上下纵隔分界线。

十二、鼻腔结够

两口四壁一中隔,三甲三道一隐窝;

道上有孔通鼻窦,上甲覆盖嗅黏膜;

十三、鼻旁窦

鼻旁窦,共四对,额蝶筛颌各一对;

都有开口通鼻腔,发音共鸣如音箱;

筛窦分为前中后,前中开口中鼻道;

后房开口上鼻道,上颌额窦中鼻道;

上颌窦口位置高,蝶窦开口甲上方。

十四、腕骨

舟月三角豆,大小头钩骨;

摔跤若易折,先查舟月骨;

掌骨底体头,指骨近中远。

十五、全身骨骼

全身骨骼二零六,躯干四肢和颅骨;

颅骨分为脑面颅,枕额蝶筛各一块;

成对顶颞两侧分,下颌犁舌为面颅

上颌下甲听小骨,鼻腭颧骨和泪骨;

上肢肩锁肱桡尺,腕骨八块掌指骨;

下肢髋股膑胫腓,跗骨七块跖趾骨;

躯干分为椎胸肋,颈七腰五胸十二;

腰椎下接骶尾骨,胸椎连肋十二对。

十六、骨骼体表标志

骨骼体表突出部,针灸体检有用途;

从头到足认真触,首先触摸脑面颅;

眶上下缘面颧骨,侧面颧弓和乳突;

下颌角和关节突,枕外隆凸最突出;

躯干脊柱颈第七,胸腰棘突向下数;

左右肋弓胸骨角,颈静切迹和剑突;

锁骨肩峰肩胛冈,肩胛下角对七肋;

内外上髁大结节,鹰嘴桡尺有茎突;

掌指足跗均好找,髋骨上缘为髂嵴;

前后上棘结节突,坐骨结节易摸到;

耻骨结节莫害羞,股骨大转胫粗隆;

内外侧髁腓骨头,股骨前缘内外髁;

体表标志基本齐,认真触摸要牢记。

十七、脊柱的韧带

脊柱韧带,三长两短;

腰椎穿刺,棘上棘间;

再透黄韧,进入椎管。

十八、脊柱的形态

脊柱前观有特点,上细下粗尾部尖;

如此形态很科学,承受压力密相关;

翻过脊柱后面观,棘突连成一条线;

颈短胸斜腰平伸,腰隙最大易进针;

前后看过观侧面,生理弯曲更明显;

胸骶两曲凸向后,颈腰两曲凸向前。

十九、胸廓

胸廓形似小鸟笼,上窄下宽扁锥形;

上口狭小前下斜,下口封隔分腹胸;

容纳保护心肝肺,吸气下降呼气升;

各经随着年龄变,肋间增宽有毛病。

二十、肩关节歌诀

肩关节,有特点,头大盂浅囊松弛;

前后上外肌腱强,运动灵活欠稳固;

二十一、肘关节

肱骨下端桡尺上,包于一个关节囊;

肱桡肱尺桡尺近,三个关节一名扬;

三个关节在一囊,肱尺为主屈伸忙;

前后囊壁较松弛,两侧韧带来加强;

桡骨小头环韧带,半脱位在小儿郎;

屈肘三角伸直线, 脱位角线都改变。

二十二、膝关节

结构复杂关节大,侧副韧带两侧加;

前后韧带相交叉,抽屉试验前后拉;

内C外O半月板,缓冲稳固是专家。

二十三、膝关节

膝关节,最复杂,全身关节它最大;

内含两块半月板,前后韧带相交叉;

下肢运动很重要,能屈能伸实可夸。

二十四、跗骨

一二三楔骰内舟,上距下跟后出头。

二十五、颅底内面

内观颅底结构多,分为前中后颅窝;

高高低低象阶梯,从前向后依次说;

前窝中部有筛板,鸡冠下对鼻中隔;

筛板有孔眶坂薄,颅部外伤易骨折;

眼窝出现瘀血斑,“血脊”①鼻漏莫堵塞; 中窝中部有蝶鞍,上面有个垂体窝;

窝内容纳脑垂体,颈动脉沟两侧过;

两侧孔裂共六对,位置对称莫记错;

蝶鞍前方有“两个”②,都与眼眶连通着;

卵圆棘孔加破裂,蝶鞍两侧各一个;

中窝易折有特点,血脊耳漏破鼓膜;

岩部后为颅后窝,枕骨大孔很清楚;

大孔外侧有三洞,门孔加管各一个;

枕内隆凸两侧看,横连“乙”③状象

条河。注:①血液和脑脊液。

②指视神经孔眶上裂。

③乙状窦沟。

二十六、新生儿颅骨

新生儿颅骨有特点,头大脸小颊饱满;

额顶骨间有前囟,闭合约在一岁半;

哭闹生病细观察,高低变化很明显。

二十七、膈肌

膈肌圆圆顶臌隆,上下分隔腹和胸;

收缩下降胁吸气,舒张呼气向上升;

腱①肌②三个孔,想想各有谁贯通?

注:①腱:膈肌中心腱。

②肌:膈周围部为肌质。

二十八、肌的分类

骨骼肌,数量多,血管丰富神经广;

作为器官不可少,参与运动是特长;

根据外形分四类,长短扁阔轮匝肌;

孔裂周围轮匝肌,根据功能分六类;

内收外展拮抗肌,旋内旋外屈伸肌;

根据部位分三类,头肌躯干四肢肌。

二十九、躯干肌

躯干肌,宽而扁,背肌斜方背阔竖;

背阔内收旋内伸,竖脊伸柱头后仰;

颈肌大致分三层,胸锁乳突颈阔浅;

前中后斜是深层,舌骨上下居中层;

胸肌大小肋前锯,肋外提肋助吸气;

膈如穹窿阔而扁,三个裂孔上下通;

主动脉孔在脚间,降主动脉胸导过;

食管裂孔在左前,迷走神经食管过;

腔静脉孔再右前,恰好穿过中心腱;

下腔静脉来通过,腹前外侧肌四对;

白线两侧腹直肌,腹前外侧三层肌;

腹外腹内腹横肌,外肌插袋内肌扇;

横肌好似系腰带,下缘参与提睾肌;

部分加入联合腱,止于正中腹白线;

会阴肌肉共八块,肛门三角肌三块;

肛提尾骨肛门外;生殖三角肌五块;

会阴浅深两横肌,坐骨球海绵体肌;

男性尿道括约肌,女性尿道阴道肌;

躯干肌肉基本齐,掌握特点容易记。

三十、腹股沟管

腹股沟管肌腱裂,管长仅有四五厘;

男性精索来通过,女性子宫圆韧过;

内外两口四个壁,外口浅环内深环;

前壁外腱腹内斜,后壁腹横筋膜镰;

上壁弓形内横肌,下壁腹股韧带连。

三十一、表情肌

表情肌,有特点,起于骨面止于皮;

喜怒哀乐它表达,发音咀嚼变参与;

口眼轮匝闭孔裂,额肌收缩皱额皮;

神经损伤肌瘫痪,皮肤疼痛丧表情;

三十二、前壁肌

分析命名原则,联系关节运动;

掌侧屈与旋前,背侧伸和旋后;

起点多有共性,层次止点不同;

屈腕最浅一层,屈指浅深两重;

指总伸肌一块,伸食伸小专用;

拇指运动灵活,对掌肌占头功;

手指精细动作,蚓状肌起作用。

三十三、前壁肌前群

桡尺腕屈掌长肌,指浅指深拇屈肌;

旋前圆肌肱桡肌,旋前方肌九块齐;

三十四、前壁肌后群

桡侧腕长腕短伸,指伸小指尺腕伸;

拇长展伸拇短伸,一块旋后食指伸。

三十五、髋肌

髋前髋腰屈旋外,髋后配布肌七块;

臀大中小梨状肌,闭孔内外股方肌;

大伸旋外中小展,其余四块旋外肌。

三十六、大腿肌

大腿肌分前内后,前群缝匠股四头;

内侧收肌有五块,股薄耻长短大收;

后群共有肌三块,半腱半膜股二头;

两前五内三块后,大腿肌群基本齐;

三十七、大腿肌内侧群

内侧肌群共五块,浅深两层依次分;

耻骨长收股薄肌,短收大收全到齐;

三十八、小腿肌

胫前踇趾长伸肌,腓骨长短外侧群;

后群小腿三头肌,踇趾长屈胫后深。

三十九、上肢带肌

上肢带肌要记全,三角伸屈内外旋;

一二三四练外展,练好外展得三年;

上下冈,大小圆,上外展,下外旋;

小圆个小也外旋,大圆个大站下边

大圆肩下功能同,上臂内收又内旋;

上肢带肌整六块,功能牢牢记心间。

四十、臂肌

上臂屈肌肱二头,屈肘前臂能旋后;

还能协助屈上臂,肌肉健美不用愁;

喙肱上臂屈又收,肱肌仅仅能屈肘;

后群伸肌有一块,名字叫做肱三头;

它伸上臂又伸肘,还使上臂向内收;

四十一、前臂肌

前臂屈肌不用怕,肱桡屈肘本事大;

旋前圆肌能旋前,屈肘本领别拉下;

桡侧腕屈屈肘腕,手腕外展成一霸;

屈腕还有掌长肌,尺侧腕屈别记差;

它使腕部屈又收,五个浅肌争天下;

中层肌,指浅屈,誓与指深争高低;

屈近侧,屈掌指,屈肘屈腕属第一;

深层肌,指深屈,不与指浅争高低;

屈远近,屈掌指,屈腕也能效点力;

拇长屈,笑嘻嘻,掌指指间都能屈;

最深层,旋前方,前臂旋前不要忘;

前臂屈肌九块整,作用牢牢记心上;

伸肌桡侧腕短长,指伸四指美名扬;

小指伸肌伸小指,尺侧腕伸里面藏;

伸肌全家十儿郎,旋后千万不能忘;

拇长展,拇短长,示指伸肌指前方;

四十二、大腿肌

前群缝匠肌四头,内群薄耻配三收;

大腿肌肉要牢记,后群腱膜有二头;

缝匠屈髋又屈膝,蹲在地上不能起;

四头屈髋不屈膝,一脚踢球进门里;

薄耻收髋都旋外,大腿内收站得齐;

二头屈膝来伸髋,脚跟却把后脑踢;

屈膝小腿能旋外,立正之后就稍息;

半腱半膜同二头,也能屈膝来伸髋;

还使小腿能旋内,时装模特不能离;

屈髋向前屈膝后,大腿作用永记牢。

四十三、小腿肌

小腿前群胫骨前,脚踢毽子足内翻;

踇长伸肌伸踇趾,羞羞答答躲中间;

趾长伸肌位在外,四个足趾伸向前;

前群都使足背屈,功能牢牢记心间;

后群小腿三头肌,红烧腓肠比目鱼;

腓肠还屈膝关节,跳起芭蕾足跟提;

胫骨后肌躲中间,也踢毽子足内翻;

踇长外起腓骨后,趾长内附胫骨面;

后群都使足跖屈,腘肌屈膝又内旋;

外群腓骨长短肌,足又外翻又跖屈;

小腿肌肉要牢记,万米比赛跑第一;

四十四、体表的肌性标志

肌肉体表突出部,临床诊治有用途;

从头到足依次触,首先触摸头颈部;

胸锁乳突咬颞肌,斜方竖脊背阔肌;

胸大前锯腹直肌,三角肱桡掌长肌;

肱二三头臂部肌,桡尺腕屈指伸肌;

股二四头大腿肌,半腱半膜臀大肌;

趾踇长伸胫骨前,小腿三头跟腱连。

四十五、消化管

消化管,长又长,全长九米不夸张;

起始口腔咽食管,胃呈囊状贮食粮;

小肠分为三部分,时二指肠空回肠;

十二指肠分四部,上降水平与升部;

降部后内大乳头,胆汁胰液排此处;

消化吸收有帮助,左上空肠右下回;

大肠分为五部分,盲阑结直和肛管;

二袋一垂盲结肠,三大特点别小肠;

盲肠位居右髂窝,阑尾根部连盲肠;

麦兰两氏压痛点,诊断疾病参考处;

升横降乙直肠肛,肛门工作日夜忙;

许多疾病易患处,肛门内外括约肌;

手术当中要分清,以免造成肛失禁。

四十六、乳牙

乳牙二十切尖磨,始齐脱落六三六。

四十七、咽

前后略扁肌性道,上宽下窄漏斗状;

十二厘米计长度,消化呼吸共通道;

咽的前壁不完整,向前分别通三腔;

鼻腔口腔和喉腔,侧通鼓室咽鼓管;

软腭会厌分界面,鼻口喉咽三部分。

四十八、食管

食管三段颈胸腹,全长总计二十五;

三个狭窄是特点,起始左主穿膈处;

损伤炎症和肿瘤,异物常在此滞留;

全长还有三压迹,主动气管左心房;

食管结构有特点,上皮复层扁平状;

黏膜下层食管腺,肌层分为骨平滑;

上骨下滑中骨滑,吞咽上快下缓慢。

四十九、胃

胃居剑下左上腹,两口两缘分四部;

贲门幽门大小弯,贲门底体幽门部;

小弯胃窦易溃疡,及时诊治莫延误。

五十、肝

肝居右季腹上区,形似楔形质软脆;

上下两面前后缘,前缘锐利后钝圆;

上面膨隆下面凹,下面两纵一横沟;

镰状韧带分左右,右叶体积大得多;

下分四叶三条沟,左右方叶尾状叶;

横沟肝叶中央见,肝管门脉肝固有。

五十一、肝下面“H”沟

右后下腔前胆囊,左后静脉前肝园;

横为肝门交通口,动脉神经肝管穿;

下面分为四个叶,左右方叶和尾状。

五十二、胰

胰居腹腔后上部,形似三棱长柱状;

分为头体尾三部,内部结构分两部;

胰腺头致体尾连,颜色灰红质地软;

外泌胰液内激素,消化食物有帮助;

胰岛细胞ABD,A高B岛D抑素;

正付胰管通胰头,内外分泌功能全。

五十三、小肠

小肠弯又长,盘曲在腹腔;

上段十二指,中下空回肠;

全长约五米,空回二三量。

五十四、十二指肠

四部上降下和升,右包胰头C字型;

降部后内有乳头,胆总胰管同开口。

五十五、大肠

大肠四周围成框,空肠回肠框内藏;

结肠袋带肠脂垂,三大特点记心上;

盲肠位居右髂窝,阑尾根部连于盲;

麦兰二氏两个点,升横降乙接直肠。

五十六、阑尾

阑尾末端不固定,回肠前后下也行;

盲肠后下较常见,三带集中阑尾根。

五十七、直肠

直肠位于骨盆腔,骶尾两骨在后方。

十到十四厘米长,上连乙肠下接肛。

矢状骶曲会阴曲,右左右弯在冠状。

盆膈分其上下段,直肠壶腹和肛管。

男邻精囊前列腺,精管壶腹和膀胱。

女前子宫和阴道,男女就是不一样。

呼吸系统歌诀

五十八、外鼻

外鼻尤如锥体形,根背尖下二只孔;

呼吸困难细观察,两侧鼻翼会扇动;

鼻根鼻背居上部,脂肪较少皮薄松;

鼻尖鼻翼多皮脂,酒渣鼻子樱桃红。

五十九、鼻腔外侧壁开口

泪管开口在最下,鼻涕一把泪一把;

中道额窦上颌窦,筛窦前群莫丢下;

筛窦后群上鼻道,蝶窦隐窝只有它。

六十、喉

甲环软骨杓会厌,喉结向胶标志显;

环甲环杓两关节,两组喉肌功能全;

喉腔分为前中下,粘膜与咽相续连;

中腔最窄下腔松,水肿阻塞很危险;

环甲韧带掌握准,及时切开莫迟延。

六十一、会厌软骨

会厌软骨树叶状,防止食物入喉腔;

进食切莫谈和笑,误入气管可遭殃。

六十二、喉腔

喉腔分为三部分,两腔一庭两裂分;

前庭向上通咽喉,中间两侧延喉室;

下腔通向气管腔,气流通畅有保障。

六十三、气管和主支气管

气管长约10厘米,C形软骨十五根;

气管颈段较浅短,颈前正中能摸到;

前皮肌峡后食管,两旁侧叶大血管;

管杈平齐胸骨角,主支气管下外伸;

左近横平细而长,右较陡直短粗状;

气管隆嵴偏向左,异物容易向右进;

管壁断面镜下观,由内向外分三层;

黏膜又分两薄层,假复上皮是特征;

黏膜下层最疏松,腺体生长较旺盛;

外膜结缔组织中,透明软骨作支撑。

跖骨骨折多因重物打击足背、辗压及足内翻扭伤引起。跖骨干骨折因相邻跖骨的支持,一般移位不大。第2、3跖骨颈部易发生应力骨折(疲劳骨折)。第5跖骨基部骨折是由于足突然内翻,腓骨短肌猛烈收缩撕脱造成,很少移位,需与该部未闭合的骨骺相鉴别。

  这是因为当天气变冷,空气变得干燥,皮肤缺少水份,变得无光泽,表皮薄而脆,细碎皱纹多,皮肤表面容易产生细小干燥皮屑(你可在天冷时两天不洗澡,然后用手指甲轻抓小腿部皮肤,可看到细碎皮屑),容易堵塞毛孔,造成毛孔排泄不通畅而引起的,严重者可在皮肤上生出许多细小疙瘩(像打冷战时起的鸡皮疙瘩般),建议在冷天时保持经常清洁皮肤,并使用保湿的护肤品。  这里有一篇较详细的文档:  预防秋冬季的皮肤干痒症  对于这种天气干燥寒冷所引起的皮肤干痒,应该如何来预防及改善呢?其实这种季节变化引起的皮肤干痒症最重要的要以预防为主,因为事前的预防往往比事后的治疗要有效的多,也就是说在症状出现之前就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避免皮肤问题的出现。而预防皮肤干痒症出现最关键的就是要维持皮肤滋润,并减少角质层的水份及油脂散失,保护皮脂功能。建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洗澡时应选用温和的最好是偏弱酸性的沐浴乳,避免使用清洁力过强的碱性香皂,因为即便是再中性的沐浴液相对与人体皮肤来讲也是偏碱的。还应避免使用太热的水洗澡,最好是采用与体温相仿的水温(不超过40度)。  并且要适量减少沐浴次数和缩短洗浴时间,以免水分及脂肪因热而过度流失。洗澡时不要用力刷洗,因为过热的水和用力的搓澡会洗掉皮肤的皮脂、角质等保护层,这样就很容易伤害到皮肤,甚至引起皮肤局部发炎,使得神经更加兴奋,会加重瘙痒。  二)洗澡后趁皮肤还未全干时立刻涂抹上滋润的身体乳液,尤其是四肢等特别干燥的部位,这样可帮助皮肤恢复水油平衡并在皮肤上形成一层薄膜,防止水分蒸发,而且因为刚洗好澡时毛孔还是微微张开的,护肤品比较容易吸收、渗透。涂好护肤乳后应尽快穿上衣服和袜子,不但保暖还可以防止表皮流失水分与皮脂,帮助加强对皮肤干燥状况的改善效果。皮肤在得到有效的滋润之后,可有效减少干痒现象。  如果平时感觉皮肤干燥时也应随时使用乳液,以便及时滋润干燥的肌肤,重点是小腿和手臂,小腿的胫前部是全身皮脂腺最少的部位,所以最容易发生瘙痒和皮屑,而手臂经常会暴露在空气中,也最容易产生干燥现象。  三)关于身体乳液的话题论坛里已经讨论的很多了,我再推荐给大家几个成分比较温和的乳液。  理肤泉营润身体乳霜(LIPIKAR Body Lotion):  其成分中除了常用的保湿剂如甘油外,主要含有植物“牛油果”的提取物;牛油果含有丰富的甘油酸、蛋白质及维他命,润而不腻,由于它最接近人体的皮脂膜,所以不但能软化和滋润皮肤,保持皮肤柔润和弹性,更可加速皮损的愈合,有类似人体皮肤天然的“皮表脂膜”的护肤作用。只要在干燥皮肤上抹上薄薄的一层,就可起到有效的滋润肌肤、缓减瘙痒作用。  Neutrogena Body Lotion 露得清身体润肤乳液:含丰富甘油(Glycerin)及天然芝麻油成份,能迅速滋润干燥肌及防止水份流失。保湿能力出色,可提供给皮肤长达8小时以上的滋润。  L''Occitane Shea Butter 欧舒丹乳木果油身体润肤露:蕴含15%乳木果油、天然蜂蜜及杏子油,含有皮肤必需的脂肪成分及维他命,能保持皮肤的天然保湿水平,质感轻盈柔润,容易吸收,用后令肌肤全日保持柔软亮泽,带来高效滋养、保湿及保护作用,适合任何皮肤以至敏感性肌肤在干燥的季节或时候使用。  特别是其中的乳木果油,蕴含丰富的非皂化成分,具有深层滋润的功效,不仅能防止干燥开裂,还能进一步恢复并保持肌肤的自然弹性。  碧欧泉身体滋润乳液:含有纯天然的矿泉水成分,有丰富的矿物质,其独特成分PERTARE可以使滋润分子被肌肤充分吸收,补水的同时对肌肤进行有效滋养,让肌肤感到不再干燥紧绷。  四)减少去角质产品的使用频率,以避免过勤的去角质破坏皮肤保护膜。护肤品也要随季节转换而及时进行调整更新,如果你现在的护肤品在使用后会感觉皮肤有刺痛感,甚至会发红发痒,那就该马上更换了。应当选择低刺激性的滋润度较高的护肤乳液/乳霜,在功能上应加强保湿,建议可选用含有玻尿酸、胶原蛋白等保湿成份的滋润面霜或霜状乳液来锁水保湿。  五)白天应当注意防晒,秋天的阳光虽然看起来没有夏天那么厉害,其实秋天的紫外线其威力仍然不容小视,因为秋天大气离子层的浓度较夏天稀,紫外线被吸 收的量也就较夏天少,所以紫外线仍然是相当强烈的,可以说这个时期皮肤更 容易受到紫外线的伤害,而紫外线也是造成皮肤的干燥的元凶之一,所以白天在涂抹保湿乳液之后,别忘了仍要使用防晒霜来保护皮肤,使皮肤免受各种波段的紫外线和可见光的损伤。  六)为了避免室内空气干燥而引起的皮肤水分的蒸发,应当设法提高室内湿度,通常湿度保持在50度左右会比较合适。如果长时间呆在空调房内的话,建议可以在室内使用诸如空气加湿器等设备;或者也可以采取经济点的办法,比如在室内放置几盆水,或是放几个鱼缸及水养植物也是不错的选择,以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度,帮助保持皮肤水分。每晚临睡前还可以在床边放上一小盆水,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加湿作用。  七)贴身衣服应选择宽松的棉质品,最好是吸汗透气的,以免产生接触摩擦或者燥热出汗造成皮肤发痒。同时还应避免贴身穿着毛衣,尼龙,化纤材质的衣服,以免刺激皮肤引起过敏。尤其是有人喜欢天冷的时候穿着保暖内衣,不过要当心有的保暖内衣是由复合夹层材料作成的,就是在两层普通棉织物的中间多夹一层蓬松的化学纤维从而达到保暖的目的。而这种化纤成分穿在人体上容易发生摩擦而产生静电,这些静电在人体周围可产生大量阳离子,它会刺激皮肤,使人体皮肤的水分减少,皮屑增多,也会引起皮肤瘙痒,所以皮肤容易过敏者应尽量选择贴身穿着纯棉、真丝之类不易产生静电的内衣裤。  八)另外除了选择正确的护肤产品外,内在的调理也很重要,要注意休息及适当的心理压力调节。在饮食调节方面,平时更要注意多喝水以补充身体流失的水分,增加皮肤的水分供给。注意营养均衡,多吃新鲜蔬果及牛奶豆浆之类的水分丰富的食物。还可常 吃芝麻油、黄豆、花生等食物,它们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等,而人体缺乏 亚油酸,皮肤会变得干燥,鳞屑增厚。  维生素的摄取对于防治皮肤瘙痒也很重要,特别是维生素A、B2、B6等。当人体缺乏维生素A时,皮肤会变得干燥,有鳞屑出现,甚至使皮肤出现棘状丘疹,因而要多吃些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胡萝卜、油菜、芹菜、禽蛋、鱼肝油等。  而维生素B对人体的新陈代谢机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缺乏维生素B会使体内的新陈代谢产生障碍,影响细胞功能,容易引发皮炎、痤疮等皮肤问题。含维生素B6的食物有:麦麸、马铃薯、豌豆、白菜、牛肝、肾、香蕉等;含维生素B2的食物有:黄豆、酵母、动物肝脏、香菇等。  同时,皮肤瘙痒患者避免辛辣、油腻、海鲜,咖啡、烟、酒等刺激类食品,因为这类食品对人体及皮肤是一种刺激,可能会使原本患有某种皮肤病的人病情加重。如化脓性皮肤病人宜少吃甜食、酒类等;而辣椒、葱、蒜、酒、浓茶等食物会导致人睡眠欠佳、情绪不稳定等诸多反应,这些心理因素也会影响到人对刺激的敏感度,更容易产生痒感,特别是可能使患瘙痒性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的人症状加重。  饮食要清淡,少吃高脂肪食物,因为高脂肪食物会增加皮肤上油脂 的负担,特别是皮肤表面的毛孔易发生堵塞的现象;糖类食物也要少吃,过多的糖会增加皮肤上细菌的繁殖,刺激皮肤,造成皮肤瘙痒。而鱼、虾、蟹等海鲜类产品,是皮肤瘙痒的 “过敏源”,它易使皮肤血管周围的活性物质释放出来,加剧皮肤的瘙痒,也应避免食用。  对于单纯的季节性皮肤干痒,只要做到以上几大保养原则,就可以很大程度的改善甚至消除皮肤瘙痒的问题。  如果出现严重的顽固性瘙痒,应当考虑是否有其他内脏疾病的存在,例如糖尿病、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便秘者、肿瘤等也会导致发生不同程度的皮肤瘙痒症状,这时就需要马上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了。  http://wwwfx120net/mrss/mrss-mr/hfmr/jbhl/200411050904428319htm  --------------------------------------------------------------------------------------  对于皮肤瘙痒症的治疗,西医以以镇静止痒为主。若是皮肤已经出现干痒,切记不可去抓挠患处,以免越抓越痒,更会导致范围扩大。  可能大家会有过这种经历,有时候当你从寒冷的室外一下子进入温暖的室内,或者是晚上临睡前脱掉厚厚的外衣躺入被窝的时候,在一冷一热的刺激之下皮肤会突然觉得一阵阵发痒,会忍不住搔抓一下,却往往是愈痒愈搔,愈搔愈痒,越抓到后来瘙痒越严重,造成一种恶性循环。  而且搔抓很可能会损伤皮肤,加强皮肤的反应性,如果你挠得太用力了,可能会引起皮炎或是留下色素沉着和皮肤苔藓样硬化,这样治疗起来就会更加困难了。  所以说很多情况下如果瘙痒不是很严重就尽量忍一忍,不要随便去抓挠,可以在干痒部位用一些润肤保湿的东西。如果痒的比较厉害,也可以局部涂抹一些具有薄荷等清凉成份的止痒药膏/药水(如炉甘石洗剂、赛庚定霜、去炎松尿素软膏等)来缓解症状,使皮肤逐渐恢复正常;或是用浸了凉水的毛巾局部冷敷的方法也可以减轻皮肤发痒的症状。  在口服药方面,皮肤干燥者可以每日服用三次鱼肝油丸,每次一粒。口服多种维生素(如施尔康,善存片)、钙片等,对瘙痒治疗也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出现普通的瘙痒症状时,可以在白天服用无镇静作用的息斯敏、西替利嗪等,晚上临睡前半小时服用有镇静作用的抗组织胺药物如扑尔敏、赛庚啶等。如果全身瘙痒难忍者,可服非那根或赛庚啶等抗过敏药物缓解症状。  而在外用药方面就情况就比较复杂了,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来酌情选用药物  面部的皮肤瘙痒  一般来说,如果是面部的皮肤瘙痒,可用4~6层浸满3%浓度硼酸溶液的纱布,在面部进行湿敷,持续时间约为1小时,然后薄薄的涂上一层艾洛松软膏,每天使用一次。此类外用药有收敛、保护皮肤作用,还有抗过敏、消退红疹作 用,对面部皮肤无不良刺激,不会发生面部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等 皮质激素类副作用。另外,在治疗期间必须停用所有护肤品。  颈部后侧、背部、四肢、手背、足背  皮肤瘙痒如果发生在颈部后侧、背部、四肢伸侧、手背和足背等部位,可选用皮炎平软霜、无极膏、抗敏止痒水等药物。此类药物有神经麻痹性止痒和抗过敏 作用,不过对皮肤刺激性也比较强,由于上述部位的表皮角 质层比较厚,所以比较可以耐受此类药物对皮肤轻微的不良刺激。  胸部、腹部、臀部  皮肤瘙痒发生在颈部前侧、胸部、腹部、臀部、四肢屈侧,可选用炉 甘石洗剂,氧化锌洗剂,此类药物对皮肤有安抚、保护、凉爽止痒作 用,无刺激性。因为这些部位表皮的角质层比较薄,不能选用以酒精 为溶剂的药水,例如抗敏止痒水、皮炎宁酊等。  腋下、脐周、腹股沟  皮肤瘙痒发生在腋下、脐周、腹股沟、外阴部、肛门,可选用复方咪康唑软霜、派瑞松霜(又称复方达克宁霜)、肤康王霜、宝龙康霜、复方康钠乐霜等。此类药物有抗敏止痒和抗真菌感染作用。因为上述部位皮 肤分泌物较多,皮肤经常处于湿润状态,当这些部位皮肤发生瘙痒 时,往往同时会伴有各种类型的真菌感染,所以上述药物很适合使用于这些部位的皮肤瘙痒。  另外要强调的是,以上所提到的药物使用信息仅可用于参考,不管是内服的还是外用的药物,我的建议还是应该在经过专业医生的诊断之后在其指导下合理使用,因为盲目用药很有可能会对皮肤造成不良影响,产生副作用。  特别要注意,在发生皮肤瘙痒时,不要随意自行使用一些含激素的外用药膏如皮炎平、无极膏、肤轻松等皮质类固醇霜。这种激素类药物在开始使用的时候可能效果很好,一涂之后能使某些皮肤症状很快消失,可是这种药物在长期使用一段时间后很有可能会发生涂药部位皮肤异常,如继发感染、毛囊炎、毛细血管扩张、激素性皮炎、皮肤萎缩、色素沉着等副作用,女性还可能出现毛发增多等严重反应。  另外用了激素类药物后容易产生依赖性或耐药性,而且还可能导致过敏,造成患处皮肤出现干燥、粗糙、脱屑,甚至有浅细的裂纹。  因此,建议如果皮肤只是比较轻微的局部瘙痒,应该用一些不含激素的有润肤作用的外用药就可以了(鱼肝油软膏。尿素软膏等皆可选用)。如果是比较严重的瘙痒和明显的大范围皮疹,或是皮肤出现红肿、溃疡、渗液等皮炎症状,千万不要擅自选用药物进行治疗,应该立即去医院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外用及内服药品,以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动脉硬化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一临床表现

  (一)一般表现 脑力与体力衰退触诊体表动脉如颞动脉桡动脉肱动脉等可发现变宽变长纡曲和变硬

  (二)主动脉粥样硬化 大多数无特异性症状叩诊时可发现胸骨柄后主动脉浊音区增宽;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而带金属音调并有收缩期杂音收缩期血压升高脉压增宽桡动脉触诊可类似促脉X线检查可见主动脉结向左上方凸出主动脉扩张与扭曲有时可见片状或弧状的斑块内钙质沉着影

  主动脉粥样硬化还可形成主动脉瘤以发生在肾动脉开口以下的腹主动脉处为最多见其次是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腹主动脉瘤多因体检时查见腹部有搏动性块肿而发现腹壁上相应部位可听到杂音股动脉搏动可减弱胸主动脉瘤可引起胸痛气急吞咽困难咯血声带因喉返神经受压而麻痹气管移位或阻塞上腔静脉和肺动脉受压等表现X线检查可见主动脉的相应部位增大;主动脉造影可显示出梭形或囊样的动脉瘤二维超声显像电脑化X线断层显像磁共振断层显像可显示瘤样主动脉扩张主动脉瘤一旦破裂可迅速致命动脉粥样硬化也可形成夹层动脉瘤但较少见

  (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可引起心绞痛心肌梗塞以及心肌纤维化等将在下节详述

  (四)脑动脉粥样硬化 脑缺血可引起眩晕头痛与昏厥等症状脑动脉血栓形成或破裂出血时引起脑血管意外有头痛眩晕呕吐意识突然丧失肢体瘫痪偏盲或失语等表现(详见“急性脑血管病”)脑萎缩时引起痴呆有精神变态行动失常智力及记忆力减退以至性格完全变化等症状(参见“脑动脉硬化伴发的精神障碍”)

  (五)肾动脉粥样硬化 临床上并不多见可引起顽固性高血压年在55岁以上而突然发生高血压者应考虑本病的可能如有肾动脉血栓形成可引起肾区疼痛尿闭以及发热等

  (六)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 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肠道张力减低便秘与腹痛等症状血栓形成时有剧烈腹痛腹胀和发热肠壁坏死时可引起便血麻痹性肠梗阻以及休克等症状

  (七)四肢动脉粥样硬化 以下肢较为多见尤其是腿部动脉由于血供障碍而引起下肢发凉麻木和间歇性跛行即行走时发生腓肠肌麻木疼痛以至痉挛休息后消失再走时又出现;严重者可有持续性疼痛下肢动脉尤其是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动脉管腔如完全闭塞时可产生坏疽(参见“闭塞性动脉硬化”)

  二病理

  本病发展到相当程度尤其有器官明显病变时诊断并不困难但早期诊断很不容易年长病人如检查发现血脂增高动脉造影发现血管狭窄性病变有利于诊断本病

  病理改变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变化主要累及体循环系统的大型弹力型动脉(如主动脉)和中型肌弹力型动脉(以冠状动脉和脑动脉罹患最多肢体各动脉肾动脉和肠系膜动脉次之脾动脉亦可受累)而肺循环动脉极少受累病变分布多为数个组织和器官同时受累但有时亦可集中在某一器官的动脉而其他动脉则正常最早出现病变的部位多在主动脉后壁及肋间动脉开口等血管分支处;这些部位血压较高管壁承受血流的冲击力较大因而病变也较明显

  正常动脉壁由内壁中膜和外膜三层构成(图1)内膜由单层内皮细胞结缔组织和有孔的内弹力板组成在内皮细胞和弹力板之间(也称内皮下层)除结缔组织外尚有平滑肌细胞和基质(包括酸性蛋白多糖可溶性蛋白脂质葡萄糖和电解质等)儿童时期平滑肌细胞极其少见随年龄的增长内膜平滑肌细胞及基质成份逐渐积聚在肌弹力型动脉中中膜几乎全由斜行的平滑肌细胞构成并有数量不定的胶原弹力纤维和糖蛋白等环绕平滑肌细胞其形态一般不随年龄而改变外膜包含纤维母细胞此外尚有胶原糖蛋白并夹杂平滑肌细胞外膜与中膜间还分隔着一层不连续的外弹力板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时动脉壁出现脂质条纹纤维斑块和复合病变三种类型的变化

  图1 动脉壁结构示意

  

  显示动脉壁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结构右下角是局部再放大示意

  

  (一)脂质条纹病变 为早期的病变常见于青年人局限于动脉内膜呈现数毫米大小的**脂点或长度可达数厘米的**脂肪条纹其特征是内膜的巨噬细胞和少数平滑肌细胞呈灶性积聚细胞内外有脂质沉积脂质成分主要是胆固醇和胆固醇酯还有磷脂和甘油三酯等;由于脂质条纹属平坦或仅稍高出内膜的病变故不使受累的动脉阻塞不引起临床症状其重要性在于它有可能发展为斑块

   

  (二)纤维斑块病变 为进行性动脉粥样硬化最具有特征性的病变一般呈淡**稍隆起而突入动脉腔内或围绕血管分支的开口处引起管腔狭窄此种病变主要由内膜增生的结缔组织和含有脂质的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所组成脂质主要是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细胞外周由脂质胶原弹力纤维和糖蛋白围绕病灶处纤维组织增生形成一纤维膜覆盖于深部大量脂质之上脂质沉积物中混有细胞碎片和胆固醇结晶斑块体积增大时向管壁中膜扩展可破坏管壁的肌纤维和弹力纤维而代之以结缔组织和增生的新生毛细血管脂质沉积较多后其中央基底部常因营养不良发生变性坏死而崩解这些崩解物与脂质混合形成粥样物质是为粥样斑块或粥样瘤

  

  (三)复合病变 为纤维斑块发生出血坏死溃疡钙化季会壁血栓所形成粥样斑块可因内膜表面破溃而形成所谓粥样溃疡;破溃后粥样物质进入血流成为栓子破溃处可引起出血溃疡表面粗糙易产生血栓附壁血栓形成又加重管腔的狭窄甚至使之闭塞在血管逐渐闭塞的同时也逐渐出现来自附近血管的侧支循环血栓机化后又可以再通从而使局部血流得以部份恢复复合病变还有中膜钙化的特点(图16-234)

  图16-2 动脉粥样硬化

  图16-3 动脉粥样硬化纤维斑块切面结构示意

  显示纤维斑块为单层内皮细胞所复盖其下为含平滑肌细胞的纤维帽再下为坏死中心

  图16-4 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

  透视电镜像示人体主动脉脂纹中的泡沫细胞胞浆内充满脂滴胞核移位靠边(×6500)

  受累动脉弹性减弱脆性增加易于破裂其管腔逐渐变窄甚至完全闭塞也可扩张而形成动脉瘤

  视受累的动脉和侧支循环建立情况的不同本病可引起整个循环系统或个别器官的功能紊乱:

  1主动脉因粥样硬化而致管壁弹性降低当心脏收缩时它暂时膨胀而保留部份心脏所排出血液的作用即减弱收缩压将升高而脉压增宽主动脉形成粥样硬化性动脉瘤时管壁为纤维组织所取代不但失去紧张性而且向外膨隆这些都足以影响全身血流的调节也加重心脏的负担

  2内脏或四肢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在侧权循环不能代偿的情况下使器官和组织的血液供应发生障碍产生缺血纤维化或坏死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心绞痛心肌梗塞或心肌纤维化;脑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脑萎缩;肾动脉粥样硬化引起高血压或肾脏萎缩;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引起间歇性跛行或下肢坏疽等

  3动脉壁的弹力层和肌层被破坏使管壁脆弱在血压波动的情况下易于破裂出血以脑动脉破裂引起脑血管意外和动脉瘤破裂死亡为多见

  本病病理变化进展缓慢明显的病变多见于壮年以后但明显的症状多在老年期才出现据病理解剖资料我国人同等程度的主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变化较欧美人平均晚发生10~15年同等程度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变化则晚发生约15~20年

  现已有不少资料证明实验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不论在早期或晚期在用药物治疗和停止致动脉粥样硬化饲料的一段时间内病变可以消退

动脉硬化应该如何治疗?  首先应积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一级预防)如已发生应积极治疗防止病变发展并争取其逆转(二级预防)已发生并发症者及时治疗防止其恶化延长病人寿命(三级预防)

  (一)一般防治措施

  1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配合治疗 已有客观证据表明:本病经防治病情可以控制病变可能部分消退病人可维持一定的生活和工作能力病变本身又可以促使动脉侧枝循环的形成使病情得到改善因此说服病人耐心接受长期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2合理的膳食

  ⑴膳食总热量勿过高以维持正常体重为度40岁以上者尤应预防发胖正常体重的简单计算法为:身高(cm数)减110=体重(kg数)可资参考

  ⑵超过正常标准体重者应减少每日进食的总热量食用低脂(脂肪摄入量不超过总热量的30%其中动物性脂肪不超过10%)低胆固醇(每日不超过500mg)膳食并限制蔗糖和含糖食物的摄入

  ⑶年过40岁者即使血脂不增高应避免经常食用过多的动物性脂肪和含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如:肥肉猪油骨髓奶油及其制品椰子油可可油等;避免多食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肝脑肾肺等内脏鱿鱼牡蛎墨鱼鱼子虾子蟹黄蛋黄等若血脂持续增高应食用低胆固醇低动物性脂肪食物如:各种瘦肉鸡鸭鱼肉蛋白豆制品等

  ⑷已确诊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者严禁暴饮暴食以免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合并有高血压或心力衰竭者应同时限制食盐和含钠食物

  ⑸提倡饮食清淡多食富含维生素C(如新鲜蔬菜瓜果)和植物蛋白(如豆类及其制品)的食物在可能条件下尽量以豆油菜油麻油玉米油茶油米糠油等为食用油

  3适当的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 参加一定的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对预防肥胖锻炼循环系统的功能和调整血脂代谢均有禆益是预防本病的一项积极措施体力活动应根据原来身体情况原来体力活动习惯和心脏功能状态来规定以不过多增加心脏负担和不引起不适感觉为原则体育活动可循序渐进不宜勉强作剧烈活动对老年人提倡散步(每日1小时分次进行)做保健体操打太极拳等

  4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 生活要有规律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分睡眠

  5提倡不吸烟不饮烈性酒或大量饮酒(少量饮低浓度酒则有提高血HDL的作用)

  6积极治疗与本病有关的疾病如高血压脂肪症高脂血症痛风糖尿病肝病肾病综合征和有关的内分泌病等

  有人认为本病的预防措施应从儿童期开始即儿童也不宜进食高胆固醇高动脉性脂肪的饮食亦宜避免饮食过量防止发胖

  (二)药物治疗

  1扩张血管药物 解除血管运动障碍可用血管扩张剂(参阅“心绞痛”和“闭塞性动脉硬化”)

  2调整血脂药物 血脂增高的病人经上述饮食调节和注意进行体力活动后仍高于正常总胆固醇>52mmol/L (200mg/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4mmol/L (130mg/dL)甘油三酯>124mmol/L 9110mg/dL)者可根据情况选用下列降血脂药物:

  ⑴仅降低血胆固醇的药物

  1)胆酸螯合树脂(bile acid sequestering resin):为阴离子交换树脂服后吸附肠内胆酸阻断胆酸的肠肝循环加速肝中胆固醇分解为胆酸与肠内胆酸一起排出体外而使血胆固醇下降可用考来烯胺(cholestyramine)3次/d每次4~5g;考来替泊(colestipol)3~4次/d每次4~5g;降胆葡胺(sephadex,DEAE)3~4次/d每次4g易发生便秘等胃肠道反应并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病人不易耐受新制剂为微粒型作用快而副作用少

  2)普罗布可(probucol):阻碍肝脏中胆固醇乙酸酯生物合成阶段而降低血胆固醇和LDL但也降低血 HDL2次/d每次500mg副作用有胃肠道反应头痛眩晕等

  3)新霉素(neomycin):口服可增进胆盐从粪便排出减少胆固醇的吸收降低血胆固醇和LDL2g/d睡前服副作用有恶心腹痛腹泻可能损害听力和肾功能

  ⑵主要降低血胆固醇也降低血甘油三酯的药物

  1)他汀(statin)类:为3羟3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HMG-GoA reductase inhibitor)能抑制胆固醇的合成加速LDL的廓清使血胆固醇和LDL下降也可使血甘油三酯和VLDL下降而HDL和载脂蛋白AⅡ增高是一类新的制剂可用洛伐他汀(lovastatin)20mg 1~2次/d普伐他汀(pravastatin)20mg1~2次/d辛伐他汀(simvastatin)10~40mg 1~2次/d氟伐他汀(fluvastatin)20~40mg 1次/d副作用有肌痛胃肠道症状失眠皮疹和转氨酶增高等

  2)弹性酶(elastase):为一种易溶解的弹性蛋白能阻止胆固醇的合成和促进胆固醇转化为胆酸从而降低血胆固醇3次/d每次300u作用较弱但副作用少

  ⑶主要降低血甘油三酯也降低血胆固醇的药物

  1)贝特(fibrate)类:最早用氯贝特(clofibrate)3~4次/d每次05g其降血甘油三酯的作用强于降胆固醇并使HDL增高且有减少组织胆固醇沉积降低血小板粘附性增加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和减低纤维蛋白原浓度从而有抑制血凝的作用;与抗凝剂合用时要注意重新调整抗凝剂的剂量少数病人有胃肠道反应皮肤发痒和荨麻疹以及一时性血清转氨酶增高和肾功能改变宜定期检查肝肾功能长期应用胆石症发病率增高现已为同类新制剂所取代如非诺贝特(fenofibrate)3次d每次100mg益多酯(etofylline clofibrate)2~3次/d每次250mg吉非罗齐(gemfibrozil)2次/d每次600mg苯扎贝特(bezafibrate)3次/d每次200mg环丙贝特(ciprofibrate)一次/d每次50~100mg等

  2)烟酸(nicotinic acid)类:抑制肝脏合成VLDL而降低血甘油三酯胆固醇和LDL并增高HDL还扩张周围血管饭后服每次剂量由01g逐渐增到最大10g副作用有皮肤潮红发痒胃部不适等长期应用要注意肝功能副作用较少的烟酸衍化物常用的有烟酸肌醇酯(inosital hexanicotinate)3次/d每次04~06g;烟酸生育酚酯(dl-α-tocopherol nicotinate)3次/d每次100~300mg;阿西英司(acipimox)3次/d每次025g等

  3)不饱和脂肪酸(unsaturated fatty acid):鱼油含有大量的n-3不饱和脂肪酸;廿二碳六稀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植物油含有较多n-6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linoleic acid)它们可抑制脂质在小肠的吸收和胆汁酸的再吸收可能抑制肝脏脂质和脂蛋白合成促进胆固醇从粪便中排出有降低血甘油三酯VLDL胆固醇LDL和增高HDL的作用尚可抑制血小板功能减少血栓形成可用海鱼油制剂2次/d每次5~10g;多烯康丸3次/d每次18g;亚油酸丸3次/d每次300mg其他尚有月见草油橡胶种子油等然而不饱和脂肪酸极易氧化形成致动脉粥样硬化物质并有胃肠道反应因此宜慎用

  4)泛硫乙胺(pantethine):为辅酶A分子的组成部分能促进血脂的正常代谢降低血甘油三酯胆固醇和升高HDL3次/d每次200mg副作用少但作用也较弱

  ⑷其他药物:右旋糖酐硫酸酯(dextran sulfate)谷固醇(β-sitosterol)藻酸双酯钠维生素C维生素B6等也曾作为调整血脂药物应用

  ⑸中草药:泽泻首乌大麦须根茶树根水飞蓟山楂麦芽桑寄生虎杖参三七葛根黄精决明子灵芝玉竹蒲黄大蒜冬虫夏草绞股兰等均曾报告有降血脂作用

  调整血脂药物多需长期服用应注意掌握好用药剂量和副作用正是由于其不良的副作用使以入学用的降血脂药物雌激素和右旋甲状腺素被淘汰

  3抗血小板药物 抗血小板聚集和粘附和药物可防止血栓形成可能有助于防止血管阻塞性病变和病情的发展可用于心肌梗塞后预防复发和预防脑动脉血栓栓塞:①阿司匹林03g/d或用更小的剂量50mg/d通过抑制TXA2的生成而较少影响PGI2的产生而起作用②双嘧达莫(dipyridamole,persantin)50mg3次/d可使血小板内环磷酸腺苷增高延长血小板的寿命可减半量与阿司匹林合用③苯磺唑酮(sulfinpyrazone)02g 3次/d作用与阿司匹林类似有报告认为可能防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猝死④噻氯匹啶(ticlopidine)250mg2次/d作用与潘生丁相同同时也有类似氯贝特能稳定血小板膜的作用⑤芬氟咪唑(fenflumizole)为咪唑类衍生物TXA2合成酶抑制剂50mg 2次/d

  4其他尚有一些蛋白多糖制剂如硫酸软骨素A和C(15g 3次/d)冠心舒(20mg 3次/d)等通过调整动脉壁的蛋白多糖结构而起治疗作用

  (三)手术治疗

  包括对狭窄或闭塞血管特别是冠状动脉主动脉肾动脉和四肢动脉施行再通重建或旁路移植等外科手术也可用带气囊心导管进行的经腔血管改形术经腔激光再通经腔粥样硬化斑块旋切或旋磨经腔血管改形术后放置支架等介入性治疗此外对药物治疗无效的高胆固醇血症国外有施行回肠旁路手术或血浆交换法治疗但费用昂贵或兼有后遗症

(顺便说一下,你应该给一定的悬赏,要不很少有人回答你的问题)

祛斑应该选择科学的祛斑方式,并且选择具备正规备案的祛斑产品,但是祛斑只用祛斑产品是不行的。还需要结合自身色斑形成的具体原因来分析如何科学祛斑的。

祛斑单单只依靠一种祛斑产品是不能够把色斑去除的,首先要分析身子色斑形成的具体原因,根据色斑形成的原因选择适合自己的祛斑方式和正规的祛斑产品才是科学的祛斑方式。

想要彻底的祛斑,首先要知道斑是怎么形成的,从问题的根源出发,才能更好的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办法。知道原因,我们在祛除斑的时候才能事半功倍。

遗传因素:雀斑很多都是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月经周期:雀斑也有与月经周期有关,女人比男人更容易有雀斑;

日晒因素:主要是阳光紫外线照射对肌肤的伤害,会使黑色素分泌沉淀,夏季在紫外线照射下,雀斑的颜色就会加深,要做好及时修复

精神压力大:精神压力大必然会分泌肾上腺素,长期受到压力的话人体的代谢平衡就会被破坏,皮肤所需要的营养供应就比较缓慢,色素细胞就会变得活跃。

色斑的形成原因是比较多,大致就可以分为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

除了选择使用适合自己的祛斑方式之外,在日常生活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保证良好的作息时间,不要熬夜;

每天早晚用四五十度的温水洗脸

夏天的时候,天气较为闷热,很多人都习惯在洗脸时直接使用自来水管里的水洗脸,虽然清凉,但是会刺激肌肤,破坏皮肤的外表层,导致肌肤变得敏感,不能很好地预防空气中的灰尘进入皮肤中,久之就会引起色斑越来越多,所以还需用四五十度左右的温水洗脸,结合使用温和型洗面奶把脸上毛孔中的脏东西洗掉。涂抹一些天然成分的护肤品

护肤品在每天的护肤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对于脸上长斑的朋友们来说,更是要精挑细选了,平时可选择涂抹植物成分的祛斑产品,比如:内外结合 双向祛斑的产品 就很不错。这样不会损伤肌肤,而且还能帮助淡化肌层里的黑色素,美白肌肤,起到淡斑的作用。平时常吃一些水果

夏天的时候,很多水果都是当季盛产的,价格也比较实惠,平时可常吃,水果中一般含有多种维生素,可滋养肌肤,均衡机体和皮肤所需的营养,淡化色素,由内而外地给皮肤补水保湿,舒缓肌肤的干燥感。建议配合雪芙楠组合使用,效果更佳。保持规律的作息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熬夜,熬夜看剧,熬夜聊天,但是经常这样的话,会破坏体内的内分泌,导致体内雌性激素紊乱,导致黑色素和毒素在体内堆积,所以平时还需早睡早起,保持良好的作息。不要乱用化妆品,肌肤代谢功能有限,大量使用化妆品会导致肌肤代谢过慢,也会影响色斑去除。

不是一回事。

囊肿是一种良性疾病,它可以长在人体表面,也可以长在内脏里。

  囊肿就是长在体内某一脏器、囊状的良性包块,其内容物的性质是液态的。一般来说,常见的囊肿有“肾囊肿”、“肝囊肿”、“单纯性的卵巢囊肿”和“巧克力囊肿”。肾囊肿又分为单纯的孤立性肾囊肿和多囊肾。

  巧克力囊肿又叫“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也就是说,这是子宫内膜“跑”到了卵巢组织内部,并和子宫同步出现周期性出血,这些陈旧血液,日积月累变成了巧克力样的颜色,故叫巧克力囊肿。

疮的种类:

疮的分类有多种,国内一般采用美国压疮学会的分类法,即分为Ⅰ度压疮、Ⅱ度压疮、Ⅲ度压疮、Ⅳ度压疮。

①Ⅰ度压疮:具有红斑,但皮肤完整。

②Ⅱ度压疮:损害涉及皮肤表层或真皮层,表现为皮损、水疱或浅层皮肤创面。

③Ⅲ度压疮:损害涉及皮肤全层及皮下脂肪交界的组织,表现为较深皮肤创面。

④Ⅳ度压疮:损害广泛涉及肌肉、骨骼或结缔组织(肌腱、关节、关节囊等)。

Shea压疮分类:

①皮肤红斑或表皮脱落。

②浅表溃疡,涉及皮肤全层及其皮下脂肪交界的组织。

③溃疡达到皮下组织,但未累及肌肉,(涉及皮下脂肪和深筋膜)

④溃疡通过肌肉达到骨骼。

⑤溃疡达到体腔如关节囊、直肠、阴道和膀胱。

疮的分型与分度

1.压疮的分型:

(1)

溃疡型:压疮由皮肤表层向纵深扩展,形成深部组织坏死的溃疡,有皮下潜腔伴有渗出,多合并感染,慢性溃疡周边组织增厚,愈合困难。

(2)

滑囊炎型(闭合性压疮):压疮发生在坐骨结节滑囊部位,滑囊受压后有滑囊炎,可抽出**血血性液体。表皮无明显破损,但深部组织有坏死,亦有破溃形成窦道,多合并有深部感染。

2.压疮的分度:

(1)

溃疡型

Ⅰ度:累及表皮及真皮

Ⅱ度:深达皮下脂肪

Ⅲ度:深达肌层深筋膜

Ⅳ度:深度达到骨和关节

(2)

滑囊炎型:

Ⅰ度:滑囊部分表皮无充血,滑囊内积液,可抽出黄或血色滑囊液。

Ⅱ度:局部皮肤破溃,内腔大,有渗出,多合并感染。

Ⅲ度:皮肤破溃口加大,深部组织坏死,累及周边组织,有窦道形成。

(四)

好发部位:

任何部位在长时间或反复受压的情况下,均可发生压疮,皮肤受压的情况取决于承重体位,最主要的部位为经常受压的躯干及肢体骨突部位。

仰卧位:枕部、肩胛部、肘、尾骶部、脚后跟。

侧卧位:耳、肩、大转子、膝内外侧、踝内外侧。

俯卧位:前额、下颌、肩、髂嵴、男性生殖器部位、髌骨、足背、趾。

坐轮椅:手(外伤或推轮椅时磨擦)、坐骨结节、脚后跟。

  自己看看吧,算个轻伤应该是没什么问题了,法医这样说是不对的,不过现在的法医鉴定确实比较黑,你送点钱去就给你鉴定的重一些。

  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

  发布时间:2006-04-03 10:38:21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本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规定, 以医学和法医学的理论

  与技术为基础,结合法医检案的实践经验制定,为轻伤鉴定提供依据。

  第二条 轻伤是指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各种外界因素作用于人体, 造成组织、器

  官结构的一定程度的损害或者部分功能障碍,尚未构成重伤又不属轻微伤害的损伤.

  第三条 鉴定损伤程度, 应该以外界因素对人体直接造成的原发性损害及后果为

  依据,包括损伤当时的伤情、损伤后引起的并发症和后遗症等,全面分析,综合评定。

  第四条 鉴定人应当由法医师或者具有法医学鉴定资格的人员担任; 也可以由司

  法机关聘请或者委托的主治医师以上人员担任。

  鉴定人有权了解案情、调阅案卷、病历和勘验现场,有关单位有责任予以配合。

  鉴定人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应用科学的检测方法,保守案件秘密,遵守有关

  法律规定。

  第二章 头颈部损伤

  第五条 帽状腱膜下血肿

  头皮撕脱伤面积达20平方厘米(儿童达10平方厘米);头皮外伤性缺损面积达10平方

  厘米(儿童达5平方厘米)。

  第六条 头皮锐器创口累计长度达&nbsp8厘米, 儿童达&nbsp6厘米; 钝器创口累计长度达

  6厘米,儿童达4厘米。

  第七条 颅骨单纯性骨折。

  第八条 头部损伤确证出现短暂的意识障碍和近事遗忘。

  第九条 眼损伤

  (一)眼睑损伤影响面容或者功能的;

  (二)眶部单纯性骨折;

  (三)泪器部分损伤及功能障碍;

  (四)眼球部分结构损伤,影响面容或者功能的;

  (五)损伤致视力减退,两眼矫正视力减退至07以下(较伤前视力下降02以上),单眼

  矫正视力减退至05以下(较伤前视力下降03以上);原单眼为低视力者,伤后视力减退

  1个级别。

  视野轻度缺损;

  (六)外伤性斜视。

  第十条 鼻损伤

  (一)鼻骨粉碎性骨折,或者鼻骨线形骨折伴有明显移位的;

  (二)鼻损伤明显影响鼻外形或者功能的。

  第十一条 耳损伤

  (一)耳廓损伤致明显变形;一侧耳廓缺损达一耳的10%,或者两侧耳廓缺损累计达一

  耳的15%;

  (二)外伤性鼓膜穿孔;

  (三)外耳道损伤致外耳道狭窄;(四)耳损伤造成一耳听力减退达41分贝,两耳听力

  减退达30分贝。

  第十二条 口腔损伤

  (一)口唇损伤影响面容、发音或者进食;

  (二)牙齿脱落或者折断2枚以上;

  (三)口腔组织、器官损伤,影响语言、咀嚼或者吞咽功能的;

  (四)涎腺损伤伴有功能障碍。

  第十三条 颧骨骨折或者上、下颌骨骨折; 颞下颌关节损伤致张口度 (上下切牙

  切缘间距)小于3厘米。

  第十四条 面部软组织单个创口长度达35 厘米 (儿童达&nbsp3厘米),或者创口累计

  长度达5厘米(儿童达4厘米)或者颌面部穿透创。

  第十五条 面部损伤后留有明显瘢痕, 单条长&nbsp3厘米或者累计长度达4厘米;单块

  面积2平方厘米或者累计面积达3平方厘米;影响面容的色素改变6平方厘米。

  第十六条 面神经损伤致使部分面肌瘫痪影响面容及功能的。

  第十七条 颈部软组织单个创口长度达&nbsp5厘米或者累计创口长度达&nbsp8厘米。

  未达到上款规定但有运动功能障碍的。

  第十八条 颈部损伤出现窒息征象的。

  第十九条 颈部损伤伤及甲状腺、咽喉、气管或者食管的。

  第三章 肢体损伤

  第二十条 肢体软组织挫伤占体表总面积6%以上。

  第二十一条 肢体皮肤及皮下组织单个创口长度达10厘米 (儿童达&nbsp8厘米)或者

  创口累计总长度达15厘米(儿童达12厘米);伤及感觉神经、血管、肌腱影响功能的。

  第二十二条 皮肤外伤性缺损须植皮的。

  第二十三条 手损伤

  (一)1节指骨(不含第2至5指未节)粉碎性骨折或者2节指骨线形骨折;

  (二)缺失半个指节;

  (三)损伤后出现轻度挛缩、畸形、关节活动受限或者侧方不稳;

  (四)舟骨骨折、月骨脱位或者掌骨完全性骨折。

  第二十四条 足损伤

  (一)2节趾骨骨折;

  (二)缺失1个趾节;

  (三)庶骨2节骨折;跗骨、距骨、跟骨骨折;踝关节骨折或者庶跗关节脱位。撕脱骨折除外。

  第二十五条 四肢长骨骨折; 膑骨骨折。

  第二十六条 肢体大关节脱位、关节韧带部分撕裂、半月板损伤或者肢体软组织

  损伤后瘢痕挛缩致关节功能障碍。

  第四章 躯干部和会阴部损伤

  第二十七条 躯干部软组织挫伤比照第二十条。

  第二十八条 躯干部创口比照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九条 躯干部穿透创未伤及内脏器官或者重要血管、神经的。

  第三十条 胸部损伤引起气胸、血胸或者较大面积的单纯性皮下气肿,未出现呼

  吸困难。

  第三十一条 胸部受挤压, 出现窒息征象。

  第三十二条 肩胛骨、锁骨或者胸骨骨折; 胸锁关节或者肩锁关节脱位.

  第三十三条 肋骨骨折 (一处单纯性肋骨线形骨折除外) 。

  第三十四条 女性乳房损伤导致一侧乳房明显变形或者部分缺失; 一侧乳房乳腺

  导管损伤。

  第三十五条 腹部闭合性损伤确证胃、肠、肝、脾或者胰挫伤。

  第三十六条 外伤性血尿 (显微镜检查红细胞>10/高倍视野) 持续时间超过二周。

  第三十七条 会阴部软组织挫伤达10平方厘米 (儿童酌减) 或者血肿二周内不能

  完全吸收的。

  第三十八条 阴茎挫伤致排尿困难; 阴茎部分缺损、畸形; 阴囊撕脱伤、阴囊血

  肿、鞘膜积血;一侧睾丸脱位、扭转或者萎缩。

  第三十九条 会阴、阴囊创口长度达&nbsp2厘米; 阴茎创口长度达&nbsp1厘米。

  第四十条 外伤性肛裂、肛瘘或者肛管狭窄。

  第四十一条 阴道撕裂伤、子宫或者附件损伤。

  第四十二条 损伤致孕妇难免流产。

  第四十三条 外伤性脊柱骨折或者脱位; 外伤性椎间盘突出; 外伤影响脊髓功能

  短期内能恢复的。

  第四十四条 骨盆骨折。

  第五章 其他损伤

  第四十五条 烧、烫伤

  (一)烧烫伤占体表面积

  浅二度5%以上(儿童3%以上);

  深二度2%以上(儿童1%以上);

  三度01%以上。

  (二)头、手、会阴部二度以上烧烫伤,影响外形、容貌或者活动功能的。

  (三)呼吸道烧烫伤。

  第四十六条 冻伤比照本标准相关条文。

  第四十七条 电烧伤当时伴有意识障碍或者全身抽搐。

  第四十八条 损伤致异物存留深部软组织内。

  第四十九条 各种损伤出血出现休克前期症状体征的。

  第五十条 多部位软组织挫伤比照第二十条。

  第五十一条 多部位软组织创伤比照第二十一条。

  第五十二条 其他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损伤, 致人体组织、器官结构轻度损害或者部分功能障碍的比照本标准相关条文。

  第六章 附 则

  第五十三条 多种损伤均未达本标准的, 不能简单相加作为轻伤。若有三种(类)损伤均接近本标准的,可视具体情况,综合评定。

  第五十四条 本标准所定各种数据冠有“以上”或者“以下”的均含本数。

  第五十五条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法医学鉴定。

  +++++++++++++++++++++++++++++++++++++++++++++++++

  人体轻微伤鉴定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人体轻微伤的评定的原则方法及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公、检、法、司及院校系统进行损伤评定。

  本标准适用于一切违反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造成的轻微损害。

  2 总则

  21本标准根据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以医学和法医学的理论及技术为基础,结合我国法医工作的实践经验,为鉴定轻微伤提供科学依据。

  22轻微伤是指造成人体局部组织器官结构的轻微损伤或短暂的功能障碍

  23 鉴定人应当由公安机关及有关执法部门委托的法医人员或经培训过的兼职法医人员担任。鉴定人进行鉴定时,有权了解有关案情、现场勘查情况和调阅病历档案。有关部门必须给予协助。

  24 鉴定时,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依据人体损伤当时的伤情并结合损伤的预后作出综合评定。

  25 轻微伤的鉴定应在被鉴定者损伤消失前作出评定。

  26 本标准为轻微伤的下限,上线与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稿)衔接,未达到本标准的为不构成轻微伤。

  3 头颈部损伤

  31 头皮擦伤面积在5cm2以上;头皮挫伤;头皮下血肿。

  32 头皮创。

  33 头部外伤后,确有神经症状。

  34 面部软组织非贯通性创。

  35 面部损伤后留有瘢痕,外伤后面部存留色素异常。

  36 面部表浅擦伤面积在2cm2以上;划伤长度在4cm以上。

  37 眼部挫伤。

  38 眼部外伤后影响外观。

  39 眼外伤造成视力下降。

  310 耳损伤造成一耳听力减退26dB以上。外伤后引起听觉器官的其他改变。

  311 耳廓创在1cm以上;耳廓缺损。

  312 外伤后鼻出血;鼻骨线形骨折。

  313 口腔粘膜破损,舌损伤。

  314 涎腺其导管损伤。

  315 外伤致使牙齿脱落或者牙齿缺损。

  316 外伤致使牙齿松动2枚以上或三度松动1枚以上。

  317 外伤致下颌关节活动受限。

  318 颈部软组织创口长度在1cm以上。

  319 颈部皮肤擦伤,长度在5cm以上,面积在4cm2以上,或挫伤面积在2cm2以上。

  4 躯干部和会阴部损伤

  41 躯干部软组织挫伤面积在15cm2以上,擦伤面积在20cm2以上,躯干皮下血肿。

  42 躯干皮肤及皮下组织单个创口长度在1cm以上或者创口累计长度在15cm以上,刺创深达肌层。

  43 肋骨一处单纯性线性骨折;确证肋软骨骨折。

  44 女性乳房浅表损伤。

  45 外伤后血尿。

  46 会阴部软组织挫伤。

  47 会阴、阴囊、阴茎单纯性创口。

  48 阴囊、阴茎挫伤。

  49 脊柱韧带损伤。

  410 损伤致孕妇先兆流产的。

  5 四肢损伤

  51 肢体软组织挫伤面积在15cm2以上;擦伤面积在20cm2以上。

  52 肢体皮肤及皮下组织创口长度在1cm以上,刺创深达肌层。

  53 肢体关节、肌键损伤,伴有临床体症。

  54 手、足骨骨折。

  55 外伤致指(趾)甲脱落,甲床暴露,甲床出血。

  6 其他损伤

  61 烧烫伤

  611 躯干、四肢一度烧烫伤,面积在20cm2以上,或浅二度烧烫伤面积在4cm2以上;深二度烧伤。

  612 面部一度烧烫伤,面积在10cm2以上;浅二度烧烫伤。

  613 颈部一度烧烫伤面积在15cm2以上;浅二度烧烫伤面积在2cm2 。

  614 烫伤达真皮层。

  62 牙齿咬合致使皮肤破损。

  63 损伤致异物存留体内。

  64 其他物理、化学、生物因素所致的轻微损伤。参照相应条款。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附加说明

  A1 本标准未作规定的轻微损伤,可以比照本标准相应的条款作出鉴定。

  A2 未成年人损伤下限为本标准损伤的50%;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损伤下限为本标准损伤的60% 。

  A3 两种接近本标准以上的损伤,可综合评定;同类损伤可以累计。

  A4 本标准所说的以上、以下都连本数在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6006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4
下一篇2023-12-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