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一级到十级基本功的顺序

中国舞一级到十级基本功的顺序,第1张

1,一级(4-5岁):走步、音乐反映、扩指、手臂动作、弯腰、转腰、前压腿、双吸脚、脚位、头的动作、摆臂、蹦跳步、平踏步、游戏。

2,二级(5-6岁):走步和敬礼、音乐反映、手位、勾绷脚、含胸、展胸、提腰、松腰、旁开腿、推指、绕腕、头的动作、半蹲、蛙跳步、鸡走步、游戏、模仿与想象。

3,三级(6-7岁):吸跳步和敬礼、音乐反映、波浪、弯腰、勾绷脚、吸伸腿、后吸腿、手位、松肩、半蹲、掂脚走、鸭步走、蹦跳走、踏步走、模仿与想象。

4,四级(7-9岁) :二拍舞步、三拍舞步、单手位、波浪、压跨、勾绷脚、前抬腿、后抬腿、抱端腿、压腿、前踢腿、后踢腿、脚位、碎步、掰膀子、小跳、节拍练习、藏族舞、东北秧歌、结束动作。

5,五级(8-10岁):二拍舞步、双手位、手脚动作、勾绷脚、小弹腿、旁抬腿、后弯腰、压腿、0前、旁大踢腿、后踢腿、前滚翻、脚位、半蹲、小跳(一)、推指、波浪、点步转、小跳(二)、1节拍练习、藏族舞、东北秧歌、结束动作。

6,六级(9-11岁):提、沉、含、仰、移(盘坐、双跪准备)、开胯练习(吸、双腿开胯)、双腿大环动、压腿(前、旁、后)、搬腿(前、旁、后)、大踢腿(前、旁、后)、掰膀子、腰(站下腰强化练习,提高难度)。

7,七级(10-12岁):蹲(单把一位、二位、五位半蹲、全蹲)、擦地(单把前、旁、后)、五位擦地(双把前、旁、后)、小踢腿(双把前、旁、后)、单腿蹲(双把分解)、立身射雁(双把踏步蹲起)、涮腰(单把)、压腿(前、旁、后)、搬腿、大踢腿(单把前、旁、双把后腿)。

8,八级(11-13岁);九级(12-14岁);十级(13-15岁)这三级为专业曲目所设定的专页舞蹈动作,基本功在前面的考级过程中基本结束。

扩展资料:

中国舞China classic dance作为我国舞蹈艺术中的一个类别,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古典风格的特色舞蹈。

古典舞创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曾一度被一些人称作“戏曲舞蹈”,它本身就是介于戏曲与舞蹈之间的混合物。 戏曲和武术是建立中国古典舞训练的基础,中国古典舞的基础训练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鲜明的民族特色。基训中的技术、技巧有着独具一格的民族特性,与其它舞种中的技术、技巧有着很大的不同。

中国古典舞已初步形成我们民族自己的一套训练系统,而这套系统已具有比较强的民族特性,有我们民族的审美特征和美学规范,有我们的难度和艺术表现力,是其它训练体系所代替不了的。

1、一级(4-5岁):走步、音乐反映、扩指、手臂动作、弯腰、转腰、前压腿、双吸脚、脚位、头的动作、摆臂、蹦跳步、平踏步、游戏。

2、二级(5-6岁):走步和敬礼、音乐反映、手位、勾绷脚、含胸、展胸、提腰、松腰、旁开腿、推指、绕腕、头的动作、半蹲、蛙跳步、鸡走步、游戏、模仿与想象。

3、三级(6-7岁):吸跳步和敬礼、音乐反映、波浪、弯腰、勾绷脚、吸伸腿、后吸腿、手位、松肩、半蹲、踮脚走、鸭步走、蹦跳走、踏步走、模仿与想象。

4、四级(7-9岁):二拍舞步、三拍舞步、单手位、波浪、压垮、勾绷脚、前抬腿、后抬腿、抱端腿、压腿、前踢腿、后踢腿、脚位、碎步、掰膀子、小跳、节拍练习、藏族舞、东北秧歌、结束动作。

5、五级(8-10岁):二拍舞步、双手位、手脚动作、勾绷脚、小弹腿、旁抬腿、后弯腰、压腿、0前、旁大踢腿、后踢腿、前滚翻、脚位、半蹲、小跳(一)、推指、波浪、点步转、小跳(二)、1节拍练习、藏族舞、东北秧歌、结束动作。

6、六级(9-11岁):提、沉、含、仰、移(盘坐、双跪准备)、开胯练习(吸、双腿开胯)、双腿大环动、压腿(前、旁、后)、搬腿(前、旁、后)、大踢腿(前、旁、后)、掰膀子、腰(站下腰强化练习,提高难度)。

7、七级(10-12岁):蹲(单把一位、二位、五位半蹲、全蹲)、擦地(单把前、旁、后)、五位擦地(双把前、旁、后)、小踢腿(双把前、旁、后)、单腿蹲(双把分解)、立身射雁(双把踏步蹲起)、涮腰(单把)、压腿(前、旁、后)、搬腿、大踢腿(单把前、旁、双把后腿)。

8、八级(11-13岁);九级(12-14岁);十级(13-15岁)这三级为专业曲目所设定的专业舞蹈动作,基本功在前面的考级过程中基本结束。

扩展资料:

中国古典舞基训中的旋转技巧,以拧倾形态的舞姿结构为主要特色,与芭蕾舞基训中的旋转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芭蕾舞基训中的旋转都是直体的,大都在额状面的基础上进行立体构图和塑造形象,因此,动作长而舒展,延伸感强。身体的带动,手臂的带动,跨的带动都非常重要,旋转靠的就是全身的协调。

以腰带动转的特点,形成中国古典舞基训中转得起“法儿”的多种多样,而且多半是在动的过程中起的“法儿”。如大掖步转、扫堂探海转。

国古典舞基训中民族舞姿转“身法性”很强,有一部分民族舞姿转,可以说是身法的待续和夸张。

参考资料:

-中国舞等级考试

精选书摘 为什么我一走路就痛得不得了? 人体足部由二十六块骨头,五十六个关节和一百一十八根肌腱构成,而在约只有十一至十三平方公分的足踝关节上,承受着人体活动产生的巨大压力。走路时脚掌承受体重一.二倍的力量,脚跟着地末期受力则达体重五倍的压力,更何况跑、跳。因此其避震与力量传递系统,是非常精细巧妙的。此处一旦出了问题,可是相当扰人的一件事。 最容易扭到的关节 足踝翻脚刀 要找到没有足踝扭伤经验的人恐怕不容易,足踝可以说是人体最容易扭伤的关节了。当此处的韧带、肌腱受强力拉扯或扭转超过所能承受的极限时,就会造成组织部分或全部断裂,伴随疼痛、出血、瘀肿、无法受力的症状,严重时会失去关节稳定性。 足踝的韧带肌腱相当多,都有机会扭伤,但最常发生的是位于外足踝前外侧的「前胫骨腓骨韧带」(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裂伤,即俗称的「翻脚刀」。另外,内踝下方的三角韧带(Deltoidligament)裂伤,也不算少见。 脚踝扭伤治疗方法 Treatment 正确治疗 •遵循PRICE原则,受伤前二到三日先冰敷,等急性红肿改善后再热敷。 •轻度扭伤的固定,用弹性绷带即可;但若是严重扭伤,韧带出现显著松弛或关节不稳定,则需要使用石膏副木或充气式副木固定四周,以达到较好的修复效果。 •药物治疗:以非类固醇消炎药(NSAID)、肌肉松弛剂、止痛药、消肿药物为主。 •急性肿痛减少后,尽快展开肌力训练,以避免肌肉萎缩,同时增进本体感觉受器的修复。训练时,可戴具弹性的护踝,一方面增进信心,一方面避免偶发性再度扭伤。 •肿痛消除后,循序渐进恢复运动。 Training 训练强化 •关节的稳定度除了依赖韧带支持外,周遭肌肉肌腱的强度,更是决定关节强度的主要因素。因此防止扭伤的重要方法,就是增加肌力。 •提升平衡力,也是减少跌倒扭伤的重要关键。 起床脚一落地就足下痛的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的典型症状是足跟前端疼痛,特别是睡了一整晚后,刚下床那一刹那,疼痛往往最为严重;等多走几步后,转为较轻微的痛。这可能是因为一段时间没有承重的筋膜突然拉紧所致。一般女性发生率大约是男性的两倍。过去足底筋膜多发生在四十岁以上,但现代人可能运动不足,二十岁发生足底筋膜炎,已经比比皆是了。 症状 跟骨的前方常是压痛点,疼痛可能沿着筋膜往前扩展到脚弓,甚至向前到趾蹠关节。部分患者合并形成跟骨骨刺,较不容易治疗。 好发族群 长途步行者、久站者、赤脚走路者(在泥土地上走路例外)、穿平底鞋或拖鞋跑步者、下肢很少运动的人、突然间跑去打沙滩排球的人。 Prevention 预防 •避免上述容易引发的因子,包括赤脚走路等等。 •选择能对足底弓有适当支撑保护的鞋,包括外出鞋及室内拖鞋。有些人外出鞋不错,但在居家室内穿着毫无保护或支撑力的拖鞋,仍然很容易罹患此疾。 Treatment 正确治疗 •有红肿发炎者冰敷,无者热敷。热敷要做到小腿肚以上,使小腿肌肉一并放松。 •药物治疗:包括非类固醇消炎药及肌肉松弛剂。 •物理治疗:如热疗、水疗、电疗、超音波,以及足底筋膜 。 •利用小腿与足底双重伸展运动,使筋膜获得延展与强化,减轻其压力与发炎。 •必要时可进行局部注射,如非类固醇消炎药、类固醇(尽量少打)及增生疗法制剂。 •选择合适的足垫,保护足底足跟,增加对足弓的支撑。 Training 训练强化 •平时多做小腿及足底之伸展及肌力训练,提升柔软度与耐力。 • 适当选用足垫,注意平时之保护保养,减少足跟骨刺及足底筋膜纤维化的机会。 人体的足底有三个脚弓,维持足底良好的弹性及避震效果,包括「外侧纵弓」、「内侧纵弓」与「横弓」,依照各自结构,将我们足底落地的能量做转换,成为行走跑步时的推力。另外,依足弓的高低,一般也分为高足弓、中足弓与扁平足。 过去人们走在泥土地上,脚弓的结构正是顺应泥土地演化而来,然而现代人每天都踩在坚硬的路面或地板石材上,足底筋膜不但得不到锻炼,更容易受伤退化,连带着足跟的脂肪垫也提早萎缩了。精选书摘 为什么我一走路就痛得不得了? 人体足部由二十六块骨头,五十六个关节和一百一十八根肌腱构成,而在约只有十一至十三平方公分的足踝关节上,承受着人体活动产生的巨大压力。走路时脚掌承受体重一.二倍的力量,脚跟着地末期受力则达体重五倍的压力,更何况跑、跳。因此其避震与力量传递系统,是非常精细巧妙的。此处一旦出了问题,可是相当扰人的一件事。 最容易扭到的关节 足踝翻脚刀 要找到没有足踝扭伤经验的人恐怕不容易,足踝可以说是人体最容易扭伤的关节了。当此处的韧带、肌腱受强力拉扯或扭转超过所能承受的极限时,就会造成组织部分或全部断裂,伴随疼痛、出血、瘀肿、无法受力的症状,严重时会失去关节稳定性。 足踝的韧带肌腱相当多,都有机会扭伤,但最常发生的是位于外足踝前外侧的「前胫骨腓骨韧带」(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裂伤,即俗称的「翻脚刀」。另外,内踝下方的三角韧带(Deltoidligament)裂伤,也不算少见。 脚踝扭伤治疗方法 Treatment 正确治疗 •遵循PRICE原则,受伤前二到三日先冰敷,等急性红肿改善后再热敷。 •轻度扭伤的固定,用弹性绷带即可;但若是严重扭伤,韧带出现显著松弛或关节不稳定,则需要使用石膏副木或充气式副木固定四周,以达到较好的修复效果。 •药物治疗:以非类固醇消炎药(NSAID)、肌肉松弛剂、止痛药、消肿药物为主。 •急性肿痛减少后,尽快展开肌力训练,以避免肌肉萎缩,同时增进本体感觉受器的修复。训练时,可戴具弹性的护踝,一方面增进信心,一方面避免偶发性再度扭伤。 •肿痛消除后,循序渐进恢复运动。 Training 训练强化 •关节的稳定度除了依赖韧带支持外,周遭肌肉肌腱的强度,更是决定关节强度的主要因素。因此防止扭伤的重要方法,就是增加肌力。 •提升平衡力,也是减少跌倒扭伤的重要关键。 起床脚一落地就足下痛的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的典型症状是足跟前端疼痛,特别是睡了一整晚后,刚下床那一刹那,疼痛往往最为严重;等多走几步后,转为较轻微的痛。这可能是因为一段时间没有承重的筋膜突然拉紧所致。一般女性发生率大约是男性的两倍。过去足底筋膜多发生在四十岁以上,但现代人可能运动不足,二十岁发生足底筋膜炎,已经比比皆是了。 症状 跟骨的前方常是压痛点,疼痛可能沿着筋膜往前扩展到脚弓,甚至向前到趾蹠关节。部分患者合并形成跟骨骨刺,较不容易治疗。 好发族群 长途步行者、久站者、赤脚走路者(在泥土地上走路例外)、穿平底鞋或拖鞋跑步者、下肢很少运动的人、突然间跑去打沙滩排球的人。 Prevention 预防 •避免上述容易引发的因子,包括赤脚走路等等。 •选择能对足底弓有适当支撑保护的鞋,包括外出鞋及室内拖鞋。有些人外出鞋不错,但在居家室内穿着毫无保护或支撑力的拖鞋,仍然很容易罹患此疾。 Treatment 正确治疗 •有红肿发炎者冰敷,无者热敷。热敷要做到小腿肚以上,使小腿肌肉一并放松。 •药物治疗:包括非类固醇消炎药及肌肉松弛剂。 •物理治疗:如热疗、水疗、电疗、超音波,以及足底筋膜 。 •利用小腿与足底双重伸展运动,使筋膜获得延展与强化,减轻其压力与发炎。 •必要时可进行局部注射,如非类固醇消炎药、类固醇(尽量少打)及增生疗法制剂。 •选择合适的足垫,保护足底足跟,增加对足弓的支撑。 Training 训练强化 •平时多做小腿及足底之伸展及肌力训练,提升柔软度与耐力。 • 适当选用足垫,注意平时之保护保养,减少足跟骨刺及足底筋膜纤维化的机会。 人体的足底有三个脚弓,维持足底良好的弹性及避震效果,包括「外侧纵弓」、「内侧纵弓」与「横弓」,依照各自结构,将我们足底落地的能量做转换,成为行走跑步时的推力。另外,依足弓的高低,一般也分为高足弓、中足弓与扁平足。 过去人们走在泥土地上,脚弓的结构正是顺应泥土地演化而来,然而现代人每天都踩在坚硬的路面或地板石材上,足底筋膜不但得不到锻炼,更容易受伤退化,连带着足跟的脂肪垫也提早萎缩了。 强化4式 跳跃涌泉,腿部轻盈 1两脚与肩同宽站立,两手交叠置于背后。 2双侧踮脚而起,维持3秒后放低,但不完全着地;重复7次后才完全着地为1轮,每次连续练习3~7轮为1回。 早晚练习1回为宜。 Tip ▶有效增加足趾力量,直接 提升涌泉穴的力量,可强化小腿力量但又不易使小腿肌肉过于肥大,是足底筋膜炎、足跟炎、退化性关节炎预防保健及疾病调理的好方法。这也是传统养生智慧中补肾气的方法。《八段锦》最后一式「背后七颠百病消」,与此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涌泉穴:属足少阴肾经,强化此处,对泌尿生殖系统的活络与内分泌系统的强化具有积极的作用。 姿势2 避免骨盆前倾、后倾的不良习惯和姿势 我们刚出生时,脊椎几乎是直的,随着日常生活姿势改变, 逐渐形成腰椎的弧度(Lumbarlordosis)。一旦我们生活中有不当受力或习惯,就会导致脊椎病变,其中骨盆的前、后倾,更具有关键性影响,是长时间姿势不正确累积的「果」,也是引发更多毛病的「因」。 要知道,这样的变化都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经年累月后,身体养成的「不良习惯」。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避免造成骨盆前倾或后倾的姿势,是提高人体中心轴耐用年限的重要关键。 1 站立,两脚平稳落地,两手摸背后脊椎旁的大肌肉(阔背肌及竖脊肌),感觉其肌肉张力。 2单脚站立,你将发现后下背肌肉不但不会绷紧,反而放松了。因为此时你使用了更多的核心肌群。 相信经过这样的小测试,你已经体会到单脚站立练习的奥妙之处了!

楼主你好; 周一,跳跃练习——立定跳8组(100%),立定3级跳5组(100%),立定5级跳5组(100%)以上跳跃沙坑完成。负重15KG杠铃400米跨跳2组(100%),中间穿插无负重400米跨跳2组(放松)。腹卧撑50个3组。之后慢跑,按摩放松。 周二,专项训练——100米8组(记时全力),120米放松跑5组(70%),慢跑,按摩放松。 周三,力量练习——快挺(挺举)15个5组,要求重量25KG,要求瞬间爆发速度,高翻(抓举)10个3组,要求重量50KG,注意腰部保护。两头起30个5组,注意动作到位。仰卧举腿50个3组,要求脚不落地。立定支撑高抬腿200个3组,要求腿尽量碰到胸部。背肌练习50个3组,要求连贯。负重哑铃摆臂联系200个3组,要求快速但动作要规范,做的时候要充分体会正确的摆臂姿势。最后,半蹲10个3组(男子重量不要大于180KG),深蹲10个3组(男子重量不要大于150KG)注:一定要有人保护才可以做此练习,切记挺胸抬头,眼睛看前上方!!!因为此训练导致全身瘫痪的运动员不在少数,包括一些专业队的运动员。深蹲中间穿插快递高抬腿,是为了把深蹲获得的死力量激活。之后慢跑按摩。 周四:小肌肉群联系增加关节力量,单脚跳台阶,每腿200级/次,一腿3次,双腿单级跳200次,5组,双腿3级(台阶)跳200次,5组。最后跑台阶,要求速度,最好多人一起进行,为了是在混乱的脚步中找自己的节奏,比赛不可能是你自己在比,往往对手的节奏会打乱你的节奏。之后放松————周4也可以自己编排一些小关节练习,作为调整休息日 周五:速度训练——目的是把周3,周4的死力量充分激活,30米记时8组,(100%)目的是练起跑,60米记时8组(100%)目的是练习途中跑,120米5组(80%)不用记时。之后俯卧撑练习。慢跑放松。 周六:能力训练,最残酷的一天!150米记时8组(100%),对100米跑很有帮助,300米记时8组(100%),对200米帮助大。之后放松。今天别看写的少,估计跑完都动不了了。找地吐去吧,别喝凉水。 周日,慢跑放松调整一天。 谁怕谁啊专用,复制必究

前面已经介绍了胸部的肌肉,我们训练也是根据肌肉的功能去训练,只有了解清楚肌肉的功能,才能更好的去训练。简单讲胸部分为上胸,中胸,下胸,知道这些后我们根据相应的功能进行训练。

这张图划分的比较清楚,大家一看就很清楚的了解训练胸部的构造,胸部的形状更多是天生基因决定的,有的人是圆胸有的人是方胸,大家不必去纠结这些。只要你把胸部练大,视觉冲击是一样的。

先从上胸部开始:

上胸部是很多人在训练时容易忽略的一个区域,一般来说,我们的上胸部都是较弱的,而下胸部的力量相对较大,所以我们需要考虑优先进行上胸部训练,当然下胸也不能忽视,下胸的体积大小直接决定了胸型是否好看。

1:正确的热身过程可以比较大限度的降低运动损伤发生的几率,也能比较大化你的训练效果。正确的热身应该以关节为主导,重视关节功能,关节是产生动作比较关键也是比较脆弱的结构。 2:从上斜训练开始

上斜卧推,可以使用杠铃、哑铃、史密斯机。以上斜开始,这样可以用比较大重量来刺激使用频率较低上胸部肌肉纤维,以使其获得比较大增长。

3试着在卧推时顶峰收缩2-3秒

在上斜卧推的时候,推举到比较高点后顶峰收缩时候停留2-3秒,更多的去刺激,可以在卧推动作中,手臂始终保持内收状态。

4使用哑铃

哑铃活动轨迹相对比较灵活,可以不用局限于一个角度,根据自己的感受去变换角度,多做离心收缩,目标肌肉刺激更好,注意不要让肩关节肘关节锁死。

训练建议动作:

上斜杠铃卧推:

目标肌肉:胸大肌上束以及整体面积

协同肌肉:肱三头肌三角肌前束

起始姿势:坐于斜板櫈上,双脚自然分开踩实地面,骨盆保持中立位,腹部核心收紧,腰背挺直,肩胛骨收紧,肩带下沉,双眼位于杠铃的正下方,双手全握杠铃,握距是肩宽的15倍。

动作过程:吸气准备,呼气将杠铃推起至锁骨正上方,注意肘关节不要锁死,腕关节保持中立位,吸气胸大肌控制大臂将杠铃下放至胸部上方2-4指高度,大臂平行或者略低于背部,小臂垂直地面,呼气胸大肌发力将杠铃推起至起始位置,肘关节不要锁死,腕关节保持中立位,重复动作,呼吸速率保持2-4秒。

错误动作:含胸耸肩,身体晃动,腰背挺起过高,腕关节保持中立位,小臂不垂直。

上斜哑铃卧推:

目标肌肉:胸大肌上束和厚度

协同肌肉:肱三头肌三角肌前束

起始姿势:坐于斜板上,双脚分开,踩实地面,俯身双手拳握杠铃,将哑铃放至大腿前侧,身体缓慢躺下,顺势将哑铃放至胸前位置,骨盆保持中立位,腹部核心收紧,腰背挺直,肩胛骨收紧,肩带下沉,保持挺胸。

动作过程:吸气准备,呼气将哑铃推起到锁骨正上方,肘关节不要锁死,腕关节保持中立位,拳眼相对,吸气胸大肌控制大臂将哑铃打开身体两侧的位置,注意大臂平行于地面或略低于背部,肘关节略低于肩关节,小臂垂直于地面,腕关节保持中立位,拳眼相对,哑铃平行于地面,呼气胸大肌发力将哑铃推至起止位置,重复动作,呼吸速率2-4秒。

错误动作:含胸耸肩,身体晃动,腰背挺起过高,腕关节保持中立位,小臂不垂直。

上斜哑铃飞鸟:

目标肌肉:胸大肌上束内外侧线条以及轮廓

协同肌肉:肱三头肌三角肌前束

起始姿势:坐于平板凳上,双脚自然分开踩实地面,俯身双手拳握哑铃,呼气将哑铃放至大腿前侧位置,保持挺胸,肩胛骨收紧,肩带下沉,慢慢躺下,顺势将哑铃提至胸前位置,骨盆保持中立位,腹部核心收紧,腰背挺直。

动作过程:吸气准备,呼气将哑铃放至锁骨正上方位置,注意肘关节不要锁死,腕关节保持中立位,拳心相对,哑铃不要相碰,同时平行于地面,吸气胸大肌发力将哑铃向身体两侧打开,主要大臂平行于地面或略低于背部,肘关节略低于肩关节,肘关节夹角100-140度,腕关节保持中立位,哑铃平行于地面,呼气胸大肌发力将哑铃向上环抱至锁骨正上方位置,肘关节不要锁死,腕关节保持中立位,拳心相对,重复动作,呼吸速率保持2-4秒。

错误动作:含胸,耸肩,身体晃动,腰背挺起过高,肩外旋,

背部肌肉线条如何打造

 背部肌肉线条如何打造?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想要锻炼自己的肌肉,特别是男生,其中背部肌肉线条是很多人都向往的,下面我分享背部肌肉线条如何打造,一起来看下吧。

背部肌肉线条如何打造1

 首先介绍的动作是引体向上,这个动作是我们打造背部肌肉的王牌动作,可是说是一个无法代替的最好的动作。

 但是事实上很多人的引体向上做的并不那么理想,由于动作不规范所以导致背部肌肉得不到很好的锻炼。

 我们常见的错误动作第一,含胸、低头,第二过分的摇晃借力,如果是这样练的话,那你就是在练手臂。

 第三个就是在下落过程中容易耸肩,这是肩胛骨的不稳定造成的。所以在整个引体向上过程中,我们应该保持沉肩、抬头,并且尽量使动作在一个冠状面内完成。

 第二个动作俯身杠铃划船,在动作过程中一定要记住我们是练背,不是练腿,所以我们可以适当的把腿伸的直一些,保持微曲的状态就可以了。

 也有很多人在这个过程中不自觉的喜欢抬脚尖,其实这就代表你的`重心后移了,这时候就要把重心踩在前脚掌上,保持稳定。

 还有一点要引起注意的是,在我们上拉杠铃的过程中,一定要尽量使杠铃贴近我们的大腿并且沿着大腿上拉,不要让器械远离身体了。

 再就是在上拉时一定不要耸肩,可以稍微抬一下下巴,不要让肩带上扬就可以了。

 第三个动作俯身单臂哑铃划船,这个动作我们要想实现阻力最大化就一定要接近于垂直方向来做动作,而不是斜着。

 还有一点就是尽量不要在下落时把手肘完全伸直,可以保持一点微曲。最后一点还是要注意沉肩、挺背,稳住我们的肩胛部位,不要拉长背阔肌。

 第四个动作高位下拉,很多人在做这个动作时很容易的将拉杆拉到我们的面前了,而不是保持在冠状面的运动,这是一个常见错误。

 第二个就是在动作过程中后背喜欢向后缩,第三个就是没有保持小臂在整个过程中的垂直状态。这些错误都会导致我们力的分散。

 所以正确的下拉动作应该是尽量保持身体在冠状面内,手肘竖直下拉,保持小臂、拉绳和整个运动轨迹尽量在垂直线上,并且保持沉肩。

背部肌肉线条如何打造2

  背部的肌肉线条该怎么锻炼

  动作1:T杠划船

 T杠划船这个动作与杠铃划船动作相似但也有差别。而T杠划船在做的过程中一般用窄距方式锻炼,虽然两个动作都是锻炼背部,两者的区别就在于,T杠划船更适合锻炼背部的肌肉线条,同时对背部的锻炼有着很强的孤立性。

 为什么呢?很容易理解,T杠划船另一端的固定的,在我们发力的适合,身体的稳定性会很高,不像杠铃划船一样身体容易失衡。在做T杠划船的时候,两边发力会达到一致,背部发力的时候就很精准了。所以,想要练出背部肌肉线条,T杠划船是一个很好的动作。

  动作2:反手窄距高位下拉

 为什么选择窄距?因为与宽距高位下拉相比较的区别就在于,窄距高位下拉的动作幅度会增大。上面也说到,想要锻炼出背部肌肉线条,那么,选择动作幅度大的动作效果会更好。在做反手窄距高位下拉的时候,肌肉纤维滑动距离会加长,长期下去,肌肉的分离度就会明显,肌肉线条自然会露出来。

 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正确的进行锻炼。腰背部要保持挺直,不要弓腰,否则会减少背部肌肉的刺激度。同时,这个动作对于肩部的要求也很好,如果肩部太靠后,会影响整个动作的发挥,导致锻炼效果降低。

  动作3:坐姿划船

 坐姿划船这个动作比较简单,甚至对于新手来说无压力。坐姿划船这个动作是一个孤立性强、发力感较强的动作。大部分人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都会感受到背部肌肉发力。所以,这个简单的动作也成为了许多人练背部的必备动作。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动作简单,但也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调整好发力点,才能更好的刺激背部肌肉。

  动作4:单臂哑铃划船

 单臂哑铃划船这个动作更是常见,特别是健身新手,刚开始锻炼背部的时候,这个动作是必练的。单臂哑铃划船对于背部肌肉线条和背部肌肉围度的训练效果都是非常好的。所以,在健身圈中有一句话叫:练背部,唯独一个动作不能少——单臂哑铃划船。单臂哑铃划船可以作为一个热身前的动作,也可以作为一个收尾动作。虽然这个动作简单,但发力感极强,能够在短时间内,刺激我们的背部肌肉,使其快速充血发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6183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5
下一篇2023-1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