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的乳房整形手术

几种常见的乳房整形手术,第1张

女性的最重要的魅力标志就是形体美,女性的神韵要靠形体美来体现,这是一个女人的法宝和幸福的源泉,是女性美丽的根本所在。乳房则是女性形体美的代表。乳房过小、乳房过大、乳房松弛下垂、乳房缺失及乳头乳晕过大等均会影响到乳房的外观和形态,需要通过整形手术来纠正和改善。据郑州大学三附院乳腺外科张彦武副教授介绍,

乳房整形手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乳房过小或者过于平坦(小乳症)---隆乳手术

  隆乳手术一般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腋窝皱襞切口、乳晕切口、乳房下皱襞切口三种,东方人最常用的是前两种。根据置入的材料不同又分为硅凝胶假体和盐水假体。目前我们医院最安全最常用的是进口硅凝胶假体。

  乳房过大(巨乳症)----巨乳缩小手术

  手术方法分为倒T切口巨乳缩小术、乳晕环形+垂直切口乳房缩小术、短瘢痕环乳晕下蒂乳房缩小术(SPAIR)等等,手术将下垂的乳头提升到正常的水平位置并切除部分多余的乳房皮肤和乳腺组织,使乳房恢复正常的大小。

  乳房松弛下垂---乳房下垂悬吊手术

  一般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的下垂一般只需切除乳晕正上方的一块月牙形皮肤然后直接缝合即可。中重度的患者往往需要在乳晕周边作切口将松弛下垂的乳腺组织提升后重新缝合固定于胸壁。重度下垂伴有巨乳症者则按巨乳缩小的方法来手术。

  乳房缺失---乳房再造术

  一般分为医源性、外伤性及先天性的乳房缺失。医源性的大多为乳腺癌乳房切除后导致。手术方法分为:

  扩张皮肤后置入乳房假体的假体乳房再造术

  优点:手术简单,易操作 ,风险小

  缺点:扩张时间长,需二次手术,不适合难愈合性的创面

  带蒂的背阔肌肌皮瓣转移再置入乳房假体的带蒂背阔肌皮瓣乳房再造术

  优点: 再造乳房容量体积较充足,形态好,可以消除难治性创面

  横行腹直肌肌皮瓣带蒂(TRAM)或游离移植乳房再造术(free TRAM)、或腹直肌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乳房再造术(DIEP)。

  优点:再造乳房容量体积充足,形态好,质地柔软,有悬垂感而且能顺带腹部松弛的去脂去皮减肥(腹壁整形)  乳头及乳晕畸形---乳头乳晕整形术  常见的是乳头过大、乳晕过大,可分别运用乳头缩小术和乳晕缩小术来纠正。乳头内陷时可采用乳头内陷矫正术。

  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乳房不够美丽的爱美女人不必再选择自怨自艾,不必再埋怨上天的偏心和父母的遗传,现在只要通过各种精巧的乳房整形手术就能帮您塑造更完美的胸部曲线,增加您面对生活

、面对朋友的信心,让您可以展现最完美的女性形体魅力。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1 拼音

yāo sān jiǎo

2 英文参考

trigonum lumbale

lumbar trigone

lumbar triangle

3 注解

位于背阔肌深面,第12肋的下方。三角的内侧界为竖脊肌外侧缘,外下界为腹内斜肌后缘,上界为第12肋。有时由于下后锯肌在12肋的附着处 与腹内斜肌后缘相距较近,则下后锯肌亦参与构成一个边,共同围成一不等四边形的间隙。三角的底为腹横肌起始部的腱膜,腱膜深面有三条与第12肋平行排 列的神经。自上而下为助下神经、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腱膜的前方有肾和腰方肌,肾手术腹膜外入路必经此三角,当切开此腱膜时应注意保护上述三神 经。第12肋前方与胸膜腔相邻,为扩大手术野常切断腰肋韧带,将第12肋上提,此时需注意保护胸膜,以免损伤引起气胸。肾周围脓肿时可在此切开引流。腰上三 角是腹后壁薄弱区之一,腹腔器官可经此三角向后突,形成腰疝。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保证100%正确,涉及到药方及用法用量的问题,不保证正确,仅供参考。由此造成的问题,本站概不负责。

1、腹部的境界上界:为胸廓下口,即剑突、肋弓、第11肋前端、第12肋下缘和第12胸椎围成;下界:为耻骨联合上缘、耻骨嵴、耻骨结节、腹股沟韧带、髂嵴至第5腰椎下缘的连线。

2、腹膜:是一层薄而光滑的浆膜,呈半透明状,有壁腹膜和脏腹膜之分。

3、腹膜形成的结构:网膜,系膜,韧带,皱襞,隐窝,陷凹

4、腹膜腔:是指脏腹膜和壁腹膜之间的潜在性腔隙,仅有小量滑液。

5、腹腔:是指膈以下、盆膈以上、腹前壁和腹后壁之间的腔,内有许多腹腔脏器及腹膜腔等。

6、腹膜与腹盆腔脏器的关系

腹膜内位器官:脾、胃、空肠、回肠、盲肠、横结肠和乙状结肠。

腹膜间位器官:肝、胆囊、升结肠、降结肠、子宫和膀胱。

腹膜外位器官:胰、输尿管、肾及肾上腺、十二指肠降部和水平部。

7、大网膜:胃与横结肠之间的双层腹膜结构,胃结肠韧带(胃网膜左、右血管)。

8、小网膜:由肝门向下移行于胃小弯和十二指肠上部的双层腹膜结构,可分为二部分:肝胃韧带,肝十二指肠韧带 。

9、十二指肠悬韧带(Treitz韧带):由十二指肠悬肌和十二指肠空肠襞共同构成,是确定空肠起始的重要标志。

10、简述膈下间隙的分部。

答:结肠上区,又称膈下间隙,被肝分为肝上间隙和肝下间隙。

(1)肝上间隙:被纵行的镰状韧带分为左肝上间隙和右肝上间隙,其中左肝上间隙又可被左三角韧带分为左肝上前间隙和左肝上后间隙。肝上面后部没有腹膜被覆的部分称裸区,它与膈相接之部称为膈下腹膜外间隙。

(2)肝下间隙:以肝圆韧带为界分为左肝下间隙和右肝下间隙(肝肾隐窝),左肝下间隙又以小网膜和胃为界分为左肝下前间隙和左肝下后间隙(即网膜囊)。

11、肝肾隐窝(名解):为右肝下间隙的底部,因其位于肝右叶下方与右肾上端之间故得名,是平卧位腹膜腔最低点。

12、肝肾隐窝是平卧位腹膜腔的最低部位;腹膜炎病人宜采取半卧位,使炎症渗出液向下流入盆腔最低部位,如男性的直肠膀胱陷凹或女性的直肠子宫陷凹,以减少腹膜对其吸收,并可通过直肠或女性阴道穿刺技术来确诊和治疗。

13、试述网膜囊的名解、位置和境界。

答:是小网膜和胃后壁与腹后壁的腹膜之间的一个扁窄间隙,网膜囊位于小网膜和胃的后方

境界:①前壁:小网膜、胃后壁和胃结肠韧带;②后壁:横结肠系膜及覆盖于胰、膈、腹主动脉、左肾及左肾上腺前方的腹膜;③上壁:膈下方的壁腹膜、肝尾状叶;④下壁:大网膜前、后两层的愈着部;⑤左界:脾、胃脾韧带、脾肾韧带;⑥右界:网膜孔。

14、网膜孔境界:可通过1-2横指,孔的前界是肝十二指肠韧带(肝固有A、胆总管、肝门静脉),后界是下腔静脉表面的壁腹膜,上界是肝尾状叶,下界是十二指肠上部。网膜孔是网膜囊与腹膜腔的唯一通路

15、 结肠下区以升结肠、降结肠和小肠系膜为界,分为右结肠旁沟、左结肠旁沟、右结肠系膜窦、左结肠系膜窦四个间隙。

△16、简述胃的位置、毗邻、动脉、静脉和淋巴结,胃大部分切除时在胃大弯和胃小弯处切除的标志。

答:①位置: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贲门位于T11左侧,幽门位于L1右侧。

②毗邻:胃前壁的前方右侧有肝、左侧有膈,下部接触腹前壁,胃后壁隔胃网膜与胃床(膈、脾、胰、左肾、左肾上腺、横结肠及其系膜等)相邻。 ③动脉:胃的动脉来自腹腔干及其分支。胃小弯有胃左动脉(腹腔干分支)、胃右动脉(肝固有动脉或肝总动脉的分支)。胃大弯有胃网膜左动脉(脾动脉分支)、胃网膜右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分支)。还有胃短动脉,可能有胃后动脉(都是脾动脉分支)。 ④静脉:与同名静脉伴行,最后均注入肝门静脉。 ⑤淋巴结:均注入腹腔淋巴结。 ⑥胃大部分切除时在胃大弯和胃小弯处切除的标志:胃小弯——胃左动脉第1~2支分支之间,胃大弯——胃网膜左动脉第1~2支分支。

17、手术时区分胃与十二指肠上部的标志是幽门前静脉,辨认空肠起始的标志是十二指肠悬韧带,辨认幽门窦与幽门管的标志为胃大弯侧的中间沟。

18、肝外胆道构成:由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胆囊和胆总管等组成。胆总管分为十二指肠上段、十二指肠后段、胰肠腺和十二指肠壁段四段,胆总管手术多在十二指肠上段进行。

19、胆囊三角(名解):又称Calot三角,由胆囊管、肝总管和肝下面围成,手术中常在此寻找胆囊动脉。

20、胆囊底的体表投影为右锁骨中线或右腹直肌外侧缘与右肋弓的交点,胆囊动脉一般发自肝右动脉,手术时在胆囊三角容易找到该动脉;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为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阑尾动脉一般发自回结肠动脉,沿阑尾系膜可以找到此动脉。

21、McBurney点(名解):即麦氏点,位于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是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阑尾炎时此处常有明显的压痛。

△ 22、阑尾的位置和形态,体表投影,血管、神经和淋巴结,临床意义。

答:①位置和形态:为一蚓状盲突,直径约05cm,一般位于右髂窝内,附于盲肠后内侧壁近下端处。三条结肠带汇合于阑尾根部,手术时可作为寻找标志。阑尾系膜为三角形,连于小肠系膜下部,内有血管、神经和淋巴管。 ②体表投影: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为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 ③血管、神经和淋巴结:阑尾动脉一般发自回结肠动脉,阑尾静脉与之伴行,经回结肠静脉、肠系膜上静脉汇入肝门静脉;神经来自肠系膜上丛的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淋巴结均引流至肠系膜上淋巴结,经肠干入乳糜池。 ④临床意义: A、化脓性阑尾炎时,细菌栓子可随肝门静脉入肝,导致化脓性门静脉炎和肝脓肿;B、小孩阑尾炎易穿孔导致弥漫性腹膜炎,因为小孩阑尾壁薄,大网膜较短,诊断迟缓。 C、阑尾的位置可有回肠前位、盆位、盲肠后位、回肠后位、盲肠下位、腹膜外位、高位阑尾等。

23、小肠系膜根的位置是从左上到右下,其长度远远短于小肠,因而小肠系膜呈扇形。

24、系膜三角(名解):空、回肠被腹膜包绕形成系膜时,在系膜缘处留有小部分肠壁裸露,此裸露肠壁与系膜形成以三角形间隙称系膜三角。在小肠吻合术是,应注意缝闭此三角,以促进愈合,防止发生肠瘘。

结肠的动脉:肠系膜上A:回结肠A,右结肠A,中结肠A。肠系膜下A:左结肠A,乙状结肠A

25、试述肝门静脉的组成、合成部位、属支和特点及其上下腔静脉的吻合部位。

答:①组成: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和脾静脉; ②合成部位:胰颈后方; ③属支与收集范围: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胃左静脉、胃右静脉、胆囊静脉和附脐静脉,主要收集腹腔内除肝以外未成对脏器的静脉血; ④特点:肝门静脉是肝的功能性血;门静脉及其属支内缺少功能性静脉瓣,肝门静脉内压力过高时血液易发生逆流,当门静脉阻塞时,可导致门脉高压症,并可引起呕血、便血、脐周静脉曲张、腹水和脾肿大等症状; ⑤与上、下腔静脉的吻合部位:食管静脉丛、直肠静脉丛、脐周静脉丛和Retzius静脉。

26、腹膜后隙位于腹后壁的腹膜和腹内筋膜之间,向上与后纵隔相通,向下通盆腔腹膜后间隙。腹膜后隙的层次:第一层主要为胰和十二指肠;第二层包括十字形血管架和肾、肾上腺及输尿管,血管为纵行的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横行的肾动、静脉,斜行的睾丸(卵巢)动脉;第三层包括胸导管、乳糜池和腰干等

△ 27、胰的位置与毗邻、分部、血管与淋巴回流、占位病变时出现症状。

答:①位置与毗邻:位于腹后壁,前面隔网膜囊与胃相邻,后方有下腔静脉、胆总管、肝门静脉和腹主动脉,右端胰头被十二指肠环抱,左端胰尾接脾门。 ②分部:胰分为头、颈、体、尾4部,胰管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副胰管开口于十二指肠小乳头。 ③血管与淋巴回流:胰头——胰十二指肠上动脉,胰颈——胰十二指肠下动脉,胰体、胰尾——脾动脉。静脉主要回流到肝门静脉系。胰的淋巴回流到胰上、下淋巴结和脾淋巴结,再注入腹腔淋巴结。 ④占位病变时出现症状:胰头部肿瘤可压迫十二指肠引起梗阻;压迫下腔静脉引起下肢水肿;压迫肝门静脉引起腹水;压迫胆总管引起胆汁排出,引起阻塞性黄疸。

28、肾的位置和体表投影,手术入路位置及层次。

答:①位置和体表投影:位于腹后壁,在脊柱腰段两侧。右肾上端平T12,下端平L3,第12肋斜过其后面上部。左肾上端平T11,下端平L2,第12肋斜过其后面中部。肾门的体表投影为第12肋与竖脊肌外侧缘的夹角处,即肾区。 ②手术入路位置及层次:经腰上三角,层次为皮肤、浅筋膜、肌层(包括背阔肌、腹外斜肌、下后锯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腹横筋膜、腹膜后脂肪及肋下神经、髂腹下神经、腹股沟神经(可能遇到)、肾筋膜、肾脂肪囊、肾纤维囊。

29、肾区(名解):在腰背部,肾门的体表投影点位于竖脊肌外侧缘和第12肋的夹角处,称肾区。肾炎或肾盂肾炎时,此处可有叩击痛。

30、肾蒂内结构,由上到下依次为肾动脉、肾静脉、肾盂,由前向后则为肾静脉、肾动脉、肾盂。

31、胰头和胰颈的血液由来自胃十二指肠动脉的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和来自肠系膜上动脉的胰十二指肠下动脉。肾上腺有三对动脉,包括肾上腺上动脉、肾上腺中动脉、肾上腺下动脉,分别发自膈下动脉、腹主动脉、肾动脉。

32、下腔静脉的属支主要有肝静脉、肾静脉、腰静脉和膈下静脉等。左、右肾静脉均注入下腔静脉,但左肾静脉还收纳左睾丸(卵巢)静脉、左肾上腺静脉。

在生活中,偶尔的弯腰驼背在很多人看来,不是什么不妥的地方。确实,弯腰驼背不是什么大病,但是如果长期不注意自己的身姿,人为的生理性弯腰驼背就会变成难以逆转的病理性弯腰驼背,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那么具体来说,经常弯腰会有什么危害呢?

弯腰的危害

1/5 分步阅读

首先,严重的弯腰驼背可以形成一种丑陋的姿态,使患者不能直视前方,不仅从心理上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还有可能造成终生残疾。许多患者不得不放弃自己钟爱的工作,家庭生活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影响。

2/5

其次,弯腰驼背常常会造成合并胸廓畸形、膈肌活动受限、内脏受压、胸腹相贴等,极大影响人体的呼吸、循环以及消化功能,容易诱发呼吸及消化系统疾病,且一旦发生急腹症则很难找到合适的手术入路。

3/5

再者,对于习惯了弯腰驼背的人来说,其重心位于下肢前方,因此他们走路的重心不稳,容易摔倒,引起各种损伤。尤其是那些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他们的脊柱已融合为一条长骨,很容易发生外伤性脊柱骨折,严重者可造成合并截瘫,久而久之,弯腰驼背会引起椎管狭窄,常发生很难治疗

4/5

因此,在日常生活我们就要防微杜渐,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弯腰驼背。比如在用传统的饮水机装水的时候,由于饮水机的高度受限,我们常常都要弯下腰,再用手发力按压取水。如果每次装水都这样操作的话,会对我们的腰椎产生一定的劳损,长此以往,就会出现弯腰驼背的恶果。

  楼主好,所谓李嘉诚医院,就是我们的汕大医学院第一第二附属医院

  主要是指第一附属医院,它的网址是http://wwwstuhcomcn/

  据我所知,这是一家很好的医院,确实,在粤东地区算得上是非常好的医院,而且医生的知识是很牢固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这是一家教学医院,教学医院的医生都是经验老到丰富的哦

  收费方面是很合理的

  以下是它自己的相关介绍哦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哦

  1、 科室历史及人员构成

  我院骨科正式创建于1989年。二十年来,学科从无到有,不断进步,从初建时只有20张病床、3位在职医师的弱小学科发展成为拥有80张病床和独立研究室,包括1位教授、三位主任医师、5位副主任医师,5位博士、4位博士后的集临床诊疗和科技研发为一体的医院重点学科,汕头大学硕士点学科。年门急诊量达到10000余人,手术量1200余例。先后承担省部级课题十余项,累计获得经费资助88万元。在学科发展、建设过程中,科室同仁共同努力,依托汕头大学的品牌,以高起点的临床技术为先导,以密切结合临床需求的高水平研究为支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科室特色。目前我院骨科在传统优势的创伤骨科、手外科基础上,近5年来脊柱外科、关节外科、小儿骨科迅猛发展,远近闻名,已经成为我科的知名品牌,吸引来自省内、福建、江西、湖南等地的患者。我科在国内骨科学界威名远扬,在粤东地区被公认为综合实力最强的学科!届时全科将拥有博士8名,博士后4名,为粤东地区专业技术能力最强、设施最为齐备、床位数量最多的科室。我科发展史:

  2003年我科李文胜医生开展粤东首例游离胸脐超大皮瓣、背阔肌皮瓣修补下肢大面积皮肤缺损

  2003年我科邱开封医生开展粤东首例小儿先天性肢体束带重建术

  2003年我科开展粤东首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2003年我科开展粤东首例小切口(8cm)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时间45min,无需输血,开创了微创关节置换的先河

  2003年我科开展粤东首例椎间盘镜下间盘摘除术

  2003年我科开展高位颈椎管内(颈2-4)巨大肿瘤全切重建

  2004年开展粤东首例骨盆巨大肿瘤人工半骨盆置换术

  2004年我科开展粤东首例胫骨恶性肿瘤节段切除,游离腓骨胫骨化保肢成功

  2004年我科开展开展了巨大骶骨脊索瘤一期联合前、后路肿瘤全切、脊柱重建术;巨大骶骨肿瘤行后路肿瘤全切,脊柱骨盆重建术,均获巨大成功

  2004年宋建新主任开展广东省首例重度先天性髋关节脱位pemberton截骨

  东首例寰枢椎脱位侧块螺钉重建、枕颈融合

  2005年开展广东省首例经劈开胸骨入路行第三胸椎结核切除重建

  2005年举办第一届全国脊柱关节外科研讨会

  2005年开展广东省首例全胸椎椎弓根螺钉技术行特发性脊柱侧弯矫形

  2006年开展粤东首例下颌下入路齿状突骨折空心钉内固定

  2006年实施粤东首例枢椎椎弓根骨折前路复位重建成功

  2006年杜世新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国际脊柱侧突研讨会大会发言并成为大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2006年实施粤东首例颈椎多发骨折脱位全颈椎弓根螺钉复位重建成功

  2006年实施粤东首例全胸椎弓根螺钉技术行上胸椎(胸1~胸3)椎体病变切除重建

  2006年聘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骨科专科医院院长王岩教授为汕头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聘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张永刚教授为汕头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

  2006年举办第二届全国脊柱关节外科研讨会

  2006年杜世新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参加在广州举行的国际脊柱脊髓损伤研讨会大会主持人并应邀大会发言

  2006年实施粤东首例枢椎爆裂骨折C2、C3椎弓根螺钉重建成功

  2006年实施粤东首例双侧全膝人工关节一期置换术

  2006年实施粤东首例寰枢椎爆裂骨折C1、C2椎弓根螺钉重建成功

  2007年我科罗绍伟医生实施粤东首例关节镜下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成功

  2007年实施粤东首例经皮椎体成形术

  2007年我科罗绍伟医生实施粤东首例重度骨盆骨折联合前后入路复位重建成功

  2007年我科刘东昕博士实施粤东首例联合皮瓣重建成功

  2007年我科举办第三届全国脊柱关节外科研讨会

  2008年我科开展国际领先、广东省首例胸椎肿瘤后路全脊椎切除重建成功,全年累计施行3例,均获成功

  2008年我科开展国际领先、广东省首例胸椎3、4结核截瘫经后路全脊椎切除重建成功,全年累计施行2例,均获成功

  2008年我科举办第四届全国脊柱关节外科研讨会

  2008年我科杜世新教授作为国内著名骨科专家入选《脊柱外科特刊》国内专家介绍

  科室人员结构:医师共13人:教授1名、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7名;主治医师2名。其中,博士4人,博士后2人,硕士3人。 护士15人:主任护师1名;副主任护师6,主管护师5名;护师3名。

  2、 科室专业水平与临床工作

  我院骨科创建至今,现分为脊柱外科、手外科和创伤骨科、骨关节肿瘤外科、小儿骨科等4个三级学科专业。目前,骨科能够开展的高难度的手术稳居国内先进水平:

  脊柱外科:经下颌下入路行齿状突(寰、枢椎骨折)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术;经后路寰椎后弓切除减压、寰、枢椎关节突螺钉固定,颈椎、枕骨融合术;经后路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枢椎弓骨折、脱位经前路钢板固定或后路椎弓根螺钉重建;高位颈椎管内(颈2~4)巨大肿瘤全切、侧块钢板内固定术;高位颈椎病(颈3)前路椎体切除重建;低位经胸腔、联合低位经颈入路行上胸椎病变(胸1~2)病灶切除、重建;劈开胸骨柄入路行上胸椎病变(胸2~3)病灶切除重建;经肩胛骨下入胸入路行上胸椎病变(胸4~5)病灶切除重建;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弯前路经胸矫形;重度脊柱侧弯后路多节段联合矫形(最大胸弯由术前85度矫正到术后为5度);联合前路经胸腔、腹膜外一期行脊柱后突、侧弯畸形三维矫形(最长跨越6个椎体);巨大骶骨脊索瘤一期施行联合前、后路肿瘤全切、脊柱重建术(保留二便功能);巨大骶骨肿瘤行后路肿瘤全切,脊柱、骨盆重建术(保留骶神经);单纯后路途径施行胸椎肿瘤全部切除、椎体置换重建。

  关节肿瘤外科:骨盆肿瘤行人工半骨盆置换术;双侧一期全膝关节置换;双侧一期全髋关节关节置换术;先天性尺骨缺如改良式桡骨短缩,环状韧带重建,尺骨小头重建、延长术;胫骨恶性肿瘤行节段切除,游离腓骨移植代胫骨保肢术;股骨头坏死行带旋髂深动脉骨块植入术;胫骨恶性肿瘤行节段切除假体关节保肢。骨与软组织巨大肿瘤切除术及骨肉瘤保肢手术、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术、

  显微外科及创伤外科:断指断肢再植术、手指再造术、臂丛神经严重损伤的手术、重度骨盆骨折重建、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与骨折畸形的手术治疗等。

  小儿骨科: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及小儿畸形矫形术。

  骨科开展部分高难度手术示例(见图):

  齿状突骨折术前 齿状突骨折术后,见良好复位

  寰、枢椎脱位行后路寰椎后弓切除减压、寰、枢椎关节突螺钉固定、颈枕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C2-C4脊髓外肿瘤切除侧块钢板内固定

  寰椎、枢椎脱位,枢椎椎弓骨折,颈椎2~4骨折、脱位,椎弓根钉固定

  C3~C6多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

  C3 C4

术后产生的斑痕跟按摩是没有任何关系的,你不需要按摩按摩,不能解决你瘢痕的问题,你可以考虑用市面上出售的祛疤膏,如果效果不好,可以去医院医疗整形科考虑激光或者手术祛疤。如果是乳癌手术之后要求再造乳房,整形外科医生原手术切口部位造成一个间隙;如果是乳癌前期病变者,就要先将她的乳腺彻底切除,然后,设计裁取一块包括神经、血管和肌肉蒂的“背阔肌岛状真皮肌皮瓣”,塑乳房状,再移植到胸部皮下间隙处,即完成 了再造手术。对于先天性乳房缺如、乳房发育不全也可进行乳房再造。

 人体的姿势由肌肉决定。人体有许多对立的肌肉和协同的肌肉。只有当肌肉力量平衡时,人们才能有健康好看的姿势。因此,所有的姿势问题都可以归因于肌肉力量的不平衡,这可以通过适当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拉伸来改善。

圆肩是由肱骨内旋引起的,肱骨内旋是由胸大肌、背阔肌和大圆肌的过度收紧以及次棘肌和小圆肌的过度放松引起的。驼背由肩胛骨前入路引起,肩胛骨前入路由胸小肌过紧、菱形肌和斜方肌过松引起;头前入路是颈屈和头伸,主要由头后肌群过度收紧和头夹肌、颈夹肌过度放松引起。因此,为了改善圆肩驼背头的前引,有必要放松上述紧张的肌肉,训练过度松弛的肌肉。

么普拉提如何能被用来改善圆肩驼背头的前引?我将给出如下几个动作:1 猫的背部伸展。四足姿势准备、核心收紧、侧向呼吸、吸气准备、骨盆向后呼气、圆拱形脊柱;吸气并回到准备阶段。呼气,伸展上脊柱。吸气并返回准备状态,重复5次。2一腿后踢。俯卧,前臂支撑躯干远离坐垫,双手紧握坐垫,双腿并拢,伸直,脚背略微伸展;水平吸气,抬起腿离开垫子约5厘米,弯曲一个膝关节,脚跟朝臀部,轻快地移动。呼气,用同样轻快的动作伸直弯曲的膝关节,同时弯曲另一个膝关节。一条腿重复10次,总共20次。

 3双踢。俯卧,下巴放在垫子上,肘部弯曲,一只手握着另一只手,双手放在背部骶骨上,腿离垫子大约3厘米,膝盖伸直,脚背稍微伸展;呼气,膝盖微微弯曲,脚跟朝臀部。水平吸气,将胸部抬离垫子,伸直肘关节,手背,伸直膝关节,抬起脚跟,回到初始位置,重复上述动作6次。

1、乳房再造手术后要进行持续负压引流48小时,手术创口要予以加压包扎;2、术后12小时内患者要平卧位,待硬膜外麻醉药物作用消失后改为半卧位。并且限制患者活动,以减少出血或疼痛。静脉输液每1500—200ml,静脉给予抗生素5—7天。

  3、乳房再造术后48小时打开敷料,拔除引流管;并且观察皮瓣或肌皮瓣色泽有无改变,如果出现紫红色应立即进行相应并做好护理。

  4、有些患者在乳房再造术后3—4天,可能会出现385°C以下热,多属吸收热,可给予退热药物或物理降温对症处理。但如果5天后出现高热时应考虑是否有感染,应该及时检查处理,并换用有效抗生素。

  5、一般情况下,乳房再造术的缝线在术后7天可间断拆线、 8—10天拆除全部缝线。

  6、乳房再造术后3个月内,患者需要佩戴弹力胸罩,这样可以固定乳房并对乳房塑形,还可以减少切口张力,预防再造的乳房下垂变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6222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5
下一篇2023-1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