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力量在舞蹈力量训练中的意义]腰腹力量训练9个动作

[核心力量在舞蹈力量训练中的意义]腰腹力量训练9个动作,第1张

  舞蹈训练的内容极其广泛。舞蹈训练学研究包括了舞蹈力量、舞蹈柔韧能力、舞蹈速度能力、舞蹈灵敏能力、舞蹈耐久力、舞蹈的心智训练等多种内容和环节。  一、舞蹈力量能力和分类

舞蹈力量能力是一种复杂的综合能力。舞蹈力量是由不同类型构成的,不同力量能力之间存在着性质和技术特征的差别。

杨欧在《论舞蹈力量能力类型划分》一文中根据舞蹈者在技术技巧中的时空特征和不同作用,把舞蹈力量划分为功能性力量和技术性力量两大类。稳定性、控制性、柔韧性、速度性、爆发性等力量属于功能性力量;外开力、外旋力、蹲蹬力、控制力、踢摆力等属于技术性力量。

二、核心稳定性和核心力量

核心稳定性和核心力量相关的训练最早用于医学康复,后用于健身和运动训练,2005年,美国学者把提高稳定性的力量称为核心力量。

人体最主要的核心部位是由腰、髋关节、骨盆的三部分周围肌肉构成的,包括竖脊肌、腹横肌、腹直肌、腹斜肌、腰方肌、下背肌等从人体膈肌以下到骨盆底肌,其中浅表的是整体肌,连接骨盆和胸廓,而分布在脊柱深层的属于局部肌肉。整体肌肉收缩通常产生较大的力矩并引起大幅度的运动,局部肌肉收缩时一般不会造成肌肉长度的变化和运动范围的改变。这些肌肉始终在控制骨盆、躯干部位,形成稳定姿态,为上下肢运动创造支点,使肌肉力量得以产生、传递和控制、优越化。

核心力量是核心稳定性的具体表现。核心部位的肌肉用力时可以在各个平面上控制躯干的运动,还可以使脊柱形成一个结实的圆柱体以减轻周围的肌肉负荷。稳定性力量对于舞蹈者的身体形态、重心、平衡、舞姿造型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是保证舞蹈技术正确完成和发挥的基础。没有稳定性就没有舞蹈的美,因此,核心肌群的力量对舞蹈训练来说意义非凡。

三、核心力量在舞蹈训练中的重要作用

核心力量在舞蹈训练中的重要作用可以归纳如下。

1维持躯干的稳定性

在完成舞蹈动作的过程中,为了保持舞姿,或为了完成舞蹈技术技巧,需要保持躯干的稳定。例如,舞蹈中的各种跳跃动作,除了要求推地动作快之外,最重要的是跳起时要保持身体在空中不变形不走样。腾空后就完全要依靠肌肉维持躯干姿态的稳定性。舞姿性的跳跃动作,肢体既有横向运动也有纵向运动,下肢的动作在不停变化,但是躯干的姿态却始终如一。

脊柱腰椎旁肌群中,表层的肌群产生运动,对抗外在负荷,维持脊柱姿态;深层肌群如回旋肌、多裂肌、棘间肌等接近腰椎中心,力臂较短,在产生运动时需要较大收缩力维持腰椎的稳定。腹横肌产生张力,横向箍紧腰椎,多裂肌依靠强直收缩增加脊柱阶段间的稳定性。

臀大肌收缩使背肌发生作用,连接了所有脊椎骨,起到了控制、稳定脊柱的作用;同时腹直肌、腹内外斜肌、腰方肌、骨盆底肌、臀中肌、臀小肌、梨状肌等一系列肌肉连锁反应,保证了舞蹈演员在剧烈的旋转和弹跳中全身运动的整体性。

2保持身体运动时重心轴的垂直

舞蹈时人体重心轴会随动作过程不断变化,也会因为舞蹈者技术性力量的强弱而变化。维持动作中身体的稳定问题,实质上就是对身体重心轴的调整与控制问题。调整重心轴是维持平衡的关键。例如,芭蕾舞中的二位旁腿转(A la seconde),主力腿在动力腿的脚尖发力的瞬间找准重心轴,同时动力腿保持抬平,胯关节内收以保持动力腿在转动时始终通过人体总重心轴而不会走偏,这样才能很好地完成旋转。当旁腿上下波动时就会导致身体重心偏移出垂直轴,就会看见演员会采用臀部略后坐、收腹等动作,目的就是依靠核心部位的肌群力量迅速调整身体重心位置。

骶脊肌、横突棘肌、横突间肌、棘突间肌、多裂肌等多是腱膜状肌肉,附着于单关节或某一节段,当旋转发生的时候肌肉被激活,常以离心方式收缩,维持脊柱的机械稳定性。腰方肌则依靠等长收缩帮助控制呼吸,增加腹内压,共同维持脊柱在额状面和矢状面的稳定性。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腹外斜肌、腰三角肌、骨盆底肌锁紧了动力腿的髋关节,以保持旁腿转动时的高度和平稳。

3预防运动损伤

生物力学实验证明,弯曲、剪切、扭转的载荷是造成腰椎损伤的根本原因。同样,长期的腰部循环负荷也可以引起脊柱多裂肌疲劳,力量减退,增加腰椎不稳定的危险因素。

增强核心力量是避免腰部损伤的有效手段。当腹腔周围的肌肉群共同收缩时,腹内压增加,收缩力量越强大腹内压力就会越高。腹腔脏器产生流体,静压强增加,可以支持并传递一部分机械负荷和缓冲冲击,也就能有效避免腰部损伤。

结语

核心力量是舞蹈力量训练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是提高各项身体素质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核心力量训练已成为国内外运动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长期以来传统的力量训练更注重下肢力量,中枢训练多在固定的平面进行,如仰卧起坐等,功能性不强,除了对核心部位力量的认识程度仍显不足外,也缺乏有效的核心力量训练手段的创新。因此,核心力量训练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杨欧论舞蹈力量能力的类型划分[M]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8(1):73

[2]冯建军核心稳定性与核心力量研究综述[M]体育学刊,2009(11):58-59

[3]关亚军,马忠权核心力量的定义及作用机制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1)

[4]温柔舞者的“核心稳定性”及其训练[J]舞蹈,2009(10)

作者单位:颜耀春,南京工业大学体育部

邢积洲,新疆阿克苏市群众艺术馆

(责任编辑:鞠向玲)

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人体(标准)解剖学姿势

人体解剖学的方位术语

人体解剖学的定位术语

第一篇 人体运动的执行系统(运动系统)

第—章 骨

骨的概况

骨的形状

骨的构造

人体全身骨骼及其在体表的标志

躯干骨

脊柱

脊柱骨(椎骨)

颈椎

胸椎

腰椎

骶骨 尾骨

胸廓

胸廓骨

肋骨与胸骨

上肢骨

上肢带骨(肩带骨)

锁骨

肩胛骨

自由上肢骨

上臂骨

肱骨

前臂骨

尺骨桡骨

手骨

腕骨掌骨指骨

手骨掌侧面

手骨背侧面

下肢骨

下肢带骨(盆带骨)

髋骨

自由下肢骨

大腿骨

股骨

髌骨

小腿骨

腓骨

胫骨

足骨

跗骨 跖骨 趾骨

足骨背面

足骨底面

颅骨

骨的生长、骨龄

X线照片

手腕部骨发育X线照片

足踝部骨发育X线照片

第二章 骨连接

骨连结概况

骨连结的分类与构造

关节的分类

关节的运动

躯干骨的连结

骨椎间的连接

寰椎与枕骨和枢椎的连结

脊柱

脊柱的组成

脊柱的运动

脊柱(躯干)绕额(冠)状轴的运动

脊柱(躯干)绕矢状轴、垂直轴的运动

脊柱(躯干)绕中间轴的运动

胸廓

肋与胸骨的连结

肋与椎骨的连结

上肢骨的连结

上肢带(肩带)关节

胸锁关节肩锁关节

上肢带(肩带)关节的运动

锁骨绕胸锁关节额(冠)状轴的运动

锁骨绕胸锁关节矢状轴的运动

锁骨绕胸锁关节垂直轴、中间轴的运动

自由上肢关节

肩关节

肩关节的运动

上臂绕肩关节额(冠)状轴的运动

上臂绕肩关节矢状轴的运动

上臂绕肩关节矢状轴和额(冠)状轴之间的中间轴运动(水平屈、水平伸)

上臂绕肩关节垂直轴、中间轴的运动

肘关节

桡尺关节

肘关节的运动

前臂绕肘关节额(冠)状轴、垂直轴的运动

手部关节

手关节

腕掌关节

掌指关节手指骨间关节

手关节的运动

手绕腕关节额(冠)状轴、矢状轴的运动

下肢骨的连结

下肢带(盆骨)关节

骨盆

男女骨盆的差别

骨盆的运动

骨盆绕额(冠)状轴的运动

骨盆绕矢状轴、垂直轴的运动

骨盆绕中间轴的运动

自由下肢关节

髋关节

髋关节的运动

大腿绕髋关节额(冠)状轴的运动

大腿绕髋关节矢状轴的运动

大腿绕髋关节垂直轴、中间轴运动

大腿绕髋关节矢状轴和额(冠)状轴之间

的中间轴运动(水平屈水平伸)

膝关节

膝关节的运动

小腿绕膝关节额(冠)状轴的运动

屈膝时小腿在膝关节处的旋内、旋外运动

足部关节

足关节

足关节的运动

足绕踝关节额(冠)状轴的运动

足内翻足外翻运动

足弓

颅骨的连结

第三章 骨骼肌

骨骼肌概况

骨骼肌的形状

骨骼肌的构造

骨骼肌的辅助结构

骨骼肌的工作术语

骨骼肌工作的杠杆原理

骨骼肌的配布规律

骨骼肌拉力线与关节运动轴的关系

骨骼肌的协作关系

骨骼肌工作性质的分类

多关节的工作特点

骨骼肌的横断面

人体全身骨骼肌及其在体表的标志

躯干凯

背肌

背浅层肌

斜方肌

背阔肌

肩胛提肌菱形肌

背中层肌

上、下后锯肌

背深层肌

夹肌横突棘肌

竖脊肌

胸腹肌

胸肌

胸大肌

前锯肌

胸小肌 肋间内肌 肋间外肌 胸横肌

腹肌及相关肌肉

膈(肌)

腹直肌

腹外斜肌腹内斜肌

腹横肌腰方肌腹股沟管

头颈肌

头肌

表情肌

咀嚼肌

颈肌

颈浅层肌

颈阔肌 胸锁乳突肌

颈中层肌

舌骨上肌 群舌骨下肌群

颈浅层肌

斜角肌 颈长肌 头长肌 头直肌

颈部与躯干肌的功(机)能综述

呼吸运动的肌群

运动头颈的肌群

运动脊柱的肌群

躯干运动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上肢肌

上肢带肌和上臂肌

上肢带肌

三角肌

冈上肌 冈下肌 小圆肌

肩胛下肌 大圆肌 肩袖

上臂肌

肱二头肌 喙肱肌 肱肌

肱三头肌 肘肌

前臂肌

前臂前群肌

前臂后群肌

手肌

上肢滑膜鞘和滑膜囊

手滑膜鞘

肩部滑膜囊

肘部滑膜囊

上肢肌的功(机)能综述

运动上肢带关节的肌群

运动肩关节的肌群

运动肘关节的肌群

运动手(腕)关节的肌群

运动手指关节的肌群

上肢运动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下肢肌

下肢带肌(盆带肌)和大腿肌(前面和外侧面)

下肢带肌前群肌

梨状肌 髂腰肌

下肢带肌后群肌

臀大肌

臀中肌臀小肌股方肌闭孔肌

大腿肌

大腿前外侧群肌

股四头肌

阔筋膜张肌 缝匠肌

大腿后群肌

股二头肌 半腱肌 半膜肌(合称胭绳肌)

大腿内收肌群

小腿肌

小腿前群肌

小腿后群肌(浅层) 小腿三头肌

小腿后群肌(深层)

小腿外侧群肌

足肌

下肢肌滑膜鞘和滑膜囊

足滑膜鞘

髋部滑膜囊

膝部滑膜囊

足部滑膜囊

下肢肌的功(机)能综述

运动骨盆的肌群

运动髋关节的肌群

运动膝关节的肌群

运动足(踝)关节的肌群

运动足趾关节的肌群

下肢运动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第二篇 人体运动的管理协调保证体系

内脏(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系统)

循环(脉管)系统

神经系统

感觉器官系统 内分泌系统

附录一

运动系统英汉解剖学常用名词英文索引

附录二

运动系统汉英解剖学常用名词汉语拼音索引

下腰痛(low back pain,LBP)是以腰部疼痛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可为急性或慢性。有调查显示〔1〕大约70%~85%的人生活中有腰痛经历,在美国,腰痛在成人中年发病率为10%~15%,是造成45岁以下人口活动受限的第1位原因,看病求医的第2位原因。造成腰痛的原因很多,腰椎间盘突出、脊椎肿瘤、炎症,内脏病变等均可导致。但有些病例,目前并不知道明确病因,无法做出确切诊断。Deyo〔2〕等认为这一比例高达85%,对这些病人应诊断为非特异性下腰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NLBP)。1981年,Peck〔3〕首先报告了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可能是引起腰痛的原因之一,以后又有学者对此可能的病因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据所查资料进行综述。

1 发病机理

竖脊肌是背肌中最长最大的肌肉,是维持人体姿势的最主要的伸肌。纵行于躯干背面,脊柱两侧。下部成腱性附于髂嵴后部和骶骨背面,向上分别止于椎骨、肋骨和颈骨乳突。其四周为发达的筋膜组织所包裹,称为胸腰筋膜。有学者通过实体解剖发现〔4、5〕,胸腰筋膜在腰骶部明显加厚,分深浅两层包裹竖脊肌。浅层向内附着于棘突及棘上韧带,向下附于髂嵴,深层分隔竖脊肌和腰方肌,深浅两层在外侧会合。骶棘肌腱与骶骨背面及骶正中嵴围成骶部骨筋膜间隔,在腰部胸腰筋膜浅,深层与横突及横突间韧带,棘突及棘间,棘上韧带,椎板及黄韧带共同围成2个各不相通的骨筋膜间隔。同侧骨筋膜间隔相通,竖脊肌及横突肌群位于其中。胸腰筋膜浅层与竖脊肌总腱间有少量疏松结缔组织及脂肪,形成胸腰筋膜下间隙,起到润滑作用。

生理实验报告〔6、7〕当骨骼肌内压持续高达1�64 KPa时,即可发生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Styf〔8〕报道正常静息状态下竖脊肌内压为(0�81±0�19)KPa,以1�5 ml/h注射时为1�10 KPa当竖脊肌疲劳时其松弛压为1�86 KPa,提重物竖脊肌强烈收缩时其内压可高达23�28 KPa。白跃宏等〔9〕报道的33例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病人在静息时、运动中及运动后6 min竖脊肌内压分别为(1�38±0�12)、(24�88±1�48)和(1�76±0�17)KPa。是什么原因导致竖脊肌内压升高最终致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目前尚不清楚。Takemitsu〔10〕研究认为经常弯腰工作的人易患此病,因为在弯腰的状态下,人体竖脊肌的内压很高(>13�3 KPa),但这只解释了一部分特殊人群的可能发病机理。对于更广泛的人群,有学者认为〔9、11〕,长期重复性劳动或重体力劳动导致骨骼肌肥大,胸腰筋膜下间隙消失,毛细血管和组织间液的液体交换紊乱,筋膜内压升高,骨髂肌和疏松结缔组织变性使其功能减弱或消失而导致慢性腰痛。从生物力学角度来说,众所周知,脊柱稳定系统保证脊柱具有出色的灵活性和稳固性。此系统分为3部分:(1)被动稳定系统,包括椎体、椎间小关节、椎间盘和韧带;(2)主动稳定系统,由腰背部及腹部肌肉和肌腱组成;(3)神经控制系统。尤其是主动的骨骼肌肉系统在维持脊柱的稳定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体外实验发现若去除肌肉,只保留韧带的腰椎承受88 N的压力即不稳定,而活体腰椎则能承受2 600 N的压力,说明肌肉收缩产生的力及肌肉的紧张性起到了稳定腰椎的主要作用〔12〕。其中,腰背部的竖脊肌更是维持人体姿势的主要肌肉之一。许多研究证明肌肉的功能不全与下腰痛之间有密切联系〔13、14〕。Chiang〔15〕等的研究表明只有在给予一定量的提前负荷情况下,肌肉才能更好的对抗突然的拉力,保持脊柱的稳定。这是由于腰背部的伸肌主要是Ⅰ类纤维组成,收缩速度慢,当突然提重物或摔倒时,背部伸肌无法及时收缩产生足够的力量而容易受损,而脊椎及其韧带组织在对抗这种快速变形力的速度上要快于腰背部伸肌,在失去伸肌保护的情况下,腰椎、椎旁韧带及小关节极易受损,造成首次腰痛及被动稳定系统的损毁脊柱的稳定性下降。其它的研究也得出了相同结论〔16、17〕。但Mannion〔14〕认为得出这一结论可能与其实验方法不当有关,或只能解释偶然因素或职业原因造成腰痛。这种情况常用来解释急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发生,肌肉的过劳和损伤使竖脊肌反应性充血,水肿痉挛导致疼痛,而剧烈的疼痛更加重肌肉的痉挛和水肿导致间隔内压持续升高,如不及时阻断这一恶性循环,就可能导致骨骼肌的变性、坏死、萎缩、纤维化〔18〕。但也有可能是因为休息或进行了消炎消肿止痛的治疗而切断上述急性恶性循环,末导致急性病变,但由于竖脊肌的部分坏死及被动稳定系统的结构破坏而使竖脊肌更易疲劳,产生代偿性肥大而使病变转为慢性。另一种解释是,在反复的提重物,久站或久坐的情况下背部伸肌极易疲劳,以致无法产生足够的肌力来维持腰椎的稳定,使椎间盘、椎间小关节、椎旁韧带承受更大的抗变形力,而导致其受损,这是一个慢性的累积性过程〔19、20〕。再加上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韧带的退型性变,椎间盘的脱水,这些因素都导致了被动稳定系统稳定脊椎的能力下降,作为维持人体直立姿势的重要结构竖脊肌,必须提供更大的力来维持脊柱的稳定,从而产生代偿性肥大,则更易疲劳失稳,长期发展导致胸腰筋膜下间隙消失,筋膜间隔压力持续高于正常而产生慢性筋膜间隔综合征。

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动物实验模型中发现〔21〕,在压力较高10�64~15�96 KPa和压迫时间较长(7~28 d)的实验组中,骨骼肌组织有较严重病理学变化:骨骼肌细胞坏死,组织间质纤维化和细胞直径的改变(细胞肥大、萎缩或局限性的再生细胞)。并指出急性与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在产生骨骼肌细胞坏死的压力域值不同。从组织化学分析得出红肌(主要由Ⅰ型肌纤维构成)在耐缺血缺氧的能力上差于白肌(主要由Ⅱ型肌纤维构成)。Ⅰ型为慢收缩型肌纤维,Ⅱ型分为ⅡA、ⅡB、ⅡC。Ⅰ型ATP酶活性低,持续收缩时间长,收缩速度慢,线粒体与氧化酶补体含量高于Ⅱ型。Ⅱ型ATP酶活性高,并有可在无氧条件下产生ATP的酶。刘亚等〔22〕在对23例下腰痛患者进行组织化学观察后发现在对照组的竖脊肌中Ⅰ型纤维与Ⅱ型纤维的比例为64%和36%,下腰痛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较Ⅰ型纤维少,其横切面积和面积百分比显著少于对照组,Ⅱ型纤维横切面积在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竖脊肌中Ⅰ型纤维的面积百分比与患者的病程呈直线负相关,病程越长Ⅰ型纤维所占的肌肉面积越小。竖脊肌中Ⅰ型纤维所占的比例越小,则竖脊肌在收缩的过程中越易疲劳〔23〕。动物实验〔21〕发现在持续的压迫、骨筋膜间隔高压、缺血缺氧的条件下,几乎所有没有发生坏死和再生的细胞均为ⅡB型细胞。

Mannion〔14〕的研究也支持上述观点,且发现ⅡC型细胞在腰痛患者竖脊肌纤维中所占的比例要远高于无腰痛病人中所占比例。肌纤维类型的特点与骨筋膜综合征缺血缺氧导致的改变相吻合。

2 诊断

2�1 临床表现

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是广泛性腰痛。活动后加重、久坐久站、长时间行走、长时间固定体位卧床及长时间弯腰后腰痛加重查体可发现沿竖脊肌压痛(+)肌紧张(+),部分病人可有向臀部及大腿的放散痛,无下肢神经根受刺激受损害体征〔9〕。

2�2影像学检查

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X线片无特异性变化,可见骨质增生,椎间盘退变,腰椎前凸消失等退行性改变,无神经根受压。目前尚缺乏CT,MRI表现的报告。虽然影像学检查不能提供有效的诊断,但通过其可以排除其它疾病所致的腰痛,如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马尾肿瘤等所导致的腰痛。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2�3 常规放射学外的影像检查

超声多普勒检查能够描绘血液流动,可测出运动后竖脊肌内血流量的变化,定量测定应力通过下肌肉的分段流动血量,这种定量变化可以提供间室综合征患者的动力学评估〔24〕。手术前后竖脊肌内动态血流量的变化是评估治疗效果的较好方法。Edwards〔25〕在其研究中提到99Tcm�MIBI对慢性劳损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诊断的灵敏度80%,特异度97%,阳性预测值89%,阴性预测值94%,认为其有望成为很好的非介入诊断方法。但目前还缺乏更多的关于此方面的研究报告以协助我们对此做有效性评估。

2�4 骨筋膜间隔内压力测量

腰骶部骨筋膜内压力测定对于诊断该疾病有重要价值,并且是进一步研究腰背痛的一个重要方法〔8、26〕。但目前对于测压进针部位,深度以及诊断的压力标准各家观点不一。白跃宏〔9〕选择在平L3棘突竖脊肌外侧缘为测压进针点通过皮肤、皮下组织及竖脊肌筋膜刺入竖脊肌内。分别测量静息时、运动中及运动后6 min的压力,所选取的正常值为分别不超过1�64、23�28、1�64 KPa。Stfy〔8〕测定部位在L2、3水平,进针深度2�5 cm。测量静息时,运动中及用连续微管灌注法以1�5 ml/s灌注时运动后压。采用的诊断标准为活动后肌内压超过3�99 KPa且休息6 min仍不能恢复正常压力。

3 治疗

3�1 手术治疗

白跃宏〔9〕所报道的33例手术病人,在L3棘旁突2�5 cm为中心做长约2�0 cm的纵行切口,行腰骶部竖脊肌骨筋膜间隔切开减压术,骨筋膜切开12 cm。手术效果极佳,33例患者,其中31例疼痛消失,2例缓解。在Styf〔8〕,Peck〔27〕报道的采用相似手术治疗病例,也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

3�2 保守治疗

目前尚缺乏针对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这一可能病因的保守治疗的效果评价的报道。Tulder〔28〕曾对急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各种保守治疗方法进行META分析后认为虽然现有资料显示保守治疗对于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有较好疗效,但下结论尚需更大的样本量。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Tulder的研究中认为运动疗法对于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但对于因竖脊肌劳损肥大致骨筋膜间隔内压增高而导致的间隔综合征,在手术减压之前,运动疗法反而会加重竖脊肌劳损,加重病情。但运动疗法对术后的康复起到重要作用,其对竖脊肌肌力的恢复,重构脊柱稳定系统起到重要作用。

4 问题及展望

4�1 导致该病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各家〔8、9、27〕所报道的该病皆为通过解剖所得和手术治疗效果对其导致原因进行反证,尚须对该病的发生发展进行进一步研究以建立概念〔29〕。

4�2 虽然目前国内外有关该病的文献中都认为骨筋膜间隔内压力测量是研究和诊断该病的重要方法,但在测压位置,测压方法尚未统一,以及当肌内压达到多少时需手术亦无统一看法。而且有文献报道在动物实验的骨骼肌组织切片中可见到大量再生的骨骼肌细胞〔30〕。这说明对该病行切开减压术治疗不但可缓解疼痛症状,还可使变性坏死的细胞部分修复。这些可使骨骼肌细胞完全恢复的骨髂肌内压域值成为很有意义和必要的事,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4�3 对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患者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目前尚无明确规范。对于持续性疼痛严重的患者,肌内压较高或已尝试多种保守治疗的患者手术是个很好的选择,但对于疼痛较轻的首次腰痛病人,是否可以通过使用脱水剂、肌松剂、止痛药等保守治疗方法使病人受益而最终免于手术,这需进行足够样本量,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以帮助我们判断。

4�4 在本科近半年时间内对60余例该病患者进行腰骶部骨筋膜间隔切开减压,大部分患者疼痛解除,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只是疼痛症状减轻,仍有疼痛。出现这一情况的可能原因是:疼痛是一个复杂感觉,取决于很多因素如形态的、循环的、病理的、电生理和药理的因素等〔29〕。各种原因导致腰椎退变脊柱稳定系统失稳除该病外还可导致诸如椎间盘源性疼痛、关节突源性疼痛、以及一些化学递质的释放而导致的疼痛,并且这些疾病在发展中互相促进。这就要求我们在注重手术解决病人主要问题时要同样注重采用各种方法重建病人失稳的脊柱稳定系统,以达到尽可能的消除病人疼痛防止腰痛的复发。

一、动力性练习组合:

斜身仰卧起坐:20X3组 卧推 10X3组

双腿负重屈伸:20X3组 悬垂转体 10X3组

双臂负重上举:20X3组 50米加速跑3组

这一组动力性练习负荷小、中强度、非常适应中小学运动员发展力

量的训练,要求连续完成三组。(这组练习不仅不易疲劳,而且还能重复多次。

二、发展爆发力训练与铅球技术训练结合:

1.手指俯卧、连续抓不同重量的铅球。

2.用不同重量的杠铃快速前推、斜推、原地推不同重量的铅球。

3.连续蛙跳、阻力负重连续滑步。

4.负重进行体侧屈一体侧转的练习,用橡皮条牵拉完成技术动作,身体超越器械的练习。

5.负重半蹲起结合提踵的练习,持不同重量的铅球完成推铅球技术动作。

6.各种跳跃练习,快速跑练习。

三、注意事项:

运用以上两种方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采取隔天交替的训练方式;

2.在发展运动员爆发力训练时,结合发展基本力量练习,使专项训练负荷保持合理的节奏;

3.在负重练习后合理安排放松练习,保持肌肉随意放松能力;

4.在发展专项力量训练时,把铅球技术结构结合起来,安排大量的负重滑步练习和用接近推铅球技术,推各种不同重量的器械,这样就将各关节肢体的爆发力和速度、灵敏等素质协调地结合起来

铁饼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方法研究

摘 要:探讨和归纳发展铁饼运动员力量的训练方法与依据。研究方法:结合国内外关于铁饼运动员力量训练研究的文献资料,找出适合我国运动员的训练方案,进而归纳出能提高铁饼运动员力量素质的训练方法和依据。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铁饼运动员的训练应以发展快速力量(即爆发力)为主,专门投掷力量的训练应与技术紧密结合,铁饼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应遵守循序渐进原则,选择正确的力量训练手段,贯穿到整个训练计划中。

1、前言

铁饼是投掷项目中最轻的器械,铁饼掷出,器械的出手速度成为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器械出手初速度又取决于投、搓力量的大小和整体动作速度。在爆发力的因素中,力量起主导因素,铁饼运动员的训练需以身体素质全盛发展为基础,仅依靠技术是完全不够的。没有很好的身体素质水平,特别是力量素质很难获得最大的出手速度。正确认识力量训练的内涵和分类,对力量训练手段的选择和科学的进行力量训练以及保证训练的顺利进行有重要意义。

2、研究方法:

运用文献搜集法,找出适合我国运动员的训练方案,进而归纳出能提高铁饼运动员力量素质的训练方法和依据。

3、研究分析

3.1力量训练的重要性

力量是人体通过肌肉产生收缩或张力来克服一定阻力的能力。在铁饼项目中,力量是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它既是速度、弹跳、灵敏、柔韧的基础,也是掌握技术的必要条件;对于技术掌握较好的运动员,发展力量又是进一步提高运动成绩的手段。如果技术和其它因素相同,谁的力量较好,谁就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在掌握专项技术的前提下,力量与专项成绩是成正比的,是同步提高的。

力量对铁饼运动员是非常重要的。从生理学和解剖学角度看,青少年运动员骨骼发育是骨骼柔软、弹性大、骨变形,肌肉生长较有弹性,收缩和伸展的幅度较大。但由于少年时期的大肌肉肌群发育较早,小肌肉群发育较迟,因此,在训练中应以快速力量训练为主,速度力量素质是最难提高的素质之一,因为它受先天遗传的因素较大,但也可以通过后天来发展和提高的。比如世界优秀铁饼运动员苏联的鲁易斯13岁时,小石块能投130m,而当时他并没有掌握较高的投掷技术。据统计世界90m以上的铁饼运动员(旧铁饼),少年时小垒球投远都在110—130m,这提示我们,少年铁饼运动员的训练应以发展速度力量为核心。

3.2力量训练的方法

根据少年运动员具有模仿力强,好胜心及强烈的求知欲望的特点,在制定计划时,应考虑到多样性的特点,不但使他(她)们对力量训练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也可使其得到训练的持久性和肌肉全面协调的发展。采用的方法如下:

3.2.1利用自身体重练习法

这是指利用各种形式和要求以克服自身体重采用的训练方法。这种方法很有效,因为对神经负担小,易学、易练,对速度、弹跳也有一定的效果。采用的方法如下:俯卧撑、立卧撑、俯卧的交换跑、跑坡、仰卧起坐以及各种跳跃练习等等。每周可安排2—4次,每次3—5组,每组10—15次为宜。

3.2.2循环训练法

指根据训练的具体任务,建立若干练习站(点),运动员接照拟定的顺序、路线依次完成内容,周而复始的进行训练的方法。在训练中,练习小肌肉群的力量训练多采用此方法。根据不同任务、不同内容,每周可安排1—3次,每组6—10站,循环3—5组。这种训练方法间歇时间短,各站的内容不同,易产生兴奋性,既能提高兴趣,又能较好的发展力量素质,是少年铁饼运动员力量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3.2.3克服外部阻力的练习

如弓箭步抓举、颈后屈拉、单臂拉等,强度在70%—80%,重复次数5—6次,组数3—5组。要求负重量用中、小量,以快速完成动作为主。

3.2.4间歇训练法

这是指在次(组)练习之后,严格控制间歇时间,在机体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进行下一次练习。铁饼运动员多采用大强度间歇训练法,负荷可达本人的最大强度的90%以上,每次负荷练习的时间相对较短。这种方法对提高运动员的无氧供能能力,发展速度和速度耐力有很大作用。练习之后应采用积极性休息方式,做些轻微活动,(如慢跑式走)可加速乳酸的排除,提高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机能。

3.2.5专项力量练习法

指在比赛中承受主要负荷量的肌肉群练习法。该方法在动作结构、动作形式和用力特点上与专项动作主要部分接近。(如掷垒、胶球、铁球、轻铁饼等等)它在铁饼项目训练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应贯穿整个训练过程中,为了使力量素质和铁饼技术紧密结合,少年铁饼运动员采用投掷轻铁饼的方法更为有效。

3.2.6超等长训练法

指能够引起一个牵张反射的、超量的、离心或向心收缩的练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各种快速跳跃练习;不同高度和形式的跳深练习

在运动训练实践中,发展力量训练方法很多,我们应根据不同阶段、不同内容、不同对象等因素去有针对性的选择,以便有更适合少年铁饼运动员的训练方法。

3.3力量训练的主要手段

3.3.1速度力量的训练手段

所谓速度力量指肌肉尽快和尽可能发挥力量的能力,速度力量取决于肌肉的收缩速度和最大力值。它被认为是铁饼项目执行功能所必备的能力。铁饼项目肌肉用力顺序是爆发式用力,是必须提高的。除遗传因素外,优秀铁饼运动员关键在于少年时期的培养。主要练习手段如下:

3.3.1.1头后双臂屈伸:采用杠铃片,重量为男子10—20kg,女子5—10kg。要求放下屈臂,上臂充分后屈。伸臂时,上臂不要过分胶压,以便伸臂时更接近于鞭打。

3.3.1.2单臂拉举:重量为男子5—72kg,女子为25—5kg。要求胸带大臂向胶鞭打,每次以最快速度完成。

3.3.1.3斜上方推铃片式杠铃:此法可计时5—10s,要求在手臂伸直的条件下,完成次数越多越好。

3.3.1.4弓箭步抓举:要求掌握正确动作下快速完成。

3.3.1.5立定跳远、跨步跳、交换跳、纵跳、弓箭步跳、各种跳绳练习等等。

类似以上练习有很多,如:高抓、快速上提、负重提踝等。练习中要有足够的间歇时间,练习后要放松,帮助恢复疲劳。

3.3.2小肌肉群力量训练的手段

少年时期发展大力量的同时,也应注意小肌肉群力量训练。以往我们训练中只注重大肌肉群,使运动负力量发展失调,出现伤病而影响训练,也过早结束运动生涯。这里少年铁饼运动员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采用循环训练法,因为此方法既安全又有效,能提高兴趣,可能均衡发展各肌肉群的力量,循环训练法主要有:

3.3.2.1直臂前后绕环,负重转肩、哑铃颈后快弯举、负重满弓、仰卧臂屈伸、引体向上、仰卧直臂下压并提起等手段是增加肩关节的力量。

3.3.2.2负重转肘、背后牵手拉肩肘多方向屈臂伸、前臂向内绕环、哑铅球铃做上臂绕环、平握哑铃外旋等手段是增加肘关节的力量。(采用铃片或哑铃练习)

3.3.2.3负重体侧前屈,在鞍马上做左右侧送片、男子重量5kg、女子重量25—5kg,以中速完成,每组6—8次,共3—4组。

3.3.2.4仰卧起坐、仰卧举腿、鞍马举腿,两头起、双人背屈伸接球、俯卧拉橡皮条等发展腹背肌的力量,每周可做1—2次。

3.3.2.5弓箭步走、跑台阶、阻力后屈腿、负重提踝、交叉跳、蛙跳、直立跳等发展下肢力量。但在实际训练中应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而定,可利用自身体重也可负重的训练方法。

3.3.3专门投掷力量的训练

专门投掷力量的方法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是我针对性的,是掌握和改进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3.3.3.1双手头上投实心球:重量05—2kg,可采用原地投和上步投。3.3.3.2单手投垒球、胶球、轻铁饼、小石子等,可采用原地,上步和助跑投掷。要求与投掷技术相同。

3.3.3.3带球对墙鞭打:要求以胸带臂快速鞭打能力及左腿快速蹬伸支撑能力,连续6—8次为一组,3—5组为宜。

类似以上的练习方法还包括:双手胸前推球、仰卧起投球,投沙袋、竹段、乒乓球、单腿跪立,双手球投球等都是发展投掷能力和速度的练习。使肌肉用力动作传递效果更接近于铁饼的投掷技术。但应指出的是,随着运动员的年龄增长,器械的重量也就逐渐的增加,要有足够的间歇时间,训练负荷可参考田径教学训练大纲(如表2)。总之,只有正确的专门投掷练习才是保证所选择铁饼技术的充分体现。

4、结论与建议

(1)少年铁饼运动员的训练应以发展快速力量(即爆发力)为主。

(2)专门投掷力量的训练应与技术紧密结合。

(3)少年铁饼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应遵守循序渐进原则,选择正确的力量训练手段,贯穿到整个训练计划中。

转帖]浅谈少年投掷运动员的基础训练中小学生或业余体校学生进行有计划地从长远目标出发进行训练,也是不容易做到的。如有些运动员在少年时期的成绩还比较可观,但进入成年就很不理想了,甚至还过早地退出了运动场。这是什么原因?他们有的是为了学校或某个基层比赛拿名次,过早地抓了专项技术的突破,而不注意基础训练,在训练中搞“拔苗助长”,“突击训练”,有些偏重于某些素质的训练而忽略了另一些素质的训练(只抓力量,忽略了速度;或只抓速度而忽略了力量和投的训练);还有些运动员虽然专项成绩提高的很快,但是由于身体素质水平跟不上,而出现了许多伤病,如肩、肘、髋、膝、踝等关节,腰部肌肉损伤等。这不仅影响了专项成绩的继续提高,有时还要回头来重新抓某些素质的训练,以补不足。这就造成了时间和精力上的巨大浪费。我们知道较强的身体活动能力,必须通过一个好的方法(也就是合理的技术动作),将较强的身体活动能力作用在专项器械上,才能获得良好的运动成绩。因此在训练中必须加强对专项技术的重视,身体素质的发展必须通过好的专项技术得到发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就是事倍功半。

综上所述,在青少年训练中必须有长远的观点,打好两个基础。一个是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素质基础。另一个是专项技术基础。这两点不能取一舍一有所偏废。如何抓好全面身体训练,专项素质训练,以及它们之间有机的结合,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下面对这问题提出我粗浅的看法。

一、 身体训练

身体训练是运动员提高健康水平,机体能力和掌握合理技术的基础。要达到高水平的运动成绩,必须有高度的身体训练水平作为基础,身体训练要全面。从运动生理学的观点看,只有对人体的内脏器官、运动器官、神经系统、以及速度、力量、弹跳、灵巧、柔韧等素质进行全面训练,才能有效地提高健康水平和各项身体素质,才能掌握合理的专项技术。因此在进行肌肉活动时,其它器官相应发生变化。并且,只有在所有器官系统的活动都相应提高时,肌肉工作才能顺利完成。这种局部和整体的依存关系,同样表现在训练过程中,要使运动成绩提高,必须掌握合理的专项技术和专项能力而进行专项训练,专项训练又必须建立在全面身体训练的基础上。

在全面身体训练中,由于采用了多种多样的训练手段,使身体素质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增强了人体的活动能力,同时也掌握了大量的运动技能,有利于专项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这就有很大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使身体的活动能力,最大限度的通过合理的技术得到发挥。投掷项目是技术性较强的运动项目,它在很短的时间内,几乎是动员了每块大小肌肉和骨骼,这样大量的成串的反射弧的建立,如不是通过全面、系统、有计划的训练是达不到的。如使这些高超的机体功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满意的程度,我们必须根据青少年不同的发育阶段,着重地解决各项身体素质功能。反复去练习专项运动技能,这样能使神经肌肉的反应更快,功能更协调。少年时期的运动员模仿能力强,易于掌握各种运动技能,因此,青少年时期进行多项运动训练,对提高投掷技术是有帮助的。例如:滚翻与翻腾动作对提高平衡能力有着极好的作用,同时又可提高协调性,跨栏可提高髋关节的灵活性,培养勇敢精神,各种跑跳训练,可提高踝关节力量与下肢反应等等。儿童在骨化之前,经常从事体育锻炼,可改善血液循环,增加骨细胞营养物质的供应,提高骨细胞的生长能力,能促进骨生长,使骨长度增加,横径变粗,重量增加。所以经常锻炼的学生比不锻炼学生身高、体重都大。

二、 速度训练

速度有不同形式的表现,如:人体某部分动作速度,短距离移动速度,最高跑速等等,它们之间并不是一种速度快,表示其他速度也快,我们投掷项目除了要提高跑速以提高下肢反应外,短距离的移动速度及人体某部分的动作速度训练也是十分重要的。关于不同年龄速度素质的变化,在10—13岁时期增长率最大,假如不从事训练的话,14岁以后肌肉的收缩速度就逐渐缓慢下来。16—18岁以后,变化不明显,在速度训练中,应注意反映的训练,这与我们投掷项目的动作节奏有关系。反映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强,男女之间的差异是男稍快与女。根据速度素质年龄变化的特点,在训练中12、13以前,可采用一些要求动作频率和反映速度快的项目进行练习,如乒乓球、羽毛球各种跑跳练习等等。在儿童时期,由于大脑皮层兴奋性和神经过程灵活性高,所以是发展速度素质的良好时期。13—14岁时,可安排长跑和球类运动等练习,以便发展速度耐力。

三、 弹跳力的训练

弹跳力的增长,对投掷项目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弹跳力好,说明反作用力大,大的反作用力的向上传导,对投掷有着重要意义。不同年龄阶段运动员的生物学条件和发育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的运动水平和负荷能力。再训练儿童、少年的弹跳力时,尤其应该重视这一原则,不然就会助长缺点,引起器官受伤。10—12岁儿童的有机体,有很好的神经生理学条件,这对发展速度力量是很有利的。在发展弹跳力时,一定要与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的发展统一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弹跳能力特别是速度力量得以顺利的提高。根据儿童少年的年龄特点,可进行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弹跳力练习,在训练方法上可先采用单个双足跳,原地双足交换跳,单个单足跳,逐步过渡到双足连续跳,双足交换跳,带助跑的单足跳,连续单足跳,跳深或负重跳等,以上练习可发展双腿、单腿的爆发性弹跳能力,提高协调性,下肢反应能力和节奏感。

四、 力量训练

肌肉力量的大小,是随着年龄增长力量也相应增长的。力量训练如果违背青少年的年龄生理特点是不行的。另外认为力量的增长会导致肌肉僵硬,妨碍速度和灵活性的发展,从而忽略儿童少年力量训练的必要性,这也是不符和实际情况的。对他们的力量训练应注意方法手段的适宜,多做一些克服自身体重的练习,或小肌肉群的力量训练,以次来提高关节力量与肌肉的协调性,并注意训练后的放松活动安排,力量训练后的柔韧性练习,对恢复肌肉疲劳与提高力量训练效果有着极大的作用。根据力量素质年龄变化的特点,在力量训练中应首先考虑以下几点:中小学生在成长阶段具有适应运动活动的能力,各年龄阶段都可以进行力量练习。但要正确掌握所给予的负荷和身体可以承受负荷之间的关系要量力而行。采用的方法和手段要与成年有区别。在身高加速生长期,可采用伸展肢体、弹跳,支撑自己体重和中小重量的力量练习,这对促进身体发育及增长力量素质是有益的。但过大的负荷练习和长期的静力紧张练习对折个时期肌肉主要往纵向生长,固定关节的力量还很弱骨骼还处于迅速生长时期,过大的负重练习容易引起关节受伤,抑制骨骼的生长。青春发育后期,性别差异显著,女子肌力较小。因此在安排练习时要特别注意发展肩带肌、背肌、腹肌和盆底肌的力量练习,以适宜性别差异的不同需要与特点。

结论与建议:

1、为了更好的改进技术和达到预定的成绩,在投掷中应以轻器械为主

2、在“快速节奏结构”技术稳定的基础之下,再提高力量训练指标

3、在发展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快速训练素质之外,应该加强腿部肌肉及躯干肌肉的力量训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6340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5
下一篇2023-1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