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肌群】训练模型

【背部肌群】训练模型,第1张

背部以两大肌肉为主:背阔肌、斜方肌

肌肉解剖:

在手臂冠状面上进行运动时,背阔肌外沿的伸展程度是很大的,肩关节矢状面上斜向上方生长。

肩胛骨控制到位,肩胛骨的灵活程度决定了背阔肌的受刺激程度。

斜方肌分为上中下三部分组成,对背部厚度、立体感来说非常关键。

1、上斜方肌训练

手臂先动(直接驱动力),肩胛骨联动,更刺激背阔肌+大圆肌

肩胛骨先动(直接驱动力),更刺激斜方肌中束

斜方肌、三角肌后束、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的分界线决定背部的立体感和细节感。

大圆肌起始位置:肩胛骨至大臂前侧

背阔肌:手臂是第一驱动力,肩胛骨联动,伴随着较大行程的肩胛骨动作

大圆肌:肩胛骨相对稳定情况下,大圆肌参与度稍高

斜方肌(中下部为主,对厚度影响较大):肩胛骨是第一驱动力,手臂联动

1、双臂划船动作,肩胛骨驱动,伴随着肩关节后伸

2、通过肩关节运动特性,颈后高位下拉(宽距、宽距对握),刺激斜方肌

大圆肌发力更多:伴随较大幅度的挺胸动作,向后下拉的时候肘关节尽量打向身体后侧

背阔肌发力更多:身体尽量保持地面垂直,手臂向身体两侧(冠状面)下拉的过程。肘关节向后打的角度越大,背阔肌参与度越低

1、高位下拉:

身体近似与地面垂直,稍向后仰:侧重于背阔肌(下背部)

向上离心过程中,肩胛骨随阻力向上

手肘意识

上身后仰角度:

2、单臂哑铃划船:

肱骨后移+肩胛骨的下降(小范围),用肘关节划最大半径的圆,同时肩胛骨后缩完成顶峰收缩,下放手臂的同时肩胛骨系统同时松开,使背阔肌产生张力。

健体:重视腰间比,背阔肌上段训练为主,力多集中在斜方肌、大圆肌。握距较正常握距宽。

划船时三角肌后束感觉明显,背阔肌没感觉?

答:肩胛骨向前扣的问题,肩胛骨没有办法后缩和下降。杠铃向上拉的位置轨迹有问题。握距问题,可能过窄。

如何找到肩胛骨感受?

高位下拉拉至胸部,离心过程中,手臂先向上伸,再慢放肩胛骨,感受肩胛骨的舒展。

训练优先级:宽度(冠状面动作)>厚度(矢状面动作)

即多做引体向上,高位下拉动作。

针对背部形态来说,多训练上背部。

下拉和划船配合的好处是使整个背部快速充血。

直臂下压时较宽握距,下拉做偏向于大圆肌和背阔肌更多的,偏重于大圆肌

较窄握距,下拉做偏向于背阔肌中下部

重量比较大的正式组

8次动作中保证6次非常标准的动作,能清晰感受到目标肌肉发力的。7,8次可以稍有代偿。

硬拉练背尽量不要放训练开始几个动作。

4次背训练为一个小循环,组间间歇时间最长不要超过2分钟:

一月见效三月显效 背阔肌位于腰背部和胸后外侧,是人体最宽大的肌肉,发达的背阔肌自上而下呈倒三角形。背阔肌能使上臂内收和内旋,可拉引躯干向上,还可提起肋骨,因此也是辅助吸气肌。 除背阔肌外,背部肌群还有斜方肌、菱形肌、大圆肌、小圆肌、冈下肌、冈上肌等等。这些肌肉的机能是保证肩胛骨、颈和上臂的正常活动。下面介绍锻炼背部肌肉的动作。 颈后引体向上 两手以宽距握单杠,手心朝前。然后用背阔肌的收缩力将身体拉起,直至单杠触及颈后部,稍停,然后用背阔肌的力量控制住身体,徐徐降至两臂完全伸直,全身放松。引体向上时吸气,下降时呼气。 锻炼时意念应集中于背阔肌。单杠触及部位越接近肩部,锻炼效果越好。但这样做难度也很高。初练者开始时要求不必太高,头枕部能触杠也就可以了。 划船运动 两脚开立,膝部伸直,上身前俯与地面平行,双手手背朝前持杠铃下垂于腿前,握距同肩宽。用背阔肌收缩的力量,两臂先将杠铃拉向小腿部,然后屈臂将杠铃沿腿部向腹部提起,背阔肌绷紧,稍停,然后用背阔肌的力量控制住杠铃,循原路线徐徐下落,回至两臂持铃下垂的开始姿势。提起时吸气,下落时呼气,意念集中于背阔肌。 此动作主要是锻炼背阔肌。做动作时,上身虽然前俯,但不得驼背,应始终保持挺胸直背姿势。练习时,宽握距对锻炼靠近腰部的背阔肌有利,窄握距对锻炼靠近肩部的背阔肌有利。若是站在厚20厘米以上的木块上或卧举凳上练习,则杠铃可放得更低,能使背阔肌充分拉长,有助于扩大背阔肌。 单臂划船 右(左)手握哑铃,右(左)腿站在一块厚15~20厘米的木板上,左(右)腿跪在长凳上,左(右)手扶凳保持身体平衡,上身前俯,右(左)臂自然下垂。然后用背阔肌的收缩力,将哑铃沿体侧提起至不能再提为止,稍停,放回至单臂下垂姿势。上提时吸气,下落时呼气。 此动作主要是增加上背部肌肉的厚度,锻炼斜方肌深层的菱形肌。做动作时意念集中于背阔肌。腿站在木板上,为的是握铃臂可垂得更低,使背部肌肉能更充分地伸展,以便更好地收缩。 反弓练习 俯卧于长凳之上,腰部以下紧贴凳面,请同伴在凳端压住双腿,或用宽带将双腿固定。两手手指交叉抱在颈后,上身前屈,头部低于凳面。然后利用脊柱两侧骶棘肌的收缩力,使上身向上抬起,成反弓型,稍停,上身再徐徐下落。身体向上抬起时吸气,前屈下落时呼气。 锻炼时意念应集中于骶棘肌(也称竖躯干肌)。上身上抬时,应抬头挺胸。为了增加锻炼强度,做动作时可双手握杠铃片或沙袋置于头后。

一般这个姿势需要你的臂力非常的大,刚开始你可以先站着背对墙进行练习:双手的姿势拳或掌放在头的两边用力,主要是你的肘先前伸后外展,像练胸大肌的动作,不过是背部用力!慢慢的再过渡到背向地面做!

练背阔肌最有效也是作方便的方法是做俯卧撑,练背阔肌上部时双手比肩宽,练背阔肌下半部分时双手比肩窄、两肘加紧,用背部发力!按个人情况次数、负重、组数不同,以不能再做下一个为准!

嗨喽,大家好,这里是KI健身,我是健身段子手渣ki。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问题是:高位下拉正确做法是怎样的,有哪些易错点?

额···

我猜这篇问答目光最长时间停留已经出现了···

问题有两个,咱们一个一个解决。

先说第一个:高位下拉正确做法是怎样的。

高位下拉的经典不言而喻,经典就意味着多变,比较常见变化有握距的变化:宽距、中距和窄距;手向的变化:正手和反手。还有就是一些把手的变化。

是手的方向,不是手相,更不是首相!

咱们就以最最最常见的反手宽距的高位下拉为例,分析走一波。

首先是身体位置:

腚紧紧的坐在坐垫上,腿卡在横柱下面,脚尖、膝盖力线保持一致,脑袋在横杠的正下方,伸出手臂反手全握横杠的拐角处(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半握),握距约是肩宽的15倍,肘关节伸直不锁死,腕关节保持中立,收腹挺胸,腰背挺直,保持肩胛骨的稳定,上半身微向后仰15°,小臂垂直地面。

身体位置在训练中是非常重要的,不要斜了逛荡的,不仅不容易找到发力感,还容易受伤。

准备好,之后就要拉了,看好,我要拉了~要拉啦!!!

吸气准备,呼气,背阔肌发力,带动手臂将横杠垂直下拉到锁骨前上方,肘关节平行或者略微超过背部水平面,腕关节保持中立,不能挺胸过高,核心和肩胛骨保持稳定,吸气,背阔肌控制手臂,将横杠还原到初始位置,肘关节伸直不锁死,腕关节保持中立,背阔肌不要完全放松。

整个动作基本就是酱紫~

下一个问题:有哪些易错点。

这个如果从细节上来说的话,还是有一些要点的。

1肩胛骨

因为是下拉的动作,手臂向上伸直,所以根据肩肱节律,肩胛骨会向外打开。

依然要保持肩胛骨稳定,有收紧的感觉,如果放任肩胛骨打开的话,下拉的时候会影响到背阔肌的发力。

不要耸肩啊!

2身体位置和后仰角度

身体在横杠的正下方,下拉的时候,身体微微后仰(15°)。

这样能够尽可能的保证下拉的力线。

不过根据不同握距,后仰角度也会发生变化。

3肘关节方向

肘关节是向下,向里夹的感觉。

不要向后。

尤其是后仰角度过大,肘关节角度变成向后的话,就会减少背阔肌的发力,增加上背部的参与度。

4背阔肌发力意识

不要想着只是为了完成动作,而是想着给背阔肌更多的刺激,做动作的时候,有背阔肌发力的意识,下拉之后有背阔肌收缩的感觉,离心收缩的时候,背阔肌控制。

总是心里想的都是你,是你是你,还是你!

以上就是KI健身关于您“高位下拉正确做法是怎样的,有哪些易错点?”这个问题的回答,一家之言,难免偏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位下拉是一个非常好的背部训练动作。做这个动作的时候,握法也会有不同,宽握、窄握还有反握,这些都是会有一定的区别的。在做高位下拉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我们今天就来简单的分析一下。

首先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调节你屁股下面座椅的高度,保证你双脚踩稳地面。你的大腿上方的稳定器是可以直接卡到你大腿上侧的,来保证你躯干的稳定。

第二步,选择一个适合的重量。第三步,根据你所要针对的训练部位去合理调整你的握法或者是选用不同的握杠。

双手握杠在动作的初始阶段,我们的肩胛肯定是会被负重所拉上去的,所以我们动作的一开始需要先把肩胛压下去,而不是耸起来,肩胛下来之后我们再继续做内收的动作或者是肩伸的动作。

在做这个动作的过程中,我们的躯干也就是我们上半身其实是需要尽可能的去垂直于地面,但是不可能做到完全的一个垂直,所以说,身体是可能会稍微的往后略微仰10度到15度这样一个角度,这样我方便我们肩胛骨灵活地回缩。

因为肩胛骨的活动范围直接影响到了我们整个背阔肌收缩的行程,所以身体是可以适当地往后仰一点点,但是千万不要往后仰太多,这样就不仅仅只是练我们的背阔肌了。

那当然在这个动作过程中尽可能不要晃动身体,因为晃动身体会产生更多的代偿,削减背阔肌的发力。

还有一点有必要讲一下,就是我们在下拉这个过程中不要刻意地追求往下拉的深度。有些爱好者为了追求这个深度会去压手腕,导致动作变形。

一定不要这么做,我们只需要保证大臂也就是肱骨围绕肩关节做运动就可以了,腕关节尽可能不要去参与。我们的手像钩子一样钩住握把,尽可能减少手臂的发力,让背部肌群有一个更好的参与和刺激。

您好,很高兴为您回答这个问题,我是赛普健身导师李吉宽。

高位下拉是练习背阔肌宽度一个非常好的动作,他是通过背阔肌使大臂在冠状面上做肩关节处的内收来实现目标肌肉的收缩。然后再通过退让收缩使,背阔肌得到更加充分的刺激。

首先我们先调整适当的重量,以及固定腿部的固定轴,双手握住手柄,握距是肩宽的15倍,双手内旋。同时,臀部向前,骨盆微微的前倾,然后呼气,充分的收紧肩胛骨,同时,用背阔肌发力带动大臂将手柄下拉至我们的锁骨前侧,此时注意我们的背阔肌应该收紧。肘关节应该对着我们10到12肋的外侧。然后吸气由背阔肌控制大臂将手柄缓慢还原至初始位置。如果想要增肌可以重复动作做8到12次。想要减脂,我们可以做15到20次。做四到六组。

做高位下拉,易错的就是小臂不垂直。很多人肩关节内旋过紧,向下拉的时候肘部就会向后抬起。这样的话就会引起肩关节的疼痛。对背阔肌的刺激也非常小。含胸也是常见的问题,含胸会导致腹部和上斜方肌参与较多,所以要更好地练习背阔肌,在下拉时一定要挺起胸, 充分的伸展脊柱。控制好训练节奏以及呼吸。这样才能够可持续性的练习我们的背阔肌,使肌肉得到不断生长。

高位下拉可以说是一个练背时经常会用到的动作,主要帮助我们发展背部的背阔肌和菱形肌,还会调用到肱二头肌和小臂等辅助肌群。它相对要比引体向上的门槛低一些,所以无论是健身初学者,还是进阶高手都会把这个动作放到训练单里去。但门槛低不代表随随便便就能把这个动作摸得透彻,很多人在做高位下拉时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下面我就来聊一聊关于高位下拉那些你没注意的事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6644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6
下一篇2023-1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