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阔肌如何锻炼?

背阔肌如何锻炼?,第1张

夏季将要流行的迷你装、小吊带、雪纺衣裙已经陆续上架,然而最让人懊恼的是,分散在身体各部的“小肥肉”,因为冬天、春天休养生息,越发长势喜人!望着镜子,后背有圆乎乎的赘肉、蛮腰上有甩不掉的“轮胎”、手臂太粗而羞于穿吊带,双腿太粗所以裙子不能太短……针对不同的部位,我们尽力去找一些快速瘦身通道,令自己能美丽着度过夏天。 爬行法:性感的减肥法 爬行不只是婴儿的强项!爬行能使身体重量分布到四肢,除了有效减肥,还能减少脊椎负荷,让女人成为“美丽爬行动物”。瘦背的最佳爬行方法是匍匐爬行,特别适合背部、颈椎容易疲劳的肥胖人群。做起操来特别像回到军训时: 1)俯卧,屈肘撑地,两肘交替向前爬行10—15米,重复2—3次,呼吸均匀。 2)左手撑地,右肘和右腿前移15—20米,重复2-3次。爬行时,上体稍抬。两侧交替进行。 3)两肘交替向前匍匐爬行8—10米。两腿伸直、放松,并随上体向前爬移。重复3次,间歇l—15分钟。 4)有节奏地交替向前爬行15—20米,重复2—3次。练习时,头部稍抬,胸部自然下垂,爬速宜慢,爬幅宜小。 5)沿直径5—6米的圆顺时针方向爬行,然后逆时针方向爬行。练习时,头部宜向爬侧倾斜。重复2—3次,间歇1—15分钟。 6)交替向前爬行15—20米。重复2—3次,间歇2分钟。 7)交替向后爬行10—15米。爬时,下颏微向内收,两腿放松伸直并与双手协调配合。 瑜伽法:“整顿”背部线条 瑜伽“伸展背部姿势”,尽量伸展背部和脊柱,据说可以帮助我们“整顿”背部线条、释放压力。穿着能保证肩、背部充分伸展的背心或是宽松的衣服,我们开始练习以下三个主要动作。 第一,俯卧,双臂张开与肩在同一直线上——额头触地——吸气,缓慢地将头、双手、双脚抬离地面,静止,自然呼吸(根据自身情况2~5个呼吸)——呼气,同时有控制性地缓缓放平身体——放松背部及全身肌肉,调整呼吸。重复练习3次。这个动作的作用是强化脊柱,增加腰部和腹部的力量,减轻脊柱的压力。 第二,双膝着地,左脚向左侧伸,双手在面前相握——缓缓吸气,上举双手,掌心朝上——呼气,同时身体向左侧倾倒,仰面朝天,视线向上——尽量伸展腹部外斜肌——静止,自然呼吸5次——恢复到掌心朝上的正面姿势——呼气,同时朝右侧倾倒。左右交互做3次。作用是伸展脊柱,加强腹部外斜肌的支撑力,减轻背部压力。 第三,双手在面前相握——缓缓吸气,上举双手,掌心朝上,朝天推举(尽量伸展两腋)——呼气,双手朝后倾倒,胸部向前推——静止,自然呼吸5次——吸气,回到朝天推举状态——静止,自然呼吸5次。反复3次。作用是按摩肩部,矫正驼背。 体操法:“业余时间”轻松做 工作繁忙,我们并非常常能另辟时间去做美背的运动,那就要好好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场地、用品。一天里,待在办公室的时间占了大头,室内的空余时间要多加利用。 趁喝茶休息的时间伸展背部,坚持在工作时每隔半小时,站直身体,将双手置于后腰上,向后倾身,伸展时动作应该缓慢而平稳。或是恰当提举物品,将它尽可能与身体接近,不要伸直手臂或弯腰拾起物品,应尽量保持背部竖直,然后弯曲膝部蹲下拾起。也可以借助有意识地给背部以支撑,将一个小枕头或者靠垫放在背下部,经常变换靠背的倾斜度,可以为背下部提供支撑,减轻对肌肉的过多压力。 睡觉之前也是锻炼后背的好时机。先在腹部垫上软垫,俯卧,双臂向两侧伸直,用力抬起头部,感觉贴上后背。充分伸展颈部、胸部以及腹部,不仅感觉轻松,而且具有塑胸作用。 内衣法:把赘肉藏起 穿较贴身衣服的时候,如果后背出现赘肉,会让人感到非常尴尬。巧妙选择和穿着内衣,可以较好地遮掩赘肉。 此法关键之处是文胸的罩杯能够收紧腋下和后背的肌肉,最好能将整个胸部包裹起来,并且两侧的支撑力较强的。建议选择从侧面也能支撑胸部的全罩杯或3/4罩杯的文胸。不合身的小号的文胸,是导致后背出现赘肉的原因之一,不合身的话,还是让它束之高阁吧! 另外,束身衣可以塑造你从胸部到腰部的完美线条,让上半身看起来更加苗条修长。穿着时也有窍门:身体稍稍前倾,将后背和腋下等部位的赘肉收紧。 文章引用自: http://wwwzenyangjianfeicn

先去医院查一下是否为结构性长短腿,如果不是的话可以进行运动康复。拉伸左边的背阔肌、腹内外斜肌、腰方肌,拉伸右边的阔筋膜张肌和髂胫束。因为右边下肢体侧链的筋膜和肌肉被缩短,所以你的右腿相对于左腿短,反过来也说明你左腿的阔筋膜张肌和髂胫束相对于右腿较长,那也可以对它们进行锻炼

左侧是身体的一部分,基本上的器官都有哦。(一)脑颅骨(8)

包括:额骨、筛骨、蝶骨、枕骨(各1块)

顶骨、颞骨(各1对)

(二)面颅骨(15)

包括:上颌骨、颧骨、鼻骨、泪骨、腭骨、下鼻甲(各1对)

下颌骨、舌骨、犁骨(各1块)

四、附肢骨骼

(一)上肢骨(共64块,每侧各32块)

1肩胛骨

2锁骨

3肱骨

4前臂骨

①桡骨

②尺骨

5手骨

①腕骨(共8块)

包括:手舟骨、月骨、三角骨、腕豆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

②掌骨(共5块)

③指骨(共14块,除拇指2块其余各指均为3块)

(二)下肢骨(62)

1髋骨(由髂骨、耻骨、坐骨融合而成)

2股骨

3髌骨

4小腿骨

①胫骨

②腓骨

5足骨

①跗骨(共7块)

包括:距骨、跟骨、足舟骨、骰骨(各1块)

楔骨3块

②跖骨(共5块)

③趾骨(共14块,除拇趾2块其余各趾均为3块)

(五)听小骨

2肌肉系统

编辑

一、头部肌

(一)颅面肌

1颅顶肌

2眼周围肌(眼轮匝肌)

3口周围肌(眼轮匝肌)

(二)咀嚼肌

包括: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

二、颈前外侧肌

(一)颈浅层肌和颈外侧肌

包括:颈阔肌、胸锁乳突肌

(二)舌骨上肌群

包括:二腹肌、茎突舌骨肌、下颌舌骨肌、颏舌骨肌

(三)舌骨下肌群

包括: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甲状舌骨肌、肩胛舌骨肌

(四)椎外侧肌

1前斜角肌

2中斜角肌

3后斜角肌

三、躯干肌

(一)背部深层肌

1夹肌

包括:头夹肌、颈夹肌

2竖脊肌

(二)枕下肌

(三)胸部肌

1肋间肌

①肋间外肌

②肋间内肌

③肋间最内肌

2膈肌

(四)腹部肌

1腹前外侧群

①腹外斜肌

②腹内斜肌

③腹横肌

④腹直肌

2后群

包括:腰大肌、腰方肌

(五)盆部肌

包括:肛提肌、尾骨肌、梨状肌、闭孔内肌

四、上肢肌

(一)连接上肢与脊柱的肌

1斜方肌

2背阔肌

3菱形肌

4肩胛提肌

(二)连接上肢与胸壁的肌

1胸大肌

2胸小肌

3前锯肌

(三)肩胛部肌

1三角肌

2冈上肌

3冈下肌

4小圆肌

5大圆肌

6肩胛下肌

(四)上肢肌

1前群

①喙肱肌

②肱二头肌

③肱肌

2后群(为肱三头肌)

(五)前臂肌

1前群第一层

①肱桡肌

②旋前圆肌

③桡侧腕屈肌

④掌长肌

⑤尺侧腕屈肌

2前群第二层(为指浅屈肌)

3前群第三层

包括:拇长屈肌、指深屈肌

4前群第四层(为旋前方肌)

5后群浅层

①桡侧腕长伸肌

②桡侧腕短伸肌

③指伸肌

④小指伸肌

⑤尺侧腕伸肌

6后群深层

①旋后肌

②拇长展肌

③拇短伸肌

④拇长伸肌

⑤示指伸肌

(六)手肌

1外侧群(为大鱼肌)

2内侧群(为小鱼肌)

3中间群(包括:骨间肌7块、蚓状肌4块)

五、下肢肌

(一)髂区肌

1髂腰肌

2腰小肌

(二)臀肌和大腿肌

1臀肌

包括: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梨状肌

2大腿肌

①前群

包括:阔筋膜张肌、缝匠肌、股四头肌

②内侧群

包括:股薄肌、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

③后群

包括: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

(三)小腿肌

1前群

包括:胫骨前肌、拇长伸肌、趾长伸肌

2外侧群

包括:腓骨长肌、腓骨短肌

3后群

①后群浅层

包括:小腿三头肌、比目鱼肌

②后群深层

包括:趾长屈肌、胫骨后肌、拇长屈肌

(四)足肌

1足背肌

2足底肌

3足固有肌

3消化系统

编辑

一、口腔

(一)口腔黏膜

(二)口唇与颊

(三)牙龈

(四)腭

(五)牙

(六)舌

二、唾液腺

(一)腮腺

(二)下颌下腺

(三)舌下腺

三、咽

(一)鼻咽

(二)口咽

(三)喉咽

四、消化管

(一)食管

(二)胃

(三)小肠

1十二指肠

2空肠

3回肠

4盲肠

5阑尾

6结肠

7直肠

8肛管

五、消化腺

(一)胰

(二)肝

(三)肝外胆道

1肝总管

2胆囊

3胆总管

六。腹膜

(一)腹膜腔

(二)腹膜隐窝

1肝肾隐窝

2陷凹

(三)网膜

1小网膜

2大网膜

3网膜囊

七、系膜

(一)肠系膜

(二)阑尾系膜

(三)横结肠系膜

(四)乙状结肠系膜

4韧带系统

编辑

(一)肝的韧带

1镰状韧带

2冠状韧带

3三角韧带

4肝圆韧带

(二)脾的韧带

1胃脾韧带

2脾肾韧带

5呼吸系统

编辑

一、鼻

(一)外鼻

(二)鼻腔

1鼻前庭

2固有鼻腔

(三)鼻旁窦

1上颌窦

2额窦

3蝶窦

4筛窦

二、喉

(一)喉的软骨

1甲状软骨

2环状软骨

3勺状软骨

4会厌软骨

(二)。喉的连接

1环勺关节

2环甲关节

3弹性圆锥

4甲状舌骨膜

(三)喉肌

(四)喉腔

(五)喉黏膜

三。气管和主支气管

(一)气管

(二)主支气管

1右主支气管

2左主支气管

四。肺(左右各一)

五胸膜

(一)胸膜的分部

1脏胸膜

2壁胸膜

(二)壁胸膜的分部

1胸膜顶

2肋胸膜

3膈胸膜

6泌尿系统

编辑

一、肾(左右各一)

(一)结构

1肾小盏

2肾大盏

3肾盂

(二)肾的被膜

1纤维囊

2脂肪囊

3肾筋膜

二、输尿管(左右各一)

三膀胱

四尿道

7循环系统

编辑

一、心血管系统

(一)血管的种类

1动脉

包括:大动脉、中动脉、小动脉、微动脉

2毛细血管

3静脉

包括:大静脉、中静脉、小静脉、微静脉

(二)心

1心壁

包括:心内膜、心肌膜、心外膜

2心骨骼

包括:纤维三角2个(即:左、右纤维三角)

瓣环4个(即:肺动脉瓣环、主动脉瓣环、二尖瓣环、三尖瓣环)

3心间隔

包括:房间隔、室间隔

4心的内腔

①右心房

包括:固有心房、腔静脉窦

②右心室

包括:右心室流入道、右心室流出道

③左心房

包括:左心耳、左心房窦

④左心室

包括:左心室流入道、左心室流出道

5心的传导系

①窦房结

②房室结

包括:前结间束、中结间束、后结间束

③房室束

包括:左束支、右束支、浦肯野纤维网

(三)心的血管

1冠状动脉

①左冠状动脉

包括:前室间支、旋支

②右冠状动脉

包括:后室间支、左室后支

2心的静脉

①心最小静脉

②心前静脉

③冠状窦

包括:心大静脉、心中静脉、心小静脉

(四)心包

1纤维心包

2浆膜心包

3心包窦

(五)动脉

1肺动脉干

①左肺动脉

②右肺动脉

2主动脉

①升主动脉

②主动脉弓

包括: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

③头臂干

包括:右颈总动脉、右锁骨下动脉

3头颈部的动脉

①颈总动脉

包括:颈内动脉、颈外动脉

②颈外动脉

向前发出:甲状腺上动脉、面动脉、舌动脉

向后发出:枕动脉、耳后动脉

自内侧壁发出:咽升动脉

终末支是:上颌动脉、颞浅动脉

③颈内动脉(入颅腔)

4上肢的动脉

①锁骨下动脉

包括:椎动脉、胸廓内动脉、甲状颈干

②腋动脉

包括:胸肩峰动脉、胸外侧动脉、肩胛下动脉、旋肱后动脉

③肱动脉

包括:桡动脉、尺动脉

④桡动脉

包括:掌浅支、拇主要动脉

⑤尺动脉

包括:骨间总动脉、掌深支

⑥掌浅弓、掌深弓

5躯干的动脉

①胸主动脉

a壁支

包括:肋间后动脉、膈上动脉

b脏支

包括:支气管支、心包支、食管支

②腹主动脉

a壁支

包括:膈下动脉、腰动脉、骶正中动脉

b脏支

成对的脏支:肾上腺中动脉、肾动脉、睾丸动脉

不成对的脏支: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

6盆部的动脉

①髂总动脉

包括:髂内动脉、髂外动脉

②髂内动脉

a壁支

包括:髂腰动脉、骶外侧动脉、臀上动脉、闭孔动脉

b脏支

包括:膀胱下动脉、直肠下动脉、子宫动脉、阴部内动脉

③髂外动脉

包括:腹壁下动脉、旋髂深动脉

7下肢的动脉

①股动脉

包括:股深动脉、腹壁浅动脉、旋髂浅动脉

②腘动脉

包括:胫前动脉、胫后动脉

③胫前动脉

④胫后动脉

包括:腓动脉、足底内侧动脉、足底外侧动脉

⑤足背动脉

包括:弓状动脉、足底深支、第一趾背动脉、足底弓

⑥足底弓

(六)静脉

1肺循环的静脉

包括:左肺上、下静脉,右肺上、下静脉

2体循环的静脉

①上腔静脉系

接纳:

a头臂静脉(接纳:椎静脉、胸廓内静脉、甲状腺下静脉、肋间最上静脉)

b头颈部的静脉 接纳:

I颈内静脉(接纳:颅骨、脑、面、浅部和颈部大部分区域的静脉)

即:颅内属支

颅外属支(接纳:面静脉、下颌后静脉、舌静脉、咽静脉、甲状腺上、中静脉)

II颈外静脉

III锁骨下静脉

C上肢的静脉

包括:上肢的浅静脉(接纳: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

上肢的深静脉(接纳:腋静脉)

d胸部的静脉

包括:胸腹壁静脉、奇静脉、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脊柱的静脉(接纳:椎内静脉丛、椎外静脉丛)

②下腔静脉系

接纳:

a下腔静脉

b髂总动脉 接纳:(髂内静脉、髂外静脉)

c下肢的静脉

包括:下肢浅静脉(接纳:小隐静脉、大隐静脉)

下肢深静脉(接纳:腘静脉)

d下腔静脉的属支

包括:壁支(接纳:膈下静脉、腰静脉)

脏支(接纳:睾丸静脉、卵巢静脉、肾静脉、肾上腺静脉、肝静脉)

e肝门静脉系统

肝门静脉的主要属支(接纳:肠系膜上、下静脉、胃左、右静脉、胆囊静脉、附脐静脉)

8淋巴系统

编辑

(一)淋巴组织

(二)淋巴管道

1毛细淋巴管

2淋巴管

3淋巴干

①左、右颈干

②左、右锁骨下干

③左、右支气管纵隔干

④左、右腰干

⑤肠干

4淋巴导管

①右淋巴导管

包括:右颈干、右锁骨下干、右支气管纵隔干

②胸导管

(三)淋巴器官

包括:淋巴结、扁桃体、脾和胸腺

(四)全身各部的淋巴结

头颈部的淋巴结

1头部的淋巴结

①枕淋巴结

②乳突淋巴结

③腮腺淋巴结

④下颌下淋巴结

⑤颏下淋巴结

2颈部的淋巴结

①颈前淋巴结

②颈外侧淋巴结

a颈外侧浅淋巴结

b颈外侧深淋巴结

包括:咽后淋巴结、颈内二腹肌淋巴结(角淋巴结)、颈内静脉肩胛舌骨肌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

上肢的淋巴结

1肘淋巴结

2腋淋巴结

①外侧淋巴结

②胸肌淋巴结

③肩胛下淋巴结

④中央淋巴结

⑤尖淋巴结

胸部的淋巴结

1胸壁淋巴结

①胸骨旁淋巴结

②肋间淋巴结

③膈上淋巴结

2胸腔脏器淋巴结

①纵隔前淋巴结

②纵隔前淋巴结

③气管、支气管和肺淋巴结

包括:肺门淋巴结、气管、支气管淋巴结、气管旁淋巴结

腹部的淋巴结

1腹壁的淋巴结

2腹腔不成对脏器的淋巴结

①沿腹腔干及其分支排列的淋巴结

②沿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分支排列的淋巴结

③沿肠系膜下动脉及其分支排列的淋巴结

盆部的淋巴结

1髂外淋巴结

2髂内淋巴结

3骶淋巴结

下肢的淋巴结

1腘淋巴结

2腹股沟淋巴结包括:腹股沟浅淋巴结、腹股沟深淋巴结

解剖列车笔记的整理来自李哲老师。老师更多的是解读本书,我则是还原老师的课堂口述。

☞本节看点——快速查看关键点——

手臂线讨论3:臂线与下肢路线的比较

功能线&后功能线

后功能线如何应用?(产后的人如何调整)

下肢:髋骨,股骨,胫骨(粗),腓骨,足

上肢:肩胛骨,肱骨,尺骨,桡骨,手

无论从骨骼的构造还是从数量来讲,上肢与下肢都极具相似性。大臂骨与股骨相似。

除了在骨骼方面类似之外,肌肉同样也表现出了相似性。

p187总结:人在胚胎的发育过程中,四肢是如何发育而来的?完成这些对比性的研究,对于功能性的训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协调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去追求的。

激痛点,可以缓解客户疼痛,可以让关节灵活度变大,but在人们的印象中觉得我疼痛了,我的疼痛减轻了,那么我是不是就能够认为我的问题解决了呢?实质上这属于最低的需求。

什么叫功能性训练、功能性康复?实质上我们要去做到的就是要尽可能的让客户回复到它应有的功能状态来,甚至都要超过他原有的功能状态。如果超过应有的功能状态,我们会发现,这个人无论精神状态还是他的关节肌肉的协调性都是非常好的, 我们最终是要建立客户的协调性 。(功能线当中就会讲到协调性。)

p188 段1。 臂前深线连接大拇指的内侧,如同下肢的前深线连接到内侧的足弓与大脚趾;臂后深线连接至小拇指,如同体侧线连接到外侧的足弓与第五跖骨。

臂后深线肱三头肌与前表线股四头肌

臂前深线肱二头肌-胸小肌,后表线股二头肌-骶结节韧带

臂前表线胸大肌-背阔肌,前深线腰肌与其他屈肌

髂肌对应肩胛下肌

臀小肌对应冈下肌

臀中肌对应三角肌

三角肌分为前中后三束

髋外展肌从前到后依次是阔筋膜张肌、臀中肌、臀大肌

阔筋膜张肌+臀大肌=髋部三角肌

以步态为例,人走路时要迈开两条腿,同时,也是摆动两个手臂的。摆臂你迈腿都是有肌肉参与的,如果某个人上肢的力量,肌肉力量到位,很多东西就可以让步态更好,肩膀也会变得更好。

功能线应用的比较多,尤其在处理产后的客户中。

首先了解客户的第一需求很重要。要沟通,学会走进客户的世界。

做功能康复时最忌讳①自以为是,②走进不了客户的世界。

功能线从臂线开始,跨过躯干表面,延伸到对侧骨盆和下肢。其中一条跨过身体的前侧,另一条跨过身体的后侧。因此左右两条线跨过躯干呈x线。第三条线为同侧功能线,从肩延伸到同侧膝关节内侧。

功能线分三条,前、侧、后功能线。前功能线和后功能线用的比较多。

功能线从手臂线开始,这是一种连接。手臂决定功能线的强度。如果一个人的胳膊很细,没有力气,一天就在电脑前,其功能线都会受到很大影响。

功能线很少发挥调控站姿的作用。

姿势分三种:站、坐、卧。训练时,可采用仰卧位(训练前功能线),俯卧位(训练后功能线),侧卧位(训练侧功能线)。

功能线主要借助对侧力量的补充而发挥稳定和平衡功能,或者增加推力。例如投标枪或投掷棒球

功能线向下传递拉力,或向上提供稳定力,以固定上肢的支撑部。

在躯干和大腿之间,在最核心的地方在腰和骨盆、大腿中段。上肢的调整当中,对于功能线的调整是特别重要的。

例如对于扣肩的人。

有一种常见的姿势代偿模式与功能线有关,那就是明显的旋转倾向。它常常与惯用手或特定动作有关,此动作影响到六条功能线的张力与协调性。

旋转倾向:指很多人发生躯干的扭转,或有的人发生骨盆的扭转。

惯用手或特定动作:经常用右手的人去干,或多或少向左侧发生扭转,与职业有关,如理发师化妆师。

除了侧功能线外,前功能线与后功能线都有交叉。

六条功能线分别指:前功能线×2,后功能线×2,侧功能线×2

功能线跨越身体与对侧肢带连接,使力臂延长,肢体运动就能获得更多的驱动力及准确度。功能线呈螺旋形分布,并且总是以螺旋模式起作用。

交叉训练,如激活右侧胸大肌,右腹直肌,然后马上激活左侧的长收肌和耻骨肌。

后功能线

后功能线BFL,起始于背阔肌远端,向下到达背阔肌中心部位稍下方,与腰骶筋膜表层结合。

腰骶筋膜=胸腰筋膜,这里的张力特别重要。腰下背部的慢痛,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胸腰筋膜这儿的张力出现了问题。

后功能线连接臀大肌、股外侧肌 。所以激活臀中肌,股外侧肌非常重要。

髂胫束前面的支线,对于膝关节的疼痛的处理非常有帮助。

后功能线如何应用?首先关注背阔肌、臀大肌。 这种交叉的方式对于一个关节的影响特别重要,这个关节是骶髂关节。如图

任何关节的稳定就是两种稳定:结构性(靠韧带),功能性(靠肌肉)的稳定。

正常人群中,一个关节的稳定是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但有一些人出现韧带拉伤、关节松动了,要重新进行稳定的话,只有进行肌肉的训练,即功能性的稳定。

腘绳肌的过度拉伸、久坐的人等等,导致骶髂关节疼痛的人,排除骶髂关节炎,只要因为姿势引发的,或者不稳定引发的,尤其产后的人。

产后的人中有的人会出现不稳定,这种不稳定恰恰为骶髂关节的不稳定埋下了不好的因子。在怀孕过程中骨盆的状态,随着宝宝进入骨盆,骨盆呈现向外旋的状态(例如抓住衣服向后拉,就是外旋),骶髂关节受到挤压而出现疼痛。

在怀孕过程中,腰部的过度凸出,臀中肌的无力,尤其对于不经常运动的妈妈们,出现下背痛怎么都解决不了,会发现10个人里有5成的人,不是胸腰筋膜的疼痛,而是骶髂关节的问题☞松动,剩下5成里有一部分人臀中肌无力,还有一部分人是骨盆不稳定造成的。

后功能线对于稳定骶髂有怎样的意义?就是功能性稳定 。

如做一个骶髂关节功能性稳定的动作,必须做 骨盆的内旋运动 。

给产后的人做一些功能型运动,在怀孕的过程中,很多女性的骨盆出现了向外旋、肌肉的无力,造成骨盆不稳定,要做骨盆的内旋运动(翘臀的动作就是骨盆的内旋运动)。

骨盆本身不能主动做运动,靠下肢或脊柱。脊柱下面连着的骶骨,在骨盆中间,下肢在骨盆两端,所以下肢的调整特别重要,用髋内旋的运动来完成骨盆的内旋运动。

在骨盆修复中,让客户去做髋内旋运动,在仰卧、站立、行走时分别去做。如让客户仰卧去做,让骨盆、骶髂、髋关节不负重,在这种情况下来完成骨盆的内旋训练。从20-30-40-50每天递增。

之后站立做髋内旋运动,脚下踩于瑜伽砖,让悬空的腿做内旋运动。这是自负重。第二周。

第三周,做髋内旋走路。

先把髋内旋做好,髋内旋可以帮助臀大肌建立弹性,对于后功能线都有拉伸。如在做髋内旋运动时,仰卧、俯卧、侧卧、站立、行走去做。通过三周时间,骨盆得到很好训练,接下来该固定骶髂关节了,练臀大肌、背阔肌。

骨盆的问题有很多人都是单侧的,如图,右侧骶髂关节痛。

例以产妇为例,产后2个月,右侧骶髂关节痛。①先练习以上步骤,做髋内旋运动,练习三周。

②右侧骶髂痛,就做右侧臀大肌和左侧背阔肌的训练。

背阔肌训练时,背阔肌有一个动作在肌电图中得到最大显示,手臂后伸+内收,同时完成这一动作。但很多人很容易做错,就是让手臂贴着后背来走,这没有让背阔肌得到最好的最大能力的训练。

臀大肌训练目前容易走向几个误区,臀大肌的2区,一直训练不到。

臀大肌靠近骶骨的一侧很容易练的,但会发现②区与股外侧肌、腘绳肌、髂胫束交接的地方很多人练习不到,导致臀形出不来。

激活的前提是让肌肉先启动☞启动=变硬。

在后功能线中,特别强调背阔肌、臀大肌的联合性协调性的训练特别重要。该如何协调?p196-197

瑜伽里(手向后伸)的蝗虫式

俯卧,抬高一侧手+对侧下肢,这一动作会牵扯到后功能线。是在训练背阔肌、平衡的运动中,经常用到的一个动作。但是只做到了功能修复的第二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学会怎么启动后功能线

第二个层面:通过用一个动作来启动

第三个层面:让一个人去做一个动作,哪一个个肌肉先启动,用语言或手来诱导受试者肌肉协调性收缩

第四层面:强化训练

这手相后的皇城是单手加单腿,先帮助启动再过渡到自己启动练到酸反复的强化一组功能的运动,会发现客户整个下背部的地方会非常舒服。

例如:一个小时里只做四个动作,①仰卧,俯卧做髋内旋,②站立做髋内旋③行走时做髋内旋,④先强化背阔肌臀大肌

或者④手向后伸的蝗虫式,启动背阔肌臀大肌

⑤站立,左腿后蹬+右手向后向内收,启动后功能线。建议髋外旋一下,启动臀大肌。

后功能现还包括股外侧肌,所以同侧背阔肌、对侧臀大肌+股外侧肌,让髋外旋一下,臀大肌就会很好地启动。

为什么做髋内旋,让骨盆得到有效的纠正。如果让客户一个小时内做以上动作,做完之后腰痛,骶髂疼痛都会得到很好的缓解。但这不是万能药,客户可能是臀中肌无力或者下腹无力。

尤其下腹,突出对骶髂的疼痛,都起到了一些至关重要的影响。

后功能线对于男士也要考虑髋内旋运动,不能省略。

髋内旋运动的发挥余地比较大,如不屈膝的髋内旋的角度<屈膝+髋内旋的角度。如大小腿呈90度和直腿☞做髋内旋,角度不一样。建议做俯卧的屈膝+髋内旋,站立的屈膝+髋内旋。

如下图,图2和3,2ok,3错误,因为没有进行骨盆的稳定和髋的稳定性练。

走路时自己不会知道自己的错误,好多人也看不出自己有问题。

不要去说自己的客户有问题,要让客户认为自己真的有问题。这种问题靠评估+靠照片呈现。并做好隐私保护。

要想知道是什么可以:

1、穿刺活检,这个比较准确。

2、做增强CT或者做MRI平扫+增强,都可以。这个一般,但最起码可以缩小病变可能性范围。

但是我个人认为良性可能性大,建议穿刺活检。

问诊:

1,做什么会痛,多久会痛?

2,疼痛的部位

3,进一步剖析疼痛和椎间盘受挤压的关系

4,疼痛的级别

F达标,D不达标,N没疼痛,P疼痛

一、前弯腰疼评估流程

1站立前弯:

达标标准:手触地,脊柱平滑度,骶骨角大于80度,腰椎脊突不能突出

2坐立前弯

手触地,脊柱平滑,骶骨角大于80度

3足背屈测试

足背去30度达标

4趾伸测试

趾伸60度,小腿三头肌

5直腿上抬

腘绳肌

上抬80度,髋稳定,主动和被动上抬

如果主动或被动上抬两侧结果相差10度以上,总结为SMCD

6,跪姿膝触胸

臀部坐不到脚跟,前额能落地,脊柱有平滑的屈曲曲线

处理方法

SMCD问题

拉伸腘绳肌

处理后

二,后仰腰疼评估流程

1站立维多环节伸展

达标标准

髂前上棘超过脚尖,肩胛骨超过脚跟,脊柱平滑

单脚

2俯卧位伸展

髂前上棘不能超过地面10公分,脊柱后仰️平滑度

3托马斯评估

膝关节是否低于床面(腰大肌),小腿是否完全垂直(股直肌),脚尖是否正前方(胫骨前肌),膝盖是否正前方(阔筋膜张肌,髂胫束)

4、俯卧髋伸

5俯卧膝触胸

50度达标

6俯卧腰椎旋转

处理方法

三、多环节旋转

1站立位侧弯

手能触到同侧髌骨,侧腰保持平滑曲度,对侧腰不应该背挤压或出现塌陷

2坐立侧屈

3站立旋转

正后方观察,旋转时是否看到对侧胸大肌区域,骨盆后旋达到50度

4脊柱屈曲旋转

5脊柱后仰旋转

6坐姿旋转

处理方法+螺旋链左侧背阔肌上到左肋骨,到右下腹松解

处理后

拉伸背阔肌有什么好处

 拉伸背阔肌有什么好处,有心脏病的人不适合做这项运动,运动是我们维持身体机能的重要途径,坚持运动还有可能长高,有些运动并不适合所有人参与,现在分享拉伸背阔肌有什么好处技巧。

拉伸背阔肌有什么好处1

  坐姿拉伸背阔肌

 1、坐于垫子上,双腿分开,右手自然下垂,左手由体前伸直,高举过头顶。

 2、右手由头上方握住左手手关节,向右侧弯曲,同时转动身体向右后方弯曲。

 3、保持几秒后,回到初始动作,换手进行。

 4、10-15秒/次,做5组,组间隔30秒。

  注意:

 1、做这个拉伸动作时要注意一定要缓慢、匀速的进行,不可用力过大,防止因过伸而造成背阔肌的拉伤;

 2、向下维持时,注意手臂不可压在头上,防止头部过度内扣而损伤颈椎。

  单臂背阔肌拉伸

 1、弓背前伸手臂,一手中握立杆(拇指向上),上臂与头平齐。

 2、用力弓背,同时收拉下颌至胸前,这样能感受到肩背的拉伸。

  注意:

 1、要确保所用的握的立杆是稳固可靠的,不要倚靠活动的门带来稳定的立杆。

 2、反握立杆可以加强背阔肌拉伸强度,中握立杆可以减轻拉伸背阔肌的强度。

  滚动平衡球

 1、双膝跪地,将双手放在平衡球两侧。降低躯干,直到身体与地面平行。

 2、保持肩部拉伸姿势,进行5次深呼吸。吸气,将躯干转到左侧,让臀部保持稳定。

 3、注意拉伸背阔肌及肩部肌肉。呼气,恢复到初始姿势,然后切换到身体另外一侧。重复20次。

  注意:

 要确保拉伸到背阔肌,拉伸时要注意呼吸。

  弹力带摆动

 1、上身垂直坐在垫子上,收缩腹部。双手伸直往上举,双手距离略窄于肩宽。双手握紧弹力带,掌心朝前。

 2、身体向右侧弯及向右转。左侧背部感觉有拉伸时,右手用力将弹力带往下拉。

 3、每边坚持30秒。

  注意:

 动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背部要感觉到拉伸。

  背阔肌拉伸时间多久为好

 3-5分钟为宜。

 背阔肌拉伸的关键并不是时间长短,而在于拉伸动作的质量,是否有拉伸到,一般来说要感觉到到背阔肌有明显拉伸感,那样才是有效的。

 不过建议每次拉伸时间以3-5分钟为宜(依据个人情况而定),尽量每个动作都要做到双侧,动作过程中每个拉伸动作保持15-30秒。

  拉伸背阔肌有什么好处

 1、改善背阔肌僵硬和紧缩的状态,锻炼肌肉和肌腱的伸展能力,增加肌肉弹性,便于运动时储备更多的弹性势能,增强锻炼效果。

 2、背阔肌张力过高会导致锻炼姿势僵硬,旋转出现障碍或锻炼中表现不佳,从而导致损伤,而拉伸运动能促进损伤修复。

 3、提高了体温并增加了关节活动范围,从而可避免运动损伤,而且拉伸过的肌肉比未经拉伸的肌肉更能承受压力。

 4、运动后拉伸背阔肌,能帮助肌肉的恢复,缓解疲劳。

拉伸背阔肌有什么好处2

  背阔肌锻炼方法有哪些?

 背阔肌是位于胸部、背部区域下部和腰部区域的浅层较宽大的扁肌,发达这块肌肉非常有利于改变男性的身材。传说中的倒三角就是要由于背阔肌的发达而形成的,因此男性要想练出倒三角身材,就必须发达背阔肌。

 宽握引体向上主要锻炼背阔肌上侧和外侧,是增加背部宽度的好方法。宽握下拉主要锻炼背阔肌上侧和外侧。窄握引体向上、窄握下拉都是锻炼背阔肌下部的好方法。站姿直臂下拉 ,主要锻炼下背阔肌。

 游式挺身,与俯卧两头起有些神似,但主要是从斜线角度上锻炼腰部,有些像自由泳时手脚的配合,左手右脚、右手左脚,来保持身体平衡,综合锻炼下背后腰、臀部。屈腿躬身,初学者可以选择徒手,当适应动作以及腰部力量增加后,可适当负重:一般负重杠铃,也可在史密斯机上做。

 看了上面的介绍之后,大家对于背阔肌的锻炼方法也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上面所提到的这些运动都是有针对性的,对背阔肌进行的一个有效的运动就可以形成肌肉,经常性的进行这些运动也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可以有效的防止身体中出现脂肪的堆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6656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6
下一篇2023-1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