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背上有紫色斑点

手背上有紫色斑点,第1张

可能是由于过敏或者是炎症感染所引起的湿疹或是皮炎,最好去皮肤科就诊检查,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屠魔炉甘石洗剂治疗,观察一下,注意防止炎症的感染,多吃一些含维生素多的食物,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手背上有斑点考虑如下几种可能:

1、可能是日光性角化病,主要出现于建筑工人,或农民这样长期暴露在日光下的劳动者。可以应用二氧化碳激光、电离子灼烧术、冷冻方法治疗,皮疹特点主要出现黑褐色,或黄褐色的斑块,表面粗糙,凸凹不均匀。

2、是扁平疣,可能由于病毒感染引起,在免疫力下降时发生比较严重,出现的皮疹特点是扁平的细小的丘疹,表面比较光滑,可应用冷冻治疗,或外用咪喹莫特软膏、重组人干扰素α2b软膏。

3、可能出现湿疹,这主要由于过敏引起,可以外用地奈德软膏进行治疗。

有可能是猪附红细胞病简称附红体病,是多种动物共患的一种散发的热性、溶血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呈现急性黄疸性贫血和全身皮肤发红,故又称红皮病。病猪感染后可大批死亡

临床症状:体温升高到42℃,呈稽留热:病猪不愿走动,喜爬卧挤堆:呼吸困难,可视黏膜苍白,黄疸。全身皮肤发红,以耳部,鼻镜,腹部皮肤最为严重,有些猪耳部、腹下、腹股沟及四肢部位可见先发红后出现不规则的紫斑,指压不褪色。耳尖放血稀薄,血红蛋白浓度降低。

治疗方案:**素注射液,每千克体重3ml,静脉注射;血虫净外粉,每千克体重10mg, 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3天;卡那霉素注射液,每千克体重4万单位,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3天;盐酸土霉素,每千克体重50mg,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3天;纳加诺尔,50kg体重15g,溶于7ml柴胡注射液中,肌肉注射。注意:对于病程稍长和症状严重的猪无效;土霉素每天每千克体重15g,分2次肌肉注射,可以连续应用,如果用来预防,可在每吨饲料中加入土霉素600g,连续应用。

防治措施:预防该病的重点工作是灭蚊,驱蚊和驱除猪体内外寄生虫;阉割,断尾时应注意器械的消毒工作;注射时应注意更换针头,减少人为传播的机会

手足口病(HFMD)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疾病。由肠道病毒EV71感染而致的手足口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发病率最高。感染后多以发热起病,发热同时在口腔、手足、臀部出现皮疹,或出现口腔黏膜疱疹。个别重症患者可引起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手足口病与口蹄疫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传染病。口蹄疫主要通过接触病畜,经皮肤黏膜传染。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潜伏期2-7天,可以通过空气及飞沫传播、消化道传播和接触传播。EV71不同于SARSSARS是引起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体,它是一种新发的传染病,所有的人群接触后都可能会被传染而发病,而且SARS病死率非常高。而从肠道病毒EV71感染的情况来看,它是一种全球性传染病,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道。另外,EV71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隐性感染,即感染了这个病以后绝大多数人仅会有一些轻微症状,成人大多可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其病死率低于SARS。因此,肠道病毒EV71感染疾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正确认识EV71感染手足口病并非全由肠道病毒EV71所致。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会产生变异,比如以往在上海地区流行的导致手足口病的病毒是柯萨奇A16型,其所致病情轻微,属于自限性疾病。而目前安徽阜阳流行的手足口病是以EV71型病毒感染为主。所以,即使孩子被诊断为手足口病,也不必过于惊慌,需配合医生进行必要的治疗和检查,只有在临床诊断基础上,分离出EV71病毒、EV71核酸检测阳性或EV71IgM抗体检测阳性,才能确诊为肠道病毒EV71感染。儿童紫癜紫癜亦称紫斑,是小儿出血性疾病中一种常见的疾病。临床以血液溢于皮肤、粘膜之下,出现瘀点、瘀斑,压之不退色者为其特征。本病多发于学龄儿童,常见于西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过敏性紫癜等疾病。儿童紫癜诊断要点起病较急,紫癜反复出现,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的皮肤、粘膜。皮疹多样,小者如针尖样,大者则成瘀斑或血肿,亦可融合成片。皮疹颜色初起淡红或鲜红,压之不退色,数日后转成淡紫淡青而逐渐消退。急性起病时,常伴有鼻衄、齿衄、便血、尿血或呕吐、腹痛、关节肿痛等症状。 本病属于血证范畴,应与温热病所出现的斑疹作鉴别。温热病的发生多与四时不正之气有关,每有传染性,先见高热、头痛,后见斑疹,起病急,传变快,甚则昏迷、抽搐。 实验室检查:若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凝血时间正常,血块收缩不良,抗血小板抗体测定阳性,束臂试验阳性,则提示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若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和血块收缩等均正常,则提示为过敏性紫癜。

1、猪的附红细胞体病

夏季最常发生的是猪附红细胞体病其病原为立克次氏体目中的猪附红细胞体,常寄生于红细胞中。其临床特征是呈现急性黄疸性贫血和全身皮肤发红,故又称红皮病。不同年龄和品质的猪均有易感性,仔猪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病死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本病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也可垂直传播。病猪体温升高至42℃,呈稽留热;不愿走动,喜爬卧挤堆;呼吸困难,可视黏膜苍白,黄疸。全身皮肤发红,以耳部,鼻镜,腹部皮肤最为严重,有些猪耳部,腹下,腹股沟及四肢部位可见先发红后出现不规则的紫斑,指压不褪色。耳尖放血稀薄,血红蛋白浓度降低。皮肤及黏膜苍白,血液稀薄,全身性黄疸。肝脏肿大变性,呈黄棕色,胆囊肿大,内充满大量的明胶样胆汁。肾肿大,浑浊,贫血严重。肺肿大,淤血水肿。脾脏肿大变软。心肌苍白松软。

2、猪链球菌病

猪链球菌病。主要通过创伤或咬伤感染,被病猪污染的物器是传染媒介。主要发生于体重10 kg~30 kg仔猪,以败血症和脑膜炎型多见,中猪感染多见于化脓性淋巴结炎型。突然发病,少食或不食,精神不好,常在猪患感冒发烧后继发。急性病猪体温升高到41℃以上,减食或停食,结膜潮红,流鼻涕。部分病猪发生关节炎,跛行,爬行或不能站立;有的表现出共济失调、空口磨牙等神经症状;有的颈背等处皮肤广泛充血或有出血斑。8周龄内仔猪常于两天内死亡,慢性病猪常在头、胸、腹和股内侧皮肤等处出现圆形浅玫瑰色硬币大丘疹,后覆盖褐色痂皮。混合感染猪瘟时,患猪流浆液性鼻液,耳尖、腹下、四肢末端、股内侧有紫红色或蓝紫色出血点、出血斑。病公猪可见包皮内积尿,挤压流出白色、混浊、恶臭的液体。病猪先便秘后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出现,后期呼吸困难,常于1天~3天死亡。

3、猪弓形体病

猪多为隐性感染,应激可引发本病。重病猪体温上升到405-42℃,稽留7-10天减食或废食,粪干带粘液(仔猪多见水样腹泻),有的便秘、下痢交替。呼吸困难浅而快,严重时呈犬坐式呼吸、流鼻液,有时咳嗽。有的猪发生呕吐。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末期在耳翼鼻端、下肢、股内侧及腹部出现紫红斑和小出血点,最后卧地不起,呼吸极度困难,体温下降而死亡,有的猪死时口流泡沫样液体。怀孕母猪主要表现为高热、废食、昏睡数天后流产、产出死胎或弱仔。病情轻的仅有体温升高、呼吸困难等症状。有的病猪耐过极期后症状减轻,遗留咳嗽,呼吸困难,后躯麻痹、运动障碍、斜颈、痉挛等神经症状,有的呈现视网络、脉络膜炎、甚至失明。慢性病猪变僵猪。剖检变化肺稍肿胀间质增宽,有针尖至粟粒大出血点和灰白色坏死灶,切面流出多量带泡沫液体。全身淋巴结肿大,灰白色、切面湿润,有粟粒大灰白色或**坏死灶和大小不一出血点。肝脏肿大,稍硬、有针尖大坏死灶和出血点。肾、脾有灰白色坏灶和少量出血点,盲肠和结核有少量黄豆大至榛实大的凹陷的浅溃疡,胃底出血斑点,有片状或带状溃疡。

4、湿疹

猪湿疹又称猪湿毒症,主要是由于长期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所造成的。以高温季节发病较多。急性者大多发病突然,病初时猪的颌下、腹部和会阴两侧皮肤发红,出现如蚕豆大的结节,瘙痒不安,以后则随着病情的加重出现水泡、丘疹、破裂后常伴有**渗出液,结痂及鳞屑等。如急性患猪治疗不及时,常转慢性,猪的皮肤粗厚、瘙痒,猪常揩墙擦树止痒,导致全身被毛脱落。常出现局部感染、糜烂或化脓,久之猪体消瘦,虚弱而死。

5、非典型猪瘟

非典型猪瘟是当前猪瘟的发生发展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过去频发的大流行转变为周期性、波浪式的地区散发性流行。注射过疫苗的猪群仍时有发病;典型的猪瘟症状已不常见,常为亚临床症状,表现为母猪的繁殖障碍和新生仔猪的先天性感染,病理变化也不明显,使诊断较为困难。易感猪群被本病传染后,起初有一到数头首先发病、死亡,以后发病头数不断增加。病猪表现为持续高热、后肢无力、运动失调、呕吐、先便秘后下痢等症状。非典型猪瘟在母猪上无明显症状,主要表现为繁殖障碍,常见产死胎、木乃伊胎、死产和产弱仔,新生仔猪先天性感染,主要表现为四肢瘫痪、运动失调等神经症状。眼观病变以出血最为显著,全身多种脏器、粘膜和淋巴结等有程度不一的出血变化,一般为斑点状。肾、膀胱粘膜有针尖大出血点,淋巴结出血、充血、水肿、切面呈大理石样。慢性病例主要表现为坏死性肠炎。近年猪瘟病例的病理变化不明显,但多见肾苍白,有针头大小出血点。

6、乙型脑炎

猪乙型脑炎主要表现为高热、流产、死胎和公猪睾丸炎。猪只感染乙脑时,临床上几乎没有脑炎症状的病例。仔猪有神经症状。仔猪突然发病,发烧40~41摄氏度,呈稽留热,持续几天或十几天以上。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或不食,粪便干燥呈球形,表面常附有灰白色粘液,有的呈关节炎状。成年猪感染多呈隐性而不表现临床症状。妊娠母猪主要症状是流产或早产,胎儿多是死胎,胎儿大小不等,或为木乃伊胎。。临近产期早产的胎儿,虽是活的,但因极度衰弱而死亡。按预产期分娩的仔猪中,既有死胎和木乃伊,也有活的正常仔猪,但生后不久便出现全身痉挛抽搐,口吐白沫,倒地不起,很快死亡。母猪产前的症状表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好卧嗜唾,不愿站立和走动。渴欲增加,尿黄粪干,可视粘膜潮红。产后有的症状减轻,逐渐恢复正常,有的反而加重,胎衣不下,从阴道流出红白粘液。公猪睾丸肿胀,多是一侧性。病猪精神食欲无大变化,一般转归良好。病理变化主要表现死胎皮下呈弥漫性水肿。全身肌肉如“熟肉样”,胸腹腔积液,实质器官水肿,小点状出血。肾与心外膜出血尤为明显。血液稀薄,凝固不良。脑水肿,脑膜、脊髓膜小点出血,肝脾坏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6889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6
下一篇2023-1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