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鸭背部上色技巧

烤鸭背部上色技巧,第1张

烤鸭北京南京的一道特色名菜,属于北京菜或金陵菜,该菜品以色泽红艳,肉质细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腻的特色,被誉为“天下美味”而驰名中外,其色泽略黄,柔软淡香,夹卷其他荤素食物食用,为宴席常用菜点,更是家常风味美食。

烤鸭历史悠久,起源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建康,当时《食珍录》中已记有炙鸭。朱元璋建都应天(南京)后,明宫御厨便取用南京肥厚多肉的湖鸭制作菜肴。为了增加鸭菜的风味,厨师采用炭火烘烤,成菜后鸭子吃口酥香,肥而不腻,受到人们称赞,即被宫廷取名为“南京烤鸭”。

中文名

烤鸭

外文名

Roast Duck

分类

北京菜、金陵菜

口味

鲜香可口、外酥里嫩

主要原料

湖鸭,填鸭,走地鸭

非遗百科探访五大传统美食

第四站:北京便宜坊焖炉烤鸭

直播回顾

精品荐读

北京烤鸭为何来自南京?

作者:地球知识局

快速

导航

菜品来源相关历史烤鸭分类营养价值制作做法食用指南备注功效禁忌与副作用

菜品特色

"北京烤鸭"历史悠久,早在南北朝的《食珍录》中已记有"炙鸭"。元朝天历年间的御医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中有"烧鸭子"的记载,烧鸭子就是"叉烧鸭",是最早的一种烤鸭。明太祖朱元璋建都于应天(南京)后,明宫御厨便取用南京肥厚多肉的湖鸭制作菜肴,为了增加鸭菜的风味,采用炭火烘烤,使鸭子吃口酥香,清末年间广州沫沫烤鸭,肥而不腻,受到人们称赞,即被皇宫取名为"烤鸭"。

共4张

片好的烤鸭

公元15世纪初,明朝迁都于北京,烤鸭技术也由南京带到北京,并被进一步发展,北京烤鸭由此出现。明万历年间的太监刘若遇在其撰的《胆宫史·饮食好尚》中曾写道:"……本地则烧鹅、鸡、鸭。"说明那时烤鸭已成为北京风味名菜。早年,在北京经营烤鸭店有便宜坊、全聚德、六合坊、祯源馆等。

烤鸭

"北京烤鸭"有挂炉烤、焖炉烤和叉烧烤。挂炉烤和焖炉烤最普遍。挂炉烤与焖炉烤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一般以枣、桃、杏等质地坚硬的果木为燃料,后者关上炉门用暗火烤,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烤鸭选用北京填鸭,在其养到四斤左右进,强制喂食,经六七十天的填喂,体重即可达3公斤,且具有体躯肥壮,皮薄脯大的特点,特别适于烤炙。北京鸭最初是饲养在玉泉山水纱的河流这中,入冬不冻,喝的是矿泉水,吃得是矿泉鱼虾和水草。

"北京烤鸭"吃法多样,最适合卷在荷叶饼里或夹在空心芝麻烧饼里吃,并根据个人的爱好加上适当的佐料,如葱段、甜面酱、蒜泥等。喜食甜味的,可加白糖吃,还可根据季节的不同,与以黄瓜条和青萝卜条吃,以清口解腻。片过鸭骨架加白菜或冬瓜熬汤,别具有风味。烤后的凉鸭,连骨剁成06厘米宽、45厘米长的鸭块,再浇全味汁,亦可作凉菜上席。

北京烤鸭

烤成的鸭比生鸭重量减轻1/3左右,色呈枣红,油润发亮,皮脆肉嫩。一般成品重4公斤左右,用刀片成柳叶片,以108片为合格,趁热上席,当客片下。

菜品来源

明初年间,老百姓爱吃南京板鸭,皇帝也爱吃,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就“日食烤鸭一只”。宫廷里的御厨们就想方设法研制鸭馔的新吃法来讨好皇帝,于是也就研制出南京烤鸭,分为叉烧烤鸭和焖炉烤鸭两种。

共6张

烤鸭

随着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也带走了不少南京宫廷里烤鸭的高手。在嘉靖年间,烤鸭就从宫廷传到了民间,老“便宜坊”烤鸭店就在菜市口米市胡同挂牌开业,这也是北京第一家烤鸭店。而当时的名称则叫“金陵片皮鸭”,就在老“便宜坊”的市幌上还特别标有一行小字:金陵烤鸭。叉烧烤鸭以“全聚德”为代表,而焖炉烤鸭则以“便宜坊”最著名。金陵烤鸭是选用肥大的草鸭为原料,净重要求在25公斤左右。[1]

在1864年,京城名气最大的“全聚德”烤鸭店也挂牌开业,烤鸭技术又发展到了“挂炉”时代。它是用果木明火烤制并具有特殊的清香味道,不仅使烤鸭香飘万里而且还使得“北京烤鸭”取代了“南京烤鸭”,“金陵片皮鸭”则能在港澳、深圳、广州等南方几个大城市的菜单上见到。

南京烤鸭讲究皮酥肉嫩,肥而不腻。但是真正的行家,却十分挑剔店里奉送的那一兜红卤。店里鸭子烤得好不好,大抵看看卖相便可以揣测出来,但老卤对不对味,却非得口舌亲尝方知。明炉烤鸭,鸭腔子里面必得灌水。外烤内煮,一旦鸭肉熟了,这一包汁水也鲜透。趁热把酒酿蜜卤倒进汤汁,浇上糖色﹑米醋﹑精盐,考究起来加一滴酱油都不算本事,端出去的红汤老卤才叫地道。[2]

北京鸭是当今世界优质的一种肉食鸭,即用填喂方法育肥的一种白鸭,故名“填鸭”。不仅如此,北京鸭曾在百年以前传至欧美,经繁育一鸣惊人。因而,作为优质品种的北京鸭,成为世界名贵鸭种来源已久。北京烤鸭采用北京特有的果木炭火烤制,味道独特。

北京烤鸭

相关历史

朱元璋建都应天(南京)后,明宫御厨便取用南京肥厚多肉的湖鸭制作菜肴。为了增加鸭菜的风味,厨师采用炭火烘烤,成菜后鸭子入口酥香,肥而不腻,受到人们称赞,即被宫廷取名为“烤鸭”。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烤鸭技术也带到北京,并被进一步发展。由于制作时取用玉泉山所产的填鸭,皮薄肉嫩,口味更佳。烤鸭很快就成为全国风味名菜。北京两家有名的烤鸭店“便宜坊”“全聚德”,便是明朝时开业的。“烤鸭”在明朝时成为北京官府人家中的席上珍品。

到了清朝,官吏们常常收购北京烤鸭,供皇帝及其亲属享用。据《竹叶亭杂记》记载:“亲戚寿日,必以烧鸭相馈遣。”烧就是烤,可见烤鸭还成了当时勋戚贵族间往来的必送礼品。又有《忆京都词》这样写道:“忆京都,填鸭冠寰中。焖烤登盘肥而美,加之炮烙制尤工。”

北京最早的烤鸭店是金陵“老便宜坊”。又据有关记载,北京便宜坊烤鸭店开业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而全聚德烤鸭店则开业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比便宜坊晚了400多年。《全聚德史话》追溯北京烤鸭的源头:北京历史上曾有过许多家烤鸭店。字号最老的数宣武门外米市胡同的“老便宜坊”,其匾额上冠有“金陵”二字。“老便宜坊”是明朝时从南京迁来的,当年生意兴隆,名声响亮得很,单是门两旁那副“闻香下马”“知味停车”的对联,便颇能引人垂涎。后来的烤鸭店,有许多家都套用了便宜坊的字号。有的仅改动其中一字,例如“便意坊”,或者“明宜坊”,或者“便宜居”等等。

第1、选择鸭子原料。好的产品一定要有好的原料,北京烤鸭的选择也不能马虎。制作北京烤鸭的关键是鸭子的选择。在这里,据说北京填鸭是最适合做烤鸭的鸭子,因为它丰满,皮薄,肉质均匀细嫩,脂肪均匀分布在肌肉的纤维组织之间和皮下。我们使用的时候,一般会选择225斤左右的填充鸭。

第2、烤炉烤鸭。正宗的北京烤鸭是挂炉烤的,所以挂钩的位置也很关键。要求鸭钩与鸭胸线保持平直。挂钩在熨烫、上色、风干和烘烤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3、正式烘烤,温度要提前预热到230℃-250℃才能将鸭坯放入烤箱烘烤。鸭挂好后,鸭的右背部(也就是刀口的那一侧)要先对着火,这样可以将高温推进肚腔,同时可以煮灌肠水,加快成熟。鸭的右后侧烤成微橙色时(约10分钟),推动鸭使左后侧面向火,烤至与右后侧颜色相同(约5分钟)。最后烤右后侧,5-6分钟后,再烤左侧,颜色加深为橙色时烧胯部,再烤右侧,达到相同颜色时再烧胯部,再转右后侧。反复烘烤2-3个周期,鸭子就可以全身上色了。整个烘烤时间一般在35-45分钟左右。

第4、着色。就是挂糖色,但这里的糖色不是卤水中的糖色。挂糖色的原理其实和烫坯有点类似。区别在于,它是指将糖水均匀地浇在鸭子身上,去除鸭子表面的腥味,使产品呈现美丽的紫红色,使鸭皮紧实酥脆。我们的糖水比也可以分享给大家。麦芽糖(可以用蜂蜜和白糖)和水的比例是1∶1。

第5、风干。传统方法是将鸭坯挂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通过水分的蒸发,使皮与皮下的结缔组织紧密结合,增加鸭皮厚度,保持鸭坯外形美观,保证鸭胸在烤制过程中不跑气、不塌陷,增加烤鸭皮层的松脆度和香味。在这里,最好的方法是自然风干,时间长短因季节而异。最直接的标准是看鸭坯在没有油的情况下状态最好。整个过程中,要严格注意卫生,严禁日晒。

温度控制的不好。

1 将鸭宰杀,洗净,翅膀并起,左手拇指和食指攥住鸭膀根部,鸭背靠近手背,小指勾住鸭右腿,右手捏住鸭嘴巴,把鸭头送给攥鸭膀根的拇指和食指,捏在鸭头和颈部之间,用刀在脖外切一小口,以切断气管为准,随即用右手捏住鸭嘴,把脖颈拉成上下斜直,血滴于碗内;

2 在沸水中将鸭子烫后,拔去大羽毛;

3 下锅时左手拉动鸭掌,使鸭子在锅内浮动,右手用一木棍随时拨动鸭子全身,促使鸭毛尽快透水,再放入清水中浸泡打净细毛,从左翅膀下面切一小口,掏出内脏、食管、食袋,抠下鸭舌,齐关节处剁去脚掌;

4 用芦苇秆一节,两端削成叉形,做成“鸭撑”,长50~60 毫米;

5 将“鸭撑”从体侧口伸入胸脯的三岔骨上,使鸭脯隆起,便于灌汤,烧后体形不致扁缩,然后,用清水里外清洗干净;

6 将鸭子用烧钩钩住顶颈,把鸭子在开水中烫一下,只能打一个滚,立即提起,达到鸭皮毛孔紧缩,表皮蛋白质凝固;

7 蜂蜜用清水稀释,用手蘸蜜水擦在鸭身上,挂在通风处晾干;

8 烧鸭入炉前,先在肛门处塞入4 厘米长的芦苇一节作堵塞,防止灌入的汤外流;

9 再将上汤兑入精盐、味精调好,从体侧刀口处灌入至八成满;

10 烧鸭时能使鸭子外烧内煮,熟得快,烧得透,并且可补充鸭肉水分的过度消耗,达到鸭肉外焦里嫩的效果;

11 将烧鸭的焖炉先用于松毛绳烧热,待松毛烟过时,立即把鸭子从上炉口放挂好,盖上炉火口和上盖,利用焖炉的热度反射烧熟;

12 烧鸭不能直接与火苗接触,烧的过程中,要根据火候移动鸭子的位置,保证火色均匀,烧的时间不能过长和过短,一般掌握在10 至15 分钟,烧至皮呈枣红色即可出炉;

13 鸭子出炉后,先拔掉鸭塞,挖出肚中汤汁,从中竖剖两半,切成1 厘米宽的长方块,摆入盘中,保持鸭的形象;

14 花椒盐、甜面酱、大葱白另装盘,一起上桌蘸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6901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6
下一篇2023-1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