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中医养生保健

如何开展中医养生保健,第1张

1、吃粽子

粽子中含有红豆,红豆不仅内含丰富的蛋白质及多种营养物质,而且具有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等功效。人体常为湿热阻遏,红豆能够利水湿,解热毒,与绿豆相辅相成,堪称消夏良药。

粽子中含有红枣,红枣能补益脾胃和补中益气。粽子总会用到芦苇叶,红枣能补益脾胃和补中益气。所以对於脾胃虚弱和肠胃不佳的人士,如消化不良、经常吐泻或便秘人士都有好处,多吃红枣能改善肠胃功能。此外,红枣又能补气血,对於中气不足及气血亏损人士特别有帮助,能减少平日气促气喘的情况,又能针对肌肉无力等症状,增加体力。

天气日益炎热,身体表面血流增加,肠胃功能逐渐下降,人容易苦夏消瘦。吃糯米正好能够改善这一问题。且不说其中的配料,仅就清香的叶子和柔软的糯米,就足以让人食欲大开。对于那些胃酸少消化能力差,传统称为“胃寒”的人来说,糯米是非常好的食品。

粽子不宜作为一餐当中的惟一食品,一定要配一些菜。因为消化快,血糖上升迅猛,下降也比较快。如果多吃些蔬菜来配合,吃粽子之后就不会有这么强的饥饿反应。吃粽子时最好能同时喝茶水,可帮助吞咽和消化,同时,在吃粽子时最好搭配一些蔬菜、水果,最好是凉拌菜,这样可增加纤维素的摄入,而维生素本身就是一种消化酶,可促进粽子的消化。

2、挂香囊

我国很多地方有端午节挂香囊的习俗,也是一种预防传染病的方法。自制端午香囊用到的中药有苍术、藿香、吴茱萸、艾叶、肉桂、砂仁、白芷,每味各两克,另外再加1克丁香。将这几味中药研细,然后放在致密的布袋中,缝合好。可以佩戴在胸前、腰际或肚脐处,也可以把香囊挂在门口、室内或车内。这几味中药,中医认为有散风驱寒、健脾和胃、理气止痛、通九窍的功能,从而起到防病的作用

家长可以将香囊放在孩子的衣兜里或枕边,对于流感、白喉、水痘、流行性脑膜炎、麻疹等传染病均有一定的预防和辅助治疗的功能。夏天气温高,很多人经常觉得没胃口,也可在身边放个香囊。因为香囊里中药的香气被人体吸收以后,可以促进消化腺活力,增加分泌液,从而能够增强食欲。

由于香囊中的药物有通窍的作用,孕妇要慎用。另外要保持香囊的干燥,注意防水、防潮。若香囊接触皮肤处出现红疹、瘙痒等现象,请立即取下香囊,可挂于室内空气流通处。

3、喝雄黄酒

酒医史渊源《清嘉录》记载:“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饮之,谓之雄黄酒。我国民间有”早端午、晚中秋“之说,认为辰属龙,辰时正是群龙行雨之时,在端午节早晨摆雄黄酒宴,是百姓企盼出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年景。”

制备雄黄酒的方法很简单,用于成人饮用的,则取微量经过水飞处理的雄黄细粉,现行药典规定内服用量为005克~01克放入一只小碗或小杯中,再加入15毫升~20毫升白酒,用筷子将其搅溶,再将上层带有微红**的酒液倒入定量白酒中,碗底或杯底的沉淀物则弃之不用,饮用量约15毫升左右。

4、赛龙舟、洗龙湫水

龙湫水也就是龙舟竞渡过的水,人们认为那是好水、活水,故常有喜喝龙湫水、洗龙湫水浴的习俗,民间也就有“五月节洗龙湫水”的俗语流传。

划船运动对“坐”班族更有益。双桨同时划的动作,可以使身体的双侧都得到很好的锻炼。划船运动中的后拉、前推、摇桨等动作,对上半身的肌肉是非常好的锻炼,提高了肌肉质量,以及协同工作能力。

划船运动过程中一般都会有腰腹的前后俯仰动作,这能很好地锻炼腰腹部肌肉,减少腹部脂肪的效果也很明显;对改善腰肌劳损、肌肉僵硬,以及椎间盘等健康问题,都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5、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6、煮大蒜

疏大蒜是一种中药,味辛甘,能杀毒灭菌,熟食能清肠胃毒素,通血脉。端阳节早晨,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煮食新蒜头,以疏通血脉,消毒灭菌。

大蒜的味道那也是众人皆知,吃完大蒜敢开口说话的人没几个。但是你知道吗?其实,大蒜被称为人类的“健康卫士”。大蒜中含有约02%的挥发油,其中的主要成分大蒜辣素具有杀菌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大蒜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保护肝脏、调节血糖,保护心血管,抗高血脂和动脉硬化,抗血小板凝集。营养学专家发现,大蒜提取液有抗肿瘤的作用,建议每日生吃大蒜3—5克。

7、滚吃鸡鸭鹅蛋

全国各地均为流行。端午早晨,东北一带是由长者将煮熟的鸡鸭鹅蛋放在儿童的肚皮上滚动,然后剥皮让儿童吃下,据说这样做可免去儿童的肚子疼,实则为节日的一种嬉儿游戏。

中医认为,鸡、鸭、鹅蛋药性不同,人们最好根据自身体质选择。鸡蛋性平,适合大多数人吃,尤其是营养不良时吃鸡蛋可恢复体力。但蛋白不易消化,老年人和肠胃不好的要少吃。鸭蛋性凉,长痘、上火时吃可以清热解毒。体质寒凉、脾胃虚寒的人应少吃。鹅蛋性温,中医认为可补中益气,老年人、体虚的人可吃鹅蛋补身。

8、吃“五黄”

端午节里为何要吃“五黄”?专家说,这是江南一带的习俗,**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尊贵的颜色,五月麦熟,也是丰收景象,带有吉祥意味;雄黄之黄,克杀邪毒,也有驱除五月气候中邪气的作用。所以说,吃“五黄”的目的是驱邪毒、求吉祥。

端午节最大的风俗就是吃,古代南京和苏州、常州、杭州都吃‘五黄’,黄鱼、黄瓜、黄鳝、鸭蛋黄、雄黄酒,这就是‘五黄’。在端午节的中午,最适宜吃五黄餐,就是把五种**食物混在一起吃。因为中医理论认为,端午节是在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而中午,又是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可利用端午节节气的力量,抑制霉运、提升自己的精力。

除了“五黄”以外,南京还有“五毒”的说法,专家说:“端午节是五月五日,五月是独月,五日是独日,在独月独日那是‘毒气’冲天,所以端午这天要注意防五毒,‘五毒’是毒蛇、蜈蚣、蜘蛛、壁虎、癞蛤蟆。而南京还有一道菜叫‘炒五毒’,到底是哪五样菜呢?‘炒五毒’即是银鱼、虾米、茭菜、韭菜和黑豆腐干放在一起炒,是端午节要吃的”。

中医教你如何进行养生保健最好

一、背部的保健特区

中医 养生 专家指出,后背正中的脊柱是人体督脉的所经之地,脊柱两旁的太阳膀胱经络与五脏六腑联系甚为密切,经常予以激发疏通,有益于气息运动,血脉流通,滋养全身器官。现代医学发现,人体背部皮下还蕴藏着大量免疫细胞,如患了感冒或中暑后,“擦背”和“刮痧”等就是激活背部免疫细胞的好办法。

二、腋窝的保健特区

腋窝是血管、淋巴、神经最多最丰富的地方。它的健身奥秘之处,就在于受刺激后会使人大笑,这被专家称为“腋窝运动”。刺激此处的神经、血管和淋巴结,能使各器官都得到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并使各器官充分获得养分和氧气的交换,使大脑、心脏以及肺部都受益匪浅。

三、脚部的保健特区

脚底穴位很多,约有70多个,6条经络起止于脚上。科学家还认为,人的脚底有成千上万个神经未梢,与大脑和心脏密切联系,与人体各部脏器均有相关,所以将脚称作人的“第二心脏”,可见脚的保健的重要。经常弯弯脚趾、经常散步、踩鹅卵石、热水泡脚等,都有促进脚部血液流畅,把远端血推向心脏和全身,调节阴阳平衡,防治疾病,健身益寿的功效。除了经常运动,保持脚部血液畅通、关节灵活外,还要注意冬天别冻着,夏天别捂着,脚上生了“鸡眼”、“脚垫”等,亦不可小视,要及时清除。

四、前胸的保健特区

科学家 研究 发现,前胸的胸腺是主宰人体整个免疫系统的重要器官之一,胸腺分泌出来的免疫活性肽物质,能监视体内变异细胞,并毫不留情地将其消灭,故有强大的抗癌作用。同时,又有抗感染的功能和抗病能力,对延缓衰老也有一定的作用。只要每天坚持用手掌上下摩擦前胸(上自颈部下至心窝部)100~200次,就能刺激胸腺,起到防病健身、祛病延年的作用。

五、脊柱的保健特区

最新医学研究表明,人老首先是脊柱先老。脊柱是人体两条直行的经脉中督脉的行经之地,经常按摩脊柱,可促进经络的疏通,滋养全身器官而健身。日本一家杂志报道,锻炼脊柱可防治100多种疾病。脊柱是人体的中心轴,如能常做太极旋转,会产生很强的生物电能,给脏腑和全身输送,补充能量,而且使人对病毒的侵袭有很强的免疫力,即使对脑血管意外、老年痴呆症、中风瘫痪、神经官能症、糖尿病等也有防治作用。

六、脐部的保健特区

肚脐又名气舍,是真气的贮存之处,被养生学家视为保健“要塞”。肚脐为神阙穴,具有培元固本、安神定心、调和气血、舒肝利胆、益肺固肾、通利三焦、调畅经络的作用。中医常用药物敷贴或针灸、热熨肚脐治病,如用珍珠粉、丹参粉调敷该穴,能治失眠;用砂仁、枳实敷之,可治消化不良;用檀香、细辛粉调酒敷之,可缓解心绞痛。经常按摩肚脐,尚有预防和治疗中风的作用,能祛病健身、益寿延年。

人体24小时使用手册

1∶00 人体进入浅睡阶段,易醒。此时头脑较清楚,熬夜者想睡反而睡不着。

2∶00 绝大多数器官处于一天中工作最慢的状态,肝脏却在紧张工作,生血气为人体排毒。

3∶00 进入深度睡眠阶段,肌肉完全放松。

4∶00 “黎明前的黑暗”时刻,老年人最易发生意外。血压处于一天中最低值,糖尿病病人易出现低血糖,心脑血管患者易发生心梗等。

5∶00 阳气逐渐升华,精神状态饱满。

6∶00 血压开始升高,心跳逐渐加快。高血压患者得吃降压药了。

7∶00 人体免疫力最强。吃完早饭,营养逐渐被人体吸收。

8∶00 各项生理激素分泌旺盛,开始进入工作状态。

9∶00 适合打针、手术、做体检等。此时人体气血活跃,大脑皮层兴奋,痛感降低。

10∶00 工作效率最高。

10∶00-11∶00属于人体的第一个黄金时段。心脏充分发挥其功能,精力充沛,不会感到疲劳。

12∶00 紧张工作一上午后,需要休息。

12∶00-13∶00是最佳"子午觉"时间。不宜疲劳作战,最好躺着休息半小时至一小时。

14∶00 反应迟钝。易有昏昏欲睡之感,人体应激能力降低。

15∶00 午饭营养吸收后逐渐被输送到全身,工作能力开始恢复。

15∶00-17∶00为人体第二个黄金时段。最适宜开会、公关、接待重要客人。

16∶00 血糖开始升高,有虚火者此时表现明显。阳虚、肺结核等患者的脸部最红。

17∶00 工作效率达到午后时间的最高值,也适宜进行体育锻炼。

18∶00 人体敏感度下降,痛觉随之再度降低。

19∶00 最易发生争吵。此时是人体血压波动的晚高峰,人们的情绪最不稳定。

20∶00 人体进入第三个黄金阶段。记忆力最强,大脑反应异常迅速。

20∶00-21∶00适合做作业、阅读、创作、锻炼等。

22∶00 适合梳洗。呼吸开始减慢,体温逐渐下降。最好在十点半泡脚后上床,能很快入睡。

23∶00 阳气微弱,人体功能下降,开始逐渐进入深度睡眠,一天的疲劳开始缓解。

24∶00 气血处于一天中的最低值,除了休息,不宜进行任何活动。

中医教你儿童如何进行养生保健

一、0—3岁儿童日常保健

(一)饮食调养

1.婴幼儿脾胃功能较薄弱,食物宜细、软、烂、碎,营养均衡。

2.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避免偏食、纵儿所好,乳食无度。

(二)起居调摄

1.婴儿衣着要宽松,不可紧束而妨碍气血流通,影响骨骼发育。婴幼儿衣者应寒温适宜,避免过暖。

2.婴幼儿要有足够的睡眠,注意逐步形成夜间以睡眠为主、白天以活动为主的作息习惯。

3.经常带孩子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增强体质,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

二、4—6岁儿童日常保健

(一)饮食调养

1.食物品种应多样化,以谷类为主食,同时进食牛奶、鱼、肉、蛋、豆制品、蔬菜、水果等多种食物,注意荤素搭配。

2.要培养小儿良好的饮食习惯,进餐按时,相对定量,不多吃零食,不挑食,不偏食。培养独立进餐的能力。

(二)起居调摄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作息规律,定时排便。

2.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遵循古训“四时欲得小儿安,常要一分饥与寒。”

(三)运动保健

1.保证每天有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照射,呼吸新鲜空气。

2.加强锻炼,适当运动,如跳绳、拍球等。

三、儿童饮食宜忌

1.大便干结:宜进食绿色蔬菜(芹菜、白菜、萝卜等)、水果(香蕉、苹果、火龙果等)、粗粮(玉米、燕麦等);忌食香燥、煎炸、辛辣、油腻食品。

2.腹泻:宜进食薏苡仁、山药等;忌食生冷、油腻食品。

3.食欲不振:宜进食扁豆、莲子、山楂等;忌食寒凉、煎炸、甜腻食品。

中医养生之男子养生保健的七大方法

1、先来10个俯卧撑“运动是迅速、有效的减压阀。它会让你的身体误以为你已经摆脱了压力。”专家说,“运动可以加速身体的血液循环,将皮质醇运送至肾脏、然后排泄出身体。”压力大的时候可以做10个俯卧撑缓解紧张的神经,如果做俯卧撑不现实,简单的四肢伸展和散步也能帮助皮质醇代谢。专家在研究中证实,每周散步3次、每次18分钟就可以迅速降低15%的皮质醇激素分泌水平。

2、慢慢吃,浅浅尝专家说,在高压环境下人很容易用大吃大喝缓解紧张情绪。因此当你感到有压力时,一定要放慢吃饭的速度、慢慢吃、浅浅尝、仔细体会饱腹感,这样可以减低皮质醇分泌水平,从而减少你吃的食物的分量,不让压力转换为肚子上的赘肉。

3、停止严苛的节食这听起来有点讽刺,但是研究证实持续的节食会使得皮质醇分泌水平升高18%。另外,当人的皮质醇分泌失衡时,血糖水平也会发生紊乱,先是急速增高,之后又垂直下降——由于血糖是大脑的主要燃料,一旦大脑的血糖水平降低、自制力也会急速下降,人的意志力也会变得薄弱,直接结果就是让你性格变得暴躁、胃口大开。

4、给自己尝点“甜头”当压力让你想吃甜食时,吃一点点反而好。“在皮质醇水平升高时,适当地满足就可以让它降低避免失控,”专家说。由于人在压力增大时会喜欢吃甜食,“掰一小格巧克力吃会让你感觉好一些,但千万别纵容自己吞下一整条。”

5、戒掉咖啡因当咖啡因和压力结合,皮质醇水平的升高会比单纯只有压力时更快。俄克拉荷马州大学的一项研究证实,在轻度压力条件下如果喝2。5~3杯咖啡会使皮质醇水平升高25%,这样的高皮质醇水平要3个小时后才能降下来。当一天的咖啡因摄入量达到600毫克(约等于6杯爪哇咖啡)时,皮质醇水平升高30%,并且一整天都维持在高水平。由于高皮质醇水平会导致食欲大增,压力症候群是时候考虑戒掉含咖啡因的饮料了。

6、早餐营养,健康整天缺少维他命B、维他命C、钙和镁会使皮质醇水平升高。但一顿富含以上微量元素的早餐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他的早餐建议是,一杯橙汁或一个柚子或一大把草莓提供充足的维他命C,6~8盎司低脂酸奶提供充足的钙和镁,再来片涂了花生酱的全麦土司,因为全麦食品富含维他命B,花生酱包含的脂肪酸可以减少压力荷尔蒙的产生。

7、睡饱觉没烦恼芝加哥大学的研究发现每天睡6。5个小时会增加皮质醇分泌、刺激食欲、增加体重。按照美国国家睡眠协会的建议每天最好能睡7~9个小时。如果那还不够有说服力的话,另一个调查显示,缺觉还会提升ghrelin(一种生长激素释放肽)水平,这是一种强烈刺激食欲的饥饿荷尔蒙。研究显示,当人缺觉时,对重盐重糖的食物的嗜好会增加23%。不过,幸运的是,几个晚上的好觉就可以使皮质醇分泌水平重新得到平衡,而充足、有规律的睡眠会使得它保持稳定,专家说,“如此一来你吃得少了,体重也轻了,感觉自然也会好得多。”

中医养生之男子养生保健的有效方法

一、青春期祛湿热 茯苓 白茅根

青春期的男性最常出现的问题就是长痤疮,爱上火。有调查指出,98%的男性在青春期都会受到“青春痘”的困扰。此时,男性体内雄激素分泌水平增高、皮脂分泌活跃,加上求学阶段精神压力较大,容易生活不规律,因此更易发生痤疮、上火。

痤疮多因肺经热盛,或脾胃湿热引起。因此,专家推荐了茯苓和白茅根两味中草药。茯苓药性平和,能起到利尿、去湿、健脾的作用,而且不伤正气,可每日用10克泡水饮用,或与猪苓、泽泻等煎水服用。白茅根能清肺胃之热,还有凉血、清热生津的功效,建议直接泡水饮用。

二、中年解毒 葛根 白芍

30-55岁的中壮年男性,工作和生活压力都很大,忙于应酬,经常熬夜、喝酒。如果不注意调养,很容易出现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心脑血管疾病。

专家首先推荐了有解毒功效的葛根。据《本草纲目》记载,葛根性凉、气平、味甘,具清热、降火、排毒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葛根中的异黄酮类化合物葛根素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疗效。可煎汤或捣汁加米汤服用。

白芍和柴胡都有疏肝的作用,经常饮酒的人可以选择这两味中药泡水饮用,还可以加上枳实、甘草煎水服用,可使气血调和,阳气外达。

三、老年补肾 虫草 黄芪

男性上了年纪,多会出现肝肾不足所致的肾虚腰痛、头晕耳鸣等症状。专家推荐了一些补肾的中药。一是冬虫夏草、山萸肉、人参、黄芪、山药,有补益肾中精气的作用。二是鹿茸、杜仲、川断、桑寄生等,可以温助肾阳,还有较好的强筋骨,去腰疼的功效。三是熟地、桑葚、枸杞子,能滋阴补肾、清泻虚热。这几类药物也可分别用水煎服用,或者泡水饮用。

中医养生之男子养生保健抗衰老的方法

1、常用剃须刀,年轻5岁半

调查发现,刮胡子的男人比胡子拉碴的男人看上去年轻55岁。专家表示,刮胡子会刺激脸部胶原蛋白的产生,让皮肤更光滑。

2、少吃点,多记点

科研人员发现,少摄入点热量有助于减少炎症的发生几率,而发炎会导致人认知能力下降。科学家表示,最好将每日摄入热量减少30%,比如原来每天摄入2500卡路里,那么最好减掉750卡路里。

3、身体胖,老10年

研究发现,男人身体质量指数(BMI)每增加5个点(相当于体重增加135公斤左右),其生殖激素水平就会下降到“衰老10年”的水平。

4、经常锻炼,年轻10岁

一项新研究表明,每周进行3小时一定强度的锻炼,可以让人感觉身体年轻10岁。

5、口腔卫生,脑子更灵

研究表明,牙病患者智力明显低于牙齿健康者。其原因是,牙龈出血等问题会导致更严重的体内炎症,造成大脑损伤。常刷牙、使用牙线清洁牙缝、保持口腔卫生,大脑才能更灵敏。

6、心跳慢寿命长

想保持年轻,就必须拥有强壮的心脏,让血液慢而有效地流动。来自美国心脏、肺脏和血液学会的迈克劳厄说:“人的平均寿命是心跳30亿次,若能减慢心跳次数,则可延长寿命。”

7、有晨勃,更年轻着男性血管越年轻。研究表明,每周夫妻生活不到1次的男性,ED的发病率将上升2倍,而每周夫妻生活3次以上,ED减少4倍。

8、睡眠多,脸不老

长期睡眠不足会加快面部衰老,因为眼周肌肉可在睡眠中眼球快速转动时得到锻炼,而睡眠不足,眼周肌肉就会发生萎缩,留下黑眼圈。

9、训练大脑,年轻15岁

做做“脑筋急转弯”等大脑训练题,可以让45岁的人获得30岁人的大脑活力和记忆能力。

抗衰老的食物

花生酱

或许花生酱不是人人都爱吃,不过,因为富含维生素E,所以它强大的抗氧化功能不容忽视,常吃能帮助抵抗岁月的侵袭。

此外,花生酱还被誉为最佳能量食品,在体育运动比赛前2小时,运动员如果能吃上一片涂有2茶匙花生酱的面包,其所含的“好的”单式非饱和脂肪酸就能帮他持续地保持饱腹感,并向身体提供缓慢释放的碳水化合物,使之保持良好的体力和状态。

花生酱的功效还不仅限于此,最新医学研究表明,花生酱与其他坚果(如核桃、榛子)一起食用,就能使人大大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性。

咖啡

如果你正为夫妻生活感觉日渐消退而苦恼的话,不妨试一试咖啡的效果。

当然,咖啡在提高人的注意力、消除紧张情绪、预防早老性痴呆和帕金森症方面,作用也不容忽视。

除此之外,它还能提高止痛片40%的效力。对咖啡因的反应因人而异,每个人应找出自己喝咖啡的最高限量。但一般来说,一天喝3杯为宜。

咖啡易使人体钙流失,但如果喝添加了牛奶或伴侣的咖啡,就能有效防止钙的流失。咖啡对皮肤也有害,因此,喝一杯咖啡之后,应喝1—2杯水。

大杏仁

过去,人们经常把食物的脂肪含量与体重增加画上等号,而大杏仁刚好能证明这一误区。

研究显示,在每天的膳食中加一把大杏仁不仅不会使体重增加,相反,还能帮助减肥。

这是因为,首先,食用大杏仁等坚果会让人产生明显的饱腹感,饭前吃一小把,可减少对于其他高热食品的摄入;其次,大杏仁所含的膳食纤维可以降低脂肪吸收率,食用大杏仁并不会摄入营养标签上标明的那么多热量,所以不会导致体重增加。

另外,一些研究还表明,每周食用大杏仁5次以上的人,身体质量指数(BMI)在所有成年人中最低。

大杏仁确实是一种容易填饱肚子的轻松小食品。一把大杏仁(约23粒),大约28克,含有160卡路里,同时富含类黄酮抗氧化剂,同时也是维生素E和矿物质镁的极好来源。可以将它当作一种健康的零食,尤其适合在餐前食用。

燕麦片

燕麦颗粒浑身是宝,几乎包含人体所需的全部强力营养成分,比如植物蛋白质、维生素B1、维生素B2、膳食纤维、矿物质以及铁、锌等微量元素,它能为你的骨骼和牙齿补钙,并使你整天精神饱满。

尤其是当你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过高时,更应该在早餐时选择燕麦片,因为美国临床营养学家的研究证实,不分男女,只要每天吃一碗燕麦糊或燕麦粥,就能将高胆固醇水平降低10%以上,并使心肌梗塞病的发病率降低20%。

倘若你选择的是内含水果、胡核仁、葡萄干、牛奶等混合的麦片糊,则能使心肌梗塞病的发病率降低50%。

在国外,燕麦片被誉为最受青睐的健康食品,燕麦片多在早餐食用。

大蒜,别称胡蒜,蒜等,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是城乡人民比较喜爱的蔬菜及调味品。我国是世界上大蒜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大蒜属百合科葱属,1–2年生草本植物,通常不结种子,用蒜瓣进行无性繁殖,一株完整的大蒜植株由根,茎,叶,花茎,总苞和气生鳞茎组成。

一,大蒜的营养特性

大蒜的根是从蒜瓣基部的茎盘上发生的,为线状须根,称为不定根,没有主根。蒜瓣背部的茎盘边缘发根最多,腹部也就是内侧发根少。根系主要分布在5–25厘米深的土层中,横向分布范围约30厘米左右,属于浅根系蔬菜。

大蒜的根系为肉质根系,对水,肥的反应较敏感,表现出喜肥,耐肥,怕旱的特点。大蒜的根毛少,且细弱,根的吸收能力较差,因此生长期间需要加强肥水管理。

二,大蒜的需肥特点

1,需肥总特点

大蒜对有机肥反应良好,增产效果明显。其全生育期对氮的吸收较多,钾次之,磷最少,对氮磷钾吸收的比例大约比4:1:35。缺氮对大蒜产量的影响最大,缺磷次之,缺钾的影响相对较小。

大蒜出苗期和幼苗期的生长主要靠种瓣中储藏的养分,从土壤中吸收氮磷钾的量很少,所以在使用基肥的基础上,一般不需要再施种肥。特别是用尿素,硝酸铵等作种肥,对根系有损失作用。

大蒜进入花茎伸长期后,叶片和蒜薹的生长加快,吸收的氮磷钾迅速增加,至蒜头膨大期达到最高峰,所以花茎伸长期是追肥的关键时期。追肥的种类以氮肥为主。蒜头膨大后期,叶片逐渐枯黄,根系老化,吸收能力减弱,吸肥量减少,一般不再追肥,特别是控制氮肥的施用,否则易发生蒜头的开裂和散瓣。

2,各生育期的需肥特点

春播大蒜当年完成生育期,全生育期为90–100天。秋播大蒜二年完成生育期,大约220–270天。大蒜的整个生育期可分为萌芽期,幼苗期,花芽鳞芽分化期,蒜薹伸长期,蒜头膨大期和休眠期,各生育期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动态,是随植株生长量的增加而增加的。

(1),萌芽期

大蒜萌芽期根和叶片的生长依靠种瓣供给营养,此期生长量小,生长期短,消耗的营养量也少。

(2),幼苗期

大蒜幼苗期由异养生长逐渐过渡到自养生长阶段,随着幼苗的生长,种瓣储存的营养逐渐消耗殆尽,最终干缩,俗称"退母"。退母期的大蒜幼苗如果土壤营养不良,植株会出现青黄不接而呈现叶片干尖。此期应及时追施氮肥以培育壮苗。退母后的大蒜植株生长完全靠土壤营养供应,吸肥量明显增加。

(3),花芽和鳞芽分化期

大蒜进入此期间后,以叶部生长为主,根系生长增强,植株进入旺盛生长期,对营养的吸收加速,此时根系生长增强,加速了对土壤营养的吸收利用。

(4),蒜薹伸长期

大蒜在此时期内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齐头并进,分化叶全部展开,叶面积和株高全部达到最大值,同时蒜头缓慢生长,是需肥水量最大和肥水管理的关键时期,根系生长和吸肥能力也达到了高峰。

(5),蒜头膨大期

由于收获蒜薹解除了顶端优势,根系开始衰老,吸收的养分及叶部中储藏的营养大量向蒜头输送,蒜头加速膨大和充实,此时由于叶和根系逐渐衰老,吸肥量不大,蒜头膨大需要的营养,多数来自于自身营养的再分配。

大蒜膨大盛期应保持土壤湿润,促进养分向蒜头转移和储藏,避免叶片损伤,延长功能叶片的寿命。

在大蒜的花芽鳞芽分化期,抽薹期,蒜头膨大期这三个重要的生育期,大蒜对氮,磷,钾的吸收量以抽薹期最大,而蒜头膨大期所需营养主要来自于地上部植株养分的储存。

因此,在大蒜的生产实践中,注重中期的施肥管理,培养地力,促进养分的吸收,加速生物量的积累,为后期蒜头的膨大提供物质基础,对提高蒜头的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三,大蒜的施肥方法

根据大蒜的需肥特点,在大蒜的施肥上,应坚持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施肥原则,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大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营养元素的需求。

1,基肥

由于大蒜根系浅,根毛少,吸肥能力差,因此对基肥的质量要求较高,一般以腐熟的有机肥为好,未经腐熟的粪肥会发生蒜蛆,甚至烧死种瓣。通常在基肥中配加一些钙镁肥。

一般每亩大蒜可施土杂肥,三元复合肥,土杂肥和化肥等要撒施,耕翻入土层内。

2,追肥

大蒜属耐肥作物,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一般要进行3–4次的追肥,分别为越冬前追肥,返青期追肥,蒜薹伸长期追肥和蒜头膨大期追肥。

越冬前追肥,主要是促进大蒜正常发芽出苗,培育壮苗。秋播大蒜可在出苗后1个月左右追1次催苗肥,追尿素或碳铵。追肥量不足宜过大,防止徒长越冬死苗。如果土壤肥沃,基肥充足可不追。土壤封冻前可畦面盖一层土杂肥,保护根系,提高幼苗的越冬能力。

秋播大蒜返青期,结合浇返青水,追三元复合肥。蒜薹伸长期,当蒜薹尖伸出来时,可结合浇水追施催薹肥,一般追尿素,此时是氮肥的最大效率期,催薹肥是一次关健性的追肥。

当大蒜头膨大时,是蒜头生长最快的时期,为保根防早衰,延长叶片的功能时间,促进养分的累积和转移,应适当重施肥,施尿素或碳铵,钾肥,同时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

3,叶面追肥

大蒜补喷叶面肥,是见效快,经济合理的施肥技术。一般是在蒜薹分化期,蒜头生长期,蒜薹采收后2–3天,各喷一次微量元素肥。喷施时叶片正反两面都要喷到,最好是下午4点后喷,喷后24小时遇雨要重新喷施。

总之,大蒜的需肥量较大,除施足氮磷钾三要素外,大蒜对硼肥,锌肥,铜肥,硫肥钙肥,镁肥等微量元素也较敏感,生产中一定要重视这些元素的施用。大蒜比较喜欢硫元素,增施硫肥不仅可以增加大蒜的风味品质,还可以提高蒜薹和蒜头的产量。

大蒜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一、强力杀菌。大蒜中含硫化物,具有强的抗菌、消炎作用,对多种球菌、杆菌、真菌和病毒具有抑制和杀灭的作用。

二、防止肿瘤和癌症。大蒜中的锗元素和硒元素,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繁殖。

三、排毒清肠,预防胃肠道疾病。

四、降低血糖,预防糖尿病。大蒜可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加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提高人体葡萄糖耐量,迅速降低人体的血糖水平。

五、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大蒜可以防治心脑血管中的脂肪沉积、诱导组织内部脂肪代谢、显著增加纤维蛋白溶解活性、降低胆固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降低血浆浓度、增加微动脉的扩张度、促进血管舒张、调节血压、增加血管的通透性,从而抑制血栓的形成和预防动脉硬化。

六、预防感冒。大蒜中含有一种叫做硫化丙烯的辣素,对病原菌和寄生虫都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可以预防感冒。

七、抗疲劳作用。大蒜是含有维生素B1的食物,维生素B1与大蒜所含的大蒜素结合在一起,有很好的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的作用。大蒜是生活中熟知的食物,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钙、铁、磷、硫氨素、核黄素、尼克酸等多种营养成分,在日常生活中大蒜常被人们用作调料,对人体而言大蒜具有多种功效:

1、补脑健脑:人类大脑活动中所需的能量是由葡萄糖提供,而葡萄糖需要足够的维生素B1才能将其转化为能量,大蒜具有丰富的大蒜素,可以提高维生素B1的转化效率,因此在葡萄糖供给充足的前提下,适当食用大蒜可以为大脑提供更多的能量,起到补脑健脑的效果;

2、抗菌消炎:大蒜中的含硫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菌消炎作用,对于多种球菌、杆菌、真菌和病毒有一定抑制作用,另外大蒜中的蒜烯和大蒜素还具有很强的抗病毒活性,可以杀灭流感病毒,从而也有一定的防治流感效果;

3、治疗脱发:大蒜中含有许多挥发油,能加速血液流向头皮的皮脂腺和毛囊,从而促进毛发生长,对于脱发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同时还可以消除头皮屑。

大蒜虽好,不过大蒜味辛入胃经,会促进胃酸分泌,如果空腹食用或者食用过量,可能会刺激肠胃导致不舒适,尤其是对于胃肠道疾病的人群,比如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的人不宜多吃蒜,容易导致胃炎、胃痛,同时大蒜具有强烈的杀菌功效,大量食用会杀死肠内细菌,导致肠道菌群失衡从而容易发生便秘,所以对于便秘人群也是要慎用的。大蒜的功效虽然众多,但食用起来还是要控制量,一般建议大蒜每天生吃2-3瓣,熟吃4-6瓣比较合适。

大蒜性温,味比较辛,入脾、胃、肺经,功效与作用具体如下:

1、可以温中散滞,并且富含类似维生素E与维生素C的抗氧化物质,可以防衰老;

2、大蒜有解毒杀虫的功效,并且它富含有蒜臭素的这个物质,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阻断脂质过氧化物的形成以及抗突变,消除在肠道内引发的肿瘤的危险;

3、研究表明,每日可生食几瓣或醋泡的大蒜吃几个,半个月以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或胆固醇的含量均有明显的降低,同时也发现有降低血压、降低血黏度的作用,从而加速微循环,有预防血栓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4、目前发现它是天然植物中抗菌作用最强的一种,所以它具有很奇特的抗菌消炎的作用,对于好多像球菌、杆菌、真菌、病毒等都有抑制和杀灭的作用。所以可以经常食用大蒜,不仅能够促进食欲,加速消化,可以排毒清肠,同时可以起到杀菌的作用;

5、大蒜还可以降低血糖,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增加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提高人体葡萄糖的耐受性,迅速降低体内血糖水平,可以杀死因为感染诱发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病菌;

6、大蒜总微量元素硒通过参与血液的有氧代谢,可以清除毒素,减少肝脏解毒的负担,从而达到保肝的作用。大蒜还有补肾的作用,主要改善肾气不足的疲劳乏力,而且可以有促进精子生成,使精子数量大量增加,而且可以提高活力;

7、大蒜中含有一种叫做硫化丙稀的辣素,对于病原体和寄生虫都有很好的杀灭的作用,可以预防感冒、咳嗽,咽喉肿痛等。因为大蒜中含有锗或者硒等微量元素,所以可以抑制肿瘤和肿瘤细胞的生长。试验发现,全世界最具有抗癌潜力的植物大蒜应该排在首位。

古代的时候科技医疗还不是很发达,远征或是戍边的士兵很容易生病死亡。那时候人们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中医或是教徒发现生病后吃了大蒜身体会变好,没有生病吃了可以加强免疫力。就开始宣传,之后很多士兵就开始在包裹里带大蒜了。当时人们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黄帝内经里面也提到大蒜的好处。

多年生草本

根:浅根性作物,无主根。发根部位为短缩茎周围,外侧最多,内侧较少。根最长可达50cm以上,但主要根群分布在5-25cm土层,横展范围30cm。成株发根数70-110条。

茎:鳞茎大形,具6~10瓣,外包灰白色或淡紫色于膜质鳞被。叶基生,实心,扁平,线状披针形,宽约25厘米左右,基部呈鞘状。花茎直立,高约60厘米。

叶:包括叶身和叶鞘。叶鞘管状,叶生未展出前呈折叠状,展出后扁平而狭长,为平行叶脉。叶互生,为1/2叶序,排列对称。叶鞘相互套合形成假茎,具有支撑和营养运输的功能。

花、种子:佛焰苞有长喙,长7~10厘米 伞形花序,小而稠密,具苞片1~3枚,片长8~10厘米,膜质,浅绿色 花小形,花间多杂以淡红色珠芽,长4毫米,或完全无珠芽;花柄细,长于花;花被6,粉红色,椭圆状披针形;雄蕊6,白色,花药突出;雌蕊1,花柱突出,白色,子房上位,长椭圆状卵形,先端凹入,3室。蒴果,1室开裂。种子黑色。花期夏季。

方法一 、生大蒜

剥一粒大蒜,含在口中,不时轻咬一下,蒜味一出,慢慢咽下,可止咽痒、咳嗽。

专家点评大蒜含有大蒜素,大蒜素有很强的杀菌作用,若是细菌引发的咽喉痒,理论上是有效的。但是,临床上很多咽喉痒是慢性咽炎的一种症状,也可以是某些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如贫血、消化不良、大便长期秘结、心脏病、支气管炎、哮喘、肝脏病变、糖尿病及慢性肾炎等。因此,这个偏方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方法二、 大蒜蒸水

取大蒜7-8瓣(小儿取2-3瓣),拍碎,放入碗中(加盖),加水蒸20-30分钟,凉后喝大蒜水,每日1-2次,严重时可每日3次。

专家点评中医认为大蒜性温,入肺经,民间偏多用大蒜治疗咳嗽、哮喘等疾病,此偏方对治疗寒性咳喘有一定效果,但是年龄过小的孩子服用还是有一定刺激性,建议慎用,以免刺激呼吸道咳嗽症状反而加重。此外,大蒜素遇热时会降低作用,使用时要注意火候及剂量。

方法三、 大蒜冰糖水

大蒜30克,冰糖10克,加水200毫升,煎服,每日3次,第二天便可见效。

专家点评中医认为冰糖有止咳化痰的功效,大蒜加冰糖会增强止咳效果,但只适合于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而不适合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咳嗽。

方法四、 大蒜生姜红糖水

生姜7-8片,大蒜7-8瓣,红糖1勺,加水煮,每日1-2次,重者1日3次(小儿量减半)。

专家点评生姜和红糖都是比较偏温性的食物,这个食疗方同样只适合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对于热性咳喘则不适合。

方法五、 蒜末

取3-4瓣大蒜,去皮后切成薄片,放在火炉四周上烤,待蒜瓣基本烤干、烤黄(注意不要烤成焦黑的)后,将其用擀面杖给擀碎成末,越碎越好。服用时,取一汤匙蒜末,适量红糖,冲入开水,搅拌均匀后喝下,每日2次,连喝2-3天可愈。

专家点评这个偏方适合寒性咳嗽,但是对卫生的要求比较严格,否则容易引起细菌感染,一般不推荐使用。

方法六、 蒜茸

将大蒜瓣去皮后捣成糊状,装入一个空药瓶内,把瓶口对准鼻子,尽量吸嗅大蒜辛辣的味道,可视病情每天嗅闻4-5次。

专家点评嗅蒜瓣挥发出来的气味治疗咳嗽,类似中医外治法的熏鼻法,对于能适应大蒜气味的患者来说,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仅限于辅助治疗。

方法七 、蒜姜泥敷脚心

睡觉前,洗净双脚后,取大蒜1瓣,生姜2片,研碎成泥状,敷在脚心涌泉穴上,然后用胶布固定,连续敷7-10天。这种方法对咳嗽、流鼻血及便秘都有一定疗效。

专家点评如果不能判断到底是风寒咳嗽,还是风热咳嗽,用蒜姜泥外敷涌泉的方法止咳有一定的疗效。但是,由于大蒜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因此贴敷的时间不宜过长,每次2小时为宜,儿童慎用。该法对风寒、风热、燥热咳嗽,以及百日咳、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引起的咳嗽,均有一定的疗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062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