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脚踏车的好处有哪些

骑脚踏车的好处有哪些,第1张

骑脚踏车的好处有哪些

 骑脚踏车的好处有哪些,现在随着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大家的环保理念也提高了,很多人选择低碳出行,骑自行车上下班,还能锻炼身体,下面一起来看看骑脚踏车的好处有哪些。

骑脚踏车的好处有哪些1

  1、减少压力

 骑自行车的时候,可以呼吸户外新鲜空气,看美好环境。不亚于一项减少压力的办法啊!现在更有人说骑自行车时大脑会分泌一种物质使大脑放松。可以见得,骑自行车真的是修身养性啊。

  2、使大脑更健康活跃

 在野外交通疏密的通流骑自行车的时候,骑行者要时时刻刻注意着旁边的情况,所以,这很有效的锻炼了大脑的反应和灵活,使大脑的反应更快,更健康活跃。

  3、骑自行车也能锻炼肌肉

 每次骑自行车时候,根据我本人的大略计算。正常行驶下,走100米腿的转圈次数是50次左右。如果要走更长的路,转动圈数会越多,锻炼腿步肌肉的机会也就越大。让腿部肌肉得到锻炼,让腿部肌肉变得更加有型。

  4、可以有效的减肥

 骑自行车减肥,这个是我本人亲身体验过的。本人曾经胖过一次,体重达到了140斤,当我听说骑自行车减肥,坚持了一个月,真的减了,达到了我的正常体重。所以,自行车还是减肥工具。

  5、可以增加自己的心肺功能

 天天坚持骑自行车,还能增强自身的心肺功能。骑自行车所带来的高热能,有效的增加自身的新陈代谢,使血液畅通。而且根据我本人经验,骑自行车也是预防心脏问题的好工具。所以想要避免心脏问题,骑骑自行车吧。

  6、自行车还能免费观光风景

 只要你有时间的话,骑着自己的自行车,和好友一起去观光风景。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既能增加自己的情趣,又能增强与好友的友好。而且骑自行车不污染环境。实在是心灵愉悦的放逐啊。

 骑自行车并不是速度越快减脂效果越好,以中等速度骑车为好,一般自行车的速度在15公里/小时左右为宜。再说,踏频过高,会导致膝盖负重过大,引起膝盖骨后的痛疼,压痛点在膝盖骨上。

  骑车减肥

 每次骑40分钟以上,骑自行车属于有氧运动,而有氧运动减脂必须每星期不少于三次,且每次持续时间要确保在30分钟以上,以40-60分钟为宜,低于30分钟消耗的都是糖分。

  把握下午3—4点的最佳减脂时间

 下午三四点钟是骑自行车减肥的最佳时间。因为此时植被茂盛、空气中负离子含量很丰富,可使血液循环加速,让大脑摄入更多的氧气,使人感到头脑更清楚,更有利于减肥。

  骑行姿势要控制好

 如果是为了减肥,骑车时身体不能压得过低,这样会限制腹式呼吸,而腹式呼吸有利于减少腹部赘肉,这是很多人常犯的毛病。应尽量保持两臂伸直、收腹、上体微微前屈的骑车姿势,这会锻炼到腰腹部,有利于减肥。

  前脚蹬车可健美小腿肚

 骑脚踏车运动,不只可以减肥,还使你的身段更为匀称迷人。藉运动减肥,或边节食边运动的人,身材比只先靠节食减肥的人来得更好,更迷人。

 我不知道如何来描述“更迷人”,但事实上,运动所带来的结实肌肉,和单车运动所练成的细小足踝,比令人憔悴、青筋突起的节食,总好看多了吧!

 适当的运动能分泌一种荷尔蒙,这种荷尔蒙使你心胸开朗、精神愉快。从经验中,可知道单车运动就能产生这种荷尔蒙。

 因此我们可以多去户外约上三五知己骑一下脚踏车,这样既可以骑脚踏车的时候进行减肥瘦身强生健体,提高免疫力,而且还能户外的时候增长见识,和同学知己或者是陌生人的交往中,对于促进人人之间的友谊关系也有一定的'帮助。

骑脚踏车的好处有哪些2

  1、使肌肉得到锻炼

 骑自行车算是一项比较好的有氧运动,它可以使全身的肌肉得到拉伸和锻炼,尤其是肩膀、背部以及腿部的肌肉可以变得结实,让身体更加强壮。

 在骑车的过程中还可以使身体出汗,有助于改善体重和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让体内的环境变得更好。

  2、减轻体重

 人在骑自行车的时候也会使全身的肌肉参与运动,所以可以起到燃烧卡路里的作用。

 尤其是长时间在有坡度的地方骑车更容易消耗体力,燃烧更多的脂肪,对减轻体重或者预防肥胖也有一定的帮助。

  3、增强心肺功能人

 们在骑车的时候会让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快,有助于加强人体的新陈代谢,使心脏功能更为强盛。

 另外,骑车是一项户外活动,人在骑车的时候会使呼吸速度加快,使肺脏吸收的氧气更多,更好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对肺功能也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有研究发现,经常骑车的人要比起长期坐车和开车的人更不容易患上心肺方面的疾病。

  4、基础慢性疾病的发生率降低

 经常骑自行车可以有效的增强血液循环速度,燃烧人体脂肪,对预防肥胖有很大的作用,只要身体保持在正常体重,人体就不容易患上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之类的基础慢性疾病,身体也有机会保持健康。

  5、使睡眠质量提高

 骑自行车可以消耗一定的体力,使人的身体产生一定程度的疲劳感,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也能得到改善,在晚上更容易进入睡眠状态,且睡眠质量也要比不爱运动的人高上许多倍。

 只要身体得到充足的休息,器官组织就有机会保持正常机能,疾病的发生率也能降低不少。

  6、调节情绪,释放压力

 人们平时在情绪不良或者压力过大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到户外骑自行车,通过骑自行车来使全身的代谢能力增强,有助于调节大脑神经功能。

 在骑车的过程中还能看到各种各样的风景,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这样就可以让心情得到调节,平时所积压的压力也能得到释放,让人感觉到身心舒畅。

 坚持骑自行车可以给身体得到以上6大改善,只要身体条件许可,大家都可以通过这种运动来锻炼身体。

 需要注意的是在骑车的时候要选择天气较好的时候,而且也要做到量力而行,避免让身体过度疲劳,以免导致腿部的肌肉和韧带过度劳损,给身体带来不必要的损害。

这个东西叫坐姿划船器械。

坐姿划船动作要领有以下几点:

1、一定要保持腰背挺直,不能弯曲脊柱。坐姿划船的整个过程中都要让脊柱保持自然的状态,一旦弯曲很容易让脊柱受到伤害。

2、坐姿方面。双脚踩紧踏板,腿部保持自然弯曲的状态。这里注意一点:腿部一定不要完全伸直,不但对膝盖的损伤是非常大的。

腿部保持自然弯曲的状态可以降低对膝盖的压力,不至于让膝盖受伤。

3、一定要感受到背部发力,就和高位下拉的发力感是一样的。其实可以把坐姿划船想象成水平版的高位下拉,双手只是两把钩子,使用肩胛的力量把拉手拉至腹部。

4、顶峰收缩一定要做,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如果顶峰收缩没有做,那么坐姿划船是毫无效果的,完全就是个形式。顶峰收缩可以让刺激感更强,能更有效的锻炼肌肉。

5、保持身体稳定,动作中上身可以略微后仰,但是如果后仰过多,身体的自重会削弱很多重量,反而对背阔肌的刺激就会大大减少。

6、不要用手臂发力。坐姿划船是练背的。

截拳道强调背部发力主要是指将身体协调起来,然后将背部肌肉和身体统一成一个整体,然后在出拳是可以形成一个一体的拳劲,背部和腰部相连力量统一然后从腿部或者拳头发出,浑然一体。

李小龙曾经讲过一句话 “近身和发力”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其他武术全都在“发力上”表现的比较突出。据个例子泰拳重视胫骨鞭踢,但这种踢法都是后腿发力力量很大,但是距离远。两个同样速度很快的拳手同时对踢,一个用“箭射足”一个用“胫骨鞭踢 ”前者在距离上肯定要短一点的。

  柔韧性训练方法 篇1

 对柔韧的训练可分为:主动柔韧性练习和被动柔韧性练习两种。

 主动柔韧性是指舞者依靠相应关节周围肌群的积极工作,完成大幅度动作的能力。主动柔韧性训练培养舞者的柔韧能力,也起到发展力量素质的作用。例如训练正、侧、后踢腿时,要求舞者的腿能踢得高、幅度大、速度快而有力,达到既有柔性又有韧性的效果。反过来力量素质的发展又能 促进“主动柔韧性”水平的拉高。

 被动柔韧性是指舞者被动用力(或借助外力)时,关节所能达到的最大活动幅度,如:压腿、扳腿等练习。被动柔韧性练习是发展主动柔韧性的基础。那么,影响柔韧素质提高的因素有哪些呢

 (1)肌肉、韧带组织的弹性不仅取决于性别、年龄,而且取决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度。情绪高涨时,柔韧性会增大。因此,柔韧训练要从少儿抓起,练习时的情绪也不可忽视。

 (2)关节的骨结构是柔韧性最不易改变的因素,基本上由 遗传决定。如先天骨盆形态偏平,其胯关节开度就好。关节周围组织体积大小对关节活动幅度有限制作用,它受先天和后天训练的影响。如有些肌肉体积增大后,就会影响其周围关节的活动幅度。因此,对舞者来说,控制肌肉体积的增大是极其重要的。

 (3)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过程转换的灵活性与运动中肌肉的基本张力有关。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对于肌肉之间的协调性改善以及肌肉紧张和放松的调节能力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要求舞者做动作要放得开,别紧张。研究证明,训练水平高的人,肌肉的随意放松能力很高,这与中枢神经系统支配骨骼肌的神经细胞的抑制深度有关。

 柔韧训练的方法详解

 (1)主动或被动的静力拉伸方法

 缓慢的将肌肉、肌腱、韧带拉伸到一定酸、胀、痛的感觉位置并略有超过,然后停留一定时间的练习方法。

 这种方法可减少或消除超过关节伸展能力的危险性,防止拉伤,由于拉伸缓慢不会激发牵张反射。一般要求在酸、胀、痛的位置停留6秒~8秒,重复6~8秒。

 (2)主动或被动的动力性拉伸方法

 有节奏的、速度较快的、幅度逐渐加大的多次重复一个动作的拉伸方法。

 在运用该方法时用力不宜过猛,幅度一定要由小到大,先作几次小幅度的预备拉长,然后加大幅度,从而避免拉伤。每个练习重复5~10次(重复次数可根据专项技术需要而增加)。

 主动的动力性拉伸方法是靠自己的力量拉伸,被动的动力性拉伸方法是靠同伴的帮助或负重借助外力的拉伸,但外力应与运动员被拉伸的可能伸展能力相适应。

 上述方法可单独采用亦可混合运用,练习时间根据需要确定。

 发展柔韧素质可采用的手段

 (1)在器械上的练习:利用肋木、平衡木、跳马、把杆、吊环、单杠等。

 (2)利用轻器械的练习:利用木棍、绳、橡皮筋等。

 (3)利用外部的阻力练习:同伴的助力、负重等。

 (4)利用自身所给的助力或自身体重的练习:如压腿时双手用力压同时上体前压振;在吊环或单杠上作悬垂等。

 (5)发展各关节柔韧所采用的动作:压、踢、摆、搬、劈、绕环、前屈、后仰、吊、转等。

 发展各关节柔韧性的练习方法、手段

 (1)肩关节

 肩关节是由半球形的肱骨头和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的球窝关节,所以肩关节是关节中最灵活、活动幅度最大的关节。它的加固主要靠喙肱韧带和三角肌。因此该关节的练习用以增加肩部肌肉力量同时增加肩部柔韧。

 发展肩关节的柔韧练习主要有主动或被动地压肩、拉肩、吊肩、转肩等。如手扶肋木的体前屈压肩、背对肋木双手上握向前的拉肩,在单杠或吊环上作各种握法的悬垂、借助绳或木棍的转肩练习。

 (2)肘关节

 肘关节是由肱尺关节、挠尺关节、肱挠关节构成。它是由内侧、外侧副韧带及挠骨环状韧带加固。肘关节的运动时屈伸动作较多,所以在发展屈肌力量练习的同时配以屈肌的伸展性练习。主要采用压肘、旋内、旋外、绕环的练习。

 (3)腕关节

 腕关节由挠腕关节(使手屈伸、内收外展)及腕间关节(使手旋转)构成。

 体操运动员主要发展背屈能力:采用俯卧撑推手、倒立爬行等练习;篮球、排球、乒乓球、手球、网球等项目对手腕的灵活性要求较高,既发展屈伸、内收外展又发展旋转的能力,主要通过基本动作、基本技术来发展;举重运动员发展手背后屈柔韧等。

 (4)膝关节、胯关节

 1、膝关节:膝关节由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及髌骨后的关节面以及半月板构成,由内外侧副韧带、髌骨韧带、交叉韧带加固。膝关节的柔韧主要发展腿部后面肌群(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小腿三头肌、胫骨后肌)的伸展性;发展屈膝能力主要发展腿部前面肌群(股四头肌、缝匠肌、胫骨前肌、姆长伸肌)的伸展性。

 2、胯关节:由球形的股骨头与胯骨的胯臼构成。由于胯臼较深,并有软骨形成的关节盂加大与股骨头的紧屈适应,虽然它是球窝关节,但运动幅度受到限度。它的加固由髌骨韧带及股圆韧带加固。胯关节的柔韧主要发展前后、左右开胯的能力。

 发展膝关节、胯关节柔韧,常结合在一起练,称为腿部柔韧练习。经常采用的练习有主动或被动的压腿、踢腿、摆腿、劈腿等。

 (5)踝关节

 由距骨上关节面、胫骨内踝关节面、胫骨下关节面及腓骨外踝关节面构成。踝关节前后韧带薄弱,而两侧的内、外侧副韧带较强。

 踝关节主要发展背屈和背伸及内翻外翻的能力。

 体操运动员主要发展足背的绷脚面能力,常采用各种后足背的练习;足球运动员主要发展内、外翻的能力;举重运动员主要发展背屈的能力等。

 (6)脊柱

 由26块椎骨组成,椎骨之间靠椎间盘连在一起。其中有23块椎体有椎间盘,椎骨之间由于椎间盘的弹性有少许转动,当肌肉牵动椎骨时,每一个椎骨少许转动的总合就使脊柱有了相当大的运动幅度。因此脊柱能前屈、后倾、向右侧屈、向左侧屈及转动。脊柱的柔韧包括颈椎、胸椎、腰椎的柔韧。

 1、颈椎柔韧主要采用头前后屈、左右侧屈、左右转动及绕环的练习。

 2、胸腰椎柔韧常结合在一起练习,主要采用下腰、甩腰、体前屈等练习。

 发展柔韧素质的具体方法

 柔韧素质的发展应从各项目的特点出发,有目的、有选择地进行,以下根据教学训练体会,提供一些发展柔韧素质的方法,供教学训练时参考。

 (1)手指手腕柔韧性练习

 1、握拳、伸展反复练习。

 2、两手五指相触用力内压,使指根与手掌背向成直角或小直角。

 3、两手五指交叉直臂头上翻腕,掌心朝上。

 4、手腕伸屈、绕环。

 5、手指垫高的俯卧撑。

 6、杠铃至胸,用手指托住杠铃杆。

 7、用左手掌心压右手四指,连续推压。

 8、面对墙站立,连续做手指推撑。

 9、左、右手指交替抓下落的棒球(或小铅球)。

 10、靠墙倒立。

 (2)肩关节柔韧性练习

 1、压肩

 (1)手扶一定高度体前屈压肩。

 (2)双人手扶对方肩,体前屈直臂压肩。

 (3)面对墙一脚距离站立,手、大小臂、胸触墙压肩(逐渐加大脚与墙的距离)。

 (4)练习者背对横马并仰卧在鞍马上,另一人在后面扶着他上臂下压。

 (5)两人互相以手搭肩,身体前倾,向下有节奏地肩压。

 2、拉肩

 (1)双人背向两手头上拉住,同时作弓箭步前拉。

 (2)练习者站立,两手头上握住,帮助者一手拉练习者头上手,一手顶背助力拉。

 (3)练习者俯卧,两手相握头上举或两手握木棍,帮助者坐练习者身上,一手拉木棍,一手顶其背助力拉。

 (4)背对肋木坐,双手头上握肋木,以脚为支点,挺胸腹前拉起成反弓形。

 (5)背向肋木站,双手反握肋木,下蹲下拉肩。

 (6)背向肋木屈膝站肋木上,双手头上握肋木,然后向前蹬直双腿胸腹用力前挺。

 (7)侧向肋木,一手上握一手下握肋木向侧拉。

 (8)体前屈坐垫下,双手后举,帮助者握其两手向前上推助力拉。

 3、吊肩

 (1)单杠各种握法(正、反、反正、翻等握法)的悬垂摆动。

 (2)单杠负重静力悬垂。

 (3)杠悬垂或加转体。

 (4)后吊:单杠悬垂,两腿从两手间穿过下翻成后吊。

 4、转肩:用木棍、绳或橡皮筋作直臂向前、向后的转肩(握距逐渐缩小)。

 (3)腰腹部柔韧性练习

 1、弓箭步转腰压腿。

 2、两脚前后开立,向左后转,向右后转,来回转腰。

 3、体前屈手握脚踝,尽量使头、胸、腹与腿相贴。

 4、站在一定高度上作体前屈,手触地面。

 5、分腿体前屈,双手从腿中间后伸。

 6、分腿坐,脚高位体前屈,帮助者可适当用力压其背部助力压。

 7、后桥练习,逐渐缩小手与脚距。

 8、向后甩腰练习。

 9、俯卧撑交替举后腿,上体尽量后抬成反弓形。

 10、双人背向,双手头上握或互挽臂互相背。

 11、肩肘倒立下落成屈体肩肘撑。

 (4)胸部柔韧性练习

 1、俯卧背屈伸。练习者腿部不动,积极抬上体、挺胸。

 2、虎伸腰。练习者跪立,手臂前放于地下,胸向下压。要求主动伸臂,挺胸下压。

 3、练习者面对墙站立,两臂上举扶墙,抬头挺胸压胸。要求让胸尽量贴墙,幅度由小到大。

 4、练习者背对鞍马头站立,身体后仰,两手握环使胸挺出。要求充分伸臂,顶背拉肩,胸。

 5、练习者并腿坐在垫子上,臂上举,同伴在背后一边向后拉其双手,一边用脚蹬练习者肩背部,向后拉肩振胸。

 (5)下肢柔软性练习

 1、前后劈腿。可独立前后振压,也可以将腿部垫高,由同伴帮助下压。

 2、左右劈腿。练习者仰卧在垫子上,屈腿或直腿都可以,由同伴扶腿部不断下压。

 3、压腿:将脚放在一定高度上,另一腿站立脚尖朝前,然后正压(勾脚)、侧压、后压。

 4、踢腿:原地扶把杆或行进,正踢(勾脚)、侧踢、后踢。

 5、摆腿:向内、向外摆腿。

 6、控腿:手扶支撑物体,前控、侧控、后控。

 7、弓箭步压腿。

 8、跪坐压脚面。

 9、在特制不同形状的练习器上练习脚腕不同方位的柔韧(特制练习器械见弹跳力部分)

 10、用脚内侧、外侧、脚跟、脚尖走。

 11、负重深蹲,脚跟不离地使脚尽量弯曲。

 12、双刀腿坐,双脚互相顶位,双手相拉,一人前俯,一人后仰。

 13、背对背坐,双手头上拉,一个前俯,一人后仰。

 (6)踝关节和足背部柔韧性练习

 1、练习者手扶腰部高度肋木,用前脚掌站在最下边的肋木杠上,利用体重上下压动,然后在踝关节弯曲角度最大时,停留片刻以拉长肌肉和韧带。

 2、练习者跪在垫子上,利用体重前后移动压足背,也可将足尖部垫高,使足背悬空做下压动作,增加练习时的难度。

 3、练习者坐在垫子上,在足尖部上面放置重物,压足背。

 4、做脚掌着地的各种跳绳练习。

 5、做脚前掌着地的各种方向、各种速度的行走练习。

柔韧性训练方法 篇2

 1、一字马

 在平地上取站位,两腿逐渐向前后打开,做劈叉的动作。当两腿分开到最大限度后,让两手撑住地面,再尽力让上身做下压的动作,保持30秒。注意不要使用暴力来强制劈叉。

 2、压腿

 找一个合适高度的横杠,横杠最不要太高。一条腿在平地上站直,另一条腿搭在横杠上。两腿都要绷直,然后将身体的一侧尽量向前下方压,直到两条腿有轻微的酸痛感。

 3、弓步下压

 在平地上取弓步站位,双手放在前腿上,后腿一定要绷直。然后随着上身的下压动作,去尽力压两条腿,持续30秒。然后再交换前后腿,重复上述动作。

 4、弯腰摸脚

 在平地上取站位,两腿绷直,然后向前弯腰。随着上身的下压动作,尽力去触碰自己的双脚。触碰到双脚后,每次可以保持30秒左右。

 5、坐位抓脚趾

 在平地上取坐位,双腿向前伸直,上身往前下方压,让胸部尽量靠近膝盖。同时双手向前伸直,尽力去抓脚趾。抓到脚趾后,每次可以保持30秒左右。

 6、坐位抬双手

 在平地上取坐位,上身挺直,两腿交叉。两手在胸前交叉,掌心向下,然后慢慢抬起,直到最大限度后停止,此时两手的掌心应该在上。接下来两手尽力往上拉,保持30秒左右。

 7、俯卧挺上身

 在床上取俯卧位,两手屈曲,放在身体两侧,两腿保持绷直状态。然后用双手将上身慢慢撑起,直到最大限度,保持30秒左右。

 8、平躺抱腿

 在床上取仰卧位,上身保持不动,双腿绷直。然后一只脚屈膝,同时慢慢让这只脚的膝盖靠近胸腹部。直到最大限度后,用两手抱住这只脚的膝盖,尽力向下压,保持30秒左右,再换腿。

 9、平躺抱膝

 在床上取仰卧位,上身保持不动,两腿一起屈膝,同时让两个膝盖尽力靠近胸腹部。两腿到最大限度后,用两手一起抱住膝盖,然后尽力向下压,保持30秒左右。

 10、平躺拉腿

 在脚上系一条绳子,用同侧的手拉住这条绳子。然后在床上取平卧位,上身保持不动,双腿绷直。用手去拉绳子,让腿部以绷直的状态被抬起,直到最大限度后,保持30秒,再换另一条腿来进行上述动作。

骑自行车时,双腿和脚踏一起做划圆的动作,这过程中全身各处不同的肌肉群就参与进来了。

练大腿:

大腿正面的股四头肌(大腿正面的四股肌肉)在骑行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它们在你每一次向下蹬踏时有力的推动腿部和膝部。下图中蓝色标注处就是股四头肌的位置。

臀大肌(位于臀部)在你划动脚踏通过圆周的最低点时参与进来,得到运动。下图中红色处是臀大肌的位置。

腿后肌(位于大腿背侧),当你划动脚踏过程中弯曲膝盖时会用到它。而且,用踏板划圆周的过程中,每一次经过最低点向后划、向上提拉时最能练到腿后肌。下图紫色处是腿后肌的位置。

练小腿:

对小腿的锻炼效果取决于你把脚板的哪个位置放在脚踏上:如果把前脚掌放在脚踏上蹬踩划圆,对小腿的锻炼效果要远高于把脚后跟放在脚踏上。如果把脚板中部放在脚踏上,则练习效果也只有中等程度。小腿后肌(位于小腿背侧)会继续将大腿正面的股四头肌和大腿背后的腿后肌产生的力量通过脚板和脚趾传递出去,尤其是在将踏板划到距离地面最近的最低点时,最能练到小腿后肌。下图中红色处是小腿后肌的位置。

练核心肌群:

骑单车有助于塑造平坦无赘肉的腹部,是因为腹部肌肉在骑行时能得到运动。

骑行时身体的核心肌群能得到锻炼,核心肌群是指背部和腹部肌肉,它们帮助你的身体在骑行时呈坐姿。正确的骑行姿势可以锻炼到核心肌群:背部平直、不要耸肩、收腹,这样的姿势符合人体工学,可避免疲劳和运动伤害,还能最大限度运用到腿部肌肉。

练肩和手臂:

虽然在骑行时,腿部是主要力量来源,但肩和手臂也要出力。这两个部位在骑行时并不仅仅控制方向和刹车,它们还要支撑你的上半身,肩部以及手臂的肱三头肌和肱二头肌帮助你的身体保持稳定、平衡。

骑行过程中持续性抓握车把以及捏刹车的动作能用到前臂的肌肉。而持续性支撑你身体重量的过程相当于保持俯卧撑姿势,这个动作尤其锻炼上臂和肩部。

当加快速度或爬坡时,手臂的肱二头肌、肱三头股和后背的背阔肌会得到更多锻炼,这三组肌肉产生出向下的力量,使你能持续将动力输送到脚踏上。同时,核心肌群(背阔肌+腹部肌肉)除了努力工作支撑你的脊柱外,还会确保上身肌肉产生的力量能有效输送到腿部。下图中红色处就是背阔肌的位置。

自行车组成部分:

1、车体部分:包括车架、前叉、车把、鞍座和前叉合件等,是自行车的主体。传动部分包括脚蹬、曲柄、链轮、链条、中轴和飞轮等,由人力踩动脚蹬,通过以上传动件带动车轮旋转,驱车前行。

2、行动部分:即前后车轮、包括前后轴部件、辐条、轮辋(车圈)、轮胎等。

3、安全装置:包括制动器(车闸)、车灯、车铃、反射装置等。

根据需要,还可增加一些附件,如支架、衣架、保险叉、挡泥板、气筒等。另外,装有变速机构的运动车、竞赛车、山地车等还装有变速控制器和前后拨链器等。

手脚双动力自行车(3)4、手脚双动力自行车的组成:在传统自学车的车架上增加了一个合金制成的盒子,盒子内包含着各种传动零件,通过力的相互作用,从而实现了手脚双动力,简单的推拉车把动作,从而实现用车把就能让车子前进,不仅省力,还能健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355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