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哑铃怎么练股二头肌

用哑铃怎么练股二头肌,第1张

1、负重半蹲。直立,双腿分开等肩宽。双手持一根健身棒置于肩膀上(如没有,可以双手交叉报于胸前)。然后下蹲直至大腿与地面平行。重复此动作3组20次。

2、箭步蹲。直立,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左腿膝盖微微弯曲。然后做下蹲动作,注意下蹲时保持平衡。每侧重复3组20次。

3、拉伸动作。直立,双腿并拢,然后用左手拉左脚脚踝使之尽量贴近臀部,保持这个姿势15秒,然后换另外一条腿。腿部的拉伸非常重要,可以防止锻炼后腿部变粗,使腿部的线条流畅。

4、仰卧分腿。平躺在地板上,背部紧贴地板。双腿并拢向上举起,与上体成90度角。然后最大限度分开两腿再合拢,重复此动作3组30次。

5、坐姿夹球。坐在地板上,双手至于体后,上体微微后仰。双腿弯曲,两膝盖中间夹一个球,用力向内挤压直至力竭,松开。重复此动作3组,每组20次。

6、负重提踵。这个动作你可以徒手或手持3~5磅的哑铃来做。踮脚尖,在最高处停留2秒,感到小腿肌群在用力,然后放下。重复此动作3组30次。事后一定要按摩小腿,做拉伸动作。

以上就是用哑铃练股二头肌方法,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了解一下的。

做平板支撑或者是侧平板支撑的时候 肱二头肌靠小臂那侧的肌腱会有扭转拉伸的酸痛感 而且难以忍耐臀部及地时 肘部支撑无碍 但仅用肘部和脚支撑身体时 肌腱就会有逐渐加剧的酸痛直至不能忍耐。是因为肌肉在负重的过程中逐渐产生酸性物质,刺激神经造成的。属于人体的正常反应。

怎样发展股二头肌呢?下面是锻炼股二头肌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股二头肌锻炼有复合动作深蹲、硬拉、孤立动作俯卧腿弯举、坐姿腿弯举,辅助动用腿举、斜蹲机练习等。 1、俯卧腿弯举,发展股二头肌。

动作:俯卧练习器上,两腿勾住横杠,两手握手柄,上体不动,向上屈小腿,至最高点时股二头肌用力收紧、稍停,然后缓慢下放还原。

要点:勾起重量时小腿不宜超过垂直面,还原时股二头肌要用力控制,两腿不完全伸直,保持张紧状态。此外,股二头肌收缩用力时臀部不可抬起,避免借力。

2、哑铃俯卧腿弯举

孤立动作,臂和腰背部肌群的借力相对减少。健身房配置不全的情况下最好选用这个动作。

动作:俯卧长凳上,双腿夹紧哑铃,小腿悬空,双手抱凳端,两腿伸直。然后股二头肌发力,弯起小腿,至最高点使股二头肌处于“顶峰收缩”位,稍停。以股二头肌的张紧力控制重量缓慢还原。

要点:弯起时小腿举至与地面垂直为宜,不要超越,否则哑铃容易失去控,到最高点后用力挤压股二头肌并保持片刻。还原要缓慢,让哑铃有力地牵拉股二头肌。

3、坐姿腿弯举

孤立动作,赛前采用此练习可拉出“钢丝绳”般的股二头肌。

动作:坐在腿弯举机上,双脚踝反勾横杠,腰背靠紧靠板,双手握凳杠。小腿向后用力做弯举动作,到股二头肌收紧时稍停片刻,然后控制性缓慢向上还原。小腿向后弯曲用力时臀部不要离开坐垫,以免借车。

要点:弯举时大、小腿之间的夹角不小于60度,否则影响动作质量。小腿还原时两腿不要完全伸直,膝关节不要锁紧,以防损伤。

4、直腿硬拉

主要锻炼股二头肌和臀部肌群,它能使股二头肌达到极限伸展。

动作:两脚开立,双手正握杠铃同肩宽垂于体前,直膝向前屈体至上体与地面平行。然后下背部肌肉收缩用力,脊柱前挺,上拉杠铃成开始姿势。

提示:为使股二头肌得到充分刺激,采用与髋同宽的平行站立。要提高难度和强度,可采用垫木直腿硬拉。赛前练习可将杠铃改为哑铃,以刻画线条。

要点:要控制住重量,动作要平稳、腰背不要完全直,杠铃不要触及地面,目的是让股二头肌和腰背部保持张紧力,让受力集中在目标肌上。

5、腿举,发展大腿肌肉

动作:斜坐在腿举机上,两腿分开,两脚放在踏板上。解开安全锁,抓住手柄,以保持身体稳定,然后屈膝使大腿接近腋窝,用力蹬起重量。

要点:调整两脚位置可锻炼不同部位。重点锻炼股二头肌,两脚应放在踏板稍高位置。双腿分开约同肩宽,脚呈外八字形,屈膝时大腿能接近腋窝位置。这样,既能使肌肉有更大的伸缩空间,又能使股二头肌深层肌肉得到充分刺激。

6、肩托深蹲,锻炼股二头肌、股四头肌和臀部肌肉。

赛前训练采取此动作对提高腿部和臀部肌群的分离度有很大帮助。

动作:站上斜蹲机,用肩抵住肩托,握住手柄,两脚自然开立,约与肩同宽,脚尖微朝外。然后屈膝下蹲,大腿用力站立伸直,稍停。重复做。

要点:两脚位置不同锻炼部位不同。两脚处在身体重心和臀下,主练股四头肌和臀肌。两脚靠后,主练股二头肌。向上用力时两腿不要完全伸直,膝关节不要锁紧,应成微屈状态。

提示:动作最佳组合是一个孤立动作,一个复合动作,如腿弯举和杠铃深蹲,腿弯举和腿举等都是最佳组合。

锻炼强度:以孤立动作开始做5组,渐增负荷,次数为20、15、12、10、8次。接着复合动作做5组,次数为12——6次。

建议:每周锻炼2次为宜,不宜超过2次,股二头肌可结合股四头肌一起练。

腿后肌群较腿前肌群不容易使用到,基於平衡的原则,当腿前肌群渐渐发达之后,有必要特别锻炼一下腿后肌群。右图中红色部位即为股二头肌当大腿肌肉发达到一定围度时,就应着重细节部位的雕塑,尤其是股二头肌。因为在健美造型中不论是后展肱二头肌,还是侧展胸部,股二头肌都是一个“亮点”,它能使大腿有一种巨大的膨胀感和美感,

       《刺腰痛论》是收藏于《黄帝内经·素问》的第四十一篇著作,全文九百余字,论述了不同归经出现腰痛的临床表现以及其治法,并针对各种伴随症状的治疗展开论述。《刺腰痛论》是先秦至西汉年间的著作,文字描述与当今相去甚远,致使晦涩难懂。我在多次阅读原文后,结合历代医家的著作,包括《灵枢经》、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唐·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明·马莳《黄帝内经注证发微》、明·张景岳《类经》、明·李时珍《奇经八脉考》、明·杨继洲《针灸大成》、明·高武《针灸聚英》、清·张志聪《黄帝内经集注》、清·高士宗《黄帝内经素问直解》等,形成自己对这篇著作的初步理解,现整理如下。为了方便阐述的逻辑,我会将全文的条文打散,再依据自己阅读的逻辑进行重新排列。

(一)六经腰痛的表现

①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刺其郄中太阳正经出血,春无见血。

之所以开篇第一句论述了太阳经腰痛,不仅是因为太阳藩篱御邪于外,更因为太阳腰痛为临床最常见。太阳腰痛突出一个“重”字,是循足太阳膀胱经所过之处疼痛。《灵枢·经脉第十》:“(足太阳膀胱之脉)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癫疾、头强项痛,目黄、泪出,鼽衄,项、背、腰、尻、腘腨、脚皆痛,小趾不用。”张仲景在《伤寒论》也有论述:“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太阳腰痛,刺郄中太阳正经出血。关于“郄中太阳正经”这个位置,《发微》、《集注》、《类经》、《直解》都认为是委中穴,唯独《太素》认为是金门穴。我认为应该是委中穴。

② 少阳令人腰痛,如以针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顾,刺少阳成骨之端出血,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独起者,夏无见血。

少阳腰痛,表现为刺痛感(有瘀血阻于经络之上)和活动受限,需要刺阳陵泉出血。《类经》认为这里刺的是膝阳关,“膝外侧之高骨独起者,乃胻骨之上端,所以成立其身。其端则阳关穴也”。

如果从日常临床的角度来思考,阳陵泉和膝阳关都是可以接受的。常见引起腰痛的肌群为竖脊肌、腰方肌、腹外斜肌、多裂肌、臀中肌、臀大肌、梨状肌、阔筋膜张肌、股二头肌、腓肠肌、腓骨长肌等。阳陵泉位于腓骨长肌,膝阳关位于股二头肌,都有可能因为筋膜牵拉的问题导致腰痛。通过局部刺络放血,缓解压力,确实可以改善腰部筋膜应力,从而治疗腰痛。

③阳明令人腰痛,不可以顾,顾如有见者,善悲,刺阳明于䯒前三痏,上下和之出血,秋无见血。

少阳腰痛和阳明腰痛都有“不可以顾”的描述,但是这二者并不相同。少阳腰痛的描述是“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顾”,体现的是活动受限;阳明腰痛的描述是“不可以顾,顾如有见者,善悲”,体现的是情志异常。《注解》《集注》对这句话的解释还比较隐晦,而《类经》则直接指出来是“见鬼怪之谓也”。

《灵枢·经脉第十》:“(胃足阳明之脉)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呻,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骭胫骨厥。”而《伤寒论·辨阳明脉证并治第八》:“伤寒若吐下不解,至十余日,潮热,不恶寒,如见鬼状,微喘直视,大承气汤主之。”这些都说明了阳明经病有情志异常的表现,从另一个方面支持了张介宾等人的注解。

治法上是刺䯒前三痏。䯒骨是胫骨,痏有穴位的意思,即在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这三个穴位上做功夫。

④ 足少阴令人腰痛,痛引脊内廉,刺少阴于内踝上二痏,春无见血,出血太多,不可复也。

少阴腰痛也是循经出现脊内廉疼痛。对于少阴腰痛,应该刺血的位置历代医家是有不同意见的,主要是有三种不同的解释:

明代的马莳和张介宾认为在内踝上,就应该是内踝后上2寸,跟腱前方的复溜穴,《甲乙》也有“腰痛引脊内廉,复溜主之”的描述;而清朝的张志聪及其弟子高士宗则认为应该是太溪穴。

但我认为他们都错了。各代医家这里都是“刺少阴于内踝上痏”,《甲乙》亦如此,但《太素》的原文是:“刺足少阴内踝下二痏”,注解为:“出然骨之下,循内踝之后,故取内踝之下”,我觉得更为合理。《灵枢·经筋十三》:“足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下,入足心,并太阴之经,斜走内踝之下,结于踵”,因此我认为这里应该取水泉。水泉位于内踝后下方,太溪直下1寸,跟骨结节内侧凹陷处,是经筋的结点,又是少阴郄穴,有主治痛证的作用。

⑤厥阴之脉,令人腰痛,腰中如张弓弩弦;刺厥阴之脉,在腨踵鱼腹之外,循之累累然,乃刺之,其病令人善言,默默然不慧,刺之三痏。

症状存在争议,因为善言和默默然不能兼存。《发微》和《集注》认为是能说话,但是不清晰;《直解》和《类经》认为是曾经善言,现在默默然。我个人更倾向于《太素》的注解:“详善言与默默二病难相兼,全元起本无善字,于义为允”,即“其病令人言默默然不慧”。

治法上,《类经》取蠡沟,《集注》取经外奇穴,其余各医家没有解释。我觉得应该是在腓肠肌外,用手触诊,摸到有“累累然”的地方,即局部有条索状病变,刺三下。彭静山在《针灸秘验与绝招》中分享自己的经验:“触摸时,见有硬结、压痛、敏感、快感的反应点,即为病穴”。而王居易在《经络医学概述》里提出经络病变时,有结块、结节、结络、脆络、紧张、下陷、滞涩、水泡等异常表现。现代针灸大家的经验都强调经络触诊的重要性,跟厥阴腰痛的刺法不谋而合。

“刺之三痏”的描述和上午的“刺少阴于内踝上二痏”不同,没有具体位置,我认为此时的“痏”应该解释为针孔或者针刺次数,而不是穴位。这么想来,就更符合上述没有定位,而以病变部位为针刺点的解释。

⑱ 腰痛引少腹控䏚,不可以仰。刺腰尻交者,两髁胂上。以月生死为痏数,发针立已。左取右,右取左。

原文没提到是太阴之脉令人腰痛,但是看条文是可以看出来的。《素问·缪刺论第六十三》:“邪客于足太阴之脉络,令人腰痛,引少腹控䏚,不可以仰息,刺腰尻之解,两胂之上,以月生死为痏数,发针立已。左取右,右取左。”

太阴腰痛,患者痛引少腹,以及季肋下柔软处,即腰方肌和腹外斜肌出现病变。刺处各家意见不尽相同,《发微》认为是“足太阴、厥阴、少阳三脉左右交结于中,故曰腰尻交也”;《集注》则注解为:“腰下胯骨间,乃足太阴厥阴少阳三脉左右交结于其间”,但是都不知道具体针哪里。

《针灸甲乙经卷九·肾小肠受病发腹胀腰痛引背少腹控睾第八》中有一段论述有一定参考意义:腰脊痛强引背少腹,俯仰难,不得仰息,脚痿重,尻不举,溺赤,腰以下至足清不仁,不可以坐起,膀胱俞主之。腰痛不可以俯仰,中膂俞主之。而《类经》认为太阴腰痛取下髎,参考《甲乙》的描述,应该是比较正确的。

(二)奇经八脉的表现

⑫ 飞阳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怫怫然,甚则悲以恐;刺飞阳之脉,在内踝上五寸,少阴之前,与阴维之会。

本条文论述的是阴维脉腰痛的表现。《类经》:“飞阳,足太阳之络穴,别走少阴者”,而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这么记载:“阴维起于诸阴之交,其脉发于足少阴筑宾穴,为阴维之郄”,因而认为此条文是阴维腰痛的表现。

阴维腰痛,痛时伴情绪异常,例如郁怒状,悲伤状,惊恐状等。据《奇经八脉考》,阴维脉“会足太阴、厥阴、少阴、阳明于府舍,上会足太阴于大横、腹哀,循胁肋会足厥阴于期门,与任脉会于天突、廉泉,上至顶前而终”,循经所过交会的经络多有治疗情志病的作用,故阴维腰痛常伴情志异常。需要注意的是,阳明腰痛也有情志异常的表现,但是二者临床表现不同。阴维情志异常的症状多为阴性,如抑郁,悲伤和惊恐等;阳明情志异常是阳性的,如撞鬼状,情绪大起大落。

治疗阴维腰痛,取筑宾穴,各医家理解一样,没有异议。筑宾属少阴肾经,位于太溪与阴谷连线上,太溪上5寸,腓肠肌肌腹内下方,可治疗癫狂、呕吐、疝气、腿痛等疾病。

⑨阳维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怫然肿;刺阳维之脉,脉与太阳合腨下间,去地一尺所。

此条文论述阳维腰痛的表现,临床见患者腰痛,痛处突然肿大。刺处有两种解释,马莳、张景岳、高士宗三人认为应该是太阳经的承山穴,而张志聪认为是阳维郄穴——阳交。阳交在昆仑直上7寸,加上昆仑到脚底的3寸,刚好是“去地一尺所”。而承山在飞扬外上1寸,按距离算是超过了一尺,但是古人对尺寸的描述并非精确,而是大概;况且《大成》记载承山有治“脚气膝肿”的功效,也对应上文阳维腰痛有肿的表现。两个穴位如此相近,无法分辨,只能留在临床上用实践去检验。或者临床取穴时,两穴合用,也符合针灸局部配穴的处方思路。

⑬ 昌阳之脉,令人腰痛,痛引膺,目䀮䀮然,甚则反折,舌卷不能言;刺内筋为二痏,在内踝上大筋前,太阴后,上踝二寸所。

 本条文论述阴跷腰痛的症状及刺法。《奇经八脉考》:“阴跷者,足少阴之别脉,其脉起于跟中足少阴然谷穴之后,同足少阴循内踝下照海穴,上内踝之上二寸,以交信为郄,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至喉咙,交贯冲脉,入鼻内廉,上行属目内眦,与手足太阳、足阳明、阳跷五脉会于睛明而上行”。

从经络循行的角度来说,不难理解昌阳之脉是阴跷脉,也不难理解阴跷腰痛见痛引胸,视物模糊,言语不能等症状。需要提出来的是,《刺腰痛论》中有很多专业名词未曾见过,如飞阳之脉,昌阳之脉,以及下文的同阴之脉,会阴之脉。这是因为《内经》为中医首部经典,很多学说未成体系,因而专业术语随着学科发展逐渐被淘汰替换。

《发微》、《类经》认为阴维刺穴应该是复溜,而《直解》、《集注》认为是交信。复溜在太溪直上2寸,交信在复溜前05寸,这二穴同属一经,位置又都符合“在内踝上大筋前,太阴后,上踝二寸所”的描述。《针灸大成·肘后歌》:“肩背诸疾中渚下,腰膝强痛交信凭”。《针灸聚英·天元太乙歌》:“脊因闪挫腰难转,举动多艰行履颤。游风遍体生虚浮,复溜一刺人忻羡”。因此,我认为两穴均可取,临床可以同经配穴。《百症赋》:“目觉䀮䀮,急取养老天柱。”养老有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作用,临床也可以配合养老一起使用。

⑧同阴之脉,令人腰痛,痛如小锤居其中,怫然肿;刺同阴之脉,在外踝上绝骨之端,为三痏。

这里论述的是阳跷脉腰痛的临床表现及刺法。阳跷腰痛,患者感觉局部又重又痛,腰部有肿大的情况。《奇经八脉考》:“阳跷者,足太阳之别脉”,因此阳跷脉与太阳腰痛症状很像,但是多了一个“怫然肿”的表现。而阳维腰痛也有“怫然肿”,但是没有“重”的表现,对比不同条文,可以相互鉴别。

刺在外踝上绝骨之端,我认为应该是悬钟穴,刺三下。《类经》《发微》认为是阳辅穴。二者是胆经的腧穴,一个在3寸,一个在4寸,可以配合用穴。

⑭ 散脉,令人腰痛而热,热甚生烦,腰下如有横木居其中,甚则遗溲;刺散脉,在膝前骨肉分间,络外廉束脉,为三痏。

此条文论述的是冲脉腰痛的临床表现和刺法。《集注》:“冲脉者,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至胸中而散,灌于皮肤,渗于脉外,故名散脉也。”

冲脉腰痛有烦热、活动不利、小便失禁的伴随症状。刺处有三种说法:《发微》和《类经》认为是地机。《集注》:“其输上在于大杼,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膝前外廉者,取冲脉之下俞”。《直解》:“膝之前骨,犊鼻穴也,及分肉间,三里穴也,络外廉,上廉穴也。”

这里的穴位和刺法我无法辨析。原文“在膝前骨肉分间”的描述,很容易让我理解为足阳明胃经在膝前循行的路线。在肿瘤科针灸做多了之后,不难发现,胃经确实循行在“在膝前骨肉分间”。按照《黄帝内经素问直解》的注释,也应是如此。但胃经于睛明交于足太阳,与颔厌、悬厘、上关交于足少阳,与水沟、神庭、大椎交于督脉,于承浆、上脘、中脘交于任脉,与迎香交于手阳明,并没有任何一个穴位交于冲脉。因此取穴我无法定义是哪个。

⑪ 会阴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漯漯然汗出,汗干令人欲饮,饮已欲走,刺直阳之脉上三痏,在蹻上郄下五寸横居,视其盛者出血。

此条文论述任脉腰痛。任脉腰痛的症状以及刺法各医家难以达成共识。对于汗出,欲饮等症状,各大家均无异议;但对于“饮而欲走”,各医家认识不尽相同。《发微》和《类经》认为是阴气来复,患者欲行走,所以选承筋穴刺络放血。《集注》:“走者阳象,任与督脉,上下相交,饮已欲走者,阴液周而交于阳也”,认为是一种生理机制的描述,而非临床症状,因此也没有对刺法进行解释。《直解》:“阳气虚而阳气外驰也”,认为是阳气欲外出的表现,是汗出的内在机制,取得是承山刺络放血。

这一段我无法辨析,但是刺络放血应该是针对任脉腰痛的治疗方案,这点毋庸置疑。

⑩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俛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衡络绝,恶血归之,刺之在郄阳筋之间,上郄数寸,衡居为二痏出血。

本条文论述带脉腰痛。《奇经八脉考》:“带脉者,起于季胁足厥阴之章门穴,同足少阳循带脉穴,围身一周,如束带然。又与足少阳会于五枢、维道。”带脉腰痛是由于举重伤腰而得,这是六经腰痛和奇经腰痛中唯一一条有外伤史的腰痛条文。

由于描述为“上郄数寸”,导致带脉腰痛的刺穴根本无法定义。《发微》、《类经》注解为“委阳、殷门”,《集注》注解为“浮郄”,《直接》注为“浮郄、会阳”,而《针灸甲乙经》则直接定义为殷门:“腰痛得俯不得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恶血归之,殷门主之(是前衡络之脉腰痛者)”。

从经文上来鉴别浮郄、委阳、会阳、殷门这四个腧穴的使用比较困难,但《浮针医学纲要》给了我们新的思路。浮针认为疼痛是有患肌引起的,而且疼痛部位是第二现场,并非患肌所在的第一现场。股二头肌出现问题时也会引起腰痛。在治疗时,需要对股二头肌进行松解,至于进针点并没有具体要求。回头看看浮郄等四个腧穴,刚好就在股二头肌的区域内。依据浮针的思路,其实这四个腧穴取任何一个均可,重点是将股二头肌放松。

⑲ 督脉为病,脊强反折。督脉生病治督脉,治在骨上,甚者在脐下营。

此条文讲督脉腰痛,然而并非出自《刺腰痛论》,而是我从《素问·骨空论第六十》的不同片段摘抄出来,合并在一起的。《刺腰痛论》在奇经八脉中讲述了七条奇脉的腰痛表现,唯独没有讲督脉。但在《骨空论》中有记载督脉病的表现,指出督脉会引起脊柱的僵硬强直,这自然也包括腰部的屈伸不利。临床上也常常见到患者脊柱中间出现腰痛的表现,故我将它合并在一起。

督脉腰痛取穴,“治在骨上”,取督脉上的穴位。《骨空论》提出了临床治疗需要针刺“骨空”,并指出各个骨空的位置以及主治作用。其中,属于督脉相关的便是“脊骨上空”、“髓空”和“脊骨下空”。韦以宗教授以《骨空论》为基础,创“骨空针法”,收录于其著作《中国整脊学》。其中,针对腰部疾病的骨空,且“治在骨上”的,便是腰俞穴。《岐黄针疗法》一书提出,在治疗腰痛时,需要将针深刺至骨,疗效方佳。我认为这对腰俞穴的操作有很好的参考意义。“甚者在脐下营”,《类经》注解为阴交穴,可以参考。

(三)浮络腰痛及经筋腰痛

⑥解脉令人腰痛,痛引肩,目䀮䀮然,时遗溲,刺解脉,在膝筋肉分间郄外廉之横脉出血,血变而止。

《说文解字》:“解,判也。”解就是将一个整体分开的含义,解脉指的是散在膀胱经的浮络。《集注》注解脉为“散行横解之络脉”;《类经》“足太阳经之散行脉也”。

联系上下文,可知太阳浮络令人腰痛,腰痛似折,伴肩部牵涉痛,视物不清,小便不禁,善恐等症状。与太阳正经腰痛单纯的沉痛相比,太阳浮络的症状更多。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病程不同。叶天士在《临床医案指南》提出了“初病在经,久病入络”的说法,认为经主气,新病治气;络主血,久病治血。因此,解脉令人腰痛,需要刺络放血,且放血的量必须大,达到“血变而止”才行。

另外,太阳浮络的症状和多个条文相似,需要对比,加以鉴别。首先是腰痛伴牵涉痛,如果见牵涉脊柱内侧缘疼痛,为少阴腰痛,刺水泉;见牵涉到少腹和季肋下疼痛,为太阴腰痛,刺下髎;见牵涉胸部疼痛,为阴跷腰痛,刺复溜交信;见痛引肩,刺委中放血。另外,在《甲乙》里还有一些条文对此做了补充:“腰痛控睾小腹及股,卒俯不得仰,刺气冲;腰痛引小腹,居髎主之”。其次是目䀮䀮然,见于太阳浮络腰痛和阴跷腰痛;以及遗溲,见太阳浮络腰痛的“时遗溲”和冲脉腰痛的“甚则遗溲”。这些可以从伴随症状以及症状程度加以鉴别。

⑦解脉令人腰痛如引带,常如折腰状,善恐,刺解脉在郄中结络如黍米,刺之血射以黑,见赤血而已。

本条文是对上一个条文的补充说明。解脉腰痛的临床表现是“痛如引带”和“痛如折腰”。也是采用刺络放血的方法,寻找委中穴上的“如黍米”的结节点,点刺放血。这里应该是一些静脉曲张的表现,局部压力过大,点刺后瘀血会喷射出来,直到变色才算治疗结束。黍米是古代一种粮食作物,也叫黄米,大小如同稻谷一般。

⑮ 肉里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则筋缩急;刺肉里之脉为二痏,在太阳之外,少阳绝骨之后。

本条文最为特殊。无论六经腰痛,抑或奇经腰痛,都是独一经脉腰痛的描述。即使是解脉腰痛,也是对太阳浮络腰痛的一种陈述,是对经脉腰痛的补充说明。但肉里之脉并非单一经脉的腰痛,借用伤寒学的名词,这是“合病”腰痛。

《黄帝内经注证发微》:“足少阳胆经有阳辅穴,又名分肉,故王氏以肉里为分肉”。《黄帝内经集注》:“肉者分肉,里者肌肉之纹理也”。《类经》:“肉里,谓分肉之里,足少阳脉之所行”。依据这三家解释,很多人会误认为这就是少阳腰痛的症状。可是,前文已经有“少阳令人腰痛,如以针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顾”的描述,为何又要重复再讲一遍完全不同症状的“少阳腰痛”呢?这很明显不合理。前文重复说同一条经的都有其意义。太阳腰痛和解脉腰痛是正经腰痛和浮络腰痛的区别;两条解脉腰痛的症状高度相似,互相补充,是同一个病名。但肉里之脉的描述和少阳腰痛全然不同,病名也不同。

分析一下这个条文。肉里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则筋缩急。肉里之脉的主诉症状和其他经脉不同,强调了一个“不可以咳”。需要指出的是,这个并非是指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者腰椎狭窄等椎管内病变。管内病变因咳嗽等腹压增加的情况,会出现腰痛,但是表现为“腰似折”而非“筋缩急”。因为涉及到“筋”,而筋缩急又是经筋病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于是我在《灵枢·经筋十三》寻找答案:

足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上结外踝,上循胫外廉,结于膝外廉;其支者,别起外辅骨,上走髀,前者结于伏兔之上……

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指,结于跗上,邪外上加于辅骨,上结于膝外廉,直上结于髀枢,上循胁属脊;其直者,上循骭,结于膝;其支者,结于外辅骨,合少阳… …

从《灵枢·经筋十三》中可以看出,少阳经筋和阳明经筋会互相影响,二者在外辅骨发生联结。因此,肉里之脉不是简单的少阳腰痛,而是少阳阳明经筋腰痛的表现。而少阳经筋和阳明经筋均深入在里,结于骨,这就符合古人命名为“肉里之脉”的朴素思想。

那么肉里腰痛如何治疗?刺“太阳之外,绝骨之后”。马莳、张志聪和张景岳都注解为“阳辅穴”,而高士宗注解为“跗阳穴”。这两个穴虽然非常接近,但依据上文分析,应该是少阳经的阳辅穴更为恰当。

《刺腰痛论》原文仍有十六、十七两个条文未在本文中注解,只因我未能读懂其含义。思量再三,决定不做强行注解,以免误人。至此,九百余字的《素问·刺腰痛论》便算是读完了,成文近八千字的读书笔记,也算是有个简单的交代。此为本年度第一篇中医类读书笔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718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8
下一篇2023-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