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出自《开宝本草》。
拼音名Xianɡ Pi
英文名Elephant Hide
别名 亚洲象、印度象、灰象皮、白象皮、灰象皮、白象皮、象皮
来源
药材基源: 为象科动物亚洲象的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ecphas maximus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剥取象皮后,去掉筋膜油脂,洗净,割成长块晒干。
原形态亚洲象,身体头庞大,体高可达25m,重可达5-6t。头长大,前额凹,颈短。耳较大,似蒲扇,向后遮盖颈部两侧,眼睛小。鼻吻呈圆筒形,突出甚长,舒展伸缩自如,可垂至地面,下面较细,末端为筒形,突出甚长,舒展伸缩自如,可垂到地面,下面较细,末端为鼻孔,杯口状,前缘有一指状突起,是持握器管。雄象上颌门齿突出口外,略向上翘,长达15-18m,全齿呈圆锥体状,每对像牙重约20kg。四肢粗壮,前肢5趾,后肢4趾,尾短而细。全身灰色或棕灰色,皮厚,皱褐多,稀疏地散生著粗毛。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主要栖息于海拔1000m以下的湿度较高的热带、亚热带或其复合类型的沟谷,山坡及稀树地带。具群居性,性喜水,早晨及夜晚觅食,爱吃野芭蕉芦类、棕叶芦、董棕、各种竹类。
资源分布:分布于亚洲南部各国,我国仅云南南部及西南部有分布,数量不多。
栽培多为人工饲养,亦为野生。
性状
性状鉴别,本品呈不规则的片状,大小不等,皮厚1-25cm,外表面淡灰棕色或暗灰色,密布细小的颗粒状突起和疏松不等的皮肤皱褐,有时可见棕色长短不等的粗毛,内表面较粗糙,灰**至灰棕色,有纤维状露出物。断面灰白色至黄棕色,半稼明,表面颗粒凸凹较钝,质坚硬,味咸微腥。
显微鉴别,切面观分为表皮层及真皮层。表皮层又分为3层,外层角质化,灰白色半透明;中层细胞排列较疏松,浅**;内层细胞排列紧密,深黄棕色。真皮层宽广,灰白色可见树状肌纤维。
化学成份皮及肉含肌球蛋白(myosin),肌动蛋白(actin),原肌球蛋白(rtopomyosin),血红蛋白(hemoglobin),肌酸(creatine)。三甘油酯中棕榈酸(palmitic acid)含量高,维生素含量较高。
药理作用具有止血和对创面有保护作用。
鉴别
理化鉴别(1)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10ml,回流提取浓缩至2ml,供点样用。用毛细管将点样液点于滤纸上,喷05%茚三酮液,110℃烤后,有紫色斑点;喷02%引哚醌试液,出现蓝黑色斑点。
(2)薄层色谱,样品制备同前。分别吸取(1)点样液及对照品β谷甾醇,点样于同一硅胶G-05M(青岛海洋化工厂)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95:05)展开15cm,喷以15%磷钼酸乙醇液喷雾烘烤显色。供试液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显相同的蓝色斑点。
炮制取象皮浸泡约3天,洗净,稍闷,晒至八成千,再沾水一次,至内外湿度一致,切成厚约之毫米的薄片, 晒干。或用文火烤软,乘热切片亦可。像皮粉:先将滑石粉置锅内加热,倒入象皮片,用强火炒至稍鼓起,呈深**时取出,筛去滑石粉,放凉,碾成细粉。
性味味甘;咸;性温
归经心;脾经
功能主治 止血敛疮;祛腐生肌。主治外伤出血;溃疡久不收口;褥疮。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熬膏巾;或研末调敷。内服:入丸、散。
注意疮疡脓毒未尽者忌用。
附方1治烂孔极大者,并治刀伤跌损,出血不上者:猪身前蹄扇骨十两(锻炭研粉),像皮(炙炭存性研末)一两。和匀固贮,凡烂孔如掌大者,掺上收小,后用六和散敷,(《外科全生集》象皮散)2治烂孔收小者:海螵蛸、水飞龙齿、象皮(锻存性,研极细)、血竭、乳香、轻粉各等分,共研细末收贮,或于掺,或用鸡蛋熬油调拂。(《外科全生集》六和散)
各家论述
1《医学入门》:煎膏药,去腐生新,易于敛口。
2《纲目》:治下疳,烧灰和油敷之。又治金疮不合。
3《本草新编》:专能生肌长肉,定狂,止呕吐。
4《本草再新》:治湿痹。
摘录《中华本草》
psurnr(站内联系TA)喷在板上,拿电吹风的热风吹一下就好了,如果没有专用的喷雾器,拿棉花蘸了涂在板上也可以凝冰897(站内联系TA)或者把配好的显色剂装在广口瓶里,用镊子夹着板的一端进去蘸一下,而后电吹风高温档吹(显伯胺、仲胺),红外烘箱烤(显一部分芳胺和酰胺,不过要接近灯泡烤,比如摞两个烧杯,把板放上面;尤其是酰胺,不这样不显色)xuanlin(站内联系TA)用喷喉器把茚三酮喷在样品上,再加热(电吹风机,烘箱等)即可James-CG(站内联系TA)茚三酮毒性很大, 带好手套, 不要粘在手上。致癌!!!It ia a mutagent, possible a carcinagen Can cause cancer郑铭(站内联系TA)将TLC板放瓶里蘸一下, 取出后用高温枪吹下就能看到了。
氨基酸纸层析喷茚三酮显色时应注意些什么
氨基酸的纸层析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并掌握氨基酸纸层析的原理和方法2学习纸层析法的操作技术,分析未知样品氨基酸的成分二、 实验原理 用滤纸为支持物进行层析的方法,称为纸层析法,它是分配层析法的一种纸层析所用的展层溶剂大多是由水饱和的有机溶剂组成滤纸纤维的—OH 基的亲水性基团,可吸附有机溶剂中的水作为固定相,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它沿滤纸自下向上移动,称为上行层析;反之,使有机溶剂自上而下移动,称为下行层析将样品点在滤纸上进行展层,样品中的各种氨基酸即在二相中不断进行分配,由于它们各自的分配系数不同,故在流动相中移动速率不等,从而使不同的氨基酸得到分离和提纯纸层析法主要是依据混合组分对二相分配系数的差异进行分离,但亦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吸附作用和离子交换现象氨基酸经层析在滤纸上形成距原点不等的层析点,氨基酸在滤纸上的移动速率用Rf 表示Rf = 原点到层析斑点中心的距离/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 只要实验条件(如温度、展层溶剂的组分、pH、滤纸的质量等)不变,Rf 值是常数,因此可做定性分析参考如果溶质中氨基酸组分较多或其中某些组分的Rf 值相同或近似,用单向层析不宜将它们分开,为此可进行双向层析,在第一溶剂展开后将滤纸转动90度,以第一次展层所得的层析点为原点,再用另一种溶剂展层,即可达到分离目的由于氨基酸无色,可利用茚三酮反应使氨基酸层析点显色,从而定性和定量三、仪器和试剂 仪器 层析滤纸、烧杯、剪刀、层析缸、培养皿、猴头喷雾器、微量加样器或毛细管、吹风机一个、直 尺、铅笔等试剂 1混合氨基酸溶液(水解后的氨基酸干粉) 甘氨酸溶液:50mg 甘氨酸溶于5mL 水中蛋氨酸溶液:25mg 蛋氨酸溶于5mL 水中亮氨酸溶液:25mg 亮氨酸溶于5mL 水中氨基酸混合液:甘氨酸50mg,亮氨酸25mg,蛋氨酸25mg 共溶于5mL 水中2展层溶剂 碱相溶剂:
氨基酸的纸层析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并掌握氨基酸纸层析的原理和方法2学习纸层析法的操作技术,分析未知样品氨基酸的成分二、 实验原理 用滤纸为支持物进行层析的方法,称为纸层析法,它是分配层析法的一种纸层析所用的展层溶剂大多是由水饱和的有机溶剂组成滤纸纤维的—OH 基的亲水性基团,可吸附有机溶剂中的水作为固定相,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它沿滤纸自下向上移动,称为上行层析;反之,使有机溶剂自上而下移动,称为下行层析将样品点在滤纸上进行展层,样品中的各种氨基酸即在二相中不断进行分配,由于它们各自的分配系数不同,故在流动相中移动速率不等,从而使不同的氨基酸得到分离和提纯纸层析法主要是依据混合组分对二相分配系数的差异进行分离,但亦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吸附作用和离子交换现象氨基酸经层析在滤纸上形成距原点不等的层析点,氨基酸在滤纸上的移动速率用Rf 表示Rf = 原点到层析斑点中心的距离/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 只要实验条件(如温度、展层溶剂的组分、pH、滤纸的质量等)不变,Rf 值是常数,因此可做定性分析参考如果溶质中氨基酸组分较多或其中某些组分的Rf 值相同或近似,用单向层析不宜将它们分开,为此可进行双向层析,在第一溶剂展开后将滤纸转动90度,以第一次展层所得的层析点为原点,再用另一种溶剂展层,即可达到分离目的由于氨基酸无色,可利用茚三酮反应使氨基酸层析点显色,从而定性和定量三、仪器和试剂 仪器 层析滤纸、烧杯、剪刀、层析缸、培养皿、猴头喷雾器、微量加样器或毛细管、吹风机一个、直 尺、铅笔等试剂 1混合氨基酸溶液(水解后的氨基酸干粉) 甘氨酸溶液:50mg 甘氨酸溶于5mL 水中蛋氨酸溶液:25mg 蛋氨酸溶于5mL 水中亮氨酸溶液:25mg 亮氨酸溶于5mL 水中氨基酸混合液:甘氨酸50mg,亮氨酸25mg,蛋氨酸25mg 共溶于5mL 水中2展层溶剂 碱相溶剂:
层析法分离氨基酸的原理是?详细说明,谢谢
二、原理
纸层析法是用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的分 配层析法,其中滤纸纤维上吸附的水是固定相 水是固定相, 配层析法,其中滤纸纤维上吸附的水是固定相, 展层用的有机溶剂是流动相 在层析时, 有机溶剂是流动相。 展层用的有机溶剂是流动相。在层析时,
将样品点在距滤纸一端约2~ 的某一处, 将样品点在距滤纸一端约 ~3cm的某一处, 的某一处 该点称为原点; 该点称为原点;然后在密闭容器中层析溶剂 沿滤纸的一个方向进行展层, 沿滤纸的一个方向进行展层,这样混合氨基 酸在两相中不断分配。由于分配系数( 酸在两相中不断分配。由于分配系数(Kd) 不同,结果它们分布在滤纸的不同位置上。 不同,结果它们分布在滤纸的不同位置上。 物质被分离后在纸层析图谱上的位置, 物质被分离后在纸层析图谱上的位置,可用 比移值( 来表示。 比移值(Rf)来表示。 所谓R 是指在纸层析中, 所谓 f,是指在纸层析中,从原点至氨基酸 停留点(又称为层析点)中心的距离( ) 停留点(又称为层析点)中心的距离(X)与 原点至溶剂前沿的距离( )的比值。 原点至溶剂前沿的距离(Y)的比值。如图
原点到层析点中心的距离 X Rf = = Y 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
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展层剂的组成、 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展层剂的组成、 层析纸质量等不变),某种物质的R ),某种物质的 层析纸质量等不变),某种物质的 f 值是常 因此可作为定性依据。 数,因此可作为定性依据。 由于氨基酸无色, 由于氨基酸无色,可利用茚三酮反应使 氨基酸层析斑点显色,从而作定性分析。 氨基酸层析斑点显色,从而作定性分析。本 实验利用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 实验利用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
定性鉴定20种氨基酸的双向纸层析是 A交换层析 B亲合层析 C分配层析 D薄层层析
您好!答案是C分配层析。
百度教育团队海纳百川团为您解答。
感谢您的采纳 O(∩_∩)O 。如有疑问,欢迎追问。
层析法分离氨基酸的原理是
二、原理
纸层析法是用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的分 配层析法,其中滤纸纤维上吸附的水是固定相 水是固定相,配层析法,其中滤纸纤维上吸附的水是固定相,展层用的有机溶剂是流动相 在层析时,有机溶剂是流动相展层用的有机溶剂是流动相在层析时,
将样品点在距滤纸一端约2~的某一处,将样品点在距滤纸一端约 3cm的某一处,的某一处 该点称为原点; 该点称为原点;然后在密闭容器中层析溶剂 沿滤纸的一个方向进行展层,沿滤纸的一个方向进行展层,这样混合氨基 酸在两相中不断分配由于分配系数( 酸在两相中不断分配由于分配系数(Kd) 不同,结果它们分布在滤纸的不同位置上不同,结果它们分布在滤纸的不同位置上物质被分离后在纸层析图谱上的位置,物质被分离后在纸层析图谱上的位置,可用 比移值( 来表示比移值(Rf)来表示所谓R 是指在纸层析中,所谓 f,是指在纸层析中,从原点至氨基酸 停留点(又称为层析点)中心的距离( ) 停留点(又称为层析点)中心的距离(X)与 原点至溶剂前沿的距离( )的比值原点至溶剂前沿的距离(Y)的比值如图
原点到层析点中心的距离 X Rf = = Y 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
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展层剂的组成、 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展层剂的组成、 层析纸质量等不变),某种物质的R ),某种物质的 层析纸质量等不变),某种物质的 f 值是常 因此可作为定性依据数,因此可作为定性依据由于氨基酸无色,由于氨基酸无色,可利用茚三酮反应使 氨基酸层析斑点显色,从而作定性分析氨基酸层析斑点显色,从而作定性分析本 实验利用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实验利用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拼音名 5 英文名 6 象皮的别名 7 象皮的处方用名 8 出处 9 象皮的来源 10 象皮的采收与初加工 11 象皮的原动物形态 12 象皮的产地 13 象皮的生药性状 14 象皮的鉴别 141 显微鉴别 142 理化鉴别 15 象皮的炮制 151 象皮的炮制方法 1511 象皮 1512 滑石粉炒象皮 152 成品性状 153 炮制作用 154 贮存方法 16 象皮的性味归经 17 象皮的功效与主治 18 象皮的化学成分 19 象皮的药理作用 20 象皮的用法用量 21 象皮的使用禁忌 22 象皮组方精选 221 治烂孔极大者,并治刀伤跌损,出血不止者 222 治烂孔收小者 23 古人论述 24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象皮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象皮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象皮 1 拼音
xiàng pí
2 英文参考an elephant skin [21世纪英汉汉英双向词典]
rubber [21世纪英汉汉英双向词典]
corium elephatis [朗道汉英字典]
Elephant Hide [中华本草]
3 概述
象皮为中药名,为象科动物亚洲象Elephas maximus Linnaeus或非洲象Elephas africanus Blume去毛后的干燥外皮。呈不规则的片状,大小不等,皮厚1~25cm,外表面淡灰棕色或暗灰色,密布细小的颗粒状突起和疏松不等的皮肤皱褐,有时可见棕色长短不等的粗毛,内表面较粗糙,灰**至灰棕色,有纤维状露出物。断面灰白色至黄棕色,半稼明,表面颗粒凸凹较钝,质坚硬,味咸微腥。滑石粉炒象皮为卷曲片状,黄褐色,体鼓胀,质酥脆,气香;粉末呈黄褐色,气香[1]。
象皮味甘、咸,性温,归膀胱、脾经,具有止血,生肌,敛疮的功能[1]。象皮质坚韧而厚,一般不生用[1]。其制品(如滑石粉炒象皮)用于金疮,溃疡久不收口及外伤出血[1]。
象皮目前临床上较少应用[1]。
4 拼音名Xiànɡ Pí
5 英文名《中华本草》:Elephant Hide
6 象皮的别名亚洲象、印度象、灰象皮、白象皮、灰象皮、白象皮、象皮(《中华本草》)
7 象皮的处方用名象皮、制象皮[1]。
8 出处《中药大辞典》:《医学入门》
《中华本草》:出自《开宝本草》。
9 象皮的来源《中药炮制学》:象皮为象科动物亚洲象Elephas maximus Linnaeus或非洲象Elephas africanus Blume去毛后的干燥外皮[1]。
《全国中草药汇编》:象皮为象科动物亚洲象Elephas maximus L的皮,以去毛的干燥皮入药。将象皮用水浸泡3天,刷净,闷润至内外湿度一致时切片晒干。
《中药大辞典》:象皮为象科动物亚洲象的皮。除上述品种外,尚有非洲象的皮亦同等入药,产于非洲。
《中华本草》:象皮为象科动物亚洲象Elecphas maximus Linnaeus的皮。
10 象皮的采收与初加工《中药炮制学》:剥取象皮后,除去筋膜油脂,洗净,切成长方块,干燥[1]。
《中华本草》: 剥取象皮后,去掉筋膜油脂,洗净,割成长块晒干。
《中药大辞典》:剥取象皮后,去掉筋膜油脂,洗净,切成长块,晒干。
11 象皮的原动物形态《中药大辞典》:亚洲象又名印度象。体躯庞大,高达25米,体重35~6吨。头长大,前额凹,颈短。鼻长,可垂地,能伸缩自如,圆筒形,下部较细,鼻孔在末端,前缘有一肉突。雄象上颌门齿突出口外,略向上翘,长可达15~18米,称"象牙"。眼很小。耳极大,向后遮盖颈部两侧。四肢粗壮,圆柱状,前肢5趾,后肢4趾。尾短而细,末端有一圈圆形的鬃毛。皮厚而有褶纹,全身生育稀疏的粗毛,肤色苍灰或棕灰色。野生者色较淡。多栖于湿度较高的热带森林中;群居生活,无固定住所。主要食物为董棕、野巴蕉、树叶、嫩刺竹的尖端,有时也吃谷物及瓜类。亚洲象的肉(象肉)、骨(象骨)、牙(象牙)、肝管末端的膨大部分(象胆)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中华本草》:亚洲象,身体头庞大,体高可达25m,重可达56t。头长大,前额凹,颈短。耳较大,似蒲扇,向后遮盖颈部两侧,眼睛小。鼻吻呈圆筒形,突出甚长,舒展伸缩自如,可垂至地面,下面较细,末端为筒形,突出甚长,舒展伸缩自如,可垂到地面,下面较细,末端为鼻孔,杯口状,前缘有一指状突起,是持握器管。雄象上颌门齿突出口外,略向上翘,长达1518m,全齿呈圆锥体状,每对象牙重约20kg。四肢粗壮,前肢5趾,后肢4趾,尾短而细。全身灰色或棕灰色,皮厚,皱褐多,稀疏地散生著粗毛。
12 象皮的产地《中药大辞典》:亚洲象分布印度、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泰国、缅甸、马来西亚以及我国云南南部等地。
《中华本草》:亚洲象主要栖息于海拔1000m以下的湿度较高的热带、亚热带或其复合类型的沟谷,山坡及稀树地带。具群居性,性喜水,早晨及夜晚觅食,爱吃野芭蕉芦类、棕叶芦、董棕、各种竹类。亚洲象分布于亚洲南部各国,我国仅云南南部及西南部有分布,数量不多。多为人工饲养,亦为野生。
13 象皮的生药性状《中药大辞典》:象皮为干燥皮块,大多呈长方形及方形,亦有形状不规则者,大小不等,厚O5~2厘米。外表面浅灰黑色,密布细小的颗粒状突起,有时可见棕黑色长毛及多少不等的皱纹。内表面灰白色至灰棕色,有纤维状露出物及皱纹。质坚硬。切断面灰白色至黄棕色,薄片半透明。气微腥。以干燥、片大、皮厚者为佳。
《中华本草》:象皮呈不规则的片状,大小不等,皮厚1~25cm,外表面淡灰棕色或暗灰色,密布细小的颗粒状突起和疏松不等的皮肤皱褐,有时可见棕色长短不等的粗毛,内表面较粗糙,灰**至灰棕色,有纤维状露出物。断面灰白色至黄棕色,半稼明,表面颗粒凸凹较钝,质坚硬,味咸微腥。
14 象皮的鉴别 141 显微鉴别《中华本草》:切面观分为表皮层及真皮层。表皮层又分为3层,外层角质化,灰白色半透明;中层细胞排列较疏松,浅**;内层细胞排列紧密,深黄棕色。真皮层宽广,灰白色可见树状肌纤维。
142 理化鉴别《中华本草》:
(1)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10ml,回流提取浓缩至2ml,供点样用。用毛细管将点样液点于滤纸上,喷05%茚三酮液,110℃烤后,有紫色斑点;喷02%引哚醌试液,出现蓝黑色斑点。
(2)薄层色谱,样品制备同前。分别吸取(1)点样液及对照品β谷甾醇,点样于同一硅胶G05M(青岛海洋化工厂)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95:05)展开15cm,喷以15%磷钼酸乙醇液喷雾烘烤显色。供试液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显相同的蓝色斑点。
15 象皮的炮制宋朝有锉皮火炙(《疮疡经验全书》)法[1]。
明代有炒(《增补万病回春》)、砂炒(《证治准绳》)、酒炒(《寿世保元》)[1]。
清代主要有制炭(《本草汇》)、煅(《外科大成》)、酥拌炙(《洞天奥旨》)、焙(《串雅外编》)等方法[1]。
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滑石粉炒等[1]。
151 象皮的炮制方法 1511 象皮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刷干净,置火上烘烤至软,切成小块[1]。或置水中浸泡,捞起浸润,或蒸软,趁热切成薄片,干燥[1]。
1512 滑石粉炒象皮滑石粉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至呈灵活状态时,投入象皮块或片,炒至鼓起,呈黄褐色时取出,筛去滑石粉,放凉后碾成细粉[1]。
每100kg象皮,用滑石粉40kg[1]。
152 成品性状象皮为不规则的小块或片状,外表灰褐色,皱缩,具毛;内面黄白色,质坚韧[1]。气稍腥,味微咸[1]。
滑石粉炒象皮为卷曲片状,黄褐色,体鼓胀,质酥脆,气香[1]。粉末呈黄褐色,气香[1]。
153 炮制作用象皮质坚韧而厚,一般不生用[1]。
滑石粉炒后质地发泡酥脆,便于粉碎[1]。临床多用其制品[1]。用于金疮,溃疡久不收口及外伤出血[1]。如治烂孔极大者,并治刀伤跌损,出血不止的象皮散(《外科证治全生集》);生肌收口的六和散(《外科证治全生集》);治疗疮毒溃后,久不收口的生肌散(《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1]。
154 贮存方法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通风干燥处[1]。防霉,防蛀[1]。
16 象皮的性味归经《中药炮制学》:象皮味甘、咸,性温[1]。归膀胱、脾经[1]。
《中华本草》:象皮味甘、咸、性温;归心、脾经。
《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象皮味甘、咸,性温。
《本草新编》:"味甘,气平,无毒。"
《本经逢原》:"咸,温,无毒。"
《玉楸药解》:"入足太阳膀胱经。"
《本草再新》:"入脾经。"
17 象皮的功效与主治《中药炮制学》:象皮具有止血,生肌,敛疮的功能[1]。一般不生用[1]。其制品用于金疮,溃疡久不收口及外伤出血[1]。如治烂孔极大者,并治刀伤跌损,出血不止的象皮散(《外科证治全生集》);生肌收口的六和散(《外科证治全生集》);治疗疮毒溃后,久不收口的生肌散(《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1]。
《全国中草药汇编》:象皮具有生肌,敛疮的功效。用于疮疡久不收口。
《中药大辞典》:象皮具有止血,敛疮的功效。治外伤出血,及一切创伤、溃疡久不收口。
《中华本草》:象皮具有止血敛疮、祛腐生肌的功效。主外伤出血、溃疡久不收口、褥疮。
《医学入门》:"煎膏药,去腐生新,易于敛口。"
《本草纲目》:"治下疳,烧灰和油敷之。又治金疮不合。"
《本草新编》:"专能生肌长肉,定狂,止呕吐。"
《本草再新》:"治湿痹。"
18 象皮的化学成分《中华本草》:皮及肉含肌球蛋白(myosin),肌动蛋白(actin),原肌球蛋白(rtopomyosin),血红蛋白(hemoglobin),肌酸(creatine)。三甘油酯中棕榈酸(palmitic acid)含量高,维生素含量较高。
19 象皮的药理作用《中华本草》:象皮具有止血和对创面有保护作用。
20 象皮的用法用量《全国中草药汇编》:外用适量,研粉敷或熬胶涂。
《中药大辞典》:外用:熬膏或研末调敷。
《中华本草》:外用:适量,熬膏巾;或研末调敷。内服:入丸、散。
21 象皮的使用禁忌《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疮疡脓毒未尽者忌用。
22 象皮组方精选 221 治烂孔极大者,并治刀伤跌损,出血不止者猪身前蹄扇骨十两(煅炭研粉),象皮(炙炭存性研末)一两。和匀同贮,凡烂孔如掌大者,掺上收小,后用六和散敷。(《外科全生集》象皮散)
222 治烂孔收小者海螵蛸、水飞龙齿、象皮(煅存性,研极细)、血竭、乳香、轻粉各等分。共研细末收贮,或干掺,或用鸡蛋熬油调拂。(《外科全生集》六和散)
23 古人论述《医学入门》:煎膏药,去腐生新,易于敛口。
《本草纲目》治下疳,烧灰和油敷之。又治金疮不合。
《本草新编》专能生肌长肉,定狂,止呕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