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常有腰部慢性劳损或急性损伤史,部分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家族史。
发病前常有腰部姿势不当、腰部外伤、妊娠等诱发因素。
临床表现
症状
腰背部疼痛。
沿坐骨神经痛径路的疼痛。疼痛主要位于臀部、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至足部。
肢体麻木,行走时有踩棉花的感觉。
肌力出现程度不同的减退。
体格检查
脊柱侧凸
一般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都有脊柱侧凸,可弯向健侧或患侧。
压痛与放射痛
一般来说,病变的腰椎间隙部位,基本上都有压痛和叩击痛。
多数患者还伴有下肢放射痛。
腰椎活动度减低
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否为急性期,病程长短等因素不同,腰部活动的受限程度不同。
较轻者可近于正常人,急性发作期者腰部活动可完全受限。
一般主要是腰椎前屈、旋转及侧向活动受限,合并腰椎管狭窄症者,后伸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肌肉萎缩与肌力下降
受损的神经根所支配的肌肉,可出现肌力减弱及肌萎缩征。
如发病部位为腰第4~5椎间盘,严重时胫前肌瘫痪,表现为踝关节背伸无力,足下垂。
感觉减退
受损神经根支配区感觉异常。
早期多表现为皮肤过敏,逐渐出现麻木、刺痛及感觉减退等症状。
受损神经根以单侧为多,因此感觉障碍范围较小。感觉完全消失者较少。
但如果马尾神经受损,则感觉障碍范围较广泛。
如腰第4神经根受损,大腿内侧和膝内侧感觉障碍;骶第1神经根受损,足背外侧及小趾感觉障碍。
腱反射改变
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典型体征之一。
如腰第4神经根受累时,可出现膝腱反射障碍,早期表现为活跃,之后迅速变为反射减退。
检查反射改变,有利于医生定位受损神经。
直腿抬高试验
平躺,腿部水平放置于床上,保持膝关节完全伸直,一手扶住足跟抬高患肢,当出现坐骨神经痛,即腿部疼痛、麻木时,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然后将抬高的患肢略降低,使坐骨神经痛消失,此时将踝关节背伸,又出现坐骨神经痛时,为直腿抬高试验加强阳性。
正常人可以将下肢抬高60°~70°,之后出现不适感。
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出现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下肢抬高不到60°就会出现坐骨神经痛。
健肢抬高试验
平躺在床上,当健侧直腿抬高时,患侧出现坐骨神经痛者为健肢抬高试验阳性。
仰卧挺腹试验
平躺在床上,作挺腹抬臀的动作,使臀部和背部离开床面,出现患肢坐骨神经痛者为仰卧挺腹试验阳性。
股神经牵拉试验
俯卧于床上,患肢膝关节完全伸直。上提伸直的下肢,到一定程度时,出现大腿前方疼痛者为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手段。
X线检查
X线检查是常规检查手段。
虽然单纯X线检查不能直接反应是否存在椎间盘突出,但可反应有无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增生等退行性改变。
X线检查还可以发现有无结核、肿瘤等骨病,对鉴别诊断有很大意义。
CT检查
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检查。
可较清楚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大小、形态和神经根受压移位的情况,还可同时显示周围骨和组织情况,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还可作脊髓造影、椎间盘造影等,与CT检查结合,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但造影是有创操作,应用较少,一般病情复杂时才使用。
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MRI无放射性损害,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MRI可以全面地观察腰椎间盘是否有病变,清晰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还可鉴别是否存在椎管内其他病变。
对于突出的椎间盘是否钙化,其影像结果不如CT检查。
其他检查
电生理检查:包括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与诱发电位,可帮助确定神经损害的范围及程度,观察治疗效果。
实验室检查:主要用于排除、鉴别其他疾病。
1 多数病人有明确外伤病史,膝关节的扭伤多见。
2、多见于运动员与体力劳动者,男性多于女性。
3、受伤后膝关节剧痛,不敢活动,活动时有卡住的感觉,若迅速出现肿胀,并有关节内积血。这时还要注意是否有韧带的损伤。
4、急性期过后转入慢性阶段。此时肿胀减轻,但总感到关节疼痛
,活动时有弹响,有时在活动时突然听到“咔嗒”一声,关节便不能伸直,忍痛挥动几下小腿再听到“咔嗒”声关节又可伸直,此种现象称为关节交锁,交可以偶尔发生也可以频繁发生,频繁地发作交锁影响日常生活与运动。
5、慢性阶段的体征有关节间隙压痛,弹跳、膝关节屈曲挛缩与股内侧肌的微弱,沿着关节间隙触摸,可以检查出压痛点,根据压痛点部位,可以大致判断出是前角、体部或后角撕裂,前角的水平状劈裂在屈伸膝关节时可以看到膝眼处在弹跳,膝关节屈曲挛缩侧提示了列的半月板嵌于股骨髁下长期难以解锁,股内此肌的萎缩为废用性,该体征提示膝关节内部结果紊乱。
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检查方法来进行初步判断:
1 过伸试验:膝关节完全伸直并轻度过伸时,半月板破裂处受牵拉或挤压而产生剧痛。
2 过屈试验:将膝关节极度屈曲,破裂的后角被卡住而产生剧痛。
3 半月板旋转试验:病人仰卧,患侧髋膝完全屈曲,检查者一手放在关节外间隙处作触诊,另一手握住足跟后作小腿大幅度环转运动,内旋环转试验外侧半月板,外旋环试验内侧半月板,在维持旋转位置下将膝关节逐渐伸到90度,注意发生响声时的关节角度。若在关节完全屈曲位下触得响声,表示半月板后角损伤,关节伸到90度左右时才发生响声,表示为体部损伤,再在维持旋转位置下逐渐伸直至微屈位(Mouche试验),此时触得响声及表示可能有半月板前角损伤。
4 研磨试验(Apley试验):病人俯卧,膝关节屈成90度,检查者将小腿用力下压,并且作内旋和外旋运动,使股骨与胫骨关节面之间发生摩擦,若外旋产生疼痛,提示为外侧半月板损伤,此后将小腿上提,并作内旋和外旋运动,如外旋时引起疼痛,提示为内侧副韧带损伤
,本试验在检查髋关节强直病人的半月板时有一定实用意义。
5 蹲走试验:主要用来检查半月板后角有无损伤,方法如下:嘱病人蹲下走鸭步,并不时变换方向,或左或右,如果病人能很好地完成这些动作,可以除外半月板后角损伤,如果因为疼痛不能充分屈曲膝关节,蹲走时出现响声及膝部疼痛不适,是为阳性结果,半月板后角破裂病例在蹲走时贪响声是很明显的,本试验仅适用于检查青少年患者,特别使用于大规模体检时检查半月板有无损伤。
必须注意,没有一个试验是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唯一依据,应综合临床症状,压痛点,以及各种阳性结果试验,才能作出最后诊断。
半月板损伤的影像学检查以MRI为主,可以达到90%。X线及CT不能够显示半月板的损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