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舞基本动作名称都有哪些?

傣族舞基本动作名称都有哪些?,第1张

傣族舞有六大舞种,你说的是哪个舞种的动作名称啊,我不明白。六大五种:嘎光———集体舞,象脚鼓舞,长甲舞,蜡条舞,嘎巴——鱼舞,孔雀舞。每个舞都有几十个动作名称的,如孔雀舞的常用步伐就有:屈伸后踢,蹲后踢,跳后踢,之字走,丁字走,点吸,吸踮,碎踏,碎飞等常用步伐名称。

1、傣族舞蹈的动作虽大多婀娜多姿,节奏较为平缓,但外柔内刚、充满着内在的力量。

2、傣族舞既有潇洒轻盈的“篾帽舞”,也有灵活、矫健、敏捷,且充满阳刚之气的象脚鼓舞、刀舞、拳舞等。

3、傣族舞感情内在含蓄,时而节奏快速多变,动作灵活跳跃,感情狂放而豪爽。

4、傣族舞蹈特有的屈伸动律而形成的手、脚、身体“三道弯”的造型特点。

5、傣族舞蹈品种繁多、形式多样。

傣族舞蹈动作较为平稳,仪态安详,跳跃动作较少,“三道弯”是傣族舞蹈富有雕塑美的典型的基本特征。第一道弯从立起的脚掌至弯曲的膝部,第二道弯从膝部到胯部,第三道弯从胯部到倾斜的上身。手臂的动作也是三道弯:指尖至手腕,手腕至肘,肘至臂。腿部的动作还是呈三道弯:立起的脚掌至脚跟,脚跟至弯屈的膝,膝至胯。

傣族舞蹈的风格特点及其特征:

一、安详、舒缓的动律

傣族舞蹈舞姿造型的“一顺边”与“三道弯”是经过多种优美的舞姿线条相融合的,表现出傣族舞蹈独特的安详、舒缓的动律。

傣族人们生活环境犹如世外桃源,人们的生活淡然自得,白日劳作,晚饭后大家一起唱着歌、跳舞,一起分享一天的劳作成果与内心的喜悦心情。在傣族人们的心中,舞蹈是不可缺少的,舞蹈有如他们的生命,这体现了傣族人们与舞蹈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增强了舞蹈本身安详、舒缓的动律氛围。

二、“一顺边”与“三道弯”的舞姿造型。

“一顺边”与“三道弯”的舞姿造型不仅仅是傣族舞蹈的风格特征,也是其他民族舞蹈的风格体现。由于傣族人民的生活环境的影响,所以傣族舞蹈“一顺边”的舞姿也源自傣族地区的劳动生活环境,人们劳动时手与脚同出一侧形成了“一顺边”的特点。

这是傣族舞蹈的又一特色造型特点,然而作为傣族舞蹈舞姿的“一顺边”,又和审美情趣有关。此外我们都知道傣族人们喜欢动物,对孔雀、大象等比较崇拜,也因此傣族舞蹈的“三道弯”就是傣族人们对孔雀与大象图腾崇拜演变而来的,从古代对蛇鸟图腾到傣族的孔雀崇拜,已有千百年的历史。

三、孔雀和象的意境。

傣族人们长期生活在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中,由于自然环境的关系,傣族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动物,如孔雀、蛇、大象等珍奇野兽。但是在众多的动物中,傣族人们最为重视的只有孔雀与大象。

傣族舞的发源:

傣族舞发源于云南。

在众多老艺术家的努力下,民间大量丰富详尽的傣族舞样式被很好地保存、传承下来,并形成了许多优秀的傣族舞教材和舞蹈作品。傣族舞是傣族古老的民间舞,也是傣族人民最喜爱的舞蹈。傣族舞蹈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流行面也很广,并各有特点。

在歌舞之乡云南,民间保留着大量娱乐性、表演性、祭祀性等等原汁原味的傣族舞样式。而上海地区的傣族舞,在江南文化和现代都市文化的双重滋养下,形成了温婉细腻、古典雅致又丰富多变的独特风格。

 傣族舞是傣族古老的民间舞,也是傣族人民最喜爱的舞蹈。流行于整个傣族地区,以瑞丽县和耿马县孟定的孔雀舞为代表,而且有不少以跳孔雀舞为生的职业艺人,他们模仿孔雀:飞跑下山、漫步森林、饮泉戏水、追逐嬉戏、拖翅、抖翅、展翅、登枝、歇枝、开屏、飞翔……等等。那么傣族舞要怎么教学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傣族舞教案吧!

 傣族舞跳出丰富多彩的舞蹈动作和富于雕塑性的舞姿造型。他们的舞蹈有严格的程式和要求,有固定的步法和地位,甚至每个动作都有固定的鼓语伴奏。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初步了解并掌握傣族民间舞的风格动作特点、基本舞步、舞姿造型、动律特点等,及在幼儿舞蹈中运用。为今后的幼儿舞蹈表现、创编、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二、教学内容:

 一简介傣族民间舞蹈的风格和动作特点

 1、风格特点:优美、灵活、朴实、矫健、含蓄

 2、动作特点:舞姿具有雕塑性,下肢多保持半蹲状态,躯干和手臂保持

 一定弯度,形成特有的'“三道弯”。

 二基本手形、手位、脚位

 1、傣族舞蹈基本手形:

 ⑴掌形 ⑵冠形 ⑶爪形 ⑷嘴形 ⑸叶形 ⑹曲掌

 2、基本脚位: ⑴正步 ⑵丁字步 ⑶之字步 ⑷点丁字步 ⑸跟点丁字步

 3、基本手位:

 ⑴低展翅(单、双) ⑵平展翅(单、双) ⑶高展翅 ⑷双合翅 ⑸单抱翅 ⑹合抱翅 ⑺反抱翅 ⑻顺展翅 ⑼侧展翅

 三基本舞步

 1、平步

 2、踮步 ⑴单踮步 ⑵吸踮步 ⑶碎踮步 ⑷跳踮步

 3、点步 ⑴旁点步 ⑵点上步 ⑶点退步 ⑷点跳步

 4、《孔雀舞》基本动作:

 ⑴走步:轻起重落

 ⑵原地踏步掏手

 ⑶踏掂步

 ⑷原地屈伸、提压腕 ⑸抖肩吸垫步 ⑹退点步 ⑺过渡动作

 ①圆场步后转,半圆蹲 ②吸水,抖肩,踏步翻身起 ⑻快板动作 ①姿态跳步 ②踏掂跑步 ③上步转身

 四组合训练

 1、傣族《手位组合》

 2、傣族《舞姿步伐组合——孔雀舞》

 3、傣族儿童舞蹈:《美丽的小孔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傣族已经不分水傣、花腰傣、旱傣了,因此统称为傣族,其舞蹈特点是婀娜多姿,节奏平缓,但外柔内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科学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名从主人”的原则,依照广大傣族人民的意愿,决定统称为“傣族”。

“旱(汉)傣”、“水傣”、“花(腰)傣”之说,是历史上留下来的一种错误的认识,不能沿用,更不可套用。傣族就是傣族,不能沿用旧时语义不明、歧义颇多且极不科学的说法,硬把傣族分为几种“傣”,造成混乱。

傣族舞蹈既有潇洒轻盈的“篾帽舞”,也有灵活、矫健、敏捷,且充满阳刚之气的象脚鼓舞、刀舞、拳舞等。

在傣族孔雀舞的表演中,时而节奏缓慢单一,动作舒展,感情内在含蓄,时而节奏快速多变,动作灵活跳跃,感情狂放而豪爽。

傣族舞蹈以特有的屈伸动律而形成的手、脚、身体“三道弯”的造型特点,其表演风格为刚柔相济、动静配合等。

扩展资料

傣族舞蹈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流行面也很广,并各有特点。代表性节目总的可分为自娱性、表演性、祭祀性三大类。

1、自娱性街舞有“嘎光”、“象脚鼓舞”、“耶拉晖”和“喊半光”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嘎光”和“象脚鼓舞”。

2、表演性舞蹈有“孔雀舞”、“大象舞”、“鱼舞”、“蝴蝶舞”、“篾帽舞”等。最具代表性的是孔雀舞。

3、祭祀性舞蹈有“祭祀鼓舞”、“跳龙舞”、“狮子舞”、“跳柳神”、“贝马舞”等,其中曾流传于德宏地区的“跳柳神”和曾流行于江城县的“贝马舞”,现已无人再跳。

--花腰傣

--傣族舞蹈

傣族舞蹈的动作虽大多婀娜多姿,节奏较为平缓,但外柔内刚、充满着内在的力量。既有潇洒轻盈的“篾帽舞”,也有灵活、矫健、敏捷,且充满阳刚之气的象脚鼓舞、刀舞、拳舞等。

在孔雀舞的表演中,时而节奏缓慢单一,动作舒展,感情内在含蓄,时而节奏快速多变,动作灵活跳跃,感情狂放而豪爽。傣族舞蹈那以特有的屈伸动律而形成的手、脚、身体“三道弯”的造型特点,以及刚柔相济、动静配合等特有的表演风格,深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傣族的居地大多与缅甸、老挝、越南等国接壤,傣族人民善於吸收来自四方的文化精华,并能融於本民族古老的文化中,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傣族舞蹈品种繁多、形式多样的特点。

扩展资料:

傣族舞蹈的分类

1、蝴蝶舞

傣语称“戛吆”。流行于耿马县孟定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县一带。据说蝴蝶舞是为了赛舞时别开生面而创作的。表演时舞者将蝴蝶形的道具套系在身上模仿蝴蝶飞舞的形态,其动作和鼓点都与小孔雀舞的跳法有相似之处。

2、斗笠舞

流行于金平县一带。那里炎热而多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都离不开斗笠。因而有了斗笠舞。笠帽的动作有“扛帽”、“体前滚帽”、“滚肩帽”、“摆帽”等,舞时膝部起伏柔和,略呈三道弯造型,但不明显。

3、鸡舞

傣语称“戛该”。是流行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县的儿童舞蹈。舞蹈主要模仿鸡觅食、相斗等动作,以跳的时间长、速度快为胜。没有乐器伴奏,一般由孩子们数数而舞。

4、十二马舞

傣语称“马西双”,是由十二个人表演的歌舞,流行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潞西县等地。表演者腰间套系马形状的道具,一手拉缰绳,一手拿扇,以半脚掌碎颤跑步为主,变化各种队形。一般演唱十二个月的劳动,有时也表演一定的故事情节。

-傣族舞蹈

适合初学者跳的民族舞如下:

1、蒙族舞

蒙族舞节奏较快,热情奔放,要求舞者气场要大。特定的碎抖肩和翻腕的动作来表现蒙古族姑娘活泼欢快,热情开朗的性格。男子的造型则挺拔豪迈,步伐洒脱,表现出蒙古族男性剽悍英武,刚劲有力之美。

2、维族舞

在维族舞蹈中,从头、肩、腰、臂、肘、膝到脚都有动作,传神的眼神更具代表性。维族基本身姿动作:身体微微前倾,重心放在脚掌上,身体最大限度拔高,胸腰向上,头和鼻尖微上扬。维族舞最经典的动作:动脖、弹指、翻腕,三步一抬、前后点步、垫步、单腿跪蹲等。

3、族舞

藏族舞的重点在于膝盖的屈伸,连续不断的屈伸透露出藏族舞的韵律。典型步伐:三步一撂和三步一踏。踢踏,果谐,弦子,锅庄热巴等舞蹈都属于藏族舞的范畴。

4、傣族舞

傣族舞是傣族古老的民间舞,也是傣族人民最喜爱的舞蹈。流行于整个傣族地区,以瑞丽县和耿马县孟定的孔雀舞为代表。

5、苗族舞

苗族舞蹈,就是指苗族地区拥有和传承着中国历史文化的遗产。苗族是歌舞的富有民族,仅苗族“鼓舞”一项,就近十种之多。且它的支系繁多而分布广阔,形成了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歌舞品种,体现着苗族“鼓舞”历史的悠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2023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3
下一篇2023-09-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