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
什么是肩关节周围炎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退行性改变所引起的广泛的炎症反应。本病是以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患,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左侧较右侧多见,双侧同时发病者少见。早期表现,仅以疼痛为主,或仅有轻微隐痛或肩关节不适和束缚感;继则疼痛逐渐加重,夜间尤甚,常影响睡眠,肩关节活动也逐渐完全受限;最后形成“冻结状态”。本病在中医学属“痹证”范围,又称为五十肩、漏肩风、肩凝症、冻结肩等。
中医对肩周炎是如何认识的
中医认为,人过中年阳气虚弱,正气渐损,肝肾不足,气血虚弱,营卫失调,以致筋脉肌肉失去濡养,遇有风湿寒邪外侵,易使气血凝滞,阳气不布,脉络不通故发本病。
(1)正气内亏:“七七肾气衰”,人到50岁左右,肝肾精气开始衰退,或劳逸过度,或病后体弱,致气血不足,筋脉得不到充分滋养,日久筋脉拘急,营卫失调。《中藏经五痹》曰:“肾气内消……精气日衰,则邪气妄入”。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曰:“夫劳倦之人,表里多虚,血气衰弱,腠理疏泄,风邪易侵……随其所惑,而众痹生焉”。现代医学家刘渡舟在《金匮要略诠解·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中曰:“凡尊荣之人,则养尊处优,好逸恶劳,多食肥甘,而肌肉丰盛,不事劳动则筋骨脆弱,以致肝肾虚弱……阳气虚,血行不畅,重因疲劳则汗出,体气愈疲此时加被微风,遂得而干之,则风与血相搏,阳气痹阻,血行不畅。”
(2)邪气外侵:居住潮湿,中风冒雨,睡卧露肩等,均可致外邪内侵,寒湿留滞于筋脉,血受寒则凝,脉络拘急则痛;寒湿之邪侵*于筋肉关节,以致关节屈伸不利,如金元·张子和《儒门事亲》曰:“此疾之作,多在四时阴雨之时,及三月九月,太阴寒水用事之月,故草枯水寒如甚,或濒水之地,劳力之人,辛苦失度,触冒风雨,寝处潮湿、痹从外入。”又如明·朱�FDAE�《普济方》曰:“此病盖因久坐湿地,及曾经冷处睡卧而得。”
西医认为肩周炎的病因病理是什么
(1)病因
本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但根据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本病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老年性退变:本病多见于40~50岁以上中老年人女性,显然与老年性退变有关。
②风湿寒邪侵袭:相当一部分患者发病前有明显风湿寒邪侵袭史,如居处潮湿,中风冒雨,睡卧露肩等,说明风湿寒侵袭为肩周炎的外在病因之一。
③肩部活动减少:本病的临床特点,多见于肩部活动逐渐减少的中年以上女性,且左肩的发病率较右肩多,脑力劳动者的发病率较体力劳动者为多,或因某些原因(如上肢骨折肩部软组织损伤,颈椎病等肩部活动量减少或受限的病人)使肩部活动减少后,常可继发肩周炎,这些特点均提示肩部活动减少可能与本病发病有关。
(2)病理
①肩部组织,如关节软骨、滑囊、腱鞘及肱二头肌长头腱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
②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炎症过程释放的炎症介质造成血液动力学改变及浆液性渗出,渗出物的机化使肌腱与腱鞘及关节周围组织发生粘连,组织弹性降低,并最终导致关节挛缩,形成所谓“肩凝”,现多认为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炎为本病的病理改变之一。
肩周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1)肩部疼痛:起初时肩部呈阵发性疼痛,多数为慢性发作,以后疼痛逐渐加剧或顿痛,或刀割样痛,且呈持续性,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肢(特别是肘部)扩散,当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牵拉时,常可引起撕裂样剧痛,肩痛昼轻夜重为本病一大特点,多数患者常诉说后半夜痛醒,不能成寐,尤其不能向患侧侧卧,此种情况因血虚而致者更为明显;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则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
(2)肩关节活动受限:肩关节向各方向活动均可受限,以外展、上举、内外旋更为明显,随着病情进展,由于长期废用引起关节囊及肩周软组织的粘连,肌力逐渐下降,加上喙肱韧带固定于缩短的内旋位等因素,使肩关节各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当肩关节外展时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特别是梳头、穿衣、洗脸、叉腰等动作均难以完成,严重时肘关节功能也可受影响,屈肘时手不能摸到同侧肩部,尤其在手臂后伸时不能完成屈肘动作。
(3)怕冷:患肩怕冷,不少患者终年用棉垫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风。
(4)压痛: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到明显的压痛点,压痛点多在肱二头肌长头腱沟。肩峰下滑囊、喙突、冈上肌附着点等处,尤以肱二头肌腱长头腱沟为甚,少数呈肩周软组织广泛性压痛,无压痛点者少见。
(5)肌肉痉挛与萎缩:三角肌、冈上肌等肩周围肌肉早期可出现痉挛,晚期可发生废用性肌萎缩,出现肩峰突起,上举不便,后弯不利等典型症状,此时疼痛症状反而减轻。
(6)X线及化验室检查:常规摄片,大多正常,后期部分患者可见骨质疏松,但无骨质破坏,可在肩峰下见到钙化阴影。实验室检查多正常。
肩周炎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肩周炎的诊断标准有以下几点:
(1)40~50岁以上中老年,常有风湿寒邪侵袭史或外伤史。
(2)肩部疼痛及活动痛,夜间加重,可放射到手,但无感觉异常。
(3)肩关节活动尤以上举、外展、内、外旋受限。
(4)肩周压痛,特别是肱二头肌长头腱沟。
(5)肩周肌肉痉挛或肌萎缩。
(6)X线及化验检查一般无异常发现。
诊断肩周炎应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
(1)肩关节结核:①常伴有肺结核。②常有低热、消瘦等全身症状。③多发于成年人,亦可发生于任何年龄。④血沉快,可达50mm/h以上。⑤X线片可见骨质明显疏松、骨质破坏及坏死形成,甚至出现肩关节半脱位。
(2)颈椎间盘突出症:①急性发病。②以神经根性剧痛为主,即疼痛沿神经分布区放射至前臂及手部,并伴有感觉及肌力改变。③颈部活动受限而肩关节活动正常。
(3)骨肿瘤:①原发骨肿瘤多见于青少年,年老患者多为转移癌,故全身症状明显。②血象检查多为阳性。③X线鉴别。
(4)肩轴损伤:发于青壮年,有明显外伤史,肩关节被动活动正常。
治疗肩周炎常用哪些西药
(1)非甾体抗炎药:可在中药治疗基础上作为辅助治疗,在关节剧痛情况下,可小量应用以缓解疼痛,缓解后即停用。
①阿司匹林:3~6g/日,分3~4次口服;或水杨酸钠,6~8g/日,分3~4次口服。水杨酸盐类具有止痛、退热、消炎、抗过敏的作用,无心脏炎者首选此药。该药服后可有胃肠道刺激症状或胃出血,应注意观察。
②消炎痛:具有抗炎、退热、镇静作用,口服每次25mg,每日2~3次,饭后服用,以减少对消化道刺激症状。溃疡病患者禁用或慎用。
③炎痛喜康:具有消炎、镇静作用,口服每次20mg,每日1次,饭后服。本药用量小,用次少,不良反应比阿斯匹林、消炎痛为轻,故为常用药。但仍可引起溃疡病出血,故溃疡病患者、哺乳妇女、儿童禁用。
(2)肾上腺皮质激素:此类药物能抑制变态反应,控制炎症发展,减少炎症渗出,但一般尽量不用。药如强的松,每日10~20mg,分2~3次服;或地塞米松每日15mg,分2次服。
中医对肩周炎如何辨证论治
中医临床上一般把肩周炎分为以下四型:
(1)风寒侵袭
主证:肩部疼痛较轻,病程较短,疼痛局限于肩部,多为钝疼或隐痛,或有麻木感,不影响上肢活动,局部发凉,得暖或抚摩则痛减,舌苔白,脉浮或紧,多为肩周炎早期。
主证分析:体虚之人,肌肤卫阳不固,复因汗出当风,风寒趁虚袭于肌肤经络,痹阻于肩部,使肩部气血运行不利,不通则痛,故见肩部疼痛,局部发凉,因病程短,风寒仅袭肌表,故其痛较轻。苔白脉浮或紧均为寒邪在肌表之征。
治则: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方药:蠲痹汤加减。
羌活10g,独活10g,桂枝10g,秦艽10g,海风藤15g,桑枝10g,当归10g,川芎10g,木香10 g,乳香10g,甘草6g。
方解:方中羌活、独活、桂枝、秦艽、海风藤、桑枝等祛风散寒,化湿通络;配以当归、川芎、木香、乳香活血理气,并能止痛;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共奏祛风散寒、通络止痛之功。寒胜者加制川乌、细辛;风胜者,重用羌活,再加防风。
(2)寒湿凝滞
主证:肩部及周围筋肉疼痛剧烈或向远端放射,昼轻夜甚,病程较长,因痛而不能举肩,肩部感寒冷、麻木、沉重、畏寒得暖稍减。舌淡胖,苔白腻,脉弦滑。
主证分析:年老肝肾亏虚,正气不足,或因冒雨涉水,睡眠不当,外界寒湿之邪侵及,滞留局部,日久寒湿内结,致使局部经脉闭阻,故见局部疼痛,麻木;寒凝邪实,故疼痛剧烈,畏寒;湿性重着,故有沉重感,得温则痛稍减。舌淡胖,苔白腻,脉弦滑均为寒湿之征。
治则:散寒除湿,化瘀通络。
方药:乌头汤加减。
麻黄10g,制川乌12g(先煎),白芍15g,黄芪30g,全虫12g,羌活12g,细辛6g,甘草6g。
方解:方中的制川乌、羌活、细辛、全虫温经散寒,除湿通络止痛;用麻黄散外寒表湿;芍药、甘草缓急舒筋;黄芪益气固表,并以此缓和麻黄、乌头之性,以防伤正气。诸药配伍,使寒湿之邪微汗而解,邪去而又不伤正,以达温经散寒,祛湿止痛之功。
(3)瘀血阻络
主证:外伤后或久病肩痛,痛有定处,局部疼痛剧烈,呈针刺样,拒按,肩活动受限。或局部肿胀,皮色紫暗,舌质紫暗,脉弦涩。
主证分析:外伤内挫,局部经络损伤,气血逆乱;或久痛入络,血脉瘀阻,故见局部疼痛剧烈,呈针刺样且有定处,拒按,或肿胀。皮色紫暗,舌质紫暗,脉弦涩均为血瘀之征。
治则: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活络效灵丹与桃红四物汤合并加减。
当归15g,丹参15g,生乳没各15g,桃仁10g,红花10g,熟地10g,川芎10g,桂枝10g,白芍 10g,鸡血藤15g,桑枝20g。
方解:方中用当归、丹参、桃仁、红花、川芎活血祛瘀止痛,熟地配当归以养血;白芍缓急止痛,乳香、没药活血行气止痛;用桂枝、桑枝、鸡血藤祛风通络。诸药共奏活血祛瘀、通络止痛之效。
(4)气血亏虚
主证:肩部酸痛麻木,肢体软弱无力,肌肤不泽,神疲乏力,或局部肌肉挛缩,肩峰突起,舌质淡,脉细弱无力。
主证分析:久病体弱,气血亏虚,外邪乘虚侵袭,闭阻经络,肩部筋脉失于荣养,故见肩酸痛麻木,肢软乏力,肌肤不泽,肌肉萎缩,神疲乏力。舌淡,脉细弱无力均为气血亏虚之征。
治则:益气养血,祛风通络。
方药:秦桂四物汤,或用本方加味治之。
秦艽12g,桂枝12g,当归12g,川芎10g,白芍12g,生地12g,黄芪15g。寒甚加羌活、独活、附子;湿甚加苡米、海桐皮;筋缩不利加木瓜、鸡血藤、忍冬藤;痛甚加全虫。
方解:本方以当归、川芎、白芍、生地养血柔筋,以秦艽祛风散寒,以桂枝、黄芪益气温经,通络散寒,共奏益气养血,疏经散寒之效。
治疗肩周炎有哪些中成药
(1)昆明山海棠片
药物组成:昆明山海棠。
功效:通经活络,消肿止痛。
主治:筋骨疼痛,风湿寒痹,麻木不仁,肩周炎之早期。
服法:口服每次2~3片,每日3次。
(2)风湿寒痛片
药物组成:见类风湿性关节炎章。
功效:祛风散寒,利湿通络,扶正固本。
主治:肩周炎各期。
服法:口服每次6片,每日2~3次。
(3)风痛安胶囊
药物组成:防己、木瓜、桂枝、生石膏、姜黄、海桐皮、忍冬藤、连翘、通草、黄柏。
功效:清热利湿,活血通络。
主治:肩周炎早、中期有热象者。
服法:口服每次4~5粒,每日3次。
(4)痹苦乃停片
药物组成:制川乌、制草乌、制乳香、制没药、制马钱子、怀生地、薏苡仁等。
功效:祛风散寒,活血化瘀,舒筋通络。
主治:肩周炎各期。
服法:口服每次5~7片,每日4次,连服3个月为1疗程。
(5)痹隆清安片
药物组成:萆�、怀生地、制马钱子、制乳香,制没药、薏苡仁等。
功效:除湿消肿,活血化瘀,舒筋活络。
主治:肩周炎各期有热象者。
用法:口服每次5~7片,每日4次,连服3个月为1疗程。
治疗肩周炎有哪些土单验方
(1)川羌活汤
组成:羌活、秦艽、海风藤、木瓜、五加皮、川断、防风、细辛、丹参、桑枝。
功效:祛风散寒,舒筋通络。
主治:肩周炎初期。
服法:水煎服,日1剂。
(2)加味四物汤
组成:熟地、当归、白芍、川芎、桂枝,生姜、甘草。
功效:养血活血,温经散寒。
主治:肩周炎各期。
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
(3)化痰行气方
组成:茯苓5g,姜半夏12g,枳壳10g,风化硝6g,白术12g,白芥子12g,姜黄10g,桑枝12g ,生姜8g。
功效:化痰行气,舒筋止痛。
主治:肩周炎痰湿阻络者。
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
(4)玉竹汤
组成:玉竹30g,桑寄生30g,鹿衔草15g,白术15g,茯苓15g,怀牛膝15g,白芍15g,炙甘草9g。
功效:健脾除湿,补肾通络。
主治:肩周炎,一臂或两臂疼痛,不能高举或转动不灵者,不论病之新久。
服法:每日1剂,煎2次分服。
治疗肩周炎有哪些外用膏药
(1)肩贴灵
药物组成及制法:雄黄、樟脑、急性子、公丁香、生半夏、乌蛇、蜈蚣、凡士林。上药研细末,用凡士林调成药膏。
功效:温经通络,散寒止痛。
主治:肩周炎之风寒侵袭兼瘀阻者。
用法:取药膏适量摊于敷料上,贴患处。
(2)肩凝膏
药物组成及制法:牛蒡子1500g,白凤仙120g,川芎120g,桂枝60g,大黄60g,当归60g,白蔹60g,肉桂60g,草乌60g,地龙60g,僵蚕60g,赤芍60g,白及60g,乳香60g,没药60g,川续断120g,防风120g,荆芥120g,木香120g,苏合香油120g,蜂醋3000g,香油5000g。将以上诸药入油炸枯,过滤法渣,加入蜂蜡搅拌成膏状,夏季时蜂蜡酌增,冬季时蜂蜡酌减,制成后放一周后使用。
功效:温经通络,祛风散寒,化瘀止痛。
主治:各型肩周炎。
用法:将药膏适量摊敷于棉布片上,敷匀,贴患部,3~5日更换1次。
(3)消散膏
药物组成及制法:清明前鲜泽漆草2500g,生菜油7500g,生麻黄、生半夏、生南星、甘遂各 180g,白芥子、大戟、僵蚕各240g,黄藤90g,火硝30g,炒黄铅粉1500g。先将泽漆草入油熬枯去渣,再入麻黄、南星、甘遂、白芥子、大戟、僵蚕,再熬枯去渣,呈滴水成珠状时加入黄藤,火硝熬枯后将油滤清,入黄铅粉收膏,将药膏摊牛皮纸上。
功效:温经散寒,豁痰止痛。
主治:肩周炎痰浊阻络型。
用法:洗净患处,将膏化开,贴于患处,5天换1次。
(4)五枝膏
药物组成及制法:桑树枝、槐树枝、榆树枝、桃树枝、柳树枝各36cm(直径12mm,秋末、冬初采者为宜)。将各树枝切成每段3cm长,放入香油500g中炸焦(呈**)捞出后,将乳香、没药各15g研细,加入油中,边加边搅拌(朝一个方向搅拌),拌匀再加入漳丹250g,继续搅拌,呈糊状放温后摊在25~30张牛皮纸上备用。
功效:通经活络,化瘀止痛。
主治:肩关节周围炎。
用法:患处洗净,取膏贴患处,5天换1次。同时,嘱患者加强肩关节功能锻炼。
治疗肩周炎有哪些药浴方法
(1)洗剂Ⅰ号
药物组成:防己30g,威灵仙30g,五加皮30g,羌活30g,独活30g,川芎30g,赤芍30g,红花3 0g,木瓜30g,鸡血藤30g,千年健30g,海风藤30g,青风藤30g,桑枝30g,马钱子30g,伸筋草30g,透骨草30g。
功效:温经活络,祛风散寒。
主治:肩周炎。
用法:将上药用冷水浸泡于铁瓷盆内,2小时后,文火煎熬20分钟,不去渣,待放置温度适宜后,用毛巾蘸药液热敷患处,或直接用药液洗浴患处,再次用时加温即可,加温前可续水。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每剂药可用1周。
(2)洗剂Ⅱ号
药物组成:伸筋草、威灵仙、续断、麻黄、桂枝各15g,当归、红花、川乌、草乌、木鳖子、乳香、没药、川芎各12g。
功效:舒筋活血,温经散寒。
主治:肩周炎各期。
用法:同洗剂Ⅰ号。
(3)漏肩风熏洗验方
药物组成:鬼箭羽15g,桂枝、红花、木瓜各9g,晚蚕沙15g,黄酒250g。
功效:祛风散寒,活血化瘀,通经和络。
主治:肩关节周围炎属风湿痹阻型者。
用法:上药加清水适量浸泡15分钟,再加水半面盆,加黄酒煎沸后,趁热熏洗患处,冷则加热再熏再洗,每次熏洗15~30分钟。每日2次,每剂连用3天。
治疗肩周炎有哪些药敷疗法
(1)肩周散
药物组成:生半夏、生南星、生川乌、白芷、生草乌、细辛、红花、没药、乳香、生葱、生姜、白酒各适量。
功效:温经散寒,活血化瘀。
主治:肩周炎各期。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再加生姜、生葱捣烂,兑适量白酒,一齐入锅内炒热,敷于患肩部,外包固定,隔日换药1次。如有皮肤对药过敏者,可用纱布蘸清油隔在皮肤上,再敷药。
(2)川乌散
药物组成:川乌、草乌、樟脑各90g。
功效:温经散寒,通阳除痹。
主治:肩周炎。
用法:上药研末,根据疼痛部位大小,取药末适量,用食醋将药末调成糊状,均匀敷于患处及压痛点,厚约05cm,外裹纱布,用热水袋压在局部热敷约30分钟,每日1次。
(3)吴薏盐散
药物组成:吴茱萸、薏苡仁、莱菔子、菟丝子、紫苏子、生食盐各30g。
功效:祛风散寒,温经通络,祛湿止痛。
主治:肩关节周围炎。
用法:诸药研为粗末,先将生食盐锅中炒黄,再加入中药末拌炒至微变色,然后倒布袋内,外敷患肩,边熨敷边活动肩关节直至药温已低为止。隔时复炒再敷,日3次。
治疗肩周炎有哪些外擦疗法
(1)外擦验方
药物组成:生川乌12g,生草乌12g,干姜12g,细辛8g,威灵仙6g,凤仙花8g。红花6g,川芎4g,桂枝7g,独活8g,寻骨风6g,樟脑15g,松枝6g,大黄8g,仙茅6g,巴戟天6g,茴香6 g,丁香6g,三七6g,五加皮6g,牛膝4g,乳香12g,没药12g,全虫6g,土元6g,山茱萸10g ,麻黄9g,杞子9g,狗脊9g,桑枝6g,当归6g,秦艽6g,白酒1200ml。
功效:温经散寒,通络止痛。
主治:肩周炎各型。
用法:诸药粉碎为粗末,用55度白酒浸泡,夏季14天,春、秋季21天,冬季30天,过滤沉淀 5日而成。晚睡前用棉签蘸药液适量涂于疼痛处,用聚乙烯超薄膜(薄软食品塑料袋)覆盖,外用衣被覆盖10分钟左右,有发热感,温度升高(灼热感属正常),6小时后去掉覆盖物。每日1次。注意:药物要均匀接触皮肤部位,孕妇及酒精过敏、皮肤破损者禁用。
(2)消炎止痛液
药物组成:丁香、山茶各10g,木香9g,大黄12g,红花10g,当归12g,生地、赤芍、丹皮、白芷、川芎各10g,防风、乳香、没药、荆芥各9g,薄荷6g,樟脑10g。
功效:温经散寒,通络止痛。
主治:肩周炎。证见肩关节疼痛难忍,难以入眠,手不能抬举转后者。
用法:上药除樟脑外,加入90%酒精(适量)浸泡24小时(酒精与药之比为1∶2),然后置水于锅中,用蒸馏法,收集蒸馏液200ml,药渣中残余液滤尽,把樟脑粉加入蒸馏液中搅匀,与滤液合并,制成350ml外擦液备用。用时先在病灶部位,用特定电磁波谱治疗器照射10分钟后,将本品涂擦患处,间隔5分钟涂擦1次。每次照射30分钟,每日2次。
完整版请看这里:http://wwwzgxlnet/sljk/ybjb/yundong/jgjzwyhtm
我也有这种困扰 应该是肋软骨炎
我记得我 8 ~ 10岁的时候在床上玩蹦高 蹦起来的时候失去重心 左胸 心脏位置直接顶到床的个边缘的角上摔下床····那痛楚我依然记得无法形容·· 反正当时呼吸不了 大概持续了二十秒左右 (感觉是我这辈子离死亡最接近的一次) 才缓过来 然后敷药酒
然后我第一次有你所说的那种症状的时候大概也是离我那次意外后的大概半年到一年的时间里 呼吸疼 哈欠疼 打喷嚏更是疼得流眼泪 弯腰睡下床疼 等等 然后大概每一年都发病1到4次 症状恢复的时间 快的话1个星期就自己好了 慢的话足足疼1个多月
现在我已经23了 症状还有
记得2011年的时候 那时因在工厂生产线上工作 十分劳累 这病又发作了 我带病工作 一直恢复不了 一直疼 足足1个多月 实在忍受不了了(那时我还怀疑自己得了心脏病 因为疼得位置就正正在心脏) 我到医院拍了片 做了心电图 医生也没有发现病因 然后我把那次意外说给他听 他判断是肋软骨炎 但没有说能根治的办法 只能尽量避免劳累注意饮食 然后我这几年 对身体注意了一些就很少再发病了
总结身体多次发病的起因 建议
· 1不做太劳累的工作 不要通宵(这个真的要注意 很容易导致发病)
2也不要一天到晚坐着不动(玩电脑之类的 感觉到胸口闷··身体僵得话 要及时起身走走 ) 3 情绪不要太压抑 低落(我因为这个也发过几次病 )
4饮食最好清淡些
也不知道对不对 我自从检查出以后 根据以上几点来做 已经很少发病了 2012 13年也都只疼了一次 2014年一直到现在也没疼过了
希望以上几点建议能帮到你
肩膀放松,杜绝紧张
在演唱的过程中,歌唱者的肩部要自然、松弛放下。
这样既有利于将气息吸入,也可使发声器官处于自然、松弛、放下的状态,有利于正确的发声和呼吸。
反之,这样的歌唱者的肩部紧张、耸起,这样必然形成最为表浅的“锁骨式呼吸”’,同时也会引起发声器官的紧张,从而影响正常的发声。
因为肩部的锁骨连接着喉外肌的胸锁乳突肌,所以紧张的肩膀势必会让你的歌声也变得紧张。
胸要“微含”,不要挺太直
很多人认为,歌唱和普通的站立姿势如出一辙,其实不然。
高位置的胸位会让你难以找到腹式呼吸,会让你过多的使用胸式呼吸。
同时,过高的胸位还会容易引起胸声拉扯等问题,也会引起肌肉之间的“蝴蝶效应”,引发声音紧张。
正确的方式应该是需要保持一定的收胸,但也不能太多,过多容易引起驼背和肩膀笨重。
适当的降低身位可以让重心下沉,让声音更加具备支撑感,加强高音往下的牵扯力,可以防止杀鸡音质。
颈 (脖子)“微缩”,保持放松颈部包含了整个歌唱的核心-喉部。喉位、声带、共鸣腔众多重心部位在此。”,可以使颈部处于最自歌唱者的颈部“微缩”然、最松弛的状态。
这样,一方面可使口、喉、咽腔变得通畅,有利于将气息“悄无声息”地吸入腹部;同时也可使歌唱者的发声器官处于最自然、最松弛、最自如的状态,有利于正确的发声。反之,挺直脖子会造成呼吸通道的梗塞,形成锁骨式呼吸”,并造成发声的困难
腹部自然收放
自然的呼吸,吸气吐气都要不多不少。吸气不要吸太满让腹部过撑,吐气时气息不足不要挤压腹部。
歌唱者吸气之后,保持腹部轻微的向外膨出状态,“在乐句进行中,总把胃和小腹往外推,不是往里推”。这样,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减少气息的流失,另一方面也可以减缓气息对发声器官的推挤。
吸气鼓腹部,吐气收腹部,整个换气过程自然而成,演唱时不要过于刻意的去控制,但也要时刻监制不要弄反了,那就贻笑大方了。
精神要亢奋,敢于表现
一个好的演唱状态,声音一定是足够活跃的,很多的声乐教师在正式演唱前,不仅要求学员热声,更要“热身”
当歌唱者的心理处于积极、振奋状态时,歌唱者的呼吸机能可以被激活,整个发声都会变得更加的稳定且通畅。同时,发声机能也被激活,从而全面提高歌唱者的发声效率。
反之,当歌唱者的心理处于紧张、担心、害怕等消极状态时,不仅会感到“提心吊胆”,也会感到因气息上提而无法深入,形成“胸式呼吸挤嗓子等问题;
同时,发声器官也会变得紧张、别扭、发抖,其发声机能和效率会明显降低。这个问题也会随着歌唱者心理紧张程度的加剧而变得更加严重。
指导意见:
朋友你好,一般出现心痛是有多种可能的,出现胸痛建议首先检查是否是有肺部感染,胸膜炎,肺结核,气胸都可能,另外还要考虑是否是有肋间神经炎,肋软骨炎的可能,有的时候还 要注意消化道溃疡和胰腺疾病也可能导致这个现象的, 还要注意检查肝脏和胆囊b超和肝功是否是有问题,还要做心电图检查是否是有心肌缺血的可能,
KTV一展歌喉7个小技巧
1唱歌时肩要松弛,不要慌张歌唱呼吸时,歌唱者的肩
部要自然、松弛、放下。这样既有利于将气息吸入腹部
丹田,也可使发声器官处于自然、松弛、放下的状态,
有利于正确的发声。反之,假如呼吸时,歌唱者的肩部
慌张、耸起,这样必然构成最为表浅的“锁骨式呼吸
”,同时也会惹起发声器官的慌张,从而影响正常的发声。
2如何用气
首先气息的吸入,唱歌的吸气方式一般是腹式呼吸,
也有用胸腹式呼吸法。那如何体验腹式呼吸呢最简单
的方式就是平躺在床上呼吸,这个时候就是腹式呼吸,
你会感觉你的胸部没有起伏,而腹部会有上下起伏还
有一种方法就是慢吸慢呼法--按照歌唱呼吸的要求,
慢慢吸气,略停顿后,慢慢呼气,呼气时要均匀而有节制。
3发声
在养成一定的胸腹式呼吸习惯后就可以进行发声练习。
其实正确的发声就是在正确吸气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呼气,
正确的呼气就是运用腹部的气,来使声带振动发声,也就
是所谓的运用“丹田之气发声。如何运用气息使声带振动,
关键就是打开喉咙如何打开喉咙呢 其实很简单,只要
记住打哈欠的感觉或者是倒吸一口凉气时的感觉就行。
使口腔保持这样的状态,然后再运用气息发声。
4张开嘴巴找共鸣闭上嘴巴找共鸣,口腔和下巴容易使劲。
张开嘴,下巴放松,更有益于高位哼鸣。不论是
张开嘴还是闭上嘴,发音都不改变才对!
5中低音训练中低声区是学习演唱必须稳固的基础,有了
根基才能拓展音域,学习中低声区的共鸣腔体、气息运
用。通过发“hei”的弹跳练习,集中训练中低声区的
共鸣点,包括胸腔、口腔、口咽腔的声音比例。
6真假声训练真假声转换是流行演唱必须掌握的技巧,通
过训练音阶转换度数来训练真假声转换,让声带转换灵活
自如学习从真声过度到假声,气息怎样掌控,怎样运用
气息量,共鸣腔体怎样发生改变让演唱整首歌曲时更自如
7中高声区训练
了解中高声区需要运用的气息量、共鸣点、声带张力,以
及面部表情口腔状态,全面剖析唱高音的方法高音区需要
强大的气息支持和肌肉伸缩的力量、以及声带的闭合能力
,通过加强横隔肌的能动性,稳固高音区的共鸣点还有声音状态
声音好听的7个方法
1唱歌时肩要松弛,不要慌张
歌唱呼吸时,歌唱者的肩部要自然、松弛、放下。这样既有利于将气息吸入腹部丹田,也可使发声器官处于自然、松弛、放下的状态,有利于正确的发声。反之,假如呼吸时,歌唱者的肩部慌张、耸起,这样必然构成最为表浅的“锁骨式呼吸”,同时也会惹起发声器官的慌张,从而影响正常的发声。
2如何用气
首先气息的吸入,唱歌的吸气方式一般是腹式呼吸,也有用胸腹式呼吸法那如何体验腹式呼吸呢?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平躺在床上呼吸,这个时候就是腹式呼吸,你会感觉你的胸部没有起伏,而腹部会有上下起伏。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慢吸慢呼法--按照歌唱呼吸的要求,慢慢吸气,略停顿后,慢慢呼气,呼气时要均匀而有节制。
3发声
在养成一定的胸腹式呼吸习惯后,就可以进行发声练习。其实正确的发声就是在正确吸气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呼气,正确的呼气就是运用腹部的气来使声带振动发声,也就是所谓的运用“丹田之气发声。如何运用气息使声带振动,关键就是打开喉咙。如何打开喉咙呢?其实很简单,只要记住打哈欠的感觉或者是倒吸一口凉气时的感觉就行。使口腔保持这样的状态然后再运用气息发声。
4张开嘴巴找共鸣闭上嘴巴找共鸣,口腔和下巴容易使劲。张开嘴,下巴放松,更有益于高位哼鸣。不论是张开嘴还是闭上嘴,发音都不改变才对!
5中低音训练
中低声区是学习演唱必须稳固的基础有了根基才能拓展音域,学习中低声区的共鸣腔体、气息运用。通过发
“hei”的弹跳练习,集中训练中低声区的共鸣点,包括胸腔、口腔、口咽腔的声音比例。
6真假声训练
真假声转换是流行演唱必须掌握的技巧,通过训练音阶转换度数来训练真假声转换,让声带转换灵活自如。学习从真声过度到假声,气息怎样掌控怎样运用气息量,共鸣腔体怎样发生改变,让演唱整首歌曲时更自如。
7中高声区训练了解中高声区需要运用的气息量、共鸣点、声带张力,以及面部表情、口腔状态,全面剖析唱高音的方法。高音区需要强大的气息支持和肌肉伸缩的力量、以及声带的闭合能力。
问题分析:
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早期肩关节呈阵发性疼痛,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以后逐渐发展为持续性疼痛,并逐渐加重。
意见建议:
常规摄片,大多正常,后期部分患者可见骨质疏松,但无骨质破坏。治疗方法有运动疗法,局部按摩,理疗,穴位针灸,封闭注射和微创治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