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亦作凤皇,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凤凰称为凤,雌凤凰称为凰,总称为凤凰,亦称为丹鸟、火鸟、鶤鸡、威凤等。常用来象征祥瑞,凤凰齐飞,是吉祥和谐的象征,自古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
凤凰的起源:约在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彩陶上的很多鸟纹是凤凰的雏形,距今约7400年的湖南洪江高庙文化遗址中,出土了一件白色陶罐,其颈部和肩部各戳印有东方神鸟图案,一只朝向正面,一只侧面回首。据考古专家鉴定,这件陶器上的神鸟图案即凤凰,要比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凤凰图案至少要早400年,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凤凰图案。
凤凰的神话传说:得凤之象:相传凤能知天下治乱兴衰,是中国历史上王道仁政的最好体现,是乱世兴衰的晴雨表,成为神学政治的形象大使,古人曾分出五个等级,以凤凰的五种行止标志政治上的清明程度,于是历代帝王都把凤鸣朝阳、百鸟朝凤当成盛世太平的象征。
凤凰 (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瑞鸟) 编辑
凤凰,亦作“凤皇”,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
雄的叫“凤”,雌的叫“凰”,总称为凤凰,亦称为丹鸟、火鸟、鶤鸡、威凤等。
常用来象征祥瑞,凤凰齐飞,是吉祥和谐的象征,自古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
凤凰和龙的形象一样,愈往后愈复杂,最后有了鸿头、麟臀、蛇颈、鱼尾、龙纹、龟躯、燕子的下巴、鸡的嘴,身如鸳鸯,翅似大鹏,腿如仙鹤,是多种鸟禽 而成的一种神物。
[1]
凤凰和龙一样,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是古人幻想的神鸟,与龙同为汉族民族的图腾,类似的传说也见于其他东亚国家的历史中。
自秦汉以来,龙逐渐成为帝王的象征,帝后妃嫔们开始称凤比凤,凤凰的形象逐渐雌雄不分,整体被“雌”化。
[1]
中文名 凤凰 外文名 Phoenix 别 称 凤皇、丹鸟、火鸟、鶤鸡等 起源地 中国 地 位 四灵之一 寓 意 吉祥
目录
1 凤凰种类
2 形象习性
3 历史起源
4 历史演变
▪ 商周
▪ 先秦
▪ 秦代
▪ 汉代
▪ 魏晋
▪ 唐代
▪ 宋元
▪ 明清
▪ 近代
5 现代发展
6 国外凤凰
▪ 差异性比较
▪ 相似性比较
7 价值意义
8 传说典故
凤凰种类编辑
“凤”和“凰”在神话中原指两种不同的神鸟,凤是风鸟,凰则是光鸟,后世人通常将凤和凰解释为雌雄不同的同一种鸟。
凤和凰不是任何现实中存在的鸟类的别称或化身,是因为有了“凤凰”这个概念以后,人们才试图从现实中找到一些鸟的形象,去附和、实体化这种并不存在于现实之中的凤凰。
[2]
凤凰种类繁多,因种类的不同其象征也不同。
传说 有五类,即五凤:
赤色的朱雀、青色的青鸾、**的鹓鶵(yuānchú)、白色的鸿鹄和紫色的鸑鷟(yuèzhuó)。
据古人记载,凤凰有许多不同的品类。
诸说不一,其中不少属于秦汉后人的增饰附会之谈。
其中除了凤、凰、鸾三种以外,人们耳熟能详的还有玄鸟、朱雀、金乌,比较有名的还有鸑鷟、鹓鶵、鵔鸃、鹔鹴、翳鸟、鹖、鹑、鹄、焉、鶠、鵾鸡等别称或种类,还有说法将大鹏、帝江(帝鸿)、重明鸟也归到凤凰之类。
各种名称或种类之间关系密切,说法众多。
一般使用“凤凰”这一称谓时,仅指凤和凰,其它归为凤凰之类的鸟不能用凤凰这一称呼,而应当用其本名。
[3]
朱雀
朱雀是四灵之一,和其它三灵一样出自星宿,是南方七宿的总称:井、鬼、柳、星、张、翼、轸。
朱为赤色,像火,南方属火,故名凤凰。
它也有从火里重生的特性,和西方的不死鸟一样,故又叫火凤凰。
[4]
青鸾
《山海经 山经》卷二:“西山经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三青鸟居之。
郭璞云:“三青鸟主为西王母取食者,别自栖息于此山也。”
王琦注引《艺文类聚》:“《决疑注》曰:……多赤色者凤,多青色者鸾。”
青鸾是传说为青色的凤凰类神鸟,常伴西王母的一种神鸟。
又称苍鸾。
在《封神演义》中青鸾和火凤一起化作了 哪吒 的风火轮。
有解释说其体大如鸡而形近孔雀,羽毛美丽,不大飞翔,常轻快行走。
鵷鶵
《山海经·南山经》:“(南禺之山)佐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海,有凤皇、鹓鶵。
”郭璞注:“亦凤属。”
《庄子·秋水》:“夫鵷鶵,发於南海而飞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 金 元好问 《南冠行》:“王孙上客生光煇,竹花不实鵷雏饥。”
《小学绀珠》卷十:“凤象者五,五色而赤者朱雀;黄者鵷雏;青者鸾;紫者鸑鷟,白者鸿鹄。”
鸿鹄
鸿鹄是白色的凤凰。
在古时发音中,鸿与黄的发音,及鹄与鹤的发音很容易混淆。
故而鸿鹄也常被误读成黄鹄、黄鹤等。
鸑鷟
鸑鷟是古代汉族民间传说中的五凤之一,身为黑色或紫色,鸑鷟象征着较为坚贞不屈的品质。
在《小学绀珠》中指一种水鸟,似凫而大赤目。
它们总是雌雄双飞,比鸳鸯更恩爱。
当它们中有一只死去时,另一只就会悲鸣三个日夜。
最后血冷血干,也就相从于九泉。
形象习性编辑
据《尔雅·释鸟》郭璞注,凤凰外形特征是:“鸡头、燕颔、蛇颈、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5] 。
《说文解字》载:“凤之象也,麟前鹿后,蛇头鱼尾,龙文龟背,燕颌鸡喙,五色备举。
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仑、饮砥柱,濯羽弱水,暮宿风穴,见则天下大安宁。”
凤凰性格高洁,“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6]
《山海经·图赞》载,凤凰身负五种像字纹:“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背文曰义,腹文曰信,膺文曰仁。
”《抱朴子》对此解释:“夫木行为仁,为青。
凤头上青,故曰戴仁也。
金行为义,为白。
凤颈白,故曰缨义也。
火行为礼,为赤。
凤嘴赤,故曰负礼也。
水行为智,为黑,凤胸黑,故曰尚知也。
土行为信,为黄。
凤足下黄,故曰蹈信也。”
南宋地理学家周去非编纂的地理名著《岭外代答》,对凤凰所做的记述非常详细:凤凰生于南方的丹穴,在邕州(今广西南宁)人迹不至的高崖之上才会筑巢。
凤凰身披五彩羽毛,大如孔雀,百鸟遇之必然围绕站立。
头顶上的羽冠常盛水,雌雄轮流进食,从不接近人间。
还有记录,凤凰在两江地区的深林筑巢,产卵以后,雄凤用木枝混合桃胶,将雌凰封闭在巢穴里,只留下一个很小的气孔。
然后雄凤寻找食物饲养雌凰,如果得到食物就拆除封盖,得不到食物就会封堵孔洞将雌凰窒息而死。
[7]
历史起源编辑
早期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在严酷的自然环境里生存,还不能独立的支配自然力,也不能解释自身来源,对自然界充满幻想、憧憬乃至畏惧,崇拜各种比人类更强大的自然或超自然力量,这就是图腾和鬼神产生的社会基础。
河姆渡凤凰
鸟图腾崇拜多和太阳崇拜相联系。
广为人知的三足乌,原本就是“日中阳鸟”;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所采用的四川金沙“太阳神鸟”金饰也是四只神鸟围绕太阳旋转飞翔的造型。
这种对太阳和鸟的双重崇拜,促生了中国文化一个重要形象——凤凰的诞生。
《白虎通·五行》记载:楚人的祖先祝融,是代表太阳的炎帝麾下掌管火的神灵,“其精为鸟,离(太阳)为鸾”。
由是可知,在楚人眼中,凤凰与太阳是他们祖先的化身,而对这二者的崇拜都来源于鸟图腾信仰。
[8]
凤凰的起源约在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陶器上的很多鸟纹是凤凰的雏形。
1977年,在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了“双鸟朝阳纹象牙碟形器”。
这件器物两侧各有一展翅欲飞的凤鸟,圆眼,钩喙,伸颈昂首相望,拥戴着太阳,形象地反映了原始农业发明以后先民对知时鸟和照耀万物的太阳的崇拜。
河姆渡凤凰一度被考古界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凤凰图案。
[9]
1991年,湖南省洪江市高庙文化遗址出土了一件高直领白陶罐,上面戳印凤凰图案,距今已有7400年的历史。
经专家鉴定,沅水凤凰早于河姆渡凤凰约四百年,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古老的凤凰图案[10] ,这一发现为揭开凤凰“诞生”之谜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9]
沅水凤凰
白色陶罐的颈部和肩部,有两只飞翔的神鸟凤凰,一只正面,一只侧面回首,姿态雄健。
它们具有神话传说中凤凰的鲜明特征:有冠,有非常长的喙,长颈,有漂亮的长尾。
最为奇特的是,两只凤凰的食囊部位还戳印有獠牙、吐舌的兽面纹,显然此时就已经是一种组合式的神物了。
凤凰在历史上、现实生活中,都是不存在的,和龙一样,它是人类想象出来的,是人与神之间的一座桥梁。
人类借助于龙、凤,沟通和大自然的联系。
凤凰是原始社会的人类对神灵的虔诚、崇仰、顶礼膜拜而创造出来的一种神性的动物。
龙、凤同为中华民族两大图腾系统,崇凤是一种浓厚的民族情结。
中国人赋予了凤凰很多美好的特征:美丽、吉祥、善良、宁静、有德、自然。
但凤凰也不是凭空创造,从高庙文化遗址发现的凤凰图案来看,它的原形和孔雀有很大关系。
[9]
凤凰的动物学原型,众说纷纭,一般认为是混合体。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何新1987年和2004年发表的《谈龙说风》一书列举的证据和论证论述,凤凰的原型动物是大型鸟类,主要是大鸵鸟。
历史演变编辑
商周
学术界观点多倾向于否定历史中确实曾有过凤凰,但甲骨文、金文表明,直到商周之际,凤凰还是一种虽然稀见、但却并非不存在的鸟类。
[11]
甲骨文中,“风”通“凤”。
殷墟曾出土过一片甲骨,“甲寅卜,呼鸣网,获风。
丙辰,获五。
”这条甲骨文的意思是:商王指令臣鸣用网捕鸟,于丙辰这天捕了五只凤。
“由于系用网埔之,故所获自是生凤。
[12] ”早期金文《中鼎》铭辞中有:“……归生风于王。
”文中所提到的“生风”一词,郭沫若曾断定指活凤凰。
[13]
凤凰的最早的典籍记录,是《尚书·虞书·益稷第五》篇。
书中叙述大禹治水后,举行庆祝盛典。
由夔龙主持音乐,群鸟群兽在仪式上载歌载舞。
最后,凤凰也来了——“萧韶九成,凤皇来仪”。
[14]
商·玉凤
商周时期,凤凰被看作是一种神鸟。
故玉器和青铜器上凤纹的刻划,突出地表现统治者的“天命”观念。
这时的凤纹几乎都作花冠状,丰满的翅膀和长长的尾羽,宽大有力的爪,显示出一派勇武健硕的情态。
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凤字,也完全表现出这样一种特征,这时的凤纹完全是鸟类的神秘化和艺术的夸张。
商周青铜器上的凤纹的主要形式特征,考古界的具体的看法是:这些凤纹都是鸟的侧面形象,在青铜器上往往作对称式的排列。
凤冠,有多齿冠、长冠和花冠三种,凡有勾喙的鸟体都可称之为凤,且绝大部分鸟喙呈闭合的弯钩形。
头部的眼大多为正圆或椭圆形,凤体作鸟体或鸡体型。
长短的比例常常根据装饰的部位而有不同的变化。
花冠凤纹都作卷体式,凤的首尾相接,主要装饰在壶和簋一类器物上。
凤纹最富有变化的是尾羽,有长尾、垂尾、分尾和对称连尾等形式。
长尾凤纹的尾部最长的可达鸟体的四分之三,夸张的手法令人赞叹。
长尾或凤鸟纹的尾端又有上卷和下卷的不同,它们主要流行于殷墟中期到西周中期。
凤纹尾羽较宽作下垂状,称垂尾凤纹,盛行于西周中期。
较晚的凤鸟纹因构图变化,使尾羽和凤体分离,即是分尾式。
分尾也有上卷和下卷的不同,大多盛行于西周中期。
[15]
商周时期的凤纹,大多以雄浑、肃穆、稳健而见胜,显示了奴隶制社会的等级森严、凝重保守的风气和当时的审美情趣。
不仅作为一种实用图腾标记,而且逐渐推广而成美的艺术形象。
先秦
战国秦汉以后,凤凰完全被神化成一种灵异之鸟,但关于凤凰出现的记载却仍然时有所见。
例如《左传昭公(元年~三十二年)》:“我商祖少吴挚之立地,凤鸟适至,故纪于鸟师而鸟名。
”[16]
楚·虎座鸟架鼓
战国时期是百家诸子争鸣,新经济蓬勃发展的时期,凤纹展现了新的风貌。
凤纹开始变得婉曲秀丽,妩媚多姿,姿态柔美。
收藏于湖北省荆州市博物馆的虎座鸟架鼓,两只昂首卷尾、四肢屈伏、背向而踞的卧虎为底座,虎背上各立一只长腿昂首引吭高歌的鸣凤,背向而立的鸣凤中间,一面大鼓用红绳带悬于凤冠之上。
通体髹黑漆为地,以红、黄、金、蓝等色绘出虎斑纹和凤的羽毛。
全器造型逼真,彩绘绚丽辉煌,既是鼓乐,也是艺术佳作。
值得指出的是,在这一凤与虎的组合形象中,凤高大轩昂,傲视苍穹,虎却矮小瑟缩趴伏于地,反映了楚人崇鸣凤、向往安详的意识和征服猛兽、不畏 的精神。
[17]
秦代
秦代时期凤纹气质刚健,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其形象或高傲阔步、或气宇轩昂、或挺胸展翅、表现出的是一种流动的、健壮的、生机勃勃的活力。
从过去以抽象线条为主逐渐发展为形象的具体刻画,所以日益趋向写实;从过去神秘色彩较浓厚的形式,增添了不少生活情趣和装饰性。
因此,从艺术价值来说,已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18]
秦·彩绘凤鱼纹漆盂
1975年云梦睡虎地11号墓出土了秦代彩绘凤鱼纹漆盂,内底绘两条游动自如的鱼与一只单足伫立的凤鸟,纹样宛转奔放,富有动感,画面运用了三足鼎立的构成方法,通过对不同动物纹样的“经营位置”,使画面力场在观者心理上达到平衡。
和战国时期的虎座鸟架鼓相比,彩绘凤鱼纹漆盂的凤纹更具装饰性,凤鸟不再像战国时期凤虎对比那样具有压倒性的对比优势,其体量与两条游鱼相差不多,但凤鸟的头部位于漆盂中心,夸张的头冠横穿内底,动静之间显示其处于绝对的重心地位。
汉代
《汉书》载,汉宣帝时“凤皇神爵数集”[19] ,鸟身“高五、六尺”。
《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第一》载:“建武十七年,有五凤皇见于颖川之陕县”[20] 。
注引《东观汉记》曰:“凤高八尺”。
而据《京房易传》:“凤皇高丈二。
”汉代人所描绘的凤凰形体特征,有一个共同之处,这就是凤凰体型的奇大——由身高五、六尺直到一丈以上。
汉代对于“四灵”,有两个说法:一个是麟、凤、龟、龙;另一个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凤凰或朱雀均为“四灵”之一,代表南方方位。
《春秋演礼图》中说:“凤为火精,在天为朱雀”,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凤,南方朱鸟。
”可见,凤凰、朱雀、朱鸟实际上是指同一种神鸟。
又《拾遗记》记述:“尧在位七十年……有祗支之国,献重明之鸟,……状如鸡,鸣似凤,能抟逐猛兽虎狼,使妖灾群恶不能害……其未至之时,国人或刻木,或铸金,为此鸟之状,置于门户之间,则魑魅丑类自然退。
”据此,考古学家认为,汉画像石墓中,墓门铺首之上所刻对称鸟兽,其鸟具冠展翼,若凤凰者,即取意于重明鸟也,认为她能驱退鬼蜮魑魅,故用以装饰拱卫墓门和龙纹一样。
[15]
西汉·立凤形红玉佩
汉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形成时期,凤文化在这一时期获得了较大发展。
在汉代各种工艺品和建筑装饰上,自然界的鸟,几乎都用作图案题材。
如雁、燕、鹰、凫、鹤、鹦鹉、孔雀、锦鸡、喜鹊、乌鸦、麻雀、鹭、鹳、鸳鸯、鸱枭等等。
但是,最鲜明而富有时代特征的是凤凰、鸾鸟、朱鸟、朱雀等一类神化的瑞鸟纹样。
这些能给人们带来祥瑞和兆庆的神鸟,在装饰物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这些凤鸟形体大方,挺胸展翅,高视阔步,气宇轩昂。
汉代的凤鸟图案,充分流露出形象的动态与气势,处处表现出整体的容量感、线形的速度,以及变化的力量。
大概由于“五彩大鸟”的高度理想化,汉代的凤鸟纹样雄伟而不强悍。
汉代凤纹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按不同的装饰物应用而采用适合的造型,如汉代漆器上的凤纹样、汉代瓦当、画像石上的凤鸟纹样、与汉代青铜器上的凤纹样都具有不同的个性特色。
即使是一方小小的“肖形印”凤纹图案也别具风韵,其简洁、拙朴、浑厚的形式美至今仍为人们赞赏和乐道。
[15]
汉代的凤纹大都按不同的装饰物应用而采用适合的造型,从风格特征上看,汉代玉凤纹既稳定了战国时期玉凤纹的典型特征,又在造型、纹饰上打破陈规,巧妙地将汉代的艺术风格渗透其中。
具象凤纹稳中有变,多元并存;抽象凤纹大胆创新,更加写意。
二者之间虚实相应、相辅相成。
汉代玉凤纹的三期发展,反映了典型汉代风格的玉凤纹是形成于西汉中后期的。
从文化上看,独尊儒术、汉继楚绪和道家思想的弥漫,使汉代的精神文化中带有贵玉、崇凤的文化基因,这成为汉代玉凤纹流行的动因。
“引魂升天之使者”、“有德君子之指代”、“辟邪压胜之灵物”,“权力威仪之象征”、“灵与美之化身”这五大文化内涵反映了玉凤纹的使用功能、社会意义及审美情趣,体现了现实主义与宗教主义的契合。
[21]
魏晋
魏晋南北朝时期,凤纹的形式特征在汉代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发展,
由于当时佛教的盛行而使凤鸟形象注入了新的精神理念。
装饰题材扩大了,花卉缠枝纹样广泛应用,凤凰多采取在清新的花卉图案之中展翅飞翔之形象,显得格外的潇洒自如,轻盈妙曼。
[15]
唐代
唐代凤凰文化非常发达,作为国家象征的大唐皇宫更是如此,大明宫正南门即名为:丹凤门。
唐·丹凤门
唐代的“凤凰热”,主要表现在以凤喻人,以凤作装饰,以凤美称事物,以凤喻示婚姻情爱。
关于唐代的“凤凰热”,《全唐诗》便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在《全唐诗》中,凤字出现了2978次,凰字282次,鸾字1080次,凤凰的这三种最有代表性的称谓出现的总数约占《全唐诗》总目数的十分之一,平均约每十首唐诗就有一个“凤”字或“凰”字或“鸾”字。
唐以前,人们不轻易以凤喻人,偶尔能够被美喻为凤凰的仅为君王、圣贤或是超群拔俗之人,被喻为凤凰的女性更是寥寥无几。
然而到了唐代,凤凰喻人被人们使用得自由而随意。
[22]
唐代时期凤纹华美丰满,气韵生动,姿态多变,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灿烂一时,装饰艺术的形式感也更加强烈。
人与社会的关系已成为实用美术常见的题材,在内容上更加富于生活的情趣。
自秦汉以后,凤鸟的瑞祥观念稍见淡薄,各种新的形式便自然地脱颖而出,或清健、或壮美、或淡雅、或华丽。
凤纹表现的各种形式,对唐代开拓的装饰艺术的一代新凤,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唐·鎏金凤鸟纹六曲银盘
唐代凤纹的造型更加“鸟体”化,许多铜镜上的凤纹都轻歌漫舞、生意盎然,充满快乐情趣。
成双成对带有本土神仙意味的“鸾凤”,嘴上衔着一条打有“同心结”的飘带或瑞草,和鸣祝颂,象征着美满幸福,这自然和辉煌的盛唐的物质文化生话息息相关,反映出歌舞升平的气象。
另外,从唐代头饰及敦煌佛窟中出现的凤鸟图案上可看到唐代凤纹进一步与人们的生活情趣相和合的现象。
如女性头部装饰的金钗花冠上,凤纹以特有的丰腴的容姿,反映出时代的品味。
[15]
宋元
宋·青釉提梁倒注瓷壶
宋代装饰艺术在观念形态上偏重寓意,凤鸟纹样便也多吉庆如意的民俗思想愿望和气息,如政和年间的“凤戏牡丹”、“百年好和”、“喜相逢”图案已渐渐地成为程式化的表现方式,凤凰寓意美好的内涵在这一时期得到充分发挥。
宋代凤纹比较清秀,比较写实细腻,喜用柔和的线条,显示怡然自得的情调。
具体表现在凤鸟头上的冠是如意形的,嘴巴短粗,眼睛细长,长腿,散条长尾,每片鳞羽都细致地描绘出来。
[15]
宋代瓷器工艺的发达,使凤纹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天地。
宋代凤鸟装饰纹样,可以从瓷器上找到许多优秀作例。
耀州瓷是宋代北方青瓷的代表,名品青釉提梁倒注瓷壶的提梁一只伏卧着、圆眼短嘴的凤凰,正是宋代凤纹比较写实细腻的反应。
壶嘴为一张口侧卧的母狮,壶身一周饰有凸雕的缠枝牡丹花,因为凤凰、狮子和牡丹分别为百鸟之王,百兽之王和百花之王,这件壶也被称作“三王壶”。
元代瓷器装饰成熟,凤纹的种种表现都富有艺术性,有些形象随手画来,浓淡得宜,明快流畅。
[15]
明清
到了明清时期,凤纹装饰已经成为一种特定的造形,无论在圆形、方形或各种各样的装饰形体内,纹样构成都各具其内在形式,而凤纹的共性形态,也进一步规范化。
其中,如明清的“团凤”图案,最是独具一格的饰模式,它与织物上的“团花”。
器物上的“开圆”相配适,表现出特有的装饰风格。
当年南京织造云锦的老艺人,在长期的实践设计中,总结出一套画凤口诀:“凤有三长,眼长、腿长、尾长”,并要“首如锦鸡,头如藤云,翅如仙鹤”。
这代表了明清工艺美术品上凤鸟纹样的成熟的装饰特征。
明清装饰艺术的最富有生气的作品,就是大量的民间工艺品。
民间的蓝印花布、刺绣、挑花;民间木雕、石雕、砖雕和民间剪纸等作品中,形式感更加强烈,手法也更为丰富多样。
[15]
明·孝端皇后六龙三凤冠
明清时期的凤鸟,是在朱雀、鸷凤的基础上以鸟为原形加以变异的。
长足蛇颈,嘴显然是鹰化,目光锐利,肉状雄鸡冠,孔雀状三翎巨尾。
后来经过发展变化,又将雄鸳鸯翼侧耸立状羽毛附于凤的同等部位等,成为今天的凤凰形象。
在丝绸装饰题材有云凤、团凤、穿花凤等,并将他它们与吉祥的寓意联系在一起,以寄托美好的愿望。
凤冠是古代皇帝后妃的冠饰,其上饰有凤凰样珠宝。
明朝凤冠是皇后受册、谒庙、朝会时戴用的礼冠,其形制承宋之制而又加以发展和完善,因之更显雍容华贵之美。
明清时一般女子盛饰所用彩冠也叫凤冠,多用于婚礼时。
据考古得知,凤冠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但现代所能见到的完整实物,大多属于明代。
[23]
明朝定制:凡遇大典,皇后冠用九龙四凤三博鬓(左右共六扇)、皇太子妃则用九翠四凤双博鬓(左右共四扇),行走时帽子两侧的帽扇会展开。
明孝靖皇太后三龙二凤冠,内部用漆竹丝作成圆框,边缘上镶金口圈一周。
冠上饰金龙三、翠凤二。
正中一龙及二凤皆口衔珠宝结,每结系珍珠三颗,红、蓝宝石各一块,凤背满饰珍珠。
冠上共嵌红、蓝宝石95块,珍珠3426颗,总重2165克。
上饰金龙六,翠凤三。
正面顶部正中一龙,口衔珠宝滴,两侧在如意形云头上各饰一飞龙,口衔珠宝串饰;中层三凤口衔珠宝滴,作展翅飞翔状,下层为大珠花三树。
所嵌宝石共128块(其中红宝石71块、蓝宝石57块),珍珠5449颗。
冠总重2905克。
[23]
近代
近现代凤凰文化主要体现在大量的民间工艺品中,如蓝印花布、刺绣、挑花、民间木雕、石雕、砖雕及民间剪纸等。
这些凤鸟纹饰,不仅富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同时也牢牢地保持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
1 梦见别人一只凤凰飞在我肩膀上的周公解梦:
吉凶指数:88(由佛滔居士根据数理文化得出,仅供参考)
梦见凤凰,主有贵人助。
梦见凤凰,帝王招贤或征召。《敦煌本梦书》
梦见凤凰,富贵吉祥,预示你将有好事降临,恋爱甜蜜,事业有成。
梦见凤凰,是吉兆。凤凰是人们传说中的神物,美丽非凡,乃百鸟之首,拖着七彩发光的漂亮羽毛,高贵圣洁。我们的祖先把凤凰崇拜为“吉祥之鸟”、“太平之象”、“仁圣之禽”、“稀世之瑞”,凤凰至则吉祥来。
梦见别人一只凤凰飞在我肩膀上,今天适合完成很多事情,尤其你和别人一起工作。任何形式的创意项目都是你最好的出路,因为能够利用敏锐的审美。大部分同事都知道你的好品味,你从他们那里得到莫大的鼓励。这可能是你和朋友们难以置信的满意经历。团队合作其实也很棒的!
梦见别人一只凤凰飞在我肩膀上,按周易五行分析,吉祥色彩是紫色,桃花位在西南方向,财位在正北方向,幸运数字是0,开运食物是生姜。
《凤凰于肩》百度网盘txt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hHXZ6eRm7Z0y3B4vTbDBSw
pwd=17ll 提取码:17ll简介:《凤凰于肩》的作者是剑诗与尔。
旗袍不可以绣凤凰过肩。因为绣凤凰过肩会失去旗袍的古典美,显不出旗袍的庄重,所以旗袍不可以绣凤凰过肩。凤凰旗袍,祥瑞,爱情的象征,是古典的、传统、最具有中国风的嫁衣的代表,整体比唯美浪漫的婚纱更具有吸引力,对于绣凤凰要求是肩以下膝盖以上。
1、含义不同
凤凰,亦作“凤皇”,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总称为凤凰,亦称为丹鸟、火鸟、鶤鸡、威凤等。
鸾鸟是古代中国传说中的神鸟,因生长在古时候的鸾州(现洛阳栾川县),而得名。
2、特点不同
凤凰常用来象征祥瑞,凤凰齐飞,是吉祥和谐的象征,自古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
据《异苑》载“鸾睹镜中影则悲。”后人在诗中多以鸾镜表示临镜而生悲。
扩展资料:
凤凰的起源约在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陶器上的很多鸟纹是凤凰的雏形。1977年,在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了“双鸟朝阳纹象牙碟形器”。
这件器物两侧各有一展翅欲飞的凤鸟,圆眼,钩喙,伸颈昂首相望,拥戴着太阳,形象地反映了原始农业发明以后先民对知时鸟和照耀万物的太阳的崇拜。河姆渡凤凰一度被考古界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凤凰图案。
白色陶罐的颈部和肩部,有两只飞翔的神鸟凤凰,一只正面,一只侧面回首,姿态雄健。它们具有神话传说中凤凰的鲜明特征:有冠,有非常长的喙,长颈,有漂亮的长尾。最为奇特的是,两只凤凰的食囊部位还戳印有獠牙、吐舌的兽面纹,显然此时就已经是一种组合式的神物了。
-凤凰
-鸾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