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史密斯骨折他与脱臼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史密斯骨折他与脱臼有什么区别,第1张

说白了一种是骨折就是骨头折了,脱臼只是关节脱离了本身的位置,后一种较好处理。前种视严重情况而定。

以下分别介绍——

Smith 骨折

1847年Smith R.w.详细描述了桡骨远端骨折,其远折端向掌侧移位,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的病例。此后即称此类骨折为Smith骨折,沿用至今。此类损伤其畸形恰与Colles骨折相反,故亦称之为反Colles骨折。其学说成立前9年即1838年Barton JR曾经描述了此种骨折的一种类型(smith骨折第Ⅲ型),后人称之为Barton骨折。较早的同样报道尚有Lecomte,他描述的骨折乃系Smith骨折的第I型和第Ⅱ型;Lentenneur,描述了Smith骨折的第Ⅲ型。

Smith骨折为一少见创伤,约占全身骨折的O1l%。某院81年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600例中,Smith骨折仅占15例。

一、受伤机转

此类骨折多为跌倒,腕背着地,腕关节急骤掌曲致伤。但Thomas(1957)、FIandream、Sweeney(1962)等认为:更容易发生此种骨折的机转是跌倒时手掌伸展,旋后位着地而造成。直接暴力也可造成,例如骑摩托车撞车时。

二、骨折分类

按骨折线形态,Thomas(1975)将Smith骨折分为三型:

I型 骨折线为横形,自背侧通达掌侧,未波及关节面,远折段连同腕骨向掌侧移位,向背侧成角。

Ⅱ型 骨折线斜行,自背侧关节面的边缘斜向近侧和掌侧,远折段连同腕一并向掌侧及近侧移位。

Ⅲ型 为桡骨下端掌侧缘骨折,骨折线斜行通达关节面,远骨折端为三角形,连同腕骨向掌侧及近侧移位,腕关节脱位状。

三、症状和体征

伤后腕部肿胀,疼痛,并出现腕部畸形,此畸形恰与Colles骨折的典型畸形相反。腕部活动受限。桡骨远端有明显压痛,并可感知骨擦音,尺桡骨茎突关系异常。

X线片上,典型的畸形是桡骨之远折端连同腕骨向掌侧移位,向近侧移位。尺骨茎突可受累或不受累。很少有嵌入骨折,掌侧骨皮质常有粉碎。

脱臼是指关节之间的错位。

[解题过程]

脱臼是发生在关节上的一种疾病,有时关节脱位是单纯的,复位后休息一段时间即可痊愈,有时关节脱位可伴随脱位骨头的骨折,恢复起来就困难一些,时间也长。

在全身各种关节脱位中,以肘关节脱位最多见,肩关节排在第二位,然后是髋关节。关节脱位的诊断比较容易,运动损伤性脱位的共同特征为有外伤史,患处关节疼痛,肿胀,关节功能丧失,有时可合并血管和神经损伤。关节脱位的体征也非常明显,一有明显的畸形,如肘关节脱位表现为肘关节向后明显凸出,肩关节脱位表现出肩部的曲线消失,形成方肩畸形等。二是发生弹性固定,即脱位后因骨头被关节囊、韧带卡住并伴随肌肉痉孪,患肢被保持在异常位置,如肘关节脱位被固定于半伸位,肩关节脱位会被固定在半外展位,患者以健侧手托着患侧前臂,头和上身都向患侧倾斜,喜欢坐位。三是关节盂所在部位空虚,即脱位后关节囊内摸不到原有的骨头,而在不该出现的地方可摸到脱位的骨头,如肘关节脱位可于肘前方摸到肱骨(上臂骨)远端,肘后部可摸到尺骨鹰咀(前臂骨)近端,肩关节脱位可在锁骨下(胸前上方)或腋窝处摸到肱骨头。当然,拍摄X光片可以明确诊断。

典型的关节脱位症状体征明显,患者都会及时赴医院摄X光片检查,诊断不难,并能得到恰当处理。但是在临床上也时有一些患者因损伤较轻,仅发生关节不完全脱位或者半脱位而被忽视,导致治疗延误。因此,对待关节处发生的损伤一定要格外当心,尤其是伤后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或者出现畸形,那怕是轻微畸形均不可掉以轻心,而应及时到医院检查。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有些发生不完全脱位或者半脱位的患者有可能在受伤时或者发生后于不经意中活动关节获得复位,常听到“啪”的一声,关节活动得到恢复而以为“没事了”。这很可能导致不良后果。因关节中骨头虽然已经复位,但不完全脱位和半脱位导致的关节囊和韧带的损伤并不会立刻恢复,该关节还应固定休息2~3周才能康复。而不恰当的过早过频的关节活动可导致关节囊和韧带修复障碍,造成关节囊松弛,衍变成该关节习惯性脱位,那就更麻烦了。这种脱位多因第一次脱位治疗不当,导致关节囊松弛后发生,以后只要受到轻微损伤,甚至正常活动关节时范围稍过大即反复发作,故值得警惕

肩胛骨位于胸廓上方两侧偏后,为一扁宽形不规则骨。肩胛骨平面与胸廓冠状面呈30~40°角。肩胛骨通过锁骨和肩锁关节、胸锁关节与躯干间接相连,对稳定上肢以及发挥上肢的功能起着重要作用。肩胛骨活动度较大,并且有丰厚的肌肉包绕,骨折较少见。

 肩胛骨骨折(fractures of scapula)有其明显的外伤史,多由于严重高能量暴力直接作用于肩、胸部所致,汽车事故占50%,摩托车事故占11%~25%,因此常合并多发损伤,临床易造成漏诊。外伤后肩部常剧痛,肩功能丧失,不能抬高,肿胀及压痛等。临床上将肩胛骨骨折分为肩肿体部骨折、喙突骨折、肩胛盂骨折、肩胛颈骨折及肩峰骨折。体部骨折最多见,其次为肩胛颈骨折。AO根据骨折与肩盂相关的位置以及肩关节整体的稳定性,将肩胛骨骨折分为稳定的关节外骨折、不稳定的关节外骨折和关节内骨折3种。

 肩盂骨折多因外力直接作用于肱骨近端外侧,因肱骨头撞击盂窝所致。直接外力撞击也可造成肩胛骨骨突部位的骨折。如肩胛冈、肩峰或喙突骨折。部分肩胛骨骨折可由间接外力引起,当上肢伸展位摔倒时,外力通过上肢的轴向传导可造成肩盂或肩胛颈骨折。此外当肩关节脱位时,可造成盂缘的撕脱骨折。拮抗肌不协调的肌肉收缩,如电休克时也可造成骨突部位的撕脱骨折。

 临床表现

 肩胛骨骨折后可表现为疼痛、上臂处内收位,肩关节活动时疼痛加重。

 体部骨折时,由于血肿的刺激可引起肩袖肌肉的痉挛和疼痛,使肩关节主动外展活动明显受限,临床上表现为假性肩袖损伤的体征;肩胛盂或颈骨折时外观多无明显畸形,易于漏诊;肩峰骨折时患肩常变平,局部肿胀、压痛;单纯喙突骨折较少见,多为肩锁关节脱位或肩关节脱位的合并骨折。

 骨折严重移位者可见肩外形变扁,肩部软组织肿胀、皮下淤血斑,并有触压痛,有时可触到骨折部位的异常活动及骨擦音。

 医技检查

 常规摄X线胸部平片,此外还应摄摄肩胛正位、肩胛侧位、腋位和穿胸位。对肩盂骨折常须行CT检查。

 诊断依据

 1有外伤史。

 2局部可有挫伤或皮下血肿,肩部活动受限。

 3注意有无肋骨骨折。

 4X线摄片或CT检查可确定骨折情况。

 容易误诊的疾病

 1单纯肩关节脱位:外伤后出现肩部疼痛、活动受限,上肢处于轻度外展、外旋、前屈位,肩部呈方肩畸形,处于弹性固定状态,Dugas征阳性,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

 2肩锁关节损伤:外伤后出现肩部疼痛、活动受限,局部肿胀和压痛,根据损伤程度不同而分为不同类型,临床表现不同,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必要时可查CT。

 3肩袖损伤:是指由岗上肌、岗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和肌腱在肱骨头前、上、后方形成的袖套样肌性结构出现损伤,除外伤外目前对于其损伤的发生机制有几种不同的学说。临床表现为肩部疼痛、功能障碍,病程较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关节继发性挛缩,查体可发现肩坠落试验、撞击试验、疼痛弧征阳性,X线检查无异常发现,可通过关节造影、CT检查、超声检查和MRI检查以明确诊断。

 治疗原则

 单纯的肩胛骨骨折,移位范围不大,不需要特殊处理,给予三角巾悬吊前臂固定于胸前1~2周即可。对于肩肿盂部骨折、肩胛颈部骨折,移位明显者,应在麻醉下给予手法闭合整复,外展患侧上肢,并行牵引制动。4周后开始行肩关节功能锻炼。肩胛骨骨折中绝大多数病例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由于血循环丰富,骨折愈合较快。只有少数病例需行手术治疗。

 1肩胛体部及肩胛冈骨折:主要采用对症处理,一般伤后两天内局部采用冷敷、制动,以减轻局部出血及肿胀程度,减轻疼痛症状,可用三角巾或吊带保护患肢。伤后1周内,争取早日开始肩关节钟摆样活动,2~3周后开始肩关节主、被动功能锻炼,以防止肩关节粘连

 2肩胛颈和肩胛盂骨折:对无移位或轻度移位的肩胛颈骨折,可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可用三角巾保护患肢2~3周。伤后1周内开始肩关节功能锻炼。盂缘的小片撕脱骨折,一般是肱骨头脱位时由关节囊、唇撕脱所致。肱骨头复位后,采用三角巾或吊带保护3~4周。对有明显移位的肩胛颈骨折可采用局麻下行牵引手法复位,在用外展架固定4周;或行尺骨鹰嘴牵引3~4周,再改用三角巾保护治疗,做伤肢功能锻炼。只有严重移位和不稳定的骨折才有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指征,一般用螺钉、加压钢板或重建钢板固定。

 3肩峰骨折:无移位的骨折或移位不明显的骨折,用三角巾悬吊上肢即可。明显移位的骨折,尤其肩峰基底部位的骨折,应行早期切开复位固定。

 4肩胛骨喙突骨折:治疗以处理肩锁关节脱位和肩关节前脱位的整复固定为主,对喙突骨折一般不需特别处理,严重移位时可选用螺钉作内定。如晚期残留有疼痛症状,可行喙突远端切除、联合肌腱在固定术。

 预后

 一般皆良好,骨折无不愈合者,愈合后虽有严重畸形亦很少影响功能。关节盂的粉碎性骨折可能遗留一定程度的肩关节功能障碍,但不显著。

骨骼由于意外事故或暴力造成断裂,称为外伤性骨折,原有病变,即使在极轻微的外力下即可引起的骨骼断裂,称为病理性骨折。依据骨骼的程度,可分为完全性骨折和不完全性骨折。暴力或车祸引起的骨折还易引起伤肢的肌腱损伤、神经损伤、血管损伤、关节脱位,严重的还可引起内脏损伤、休克甚至死亡。骨折端穿透皮肤与外界相通时,称为开放性骨折,容易继发感染。

诊断要点

一旦发生外伤或暴力事故时,在受伤的肢体可产生疼痛、肿胀和瘀斑。伤肢部分或全部失去功能,严重可产生畸形,如缩短、旋转、扭曲等,当检查时可发现在不应该活动处可产生活动(即假关节),当移动患肢偶尔也可听到骨断端相互摩擦的声音,这些都是有不完全和完全性骨折的症状。

此时,更应关注的是检查患者的神志、心跳、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以确定是否存在大出血、休克等严重征象,以及骨折是否会引起临近器官的损伤,导致并发症,如盆骨骨折并发尿道膀胱或直肠破裂;肋骨骨折并发气胸、血胸;肢体骨折可并发大血管、神经断裂等,然后再检查局部伤情。

准确的诊断是正确处理的基础。骨折患者,肢体畸形往往十分明显,如果医生只根据一两处显眼的畸形就下结论,或只凭借X线片就作出诊断,就很可能漏诊、误诊。因此首先要判断有无骨折存在,再进一步明确骨折的部位、类型和移位情况。在诊断骨折同时,还要及时发现多发伤与合并伤,从而做出全面的诊断与切合实际的处理。诊断骨折主要是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和X线照片检查,进行细致的分析和判断。

 一、外伤史:询问病史涉及的方面虽然很多,但为了能及时而较明显地作出诊断,应该主要抓考试,大收集整理住三个方面的问题:

 1受伤情况(时间、地点、部位、姿势、暴力的性质、方向和大小)。

 2疼痛(什么部位疼痛)。

 3功能障碍(运动障碍、感觉障碍、排尿障碍等)。

 二、症状和体征:

 (一)全身表现

 1休克多见于多发性骨折、股骨骨折、骨盆骨折、脊柱骨折和严重的开放性骨折。病人常因广泛的软组织损伤、大量出血、剧烈疼痛或并发内脏损伤等引起休克。

 2体温增高一般骨折后体温正常,只有在严重损伤如股骨骨折、骨盆骨折有大量内出血,血肿吸收时,体温略有升高,通常不超过38℃。开放性骨折伤员体温升高时,应考虑感染。

 (二)局部表现:

 1骨折的专有体征:

 (1)畸形长骨骨折,骨折段移位后,受伤体部的形状改变,并可出现特有畸形,如Colles骨折的“餐叉”畸形。(2)反常活动在肢体非关节部位,骨折后出现不正常的活动。(3)骨擦音或骨擦感骨折端接触及互相磨擦时,可听到骨擦音或摸到骨擦感。以上三种体征只有发现其中之一,即可确诊。但未见此三种体征时,也可能有骨折,如青枝骨折、嵌插骨折、裂缝骨折。骨折端间有软组织嵌入时,可以没有骨擦音或骨擦感。反常活动及骨擦音或骨擦感两项体征只能在检查时加以注意,不可故意摇动患肢使之发生,以免增加病人的痛若,或使锐利的骨折端损伤血管、神经及其它软组织,或使嵌插骨折松脱而移位。

 2骨折的其它体征:

 (1)疼痛与压痛骨折处均感疼痛,在移动肢体时疼痛加剧,骨折处有直考,试大收集整理接压痛及间接叩击痛。

 (2)肿胀及瘀斑因骨折发生后局部有出血,创伤性炎症和水肿改变,受伤一、二日后更为明显的肿胀,皮肤可发亮,产生张力性水疱。浅表的骨折及骨盆骨折皮下可见瘀血。

 (3)功能障碍由于骨折失去了骨骼的支架和杠杆作用,活动时引起骨折部位的疼,使肢体活动受限。以上三项可见于新鲜骨折,也可见于脱位、软组织损伤和炎症。有些骨折,如嵌插、不完全骨折,可仅有这些临床表现,此时需X线照片检查才能确诊。

 三、骨折的X线检查:诊断骨折主要依据病史和体征、X线照片检查进行诊断。用X线照片或透视来确定骨折类型和移位情况,为骨折诊断提供依据,另一些骨折必须拍X线才能确诊。对于骨折一般要求是拍正、侧位片,同时包括一个临近的关节,有些骨折还需加拍特殊的投照位置,如腕舟骨的45°角位拍片。

脱臼

即关节脱位。一旦发生脱臼,应保持安静,不要活动,更不可揉搓脱臼部位。如脱臼部位在肩部,可把伤者肘部弯成直角,再用三角巾把前臂和肘部托起,挂在颈上,再用一条宽带缠过脑部,在对侧脑作结。如脱臼部位在髋部,则应立即让伤者躺在软卧上送往医院。

骨折

常见骨折分为两种,一种是皮肤不破,没有伤口,断骨不与外界相通,称为闭合性骨折。另一种是骨头的尖端穿过皮肤,有伤口与外界相通,称为开放性骨折。

对开放性骨折,不可用手回纳,以免引起骨髓炎,应用消毒纱布对伤口作初步包扎、止血后,再用平木板固定送医院处理。骨折后肢体不稳定,容易移动,会加重损伤和剧烈疼痛,可找木板、塑料板等将肢体骨折部位的上下两个关节固定起来。如一时找不到外固定的材料,骨折在上肢者,可屈曲肘关节固定于躯干上。骨折在下肢者,可伸直腿足,固定于对侧的肢体上。怀疑脊柱有骨折者,需早卧在门板或担架上,躯干四周用衣服、被单等垫好,不可移动,不能抬伤者头部,这样会引起伤者脊髓损伤或发生截瘫。昏迷者应俯卧,头转向一侧,以免呕吐时将呕吐物吸入肺内。怀疑颈椎骨折时,需在头颈两侧置一枕头或扶持患者头颈部,不让其在运输途中发生晃动。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594 轻伤二级 h)损伤致肢体大关节脱位。

依照这个标准进行评定的前提必须是外力损伤为主要原因,排除自身既往曾经的疾病,以及自己在本次损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因未见到被鉴定者本人以及相关完整的病历及影像学资料,故网上言论仅供参考,最终结论以正规鉴定机构的正式鉴定书为准。

     所谓的脱臼就是人体某个位置的关节因为受伤因素失去了原来的位置的一种表现,在脱位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临床上面的表现的,下面说的这些就是相应的一些症状。首先就是可能有受伤的病史,比如说跌倒或者是撞击伤,然后在受伤的位置关节处有一些明显的肿胀疼痛,同时肢体可能不能活动,如果在被动活动的时候这个疼痛可能是进一步的加重的。另外从外形上看局部可能有明显的畸形,关节失去了原来的状态。上面说的这些就是关节脱位以后的一些临床表现,但是如果想完全的确定还是需要到医院去拍片检查才可以的。

     骨折的主要症状有全身表现,异常运动,畸形,股摩擦声音和骨摩擦感。也就是说,如出现骨折,骨折处会有发热的情况就是因为骨折处有大量内出血,血肿吸收时体温略有升高,但一般情况不超过38摄氏度,开放性骨折体温升高时,应考虑感染的可能性;普及型由于骨折端错位,肢体形态会改变骨折端位移,改变骨折处的形态会表现为缩短、扭曲、成角等

     骨折可引发局部青紫、瘀斑、肿胀、畸形或局部异常活动等症状,脱臼相对骨折症状较轻,两者可同时出现。不同部位脱位后情况不同,临床最常见的脱臼为肩关节脱位,可致方肩畸形,需弹性固定局部关节;肘关节脱位可使肘后三角关系改变,引发局部畸形,需弹性固定或半屈曲位固定。建议患者有骨折或脱臼症状时,及时就医经专业医生检查诊断,明确是骨折或脱臼,行针对性治疗。

     手腕脱臼或骨折应该由正规医院的专业医生来治疗,所以患者出现手腕脱臼的现象之后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拍X光片了解脱臼的情况,可以做牵引、折顶、拔伸、屈腕等复位方式,一般会在麻醉的情况下进行复位,关节成功复位之后还需要通过石膏或者支具进行外固定,以免患者出现再次移位的现象,同时也要根据医嘱使用活血、水肿、止痛的药物进行治疗。

肩关节脱位最常见,约占全身关节脱位的50%,这与肩关节的解剖和生理特点有关,如肱骨头大,关节盂浅而小,关节囊松弛,其前下方组织薄弱,关节活动范围大,遭受外力的机会多等。肩关节脱位多发生在青壮年、男性较多。 1手法复位

脱位后应尽快复位,选择适当麻醉(臂丛麻醉或全麻),使肌肉松弛并使复位在无痛下进行。老年人或肌力弱者也可在止痛剂下(如75~100毫克杜冷丁)进行。习惯性脱位可不用麻醉。复位手法要轻柔,禁用粗暴手法以免发生骨折或损伤神经等附加损伤。常用复位手法有三种。

(1)足蹬法(Hippocrate's法)

患者仰卧,术者位于患侧,双手握住患肢腕部,足跟置于患侧腋窝,两手用稳定持续的力量牵引,牵引中足跟向外推挤肱骨头,同时旋转,内收上臂即可复位。复位时可听到响声。

(2)科氏法(Kocher's法)

此法在肌肉松弛下进行容易成功,切勿用力过猛,防止肱骨颈受到过大的扭转力而发生骨折。手法步骤:一手握腕部,屈肘到90度,使肱二头肌松弛,另一手握肘部,持续牵引,轻度外展,逐渐将上臂外旋,然后内收使肘部沿胸壁近中线,再内旋上臂,此时即可复位。并可听到响声。

(3)牵引推拿法

伤员仰卧,一助手用布单套住胸廓向健侧牵拉,第二助手用布单通过腋下套住患肢向外上方牵拉,第三助手握住患肢手腕向下牵引并外旋内收,三方面同时徐徐持续牵引。术者用手在腋下将肱骨头向外推送还纳复位。二人也可做牵引复位。

后脱位可用足蹬法或牵引推拿法复位。

复位后肩部即恢复钝园丰满的正常外形、腋窝、喙突下或锁骨下再摸不到脱位的肱骨头,搭肩试验变为阴性,X线检查肱骨头在正常位置上。如合并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因骨折片与肱骨干间多有骨膜相连,在多数情况下,肩关节脱位复位后撕脱的大结节骨片也随之复位。

复位后处理:肩关节前脱位复位后应将患肢保持在内收内旋位置,腋部放棉垫,再用三角巾,绷带或石膏固定于胸前,3周后开始逐渐作肩部摆动和旋转活动,但要防止过度外展、外旋,以防再脱位。后脱位复位后则固定于相反的位置(即外展、外旋和后伸拉)。

2手术复位

有少数肩关节脱位需要手术复位,其适应症为:肩关节前脱位并发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向后滑脱阻碍手法复位者;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骨折片卡在肱骨头与关节盂之间影响复位者;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法不能整复者;合并喙突、肩峰或肩关节盂骨折,移位明显者;合并腋部大血管损伤者。

3陈旧性肩关节脱位的治疗

肩关节脱位后超过三周尚未复位者,为陈旧性脱位。关节腔内充满瘢痕组织,有与周围组织粘连,周围的肌肉发生挛缩,合并骨折者形成骨痂或畸形愈合,这些病理改变都阻碍肱骨头复位。

陈旧性肩关节脱位的处理:脱位在三个月以内,年轻体壮,脱位的关节仍有一定的活动范围,X线片无骨质疏松和关节内、外骨化者可试行手法复位。复位前,可先行患侧尺骨鹰嘴牵引1~2周;如脱位时间短,关节活动障碍轻亦可不作牵引。复位在全麻下进行,先行肩部按摩和作轻轻的摇摆活动,以解除粘连,缓解肌肉痉挛,便于复位。复位操作采用牵引推拿法或足蹬法,复位后处理与新鲜脱位者相同。必须注意,操作切忌粗暴,以免发生骨折和腋部神经血管损伤。若手法复位失败,或脱位已超过三个月者,对青壮年伤员,可考虑手术复位。如发现肱骨头关节面已严重破坏,则应考虑作肩关节融合术或人工关节置换术。肩关节复位手术后,活动功能常不满意,对年老患者,不宜手术治疗,鼓励患者加强肩部活动。

(四)习惯性肩关节前脱位的治疗

习惯性肩关节前脱位多见于青壮年,究其原因,一般认为首次外伤脱位后造成损伤,虽经复位,但未得到适当有效的固定和休息。由于关节囊撕裂或撕脱和软骨盂唇及盂缘损伤没有得到良好修复,肱骨头后外侧凹陷骨折变平等病理改变,关节变得松弛。以后在轻微外力下或某些动作,如上肢外展外旋和后伸动作时可反复发生脱位。肩关节习惯性脱位诊断比较容易,X线检查时,除摄肩部前后位平片外,应另摄上臂60~70°内旋位的前后X线片,如肱骨头后侧缺损可以明确显示。

对习惯性肩关节脱位,如脱位频繁宜用手术治疗,目的在于增强关节囊前壁,防止过分外旋外展活动,稳定关节,以避免再脱位。手术方法较多,较常用的有肩胛下肌关节囊重叠缝合术(Putti-Platt氏法)和肩胛下肌止点外移术(Magnuson氏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3936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8
下一篇2023-09-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