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俯卧撑省力 偷懒做俯卧撑的技巧是什

怎么做俯卧撑省力 偷懒做俯卧撑的技巧是什,第1张

个数因人而异一般都是每天做三组,每组根据自身体力做到力竭传统武术各派锻练亦很重视俯卧撑,少林派称为卧虎功、鉄牛耕地,武当派功夫称龙腿功,不同的是加入了以指爪作俯卧撑非锻炼用途俯卧撑主要锻炼的肌肉群有胸大肌和肱三头肌,同时还锻炼三角肌前束、前锯肌和喙肱肌及身体的其他部位。俯卧撑在日常锻炼和体育课上,特别是在军事体能训练中是一项基本训练。类型标准的俯卧撑要求背部和双腿伸直且离开地面,而除了标准型,还有一些不同类型的俯卧撑,如双手二指(拇指和食指)俯卧撑和肘尖指向身体后方弯曲的俯卧撑。这两种俯卧撑着重於锻炼肱三头肌而不是胸肌。当两只手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俯卧撑也能锻炼身体核心部位(整个腰腹肌肉群)。如果将脚或手分别垫高,那么锻炼的部位分别是上胸肌和下胸肌。在任何一种俯卧撑中,训练者都要抬起其自身重量的60%以上。俯卧撑是一项可随意定制和调整强度的运动,如人们可以把一只手放在高台上,另一只手放在地上做俯卧撑;或者将双手与身体成不等距,这两种形式都可以增加单臂或单侧身体的训练强度,而且可以锻炼各种不同部位的肌肉。如果要增加难度,训练者可以用五指指尖撑地甚至单指做俯卧撑,或者单手以及负重做俯卧撑。俄式挺身俯卧撑俄式挺身俯卧撑是一种难度极大的俯卧撑,要求训练者只能用手撑地,而身体的其他部位,包括脚都要离开地面。这种俯卧撑需要身体的重心向前倾斜,并且将双腿悬空,因此需要极大的力量和高超的平衡技巧。拳面俯卧撑拳面俯卧撑最初是拳击手戴着拳套撑地进行俯卧撑训练,现在发展到不戴拳套也可进行,因此训练者需要用指关节着地,手腕也不弯曲。在一些武术项目,如跆拳道和空手道中也采用这种俯卧撑。下地俯卧撑下地俯卧撑是体操运动中的一个动作,这种俯卧撑中,两手间距很大,而且撑地位置离臀部较近,离胸大肌较远。印度俯卧撑印度俯卧撑在印度体育文化和印度武术,特别是在印度式摔角(Pehlwani)中是一种很常见的训练方式,其常规训练中就包括印度深蹲、印度俯卧撑和棍棒操。印度俯卧撑可以提高人体的力量、耐力和关节的灵活性[1],也是李小龙的常规训练之一。[2]印度俯卧撑和印度深蹲配合训练对脊柱有益,因为这两项训练可以放松脊椎,并且可以强壮脊椎,以应对直立姿势对脊椎施加的外力。[3]2000年,美国运动医学学院(ACSM)推荐了一种测试上体肌肉系统耐受力的俯卧撑。以男性测试为例,先保持印度俯卧撑姿势,直背抬头,手分开撑地同肩宽,然后身体下降并使下颌触垫,而腹部不能碰到垫子。[4]简单版俯卧撑简单版俯卧撑可以减少身体的支撑重量,更为省力。训练者可以做完标准俯卧撑后做简单版俯卧撑。扶墙俯卧撑是面对墙壁,推墙以做双臂屈伸;要增加难度,可以离墙远些站立。还有一种俯卧撑是用膝盖而不是脚支撑下体,也可以降低难度。超等长力量训练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俯卧撑训练击掌俯卧撑是一种超等长力量训练,需要用爆发力推手使身体腾空足够的时间,同时击掌一次或多次,在落下之前双手回到原位。另外一种属于超等长力量训练的俯卧撑称作腾空俯卧撑,需要把两个手垫放在受训者身体两侧。首先把双手放在两个手垫上支撑身体,然后受训者双手离开手垫使身体下落,落地後用爆发力做一个俯卧撑,然后舒展躯干和双臂弹回手垫,双手回到起始位置。还有一种俯卧撑是腾空俯卧撑的变形,做法是快速做俯卧撑,用足够的爆发力使身体腾空数厘米,并保持片刻。俯卧撑也常被用作健康测试或者温和的体罚,或者是展示自己的强壮身体,亦或是表示屈服。在竞技运动中,尤其是在训练中,有时也会使用一些作弄人的俯卧撑类型作为训练内容,如让受训者在泥地、雪地和土地里脱掉衣服做俯卧撑,或是在受训者的背上放重物(比如在背上放一个装满水的玻璃杯,如果失去平衡玻璃杯就会摔碎),甚至是踩住受训者的背部。有时也会要求受训者使用指关节或是几根手指撑地做俯卧撑。世界纪录目前由英国人派迪·多勒在2007年保持的世界纪录是1小时最多做了1940个双手手背俯卧撑[5],而连续做俯卧撑最多达到10507个的世界纪录,是由日本人MinoruYoshida在1980年10月保持的。

想要提升基础力量,俯卧撑就是最好的动作之一。

它可以同时强化胸肌、手臂、肩部以及核心力量,经过反复训练还能练出肌肉。

很多新人在做俯卧撑时,很难屈肘向下做动作或者到底部很难撑起身体回位。

那么俯卧撑做不起来,到底该怎么办呢?

这里推荐几个可以强化基础力量的动作:

动作一:平板支撑

屈膝下蹲,双手撑在瑜伽垫上,双腿向后伸直并拢,双脚脚尖撑在垫子上。

屈肘,将前臂和肘部贴于垫子上,同时双手握拳向内靠拢。

收紧腹部,将背部挺直,臀部略微下收,头部略微上抬,保持稳定姿势不动,直到完成指定时间后再停止。

注意:保持上臂竖直向下,整个身体躯干在一条直线。

动作二:上斜俯卧撑

找一个凳子,俯身向下,双手支撑于凳子两边。

双腿向后伸直并拢,双脚脚尖撑地,此时身体呈现上斜角度。

收紧腹部,将背部挺直,开始屈臂下压。

直到胸肌快要贴于凳子边缘时停止,之后再起身回位重复动作。

注意:双手间距大于肩宽距离,全程保持背部挺直姿势。

动作三:跪式俯卧撑

屈膝跪立,双手支撑于垫子上。

两侧小腿向上抬高,收紧腹部,将背部挺直。

开始屈臂下压,直到最低位时停止,之后再起身回位重复动作。

注意:两侧手臂需要伸直,做到最低位置“胸肌贴地”。

动作四:支架俯卧撑

准备两个俯卧撑支架,将其竖立放置于地面。

屈膝下蹲,双手分别撑在两个支架上,将双腿向后伸直并拢,双脚支撑于地面。

两侧手臂伸直,收紧腹部,挺直背部,开始屈臂下压。

直到身体躯干与支架平齐时停止,之后再向上撑起身体回位重复动作。

注意:俯卧撑支架需要放宽一些,屈臂下压的幅度越低,力量提升效果越好。

当你能完成第四个动作之后,可以撤去俯卧撑支架,直接用双手和双脚支撑于地面。

接着再缓慢地屈臂下压,先做半程动作,当力量提升后,做到最低位“胸肌贴地”就很轻松。

结语:

上面推荐的4个动作,需要根据自身目前的能力来逐步进阶训练。

每个动作可以选择做5组6次,到后期可以做5组10次。

当基础力量提升之后,再去做标准俯卧撑就会更加轻松。

俯卧撑是一种强身健体的好方法,但俯卧撑也分为很多种类,其中双脚腾空的俯卧撑分为很多种:

1、四肢腾空型俯卧撑,在撑起的同时手脚与腰腹同时发力,手部动作可类似于击掌俯卧撑,双腿由腰部发力腾空。

2、倒立俯卧撑,如名字可以理解,倒立着做俯卧撑,这样也可以理解为双脚腾空俯卧撑

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身体的锻炼方式也更加科学,专注于不同部分训练的俯卧撑也逐渐为世人所知,如击掌俯卧撑(在撑起的同时双手腾空击掌),合掌俯卧撑(将双手并拢做俯卧撑),单手俯卧撑(单手做俯卧撑)等

窄距俯卧撑锻炼臂力。宽距俯卧撑锻炼胸大肌。俯卧撑至少有8种练习方式。

  一、扩胸式。双手的手掌作为支撑点,双臂张开,与肩同宽,或比肩更宽,背部、腰部和臀部呈一条直线,肘部用力,屈臂运动即可。此方式主要锻炼的是胸肌、上臂的肱三头肌以及腹部肌肉。

  二、夹肩式。动作与上同,只是双手间距较窄,并以双拳作为支撑点,拳眼向前。这种方式锻炼的是臂力,而且能增加手腕的力量和拳的硬度。练习时应注意,所选的支撑地面可以先软后硬,手腕支撑时要绷紧,以免扭伤。

  三、铁牛耕地式。用拳或用手掌作为支撑点。双手撑地,双臂张开,与肩同宽。双脚趾着地,双手双脚平行。头向斜前方顶,前脚掌、双手、颈、腰一齐用力,同时腰下塌,贴着地皮。然后臀部上翘,腰再下塌,身体后拉,整个动作完成。斜前斜后的动作反复做即可。这种练习主要针对颈部,并增强背肌、手腕、脚踝力量。

  四、手指功法。主要是以十指为支撑点,其他动作与前两种方式相同。随着力量增加,着地的手指可以依次递减。该方式主要练习指力,增强手的握力、抓力、合力,力透指尖。应注意的是,若指力达不到支撑身体的力量,可以先让手指顶着墙面练习,身体斜撑。待指力慢慢增强后,再逐渐放到水平地面来练,以防手指受伤。

  五、鲤鱼卧莲式。身体侧卧,单拳或单掌着地(一般是单拳),斜撑地面,双脚交叉斜撑。例如,右拳撑地,左臂向上伸展,双臂呈十字形,掌握身体平衡。左脚内侧、右脚外侧着地支撑。屈臂下撑时,腰部用力,头和腰后仰,如同盘卧的鲤鱼,然后恢复原式,再反复下撑。

  该方式主要锻炼三角肌(俗称“虎头肌”)、上臂、腰部和腹部的力量。练习时若力量不够可以先选择较软的地面,臂部的力量要用足。

  六、倒立式。初练者可依附墙面倒立,脚搭在墙面上,双手与肩同宽,双臂弯曲,做屈臂下按。后期,脚可以离开墙面来做俯卧撑。该方式主要训练颈部和臂部的力量。练习时注意掌握身体平衡。

  七、负重练习。动作与扩胸式和夹肩式相同,只是在背部放上重物,如哑铃片。在臂部力量增强、身体动作协调后,重物的重量可依次递增。

  八、单掌或单拳练习。动作与扩胸式和夹肩式相同,但单掌或单拳着地,做动作时双手交替撑地。该方式主要练习单臂力量。若臂力不够,开始时可先在斜坡上练习,随着力量增强,逐渐抬高脚的支撑点,最后可单掌或单拳甚至一个手指支撑,身体倒立。练习时要循序渐进。

  强调,练习时要注意身体平衡,各部位的动作一定要协调,这样肌肉的负重才均匀,锻炼效果才会更好。

  俯卧撑对腹、背、胸部的肌肉都有良好的锻炼作用,还能做出很多花样,收到意想不到的健身效果。

  一、两手距离变化:双手略宽(或略窄)于肩膀,肘部打开与地面平行。

  只要不是双手和肩宽相等,俯卧撑的难度就会相应提高。略宽于肩膀距离的方法,更偏重于锻炼臂力、肩部肌肉的力量;略窄于肩膀距离的方法,则偏重于锻炼胸部肌肉和背部肌肉。

  二、手法、脚法变化:手法可分为全掌撑、拳撑和指撑三种形式,从方向上又可以分为指尖向前、向内、向外三种撑地姿势。全掌撑,就是用全手掌撑地;拳撑,就是用握拳的形式撑地;指撑,就是用手指第一关节撑地的方法。指撑所需要的力量大,难度也最高。脚法,可以分为两脚并拢和开立两种形式,还可以分别用脚背或脚弓撑地。

  三、身体倾斜的姿势变化:高姿俯卧撑,在做练习时,练习者的身体是脚低手高,手脚不在同一个水平面上。这种姿势适合初学者、力量不大的人。中姿俯卧撑,练习者的脚和手都在同一个水平面上,适合一般锻炼人群。低姿俯卧撑,在练习时,练习者的身体是脚高、手低,脚可以放在矮凳、床沿上手部撑地,手脚不在同一平面。这个姿势会将全身的重量压在上肢,对健身者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

  四、锻炼频率变化:可以快慢结合,练习中先快做几次,再慢做几次;也可以定时计数,在单位时间内计算练习的次数;还可以单纯计数,练习者不间断做俯卧撑,直到力竭。频率的变化能更好地刺激肌肉生长,交叉运用它们,锻炼中就不易感到疲劳了。

俯卧撑是一个非常经典和有效的自重训练动作,而且简单到似乎人人可以做几个。然而真有能力用它来打造漂亮胸肌的人,百无其一。正所谓,大道至简。越是平凡、普通、简单的动作,越是难以做好。 下面从4个角度来说明一下如何才能练好俯卧撑?

第1个角度:动作是否标准?

标准俯卧撑可以锻炼到胸大肌,另外三角肌前束、肱三头肌和肘肌也参与发力,因而也会被训练到。我们在平时生活中看到小伙伴们比试一下谁做得俯卧撑个数多,那只能取乐用,由于根本和动作的标准不沾边,所以没有什么健身层面的意义。 如何做标准呢,掌握几个关键点:

(1)身体始终呈一直线,即头部、肩、背、臀、腿、踝在俯卧撑动作过程中,始终在一直线上,无论在身体推起还是下落时,都要保持这个“呈直线”的状态。难点在于腰腹部,由于核心肌群的薄弱,发生塌腰和撅臀是最常见的问题,应杜绝发生。

(2)身体最低位应下降至贴近或贴到地面,最低要求是和“肩肘形成的水平面”持平。注意,是每一次都要降低到这个低位,在力量不够时,许多人的下降幅度往往会减小。

(3)身体推起至最高位时,肘部不要锁死,且不能做任何停顿,以避免休息,同时也能保持肘关节。

(4)双脚并拢。双脚并扰做俯卧撑,相当于身体只有三个支点(双手和并在一起的脚尖),核心肌群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稳定身体。如果双脚分开,则是四点支撑,稳定性提高,难度就会下降。

第2个角度: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控制速度、控制速度、控制速度!

实际上,俯卧撑时的起伏速度也是动作标准与否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它对于训练效果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因此单列出来讨论。如果对于俯卧撑的起伏速度不加控制,凭借惯性和爆发力,许多人能完成数十个甚至上百个俯卧撑,但它却大幅减弱了胸大肌的训练意义。 如果想用俯卧撑练出漂亮的胸大肌,必须对起伏速度严格控制。

美国国家全能协会(NSCA)对于俯卧撑测试的评估标准,要求测试者以每分钟20至30次的速度进行俯卧撑动作,即每次俯卧撑的用时约为2秒至3秒。这个速度要求远低于普通人平时的俯卧撑速度。如果参照《囚徒健身》一书的要求,每个俯卧撑动作的用时更要求达到5秒,即(起始姿势在最低位)推起2秒、下降2秒、最低位保持1秒。

俯卧撑速度的有效控制,将会消除爆发力和惯性借力的影响,挤掉动作过程中的水分,虽然它会让你的俯卧撑突然变得异常艰难,但胸肌锻炼效果却会出其地好。

第3个角度:胸大肌的发力感需要长期训练。

俯卧撑主要锻炼的是胸大肌,但不少小伙伴却发现胸大肌根本没什么感觉,手臂肌肉却先酸了。这是由于胸肌力量薄弱,因而不由自主地加大了手臂肌肉的力量,这样的代偿行为往往伴随着俯卧撑姿势变形,比如塌腰或撅臀。也就是说,越是姿势不标准,就越练不到胸大肌,胸大肌就越没感觉。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保持动作的标准第一,减少每组动作的次数,确保高质量的完成每一次俯卧撑。在俯卧撑时,应将注意力放在胸大肌上,控制好速度(速度越快越无法找到胸大肌的发力感),感受它的发力过程。 新手刚开始时,根本感觉不到胸大肌的发力感是什么,这时哪怕只是用“想象”,也要“想象”你正在用胸大肌发力将身体推起,而不是用手臂。

通过长期的训练和发力感培养,胸大肌的刺激感会越来越强,胸大肌会动员更多的肌肉单位参与发力(即许多教练所说的“募集性”)。当胸大肌的募集性变得足够强时,哪怕你刚做了没几组俯卧撑,胸肌的泵感也会陡然上升。

第4个角度:采用变式,不断进阶。

当标准俯卧撑已经让你感觉很轻松时,需要采用各种变式,增加难度,不断进阶。这样就可以让你的胸肌得到更好地锻炼。实际上, 如果能做到严格控制速度,即便是俯卧撑的退阶动作,比如站立撑墙俯卧撑、站立上斜俯卧撑,也会变得困难起来,但效果同样会非常好。

俯卧撑的变式非常多,御行君在网上看到过的一个俯卧撑视频集锦,演示的俯卧撑变式居然多达50种。然而,对于普通的训练者来说,站立撑墙俯卧撑、站立上斜俯卧撑、标准俯卧撑、钻石俯卧撑、双脚置于瑜伽球上的俯卧撑等,已经足够用了。不过,若你能练成单臂俯卧撑,或许在社交账号上做秀时会更有看头!

如果你想让俯卧撑实实在在地为打造漂亮的胸肌作出贡献,那么应始终记得保持“动作质量第一”的原则,这要比数十、上百次的俯卧撑有意义多了。一旦你成为俯卧撑高手,秀一把高难度的单手俯卧撑,还是秀几十次俯卧撑,都将是小菜一碟!

利用更针对的俯卧撑姿态来增大胸肌刺激才是关键!

大多数人练俯卧撑只感觉到手臂发力,而胸部却不见增长,这是因为胸肌没有被调用到。

我的建议,在训练之前用双手轻轻的去拍打胸部肌群。然后坐几次扩胸运动,让胸肌纤维感受到你的刺激。

然后在训练俯卧撑的时候注意了!以下两种俯卧撑能够更好地去刺激胸肌生长:

推荐动作一:宽距深度俯卧撑

把双手距离加宽,大概在肩宽的15倍即可。双手放在支架或者两摞书上面,在做俯卧撑的时候注意沉肩姿态,最底部挺胸。这样的能够加大胸肌的拉伸与收缩,对胸肌的外沿具有针对性。

推荐动作二:窄距夹胸俯卧撑

双手距离靠近,最好相触。在做俯卧撑的时候。注意项单推的时候双手互相发力,能够加大胸肌的收缩,即是“夹胸”。这种俯卧撑对胸肌的厚度和内沿是非常有帮助的。

以上两种俯卧撑都是针对胸肌特别好的动作,与标准俯卧撑相结合,能带来更好的结果。在动作最低点,肩胛骨收缩是拉伸刺激胸部的要点。

还要注意的是,在动作训练中,动作速度尽量放慢,感受肌肉刺激才是增肌训练的关键。

俯卧撑是自重训练上半身推力肌群的王牌动作,能够锻炼以胸大肌为主,肱三头肌和三角肌前束为辅的一系列肌肉,还能够有效刺激我们的核心肌群。

不过如果动作上不注意一些小的细节,容易让我们在进行俯卧撑训练的时候,胸大肌发力感觉不明显,肱三头肌和三角肌前束的代偿较多,影响训练效果。

我们先看看一个标准的俯卧撑怎么做

在完成标准俯卧撑的动作过程中,我们的胸大肌为主要的发力肌肉,肱三头肌和三角肌前束为次要的发力肌肉,做等张收缩,完成动作的离心和向心阶段。

我们的核心肌群、背部肌群和腿部肌肉处于等长收缩状态,负责维持身体的稳定。

标准的俯卧撑练完,胸大肌应该有明显的充血感觉,其次则是肱三头肌,三角肌前束一般不会有太明显的感觉。

我们接下来讲,什么情况下练习俯卧撑胸肌发力的感觉不如肱三头肌。

俯卧撑训练中,肱三头肌发力超过胸大肌发力感觉的原因

一、俯卧撑过程中大臂没有内收,肘部朝向身体两侧

在前面标准俯卧撑动作解析中,我们说了大臂需要微微内收,和躯干呈60度左右夹角,肘部微微朝向双脚方向,此时我们的胸大肌的参与度会比较高,三角肌前束的参与会很少。

如果我们的大臂打开,肘部朝向身体两侧,这个时候做俯卧撑,三角肌前束的压力会很大,肱三头肌的发力会超过胸大肌,导致我们不仅胸肌没有感觉,对肩关节也会有损伤的可能性。

二、俯卧撑过程中,身体下放的幅度太低

我们在做俯卧撑的过程中,屈肘下放身体最好能让胸大肌轻触地面,感受到胸肌被拉伸的感觉后再撑起动作,这样胸大肌被拉长再收缩的效果会比较好,发力也充足。

如果我们下放身体的幅度过小,胸部离地面还有很大一段距离,肘关节微微弯曲就撑起身体,这个时候胸大肌几乎不会参与俯卧撑的动作发力,大部分的力量由肱三头肌来提供。

这个情况对于新手来说是比较容易出现的,导致俯卧撑训练后,胸大肌没什么感觉,但是肱三头肌却酸胀充血。

三、胸大肌力量比较薄弱,不得不依靠肱三头肌发力来完成动作

对于新手来说,相较于平时经常会用到的手臂,胸大肌的力量是比较薄弱的,这就导致在做俯卧撑的过程中,单纯依靠胸大肌是无法完成动作的,肱三头肌必须代偿才能够撑起身体,这种情况往往伴随着塌腰和弓背的现象。

久而久之,胸大肌的力量增长缓慢,肱三头肌的力量倒是越来越强。

解决这个问题的比较好的方法就是做一些俯卧撑的退阶动作,通过像跪姿俯卧撑或上斜俯卧撑这样比较简单的动作,先提升胸大肌的发力感觉和力量,等到训练水平上去后,再做标准的俯卧撑。

总结

俯卧撑是我们自重训练非常好的一个训练动作,对于上半身的推力肌群有十分出众的锻炼效果。

只要保证动作的标准,注意动作的细节,我们就能确保胸大肌的发力感觉和锻炼效果,持之以恒地锻炼下去,就能够逐步提升胸大肌的肌肉水平,练出饱满的胸肌。

要通过俯卧撑找到胸肌发力,关键是手之间的距离适当宽一些,一般达到15倍肩宽即可。保持动作标准,然后幅度加大尽量贴地,在离心阶段停留1-2s,可以找到胸肌的感觉。

练习俯卧撑的注意要点:

1、动作幅度保持完整

俯卧撑想要找到胸肌发力感觉,必须保证动作的幅度完整,即落下去的时候尽量贴近地面,这样将胸肌拉伸至最大幅度,肌肉会有很强的收缩感,还可以在最低点停留1至2s,这样感觉更加强烈,然后发力撑起,会明显体会到胸肌的发力。

俯卧撑最好做到慢下快上,一方面效果更好,另一方面更容易找到胸肌刺激的感觉,体会时间更长。

2、防止非目标肌群过多代偿发力

其实在做俯卧撑的一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动作的标准性,如果是不正确的话,那么就会在锻炼肌肉的群体上有一些偏差。

3、手肘夹紧身体两侧

有些玩家做俯卧撑的时候,是采用指尖相对,然后手肘分开的方式进行的,这样对于胸肌刺激比较少,而对于肩部和手臂的刺激就会比较多。

想要让俯卧撑真正刺激到我们的胸肌,我们需要把手肘夹紧身体两侧,这时候才会更加精准的针对我们的胸肌。

4、肩胛骨保持下沉后缩

跟卧推有些类似,如果想要用俯卧撑练到胸肌,就要尽可能少的减少肩部代偿,因为伸肩这个动作会把重量转移到三角肌上面,而胸肌刺激就会减弱。

有些玩家为了完成俯卧撑动作全程,会把肩膀前伸到底,这样俯卧撑上下幅度就会看起来比较大,但是胸肌刺激其实是减弱的。

5、小臂垂直于地面

如果我们练俯卧撑经常是手臂肱三头肌率先酸痛,一般就是因为我们的小臂没有与地面垂直的缘故。

大部分人在做俯卧撑的时候,手的位置放的都比较靠前,这样在俯卧撑下沉的时候,小臂自然就会后倾,这就会造成屈肘代偿,也就是手臂代偿。

俯卧撑日常训练计划

一般健身训练肌肉,不需要每天锻炼,因为肌肉也需要休息恢复的时间,一般隔一天训练一次就可以了。每次可以采用每组锻炼法,比如每组20次,练习4-5组,或者一共完成100个,分若干组完成。

每次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逐渐增加个数和次数,这样我们的肌肉也会不断变强变大。形态也会越来越好。

俯卧撑训练几乎全身肌肉都参与发力。其主要锻炼的还是胸大肌和三头。要想锻炼胸肌多一点,有以下几个方法。

第一,就是意念控制。既然你想练胸大肌,在推起的时候意念控制用胸大肌先发力向上推起。

第二,训练方法,增加双手之间的距离,不要用窄距俯卧撑(三头发力太多)。并且不断变换双手距离,当然还有手掌支撑地面的方向,不同角度的刺激胸大肌。

第三,随着你能力的提高,俯卧撑可能满足不了你增肌的效果了,可以负重,或抬高双脚。

下面来讲讲俯卧撑怎么做,和你提的肩胛骨的问题。

第一,就是大臂和身体的角度在45度 75度之间,小于45(三头发力多),大于75(肩关节压力大,肩参与发力)

第二,就是肩胛骨的问题。它和卧推不一样,卧推要全程收缩肩胛骨。而俯卧撑是在下放的过程中收缩肩胛骨,还原到起始位置时肩胛骨打开。

你好,我是健身领域的创作者,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想用俯卧撑练胸肌,找到发力感是重中之重,因为没有发力感觉会让你觉得是在做无用功,我们先来看看如何找到胸肌发力感吧。

怎么找到俯卧撑发力点?

1慢慢做

慢而有节拍的离心控制能够协助我们学会动作控制,改善稳定度和找到肌肉。

在俯卧撑的下落阶段一定要慢,给我们去考虑肌肉用力,渐渐去感受胸肌被拉伸,倡议用大约2秒做向心收缩动作,4秒做离心动作,固然是会艰难很多,但必定会比平常更感会感到肌肉的用力

2意念集中,动念分歧

俯卧撑锻炼的时候脑子里把一切的 注意力全部集中的胸肌这个点上 ,而不是想着如何拼尽全力把身体推起来,集中精神在胸部肌肉上,闭上眼睛去感受它的收缩,伸展,去树立肌肉和心灵的链接。

3握距不要太窄

很多人在做俯卧撑的时候手臂之间间隔太窄,导致三头肌主导动作,你需求比肩膀宽的握距(但不要太宽),下落到底的时候小臂和空中垂直,并坚持大臂和躯干的角度在45-60度之间。

4应用单关节的动作找胸肌感觉

多关节的动作触及到的肌肉多,胸肌容易被其他肌肉群抢去风头,这时候你能够先停止单关节动作,这样能够让肌肉很简单直接地发力,激活睡着的胸肌,让你的胸肌更有存在感。

5挤压按摩,拉伸

胸肌没有存在感那就去找到它,去感受到他的存在,应用按摩,挤压拉伸的办法能够让你明显的知道它的存在,这样有助于构建肌肉和心灵的链接。

肩胛骨需不需要收紧?

首先,沉肩姿态是必须的,且全程都要保持的。 沉肩会让胸、肩、背、核心链接更加稳定,对训练安全是一个必须的保证。

其次,是肩胛骨的收紧。 主要是动作离心下落过程中逐渐收紧,在动作最低端收缩最紧,这样做不仅会使核心会更加稳定,而且胸肌刺激感更好。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

?哦佛,有,l

你好

俯卧撑是徒手锻炼的全能运动,主要锻炼胸大肌,三角肌,肱三头肌等。

做俯卧撑,怎样找到胸大肌的发力点,更大化的刺激胸大肌群。而不是感到三角肌和肱三头肌在发力。

就以我们平时常做的这种俯卧撑为例,双手比肩略宽撑在地面上,脚尖着地,全身绷直,收腹沉肩。我来说上几点建议供你参考。

一,当肘关节向身体侧后方,自然打开时,身体下沉,意念集中在两乳之间,肩胛骨慢慢收紧,同时胸部有一个向下挺的动作,(有点像我们徒手做扩胸运动,双手向身体两侧打开,胸部自然向前挺,就是这种感觉)一直到离地面两三公分处,胸部始终保持向下挺着这种状态,肩胛骨也收紧到最大化。

二,向上撑起时,意念集中在胸大肌外侧及上部。

三,向上撑起时,胸大肌外侧及上部,有一个向上挺的动作,并尽量把这个动作延长。

四,胸大肌外侧及上部发力向上挺起时,三角肌,肱三头肌再发力。一直到初始位置。

五,当向上撑起,肩胛骨慢慢打开,到初始位置时,肩胛骨恢复到自然状态。

六,向上用力撑起时,发力步骤是:胸大肌外侧及上部,腰腹,三角肌,肱三头肌以及整个胳膊。

七,在这个俯卧撑过程中,意念始终集中在胸大肌上,并且始终是胸大肌先发力。背部和腰腹是辅助胸部发力。

八,刚开始做俯卧撑,找不到胸大肌发力的感觉,可以采用跪姿俯卧撑,减轻自身重量,慢慢做就可以找到这种感觉。

在俯卧撑整个过程中,肩胛骨也是收紧放松的过程,对背阔肌也有一定的锻炼。

俯卧撑有很多种练习法,胸大肌发力感觉也会有所不同,慢慢加以练习,就会熟能生巧,找到各个部位,协调一致发力的感觉,胸大肌也会变的又大,又宽,又长。又厚。

本人从事 体育 健身工作多年,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做徒手俯卧撑时,很多人胸部还没感觉,手臂却酸的不得了,那就是动作不规范,造成其他肌肉过多参与发力,我来说说正确的方法。

1、头部过低,很多人做俯卧撑的时候,头也跟着用力,这样我们的颈椎压力过大,身体的其他肌肉容易放松,的头和颈部应该要居中。

2、肘部过于张开,做俯卧撑下放时,肩胛骨要收紧,手肘应该贴近身体,10 20的角度最好,当肩胛骨收紧时,胸部才会挺起来,避免肩部过多参与发力。

3、注意脚的位置,做俯卧撑时,大部分人习惯前脚掌着地发力,正确做法是脚趾着地,重量放在脚趾上,才能更好的收紧腹部。

4、屁股不要过低和过高,过低的话,动作的幅度变小,根本感觉不到胸肌的发力。过高的话,后侧肌群更多被激活,增加动作的难度,只要呈一条直线就行。

所以说一个正确的俯卧撑难度很大,动作要慢,胸部要接近于地面,感受胸部肌肉收缩,才能起到增肌的效果,这是我平常做俯卧撑时会多注意的地方。

大家好我是永成,下面由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俯卧撑是一种常见的健身运动,其主要目的锻炼上肢、胸部、腰部及腹部的肌肉。

在做俯卧撑时,双臂应放在胸部位置,两手相距略宽于肩膀,身体保持一条直线,在练习俯卧撑时,用2到3秒钟的时间下降,身体最终胸部距离,地面2到3厘米,然后用力撑起,重复进行练习。

练习时要注意,全身挺直、平起平落,保持头、脖子、后背、臀部以及双腿在一条直线上,依靠双手和双脚的脚尖保持平衡,练习时可以快慢结合进行变换练习。

练习俯卧撑,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重在坚持,合理的安排作息时间规律进行练习,练习期间保持睡眠质量和良好的饮食进行锻炼。

做俯卧撑的正确姿势 俯卧撑对腹、背、胸部的肌肉都有良好的锻炼作用,还能做出很多花样,收到意想不到的健身效果。 一、两手距离变化:双手略宽(或略窄)于肩膀,肘部打开与地面平行。 只要不是双手和肩宽相等,俯卧撑的难度就会相应提高。略宽于肩膀距离的方法,更偏重于锻炼臂力、肩部肌肉的力量;略窄于肩膀距离的方法,则偏重于锻炼胸部肌肉和背部肌肉。 二、手法、脚法变化:手法可分为全掌撑、拳撑和指撑三种形式,从方向上又可以分为指尖向前、向内、向外三种撑地姿势。全掌撑,就是用全手掌撑地;拳撑,就是用握拳的形式撑地;指撑,就是用手指第一关节撑地的方法。指撑所需要的力量大,难度也最高。脚法,可以分为两脚并拢和开立两种形式,还可以分别用脚背或脚弓撑地。 三、身体倾斜的姿势变化:高姿俯卧撑,在做练习时,练习者的身体是脚低手高,手脚不在同一个水平面上。这种姿势适合初学者、力量不大的人。中姿俯卧撑,练习者的脚和手都在同一个水平面上,适合一般锻炼人群。低姿俯卧撑,在练习时,练习者的身体是脚高、手低,脚可以放在矮凳、床沿上手部撑地,手脚不在同一平面。这个姿势会将全身的重量压在上肢,对健身者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 四、锻炼频率变化:可以快慢结合,练习中先快做几次,再慢做几次;也可以定时计数,在单位时间内计算练习的次数;还可以单纯计数,练习者不间断做俯卧撑,直到力竭。频率的变化能更好地刺激肌肉生长,交叉运用它们,锻炼中就不易感到疲劳了。 练习俯卧撑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做前要充分按摩、甩动、拉伸上肢,防止肌肉僵硬;练习中要摸索适合自己的俯卧撑形式,合理控制运动负荷。 俯卧撑对腹、背、胸部的肌肉都有良好的锻炼作用,还能做出很多花样,收到意想不到的健身效果。 一、两手距离变化:双手略宽(或略窄)于肩膀,肘部打开与地面平行。 只要不是双手和肩宽相等,俯卧撑的难度就会相应提高。略宽于肩膀距离的方法,更偏重于锻炼臂力、肩部肌肉的力量;略窄于肩膀距离的方法,则偏重于锻炼胸部肌肉和背部肌肉。 二、手法、脚法变化:手法可分为全掌撑、拳撑和指撑三种形式,从方向上又可以分为指尖向前、向内、向外三种撑地姿势。全掌撑,就是用全手掌撑地;拳撑,就是用握拳的形式撑地;指撑,就是用手指第一关节撑地的方法。指撑所需要的力量大,难度也最高。脚法,可以分为两脚并拢和开立两种形式,还可以分别用脚背或脚弓撑地。 三、身体倾斜的姿势变化:高姿俯卧撑,在做练习时,练习者的身体是脚低手高,手脚不在同一个水平面上。这种姿势适合初学者、力量不大的人。中姿俯卧撑,练习者的脚和手都在同一个水平面上,适合一般锻炼人群。低姿俯卧撑,在练习时,练习者的身体是脚高、手低,脚可以放在矮凳、床沿上手部撑地,手脚不在同一平面。这个姿势会将全身的重量压在上肢,对健身者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 四、锻炼频率变化:可以快慢结合,练习中先快做几次,再慢做几次;也可以定时计数,在单位时间内计算练习的次数;还可以单纯计数,练习者不间断做俯卧撑,直到力竭。频率的变化能更好地刺激肌肉生长,交叉运用它们,锻炼中就不易感到疲劳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4391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9
下一篇2023-09-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