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体育/运动 >> 武术搏击
问题描述:
曾经看到<<太极宗师>>中有一招,用肩部和臂部撞击对方前胸,劲力很大
真正武术中有这招么
如果有,是普通的小招术,还是隶属于太极拳
解析:
真正武术中有这招。
但它不是一种招术,而是一种劲别。
用肩部撞击时用的是称为“靠”的劲。“靠”劲用于近身时技击。
用臂部撞击时用的是称为“肘”的劲。
这二种劲是太极拳八法“掤捋挤按、采挒肘靠”中的二个。
太极八法每一法的后边加一个“劲”字,如掤劲、挤劲……这个说法延用至今。此“劲”非劲力之劲,是一种内劲,需要在盘拳架中细心练,不是光有力气就能练出来的。
在运用太极八法时,掤里有捋、挤、按、采、挒、肘、靠,挤里有掤、捋、按、采、挒、肘、靠……太极拳内功是“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的综合功夫。太极八法的运用也不是单一的招术。
八法秘诀
掤劲义何解 如水负行舟 先实丹田气 次要顶头悬
全体弹簧力 开合一定间 任有千斤重 飘浮亦不难
捋劲义何解 引导使之前 顺其来势力 轻灵不丢顶
力尽自然空 丢击任自然 重心自维持 莫为他人乘
挤劲义何解 用时有两方 直接单纯意 迎合一动中
间接反应力 如球撞壁还 又如钱投鼓 跃然击铿锵
按劲义何解 运用如水行 柔中寓刚强 急流势难当
遇高则膨满 逢洼向下潜 波浪有起伏 有孔无不入
采劲义何解 如权之引衡 任尔力巨细 权后知轻重
转移只四两 千斤亦可平 若问理何在 杠杆之作用
挒劲义何解 旋转若飞轮 投物于其上 脱然掷丈寻
君不见漩涡 卷浪若螺纹 落叶堕其上 倏尔便沉沦
肘劲义何解 方法有五行 阴阳分上下 虚实须辨清
连环势莫当 开花捶更凶 六劲融通后 运用始无穷
靠劲义何解 其法分肩背 斜飞势用肩 肩中还有背
一旦得机势 轰然如捣碓 仔细维重心 失中徒无功
不少中老年人经常主诉活动时肩关节疼痛或僵硬,他们有着同样的主诉和症状,当肩关节活动到某一角度时疼痛或无力,胳臂抬不起来,夜间睡觉经常会痛醒,不能侧卧,疼痛持续一年以上,期间到过不少医院简彻,都当作“肩周炎”治疗,但是久治不愈,曾做过手法推拿、理疗、中药、针灸、封闭等,也遵照医嘱每天坚持锻炼,爬墙、拉吊环、棍棒操、绳操,虽然有过各种保守治疗,但是仍不见好转。每次运动后疼痛加重,情况在继续坏下去。经过仔细的检查后,发现原来他们都患了同一种损伤――“肩袖损伤”。 一什么是肩袖损伤 ――以肩关节疼痛和无力为主 肩袖是肩关节内四根肌腱的统称,它们呈袖套状包绕肱骨头。肩袖位于肩峰和肱骨头之间,主要功能是帮助肩关节稳定和肩关节运动,保护肱骨头不受三角肌牵拉上移,避免与肩峰撞击,这是一组十分重要的结构。但肩袖也是一种非常容易受到损伤和撕裂的组织。 肩袖损伤在60岁以上由于肩痛为主诉而就诊的老年人病人中非常常见,患病率高达70%,远远高于所谓的“肩周炎”。过去,由于对这类疾病认识上的局限性和误区,大多数病人被误诊为“肩周炎”,造成治疗失误和病人痛苦。引起肩关节疼痛的疾病很多,包括肩袖撕裂、肩峰撞击症、喙突撞击症、冻结肩、胸锁关节病、SLAP损伤、肩前方不稳、腱病、钙化性岗上肌腱炎、颈椎病、胸廓出口综合症等,这需要专门训练的专科医生和十分认真的鉴别诊断能力。 肩袖损伤机制分为急性撕裂伤和慢性劳损伤两种。急性撕裂伤常见于猛提重物、摔倒时肩部支撑、外来暴力牵拉等,如公共汽车上手扶拉杆站立的乘客,突然遇急刹车时失去身体平衡等,就有可能造成肩袖撕裂伤。慢性劳损伤常见于曾经摔伤,上肢撑地或用力提拉重物后引起。经常参加体育运动,曾经拉伤过肩关节,或过度使用上肢后引起;在长期从事网球、棒球、羽毛球、游泳、登山等需要上肢举过头顶的运动人群中也较多见。 肩袖损伤主要表现为肩外展上举时疼痛,损伤严重的患肩因为肩关节上举无力,需要对侧手帮助才能完成上抬动作,有时候可能会有程度较轻的肩关节活动受限合并存在。功能锻炼无助于肩袖撕裂的止痛。如果误认为“肩周炎”,让肩袖撕裂的患者继续进行“爬墙”等运动锻炼,或人为地强行手法松解肩关节,可能会造成肩袖裂口继续扩大,最后形成巨大的或不可修复的肩袖撕裂,加重伤情,这是一种致残性很高的疾病,应引起重视。 二 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肩袖损伤的类型及损伤时间。肩袖挫伤、部分性断裂或完全性断裂的急性期一般采用非手术疗法。
1肩袖挫伤的治疗 包括休息、三角巾悬吊、制动2~3 周,同时局部施以物理疗法,以消除肿胀及止痛。对疼痛剧烈者可采用1%利多卡因加皮质激素做肩峰下滑囊或盂肱关节腔内注射。疼痛缓解之后即开始做肩关节功能康复训练。
2肩袖断裂急性期 仰卧位,上肢零位(zero position)牵引,即在上肢处于外展及前上举各155°位做皮肤牵引,持续时间3 周。牵引的同时做床旁物理治疗,2 周后,每天间断解除牵引2~3 次,做肩、肘部功能练习,防止关节僵硬。也可在卧床牵引1 周后改用零位肩人字石膏或零位支具固定,以便于下地活动。零位牵引有助于肩袖肌腱在低张力下得到修复和愈合,在去除牵引之后也有利于利用肢体重力促进盂肱关节功能的康复。
3手术治疗适应证 肩袖大型撕裂,非手术治疗无效的肩袖撕裂,以及合并存在肩峰下撞击因素的病例。大型的肩袖撕裂一般不能自行愈合,影响自行愈合的因素是:
(1)断端分离、缺损。
(2)残端缺血。
(3)关节液漏。
(4)存在肩峰下撞击因素。
经4~6 周的非手术治疗,肩袖急性炎症及水肿消退,未能愈合的肌腱残端形成了较坚硬的瘢痕组织,有利于进行肌腱修复和止点重建。肩袖修复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是Mclaughlin 法,即在肩袖原止点部位大结节近侧制一骨槽,于患臂外展位将肩袖近侧断端植入该骨槽内。
此方法适应证广泛,适用于大型、广泛型的肩袖撕裂。为防止术后肩峰下间隙的粘连和撞击,在肩袖修复的同时应切断喙肩韧带,并做肩峰前外侧部分切除成形术。对存在肩峰下撞击征的患者,肩峰成形术是其适应证。
对于冈上肌腱和冈下肌腱广泛撕裂造成的肩袖缺损,也可把肩胛下肌上2/3自小结节附着部位游离,形成肩胛下肌肌瓣向上转移,覆盖固定于冈上肌腱和冈下肌腱的联合缺损部位。此外,Debeyre 的冈上肌推移修复法对冈上肌腱巨大缺损也是一种手术治疗方法。即在冈上窝游离冈上肌,保留肩胛上神经冈上肌支及伴行血管束,将整块冈上肌向外侧推移,覆盖肌腱缺损部位,并使冈上肌重新固定在冈上窝内。对大型肩袖缺损还可以利用合成织物移植进行修复。肩袖修复患者经过术后物理疗法和康复训练,肩关节功能可以达到大部分恢复,疼痛能得到缓解,日常生活活动能够得到满足。如果已经确诊是肩周炎,您可以通过一些功能锻炼治愈。下面介绍一些具体的锻炼方法:
三 肩周炎的治疗: 第一种方法:手爬墙疗法
用患侧的手摸住前面的墙,从低到高,用食指和中指交替慢慢向上爬,爬到自己能够到的高度,每天这样训练若干次,就会天天有进步,越爬越高,对肩周炎的恢复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种方法:对墙画圈疗法
患者面向墙壁,伸直手臂,对墙象征性地做画圆圈的动作。经常重复这个动作,对肩周炎的恢复将会有很大帮助。
第三种方法:提重物旋转疗法
做个沙袋提在手中,沙袋的重量逐渐由轻到重,从1公斤开始,逐渐增加到10公斤。如果自己觉得能够承受还可以再重一点,逐渐加大,上身向前自然弯曲,肩膀自然下垂,手持沙袋向下旋转画圈摆动,先顺时针转,然后逆时针转,这就叫提重物牵引,起到牵拉肩膀的作用,一天做三四次,一次绕十几、二十几圈。但应注意,重量不应过重,以免引起肩部肌肉的痉挛,也不应引起明显疼痛,否则可能导致外伤。
第四种方法:上肢绕脖子
无论是预防,还是治疗,没事坐着的时候,将两只胳膊分别从前向后,或从后往前用力做绕脖子的动作。
第五种方法:拉毛巾疗法
拿个长毛巾,两只手各拽一头,分别放在身后,一手在上,一手在下,跟搓澡似地拽它,刚开始可能活动受到一些限制,不要紧,慢慢来,动作可由小到大,每天坚持做几次,肩周炎的状况就会逐渐改善。别看这是一种很简单的办法,可比什么办法都好。
许多人都有肩关节疼痛的经历,在引起肩关节疼痛的多种疾病中,有一种较为常见的是“肩峰撞击综合征”。
肩峰撞击综合征1972 年由Neer 首先提出,是指肩关节前屈、外展时,肱骨大结节与喙肩弓反复撞击,导致肩峰下滑囊炎症、肩袖组织退变,甚至撕裂,引起肩部疼痛、活动障碍,是对单独的或混合多样因素引起的肩前方或前外上方疼痛的总称。
所谓“肩峰”是指肩关节前外上方肩胛骨的扁平部分,它与锁骨外侧端构成肩锁关节,其下方为肱骨头,肩峰和肱骨头之间的间隙为肩峰下间隙,其内有肩峰下滑囊和肩袖。
不同人的肩峰形态有所不同,常常分为三型:1型为扁平肩峰,2型为弧形肩峰,3型为钩型肩峰。
钩型肩峰的人群肩峰下间隙狭窄,容易产生肩峰撞击综合征。另外,肩峰前端骨赘、肱骨大结节的骨赘形成,肩锁关节增生肥大以及其他可能导致肩峰-肱骨头间距减小的原因,均可造成肩峰下结构的挤压与撞击。
这种撞击大多发生在肩峰前1/3部位和肩锁关节下面。反复的撞击促使肩峰下的滑囊和肩袖肌腱发炎,甚至会造成肩袖肌腱断裂。
肩峰撞击综合征以中老年人多见,部分患者有肩部外伤史,相当多的患者与长期过度使用肩关节有关,所以常常发生在右肩(优势手)。患者常感肩前方慢性钝痛,肩关节伸展和内旋动作时疼痛加重,并且夜间疼痛较为显著。部分患者肩关节活动时出现砾轧音。
有经验的专科医生能够通过体格检查就能判断是否是肩峰撞击综合征,最常用的是Neer撞击征(前屈上举征):检查者立于患者背后,一手固定肩胛骨,另一手保持肩关节内旋位,使患肢拇指尖向下,然后使患肩前屈过顶,如果诱发疼痛,即为阳性。机理是内旋时肱骨大结节(肩袖肌腱)与肩峰前下缘发生撞击。
另一个检查试验也很常用,Hawkins撞击试验(前屈内旋征):检查者立于患者后方,使患肩关节内收位前屈90°,肘关节屈曲90°,前臂保持水平,检查者用力使患侧前臂向下致肩关节内旋,出现疼痛为阳性。机理是内旋时肱骨大结节和岗上肌肌腱从后外方向前内撞击喙肩弓。
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撞击注射试验:以1%利多卡因10毫升沿肩峰下面注入肩峰下滑囊。若注射前疼痛,注射后肩痛症状得到暂时性完全消失,则撞击征可以确立。
冈上肌出口位(Y位)对了解出口部的结构性狭窄以及测量肩峰-肱骨头间距是十分重要的。拍摄方法:侧身35°,球管方向与肩胛骨在一直线上,并向下倾斜20°。
MRI(核磁共振)检查是一种无创诊断方法,对软组织病变有很高的敏感性,可以显示肩峰下滑囊的增厚、积液 ,肩袖的改变等等,已逐渐成为常规诊断手段之一。
一旦确诊则需要减少患者的肩部伸展运动,症状较重者还应该给予吊带制动,这与冻结肩(所谓的肩周炎)的治疗方法完全不同,并配合口服非甾体类消炎镇痛剂能促进水肿消退,缓解疼痛;肩峰下间隙注射皮质激素能取得明显止痛效果。
物理治疗与体育疗法可促进关节功能康复,患者还应改变劳动姿势和操作习惯,避免肩峰撞击综合征复发。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或者已经合并肩袖撕裂的患者,应该选择肩关节镜下肩峰减压手术,它包括清理有炎症的肩峰下滑囊,切除喙肩韧带、肩峰的前下部分和肩锁关节的骨赘甚或整个关节。合并肩袖撕裂者还应修复肩袖组织。
总之,肩峰撞击综合征是造成肩关节疼痛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临床医生应该重视这种常见疾病,为患者明确诊断并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肩关节疼痛的患者也不要随便给自己戴上“肩周炎”的帽子,“肩周炎”的发病率很低!要想明确自己的病因,应该积极到正规医院的专科接受诊治。
作为最能让人显宽的部位之一,你又怎么能忽略掉肩部的训练呢?
宽厚的三角肌能让你的倒三角身材显得更加立体,还能显得人更壮更宽,这样一来也能显得脑袋更小,人也就看起来更加灵巧。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人的三角肌前束最强,后束最弱,中束最不容易遗忘(只要你练肩,侧平举总会做)。
为了保证美观和功能性的协调发展,三个束,一个都不能少!
下面,我来分享5个练肩日的动作。
动作1:哑铃交替前平举
这是一个训练三角肌前束的经典动作,放在第一个动作进行还可以有效进行肩部激活。
不过三角肌前束在平时的训练中经常被用到,所以也相对较发达,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有针对性地选择训练。
首先保持双脚打开与肩同宽站立,保持核心收紧,背部挺直,然后两手各持哑铃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
保持手肘微屈,然后使一只手的哑铃向前上方举起,直至于视线平行即可,在顶点稍停后,控制速度慢放还原。
每组10-12次,做4-5组。
动作2:站姿杠铃推举
这个动作主要可以训练到三角肌前束,肱三头肌和胸大肌上侧,同时对核心的稳定也能起到强化作用。
首先保持双腿分开与肩同宽,使脚尖朝前,保持膝盖和脚尖处于相同方向,膝关节保持微屈腹部收紧,臀部收紧,腰背挺直。
然后双手全握杠铃,将杠铃从架子上取下(长杠短杠均可,建议从短杠练起),让杠铃贴至胸部上沿位置,此时手和肘关节处于垂直位。推起杠铃,将杠铃推举到头部上方,肘关节在顶峰时不要锁死。此时杠铃和躯干处于一条直线(对着镜子调整)然后下落还原,再次进行动作。
每组8-12次,做4-5组。
动作3:杠铃提拉
虽然这个动作比较有争议,而且初学者很容易出错,但这仍是一个很经典的训练中束的动作。
其实只要注意几点,就能避免常犯的“肩峰撞击”。
首先保持双脚与肩同宽站立,保持双膝微屈,挺胸收腹直背,双手握住杠铃置于大腿前。
然后双肘发力并向上拉起杠铃杆至胸前,过程中保持杠铃尽量贴近身体,让双肘抬高,收缩三角肌中束,保持大臂与身体呈90°即可,过高出现肩峰撞击的可能性就会加大。
在顶点稍停后,有控制地慢慢下放杠铃还原至初始位置。
每组8-12次,做4-5组。
动作4:哑铃侧平举
侧平举主要锻炼三角肌中束,对于增加肩部的宽度,改善溜肩有非常好的效果。
首先保持自然站直,膝盖微屈,选择合适重量的哑铃,然后保持肘部微曲角度固定,然后提肩并带动手臂举起哑铃至与肩水平或略高位置即可,接着控制哑铃缓慢下放至起始位置。
做侧平举时就别总想着大重量了,大重量只会让代偿肌肉增加,肌肉的感受也更差。
每组12-15次,做4-6组。
动作5:俯身哑铃飞鸟
俯身哑铃飞鸟是训练三角肌后束的经典动作,后束在日常生活与训练当中被用到的比较少,因此也相对薄弱,但对于肩部的整体美观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肩部锻炼当中要重点对待。
首先双手抓住哑铃放于身体两侧,使双腿分开与肩同宽,保持收腹挺胸,向前做俯身动作,然后三角肌发力带动手肘将哑铃提至手臂与肩同高,大臂与肩成一条直线,感受顶峰收缩,然后缓缓下落至起始位置,注意全程身体不要摇晃。
如果很难控制身体稳定,可以采用坐姿进行,或者趴在斜板椅子上进行均可。
每组10-12次,做4-6组。
好了,这一期的分享就是这样了,如果你有想要了解的方法,可以在文末给我留言或者直接私信我。
我是波普董,每日分享健身知识,让你我更有型。
肩袖(rotator cuff)是由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小圆肌的肌腱在肱骨头前、上、后方形成的袖套样肌样结构。Clark等认为,肩袖肌群在近肱骨大结节止点处融合为一。喙肱韧带在冈上肌、冈下肌之间的深浅两面使肩袖的联结得到加强。
治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肩袖损伤的类型及损伤时间。肩袖挫伤、部分性断裂或完全性断裂的急性期一般采用非手术疗法。
1肩袖挫伤的治疗 包括休息、三角巾悬吊、制动2~3周,同时局部施以物理疗法,以消除肿胀及止痛。对疼痛剧烈者可采用1%利多卡因加皮质激素做肩峰下滑囊或盂肱关节腔内注射。疼痛缓解之后即开始做肩关节功能康复训练。
2肩袖断裂急性期 仰卧位,上肢零位(zero position)牵引,即在上肢处于外展及前上举各155°位做皮肤牵引,持续时间3周。牵引的同时做床旁物理治疗,2周后,每天间断解除牵引2~3次,做肩、肘部功能练习,防止关节僵硬。也可在卧床牵引1周后改用零位肩人字石膏或零位支具固定,以便于下地活动。零位牵引有助于肩袖肌腱在低张力下得到修复和愈合,在去除牵引之后也有利于利用肢体重力促进盂肱关节功能的康复。
3手术治疗适应证 肩袖大型撕裂,非手术治疗无效的肩袖撕裂,以及合并存在肩峰下撞击因素的病例。大型的肩袖撕裂一般不能自行愈合,影响自行愈合的因素是:
(1)断端分离、缺损。
(2)残端缺血。
(3)关节液漏。
(4)存在肩峰下撞击因素。
经4~6周的非手术治疗,肩袖急性炎症及水肿消退,未能愈合的肌腱残端形成了较坚硬的瘢痕组织,有利于进行肌腱修复和止点重建。
肩袖修复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是Mclaughlin法,即在肩袖原止点部位大结节近侧制一骨槽,于患臂外展位将肩袖近侧断端植入该骨槽内(图3)。
此方法适应证广泛,适用于大型、广泛型的肩袖撕裂。为防止术后肩峰下间隙的粘连和撞击,在肩袖修复的同时应切断喙肩韧带,并做肩峰前外侧部分切除成形术。对存在肩峰下撞击征的患者,肩峰成形术是其适应证(图4)。
对于冈上肌腱和冈下肌腱广泛撕裂造成的肩袖缺损,也可把肩胛下肌上2/3自小结节附着部位游离,形成肩胛下肌肌瓣向上转移,覆盖固定于冈上肌腱和冈下肌腱的联合缺损部位(图5)。此外,Debeyre的冈上肌推移修复法对冈上肌腱巨大缺损也是一种手术治疗方法。即在冈上窝游离冈上肌,保留肩胛上神经冈上肌支及伴行血管束,将整块冈上肌向外侧推移,覆盖肌腱缺损部位,并使冈上肌重新固定在冈上窝内(图6)。对大型肩袖缺损还可以利用合成织物移植进行修复。肩袖修复患者经过术后物理疗法和康复训练,肩关节功能可以达到大部分恢复,疼痛能得到缓解,日常生活活动能够得到满足。
随着年龄增长,关节灵活度、肌肉弹性慢慢减弱,肩膀部位功能随之退化。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肩部疾病。肩部常见疾病有肩关节、肌腱、周围韧带、关节周围结构的损伤或急慢性炎症。
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测试自己的肩膀是否退化呢?有哪些方法可以缓解肩部疼痛呢?平时又该注意什么呢?
首先一定要注意肩痛不是小毛病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人工作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电脑、手机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据报道,现代人群普遍每天花费4个多小时看手机,甚至一部分人达到8小时以上。可以说现代人已经被手机、电脑绑架了!但是经常玩手机、操作电脑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往往会对肩颈部造成影响,产生酸痛感,甚至发生急性肩痛。
而竟然有超过30%发生过急性肩痛的人以为不是什么大问题,采取姑息治疗方法,在疼痛发作时自己贴点膏药或擦点跌打损伤药物止痛,不要去牵扯肩部就行,往往几天就恢复了,并没有去医院采取正规治疗,以致于逐渐形成了慢性肩痛。还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肩痛只是小毛病,犯不着大动干戈。
其实,肩痛原因很复杂。一般把引起肩膀痛的原因分为两大类:
一是 肩关节局部病变引起的肩痛,常见包括:
1、肩袖损伤:肩痛就医最为常见的原因就是肩袖损伤,包括慢性肩袖退化、外伤导致的肩袖损伤。肩袖是肩关节活动的时候的主要结构,它由四块肌肉像袖子一样把肩关节包裹起来,最常见的损伤的部位叫冈上肌。肩袖损伤的病人只要制动并休息,症状可以逐渐减轻,但是只要这个关节开始使用如干活或活动的时候,症状就又会逐渐加重。
2、肩峰撞击症:这是指肩部上举时肱骨头与其上方的结构发生撞击,导致肩部结构受损。以年轻的运动员和中年人比较常见。开始的时候症状可能很轻微,有活动时的疼痛。疼痛可能从肩部放射到前臂,在上举或持物时产生疼痛加重,运动员可能在投掷或打网球时产生疼痛。当疼痛不断发展后会产生夜间痛。上肢的力量或运动幅度可能减小。不能把手放到背后,做系扣解扣的动作。在严重的病例中,活动的丧失可能造成凝冻肩。
3、“冻结肩”即所谓的肩周炎:冻结肩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限性疾病,好发于40~50岁,又称“五十肩”。其病因至今不明,有研究表明它与自身免疫病以及感染有关。发病后3-6个月时疼痛和活动受限的程度达到峰值,之后症状逐步缓解,若不经治疗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在发病后1 年左右完全缓解,但可能残存有不同程度的肩关节功能障碍。有时一侧肩关节发病后,相隔一段时间后另一侧也可能发作。
4、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主要是由局部有长期的慢性负重活动而导致的,常感觉到在肱二头肌部位有明显的刺痛感,而且在活动后、着凉后,疼痛感的程度进一步加重,局部的皮肤会有肿胀、发红的现象,触及局部有明显的压痛点,有的会有明显皮下痛性结节,影响肘关节或者肩关节的活动。
5、钙化性肌腱炎。主要由于钙化物质沉积在关节旁组织,尤其沉积于肌腱,可造成反复发作的炎症,关节活动受限,急性发作时常有急性红、肿、痛,与急性痛风相类似。疼痛常位于肩部外侧,患肢无力,手臂上举困难。
二是 肩关节以外的部位病变,可能会引起肩痛,肩关节以外的因素:常见的是颈椎病,常合并颈肩痛,多发生于长期伏案工作者或“低头族”。另外还有比较少见的包括心脏问题、肺部问题,也可牵涉到肩部,引起肩膀痛。
出现肩痛时最好找专业医生做检查,找到病因再对症治疗,也可配合中医药干预。比如“冻结肩”可进行药物治疗加合理功能锻炼;肩袖损伤可以根据损伤情况选择保守治疗或微创手术;骨折脱位可进行药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三个动作测试肩颈有没有问题
到底肩颈有没有问题,可以通过几个小动作测试一下。
1、梳头
伸手摸对侧的后脑勺,比如用左手摸右耳朵。
2、举手
一只胳膊侧举,一直举到正上方,形似“举手回答问题”。
3、抓痒
向后背手,要够到脊柱正中的位置。
如果不能顺利完成这3个动作,就要当心肩颈疾病了,日常要注意对肩颈的呵护。
八个小动作缓解颈肩部疼痛
1、体后拉手法
自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的姿势下, 健康 侧手拉患侧手或腕部,逐步拉向健侧;另外,还可以在身体正面,用正常上肢辅助患肢抬上臂。
2、屈肘甩手法
背部靠墙站立,或仰卧在床上,上臂贴身、屈肘,以肘点作为支点,进行外旋运动。
3、大鹏展翅
手心向上平举双上肢,抬举30度左右,放平后再抬举。
4、头枕双手法
站立或仰卧,两手十指交叉,放在头后部(枕部),先使两肘尽量内收,然后再尽量外展。
5、爬墙法
离墙一尺侧身站立,患肢从低往高向上爬墙,还可以站立在门或单杠旁,尽量抬臂,双手往上够。
6、后伸摸脊
保持直立,手臂后伸,沿着脊椎上下滑动。
7、梳头
伸手沿头发以梳头方式从前往后摆动。
8、旋肩
伸直手臂在身体前方画圈圈。
七个常用肩部功能锻炼的方法
1、爬墙
正面趴在一堵空墙上,双臂紧贴墙上,手指带动手臂逐渐向上做爬墙的动作。保持身体的稳定,尽量逐渐地让双臂向上爬得高一些,直到出现疼痛感为止。
2、 搓背
手臂放到背后,一只手臂从背后下侧往上摸背,另一只手臂从肩部往下摸,往往两手很难碰到。这时可以用一条毛巾连接双臂,做搓背动作。
3、 划圈
双脚直立,双手下垂,找一个中心点,进行画圈运动,正向40次,反向40次,双臂各画一次,每天一次。
4、棒推
找一根50厘米左右的棒子,双手将棒子平举,用健侧手向外推动患侧手,每天向外推动几厘米就可以。反复坚持,直到患侧可以做伸展运动。
5、甩手
取站立位,双手平举向后甩,角度可以逐渐增加,但不要过度。
6、拉手
身体自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的姿势下,健侧手拉患侧手掌或腕部,逐步拉向健侧并向上牵拉。
7、 展臂
上肢自然下垂,双臂伸直,手心向下缓缓外展,并向上用力抬起,到最大限度后停2分钟,然后回原处,反复进行。
平时又该注意什么呢?
1、加强运动、注意保暖
加强肩颈部和全身的扩展运动,加强全身的血液循环,让肩部保持温暖。特别是“低头一族”,更要注意运动,加强身体活动,增强身体免疫力。
2、不提重物、不长时间保持固定动作
提携重物或长时间保持固定动作会引起肌肉劳损,久而久之会血液不畅,再遇到寒冷就会开始僵硬,长期就容易形成疾病。所以要固定时间起身活动几分钟,让肩部得到舒展。
3、及时就医
肩部疾病不是当成小毛病对待,不能等到有疼痛症状时才进行治疗,平时就要注意日常保健、杜绝不良姿势,尽早发现、彻底治疗颈、肩、背软组织劳损,防止其发展为颈椎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