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心算口诀表手指图

手心算口诀表手指图,第1张

手指速算口诀是我有一双手,代表九十九,左手定十位,九十我会数,右手定个位,从一数到九,加减很方便,计算不用愁。

食指伸开l,中指伸开2,无名指为3,小指伸开4,四指一握伸拇指,拇指是5要记住,再伸食指到小指,6,7,8,9排成数。

手指速算法的方法

手指速算法手心算表示数的方法是以左手五指设点作为数码盘,每个手指表示一位数,小拇指,无名指,中指,食指,大拇指可分别表示个,十,百,千,万五位数字。

每个手指上9个数,首先我们看,我们的手指上有三根骨节,从上到下,第一骨节中部左侧表示1,第二骨节中部左侧表示2,第三骨节中部左侧表示3,从3往下移到手掌上表示4,手指的上端表示5,指肚表示6,手指上有三道横纹,从上到下,第一道横纹表示7,第二道横纹表示8,第三道横纹表示9。

手指速算法。手心算的计算方法是采用心算办法利用大脑形象再现指算计算过程而求出结果的方法。它把左手当作一架五档的小算盘,用右手五指点按这个小算盘来进行计算。

1、手背部

颈点(颈椎点):指尖向上,位于手背大拇指末节指关节横纹上中点。主治颈椎病、落枕等颈部疾患。

水肿:位于手背拇指尺侧指甲角外赤白肉际处。主治水肿、脏器积水。

眼穴:位于拇指尺侧第1指骨中下1/3赤白肉际处。主治眼病。

左臂后:位于食指背面纵贯于食指第2、3批骨桡侧缘。主治左臂后缘痛、麻、酸软。

右臂后:位于食指背面,纵贯于食指第2、3指骨尺侧缘。主治右臂后缘痛、麻、酸软。

胃溃疡区:指尖向上,位于食指背面,第1指骨关节横纹上中点处。主治胃溃疡、胃痛、胃炎。

前头区:位于食指背面,第1指骨头节上中点及一周处。主治前头痛、头晕。

感冒:位于食指背面,第1指骨关节与第2掌指关节远端的中点处。主治感冒。

便秘:位于手背第2、3掌指关节间偏尺侧赤白肉际处。主治便秘。

手臂痛:位于手背第2掌骨的掌骨头处。主治手臂痛、麻、胀。

降血脂区:位于中指背面指甲肉缘与第3指骨关节横纹之间的区域。主治高脂蛋白血症。

左脑血管区:位于手背,纵贯于第3指骨及第2指骨的中上2/3的中指背面桡侧缘。主治左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各种症状。

右脑血管区:位于手背,纵贯于第3指骨及第2指骨的中上2/3的中指背面尺侧缘。主治右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各种症状。

胸区:位于中指背面第2指骨的中央区域。主治胸闷、心率不齐、心绞痛。

头顶区:位于中指背面第1指骨关节横纹上中点及一周。主治头顶痛、头晕。

降血糖区:纵贯于中指背面第1指骨桡侧缘的赤白肉际处。主治糖尿病。

颈咽点:指尖向上,位于手背第2、3掌骨间掌指关节下05寸。主治落枕、咽部疾患。

颈顶点:指尖向上,位于手掌,第2、3掌骨间掌指关节下10寸。主治落枕、颈项强痛等颈部疾患。

左腿后:位于无名指背面,纵贯于第3指骨及第2指骨桡侧缘。主治左腿后缘麻、痛、酸、胀。

右腿后:位于无名指背面,纵贯于第3指骨及第2指骨尺侧缘。主治右腿后缘麻、痛、酸、胀。

21偏头区:位于第1指骨关节横纹上05寸处中点及一周。主治偏头痛、头昏、头晕。

22坐骨神经痛:位于无名指背面,第1指骨关节底的尺侧缘。主治坐骨神经痛、腰痛。

23鼻点:位于手背,第4掌骨头的桡侧缘。主治鼻病。

24肩胛痛:位于小指背面,指甲肉缘与末指关节之间的区域。主治肩周炎、肩胛酸痛。

25双膝冷痛:位于小指背面,第2指骨关节与第1指骨关节间的中点。主治双膝酸痛、冷痛。

26肛裂:位于小指背面,第1指关节尺侧赤白肉际处。主治肛裂、痔、前列腺疾患。

27后头区:位于小指背面,第1指关节横纹上05寸中点及一周。主治后头痛、头晕、头昏。

28耳鸣:位于小指背面,第1指骨关节底的桡侧缘。主治耳鸣、耳聋。

29脊柱:位于手背面,第5掌骨头的尽侧缘。主治脊柱疾患。

30降压点:位于第4掌骨头的尺侧缘的中点向上05寸。主治高血压。

31尾骨痛点:位于手背,第4与第5掌骨底的交汇处。偏于第4掌骨底。主治尾骨痛、腰痛。

32止痒:第5掌骨底的尺侧赤白肉际处。主治皮肤瘙痒、皮肤过敏。

33止血:位于手背,钩骨与第4掌骨关节间的凹陷处。主治各种失血。

34升压:位于小多角骨与第3掌骨底间的凹陷处。主治低血压。

35手足冷:位于头状骨与月骨间的凹陷处。主治手足发冷。

36手颤:位于头状骨与钩骨间的凹陷处。主治震颤麻痹。

37耳鸣:位于三角骨与尺骨头间的凹陷处。主治耳鸣、耳聋。

陈式小架太极拳口诀

 陈氏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优秀拳种之一,是中华灿烂文化中的一支奇葩。下面就是我整理的陈式小架太极拳口诀,一起来看一下吧。

 陈式太极拳小架歌诀:

  一、金刚捣捶

 先左后右不为奇,一动一静是围棋。围到山穷水尽处,突然一捶判雄雌。

  二、懒扎衣

 世人不识懒扎衣,伸者为阳屈者阴。千变万化由我运,下体两足定跟基。

  三、合式(六封四闭)

 六封四闭捋采变,顺势左捋塌外碾。上引下松随敌意,跟步双合封中闭。

  四、单鞭

 单鞭一势最为雄,一字长蛇亘西东。击首尾动精神贯,击尾首动脉络通。

  五、第二金刚捣捶

 第二金刚左转身,周身辗转手足齐。上接单鞭非无故,下开白鹤格外雄。

  六、白鹤亮翅

 闲来无事看白鹤,右翅舒展又一波。能会此身转移法,神机变化在其中。

  七、搂膝拗步

 两手平分两足开,右前左后护胸怀。只要中间身法正,何惧周围一齐来。

  八、初收

 浑身猬缩似纯阴,阴中藏阳任人侵。徐徐引进人莫晓,不收不见放中巧。

  九、上三步(前堂拗步)

 说放就放连上步,如猫扑鼠步法精。上纵下行两手缠,下接斜行在前堂。

  十、斜行拗步

 左足斜行开一步,左手搂膝往后行。眼随右手中指走,搂膝斜行意理同。

  十一、再收

 初收原接搂膝后,再收紧与斜行凑。前所转圈犹嫌大,此圈转来愈觉小。

  十二、上三步(前堂拗步)

 再上三步把敌追,猛虎下山腹中枵。一转周身向前堂,遂搦捶头掩右手。

  十三、掩手捶

 忽然有敌自左来,右拳随即向左开。劝君有力休使尽,剩下余力扫千军。

  十四、第三金刚捣捶

 金刚三捣方称奇,两手循环转如轮。寂然不动若愚人,谁知阴阳在此身。

  十五、披身捶

 两捶披身势最雄,右拳直往小腹奔。两手分开皆倒转,一捶击中便伤人。

  十六、背折靠

 右拳落在神庭上,左拳岔住左腰间。眼神注定左足尖,背折一靠更无偏。

  十七、青龙出水

 顶精领起身法正,裆间撑合半月圆。右手撤回又一拳,此为太极变中拳。

  十八、肘底看捶

 肘底看捶叶底花,好似仙桃垂肘下。果能识得拳中趣,三十六宫都是春。

  十九、 倒卷肱

 左顾右盼倒卷肱,两手更迭转无声。退中寓进阴阳变,首莫仰来腿莫颠。

  二十、 第二白鹤亮翅

 又展白鹤右翅开,虚擎两手护胸怀。沉肘压肩蛾眉肖,一点灵机在心裁。

  二十一、第二搂膝拗步

 搂膝拗步今又来,扣合周身护官骸。两手护膝前后心,四面八方任人侵。

  二十二、闪通背

 前人留下闪通背,右掌劈下大转身。肩臂何由号闪通,督至长强是正中。

  二十三、第二掩手捶

 举足前进向左催,拳力如风又如雷。问尔缘何进一步要为下势伏胚胎。

  二十四、第二懒扎衣

 一主一宾全在心,周身一齐合住劲。有心无心中间寻,用心太过也为错。

  二十五、第二合式(六封似闭)

 人说此势犹嫌嫩,我谓敛形着最老。右掌向里指朝天,左掌亦收近乳边。

  二十六、第二单鞭

 中气行于手足中,不刚不柔自雍容。下接云手是去路,八体关紧记在心。

 顶裆心眼耳手足腰

  二十七、云手

 两手转环在左右,两足横行步法奇。来回运气恒不已,足随手运转如神。

  二十八、高探马

 上下手足各相随,后往前转莫迟迟。只分身法转不转,击搏各有各新奇。

  二十九、右擦脚

 先将左脚往右横,上抬右足面展平。右手从左先绕转,上打下踢两相迎。

  三十、 左擦脚

 右脚踢罢横着落,再飞左脚左手迎。扣合全身自有力,不偏不倚是英雄。

  三十一、左蹬跟

 踢罢左脚左转身,左脚提起向左蹬。左右齐舒列两边,身法端庄正无偏。

  三十二、上三步

 此次三步又不同,手脚缠法最要紧。上下相随一气通,大开大合步法灵。

  三十三、击地捶

 放开左脚往前贪,左拳护在神庭上。右拳下击真要命,然后转身欲飞天。

  三十四、二起脚

 中气提来臂力刚,连环二起上飞扬。顶精领起往上升,翻身腾空如飞龙。

  三十五、护心捶(兽头式)

 瞪眼搦拳像最凶,机关灵敏内藏胸。左足虚点先蓄势,何人识此大英雄。

  三十六、踢一脚

 欲扬先抑养太和,左脚提起往上扬。若遇英雄初到此,一脚踢倒万重山。

  三十七、蹬一跟

 收回左脚右转身,再将右脚向右蹬。蹬跟须用后跟力,翻身掩手照胸击。

  三十八、第三掩手捶

 右足转落左足前,再将左足迈向前。右拳须用膊上力,一击人都乱马蹄。

  三十九、小擒打

 后脚跟随左足前,左脚抬起再往前。左手提起似遮架,右手一掌直攻坚。

  四十、抱头推山

 转身抱首往前进,双手推入巨涛间。此身有力须合并,更得留心脊背间。

  四十一、第三合式(六封似闭)

 要想此势合得好,内外三合最紧要。外若空虚智谋高,半虚半实谁能料。

  四十二、第三单鞭

 若有人兮称刚强,声东击西计最良。岂知太极元气转,为用全鞭孰敢当。

  四十三、前招

 眼顾左手是前招,上领下打把客邀。前面有敌前招应,留有余地防后招。

  四十四、后招

 左脚后撤右脚边,随之右脚再往前。前虚后实身灵敏,右手一掌直攻坚。

  四十五、野马分鬃

 一人独入万人中,野马分鬃入敌群。两手旋转用穿靠,左右连环破敌欺。

  四十六、第三懒扎衣

 近身屈肘用努力,去远何能不展肱。况兼敌人来无定,运化全在一心中。

  四十七、第四合式

 棚履挤按须认真,两手合在胸当中。人说此中多妙术,浩然一气运天真。

  四十八、第四单鞭

 第四单鞭象坎离,闲拉无事不为奇。弓弦一卸屈必张,一缕中气随势扬。

  四十九、玉女穿梭

 天上玉女弄金梭,一来一往织绫罗。谁知太极拳中象,免走鸟飞拟如何。

  五十、 第四懒扎衣

 破围全赖懒扎衣,屡次分疏识者稀。即擒即纵缠丝精,须于此内会天机。

  五十一、第五合式(六封似闭)

 身法端庄正无偏,浩然元气贯中间。左脚点地虚中实,右脚平踏两膝屈。

  五十二、第五单鞭

 左足从容向左方,转用单鞭一命亡。果能识得真主宰,人生何处不阴阳。

  五十三、第二云手

 两手往来运一周,上下气机不停留。自古太极皆如此,何须身外妄营求。

  五十四、摆脚跌岔

 右脚一摆已难猜,又为两翼落尘埃,不是肩肘能破敌,一足蹬倒凤凰台。

  五十五、金鸡独立

 耸身直上手擎天,左手下垂似碧莲。金鸡宛然同独立,不防右膝暗中悬。

  五十六、朝天蹬

 右足落下左足悬,上伸左掌蹬朝天。英才若会其中意,仿效金鸡一脉传。

  五十七、第二倒卷肱

 朝天蹬下倒卷肱,左手先回快如风。左手转毕右手转,退行真是大英雄。

  五十八、第三白鹤亮翅

 第三白鹤羽毛丰,左旋向右术最工。此中含蓄无限意,又是引人落到空。

  五十九、第三搂膝拗步

 搂膝拗步至第三,回应前伏兴中酣。四面八方皆有备,功成始悟不空谈。

  六十、第二闪通背

 再将右手御前敌,身后敌人复搂腰,岂知我腰忽弯下,臀骨上挑敌难逃。

  六十一、第四掩手捶

 一声霹雳出尘埃,万物群惊百里雷。右手自下往左击,如同天上响惊雷。

  六十二、第五懒扎衣

 独伸右手似见龙,左手盘回左面封。自有太和元气宰,一阴一阴护前胸。

  六十三、第六he式

 太和元气到静时,不静不见动之奇。六封似闭谁能喻,唯有达人只自知。

  六十四、第六单鞭

 六次来复运转奇,一点灵气从心起。此气行于手足中,不刚不柔自雍容。

  六十五、第三云手

 一来一往手再运,旋转与前不差分。双手循环如转轮,两手领足并步行。

  六十六、第二高探马

 八尺以上马号龙,吴山独立第一峰。只为欲乘千里疾,高探超奢马服封。

 伯益之后超奢封为马服君

  六十七、十字脚

 两面交手较短长,上下四旁皆可防。山穷水尽疑无路,右脚一扫破铜墙。

  六十八、指裆捶

 左肱右足扫三军,转身右手捣黄龙。能入虎穴取虎子,敢教英雄不英雄。

  六十八九、白猿献果

 白猿献果礼非轻,右拳直取敌中胸。上击下打原无样,只此一击定乾坤。

  七十、第七合式(六封似闭)

 自古世事各不同,打拳岂有一样行。近身屈肘用努力,右肩侧靠左脚跟。

  七十一、第七单鞭

 第七单鞭旨归宗,长蛇一字势若重。若问此中真消息,须寻脊背骨节中

  七十二、铺地锦

 未被人推身落地,如何下体落尘埃。下惊上取君须记,颔下得珠逞其才。

  七十三、上步七星

 起身上步七星捶。妙手无处不浑然。任他四围皆是敌,此身一动悉颠连。

  七十四、退步跨虎

 右手上擎山岭压,左肱下跨虎身牢。一虚一实足相异,转身一动服儿曹。

  七十五、双摆莲

 右手上托倒转躬,先卸右肱让英雄。转身两手往左击,右脚横扫夺天工。

  七十六、单头炮

 开合刚柔顺自然,一扬一抑理循环。当头一炮人难御,动静形消太极拳。

  七十七、第四金刚捣捶

 外保君王内保身,全凭太极真精神。此中甘苦都阅遍,不愧当今绝妙人。

;

腕骨各骨名称的口诀是舟月三角豆,大小头状沟。分别对应手周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大多脚骨,小多角骨,头状骨和沟骨。

腕骨是短骨,位于手骨的近侧部,共有8块,分为两列,每列各4块,均以其形状命名。腕骨包括与桡骨相连的近侧列的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以及与掌骨相连的远侧列的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

腕骨各骨的介绍

舟骨是近侧列腕骨中最大的,向近侧略凸弯,呈舟状,其掌侧面粗糙而凹陷,外侧有一结节,称为舟骨结节,为腕横韧带与拇短展肌的附着部。

大多角骨的远侧面有鞍状关节面,与第1掌骨底的鞍状关节面相关节。近侧列腕骨除豌豆骨外的近侧面共同形成一椭圆形的关节面,与桡骨的腕关节面相对构成桡腕关节。腕骨的各骨之间的相对面以及与桡骨和掌骨的邻接面,都有关节面,分别构成不同的关节。

8块腕骨虽藉关节和韧带联结构成一个整体,但并不处于同一额状面上,背侧面凸隆,而掌侧面凹隐,叫做腕骨沟。

腧穴的定位方法有四种

  1 体表标志法

  可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种:固定标志是指各部由骨节和肌肉所形成的突起或凹陷、五官轮廓、发际、指(趾)甲、乳头、脐窝等。例如:于腓骨小头前下方定阳陵泉;三角肌止点部定臂臑;眉头定攒竹;两眉之中间定印堂;两乳头之中间定膻中等;活动标志是指各部的关节、肌肉、肌腱、皮肤随着活动而出现的空隙、凹陷、皱纹等。例如:听宫在耳屏与下颌关节之间,微张口呈凹陷处;曲池在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凹陷处。

2 骨度折量法

  此法是以体表骨节为标志,将全身不同的部位规定成一定的长度或宽度,再等分折量的定位方法,因此法是等分折量,因此不论是男、女、老、幼、高、矮、胖、瘦都很适用。常用的骨度分寸列表如下:

“骨度”折量寸表

部位 起止点 折量寸 度量表 说明书

头 面 部

前发际正中→后发际正中 12 直寸 用于确定头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眉间(印堂)→前发际正中 3 直寸 用于确定前后发际不明时及头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后发际正中 3 直寸

眉间(印堂)→后发际正中→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 18 直寸

额角(头维)之间 9 横寸 用于确定头前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两乳突之间 9 横寸 用于确定头后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胸 腹 胁

部 胸骨上窝→胸剑联合中点 9 直寸 用于确定胸部任脉穴的纵向距离

胸剑联合中点→脐中 8 直寸 用于确定上腹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脐中→耻骨联合上缘 5 直寸 用于确定下腹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两乳头之间 8 横寸 用于确定胸腹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腋窝顶点→第11肋游离端 12 直寸 用于确定胁肋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肩胛骨内缘→后正中线 3 横寸 用于确定背腰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肩峰外缘→后正中线 8 横寸 用于确定肩背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腋前后纹头→肘横纹(平肘尖) 9 直寸 用于确定上臂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肘横 纹(平肘尖)→腕掌(背)侧横纹 12 直寸 用于确定前臂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下 肢

部 耻骨联合上缘→股骨内上髁上缘 18 直寸 用于确定下肢内侧足三阴经穴的纵向距离

胫骨内侧髁下方→内踝尖 13 直寸

股骨大转子→腘横纹 19 直寸 用于确定下肢外、后侧足三阴经经穴的纵向距离(臀沟→腘横纹相当14寸)

腘横纹→外踝尖 16 直寸 用于确定下肢外、后侧足三阴经经穴的纵向距离

  3 指寸定位法

  这是指利用患者本人手指的宽度以量取腧穴的方法。由于生长相关律的缘故,人类机体的各个局部间是相互关联的。选取的手指不同,节段亦不同,可分作以下几种。

  拇指同身寸:以患者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作为一寸。(见'图表')

  中指同身寸:以患者的中指中节桡侧两端纹头之间的距离作为一寸。

  横指同身寸(一夫法):患者手四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三寸。

  在具体取穴时,医生应当在骨度折量定位法的基础上,参照被取穴对象自身的手指进行比量,并结合一些简便的活动标志,以确定经穴的标准部位。

  4 简便取穴法

  此法是临床上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如垂手中指端取风市,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在食指端到达处取列缺穴等。

足骨包括跗骨,跖(zhi,第四声)骨和趾骨。跗骨记忆有一个口诀,叫“距上跟下,舟连三楔,骰(tou,第二声)在外”。依次是:与小腿最接近,并通过踝关节与之相连的就是距骨;位于距骨下方的是跟骨;跟骨前方有五块骨头,由内侧向外侧横向依次按足舟骨、内侧楔骨、中间楔骨、外侧楔骨、骰骨。跖骨相当于手骨中的掌骨,从内侧向外侧依次命名为第1~5跖骨。同样趾骨就相当于手骨的指骨,除大脚趾外,趾骨均有三节。

腧穴定位的数学原理

腧穴就是人体五脏六腑状态信息的生成点。本篇介绍腧穴的数学物理原理。

一、腧穴的定义

腧穴是中医独有的概念。“腧”通“输”,有气血传输的含义;“穴”是孔隙、空窍的意思。古代腧穴有多种称谓,在《黄帝内经》中称为气穴、气府、骨空等;在《太平圣惠方》中称为穴道;《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中称为“腧穴”;在《神灸经纶》中称为穴位。腧、俞、输三字在古代文献中通用,均指腧穴。

经过长期的实践,中医发现:人体的同一种疾病可在不同腧穴中得到反应,且通过对不同腧穴进行针灸、揉压等可达到缓解病情的目的。因此中医将腧穴作为人体疾病的反应点和治疗点。

■ 腧穴的传统中医定义

腧穴是气血沿人体经脉传输的特征点,是腑脏之气在经络上的聚散处。

可见,在传统中医体系中,腧穴是与经络密切相关的概念,与气血传输有关。由于在数理中医体系中,气与血是不同的概念,为了进一步明确腧穴的内涵,我们定义腧穴如下。

■ 腧穴的数理中医定义

腧穴是经络中元信息的生成及发布点。

① 将源自于“络”的“散信息”聚合成“元信息”,供“经”上传至心系统;

② 将源自于“经”的“元信息”发布(广播)给“络”。

不难看出,数理中医对“腧穴”的定位与传统中医在本质上是相符的。只是数理中医更加明确了“腧穴”的信息(而非能量)属性,以及其与“经”、“络”之间的关系。打个比方,如果将人体“经络”视为现实社会中的“通信网络”,则“腧穴”就是通信基站(或通信接入节点)。

二、腧穴生成五脏六腑元信息的科学原理

现代生命科学证实,人体中最小的生命单元是细胞。一般成人的人体中包含了200多类、总数数以十万亿计的细胞。从信息的角度看,每个细胞都是一个散信息源。直观上,腧穴将源自“经”的元信息发布给“络”相对好实现,但将源自“络”的“散信息”聚合成“元信息”,同时还必须节能,似乎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显然,面对数目如此庞大的散信息源(即细胞等),心系统(即脑系统)若直接处理每条散信息是极不经济的,因为这不仅要求心系统具有巨大的信息处理能力,还要求经络系统有超强的信息传输能力,这意味着系统的结构异常复杂且十分耗能。

从能量节省的原则看,对散信息进行先分类、后处理(如传输、识别等),比直接对其处理更为合适,前提是腧穴能高效地对散信息进行分类。但腧穴能否做到呢?事实上,人体腧穴就的确做到了,并且十分巧妙地利用了数学原理。

从数学上看,所谓散信息,就是某种形式的参数;所谓分类,就是对这些参数进行某种运算。我们知道,算术加法“+”是所有数学运算中最简单且最容易实现的运算。这意味着,如果能用加法对散信息进行分类,其能效无疑是最佳的。

那么,在什么条件下,能够用加法来提取散信息的某种确定性信息呢?数学上的大数定律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这里我们不做严格的理论探讨,仅给出直观的定性结论。

■ 大数定律

多个独立同分布随机事件的平均值必定趋于一个确定值,且趋近的精度随着事件数目的增加而提高。

大数定律有多种具体的描述形式,其中切比雪夫大数定理是最具代表性的,以俄国著名的数学家和力学家切比雪夫(821-1894)命名。

1940年代,著名科学家、量子物理学创立者薛定谔从物理上也研究过人体中的大数定律现象。他指出,虽然人体内单个粒子的运动是随机无序、不受控制的,但由于粒子的数量n足够多,人体会呈现出准确符合物理定律的特性,且这个准确度的误差是 1/√n 量级。

现代生命医学已经证实,人体是由许多粒子(包括原子、分子和细胞等)组成的,每个粒子的运动很简单,但数量极其庞大,数以十亿计。这就为“腧穴”用简单的加法对散信息进行分类打下了物质基础。

综上所述,就是“腧穴”生成五脏六腑元信息的科学原理。

三、腧穴空间分布的科学原理

经过长期的实践,传统中医不仅形成了腧穴理论,还给出了许多腧穴及经络在人体上的分布图。但由于传统中医并没有给出腧穴在现代科学意义上的明确定义,因而难以用现代科学的手段来验证中医的腧穴理论。

数理中医结合现代生命医学的结论,探讨腧穴在人体上的实体体现及其分布规律。由定义可知,腧穴的功能是将散信息汇聚成元信息,而人体内各类大小淋巴结的功能类似,因此我们可做如下关联。

■ 腧穴的实体体现

人体内的淋巴结是腧穴的一种实体体现。

中医认为腧穴是遍布全身的,且分布在身体不同部位的腧穴,有可能呈现完全相同的特性。这一结论的科学原理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给出简单分析。

分子生物学已经证实,人体是从一个受精卵细胞开始生长发育的,有着准确的时间节律。受精卵细胞非常小,属于毫微米量级,但长大成人后的人体结构却非常复杂。这一现象在数学上看,就意味着人体生命是一个时间迭代过程。每迭代一次,人体就长大一点;而每次迭代又不需要用到太多的参数,因此非常符合物理能量节省原理。

我们知道,数学上有无穷种迭代方程,显然不可能所有的迭代方式都能产生生命。因此,人体生命的迭代方式必定还满足其他限定。研究表明,分形迭代是人体生命迭代方式的重要特征之一,也就是说,人体的生长符合分形理论的原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8585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8
下一篇2023-09-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