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车怎么减轻地磅上的重量

货车怎么减轻地磅上的重量,第1张

过磅时先把第一桥的轮胎尽量靠近磅,停下然后一挡大油门猛起步。连过前两桥后。用特慢速度通过后驱动桥和后三载重桥,基本可以减少5至10吨左右。

地磅,英文为truckscales,也被称为汽车衡,设置在地面上的大磅秤,通常用来称卡车的载货吨数。是厂矿、商家等用于大宗货物计量的主要称重设备。地磅按秤体结构可分为:工字钢地磅、T型梁地磅、L梁钢地磅、U型钢地磅、槽钢地磅、钢筋混凝土地磅;按传感器类型可分为数字式地磅、模拟式地磅。

1、根据地磅称量的原理,由于货车在过磅时,货车的重力经过地磅称台传递到地磅传感器,地磅接受货车重力信号后就会产生相应的电压信号,这个信号经过放大、转换、处理等过程转变为货物的重量数据在地磅的称重显示仪表显示出来。根据这个原理,当货车进过地磅时,事先在地磅称台的地磅放置砖头等硬物,利用硬物的反作用力,减少地磅传感器的电压信号的输出,从而达到货车过磅时短斤缺两的目的。因此破解的最好方法就是先空车过磅,看看称重显示仪表显示的数据与货车的皮重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要检查地磅称台底部是否放有硬物,以免吃亏。

2、为了达到货物经过地磅时减少货物总重量的目的,在地磅称重显示仪表预先留下负数。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地磅短斤缺两的方法。比如一车货物的毛重是十六吨,汽车的皮重是六吨,货物的净重就应该是十吨。可是地磅称重人员为了减少重量,事先在称重显示仪表上预留了负一吨的数量,当货车过地磅时,称重显示仪表显示的重量就是十五吨而不是十六吨,这就达到了他们短斤缺两的目的了。而买主就吃了一吨的亏了。这种勾当的实现,通常是地磅操作人员和奸商内外勾结、狼狈为奸的结果。所以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在货车过磅前最好还是先查看地磅称重显示仪表是否已经置零了,若还没有,就先去零再过磅。

过磅时先把第一桥的轮胎尽量靠近磅,停下然后一挡大油门猛起步。连过前两桥后。用特慢速度通过后驱动桥和后三载重桥,基本可以减少5至10吨左右。

地磅,英文为truckscales,也被称为汽车衡,设置在地面上的大磅秤,通常用来称卡车的载货吨数。是厂矿、商家等用于大宗货物计量的主要称重设备。地磅按秤体结构可分为:工字钢地磅、T型梁地磅、L梁钢地磅、U型钢地磅、槽钢地磅、钢筋混凝土地磅;按传感器类型可分为数字式地磅、模拟式地磅。

所谓“跳磅”,就是过磅时车辆突然发力加速,使车后轮跳起离开地面,此时司机自感称出的货物重量比实际重量要轻。但实际上操作极其危险,并且即便减少重量也非常有限。

出收费站之前都有个小地磅,只要让车子最低档位缓慢行至地磅之前约一米以内,迅速踏下离合器,随后提高发动机转速至前轮即将压到磅上的时候抬起离合器,将发动机的动力迅速传递给传动桥,那么你就会发现驾驶室有上翘的感觉,直至转向轮过去地磅,立即踏下离合器利用惯性让驱动桥过去地磅,这也是个熟练活,需要掌握好火候,从而减少车的重量!

扩展资料:

危害

对公危害

对公危害 一些不守规的驾驶员有时只单纯使用"跳磅"方式,有时是以跳磅为主其他的手法并用,这些非正常的手段得逞以后可以轻易降低7~8﹪左右的过磅重量。如果我们不积极打击,势必造成大量正常费源的流失。

对己危害

对己危害 跳磅逃费行为都是在车辆过磅时瞬间刹车或加速,非常危险,可能会造成车辆撞到岗亭,甚至翻车等严重后果,严重者甚至造成驾驶员伤亡,司机千万不要为省路费而冒险。

在进地磅前,先下车站的磅上,看看自du己的体重尾数是零还是5,当然如果体重尾数刚好是0,那就走两步,看看它的精度怎么样,对的上自己体重,还有看它是5一跳还是10一跳,如果是5,地磅精度比较的好。

有一点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停在中间位置,顺便下车时自己在轮胎位置做点记号,卸完或装完再停到原来的位置,这样才是最准确的过磅方法;

扩展资料

货车自动过磅管理系统方便司机和监管部门对车辆装卸货物重量的准确判断,做到不少装、不超载、装多少、卸多少货物重量剩多少货物的重量提供准确依据。此自动过磅管理系统在货车停稳后,会自动保存称重数据,自动抓拍图像,可作日后查找的依据,并通过显示器对称重过程进行图像监视。

对散装物体(如小麦、玉米、水果、蔬菜、水泥、混凝土、砂石以及液体油料、化工产品)可以作为直接贸易结算的依据,免去散装物体交易时到处找地磅称重的困扰,同时此称重系统显示仪表可通过手机下载APP、互联网实时监控、传送车辆货物重量。便于各大物流公司、车队对车辆的管理,防止司机在中途多配货、多赚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9159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30
下一篇2023-09-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