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合理饮食,喝牛奶不会发胖。正常情况下,人体摄入的总热量和消耗的总热量处于动态平衡中,才能维持正常体重。当人体长期摄入的总热量超过消耗的总热量时,就会导致体重增加。所以,想控制体重需要控制总热量摄入和总热量消耗,而不是单控制某一种食物。牛奶是优质的动物蛋白来源,而且牛奶中也含有丰富的钙元素,所以牛奶是适合大多数人饮用的优质饮品。但是牛奶中也含有一定的热量,如果不减少总热量的摄入,喝牛奶也会导致发胖。喝牛奶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一、饮食上减少总热量摄入,将牛奶所含的总热量计入一天的总热量范围,相应减少其他食品的摄入。二、建议在睡前饮用牛奶,有利于钙元素吸收,也有助于改善睡眠。三、增加运动量运动能增加总热量消耗,有利于控制体重。
“喝牛奶会发胖”的说法已经存在许多年了,不少女士专门买脱脂奶粉坚决不要全脂奶粉也正是出于“喝牛奶”会发胖的考虑。这真是不白之冤。专家说,牛奶并不属于高热量食品。
专家说,牛奶中大部分是水,一罐250毫升的全脂牛奶中热量大约为90~100卡路里,而一碗白米饭中含有200~300卡路里的热量。这么说来,一罐牛奶只相当于半碗米饭。而对比一下,吃100克饼干就会摄入热量450卡路里左右,这才是高热量“催肥”食物。
所以,“会发胖”并不是拒绝牛奶的理由。实际,从营养角度分析,牛奶中含有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都很丰富,是大家每日不能缺少的营养食物。只要遵照营养金字塔,成人每日喝2、3杯牛奶不会存在过度的问题。
(1)饲养优良牦牛品种
选择良种牦牛饲养,可采取以下方法:后备公牛分三步选留,半岁初选、一岁半再选、两岁半定选。落选者一律阉割,定选的公牛投入母牛群中竟配,能力弱者淘汰。后备公牛应当来自选育群或核心群经产母牛的后代中,对其父的要求是:体格健壮,活重大,悍威强但不凶猛,额头、鼻镜、嘴、前胸、背腰、尻部要宽,颈粗短、厚实,肩峰高长,尾毛多,前肢挺立,后肢支持有力,阴囊紧缩,毛色符合品种标准要求。母牦牛的选择应当着重于繁殖力,初情期超过4~5岁而不受孕者、连续3年空怀者、母性弱不认犊者都应及时淘汰。
(2)开展杂交改良
开展种间杂交,主要有二元杂交、轮回杂交和终端杂交三种模式。二元杂交即用普通黄牛和培育品种公牛交配或人工授精生产犏牛。轮回杂交即用一个培育品种公牛配母牦牛生产犏牛,再用培育品种公牛配母犏牛,生产F2代。终端杂交即用一个品种公牛配牦牛产犏牛,再用另一个品种公牛配母犏牛,所生F2代无论公、母牛全部育肥产肉。这样既提高了F2代的经济价值,又防止各类杂种牛的扩散,保持了经济杂交的持续进行。
(3)导入野牦牛基因
导入野牦牛优良基因是将野牦牛的血液导入家牦牛,达到改良复壮的目的。野牦牛是家牦牛最近的祖先,由于严酷的自然选择和特殊的闭锁繁育,野牦牛体格健壮,体型外貌一致,基因纯合度高,属于优势的“原生亚种”。而家牦牛管理粗放,无科学选育,近交严重,加之掠夺式的经营,体格变小,生长缓慢,生活力降低,属于退化的“驯化亚种”。据试验测定,野牦牛与家牦牛杂交一代及其横交后代初生重、6月龄重、日增重、15岁重和25岁重提高幅度分别为1372%、2487%、277%、342%和376%。牛犊越冬死亡下降4个百分点,母牛初情期提前一年。在牦牛产区,当配种员技术熟练时,在野外可采用“驮牛试情,人工保定,现场解冻,人工输精”,完成授配。尚无人工授精条件的可购含1/2野牦牛血的横交公牛,按1∶20的公母比例投入家牦牛群中自然交配。
(4)建立补饲制度
建立补饲制度。当前犊牛以10%的死亡和25%~30%的体重损失度过枯草期。所以在枯草期对母牛、犊牛进行补饲,以减少体重损失,对缩短体重补偿期,提高养殖效益十分重要。
(5)延长牦牛采食时间
牦牛终年放牧,采食时间长短直接影响其营养水平。青草期每天放牧14小时以上,才可达到应采食量的90%,以满足基本需要。
(6)精心培育犊牛
犊牛培育采取母牛的全部乳量哺食犊牛,6月龄体重达到135千克以上,18月龄发情受孕,顺利产犊。实验证明,只吃1/3奶量的犊牛,6月龄体重才达到60千克,3~4周岁初情期才到来,产犊困难,公牛精液品质差。
(7)适时出栏
牦牛18月龄出栏,可以给生产实践留出灵活性选择。此时牦牛出栏,恰好活重及肌肉增长的旺盛期刚刚结束。18月龄牦牛虽然经历了一个冬季,但牦牛具有补偿生长特点,其出生后第一冷季,造成的生长停滞下降,到第二个暖季生长季节时,甚至比未受限制时增重还要快,能很快恢复体重。在传统的牦牛产品中,肉、乳、皮、毛、绒平分秋色,没有突出重点。牦牛犊当年育成出栏,或18月龄出栏,则突出了牦牛肉,把肉当做主攻方向,作为主导支柱产品生产。
(8)减少牦牛饲养数量
现在牦牛饲养周期太长,七、八年甚至十来年才育成出栏。牦牛从出生到4岁时,经过4个冬季,累加减重量相当于2头牦牛的净肉量。牦牛在4~5岁时,暖季增重与冷季减重几乎持平。牦牛年龄越大,单位增重所消耗的物质就越多;饲养时间越长,度过冬季的次数越多,损失活重的数量也越大。在寒冷缺草的冬季,实行牦牛减员政策,是牦牛产业化的突破口。这样商品畜就不必再度过缺草少料、天寒地冻的冬季,就省略了消耗掉膘减重的冬季。需要越冬的只有数量较少的母畜种畜,减少了对棚圈草料的需求,可以将宝贵的数量极少的饲草饲料和棚圈资源,留给基础母畜使用。同时也减轻了冬春草原放牧的压力,保护了冬春脆弱期的草原生态。
育种工作是比较长期的,计划一经拟定,就要贯彻执行。在编制育种工作计划时,必须考虑本场或本地区的生产任务和自然条件、牛群的类型及饲养水平等特点,以及采用哪个品种和利用哪种繁殖方法、生产指标逐年的要求等都应详细列入。
育种工作计划的组成,主要包括下列3部分。
(1)本场和牛群的基本情况
包括本场所在地的自然、地理、气候、经济条件,牛群结构、品种及其来源和亲缘关系,体型外貌特点及其缺点,生产性能及目前的饲养管理和饲料供应等情况。
(2)育种方向与育种指标
包括本场逐年增长的头数和育种指标。育种指标因育种方向不同而有所不同。如肉乳兼用品种牛,其育种指标包括犊牛初生重、各阶段体重、主要体尺及平均日增重、屠宰率、净肉率、眼肌面积、肉骨比,以及新品种对体型外貌、产乳性能的要求等指标。
(3)育种措施
提出保证完成育种工作计划的各项措施,例如,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育种机构;建立育种档案及记载制度;选种方向及其方法、选配方法与育种方法;加强犊牛培育;制订各类牛的饲养管理操作规程;饲草饲料生产及供应;制订和落实奖励政策;培训技术人员及加强疫病防治工作等措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