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后体重下降但体脂上升怎么办?

健身后体重下降但体脂上升怎么办?,第1张

健身后身体机能运转太快忌吃太油腻或油炸食品,会促进吸收油腻食品的吸收。尽量以蔬菜和胆固醇低的优先吸收类蛋白质。

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1、健身后身体机能运转太快

2、忌吃太油腻或油炸食品,会促进吸收油腻食品的吸收。

3、尽量以蔬菜和胆固醇低的优先吸收类蛋白质。

体脂率是指人体内脂肪重量在人体总体重中所占的比例,又称体脂百分数,它反映人体内脂肪含量的多少。肥胖会提高罹患各种疾病的风险。例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而打算怀孕的女性也不能忽视肥胖引起的妊娠并发症与难产的风险。

扩展质料:

体脂临床意义:

1病理性增高。

脑溢血、心肌梗死、高血压、肾病、糖尿病、变形关节炎、痛风、脂肪肝、胆囊炎、月经异常、妊娠合并症,难产、施行外科手术时有风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难产)等。

2病理性降低。

体脂率过低会引起功能性失调。体脂率过低,运动员的运动成绩会下降,女运动员会引起闭经。

正常值参考范围:

成年人的体脂率正常范围分别是女性20%~25%,男性15%~18%,若体脂率过高,体重超过正常值的20%以上就可视为肥胖。运动员的体脂率可随运动项目而定。一般男运动员为7%~15%,女运动员为12%—25%。

注意事项:

应同时采取饮食疗法与运动疗法来减肥,减少热量摄取,通过运动增加热量消耗,达到减肥的效果。没有运动只靠节食减肥,只会减少肌肉而不会减少脂肪,反而还会使基础代谢降低,容易复胖。

参考资料:

体脂率-

天生瘦弱体质的人如何做到有效的增肌

 天生瘦弱体质的人如何做到有效的增肌?每个人一出生体质便各不相同,有些人怎么吃都不会胖,有些人喝凉水都会长肉。胖子们总是咬牙羡慕着这群瘦子,可谁又知道天生瘦弱体质的人内心的苦。因为瘦弱而惹人欺负也是很常见的事情。那么天生瘦弱体质的人如何做到有效的增肌?

天生瘦弱体质的人如何做到有效的增肌1

  瘦人体型特征:

 先天整体骨架小且肩膀窄。体型看起来消瘦纤细。全身体脂率低。肌肉群较小或不明显。四肢骨骼细长。腿部与身体长度比例差距较大。

  瘦人体质特性:

 代谢率高,不易增加身体组织。体重增加不易。肌肉成长迟缓。肌力较差。运动天赋条件差。

  训练动作与频率建议:

 采用分部训练,每次练只针对特定肌群训练一至二个部位。训练动作以基础复合性动作为主,且动作过程要确保到位。每一部位肌肉每周仅需训练一次。两次训练之间须有充分休息,若休息不足则应停止训练。四周至五周至少应变更一次训练课程。落实逐次渐进增加训练重量、组数与次数。

  训练强度建议:

 应采用较重的自由重量训练,以刺激深层的肌肉组织。热身组以一至二组为佳且应避免肌群过早疲劳。避免每组都高次数练习,建议每组五至八次。大肌群使用八至十组,小肌群使用六至八组训练。渐进增加重量并减少次数来增加训练强度以快速增加肉量与力量。

  训练恢复速度有氧训练建议:

 所需之恢复期较长故须有较多的休息日。疲劳酸痛或体能尚未恢复前应暂停训练。因代谢率较高故每晚至少需有八小时充足睡眠。少做有氧运动,过多的有氧运动会妨碍肌肉成长。心肺有氧运动一周不应超过三次,且勿过于激烈。

  营养需求比例计算:

 每日蛋白质需求量为每磅体重一克半至二克,约占总热量30%。每日碳水化合物之需求比例约为总热量的50%以上。每日脂肪摄取量约为总热量20%。每日应摄取至少二公升以上的水。每日应补充维他命及矿物质。每日进餐五至七次,每餐间隔约三小时,以少食多餐为原则。

天生瘦弱体质的人如何做到有效的增肌2

  瘦子腹肌怎么练

  卷腹

 1、仰卧在地板上,下背部要紧贴地面。

 2、双手放在耳侧,双脚平放在地面并屈膝。

 3、下颏向胸前微收,收缩腹肌,呼气抬起上身,下背部不能离地,保持2秒钟,然后慢慢回到开始姿势。

  仰卧起坐

 1、平躺于地上,双脚着地,屈膝,双手交错于胸前。可以请别人扶稳双脚,或者在双脚上放置重物。

 2、准备好后,开始进行仰卧起坐,把背部下方和肩胛一起向上抬离地面。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背部挺直(不要弯腰)。

 3、随后可以恢复原来的'平躺姿势。重复上述过程继续练习。

  空中踩单车

 1、仰卧在地板上,下背部紧贴地面。双手放在头侧,手臂打开。

 2、将腿抬起,缓慢进行踩单车的动作。

 3、呼气,抬起上体,用右肘关节触碰左膝,保持姿势2秒钟,然后还原。

 4、再用左肘关节触碰右膝,同样保持2秒钟,然后慢慢回到开始姿势。

  波比运动

 第一步:预备蹲姿

 两脚约与肩同宽,渐渐放低身体,膝盖弯曲,腰自然向前,直至成半蹲状,两手放在两脚侧边前的地面上。

 第二步:地挺身姿

 用手支撑身体,再用臀部的力量,脚向后跳,形成伏地挺身姿。

 第三步:伏地挺身向下

 就像一般的伏地挺身动作,将身体接近地面。然后再将身体抬起来。

 第四步:预备蹲姿

 脚向前弹跳,回到类似预备蹲姿的动作,必须确定你的脚掌是与地面贴平,重量落于足弓,重心于双脚中间。

 第五步:垂直跳跃

 接着上一步的动作,起身转换成深蹲姿势,运用臀躯,并以手带动向上垂直跳跃。

 第六步:落地缓冲

 落地之后,以深蹲预备姿势做缓冲,再重新回到动作一,重复以上动作。

  锻炼时间

 17-19点。

 这个时间段,人体的体能是达到最佳,运动能力也是达到最高峰,心跳频率和血压也上升,腹肌锻炼效果相对来说要好一些。

  锻炼次数

 一周锻炼2-4次。

 人体的肌群经过强度比较大的锻炼后,一般是需要2-3天时间来恢复的。虽然需要对腹肌进行锻炼刺激,但是过于频繁的锻炼,容易导致腹肌不仅没有锻炼效果,还容易发生回缩的现象。

 因此最好是能间隔2天左右,每周锻炼2-4次即可。这样既能得到适当的刺激,又能保证有充分的休息时间。

很多人为胖而烦恼,有的人却为太瘦而烦恼。我的一个大学同学因为太瘦,天天在我面前说想增肥,其实我内心是崩溃的。可是换一个方面想,太瘦也不好。现在我们追求的是好身材,虽然胖子需要好身材,可是瘦子也需要好身材。我觉得一个男生更需要好身材。

首先,我觉得有一个好身材最重要的要数吃了。因为人体需要代谢,瘦的人是因为吃的食物没有被完全吸收就被代谢了。吸收不足,当然会瘦。因为代谢快,所以我们要比正常人多吃一点,不仅在饭量上,而且也要在餐数上。正常人是一天三顿饭,而瘦的人一天最少也要吃三顿,四顿更好。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只有吃了早餐,才能为这一天提供能量。当然,吃也需要讲究,瘦的人应该吃含有蛋白丰富的,比如鸡蛋,鱼肉,牛奶等。而且我们还应该多吃一些主食,主食位于金字塔的最低端,但是很重要。当然我们也应补充充足的碳水以及热量。在我们平时的时候,还应多吃些水果和坚果类。

当然充足的睡眠是不可或缺的,每天尽量保持6~9个小时,瘦的人更应该有足够的睡眠。我们一定要有一个规律的作息时间。锻炼也很重要,我建议少做一些有氧呼吸。而且锻炼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一个小时,一周不要超过四次。我觉得买哑铃比较好,因为这样最方便。

无论是什么,不要盲目相信,你只有选择一个适合你自己的最重要。因为每个人体质都不同,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你。但是永恒不变的就是坚持,只有坚持,你才能获得你想要的身材。

你认为体脂肪率要多少才健康?10%还是20%?要了解著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需要先了解身体组成(body position),这个是指身体内脂肪与非脂肪对体重所占的比率;一般来说我们会将体重分为脂肪重(Fat)以及非脂肪重(Fat-free body)这两个部分。非脂肪的部分包括肌肉、骨骼以及其余非脂肪的组织;由于,脂肪对于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现代人的重视,因此,身体的组成就会着重在体脂肪占全身组织的比例为多少。

要了解多少体脂率才健康之前,必需要先了解身体组成(body position)。

另外,我们身体的脂肪也分成必要性脂肪,例如骨髓、肝脏以及肺脏等,这些部位若缺乏脂肪的话;我们的身体的运作就会出现问题。另一类脂肪称为储存性脂肪,这类的脂肪大多数都堆积在皮下组织;当我们体内堆积过多的脂肪就容易造成心脏病、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等常见的健康问题。

常说肌肉量?

当然,我们人体在脂肪量之外还有一个就是肌肉量,这是人体除了脂肪、骨骼与水分之外的组织,肌肉主要又可以分为在内脏器官的平滑肌、心肌以及骨骼肌这三大类;但在大多数的情况之下我们称做的肌肉;基本上都是指骨骼肌(skeletal muscle)这是人体唯一可以自我控制的肌肉组织,它顾名思义便是附着于骨格上面的肌肉,可透过大脑的意识使骨骼肌以关节为支点拉动骨骼产生动作,因此,又被称为随意肌。

在大多数的情况之下我们称做的肌肉,基本上都是指骨骼肌(skeletal muscle)。 骨骼肌的重要性

我们人体约有600多条大小不同的骨骼肌,它们大约占体重的36-40%左右。骨骼肌透过肌腱(tendon)与骨骼相连,而骨骼肌在运动中有相当重要的关键做用,例如手臂向上弯举就需要收缩肱二头肌和放松肱三头肌才能完成动作;以各种方式来训练骨骼肌就可以增加身体的活动能力、平衡力与肌力,因此,保持骨骼肌的健康对于我们身体日常的运作相当的重要。

骨骼肌在运动中有相当重要的关键做用,例如手臂向上弯举就需要收缩肱二头肌和放松肱三头肌才能完成动作。 如何计算身体组成

要确定一个人身体是由多少肌肉、脂肪以及其它组织所构成的,最准确的方式就是透过精密的医疗器材计算出来,但现在有许多的体重机都内含有计算脂肪、水份与骨骼重量的功能,虽然不见得每个机器都是100%的准确,但大多数都是依靠计算体内脂肪百分比,从100减去该百分比就会得到瘦体重的百分比,瘦体重包含有肌肉的重量、骨骼与身体其它组织。

肌肉与健康相关

我们都知道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体内的肌肉量就会随之减少,这种肌肉减少的现象又被称为肌肉减少症(Sarcopenia),这个问题将会影响我们日常的活动能力,例如步行或是爬楼梯等简单的运作。而我们身体肌肉量的百分比将因人而异,因为,这取决于运动习惯、体型、性别以及基因等因素,然而,要多少的肌肉量才是健康的?关于这点目前并没有一个正确的指标,但是健康的体脂肪含量百分比,却是衡量我们人体成份重要的指标性数值,根据美国运动医学院(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ACSM)所提供的数据,健康的体内脂肪百分比为下列图表所示:

根据美国运动医学院(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ACSM)所提供的数据,健康的体内脂肪百分比可参考这份图表 训练能增加肌肉

人体会根据年龄、性别与基因来决定你肌肉的多寡,但这些都只是先天的组成比例,我们也可以在后天进行补强,增加肌肉最好的方式就是透过力量训练。根据2015-2020年美国人体能训练指南指出,6-17岁的青少年每天应进行60分钟(1小时)或更长时间的体育训练;18-64的成年人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2小时30分钟)的中等强度训练,或每周进行75分钟(1小时15分钟)的有氧运动强度训练或进行同等的训练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次至少10分钟),而65岁以上的老年人如不能达到成年人的运动时间指导原则时,则应该在他们的体能和条件允许的范围内,保持身体的活跃性。

增肌减脂的原因

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表明,体重过重(体脂肪过高)或肥胖会导致肌肉骨骼的伤害、降低运动表现(运动能力下降、散热能力变差、心脏负荷过高与反应变迟钝)、影响运动训练以及许多健康的问题(例如高血压、肥胖、忧郁、高血脂和心血管相关疾病);相对由于增加1cm²的肌纤维面肌可以产生6Kg的肌力,如果可以增加1kg的肌肉同时减少1kg的脂肪,就能让你的肌力大幅度的提升,这也就是为何世界一流的运动员都十分在乎体脂肪的比例。

资料参考/NCBI、health

责任编辑/David

体脂达到多少时可以开始增肌

体脂在20%以下就可以开始增肌了,增肌需要饮食和训练的方法去进行

首先是饮食方面的,增肌的话我们就需要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还有加上一点碳水化合物,因为不能太肥了,我们采用少食多餐的方法进行,每顿不要吃太饱太多以免消化不了变成脂肪,把每顿分成2次吃,隔几个小时吃一次这样能有效的提高自己的代谢方面也不会留下太多脂肪。

训练的话我们尽量多去训练大肌群(胸部、背部、腿部),因为大肌群的面积大容易生长,不像小肌群长的慢,安排每周都把这三个地方训练了,然后后面拿来练小肌群(手臂、肩部这些),每次训练尽量做到力竭,选择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用大重量进行,肌肉需要不断去刺激不断去给肌肉压迫,这样才能保证训练效果。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这个谁跟你说你要增肌了?你182,已经是172点几的体重。你现阶段该减脂,通过功能性,和有氧结合。再刷个十斤下去就很好看了。不知道你内脏脂肪是多少?身体外形是怎么样的?其实你这个身高体重不算很重。你内脏脂肪不高的话。还有身体外形不胖的话。你可以塑形为主。

体脂率在20%左右开始增肌是比较理想的状态。饮食上掌握”三高三低"的原则,即高蛋白、高纤维素、高矿物质、低脂、低盐、低糖。采取的方法就是力量训练,别无他法,但还要与饮食、休息科学合理有序的结合才能真正达到增肌的目的,否则都是扯谈。

不该是力量训练到什么程度开始减脂吗,好端端的又不参赛又不海滩秀肌肉,刷什么脂啊。

通常体脂率15%左右比较适合增肌

体脂率再高会影响睾酮分泌,对增肌不利。

如果你天赋异禀或者打c另说

增肌和减脂的体脂率标准因人而异,因为每个人的身体构成和目标不同。然而,以下是一些通用的指导原则:

通常来说,男性的体脂率在15%以下,女性的体脂率在25%以下被认为是较佳的增肌条件。因为在这个范围内,身体有足够的肌肉质量,可以更容易地增加肌肉质量,同时也不会影响肌肉的定义度。

如果体脂率超过了这个范围,建议先通过减脂来降低体脂率,以减少脂肪的影响,同时增加肌肉的定义度。一般而言,男性的体脂率应该控制在12%左右,女性的体脂率应该控制在20%左右,然后再开始增肌。这样可以更好地利用能量和蛋白质来支持肌肉生长,而不会使肌肉被脂肪遮盖。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通用的指导原则,具体情况还需根据个人目标、身体构成和健康状况等方面进行评估。如果你需要更加准确的建议,可以咨询医生或者专业的健身教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90373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3
下一篇2023-10-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