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健身干货一周初阶健身计划
周一训练计划胸肌+三头肌
哑铃平板卧推12次x4组,哑铃平板飞鸟12次x4组,哑铃上斜飞鸟12次x4组,上斜杠铃卧推12次x4组,站姿哑铃臂屈伸12次x4组,哑铃凳自重臂屈伸12次x4组。
周二训练计划背肌+二头肌
器械引体向上12次x4组,坐姿器械划船12次x4组,跪姿单臂划船12次x4组,器械高位下拉12次x4组,上斜平板臂弯举12次x4组,站姿锤式臂弯举12次x4组。
周四训练计划肩部
坐姿哑铃前平举12次x4组,坐姿哑铃推肩12次x4组,站姿哑铃侧平举12次x4组,站姿杠铃提拉12次x4组,坐姿器械反推12次x4组,俯身哑铃侧平举12次x4组。
周六训练计划臀+腿
坐姿腿屈伸12次x4组,俯身腿弯举12次x4组,上斜腿举12次x4组,哑铃硬拉12次x4组,杠铃硬拉12次x4组,史密斯深蹲12次x4组。
周三训练计划:休息日。周五训练计划:休息日。周日训练计划:有氧日。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力》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教案栏目。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力》教案教学目标
①知道力的概念、单位、力的作用效果。
②知道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③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重难点
重点:力的概念,力的三要素。
难点:相互作用力的理解。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引入,攀岩者仅靠手脚灵活运用抓、撑、蹬等动作,用“力”实现身体的平衡。
什么是力呢
人们最早对力的认识,就是从肌肉的紧张感觉中得到的。
和视频欣赏,学生与教师归纳:
物理学中,通常将物体之间的推、拉、举、压、吸引、排斥等都叫做力的作用。
力的认识 :
学生活动认识,师归纳升华。
(1)一个物体受到了力,一定有别的物体对它 施力。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总是同时存在的。
(2)产生力的条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物体间要有相互作用。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学生活动:讨论并交流,教师纠正学生误区。
同时明白力的分类:直接作用的力、间接作用的力。
举出实例,强化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力的作用效果 :
学生活动:准备好的海绵、橡皮泥、文具盒等,对这些物体施加力,观察并讨论交流。
引导 学生观察和视频,得出结论:
结论一: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举出实例反推:当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时,可以判断受到了力的作用。
力的三要素
小组分组操作,请学生上台演示
演示1:用不同大小的力拉弹簧
演示2:用同样大小的力拉、压弹簧
交流归纳:
用的力大,弹簧被拉得越长,用的力小,弹簧被拉得越短。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
用力拉弹簧时,弹簧被拉长,用力压弹簧时,弹簧被压缩。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
力的示意图
师表述引入示意图的目的
力的表示方法: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叫做力的示意图
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个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的力。
线段的长短 表示力的大小;
箭头 表示力的方向;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 表示力的作用点。
学生活动:动手操作,练习(见课件)
师生共同归纳作图方法:三“标”一“线”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学生活动:压桌子、同学间相互推等,然后交流实验的发现。
师结合课件表述:
结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3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难点:
1、力的概念
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过程
一、力的作用效果
●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第2、3面,回答下列问题:
(1)力有如下两大作用效果:
①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②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2)力能不能看见不能,我们是通过力产生的作用效果来感受力的存在,这种物理研究方法我们叫做“转换法”。
●小组讨论
请小组同学合作,完成如下探究:
(1)用力捏橡皮泥,松手后,观察橡皮泥的形状;用力拉弹簧,观察弹簧的形状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2)如图,让小铁球两次从斜面上滚下,分别在小铁球的前方、侧方放一个磁体,观察小铁球的运动情况有什么样的改变。
●教师点拨
1形变包括形状和体积的改变,形变可以是很明显的,也可以是非常微小的。
2运动状态改变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改变(加速、减速)或运动方向改变
3关于力的作用效果,要理解成用力可以(或能)产生什么样的作用效果,而不能理解成力一定能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可引导学生举例加深理解(比如一小孩用力推一辆重型卡车,卡车的表面可能发生微小的形变,但运动状态是不可能改变的)
●跟踪训练
1用手拍桌面,手会感到疼,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用力捏一下空易拉罐,易拉罐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小亮参加立定跳远考试,起跳时他用力向后蹬地,就能向前运动,一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二是利用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第3面,同时观看课件上的,展示日常生活中、体育活动中以及工农业生产中与力有关的现象,完成填空:
(1)日常生活中:手拍打桌子、人推车、用手捏橡皮泥……(学生实验:手拍打桌子,感受力)
(2)体育运动中:足球运动员踢足球、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排球运动员托球……(学生举例)上面这些有力出现的实例中都与人有关,都伴随有肌肉紧张,所以力的概念最初是由肌肉紧张而来的
(3)工农业生产中:汽车拉拖车、起重机吊起货物……(学生举例)
1人用力推小车,人对车施加了力,施力物体是人,受力物体是车
2人用力拉弹簧,人对弹簧施加了力,施力物体是人,受力物体是弹簧
3起重机提重物,起重机对重物施加了力,施力物体是起重机,受力物体是重物
以上现象说明力的特点是:要有推、拉、提、压、击、打、拍、吸等作用,所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即推或拉的作用)
●小组讨论
1有力的作用至少存在两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的物体叫施力物体,承受力的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一个物体能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2相互接触的物体可以有力的作用,不接触的物体也可以有力的作用吗
演示实验:用磁铁靠近大头针(不要接触)
现象:大头针被磁铁吸引;
说明:不接触的两个物体也可以有力的作用
3由前面一些现象,我们可以把力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如:磁力、地球吸引月球、太阳吸引地球的吸引力……属于非接触力,常见的推、拉、挤、压、托……属于接触力
●教师点拨
上述现象中存在的共同地方:物体-作用-物体有力存在时,总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发生了作用,推、拉、挤、打、压、吸引、举、排斥等等都是对这些作用的具体描绘,由此得出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跟踪训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可能有力的作用
B力可以脱离物体存在,比如引力
C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D任何一个力必定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以下描述的各力中,两物体必须接触才能发生相互作用的是( C )
A地球对人的引力 B磁极间的作用力
C支架对磁铁的支持力 D两带电气球间的斥力
三、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
●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第4面,完成下列问题:
(1)物理学中,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2)力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 表示。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箭头的方向指向力的方向;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旁用字母表示受什么力。
●小组讨论
请各组同学合成,完成下列探究:
①用大小不同力拉同一根橡皮筋,橡皮筋的形变程度是否相同
②手握着门把手,用同样大小的力分别从教室的内外推门,门的运动状态改变是否相同
③找班上一位“大力士”(男生),用同样的力从门外推门的门轴部分和外边框,门的运动状态改变是否相同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我们把这三者称之为“力的三要素”,因为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多个,所以我们在探究多因素影响同一物理量时,应采取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
2力看不到,摸不着,为研究力方便,我们要学会如何用几何模型来表示力,具体方法:
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若已给出力的大小最好在箭头附近标示出力的大小),这种画力的方法叫力的示意图
3一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画出木块受到水平向右拉力的示意图
●教师点拨
1由于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有多个因素,在探究力的三要素如何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时,应采取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注意控制变量法的语言叙述
2画力的示意图时,受力物体可用长方形或圆形这些较简单的几何图形代替
●跟踪训练
1如图所示实验,表示力的作用效果与( B )
A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方向有关
C力的作用点有关 D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
2如图所示为小明拉车的情景,请画出绳子对车的拉力示意图。(力的作用点A已画出)
说到练腿,我想大家觉得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但是今天我们要介绍给大家的,不是新奇的动作,但是以一种新的训练思路,如果你想拥有一双强壮有力的腿,稳定的下肢,那就认真读完这篇文章,我想你一定会感受到不一样的训练思维。
想要练好你的腿,那你必须学会深蹲,我知道对非常多的人来说,似乎进入健身房,靠近深蹲架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这就是你首先要克服的问题,那就是放下你的自尊心,虚荣心,就算深蹲架旁边有彪形大汉也好,健美冠军也好,全部无视掉,因为你是为自己而战。
而我们不是每个人都是天才,不是每个人的腿部天赋都非常好,那我们要做的就是,一开始不要就像着拿25公斤的杠铃片去做组,我们首先拿小重量去感受,这就是变强的基础。
我想大家经常能够在健身房中看到,很多人装了很大重量的片,但是深蹲的时候的幅度非常浅,有的人感觉只是膝盖微微弯曲一下,就直接蹲起来了,我想问,这样有用吗?这样的四分之一深蹲,半蹲是绝对无法让你的腿部变强壮的。
深蹲,记住必须要深!至少要让我们的髋部关节低过我们的膝部关节,这才是一个标准的幅度,这样才能够让我们的动作达到最高效率化。
只要你想要让你的深蹲进步,那下一个也是你要学习的重要技巧,那就是如何改善用脚推动的能力,这需要我们怎么做呢?答案就是硬拉,硬拉是继深蹲之后腿部训练第二大法宝,如果你在深蹲的时候不知道如何把力量施加在地上,那你要如何把肩膀上的重量反推回去呢?你要学习如何主动的推动,这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所以借由硬拉,我么你要用双腿来驱动。
有人会说硬拉不应该是一个以拉为主导力的动作吗?其实并不是,如果我们把硬拉当做一个推的动作,也就是用腿部推动杠铃离地,直到我们最后锁定完成硬拉,我们则会有更出色的表现。
如果我们能够在硬拉时,启动的时候想象我们用腿推动地面,将杠铃离开,就已经完成了我们最重要的一步了,但是要注意的是,我们在这过程中腰背部也要尽可能的做到绷紧,打直,否则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弄受伤可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在腿部训练中,我们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只把训练当做一个矢状面,如果你想一下,人们会做大腿伸展,深蹲,弓步,但这都是矢状面的动作。
但是我们可以利用不同的角度去做弓步,这里的好处就在于,你不需要只靠股四头肌,你的双腿其实有更多的肌肉可以在这个动作中发力,你的大腿内侧有相当多的肌肉,也就是内收肌群,你还有外展肌群在大腿外侧,这都是我们可以去训练的地方,都可以让这些肌肉生长,都可以有所成长,只要同时训练三个面就好了。
那如何做到呢?我们教大家一种立体的弓步动作,首先是最传统的弓步。
传统的弓步大家都会做,然后第二个动作换成侧弓步,如果你没有做侧弓步,你就不能充分锻炼到双腿了,因为你没有锻炼到腿上的所有肌肉。
之后你再转身向后做弓步,这三个动作合起来,就连续训练到了我么你的矢状面,额状面和最后的横状面。
其实这样我们就能看出,一个简单的弓步动作,也可以延伸出这样多的动作,这就不局限于只在矢状面了。
这样的练腿方式是不是更加新奇呢?如果你有所感悟,那就赶快去尝试吧,毕竟只有实践才是证明真理的唯一标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