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的小伙伴们越来越多了,那么在健身的时候,我们应该知道自己的健身训练时间是该如何选择呢?那么其实大部分人的健身周期都以一周为一个健身的周期,那么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适用于我们正常人的健身方式,因为这种是以短周期为目的从而达到高效健身的效果。
那么在我们健身的时候我们应该明白,一个短周期里,我们应该该如何选择健身次数以及时间呢?也就是说一周之内我们进行几天的健身训练最为合适呢?其实如果根据我们自己身体的肌肉群来根据的话,我们一周连续坚持五天健身,并休息两天是最为合适的方式。那么为什么这种是最合适的呢?
首先我们应该明白,人体肌肉群是非常多的,我们只能分开进行锻炼,那么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们对于第二天的健身效果。比如说,在第一天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大肌肉群带一个小肌肉群,那么首先训练胸肌是最为合适的,因为胸肌训练完以后不会影响到其他肌肉的锻炼,而且在训练胸肌的时候,我们可以在同时训练三头肌肉,因为胸肌的训练力量支撑除了胸部力量还要来源于我们的三头肌肉的锻炼。
那么在第二天我们可以选择训练背部肌肉,因为背部大肌肉群的训练是需要偶尔连带着胸肌训练,所以我们就能在训练胸肌后进行背部的训练,而且背部的训练我们也要利用到二头肌肉的支撑,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选择背部肌肉与二头肌肉的一起锻炼,从而达到肌肉的同时增长。
第三天我们就可以训练肩部以及腹肌的训练,因为肩部在训练时不会连带其余的肌肉群,那么腹肌也是同样的效果。所以我们可以选择这两个运动一起进行锻炼,这样更加有效果,第四天我们就可以训练腿部,因为这时人体重要的肌肉群已经训练完,我们只剩下腿部肌肉了,所以这一天我们可以单独训练腿部肌肉,那么第五天我们就可以做一会有氧运动来疏解这几天健身所带来的疲劳感。
对于两天的休息时间其实是因为对于刚训练完的肌肉我们需要48小时到72小时给他一个恢复的正常周期,所以我们利用两天的时间进行休息,同时来确保自己下周的健身状态。
如果是普通的健身,一周去一到两次就可以了。但如果你是强度较大,有目的的健身塑形,那至少每周去三次左右,即隔一天就需要去一次。但这样同时会带来一个后果,当你通过强力运动健身塑形成功后,需要在一定周期里对训练量进行缓慢减少,否则塑形的结果很容易反弹。
运动一周几次最好
运动一周几次最好,保护好我们的关节才不容易在运动中受伤,运动可以帮助我们加速排出身体里的毒素,饱满的状态更利于我们去积极迎接生活,这项运动对我们的体态是有很大的改善作用的,以下分享运动一周几次最好有什么好处。
运动一周几次最好1一、小白运动玩家
一周3练大肌群训练:两次训练间隔2-3天。
初学者刚开始进行健身锻炼,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推荐一周进行3次大肌群训练,两次训练间隔2-3天,可以让训练效果相对最大化。针对大肌群的训练,本身就可以很好地雕塑你身材的整体外形轮廓;而且大肌群的燃脂能力也超强。初学者多进行这些训练,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里,达到很不错的塑形效果。
二、中级运动玩家
一周4-5练:3次大肌群训练,1-2次小肌群,小肌群穿插在两次大肌群训练之间。
有一定训练经验的进阶者,在整体练出轮廓后,一般都希望能更好的雕塑细节:不但要胸大、背阔、臀翘,还希望自己肩更宽、手臂更壮实or消灭拜拜肉,小腿线条更好看等等。
这个阶段,可以选择一周4-5练,在两次大肌群训练中,穿插一次针对中小肌群的雕塑训练,比如练肩、练胳膊练小腿等。中小肌群本身也不用很大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即使多插入一天,还可以让之前大肌群训练中消耗的系统能源也能继续进行超量恢复,对整体的训练效果也更好咯。
三、高级运动玩家
根据自身情况安排:一天2练,一周4-5练等。
如果你是已经训练了3、4年的健身大咖,或者是运动员级别的专业选手,那训练频率可以相对更高:比如一天两练,每周训练4-5天等等。高阶训练者本身身体各项系统的超量恢复速度就相对更快,而且对自己身体的节奏把控也更好,也更清楚如何正确的搭配饮食和休息,所以也就可以相对更随着自己的节奏玩着花儿的来训练。
tips:肌肉训练的过程,其实就是一次又一次对肌肉组织及能源物质进行消耗,再经过充分休息,补足充足的营养物质,进行恢复和更好生长的过程。所以训练过程中,不管是小白还是大咖,千万不要操之过急,不仅要好好训练,更要好好休息,才能保证训练效果。
天天运动训练好吗
运动锻炼会调动身体里的各项能源和系统,所以运动后这些能量和系统功能都会有所减弱,需要好好休息和恢复,才能保证下次训练时有劲,甚至下次训练时效果更好。
这涉及到运动健身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超量恢复。在运动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饮食和睡眠调整后,身体体能逐级恢复,甚至超过之前水平的情况。超量恢复可以保证你在下一次的训练过程中,力量更大、速度更快、耐力更强、效果更好!
可是,如果你没有好好的休息恢复,影响了身体的超量恢复过程,就会让你越运动,越疲劳、效果越差、甚至更容易受伤……因此,想要训练效果好,我们自然应该针对身体自身的恢复时间,来合理制定训练安排和训练频率。
运动后身体需要恢复多久
目前的研究发现,不同能耗系统的恢复时间并不相同:
比如ATP-CP的恢复时间相对较快,几分钟就能满血复活;
肌糖原的恢复时间大约在24-46小时之间;
大肌群的恢复时间差不多是48-72小时之间;
大肌群的肌腱等组织,比如筋骨等,恢复时间也要72小时左右;
而统筹调配大肌群进行训练的中枢神经系统,则相对需要更久的时间,可能高达80小时左右。
另外,供能系统、肌肉系统、内分泌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恢复时间,也会根据训练强度和训练水平有所差异:
训练强度越大,恢复时间越久;训练水平越高,恢复速度则相对越快。
运动一周几次最好21、事实是冰冷而残酷的:你每周可能需要进行5到6次的锻炼。
2、事实是这样的:你应该将目标定在每次锻炼至少45分钟,有氧锻炼和力量训练相结合,每周6次。再次说明,你不必想要一次性把所有的运动全做完,从减肥的角度讲,你燃烧掉的脂肪需要累积合计。
3、为了减肥计划初始阶段的顺利进行,我们建议你大部分时间内将自己的健身活动控制在目标心律范围之内。但要牢牢记住:如杲正如许多政治家所说的那样,你实在是“条件不允许",那么即使只是在最大心率的50%的情况下锻炼也可以改善你的身体状况。
你或许听说过这种说法:对于减肥而言,慢节奏的锻炼比高强度的锻炼更有效果。许多有氧锻炼器材上有“脂肪燃烧”一项,让人可以放慢节奏进行锻炼,但这容易造成误导。原因很简单,因为对于脂肪燃烧量的确切定义不会比所谓的城市贫民区的定义清晰多少。
在进行低强度有氧锻炼的时候,你的身体将脂肪作为其首要能量来源。当你接近临界点时,你的身体开始消耗一小部分脂肪和一大部分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也是一种产生能量的原料。所以,提高运动的节奏可以让人燃烧更多的综合卡路里和脂肪卡路里。
如果你进行30分钟的室内滚轴运动,你可以燃烧约100卡的热量——其中80%来自脂肪(也就是80卡的脂肪卡路里)。但如果你花的时间进行坡进滚轴运动,你可能可以燃烧掉300卡的热墩一一其中30%来自脂肪(即90卡的脂肪卡路里)。所以在进行快节奏运动的时候,所燃烧的卡路里的量可以增加到两倍多,所燃烧的脂肪卡路里的量可以增加10卡。
当然了,提髙速度和强度也并不总是可取的。如果你刚刚开始健身,在快节奏的运动下你可能无法支撑足够久,这会让你得不偿失。如果将节奏放慢,你可能可以运动得更久,所以你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燃烧掉更多的脂肪和卡路里。
经过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都知道减肥一周运动几次最好了,确实一定不能过于超负荷的压榨自己的身体,但是同样的,每次运动也不可以时间太短,所以说大家最好是根据自己身体的情况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减肥计划,相信只要这样并且坚持下去一定会有一个很好的结果的。
要保持健康,每周至少要锻炼5天;如果你想减肥,最好每天都要运动。如果不能保证每周运动五天,那么至少每周要运动3天,每天至少30分钟、中等强度以上运动。
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国都倡导自己的国民每周至少锻炼5天。因为每次锻炼后身体都会出现一些积极的反应,而且这些良性的反应还会持续一些时间。
例如,运动后血压下降的效果有时可以持续12小时;有氧练习后血浆中的甘油三酯浓度的下降也可以维持数小时。因此,要想维持这种运动后的良性效果,我们最好每天都去运动。
扩展资料
锻炼两个误区
1、劳动强度大的人不需锻炼
专家说,劳动强度较重的职业人群,不要因为每日活动总量与消耗高就忽视闲暇时间的锻炼。因为有证据表明,只有持续1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活动,才有健康益处。
而这类人群在工作中有中等强度活动能维持10分钟以上的情况很少,有的甚至是重复的机械劳动,这都需要增加工作外的中等身体活动水平。
办公室人群因为每日在工作中的活动量少,需要闲暇时间多运动,同时减少每日的久坐时间。研究表明,超过6小时的久坐行为明显增加健康风险。
2、体型瘦的人也不需要锻炼
调查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体力活动高度活跃比例最高人群,不是正常及偏瘦,也不是肥胖人群,而是超重人群。经常锻炼的人,比例最高的,也是超重人群。
专家说,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可能肥胖的人,缺乏毅力去坚持锻炼,正常及偏瘦的人,则认为自己很健康,无需锻炼。其实这也是不对的。
瘦人并不意味着身体一定健康,身体内也是脂肪多、肌肉少,比例不合理。有研究显示,增加运动和控制体重能够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其中,运动对心血管疾病风险有独立的影响作用,而且运动对冠心病和心衰的保护作用比控制体重的作用更强。也就是说,运动比不运动强。
参考资料:
经常锻炼,也就是一周锻炼超过三次的人,身体素质更好。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锻炼或者75分钟的高强度锻炼。中等强度锻炼包括骑车、快走或做园艺,高强度锻炼包括跑步等。
与完全不锻炼的人相比,经常锻炼者在研究期间早死的几率少35%;只在周末锻炼一两次,但总锻炼时间达标的人,早死几率低30%。经常锻炼能让人死于癌症的几率低21%,死于心血管疾病的几率低41%。但一周锻炼一两次同样能让死于癌症的几率低18%,死于心血管疾病的几率低40%。即使锻炼总时长不“达标”,对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抵抗”效果也差不了太多。
健身技巧:
1、找私人教练,正规健身房的私人教练都是经过严格训练和培训出来的,对各种锻炼方法都有一定了解。
2、找一个“健龄”比自己大的健身伙伴,因为对每个动作、每个器械都很熟悉,尽管动作和器械是固定的,但是每个人对动作器械的了解不一样,学习方法经验即可。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健身一周一次就有用 帮你多活好多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