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寺庙上香你一般求什么?

去寺庙上香你一般求什么?,第1张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去寺庙上香,甚至有很多年轻人都会去。他们去寺庙上香必有所求。具体来说包括求福求好运、求财,求得到保佑避免灾祸这三种情况。

1,很多人去寺庙上香是为了求福、求自己能够得到好运。

在去寺庙上香的人当中,有很多是为了求福、求好运。这些人的心中充满着美好的愿望,希望自己能够获得幸福,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好运。正因为这个目的,他们才会去寺庙上香,希望自己能够拥有幸福美满的生活,事事顺心、好运连连。

2,还有很多人去寺庙上香是为了求财,希望自己财源广进。

还有很多人去寺庙上香是为了求财。具体来说,就是让自己能够财源广进。这些人当中既有做生意、开公司,希望事业发展的人,也有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更富裕的人,他们心中同样拥有美好的愿望,希望通过去寺庙上香这种方式来使自己的财富得到增加,生活更加美好。

3,更多的人去寺庙上香求的是自己能够得到保佑、避免灾祸。

在去寺庙上香的人当中,更多的人是为了自己能够得到保佑、避免灾祸。这些人当中有的是怕自己遇到灾祸而去寺庙上香求保佑,还有一些人是因为自己已经陷入困境之中,因此才去寺庙上香求保佑是自己脱困。上述这三种情况,就是去寺庙上香的人心中的想法。

雪漠作品,爱的选择  

《世界是心的倒影》雪漠著 

人的许多烦恼,都是因为执著于“我”而产生的。对“我”的执著,我们称之为“我执”,就是认为这个世界上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我”。“我执”还有一个别名,叫做“自私”,就是习惯以“我”为标准,衡量世界上的一切,将所有精力都放在维护“我”和“我的”上面。

比如,有的人会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牺牲他人的利益;有的人会为了维护自己家庭的利益,而剥夺别的家庭的利益;有的人会为了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而侵犯其他国家的利益。“我执”是贪欲的基础,执着于“我”的人觉得,什么都是“我的”,“我”就是世界的主角,所有东西都想拿来为“我”所用,所有事情都以“我”的感受为重。

举个例子,日本人当年觊觎中国的地大物博,于是发动侵华战争,杀害了许多中国百姓,给许多家庭留下了难以痊愈的创痛。在中国人眼里,这当然是残忍的暴行,但日本的史书却给它抹上了一层悲情且壮烈的色彩。因为,在日本人看来,那场战争是为后世子孙的温饱和生存所发动的,它也是一种爱国热情的产物。

再举一个例子,当年成吉思汗对外国发动侵略战争,用外国人民的鲜血润湿了战马足下的土地,但这样一个暴徒在我国人民的眼中,却是那个时代的英雄,毛泽东也将其誉为“一代天骄”。这种狭隘的道德观是非常可怕的,因为,崇尚它的人们,在“我的”利益与“他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往往会选择牺牲“他”而维护“我”。这个“我”指的是人们心中的自己,也是与自己最亲密的群体,比如我的国家、我的民族、我的城市、我的家庭、我自己等等。

这是一种强烈的分别心,也就是二元对立,在这种巨大的对立中,我们会把“我”与外部世界分得清清楚楚。几乎所有的智慧修炼,都是为了对治分别心。因为人间所有的纷争都源于分别心。因为了分别心,才有了贪婪,有了仇恨,有了愚痴,进而也有了战争,有了屠杀,有了堕落,也便有了六道轮回。

然而,人们大多不明白这一点,他们任由这种分别心衍生出的狭隘的道德观,占据世界的主流地位,所以,各种恶性竞争才会发生在世界的每个角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变得越来越疏离与冷漠。也正因为如此,各种各样的悲剧,才会在每个时代、每个国家、每个家庭、每分每秒不断上演:食品、饮料中加入了有毒物质,抢劫、强奸、谋杀、家暴像蚊虫一样滋长,婴儿被当成了大补的食物,欺诈令退休老人失去了养老的那点财产……

我们都知道社会上藏着许多黑暗,也都厌恶那黑暗,但却没多少人愿意融入微弱的大善光明当中。人们甚至不明白自己也是黑暗的一部分。因为,大多数人都太过关注个人得失,太爱惜自己心中的“我”,很少考虑自己的言行会给外部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只觉得一切都理所当然。而所谓的善,就是在考虑自己的同时,多考虑一下别人;大善,更是放下自己的期待,多考虑一下别人。破除不了我执的时候,你就很难真正做到这一点。

其实,“我”是什么?它只是一个绝妙的假象。

我们的身体不断发生着变化,我们的想法和习惯,也因为各种经历而不断变化着。我们已经不是昨天的那个人,也不是前一秒钟的那个人了,我们或许已经厌倦了去年爱过的东西,甚至厌倦了以前爱过的人,厌倦了曾经享受过的某种生活方式。我们的各种观点更像天上的云朵一样,不断改变着模样。

有个学生告诉过我,她曾经对分手的男朋友说过自己会等他两年,谁知道,一年后那个男孩子真来找她,但她的感觉已经完全改变了。想起这件事的时候,她总是觉得自己做了件蠢事,感到羞愧不已。她不明白,她的愚蠢并不在于做过什么事、说过什么话,而在于她不知道小爱只是一种情绪,语言也是一种情绪。即便她是真诚的,寄托了某种情绪的语言,也总是在说出口的那一刻就结束了,因为情绪不断在变。再者,无论愚蠢还是聪明,都是过去了的事情,事情一旦过去,就变成了回忆,也无需去在意了。

好多人就是忘不掉过去的事情,放不下对未来的担忧,才会活得非常痛苦。

其实,执著于自己的愚蠢和过错,也是因为觉得这个世界上有一个永恒的“我”。我聪明吗,我做的事情人家满意吗,人家喜不喜欢我,我能不能获得更多的机遇,我是不是一个优秀的人……我们时常勾勒着一个虚幻的形象,并且把它当成真实的“我”。我们不断要求别人去理解“我”,去接纳“我”,而且,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我们不断调整着自己的观点,甚至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去做的事情。为什么?因为我们害怕寂寞,我们需要被爱。虽然也有人敢于拒绝世界,他们有着独立思考的意识和勇气,但是他们又会陷入另一个误区,那就是傲慢。他们认为自己比别人更加优秀,还是在执著那个看起来非常真实的“我”。

但是,所谓的“我”,只是因缘聚合之物,跟因缘链上任何一个小铁环一样,都在不断改变着形状:经历多了,想法会变,个性也会变;吃多了,身体会发福,多做运动,又会变瘦;耐得住痛的人,还有可能去美容院整容……世界上怎么会有一个不变的“自我”?既然没有恒常的“自我”,那么建立在这个自我假象之上的一切又如何永恒? 

我执就像血管中的垃圾,这些垃圾排不走,就会造成血管的阻塞,令人产生各种不舒服的感觉,烦恼由此而生。清除这些垃圾,恢复血液流通的顺畅之后,不舒服的感觉自然会消除。同样道理,持续地清扫心灵上的污垢,渐渐远离各种执著,让心灵回复一种纯净明朗的状态,了无牵挂,就自然能从各种烦恼之中解脱。当然,这一切,还是从你认知真心,发现世界的真相开始的。

想和菩萨求姻缘是可行的。只不过你过于执念。佛家讲的贪嗔痴都被你占全。感情之事自己过于执念,菩萨也加持不了你。过于执念,贪恋于感情,就像给自己长了一层坚硬的壳,任何教诲和加持都无法在你身上起作用。缘起缘灭自有定数,何必苦苦追寻。这就是姻缘的奇妙之处。

佛教有三个基本的学习和修行的方法,我们称之为“三学”:戒、定、慧。“戒”就是指各种各样的戒律,修行者通过戒律来自我约束。佛教认为,人生充满了苦和烦恼,因为人存在着三种心:贪、嗔、痴。佛教用“三学”来治服这“三心”。“戒”就是来对治“贪”的。贪一般指生理上面的一些欲求,基本戒律都是限制生理方面的追求的。比如说“五戒”,不酗酒、不偷盗等等,都限制了生理上面的贪欲。“定”是用来对治“嗔”的,“定”也就是“禅”。“嗔”就是一种不平衡、嫉妒。把自己和别人一比较,看到别人在哪些方面比自己强,就不高兴,起嫉妒心。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定”,静下心来,不要胡思乱想,不要跟人家攀比。禅定能让你的思想专一,从嫉妒心中解脱出来。“慧”就是“智慧”,它是来对治所谓“愚痴心”的。“愚痴”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笨,用佛教的话说,它是一种“无明”。有“愚痴心”的人,他可能非常聪明,但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愚痴”包含一种执著心,一种颠倒心。什么事情都分得很清楚,你的我的分得很明白,然后就喜欢争执。我们还可以说,那种认死理、钻牛角尖等等,都叫做“愚痴”。佛教所讲的智慧是用来驱除“分别心”或“执著心”的,驱除偏执,驱除钻牛角尖,让你明白世界是整体的,任何事情之间都相互紧密联系,不能简单地对立起来看。在“三学”里,“戒”是基础。而“禅定”是关键,因为前面讲过,禅的修行方法就是入定了之后,让修行者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我,从而发挥“智慧”。禅于是便成了原始佛教的一种求解脱的主要修行方法。佛教发展成大乘佛教之后,禅依然是求证佛道的主要方法。大乘佛教讲“六度”,或者说“六波罗蜜”。“六度”中的“禅度”也即“禅波罗蜜”,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

感情,顾名思义,有感觉才会有感情,没有感觉,哪里会有感情呢?其实感情不是一下子就有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慢慢形成的,只要相互产生感情了,慢慢的,那份感情就会变成爱,这就是爱的来源。感情是外界事物的不同类型的刺激形成的,人的大脑会根据感觉到的信息,分别通过不同的感觉器官反映到大脑中,使人形成了对于该事物的不同品质或属性的认识。人的感觉器官分为眼睛、耳朵、舌头、鼻子和皮肤等五大类,分别形成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五种感受形式。感情是事物的一种特殊属性,它作为一种特殊的刺激信息依附于或隐含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信息之中,并通过人的五类感觉器官作用于大脑,使人形成一种特定的感受形式:情感。总之,情感的感受就是人对事物的价值关系的主观感知过程。感情,是人内心的各种的感觉、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综合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是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反应,以及附带的生理反应。如:喜、怒、哀、乐等,感情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和感受,常跟心情、气质、性格和性情有关。你想要知道女孩子对你有没有感情,都要通过你和她接触的时间内,她对你的表现和她细微的心里,情绪变化。

愚痴就是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善恶不分,颠倒妄取,起诸邪行

愚痴又作无明。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俱舍论》中说:“痴者,所谓愚痴,即是无明。”佛教认为,众生因无始以来所具之无明,致心性愚昧,迷于事理,由此而有“人”、“我”之分。于是产生我执、法执,人生的种种烦恼,世事之纷纷扰扰,均由此而起。因此痴为一切烦恼所依。《唯识论》卷六中说:“于诸理事迷暗为性,能碍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又说:“诸烦恼生,必由痴故。”

痴既为一切烦恼之所依,因而自然也就成了根本烦恼之一。而且它是随顺其他诸根本烦恼共同起着作用。《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五又将随烦恼中覆、诳、谄、昏沉、妄念、散乱、不正知等作为痴的具体表现。佛教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消灭无明,断灭痴愚。夫道者;以寂灭为体。修者;以离相为宗。故经云: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佛者觉也;人有觉心,得菩提道,故名为佛。(来源于网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9358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