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讲一些不对的话,做出一些错误的行动,或用于观察旁人的动态,辨别忠佞;或用以进行伪装,蒙蔽他人;或用以施放烟幕,迷惑对方,我们称之为“倒言反事”或“施放烟幕弹”。
古代君主有时就用此法来观察大臣对自已是否忠诚。某年秋天,女皇武则天拿出一枝梨花来给宰相们看,按常理梨树一般在春季开花,秋季结果,而现在秋季开花,绝大多数的大臣为了讨好皇帝,极尽吹捧拍马之能事,都说这是上天为武后治国英明有方而降下的祥瑞。只有个叫杜景俭的宰相说:“这花开的不是时候,是我们为臣的有过错所致,不是什么好兆头。”武则天听后夸奖他说:“你才是真正的宰相啊!”
更有甚者,隋文帝担心手下的官吏贪赃枉法,党秘密派遣自己的心腹去贿赂官员,如果有哪个收下了,就进行惩处,以此来肃清吏治。这种方法有时也被某些野心家用来为自己阴谋服务。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秦军的主力被项羽消灭,秦军将领章邯等向诸侯联军投降,丞相李斯已经翦除,赵高感到篡秦的时机已到,阴谋杀死秦二世的胡亥。但他还不清楚群臣是否完全拥护自己。这了试探群臣的倾向,他弄来一头鹿献给二世,说是“我把这匹好马献给陛下。”二世一看,分明是一头鹿,哪里是什么马。便大笑道:“丞相弄错了!怎么把鹿当成马呢”赵高仍坚持说是马。二世不信,就问左右的人。左右的人面面相觑,不知赵高打的什么主意,有的人不敢作声,也有几个人据实说是鹿,但更多的人都奉承赵高,谎说是马。秦二世闻言,大吃一惊,以为自己精神错乱,竟分辨不出是鹿是马。于是就召来太卜,让他为自己占一卦。太卜已经赵高授意,便按照赵高的意思说:“陛下在春秋季节祭祀天地、尊奉宗庙鬼神时,未能严格恪斋戒禁忌,所以神灵惑乱,以致今天鹿马不分。
现在您必须依照至圣大德的做法,严格认真地去行斋戒之礼。”二世听信了太卜的这套鬼话,便躲进上林苑中进行斋戒之札去了。二世一去,赵高就把那些据实说席的人统统杀掉,从此大臣都不敢和他作对了,不久,赵高就下手杀了二世。
“施放烟幕弹”,也并不是暴君、权臣的专利,在特殊情况下,其他人也可用此法来进行伪装,以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风流将军”蔡锷巧妙逃脱袁世凯的魔掌,组织护国军讨袁就是其中一例。
蔡锷是位进步、爱国的军事家,他对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十分不满。袁世凯因此对他怀有戒心。为了控制蔡锷,1913年,袁世凯将他调到北京,加以监视。
蔡锷知道袁世凯对自已有戒心,所以在北京期间,他一面暗中与反袁力量秘密联系,一面装愚弄拙,巧妙地与袁周旋,以麻痹袁世凯及其党羽。
在袁世凯面前,蔡锷有时故意语无论决,一问三不知。一天袁世凯的一个党羽拿出一本赞成帝制的“题名录”,放在蔡萼面前,对这突如其来的“考验”,蔡锷急中生智,挥笔大书“赞成”二字,把自己打扮成帝制的拥护者。还经常与班帝制派人物厮混,打得火热。
蔡锷为了早日逃脱袁世凯所设置的樊笼,他还装做意志消沉,涉足风月场所,结识了名妓小凤仙。小凤仙原是一旗人武官的女儿,父亲死后,她无依无靠,沦落风尘。她粗通文墨,喜缀歌词,更兼有一副侠义心肠。小风仙慧眼识英雄,对蔡锷另眼相待。交往久了,蔡锷也对小风仙有所了解,逐渐推心置腹。这期间,蔡锷装得整日花天酒地,乐而忘返,连公务都搁置起来。还扬言要购买别墅,来个“金屋藏娇”。
朋友们见到私生活一向极严肃的蔡锷竟然拜倒在石榴裙下,大惑不解,密探向袁世凯报告,老奸巨滑的袁世凯也似信非信,继续派人了解蔡锷的行踪。蔡锷的夫人眼看丈夫整日沉捆在小风仙情海之中,便婉言规劝丈夫保重身体。蔡锷与她一番轻声细语,夫人心领抻会。不久,夫妻俩演出一曲吵架反目的双簧剧。一天,夫人借口蔡锷喜新厌旧,大闹起来,蔡锷故意打伤夫人,捣毁家中物品,并扬言要离婚,责令她立即离京南归。蔡夫人披发卧地,呼天呛地,嚷着要回家,闹得不可开交。
密探急忙报告袁世凯,这一回袁世凯真的相信了,还派亲信前去劝架。蔡锷见状,暗自欢喜,就拿出一笔赡养费,打发夫人带着母亲和孩子离京南归。蔡锷这一招,使老好巨滑的袁世凯蒙在鼓里,放松了对蔡锷的防范。不久,蔡锷在小凤仙等人的帮助下,逃离北京潜回云南,组织护国军,发动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袁护国斗争。
商场如战场,有些生意人,为了施放烟幕,迷惑对方,使之上当受骗,将“施放烟幕弹”之术,用到生意场上。一次,我国外贸人员同某国裘皮商人谈生意。由于国际市场上供大于求,有些商人的裘皮积压了不少,我国外贸人员也急于报销此货。在休息间,一名外倒商人递给我外贸人员一支香烟,搭讪问道:
“今年中国黄狼皮比去年好吧”
“不错。”
“如果我想买15—20万张不成问题吧”
“没问题。”
于是外国裘皮商人主动递上5万张稳盘走单,价格比一般市场价格高出5%。我外贸人员真是喜出望外,可正当我国外贸人员为推销了裘皮又卖得了一个好价钱而举杯庆幸时,这个外商在国际市场上以低于我国的价格大量抛售黄狼皮。原来他有一大批存货,急于推销这批货物,于是反其道而行之,装作要大量购进我裘皮的样子,并用高价格稳住我们。就在我们等着和他做这笔买卖时,他却乘机大量抛售存货,使我们错过了时机,蒙受了经济损失。
秦兵马俑中间的墙体内啥宝贝也没有,就是用来承重的,跟普通的墙没有多大区别,但要说起这堵墙的设计思路,却非常有意思。
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秦始皇是中国最牛的皇帝,没有人可以跟他比肩。
虽然说他曾经焚书坑儒,搞了点迷信,但瑕不掩瑜,他毕竟消灭了六国,统一了中国。
所以历代统治者很少有人不崇拜秦始皇的,都对他顶礼膜拜,说他是千古一帝。
从统治者角度来说,秦始皇非常伟大,但从当时的百姓角度来讲,他不仅是个暴君,还是个荒*无度的家伙。
众所周知,不仅仅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秦始皇在位的时候还修建了长城、阿房宫,长城的名声比兵马俑还响亮。
但长城上的每一块砖头都撒下了百姓的斑斑血泪,长城下填满了劳动人民累累白骨。
善于创造人间奇迹的,都是封建专制国家,台上的那位都是暴君独断者。
法国、德国、英国和美国就没有什么所谓的奇迹,真正人道的统治者会以人为本,不劳民伤财,搞这些面子工程。
不过既然有奇迹存在,那我们也不妨去骄傲一下,毕竟它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我们要说的秦兵马俑,它的总设计师是秦国的丞相李斯,大将章邯负责监工,修建兵马俑耗时长达39年之久,兵马俑是跟修建秦始皇陵墓同步进行的。
1974年,兵马俑开始发掘,得见天日。
1976年法国一个政要参观后竖起了大拇指,他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又出现了一个奇迹。
从兵马俑发掘之后,几乎每个外国政要来中国参观都要去看看。他们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不看秦俑,不能说到中国。
1979年对外开放参观后,兵马俑每年都会迎来来自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大洲的游客,他们风尘仆仆赶到西安,为的就是一睹兵马俑的雄伟英姿。
可是不少朋友参观兵马俑的时候,在惊叹它的雄伟壮观的同时,脑子里都会不约而同产生一个疑问,在一排排千姿百态的兵马俑中间都有一堵堵宽厚的土墙。它们为什么立在中间,显得有点不伦不类,大煞风景。
修墙的初衷是为什么?为什么要修建这堵墙,是怕兵马俑们吵架斗殴,把它们隔离开吗?还是怕它们受不了风寒,修墙遮挡?
这些墙是原先就存在,还是我们现代人发掘之后建造的?
假如这些墙原来就有,会不会藏着什么惊天的秘密,我们的考古工作者为什么不把它们挖开一看究竟呢?
考古学家告诉我们,这些墙是原先就存在的,里面有没有东西不能确定,可是这些墙千万不能动。
至于为什么不能动,要从兵马俑的结构说起。
兵马俑并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样子,它原先是一个巨大的房子,或者你说是个大宫殿也行。总之它是在室内的,不是露天的。
兵马俑是个大大的房子,上面还有遮蔽的盖子,盖子可能是木头等建材做的。
因为兵马俑面积太大,这些盖子不可能是一个整体,是一部分一部分组成在一起。
这样的话,中间必须要有承重的东西支撑,才会把顶子非常牢靠地连接在一起。
可是这些"屋顶"为什么不见了呢?因为时间久远,把木质房顶腐蚀了,风化了,所有的屋顶都变成了粉尘。
为了证明这一点,考古学家专门做了模拟实验,推断出当时修建的步骤:
修墙的过程是怎样的?1、 根据兵马俑的规模,先在周围挖上5到6米深度的土坑,然后再用工具一边夯一边填土,一层层把它夯实。
2、 在兵马俑中间每隔一定距离修一道墙,一共修建11道墙,这些墙也要跟修建围墙的工序一样,挖坑,然后一层层夯实。
3、 在修墙之前在墙体下面铺上一层层砖块作为地基。
4、 土墙中间用有规律竖立起一根根木头,并把它们用横木相互连接在一起。
5、 横着用棚木搭建屋顶,用材料造型后进行全面加固,全部采取防水、防火、防潮材料。
6、 修建数条有角度的坡道,然后把兵马俑顺着坡道放入指定位置,然后封闭通道。
这时候兵马俑坑就变成了一个大地宫,一个规模大但却有点简陋的地宫。
到这个时候,大家都明白了吧,兵马俑中间的厚厚土墙就是承重墙,用以支撑"屋顶"的,里面根本不可能有什么秘密和宝贝。
如果有的话,也是碎木屑子。
我们知道,现在这些土墙已经失去了承重的作用,不过即使这样土墙也不能动。首先,土墙也是兵马俑的组成部分,也是非常珍贵的文物,跟我们农村家里的土墙不能相提并论。如果没有了它们,兵马俑整体布局就不完整,变得支离破碎。
其次,那一道道墙依旧起着美化兵马俑的作用。试想如果没有了这些墙,兵马俑就乱糟糟一片,看起来似乎也不太美观。
最后一点,那就是这一堵堵墙对兵马俑在一定程度上起着保护作用,减缓了气流的流动速度,延长了兵马俑的寿命。
老马识途
管仲春秋时代齐桓公的相国、隰xi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白话管仲、隰朋跟随齐桓公讨伐孤竹国,春天出发,冬天才获胜返回,在回国的时候迷失了方向。管仲对齐桓公说:“老马有认路的特长,可以利用它。”就挑选了几匹老马放在队伍前面走,队伍跟在老马后面,最后找到了回国的道路。
退避三舍 tuì bì sān shě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
外流忘十几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
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
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
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
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
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
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
“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
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
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
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
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
战的胜利。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卧薪尝胆
吴王阖闾打败楚国,成了南方霸主。吴国跟附近的越国(都城在今浙江绍兴)素来不
和。公元前496年,越国国王勾践即位。吴王趁越国刚刚遭到丧事,就发兵打越国。吴越
两国在槜李(今浙江嘉兴西南,槜音zuì)地方,发生一场大战。
吴王阖闾满以为可以打赢,没想到打了个败仗,自己又中箭受了重伤,再加上上了年
纪,回到吴国,就咽了气。
吴王阖闾死后,儿子夫差即位。阖闾临死时对夫差说:
“不要忘记报越国的仇。”
夫差记住这个嘱咐,叫人经常提醒他。他经过宫门,手下的人就扯开了嗓子喊:“夫
差!你忘了越王杀你父亲的仇吗?”
夫差流着眼泪说:“不,不敢忘。”
他叫伍子胥和另一个大臣伯嚭(音pǐ)操练兵马,准备攻打越国。
过了两年,吴王夫差亲自率领大军去打越国。越国有两个很能干的大夫,一个叫文种,
一个叫范蠡(音lí)。范蠡对勾践说:“吴国练兵快三年了。这回决心报仇,来势凶猛。
咱们不如守住城,不要跟他们作战。”
勾践不同意,也发大军去跟吴国人拼个死活。两国的军队在大湖一带打上了。越军果然
大败。
越王勾践带了五千个残兵败将逃到会稽,被吴军围困起来。
勾践弄得一点办法都没有了。他跟范蠡说:“懊悔没有听你的话,弄到这步田地。现在
该怎么办?”
范蠡说:“咱们赶快去求和吧。”
勾践派文种到吴王营里去求和。文种在夫差面前把勾践愿意投降的意思说了一遍。吴王
夫差想同意,可是伍子胥坚决反对。
文种回去后,打听到吴国的伯嚭是个贪财好色的小人,就把一批美女和珍宝,私下送给
伯嚭,请伯嚭在夫差面前讲好话。
经过伯嚭在夫差面前一番劝说,吴王夫差不顾伍子胥的反对,答应了越国的求和,但是
要勾践亲自到吴国去。
文种回去向勾践报告了。勾践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文种,自己带着夫人和范蠡到吴国去。
勾践到了吴国,夫差让他们夫妇俩住在阖闾的大坟旁边一间石屋里,叫勾践给他喂马。
范蠡跟着做奴仆的工作。夫差每次坐车出去,勾践就给他拉马,这样过了两年,夫差认为勾
践真心归顺了他,就放勾践回国。
勾践回到越国后,立志报仇雪耻。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气,在吃饭的地方挂上一
个苦胆,每逢吃饭的时候,就先尝一尝苦味,还自己问:“你忘了会稽的耻辱吗?”他还把
席子撤去,用柴草当作褥子。这就是后来人传诵的“卧薪尝胆”。
勾践决定要使越国富强起来,他亲自参加耕种,叫他的夫人自己织布,来鼓励生产。因
为越国遭到亡国的灾难,人口大大减少,他订出奖励生育的制度。他叫文种管理国家大事,
叫范蠡训练人马,自己虚心听从别人的意见,救济贫苦的百姓。全国的老百姓都巴不得多加
一把劲,好叫这个受欺压的国家改变成为强国。
三十六计中有一计‘围魏救赵’,讲的是:“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意思是攻打集中的敌人,不如设法分散它而后再打。先打击气势旺盛的敌人,不如后打击气势旺盛的敌人。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是讲战国时期齐国与魏国的桂陵之战。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欲释失中山的旧恨,便派大将庞涓前去攻打。这中山原本是东周时期魏国北邻的小国被魏国收服,后来赵国乘魏国国丧伺机将中山强占了,魏将庞涓认为中山不过弹丸之地,距离赵国又很近,不若直打赵国都城邯郸,既解旧恨又一举双得。魏王从之,欣欣然似霸业从此开始,即拨五百战车以庞涓为将,直奔赵国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急难中只好求救于齐国,并许诺解围后以中山相赠。齐威王应允,令田忌为将,并起用从魏国救得的孙膑为军师领兵出发。这孙膑曾与庞涓同学,对用兵之法谙熟精通。魏王用重金将他聘得,当时庞涓也正事奉魏国。庞涓自觉能力不及孙膑,恐其贤于己,遂以毒刑将孙膑致残,断孙两足并在他脸上刺字,企图使孙不能行走,又羞于见人。后来孙膑装疯,幸得齐使者救助,逃到齐国。这是一段关于庞涓与孙膑的旧事。
且说田忌与孙膑率兵进入魏赵交界之地时,田忌想直逼赵国邯郸,孙膑制止说:解乱丝结绳,不可以握拳去打,排解争斗,不能参与搏击,平息纠纷要抓住要害,乘虚取势,双方因受到制约才能自然分开。现在魏国精兵倾国而出,若我直攻魏国。那庞涓必回师解救,这样一来邯郸之围定会自解。我们再于中途伏击庞涓归路,其军必败。田忌依计而行。果然,魏军离开邯郸,归路中又陷伏击与齐战于桂陵,魏部卒长途疲惫,溃不成军,庞涓勉强收拾残部,退回大梁,齐师大胜,赵国之围遂解。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的故事。又后十三年,齐魏之军再度相交于战场,庞涓复又陷于孙膑的伏击自知智穷兵败遂自刎。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纸上谈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做,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如果用
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附近)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明朝刘如孙根据这个有名的历史故事,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一句“朝野犹夸纸上兵”。后来,人们便引申出“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只会空谈教条,却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揭竿而起
秦朝统治时期,全国人口不过二千万,但是被征发筑长城、守卫开发南方、修筑奢华的阿房宫、造秦始皇大墓等等劳役,合起来共用了二三百万人之多,耗费了不知多少人力财力。百姓们的负担太重了,生活得很苦很惨。
公元前二零九年阳城(河南省登封县东南)的地方官派了两名军官押送九百名民工到渔阳(北京市密云县西南)去防守。他们每天都急着赶路,怕误了日期。因为秦朝的法令很严酷,误了期限,就要被杀头。
这些人走到大泽乡(安徽省宿县东南)时,赶上连日大雨,路被淹没,无法通行。他们只好停下等待,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了。
民工中有一个叫陈涉的,他和他的朋友吴广偷偷商量:“这里离渔阳有几千里远,怎么走也赶不上期限了,难道我们白白去送死吗?”吴广说:“咱们逃跑吧。”陈涉说:“不行,逃走被抓回来也是死,反正都是死,不如起来造反,就是死了也比白送死强,百姓们吃秦朝的苦也吃够了。听说秦二世是小儿子,该当皇帝的是他哥哥扶苏。还有楚国的大将项燕是条好汉,咱们打着扶苏和项燕的名义,号召天下人去打二世,楚国的人一定会来帮助我们的。”
于是陈涉把大家召集起来说:“男子汉不能白白去送死,死要死出个名堂。王侯将相,难道是命中注定的吗?”
大家赞成,一致推选陈涉、吴广为首领,九百人一下子把大泽乡占领了,他们打起了“楚国”的旗号。临近的农民听到消息纷纷响应,没有武器,他们就砍木棒做刀枪,削了竹子做旗竿,队伍很快壮大起来,历史上把这叫做“揭竿而起”。
这支起义军打下了陈县(河南省淮阳),陈涉被拥戴为“王”,国号叫“张楚”。
在这支起义军的带动下,各地百姓纷纷杀了官吏,响应起义,风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
但是因为起义军的战线太长,号令不统一,在秦军的猛烈反击又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仅维持了三个月就失败了,陈涉也被叛徒杀害了。但是由他们点起的反秦烈火到处燃烧起来,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破釜沉舟
秦朝末年,由于秦王朝的残酷统治,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反抗。公元前208年,刘邦和项羽两支队伍汇合,共同推举楚怀王的孙子做楚王。军威大震。这时.原来被泰国灭亡的魏、赵、燕、韩等国家,也乘机恢复起义,并与楚国结成反秦联盟。秦二世胡亥慌忙派出人马到各地去镇压。秦将章邯率领20万大军.进攻赵国,把赵王围困在巨鹿。赵国急忙向楚国求救。楚王于是派遣宋义做主帅. 项羽为次将,带兵去援救赵国。可是宋义并不急于赶去救赵,
他打算先让秦赵双方打得两败俱伤,然后出击,从中获胜,以保存实力.带着人马缓缓行进,到了安阳地方.还停下来休息了46天。项羽心急如焚.多次劝说宋义赶到茂鹿迎击泰国,但遭到宋义的拒绝。他在一气之下,把宋义杀了,夺取了兵权。他派缆布与浦将举带领2万兵马,渡过滔滔的漳水。直奔巨鹿,与秦军交锋,仅获小胜。在赵国的一再请求支援之下,项羽率领全军渡过了漳水,准备和秦军决一死战。
项羽看见秦军人马众多.士气正盛.要打败强大的秦军,就必定要想出一个好的战法才行。于是,他命令士兵们把渡船统统凿穿,沉下水底;又把行军煮饭的锅也都打得粉碎,每人带着三天的干粮。在这样的情况下,退路没有了,粮食也不多了,不战胜敌人,就只有死路一条。楚军的将士们激昂振奋,互相勉励,人人都抱着进则生、退则死的决心,拼命向前。
两军相遇勇者胜。秦军虽然人马众多,也抵档不住抱着必死决心的楚军。经过几次激烈的血战,秦军终于崩溃了。项羽就是这样用“破釜沉舟’”办法来激发士气,战胜了强大的敌人。
启示
人们用“破釜沉舟”比喻有进无退的坚定决心。在成就某一事业时,就应该懂得不论是学习或工作都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不断进取,坚定不移地向目标冲刺,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约法三章
成语约法三章的拼音:yuè fǎ sān zhāng
成语约法三章的典故:原指订立法律与人民相约遵守。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
成语约法三章的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汉书·刑法志》:“高祖初入关,约法三章。”
用成语约法三章的 造句:我们很郑重地和工头~,什么时候交稿,什么时候看校,什么时候拼版。(邹韬奋《经历·种种尴尬》)
四面楚歌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
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
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
的项羽部队。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
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
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禁地了吗?
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看,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
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泪,在旁的人也非常难
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一会,项羽骑上马,带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突围逃走。边逃
边打,到乌江畔自刎而死。
因为这个故事里面有项羽听见四周唱起楚歌,感觉吃惊,接看又失败自杀的情节,所以
以后的人就用“四面楚歌”这句话,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
孤立窘迫的境地。
凡是陷于此种境地者,其命运往往是很悲惨的,例如某人因经常与坏人为伍,不事生
产,游手好闲;但后来却破那些坏人逼迫的无以为生,求助于别人时,别人也应他平日行为
太坏,绝不同情更不理睬,这人所处的境地便是“四面楚歌”。又如学校里讨论学术问题,
其学生不学无术(成语,意即没有学术)
、信口雌黄、颠倒是非,同学们群起而攻之,这学生便完全处于孤立地位,这也可叫做
“四面楚歌”。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好好的做人,脚踏实地的做
事,若是行差踏错,就未免要遭受“四面楚歌”的厄运了。
气壮山河
出处宋·陆游《老学庵笔记》 赵元镇丞相与谪朱崖,病亟,自书铭旌:“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 山河壮本朝。” 释义 比喻人的豪迈之气如同高山大河。 故事 南宋大臣赵鼎出身贫寒,四岁就失去父亲,在母亲抚养和 教育下成长。他二十一岁考中进士,当官时敢于批评权贵,受
[首页] 以卵击石
出处《墨子·贵义》 以其言非吾言者,是犹以卵投石也,尽天下之卵,其石犹是也, 不可毁也。 释义“以卵投石”也称“以卵击石”,意思是鸡蛋碰石头。比喻自 不量力,自取灭亡。 故事 有一年,墨子前往北方的齐国。途中遇见一个叫“曰”的人, 对墨子说:“您不能往北走
[首页] 之乎者也
出处: 《湘山野录》 (太祖)上指门额问普曰:“何不只书朱雀门,须著之字安用”普 对曰:“语助”。太祖笑曰:“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释义: 讥讽文人咬文嚼字,不讲实际。 故事: 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在当上皇帝以后,准备拓展外城。 他来到朱雀门前,抬头看见门额
[首页] 洛阳纸贵
晋代文学家左思,小时候是个非常顽皮、不爱读书的孩子。父亲经常为这事发脾气,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气得很,不肯好好学习。 有一天,左思的父亲与朋友们聊天,朋友们羡慕他有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左思的父亲叹口气说:“快别提他了,小儿左思的学习,还不如我小时候,看来没
[首页] 道听途说
春秋时代,齐国有个人叫毛空,他爱听那些没有根据的传说,然后再把自己听到的津津有味地讲给别人。有一次,毛空听到一只鸭和一块肉的事,他觉得非常稀奇,便告诉给艾子。他说:“有一个人,养了一只特别能生蛋的鸭,那鸭一天能生一百多个蛋。”他见艾子笑了,又说:“
[首页] 不远千里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见梁惠王。王曰:“支!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释义: “不远千里”又称:“不远千里而来”,表示不以千里为远来到 某地,比喻不畏路途遥远。 故事: 梁惠王见了孟子,热情地说:“先生,您不以千里为远来到我们魏国,一定
[首页] 毛遂自荐
在战国的时候,有权有钱的人很喜欢供养一些有才能的人,以增强自己的势力,在有事、需要有人出意见的时候,就让他们策划谋略,替自己解决问题。这样的人被称做食客,也叫门下客。 赵国的宰相平原君势力庞大,家中养了几千名食客。其中有位叫毛遂的食客,待了三年,都没
[首页] 内助之贤
晏婴是战国时齐景公的宰相,躯体不甚高大,据云长不满六尺(相当现在四尺三寸)但 他很有才干,名闻诸侯,有一天晏婴出门,坐看车子,由他的御者(马车夫)驾车。那位御 者的妻子很贤淑,当御者驾看车子,经过自己家的门口时,他的妻子在门缝里偷看,看见她 丈夫挥看马
千里送鹅毛
出处徐谓《路史》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释义: 比喻礼物虽轻而情意深厚。 故事: 有一个地方官,偶然得到了一只稀有的飞禽——天鹅,便派一位名叫缅伯高的心腹拿去向皇帝进贡。缅伯高抱着天鹅,走到潘阳湖边时,忽然觉得应该停下来给天鹅洗个澡,就小心翼翼地将天鹅
[首页] 高枕无忧
春秋的时候,齐国有一位叫做孟尝君的人,他在家里养了三千个客人,孟尝君把这些人分成上、中、下三种等级!上等的客人每天都可以吃到大鱼大肉、出门的时候还有车子可以坐;中等的客人每天只有吃到鱼和菜;下等的客人每天吃到的就只有蔬菜而已。 有一天,孟尝君的朋友介
[首页] 如鱼得水
出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妥之曰:“孤之有孔 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释义 就如鱼儿得到了水一样,比喻得到了与自己情投意合的人 或很适合自己的环境。 故事 诸葛亮,字孔明,襄阳人。刘备,
[首页] 一鸣惊人
战国时代,齐国有一个名叫淳于髡的人。他的口才很好,也很会说话。他常常用一些有趣的隐语,来规劝君主,使君王不但不生气,而且乐于接受。 当时齐国的威王,本来是一个很有才智的君主,但是,在他即位以后,却沈迷于酒色,不管国家大事,每日只知饮酒作乐,而把宜切正
[首页] 曲高和寡
战国时,楚国大夫宋玉才能很高,但是他写的文章太深奥,许多人都看不懂。有些人因此不满,背后说他为人孤傲。楚王听到,就把他找来问道:“人们经常在后面议论你,对你不满意,是不是你的行为哪里不端正,要好好检讨一下
[首页] 赤膊上阵
释义: “赤膊”,不穿衣甲。比喻作战毫无掩护或不讲策略。 出处: 《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却了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 故事: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军阀割据,互相攻伐。割据凉州军阀马腾,被曹操
[首页] 举一反三
有一天,"至圣先师"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我举出一个墙角,你们应该要能灵活的推想到另外三个墙角,如果不能的话,我也不会再教你们了。 后来,大家就把孔子说的这段话变成了“举一反三”这句成语,意思是说,学一件东西,可以
[首页] 栩栩如生
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经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忘与 [首页] 当务之急
出处《孟子·尽心上》 孟于曰:“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 务。 释义 意思是指当前应该做的事情中最急需办的事。 故事 有一次,孟子的弟子问起,现在要知道和要去干的事情很 多,究竟应该先知道和干些什么。孟子回答说: “有智慧的人无所不
[首页] 鹏程万里
传说我国古代有一种鹏鸟,是一种名叫“鲲”的大鱼变成的。它的背长达几千里。每年六月,它都要飞往南海的“天池”,它把翅膀一拍,天池的水就被击起三千里的浪花。它乘着旋风,一下子能飞越九万里的高空。一些小鸟很不理解地问它:“你为什么要飞到九万里以外的天边呢
[首页] 一代楷模
隋朝末年,隋场帝穷兵默武骄奢*意。好大喜功,先是开凿大运河,后来几次兴兵东征,大举侵略朝鲜。全国的青壮男子大多数被抽调修河、当兵。土地无人耕种,苛捐杂税年年增加,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天下即将大乱。 当时正在山西马邑作地方官的李靖,对国家形势的严峻形
[首页] 马首是瞻
出处: 《左传·襄公十四年》荀偃令曰:“鸡鸣而驾,基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释义: “瞻”是看的意思。这则成语的本意是,作战是士兵看着主 将的马头决定行动的方向。现在用来比喻服从指挥或者乐于追随。 故事: 战国时,晋淖公联合了十二个诸侯国攻伐秦国,指挥联军
[首页] 千金买邻
在南北朝的时候,有个叫吕僧珍的人,他世代居住在广陵地区。他为人正直,很有智谋和胆略,因此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而且远近闻名。吕僧珍家住在城北,家里并不宽敞,平时再加上不少人在这里出入,就显得更小了。于是有人劝他再买套更宽敞的房屋。他说:“已经够用了
[首页] 上行下效
春秋时,齐景公自从宰相晏婴死了之后,一直没有人当面指谪他的过失,因此心中感到很苦闷。 有一天,齐景公欢宴文武百官,席散似后,一起到广场上射箭取乐。每当齐景公射一支箭,即使没有射中箭鹊的中心,文武百官都是高声喝彩:“好呀! 妙呀
[首页] 死灰复燃
西汉时,韩安国是汉景帝与梁孝王身边一个很受欢迎的人。但是他年轻的时候,也曾经发生过一段曲折的故事。 由于受到某件事的牵连,他被送进监狱等最后的判决下来。在监狱里有一个叫田甲的看守,对他非常不礼貌,常常毫不留情地羞辱他。有一次安国被欺负得太过份,就告诉
[首页] 家徒四壁
汉朝的司马相如是当时一个有名的才子,不过他的家境很不好。 有一天,大财主卓王孙邀请他到家里吃饭,顺便让司马相如表演他的琴艺。卓王孙的女儿那时候刚死了丈夫,名叫文君,对音乐很有兴趣。当司马相如在宴会上弹琴时,知道文君也在场,就用音乐表达他的爱意。宴会结
[首页] 飞鸟惊蛇
释亚楼是唐代一位和尚。他久居寺庙,烧香念经。别的和尚空闲时就偷偷下棋睡觉,释亚楼却买了砚墨笔纸练习书法。有时深更半夜,他还在苦苦练习。一年年过去,他写字的功夫越来越深。许多烧香拜佛的人,也来请他写字。他都一一答应。 他的草书,写得尤其飘逸奔放。有人问
[首页] 风声鹤唳
西晋末年发生内乱,因为长期的动荡不安,最后西晋不幸灭亡,琅琊王司马睿就在建康建立了东晋。当晋朝渡江来到南方,胡人就霸占了北方,不过,北方后来被前秦全部占领,与江南的东晋对立。 当时前秦的首领叫苻坚,他请汉人王猛当他的宰相,一心要让国家变得十分强盛。为
[首页] 车载斗量
三国时代,西蜀和东吴发生战争,可是东吴渐渐抵抗不了西蜀,所以,派出赵咨向魏国求救。当时吴国和魏国之间,也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吴国仍然不得不去请求魏国的帮忙。赵咨一到许都,魏文帝曹丕的态度十分傲慢,因为他瞧不起东吴,于是,他故意问赵咨:“东吴像你这样的
[首页] 一寒如此
战国时,范睢当上了秦国宰相。他本是魏国人。那时魏国“中大夫”须贾怀疑他与秦国私通,宰相魏齐叫人把他痛打了一顿后扔到厕所里。范睢没有死,他带着伤痛逃到了秦国。秦昭王很赏识他的才干,封他为宰相。 不久,秦国发兵攻打魏国。魏国立即派中大夫须贾去秦国求和。范 [首页] 画饼充饥
三国时期,有一个人叫卢毓,在魏国做官,由于他为魏文帝曹丕出了许多好主意,因此,受到朝廷器重,升为侍中、中书郎。 有一次,魏文帝对卢毓说:"国家能不能得到有才能的人,关键就在你了。选拔人才,不要取那些有名声的,名气不过是在地上画一个饼,不能吃的。" 卢毓回
[首页] 千载难逢
出处:《韩昌黎全集·潮洲村史谢上表》当此之际,所谓千载一时不可逢之嘉会。 释义: “载”,午。“逢”遇。千年也难得碰到一次。形客机会极其难得。 故事: 唐代著名的文学家韩愈,小时候就成为孤儿由他的嫂子抚养。他刻苦自学。年轻时代就博览群书,在学问方面打下了坚
[首页] 不寒而栗
汉武帝时,有一个人名叫义纵,因为受到太后的恩宠,做了上党郡某县令。上任以后,公务办得很出色,案子处理上敢作敢为,不论是有钱有势的豪绅,还是平民,只要犯了法,义纵秉公审办,皇上很赞赏他,调他做河内郡都尉。一到任,他立即把祸害一方的豪门大族满门抄斩,一时
[首页] 士别三日
三国时代东吴的吕蒙,可说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周瑜死后,他继任东吴的都督。设计击败了蜀汉的关羽,派部将潘璋把关羽杀死后,不久地也死去。 吕蒙本来是一个不务正业不肯用功的人,所以没有什么学识。鲁肃见了他,觉得没有什么可取的地方,后来,鲁肃再遇见他时,看见
[首页] 晏子使楚
晏子出使到楚国去。楚国的君臣想耍笑一下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他们知道晏子是个矮个子,就在大门旁边开了一个小洞,让晏子从这个小洞进城去。 晏子走到小洞前边,看了看,说:“这是狗洞,不是城门。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洞进。今天,我是出使楚国,不是出使狗国。请
[首页] 小巫遇见大巫
三国时期,东吴孙权身边的名将张绂,事个非常有才华的人,不但能写诗,还擅长作赋。当时著名的文学家陈琳是他的同乡,陈琳著有《武库赋》,张绂看过后非常欣赏,便写了封信称赞陈琳的文才。陈琳回信说:“我在河北,几乎与天下隔绝,这里写文章的人少,容易被人注意,
[
作壁上观zu b shng guān
[释义] 壁:壁垒;营寨周围的高墙。在壁垒上观看别人交战。比喻从旁观望;置身事外。
[语出] 《史记项羽本纪》:乃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正音] 观;不能读作ɡun。
[辨形] 作;不能写作做;壁 ;不能写作璧。
[近义] 袖手旁观 隔岸观火 坐观成败 冷眼旁观 坐视不救 置身事外
[反义] 见义勇为 拔刀相助
成语故事编辑
秦朝末年,项羽与叔父项梁起兵反秦,推举楚怀王之孙为楚王,军威大震。已被秦朝灭亡的赵、魏、燕、韩诸国,也伺机复国,与楚王结盟反秦。项梁率军接连取胜,秦二世胡亥急遣大将章邯统领大军镇压。定陶一战,楚军大败,项梁战死。章邯遂挥师攻赵,围困赵王于巨鹿。赵王向楚王紧急求救。楚王以宋义为主将,项羽为副将,率师援赵。宋义力图避开秦军锋芒,保存实力。楚军开抵安阳,竟一驻四十六天,只待秦赵厮杀两败俱伤,才挥戈出击。这就急煞项羽。他几番催促宋义渡河作战,都被拒绝。宋义甚至说:冲锋陷阵,我不如你;筹谋划策,则你不如我。项羽一怒之下,杀了宋义号令全军,并报告楚王。楚王命项羽为主将。项羽亲率全军渡过漳水,旋即破釜沉舟,每人只发三天干粮,与秦军决一死战。此时,集结在前线的已有十几支各地援赵部队。各路援军见秦军势大,都固守营寨,不敢轻易出战。楚军一到,立即发动猛攻。一场恶战,杀声震天。楚军将士似出山猛虎,以一当十,直杀得秦军落花流水,溃不成军。各路援军在自己营垒上看到了这一壮观场面。楚军大捷,项羽从此成为各路反秦部队的领袖。
作壁上观造句
他确实有困难,身为他的朋友,能忍作壁上观而不理会吗
哪知她这话一出口,引来原只作壁上观的几个妇人也七嘴八舌地说起来。
吾且为诸君尝之。诸君但作壁上观。酒以待吾归!
我以为对于校长主张去留的人,俱不免各有其复杂的背景,所以我是作壁上观的。
若作壁上观,则难以进 入作者的规定情景。
正在高飞幸灾乐祸,准备作壁上观的时候,那个魁梧汉子突然转了方向,向着高飞走来。
说完话,拉着谢慧兰退后了几步,作壁上观。
反正熊先生作壁上观,这是神仙打仗,百姓遭殃啊。
连容云等人自是作壁上观,领头蒙面人则带着几人紧盯着他。
修行有法,头脑必能在激斗中如同作壁上观者一番,冷静有余,机智亦足。
作壁上观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
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者也,择其善鸣者而作壁上观之鸣。
教师仍然不能作壁上观,而应成为学生互评互改过程中的组织者。
他从来不管别人的闲事,就算是最好的朋友和别人吵架了,他也只是作壁上观,不出手相助。
这件事我插不上手,只能作壁上观。
观棋局宜作壁上观,不宜动口和动手。
人心不古了!看到流氓欺负弱小,围观路人都只作壁上观。
学校墙壁上的标语
1、不为失败寻理由,只为成功觅方法。
2、读书丰底蕴,清气溢师心。
3、理想是力量的泉源、智慧的摇篮、冲锋的战旗、斩棘的利剑。
4、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无志者只有千难万难。
5、含泪播种,含笑收获。
6、热爱书籍,享受阅读,品味人生。
7、十年寒窗寂寞伴,一朝成名幸福随。
8、严谨代替松散,行动代替愿望。
9、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
10、一心一意做文明使者,一举一动展郑航风采。
11、我心一片磁针石,不读清华不肯休。
12、让学习成为终身的必需,让读书成为永远的习惯。
13、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美。
14、博学慎思,明辨笃行。
15、静中显竞,竞中取胜。
16、远大抱负始于高中,辉煌人生起于今日。
17、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玺。
18、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9、志强智达,言行行果。
20、勉之期不止,多获由力耘。
21、学海无涯勤可渡,书山万仞志能攀。
22、强通河学子体魄,树体育品牌特色。
23、淡薄明智,宁静致远。
24、鸟儿因翅膀而自由翱翔,鲜花因芬芳而美丽,校园因文明而将更加进步。
25、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26、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
27、学在苦中求,勤中练;不怕学问浅,怕志短。
28、黑发不识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9、用功德规范言行,用文明点亮郑航。
30、不读清华不肯休,我心一片磁针石。
31、读高雅书,做高尚人。
32、我自信我出色,我努力我成功。
33、用所有热情换回时间,让青春烈火燃烧永恒。
34、微笑是我们的语言,文明是我们的信念。
35、行者常至,为者常成。
36、求实踏实,落实诚实。
37、好习惯成就一生,坏习惯毁人前程。
3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9、绿色校园鸟语花香,环保成果你我共享。
40、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41、举止文明讲礼貌,郑航因你而骄傲。
42、勤学,勤思,勤问,苦钻。
43、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
44、无一事不学,无一时不学,无一处不学,成功之路也。
45、微笑,微笑,并且继续微笑。
46、只要能收获甜蜜,荆棘丛中也会有蜜蜂忙碌的身影。
47、摒弃侥幸之念,必取百炼成钢;厚积分秒之功,始得一鸣惊人。
48、力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49、不经过琢磨,宝石也不会发光。
50、勤细实树形象,教研改铸师魂。
51、人有多少知识,就有多少力量。
52、病从口入,请讲卫生。
53、超越自我防分化,挑战极限谱新高。
54、牢记目标,勇往直前。
55、在人生旅途中没有到达终点,我不会提前下来。
56、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57、节约是美,浪费是丑。
58、静以休身,俭以养德。科学作息,充沛精力。
59、品味书香,品味生活,修身养德,诗意人生。
60、芳草茵茵,足下留情。
作如是观的意思和近义词反义词造句中文:作如是观
读音:zu r sh guān
正音:是;不能读成s。
辨形:观;不能写成砚。
作如是观的意思:形成这样的看法。表示对某事物所持的观点。
出处:宋苏轼《答孔子君颂》:应当正远,作如是观。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泛指对某事物作如此看法
作如是观造句
1、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鸠摩罗什《金刚经》
2、人生如逆旅,却作如是观。
3、你是我的禅,秀色可参,我作如是观,要你喜欢。
4、佛说富贵贫贱原平等相,一切悲欢离合作如是观。
5、真实的故事自有万钧之力,潮来汐往,心心念念,当作如是观。大冰《好吗好的》
6、人世间荣华,均作如是观。
7、鲁迅说,人与人的差别有时候要大于人与猿的差别,对于人的认知,也可作如是观。吴伯凡
8、人生的路只能自己走,谁都代替不了,作如是观。
9、他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作如是观,不必再去劝说了。
10、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底线,我的底线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作如是观。
11、一切都是天注定,这些就是我的作如是观。
12、他作如是观,对人生大彻大悟。
13、就算你作如是观,也不必拒绝我的请求啊。
作如是观造句1、对于整个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在从事近代化事业过程中的努力及其失败,也应该实事求是地作如是观。
2、倘作如是观,经济法总论的理想模式与现实状况的差距之比较,便形成了对经济法学总论研究未来进路的基本判断。
3、同样的理由,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必须作如是观。
4、学道爱人,足为一世,生本无涯,道终未济,今已死耶,则已阅遍人天,亦自无碍,即作如是观也。
5、这些人之所以作如是观,是因为他们只看到了经典的积极面,而没有看到经典的消极面。
6、丁托列托的画,就是表达女性身体之美而已,许多裸体画都可以作如是观。
7、历史学家则认为市场是生产到一定阶段的商品交换或资本流动的空间,比方我即作如是观。
8、他对文学历史的宏观把握十分精彩,凡文学史眼光通达者莫不作如是观。
9、譬如女子服装,由窄袖变宽袖,再由宽袖变窄袖,由长裙变短裙,再由短裙变长裙般,宇宙人生一切变化,也可作如是观。
10、对于本地服务业也可以作如是观,非本地图书馆的使用可以通过收取一定的费用来达成增加服务量与受益的平衡。
11、作如是观,英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史学家的阶级分析方法主要来自经典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
12、世界伦理也当作如是观,不可将之绝对化,否则立致恶果,佛教的历史可为明鉴。
13、所有这些人都感觉到遍计所执自性之当谴,却浑不知万象只是依识而起的幻有?应作如是观才能将自我表层由外在闻见累积而生的尘垢剥离净尽,从而使「我」恢复无思无虑的本然状态。
14、即使皮埃尔不是法国人,他也不能拒绝已经得到的这一世界上最崇高的称号,法国军官的面部表情和说话语气作如是观。
15、对于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别林斯基也作如是观。
16、这一代人滥用资源,慷下一代之慨,不顾下一代人的负担,皆是适例,基因科技之应作如是观。
17、我们常常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无缘无故喜欢或憎恨一个人。也许,那并不是没有原因的。我们喜欢或者憎恨对方,也是反射作用。你看到什么,你自己便是什么。爱和恨,也作如是观。
18、三代的城市或可作如是观,但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却是需要我们正确估价的。
19、这是中国融入全球化的国情特征,对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学建构也可以作如是观。
20、最后,从民主制度的基础这一角度说,有限选举制无疑是有缺陷的,废弃它乃标志着一种进步,至少对废除选举权上的纳税条件可以作如是观。
21、可巴人却不作如是观,他认为:“杂文的存废,不在于杂文的体裁、风格与笔调,如果,这世上不缺乏战士,则总会随兴所至,拿起这杂文的武器来。
22、它其实非常简单。与其凭想像来看事物,学习作如是观。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二月,秦末起义的春风已经吹遍了大江南北,楚国项氏叔侄也率领着八千江东子弟渡江攻秦,沿途招兵买马,许多对 社会 不满的热血青年参加了这支义军,其中就包括了一位眼神忧郁身材高大的佩剑少年,自称淮阴人韩信。
这会儿的韩信年方弱冠,还不满二十岁,但他那高大俊朗的外形,以及忧郁的眼神,唏嘘的胡茬子,一下子吸引了这支义军的主帅,项梁。
项梁虽然未必能看出韩信是个军事天才,但毕竟韩信够帅,当一个小卒太可惜了,还是留在身边当亲兵吧,他相信有颜值的人也一定有才华。
无名之辈韩信一参军就做了项梁的亲兵,似乎这个可怜人就要转运了。然而,事实没有那么简单,上天对韩信的考验还远没有结束呢,他的痛苦与磨难只不过才刚刚开始。
这一切,都是同韩信一批来参军的几个淮阴老乡搞的鬼。他们见韩信这个烂货居然做了大英雄项梁的亲兵,心里头哪能平衡,于是四处宣扬说——凭什么一个胯夫的起点比我们还高,难道就因为他长的比我们帅?帅有个屁用!告诉你们吧,韩信其实是个烂货、懦夫、无赖,他曾整天闲逛四处蹭朋友的饭,他曾因为怕死钻过别人的裤裆,他还在一个漂母那里吃过软饭,你说这样的人,配与我等为伍么?更别说项将军了。我看还是赶快将他开除出革命队伍才对!
项梁听到这些传言,长叹一口气:此人看起来仪表堂堂,没想到竟是个空心大白菜。罢罢罢,看他长的帅,就放在身边当花瓶好了,反正我项梁武艺高强,身边的亲兵有帅这个优点也就够了。
于是,心比天高的韩信,志在万里的韩信,就在项梁身边当了一个小小的亲兵,而且一当就是半年之久。当然,韩信生性孤傲,无法像英布、陈婴、吕臣、王陵、张良、郦商、蒲将军那样起义时带有自己的队伍哪怕一支小队伍,直带一剑,更无余资,纯属技术入股,能做到亲兵也不错了。
这期间,韩信的主要工作就是像个肉柱一般战在项梁的身后,看着项梁叱诧风云,听着项梁发号施令,并暗中磨练自己的军事天才。他不疾不徐,不急不躁的铸他之宝剑,深夜里熔炉中的火焰在闪烁,在不被人注意无人察觉的僻静山野独自锤炼,然而项梁竟没有发现身边已有神器铸成。只有韩信发现了自己的蜕变,因为他发现项大将军的每个正确决定,都与自己预想的惊人类似;而项大将军的每个错误决定,自己事先都看出了问题。看来,威震天下的项梁,也不过尔尔,就我韩信也比他强多了。
可惜,两个人,两种命。项梁光靠自己的赫赫家世就能风光无限,而韩信无论再出色,也没有人看的到。因为他身份低微,因为他籍籍无名,因为他无足轻重,他的存在感太差了,金子是会发光,但当金子被埋在土里时,在强大的光芒也没有人能看到。
韩信有时候真的很羡慕项梁,我明明比他更有才,但他能指挥千军万马,我却只能做一根肉柱子,还是一根被人笑话的肉柱子。
转眼,碌碌无为的半年过去了,公元前208年八月,韩信随项梁转战到了定陶,在这里楚军遭遇了一场大败,项梁被秦将章邯斩杀,韩信拼命逃跑,总算保住自己的一条小命,在实现梦想之前,保住小命很重要。接着,韩信随一伙败军逃到陈留项羽军中,在这里,他遇到了自己生命中的第一个贵人,钟离昧。
钟离昧乃是项羽最为看重的大将之一,此君不光骁勇善战,且为人极具忠义,是个关云长式的人物。如此大丈夫,在当今 社会 基本找不到了,属于男人中的极品。
钟离昧是极品,韩信何尝不是,于是某夜,二人在军中偶遇,顿时相见恨晚,先是闲话家常,然后畅谈人生理想,接着把酒言欢,结果双双醉倒在华丽丽的月色之中,结为莫逆。
这男人之间的友谊,有时候跟爱情是一码事儿,这磁场对了,脾气对了,缘分到了,一见钟情是非常容易地。越高贵的灵魂,越容易。
做兄弟有今生没来世,人这一辈子碰上一个莫逆不容易,钟离昧其实并没看出韩信是个做统帅的料,他只是觉得韩信熟谙兵法,做个普通将领还是可以的,于是他决定为了友情,拉下脸去跑跑关系。
于是,数日后,钟离昧把韩信推荐给了项羽,言韩信此人有将才,可以为将。
项羽不以为然:什么?此无名胯夫可为将?你的脑袋没被撞到吧!
钟离昧还要再说,项羽已经拍板:好了,看在公的面子上,我就封他做个执戟郎中吧,从小兵到郎中,这已经是破格提拔了,再大的官儿我可不给,给了众将也会不服,是不是?
钟离昧还能再说什么?执戟郎中就执戟郎中吧,这个官儿虽不大,却能参与幕府最高决策,时间一长,项王看到了韩信的真正才能,总是还会再擢升他的,我也不能太着急了。
不久,任命下来了。一时间举军哗然:这韩信到底是什么人,一上来就进了总参谋部,这也太 搞笑 了吧!
可是韩信却一点儿得意的神色都没有。在他看来,以自己的才华,郎中这个舞台还是太小了,这样慢慢熬下去,何时方能大展我凌云之志?
看到这里,诸位不禁要问了:这执戟郎中到底是个什么官?大耶?小耶?轻耶?重耶?
这里我们必须分开来解释:“执戟”,是一种爵位;“郎中”,是一种职官;两者不是一个概念,但通常合二为一,使人身兼。
所谓“执戟”,不是真的去拿把戟站着,而是故楚之爵,另有“执帛”(曹参自五大夫封执帛,号建成君)、“执珪”(夏侯婴赐执珪)等类似的爵位,这些爵位具体有多高,已然不可考了。
所谓“郎中”,可不是治病救人的医生郎中,而是一种参谋文官,秩三百石,主要职责是在君王左右参与军政谋划,官虽不大,却是要职,秦汉时很多高官(如李斯、樊哙、灌婴、李广、霍光),都是从郎中升上来的,关键就在于郎中能经常接近君主,只要表现的好,自然比其他部门的人升官机会大。
所以呢,这官说大不大,说小也不是很小,就看韩信怎么表现了。
可惜,韩信为郎中,表现了不老少,经常出一两招奇策,偏偏项羽老哥不用。为什么?
第一:自负呗!项羽自认天下无敌,冲锋陷阵么,靠武夫,大政方针么,靠自己。他根本不需要参谋官,他一个人谋就好了,还要旁人参什么谋,就连范增这个参谋长,参的谋也十个用不了一个,何况韩信?
第二:爱面子呗!项羽此人,是出了名的吃软不吃硬,给他提意见,得讲方式方法,偏偏范增韩信二人个顶个儿都是不会察言观色的孤傲之人。你想想,天下三个脾气最臭的人中之杰碰在一起,还能碰出啥思想的火花?吵架的火花还差不多。
第三点,也是最关键最根本的一点——项羽和韩信的军事风格迥异,这俩人虽然都是顶尖的军事天才,但一个用兵如火,一个用兵如水;一个是兵形势家的****,上承白起、尉缭子与信陵君,一个是兵权谋家的杰出代表,上承孙武、范蠡和吴起(见班固《汉书 艺文志》),根本就属于两个完全相反的兵法派别,不可能兼容,也不可能合作。特别时项羽所信奉的兵形势家,讲究决策指挥权的高度集中,兵形势家之经典《尉缭子》说:“夫将者,上不制于天,下不制于地,中不制于人。”又说: “无天于上,无地于下,无主于后,无敌于前。一人之兵,如狼如虎,如风如雨,如雷如霆,震震冥冥,天下皆惊。”总之这种战法不需要什么奇技*巧,只靠主帅的英明神武,基本上就是把参谋部当成摆设了(范增这个参谋长主要谋的也是政治和外交,非军事),所以别说韩信是军事天才,就算韩信是军事神仙,项羽也用不了他。
在领导特别是那些确有真材实料的的领导屡次拒绝自己意见的时候,遇到一般人,他会怀疑自己的能力有问题。可韩信不这么认为,他觉得不是自己能力不足,而是领导不行。
——看来,我跟这项羽不是一路人哪!不过没关系,你不懂我,我不怪你,我迟早会遇上我的知己。至于你这楚军小破参谋,没啥好留恋的,我还是赶紧想办法跳槽吧!
现在的韩信,已非淮阴那个脆弱少年了,他坚信自己是个大将之才,什么挫折也击不垮他。一个男人就要这样,贯彻始终,矢志不渝,任凭风风雨雨,不屈不挠,傲视天下,目空一切,不为王侯,决不罢休。只有狗,才会一辈子被人践踏奴役,他不要做任何人的狗,也不会向任何人摇尾乞怜,他要找的是一个合作者,一个与他一齐扫平天下的合作者。
——项羽,你不用我,是你此生最大的损失,你等着瞧吧!
公元前206年四月,项羽进军关中,挟百战百胜之威,持诸侯之柄而宰割天下,封刘邦为汉王,令其往汉中就国,在项羽军中毫无建树的韩信于是脱身而去,投入了汉王军中。
韩信早看出来了,这个以布衣手提三尺剑起而争天下的汉王其志非小,隐隐然有天子的气度,而且他与他手下的那帮人也大多是草根出身,少有饱读兵书的人才,韩信在那边或许会提拔快一些!
作为韩信最好的朋友,钟离昧深知韩信的志向;作为项羽最忠诚的属下,钟离昧也深知项羽的脾气;所以他最终选择了沉默,沉默的看着韩信离去,沉默的跟着项羽回到了彭城,从此二人海角天涯,山河万里,君在长江头,我在长江尾,共饮一江水,天地虽悠悠,两心但相知吧!
可惜,韩信满怀希望的来到汉中,收获的,却是更大的失望。
原来,汉王见韩信在项羽军中数年毫无名气,便也没拿他当回事儿,顺手只给了他一个“连敖”的小官,与郎中级别差不多,地位还更下降。
所谓连敖,古之说法不一,一说是管理粮仓的小吏,二说是接待宾客的小官。所谓“敖”,原为楚国尊大者的称呼,显然这是一个楚制官职。秦末楚汉期间,刘邦还偶有使用楚制,等到汉社稷立于栎阳,汉之朝廷就是清一色的秦制官职了。
连敖一职虽具体无可考,但今之学界通过楚简研究普遍认为,这应是诸将手下负责后勤的官员(注1),反正与韩信的军事天才毫无关系。此官与郎中一样,亦是俸三百石,貌似不升不降,其实差多了,做郎中至少可以接近项王参与谋划,做连敖半年也见不着汉王一面。有时候,你踌躇满志的跳槽,结果却越混越差,这便是人生。
于是韩信怨气冲天,每日上班迟到早退,吊儿郎当爱干不干,不是与同事闹脾气,就是顶撞部门领导,破坏团结,影响极坏。终于有一日,大家受不了了,于是也不知怎么一弄,韩信就犯了军法,结果汉王一纸令下:连敖韩信犯法,按律斩首!
就这样,韩信被稀里糊涂的押上了刑场,与他一同被斩的,还有十三个倒霉鬼,他们有的是逃兵,有的偷了军粮,有的口出怨言动摇了军心,反正都是些对现实不满的小人物。
午时已到,开始开刑。
一、二、三……排在韩信前面的犯人一个接一个被斩首。
他们有的在哭,有的在叫,有的在骂,有的无声无息的倒下,但是没有人理会他们,都是些无足轻重的小脚色,命比狗还贱,死不足惜!
十、十一、十二……就要轮到韩信了!
——不行,我要活下去,就算我真的一辈子没办法出人头地,也要硬撑着活下去,就算像狗一样活着也要活下去,留着一口气,起码还有可以看见的机会。
于是韩信抬起头来,悲愤的仰天长啸:“天乎!汝为何要亡我韩信?”
恰在此时,有一将骑马经过,闻声便好奇的驻马观望,正与韩信四目相对。
韩信认出,此人正是夏侯婴,汉王刘邦的贴身司机、生死之交与铁杆心腹,当时已爵封昭平侯,官至九卿之一太仆。
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的容颜…… 历史 就是这么神奇,若非两人这偶然的一眼,焉得兵仙横空出世?又焉得汉室江山四百年?
当下,夏侯婴便下令喝住刀斧手,上前问道:“汝犯法当斩,却来问天,何故?”
韩信紧紧盯着夏侯婴,目光犀利冷峻:“既不问天,便来问公——吾闻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汉王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吾千里迢迢弃楚投汉,却落得如此下场,天理何在?”
夏侯婴闻言大惊。当时汉王被项羽赶到汉中,被迫烧掉入秦栈道,以示自己没有东向争天下之意,这是以退为进的政治高招。但是除了汉集团少数高层,极少人知道汉王真正的政治野心(知道也不敢乱说),所以汉军中才会有那么多人当逃兵,那么多人偷军粮,那么多人口出怨言。然而这个籍籍无名的小小罪吏,却一语道出了汉王之志,奇!
夏侯婴再细看韩信,只见此人虽眼神忧郁,面色苍白,但长的高大俊朗,卓尔不凡,人之将死却毫无恐惧失色,反而冷峻豪迈,堂堂能言,浑身透露出一股英雄气概,奇!!
——我夏侯婴,这次碰上奇才了,乖乖,此等壮士,怎么能杀呢,快,快给我放了,有什么事儿我顶着!
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要说韩信虽命运多舛,这辈子碰上的贵人还真不少,瞧,这不又来了一个夏侯婴。
同韩信的上一个贵人钟离昧一样,夏侯婴与韩信也是一夜畅谈,这一谈,谈出味道来了。第二天一早,夏侯婴就兴奋的向汉王推荐了韩信,言此人可为大用。
汉王不耐烦的说:好,大用就大用,看在公的面子上,寡人就封他做个治粟都尉吧,这官儿可够大?
夏侯婴大喜,赶紧跑回去给韩信报喜:大王封你做大官了,治粟都尉耶!爽不爽?
韩信一点儿也不爽:治栗都尉算啥大官,汉王太小看我了。
夏侯婴一愣:这还小,你不会吧……
韩信也不解释,一笑而去。夏侯婴不会明白他真正志向的,还是等待下一个贵人吧。
看到这里,诸位又要问了,这治粟都尉到底是啥官,真的很小吗?
说实话,它还真不小,汉王如此用人已经够大度,够不拘一格,够给夏侯婴面子了。
所谓治粟都尉,乃秦制官职九卿之一治粟内史的别称,与推荐人夏侯婴同级,主要负责管理谷货与粮饷,汉武帝后改名为大司农,曹操的父亲大贪官曹嵩就干过这个,是个大大的肥缺。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没有军功,没有家世,没有名气,还犯了军法,却平步青云,从死囚一跃成为部长级军需官,这提拔还不够?韩信还有什么好不满足的?夏侯婴实在搞不懂。
关键是才非所用啊,韩信要管的是兵,而且多多益善,他可不要管什么粮食,你让一个大将军的料去当军需官,这不等于叫火箭专家去设计服装吗?专业一点儿不挂钩,你说韩信他怎么开心的起来呢?
更重要的是,韩信并没有从各级管理层一层一层累功升迁的耐心,他是个超级不安分的人,这样的性格当然不值得学习,一个大学应届毕业生刚进公司就想当CEO,这可能吗?这世上只有韩信,也只有韩信,才可以这么屌,才可以这么屌的理所当然。
不过这回韩信稍稍学乖了些,他老老实实上班,安安心心做事,不叫苦不埋怨,不抛弃不放弃,对他的新顶头上司丞相萧何更是毕恭毕敬,动不动就找老萧汇报汇报工作,谈谈人生理想,聊聊天下大势。虽然这两位顶尖人才的领域不同,但登峰造极之后的风景都是相通的,何况军事与后勤,本来就是一体两面的,所以一来二去,老箫看出来了,感情这位小兄弟是个奇才,还是个百年难得一遇的军事奇才!让他当治粟都尉太可惜了,他应该当将军,不,应该当大将军。
如今在汉军之中,不乏樊哙、周勃、灌婴这样的勇将,但能够统领大军独当一面,可与章邯、项羽对抗的人物,却很难找的出来,刘邦自己的军事能力尚可,或许可以稍稍硬抗住,但若要在逆境处绝地反攻,打出一片新局面,则非韩信此等天才级别的帅才不能胜任。韩信这就是关键时刻上天赐给刘邦的国士啊,千万不可错过。
于是萧何告诉韩信:原来你就是我要找的人,你就是那个能真正助汉王登顶之人,你等着,我一定帮你不负平生!
接着,老箫便径直去找汉王:大王啊,臣在军中发现一个奇才了,您得升他的官。
汉王说:什么才啊,这么奇?
萧何说:大王可听好了,他就是,改变 社会 风气、风靡万千少女,精通天下兵法,玉树临风,风度翩翩的青年才俊,治粟都尉韩信。
汉王说:又是这个韩信。阿婴说他厉害,你也说他厉害,他到底有多厉害!丞相,您可是很少这么夸人的,这不是你的作风啊!
萧何说:我不夸人是因为没有人值得我夸。这个韩信例外,大王如不信,可以找他聊聊。像他这么出色的男人,不管躲到哪里,就好像漆黑中的萤火虫那样鲜明,那样出众……
汉王说:聊个屁,不聊!你们都说他厉害,寡人偏说他是个空包弹。此人在项王军中当了两年郎中,也没见他当出个花儿来!
萧何说:项王那是不识货!如此奇才,大王不用,他可是要逃跑的。
汉王说:跑就跑呗!自从寡人来到这破地方,军中每天都有人逃跑,再多跑一个也没啥!
说完,汉王把萧何撂在一边,命人召两个小妞进来给他洗脚。这是他最喜欢的 养生 方法,饭可以不吃,脚不能不泡。
萧何目瞪口呆的看着汉王,眼泪都快流出来了:大王,韩信真的跑了,你会后悔的。
汉王把脚伸进热水里,美滋滋的闭上了眼睛。
果然,韩信等了几日,毫无消息,便决定要跑了。我早说过,他是个超级不安分的人,他这一辈子桀骜不驯,对项羽都没给过啥好脸色,如今却违心花了这么多功夫在萧何身上,结果还是一点儿效果都没有,他再不跑,更待何时?
——此处不用人,自有用人处!关东诸侯,群雄并立,项羽傻子般一口气封了十八个王,还有田荣、陈馀二人,也都野心勃勃实力雄厚,二十个总有一个识货的吧。我韩信不能在汉王这一棵树上吊死!
韩信坚信,真正的才华如火焰般难以收藏,总会燎原,差只差一个巨大的草原而已。
于是,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韩信只身单骑,离开了汉中这个伤心地。
明月如镜,高悬秦岭,映照千年岁月,你的楚歌呜咽,泪水全无,只身打马出汉中。
天地苍茫,前路渺渺,可怜的浪子啊,你何时才能找到你的归宿,何时才能静下你的心田。
韩信背长剑驰快马,一路东行,到得第二天夜里,还是没能走出汉中,只跑出去南郑一百多里地。
蜀道难行啊,巍巍秦岭,一路山川险峻,处处危崖,一不小心就要掉入深渊绝谷而粉身碎骨,倒霉的韩信在半路上还碰到一次暴雨,被迫在岩下躲避了一个多时辰,所以才耽误了这么久。
好在时值仲夏之夜,雨后的天空晴朗清新,明月高照,流萤飞舞,道路还算看的明晰,韩信趁着月色穿山越岭,在荒无人烟的山道上疾奔,蛙声偶尔鸣唧,马蹄踏痛永夜,山风吹过深谷,合成一片提提踏踏呜呜咽咽的怪声,伴着一个孤独的身影在月下飞逸。
直到一条大雨后新涨的河流横亘在他的面前,韩信终于驻马,徘徊。
月上中天,夜静江寒,深山路险,河水新涨,马不能渡,奈何奈何?
绕路?还是寻渡?韩信左右为难。
正在犹豫,一个声音在身后响起:“韩都尉慢走!”
韩信回头。
萧何,竟是萧何?他竟然一个人追了上来,而且淋得满身湿透,狼狈的不行。
“丞相何以至此?还湿成这样!”韩信心内不由涌起一股热流。
“怕你跑了,未曾躲雨,不过好在总算追上了!”萧何喜极而泣,转而又满脸怒容,“都尉何绝人之甚耶?相处数月,一旦不辞而去,于心独能忍乎?!”
韩信无语,也无从语起,他总不能直言自己嫌官小吧!
萧何一时也不知说些什么,便在月光下默默的看着韩信,眼带幽怨。
良久,韩信终于叹了口气,道:“唉,丞相又何必在意我这么一个无用之人!”
萧何一个箭步冲上来,抓住韩信的胳膊,大声表白道:“都尉天下大才,大王不听我言而用公,是萧何之愧。都尉且请暂息雷霆之怒,随我回去,我以全家性命力保都尉;大王再若不用,我便与都尉一同走。都尉千不念,万不念,请念你我一见如故,请念萧何不顾山高雨大、路险途远,心似火燎,忍饥挨饿,披星戴月,苦寻都尉……”
我本将心向沟渠却有明月照我心。韩信终于忍不住动情泪流,什么叫做知己,这就叫做知己啊……我韩信再不识相,那还是个人吗?
“丞相真乃大汉纯臣也。世之为相者,或嫉贤妒能,独擅威权,大开私门,举在错直,好谀喜佞,偏执己见,谁肯犯颜苦谏,极力举贤,忠心为国,届己下士也。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丞相既引为我生平知己,以国士遇之,信敢不倾心从命,而以国士报之。”
钟离昧是因为友情才推荐韩信给项羽,而萧何却是真正懂得欣赏韩信才能的知己,士不一定为友情而死,却一定会为了知己而死。韩信在前半生已经饱饮了风霜,受尽了冷落,太需要阳光,太需要温暖的了,所以,当萧何浑身湿透的出现在纯洁而明亮的秦岭月光下,韩信便已决定将此生所有的成败与生死相托付,无论沧海桑田,无论物是人非,这不是犯傻,而是他做人的准则,可怜而可敬的准则。
萧何开心的牵起韩信的手,连声道:“好,好极,我等便趁此一轮明月,速速赶回去,免得大王挂念。我急急忙忙来追你,也没向大王禀报,大王一定急坏了!”
韩信欣然上马,回头望,果见漫漫长夜中,朗朗月华,已明晃晃的照亮了回去的路。
注1:其主要职责大概是为“徒役”登记名籍,并安排他们参与战争和大事的运输与营造。另外,通过研究汉初功臣表,汉初曾担任过连敖一职的功侯共有九人,除了韩信外,其他都是一些无名之辈,可证。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史记》读后感(精选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史记》读后感1司马迁写的《史记》,可谓是妇孺皆知。暑假,我有幸阅读了这本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巨著。
《史记》描写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所以《史记》就是从黄帝和炎帝开始写的,经过修改的《史记》是以司马迁结束的、
不少成语都出自《史记》。如“酒肉池林”,讲的是纣王与苏妲己的事,纣王听信了苏妲己的妖言,以酒为池、肉为林,整日在池林里饮酒作乐,导致了国家的灭亡。“毛遂自荐”讲的是毛遂向上举荐自己,获得重用,告诉我们要自信,但也不要高估了自己。
在《史记》中,也描写了一位圣人——孔子。孔子一生四处奔波,只为寻找一个没有昏君的国家。他听到别人的讥讽毫不在意。面对美色,他心中依然平静如水;面对死亡,他毫不畏惧。他是圣人,因为他高尚!
最后来说说本书的作者司马迁,当他在人生高潮时受到了当时最残酷的宫刑,司马迁,司马迁犹如跌入万丈深渊,他也一度想过要死,但是他还是重新打起精神,向命运发出挑战!我们要学习司马迁的斗志,并记住他的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读了《史记》这本书,真令我受益匪浅!
《史记》读后感2一直在想这是怎样的一位史官:文直,事核。洋溢着油墨的书香让我无法想象那些刻入竹简的坚韧,但那不虚美,不隐恶的文字仍向我展开历史的长卷。那些封沉的记忆在摇曳的光影下若隐若现,跨越无限的时间和空间我看见了英雄项羽的懦弱,瞧见了小人刘邦的伟业,了解了将军的小肚鸡肠,倾听了易水的萧萧哀鸣。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记忆中那些闪耀的光芒,在此处早已褪去了圣洁。这里没有十全十美,只有一位位站在历史浪尖上的伟人。“人”一个多么难得的称呼。向所有的人呈现“君权神授”的可笑。在他的《史记》里,没有皇帝,没有将军,有的只是刘邦,李广。或许刚才的话错了,这《史记》本身就是十全十美,完美的无懈可击。因为它有司马迁的秉笔直书,因为它有司马迁的坚持真理。他做到了“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我看到了那位长信灯旁紧紧抱着孤单用心写下文字的身影。
听说人死后会变成天上的星星。那最亮的一颗会是司马迁的眼睛吗?我抱着《史记》走进两千年后的历史。
《史记》读后感3最近,我读了一本名叫《史记》的书。这本书笔触细腻,能引人入胜,是一本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极高的鸿篇巨制。《史记》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上至皇帝下至汉武帝三千多年的历史,这本书依照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的体例想我们描绘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其中最令我深有感触的是《高祖本纪》。高汉祖刘邦为人仁厚爱人,喜欢施与,意志豁达,胸襟开阔,常表现得大度,他几次看相,人家都说他有贵人之相。
后来称帝后,善用良臣,巧用计谋,打败项羽,终于建立了汉王朝。这件历史事件让我知道了无论做什么事,不要一意孤行,要多听别人的意见,才会成功,俗话说得好“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管鲍之交》的故事令我大有感悟。主要讲了管仲年轻时与鲍叔牙有交往,两人曾一起做生意。后来鲍叔牙跟随公子小白,管仲跟随公子纠,小白继位后,鲍叔牙推荐管仲来代替自己,管仲当了相国,鲍叔牙的职位一直在管仲之下。我觉得鲍叔牙是一个真正爱国的人,他本为相国,权利至高无上,可他不贪图名利,觉得管仲有能力便推荐。
《史记》这本书人物立体,情节生动,便于我们深刻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明,使我们逐步增强爱国意识。
《史记》读后感4说到《史记》,我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在暑假里,妈妈给我买了这本书,我爱不释手的读了又读。从书中知道了“舜的传奇和大禹治水”、“卧薪尝胆”、“完璧归赵”、“将相和”、“纸上谈兵”等经典故事。
大禹大家都知道吧!他用了三十年的时间把洪水治退了,在治水途中,他三过家门而不入,我们要学习大禹这种坚持不懈、专心致志的精神。他舍小家,顾大家,一心为了人民的安忧,工作了那么长时间,我们可以做到吗?大禹的这种行为验证了只要坚持就会胜利的这句话。我们如果可以坚持一项事业干三十年,我相信,终有一天会成功的!
我从完璧归赵中学到了要用智慧去战胜别人,凡事要勤思考,不能冲动,只要这样才可以完成使命和任务。其中蔺相如就很机智,用和氏璧去威胁对方,对方就拿他没有办法了。
将相和,廉颇不顾国家的安危,自己让蔺相如下不了台。我从这个故事中,知道了做事要三思而后行,要顾全大局,可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国家的安危啊!
读了这些经典故事,我又有了新的见识,不仅要学习他们的经验,还要学习他们的精神,从而使自己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
《史记》读后感5《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伟大的记传体通史,体现着古代史官的眼界和良心,是作者司马迁忍辱负重,花了十几年时间才写成的。鲁迅先生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读完《史记》,回味其中的人物,我觉得炎帝最值得我敬佩。在以前,人们都是靠打猎或采食植物的果实·块茎生活,不懂得耕耘,靠大自然的恩赐生活。大自然不总是那么大方,遇上灾年,常有人饿死,身为部落首领的`炎帝时常冥思苦想,想找到解决的办法。一天,他发出了粟子,便告诉人们种植粟子的方法;又发明出许多农具。人们为了感谢他对农业的贡献,都称他神农氏。神农氏为了帮助人们得到更多的食物,开始跋山涉水,尝遍各种植物,这就是有名的“神农氏尝百草”。他在尝遍百草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可食用植物,但是也有好几次因为吃了有毒的植物差点丧命,幸亏他找到了草药,挣脱了死神的魔掌。他告诉人们不要重蹈覆辙,而他自己却不顾危险,仍去尝试各种植物,最后,他尝到一种名叫断肠草的,无可救药的植物,不幸去世了。
《史记》,给后世的影响深远,是我们的必读之书。
《史记》读后感6这个寒假,我读了《史记》这本书。这本书记叙了上自传说中的皇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前122年,共约三千年历史。它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古代社会波澜壮阔的生活画面,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热情歌颂了真、善、美,鞭挞了假、恶、丑。
这本书描写了许多人:有宁死也不肯过江东的楚霸王;有孤高傲视,满怀楚地苍生,宁可葬身鱼腹也不愿追随流俗的屈原;有忍辱负重二十年,卧薪尝胆终复国的越王勾践;有在易水岸边挥泪告别,孤身入秦,用生命写就千古悲歌的荆轲……然而,我最敬佩的就是越王勾践。他和吴国打仗,结果败了。他不甘心,奋发图强,立志壮大越国,报仇雪耻。他把床上的席子掀掉,铺上柴草当褥子,每天晚上枕着兵器入眠。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斗志,就在座位旁挂了一个苦胆,不论是坐着、躺着还是吃饭的时候,都不会让苦胆离开自己的视线。每次吃饭前,都会尝一尝苦胆,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会稽的耻辱!”他和平民百姓过一样的日子,举国上下一条心,国家悄然强大起来。后来,越王勾践历经二十多年,终于灭了吴国,洗雪了会稽的耻辱。
《史记》这本书让我了解了许多历史故事,我以后要多看书,增长知识。
《史记》读后感7读史记,感到项羽为刘邦所败,原因多多,但最重要的在于项羽性格缺陷。项羽浪漫、简单粗暴、刚愎自用,优柔寡断;刘邦实际、胸有城府、善于用人、办事果断。项羽重情,忠奸不辨为情所困;刘邦喻利,流氓之徒皆为用之。
所以,楚汉相争,项羽由强到弱,冰消雪融,最后破灭;刘邦一次次化险为夷,最终胜利,实属必然。
项羽为刘邦所败,甚至早就注定,早在奉楚怀王招分兵伐秦约定:先入关者王。看是公平,实则早有倾向。
当时,楚怀王看到项羽残暴,于之不满,而刘邦宽厚,心里爱之,就有意让项羽北进指向秦军主力章邯,而让刘邦径直西进,阻力较小,容易先入关。
而项羽一则没有看出这一招,还有一层因素,在于其叔父项梁被章邯所杀,急于报仇,以致利令智昏。结果,尽管破釜沉舟,大败章邯,歼灭了秦军主力,但毕竟还是比刘邦晚入咸阳,虽军力远远强于刘邦,道义上却输刘邦一筹,埋下失败的伏笔。
从亲情上来说,项羽本来和楚怀王关系要较刘邦还要近的:楚怀王为项羽叔父项梁所立,但胜利的天平终向正义倾斜,大道自然,孰能拒之?
由此可见,勿为性格为小事。
《史记》读后感8《史记》既是一部伟大的历史奇书,又是一部精妙的文学著作。这不,四姨就给我买了一本《史记》。
刚开始,我对《史记》没什么兴趣。后来,家里的书全看完了才开始开《史记》。看了之后才发现,《史记》真的能告诉我好多道理。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为世人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上自传说中的皇帝,下至汉武帝,前后跨越了三千多年的历史,可谓规模宏大,体系完备,是我国民族文化特别是历史学方面的极其宝贵的文献资料。同时,也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我觉得,《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真的了不起。他可是忍辱忍痛一笔一划写出来的呀!而且,他又是在大牢里写的,那里光线灰暗,但他却是坚持写完了这本书。
《史记》让我懂得了一个做人的道理:一定要做一个君子,不要做小人。如果一个人长得丑,脑子笨,也没关系,只要能做一个君子,不做小人,就算再丑、再笨的人,也会受到人们的尊重。
在《史记》一书中,让我最受感动的就是屈原了。屈原是一个多么有正义感的君子呀!为了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竟投汨罗江自杀了!
《史记》真的是一本好书!它使我明白: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它使我一生受益!
《史记》读后感9暑假里,我看了一本书,叫《史记》。
《史记》这本书中有很多故事,如《晋献公借道灭过虢国》《曹伯阳背信弃义终亡国》《勾践为雪耻卧薪尝胆》《胡服骑射》其中,《胡服骑射》最为好看,主要讲在春秋战国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的胡人经常入侵汉族地区,抢掠财物,杀害百姓。为了抵御胡人的入侵,中原各国使用战车,配以步兵,可是如此笨重的装备和胡人的轻骑兵作起战来处处被动挨打,尤其到了山谷。草原就更不用说了。赵国也经常受到胡人的骚扰和掳掠,就连中山这样的小国也仗着齐国的支持不短进犯赵国。赵武灵王看到战车和步兵是无法对付游牧骑兵的,于是就仿照胡人穿胡服,穿皮靴,建造起赵国的骑兵部队。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这一壮举,使赵国的军事力量迅速强大起来。公元前296年,赵国攻灭了中山国,除去了长期以来侵扰赵国的心腹大患。胡服骑胜推进一年后,赵国攻到游牧民族,赵国骑兵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攻破了多个对赵国有威胁的民族,迫使其它少数民族南下侵扰赵国了。
看了这个故事,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生活中,我们要取长补短;学习中也要学习别人的长处,从而补足自己的不足,才能达到很好或是更好。
《史记》读后感10“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是大文豪鲁迅先生对《史记》的称赞。这本书描写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故事,它的地位无可取代。
抛开刀光剑影,不谈勾心斗角。《史记》中最让我佩服的是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这个故事描述的是蔺相如完璧归赵获得了大家的称赞,廉颇却认为他只是逞口舌之能,一心想给蔺相如一个下马威。蔺相如知道后不与廉颇争高低,反而处处躲着他。当廉颇明白了蔺相如为了自己的国家宁愿自己受委屈,也不想“二虎相争”、便宜敌国的苦心后,负荆请罪,二人更是成了至交。
我佩服蔺相如的宽宏大量,当廉颇误会了他之后,没有与廉颇争吵,闹得人心惶惶,而是处处避让廉颇,希望赵国上下能团结一致。我佩服廉颇的知错就改,并能负荆请罪。正因为如此,二人才成了肝胆相照的好朋友,有了名传千古的感人事迹。
记得有一次,我和我的好朋友吵架了,我多想去和她说声“对不起”啊!但是转念一想又觉得如果自己道歉了,那多没面子啊!还是等她先转身向我道歉吧。就这样,一对好朋友最终分道扬镳了。
合上《史记》,淡淡的墨香仍在鼻尖萦绕,但从中看到的故事仍让我不断思考。
描写心情失落的词语
1、垂头丧气:垂头:耷拉着脑袋。丧气:神情沮丧。低着头精神不振,形容失望懊丧的样子。
2、胜不骄,败不馁:胜了不骄傲,败了不灰心。
3、卑陬失色:卑陬:惭愧的样子。表示十分惭愧,面失常态。
4、忧心忡忡: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
5、自愧不如:弗:不。自己惭愧不如别人。
6、寒酸落魄:落魄:沮丧失意。形容不得志时穷困、狼狈颓丧的样子。
7、心如槁木:犹心若死灰。形容不为外物所动的一种精神状态。现多用以形容灰心失意。
8、受之有愧:指接受某种馈赠和奖赏心里感到惭愧。多用作自谦之辞。
9、心灰意懒:心、意:心思,意志;灰、懒:消沉,消极。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10、顾影惭形:形:形体。看着自己的身影,对自己的体态不满意,而生出愧疚之感。表示自己不配享受某种荣誉、称号而感到惭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