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这一生,绝对谈不上顺风顺水,可谓是克服了重重困难,才最后修成了正果,成为了许多伟人共同的偶像,在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之中,博得了圣人之名。
初入官场的曾国藩,并不善于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一度曾经非常紧张,受到周围人的排挤,那是什么帮助他产生巨大改变呢?
在《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这本书中,作者曾经说过,在曾国藩特别痛苦特别烦恼,压力特别大的时候,他拿起了老子的书。
你知道中国古代的士人都是这样,就是当一帆风顺的时候就读《四书五经》,勇猛精进,“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但是,当没考上举人特别沮丧,这时候就读老庄,读老庄安慰自己,比如观水悟道,《道德经》读完了以后,心下大悟。
曾国藩曾在日记里边大意这样写,“我过去叫太自傲太急切,一味蛮干一味刚强”。这个话说得特别有道理。就是为什么他之前会造成那么多的矛盾呢?难道他遇到的所有的官员都一定是坏人吗?实际上,出现这些问题,跟他的工作方法有特别多的联系。
这时候,老子的话对他帮助很大。比如说我们讲“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所以曾国藩希望自己能够练到老子所说的叫“和光同尘”的状况,“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这几句话对于曾国藩来讲,就是一个自我觉知、反省的过程,发觉自己之前是锋芒太露。你知道老子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比喻,就是“锥而锐之,不可长保”,说你有一个特别长的针尖,这个针尖如果特别长,从那个麻袋里边都能够扎出来,你放心过不了几天就断了。就是你太锋利的东西,保持不了多长时间。
但是你如果能够圆润光滑,和其光同其尘,走到哪儿别人都看不出来,你就是一个特别了不起的人,那你这个修为才算够。
反过来就是说,如果你修为走哪儿,大家都觉得这人了不起,那这境界也不算高。所以要做到和光同尘。
曾国藩丁忧的几年,就在家里边不断地去思考老子的这些思想。
曾国藩曾在日记里大意是这样写,他说这两年他称作大悔大悟之年,丁忧三年,拿了两年时间思考问题。“昔年自负本领甚大,可屈可伸可行可藏,又每见得人家不是。自从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后,乃知自己全无本领,凡事都见得人家有几分是处。”
这两年算作是曾国藩的一个转折点。就是如果我们拍**的话,这一段时间应该就是我们所说的,叫恩宠时刻。曾国藩突然明白了,说原来工作不是那么干的。原来工作不是是必须得罪所有人,才能够干得好的。
曾国藩鼓励他的弟弟,他就用了这么一段话。他说“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徒然自馁也”,“凡事皆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恩宠时刻,均来自于矛盾困难解决之后。
读书,真的能够改变命运。
在修身方面,最近精进很多,究其原因,我找到了一个精神榜样,在一个所有人会质疑一切,所有人也会相信一切的时代,我们可能什么都信,也可能什么都不相信,这个时候,我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即便我们所相信的并不一定是对的。
通过阅读曾国藩的书籍,我对曾老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并非王阳明或者朱熹那样的圣人可望而不可即,相反,他是一个中人,却通过“自我教育”成为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儒将。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遂立下决心,要在精神上拜曾国藩为师,立“日进十诫”以正身,学古人之风以定心。
一、修身
1百端拂逆之时,只有逆来顺受之法 :逆来顺受不是一味忍让,而是四两拨千斤的智慧。
2曾三戒:
3不与人争利益之长短,专与己争品行之长短。
4无一日不读书,不可一日不读书 ——他平生最得意的一点
5做官最大新得:要守得贫穷:
6傲和惰是最败人的两个字
懒:无所事事;惰:做无聊的事
7个人感悟: 一旦世之事不顺,因个人刚强而难以柔顺内外时,不妨读一读黄老之术
8先晓事,后办事
9主静 :静可改恶习
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养得胸中一种恬静;
10《挺经》——刚的智慧
临事之刚;自胜之刚;克难之刚,克惰之刚
临事之刚,入局之刚不是性格上的刚烈;
克傲克惰;
11内断于心,自为主持:
12五到五勤:
身到 心到 手到 口到 眼到
身勤 眼勤 手勤 口勤 心勤
13自强:真正的倔强,真正的明强挺经就是永远跟自己比
吾辈在自强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
14困而知,勉而行
规模远大:长期目标;综理密微:注重细节;
15修身要把握最精要的道理——底线;
16倚天照海花无数(苏东坡),流水高山心自知(王安石) :属于集联,不是曾国藩所说
倚靠着蓝天,阳光照在海面上,浪花等诱惑无数,但境界高的人却不为所动,因为站在了更高的高度上;
17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二、齐家
1郦波:修身和平天下不是断然割裂的,中间最重要也最现实的桥梁就是“齐家”
2家和的关键:孝悌
3勤的意义:勤在家庭,万事兴
4子弟之贤否,六分本于天性,四分由于家教
5曾国藩
7曾国藩的家庭观:
8一个人的兴旺不是兴旺,一个家族的兴旺才是长久之计
三、治国做官
1忍让:忍辱负重,让利于人
2居官以坚忍为第一要义,与官场交接,吾兄弟患在略识世态,而又怀一肚皮不合时宜,既不能硬,又不能软,所以到处寡合
3曾国藩的人事原则:
四、领导与用人
1合众人之私,以成一人之功(正视团队成员的私利)
2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用于团队内部,从善处看人)
3至用人一节,实为万事根本
举例:
彭玉麟:三不要:不当官,不要钱,不怕死
六次辞官不做,品行高洁;忠于感情(为了纪念梅小姑,画了10万幅梅花,终生不娶)
4曾国藩用人四原则:
5曾国藩用人四部曲:
用人必须是意志品格过硬的人
曾国藩在洋务运动期间重用容闳、徐寿、华蘅芳和李善兰等人;李鸿章三进三出师门,聪明绝顶;曾国藩帮助李鸿章组建淮军;
五、平天下
1曾国藩本是理学大师,儒家大师,但能够对西学持开放态度,兴办洋务,很是难得
2曾国藩坚持造船,而非买船,创办安庆内军械所和江南制造总局;
第一部《血祭》
1其母去世,送挽联:
星使从柴桑归来,闻慈母一笑登天,想岳轴千寻,魂依苍昊;皇诰自阙前颁下,忆家门屡蒙异数,怅烟云万里,望断青山。
2号涤生: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也。
3世无艰难,何来人杰?
4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难得而易失者,时也;时至而不旋踵者,机也。故圣人常顺时而动,智者必因机而发。
5古剑铭:轻用其芒,动即有伤,是为凶器;深藏若拙,临机取决,是为利器。
6无论有多忙,他对家信从不苟且,每个月都有一辆封信寄到家里,信写得琐碎详尽,尤其是给诸弟的信,谈读书、谈作诗文、谈为人处世交朋友、谈身心道德修养、谈时事新闻,言辞恳切,情谊深长。
7德才兼备最好,二者不可兼得,宁可用才低而德好的人,绝不可用才高德薄的人。大凡中等之才,奖率鼓励,便可望成大器;若一味贬斥不用,则渐渐就会坠为腐朽。
8读书人只要有真才实学,还怕没有出头之日?今日鱼虾,明日蛟龙,是常有的事。
第二部《野焚》
1曾国藩父亲去世,在家丁忧的困境:
1)幕僚四散;2)湘军易主;3)败仗不断
解决办法:合众人之私,成一己之公。
学黄老可医心病。
他坚决相信“治世须用重典”的古训以及从严治军的必要性,遂从孔孟儒家弟子转为申韩法家之徒。这一年里,他又从头至尾读了《左传》《史记》《汉书》《资治通鉴》,希望从这些史学名著中窥测前人处事行事的技巧,从中获取借鉴。但这些前史并没有给予他解开郁结的钥匙,反而使他更痛苦不堪;前人循法度而动成就辉煌,偏偏我曾国藩就不能成功。
《老子》这部貌似出世的书,其实全是谈得入世的道理,只不过孔孟是直接的,老子则主张以迂回的方式去达到目的。“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既然直接的、以强对强的手法有时不能行得通,而迂回的,间接的,柔弱的方式也可以达到目的,战胜强者,且不至于留下隐患,为什么不采用呢?
曾老师的反思:
2胡林翼劝告曾国藩: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
3曾国藩擅长相面 :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弱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
4关于读书写作
5钓鱼钓鱼,心神专一,春钓浅滩,夏钓树荫,秋钓坑潭,冬钓朝阳。春钓深,冬钓清,夏池秋水黑阴阴。春钓雨雾夏钓早,秋钓黄昏冬钓草。深水钓便,浅水钓渊,雨季鱼靠边。鱼儿顶浪游,钓鱼迎浪口。钓翁钓翁,莫钓南风。西风要到酉,钓鱼切勿守。轻提慢慢动,鱼儿上钩勤。水下小鱼多,大鱼不在窝。
6曾国藩: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
第三部《黑雨》
1作文与做官并不是一回事,作文以见深识闳为佳,立论即使尖刻、偏颇点亦无妨,因为不至于伤害到某个人,也不去指望它立即受到实效,只要自圆其说,便是理论,运笔为斤,自成大匠。做官则不同,世事纷繁,人心不一,官场复杂,尤为微妙,识见固要闳深,行事更需委婉,曲曲折折,迂回而进,当行则行,当止则止,万不可逞才使气,只求一时痛快。历来有文坛上之泰山北斗,官场上却毫无建树,甚至一败涂地者,盖不识此种差别耳!
2天津教案写遗书:
将欲造福,先去忮(zhi)心;将欲立品,先去求心。忮不去,满怀皆是荆棘;求不去,满腔日即卑污。历览有国有家之行,皆由克勤克俭所致;其衰也,则反是。余生平颇以勤字自居,而实不能勤;亦好以俭教人,而自问实不能俭。
3左宗棠:前事如烟,何须问孰是孰非;余日苦短,惟互勉自珍自爱。
4遗嘱:
遗嘱重点如下:
附:曾国藩“日课12条”和富兰克林“每日13条美德”
曾国藩“日课12条”
我敬曾国藩为精神导师,以上是最近这一阶段的学习情况,然而涉世不深,日后还需要多仔细揣摩其中的要义,方能有所作为!
咸丰八年二月十七日,因丁父忧去职在湖南湘乡老家的 曾国藩 ,给正在吉安城外与太平军作战的九弟 曾国荃 写了一封家书。要紧事讲了两件:一是自己对 李元度 心存愧疚,定要弥补;二是老弟你要 勤修耐烦功夫 。
先谈谈曾国藩对李元度的亏欠。
曾国藩不止一次在书信中向人表露对李元度的亏欠之意。尤其是这次郁郁寡欢地蛰居在家,他反思了很多过往,更觉得之前苛待了李元度。
李元度早年以举人之身,追随刚刚草创湘勇的曾国藩,为湘军从无到有发展壮大立下汗马功劳。后逢靖港之败,又是李不离不弃守着跳水自杀未遂的曾国藩。打下武昌后的曾家军在湖口又遇大挫,自己苦心经营的水师硬生生被石达开腰斩为二,甚至座船连同咸丰皇帝赏赐的物件儿都被太平军抢了去,在这个最为难的关头,李元度选择和曾国藩一道坚持到底。
后元度又屡立战功,深得曾国藩赏识。还没来得及回报李元度这么些年铁心跟从的深情厚谊,曾国藩就因为事事掣肘炒了咸丰皇帝鱿鱼,借着丁忧撂挑子回家去了。
因此,他每每感到李元度之功甚大,但自己在位时没有好好提携他,因此,屡次向九弟曾国荃倾诉自己的愧疚之情。这封信里再次强调了准备两家结为秦晋之好,以双方儿女婚配稍释自己的内心亏欠。
曾国藩在写这封信时怎么也不会想到的是,过了若干年自己差点把李元度活活送上断头台,更想不到的是,自己到了老年双方又冰释前嫌了。以后的事,以后再谈,这里不表。
再谈谈劝老九曾国荃要学会忍耐的事。
起因在于在江西战场打拼的曾国荃在稍早写给哥哥曾国藩信中有这样的话“仰鼻息于傀儡膻腥之辈,又岂吾心之所乐”,表露出对江西官场吏治糜烂、污秽不堪的厌恶,引发了曾国藩对弟弟与江西官绅决裂的担忧。
故有以下教诲“ 昔耿恭简公谓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 带勇亦然。 兄之短处在此,屡次谆教弟亦在此 。”苦心孤诣地要求弟弟牢记明朝耿定向“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的话,千万要忍耐忍耐再忍耐。
诸如此类,通观曾国藩历年写给九弟的家信,强调最多的也是这一条。盖性格直爽冲动是曾国荃做官带兵最大的软肋吧。说归说,做归做,老九还是屡挫屡犯,捅了几次天大的篓子,吃了好几次大亏,末了还是得“裱糊匠”(李鸿章自谓)的老师——曾国藩替他裱糊破篓子,活脱脱就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
这里不得不提耿定向。耿定向字在伦,号楚侗,谥号“恭简”,湖北黄安(今红安)人,人称天台先生,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的著名学者。
面对嘉万年间世风日下的社会现实以及崇尚虚无、认情识为良知的学术弊端,他毅然举起“卫道”的大旗,在继承阳明和王艮思想的同时着力纠正心学所暴露的种种问题。
在以监察御史督学南京期间,耿定向简拔了一大批优秀的学子,其中不少人在晚明思想史中都占有一席之地,而他与李贽的争论更是学术史上的一大公案,广为人知。总之, 耿定向是阳明心学发展史上一个具有转折意义的人物,亦是万历年间心学的一大旗手 。
耿定向著有《耐烦说》,把居官要耐烦摆在廉洁前面,仔细体会,确实是想实心办事的广大基层行政人员所要遵循的道理。廉洁固然重要,但它只是做人当官的本分。而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没有耐烦的功夫,上级得不到肯定,同事得不到配合,群众得不到理解,办事得不到通达,最终只能沦为庸庸碌碌之辈。
其实,做官要讲耐烦,干任何事何尝不讲耐烦呢。曾国藩说过“古今办大事者,以识为主,以才为辅”,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虾哥论道,讲你心坎的故事,快快关注有惊喜!
曾国藩被人誉为晚清时期的“中兴第一名臣”,是我国古代有名的理学家、政治家等等,他为人正直,头脑睿智,他的事迹流传至今,而他说过的话甚至都被许多人当成至理名言,作为修心养性的原则。
曾国藩除了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并在理学研究上有一定成就的外,他还是个孝顺守礼的人。他曾因至亲去世,亦然放下朝堂高位,回家“守丧三年”,又在家国有难,需要他帮助的时候,被君主一道圣旨“借孝”,回到朝堂处理政务。
那么丧期未满就被君主请来处理国事的曾国藩,是不是“不孝”呢?
曾国藩此举不仅没有冒犯“孝道”,更是侧面印证了他是深谙儒家精神的大学者,他亦深刻理解了“三年之丧”背后的人文关怀。如果他无视兵荒马乱的时局,固守僵化的守丧形式,那才是大大的“不孝”,更称不上什么“大学者”。
颜小二是说,“守丧三年”的初衷从来不是让生者耽误“生活生产”,而是为了让生者更好地去“生活生产”。
许多人可能觉得,“三年之丧”之所以设置,是为了慰藉逝者,其实深究其精髓,我们会发现,这“三年之丧”更多是为了给生者一个发泄“伤痛”的出口。于此。儒家之“礼”,才谓深刻。
1、曾国藩“守丧”,又被君主一道圣旨“借孝”据记载,历史上的曾国藩“活跃”的时候,时局并不算太平,曾国藩面对的朝堂局势也十分复杂。
同时,因为与朝堂上别的大臣政见不合,让当时的君主比较难堪。
为了缓和朝堂氛围,动乱局势时期,君主应允了曾国藩的回乡守丧请求。一般来说,曾国藩这样的重臣是不可以在这么紧急的时刻“缺席”。
但是,一来碍于曾国藩回乡守丧的愿望十分“强烈”,二来就当时的文化而言,“三年守丧”是几千年来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丧葬之礼,作为君王,不可违背这个“礼”;三来也为了缓和朝堂氛围,于此,君主便准了曾国藩“丁忧”请求,让他回家守孝。
所谓“丁忧”,就是父母去世以后,当官的要暂时“离职”,并在三年内,为人子女者不能婚嫁,不能喝酒作乐、不能夫妻同房等等。而当时的曾国藩,就是回家丁忧。
有的人甚至会在丁忧的三年内住在搭建于父母坟前的小屋子里,寒来暑往,以近乎“自苦”的方式来尽孝。
而曾国藩的“丁忧”并没有维系太久,朝堂纷乱,战事吃紧,君主不得不以一道圣旨“借孝”,将曾国藩从“守孝期”中“借”回朝堂,以解燃眉之急。
所谓“借孝”,指的就人虽然在守丧期间,但是因为某些原因穿着吉服,或做与守孝规矩相违背的事情。而“借孝”的缘由,往往有“借孝倡忠”、“借孝而仕”、“借孝婚娶”等。
毫无疑问,曾国藩这里则是“借孝倡忠”。
人人都说忠孝难两全,而曾国藩本人,则深谙中国“三年之丧”的孝道精髓,不轻视这丧葬之礼,亦不僵化固守,虽违背了守丧规矩,但却并不违背儒家灵活的中庸精神,这才是对“孝”更高层次的践行。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理解了“三年之丧”中的内涵,大抵便能体会上述含义。
2、“三年之丧”背后的人文关怀说起“三年之丧”,我们可以追溯到《论语》中孔子与宰我的一段对话。
当时宰我和孔子说,守丧要三年时间太长了,比较耽误学习,也耽误劳作生产,对生活影响很大,认为一年就比较合适。
孔子听了后,一番话说得宰我羞愧得面红耳赤。孔子说:真正有德行的君主,因为父母去世,即便山珍海味吃在口中,不会觉得香甜;因为他们沉浸在悲伤中,他们听再美妙的音乐,也不会觉得快乐;在家里躺着,他们也不会觉得舒服,因此,君子才会去守丧。
也就是说,在孔子眼里,人们守丧,不是因为有守丧这个规矩,而是因为“心中的切实悲伤”让人们在家吃不好、睡不好,无法正常生活,被忧虑悲伤困扰。
为了让失去亲人的悲伤得到释放,就要以和精神上的悲伤相匹敌的“自苦”来缓解。于此,君子才会去“守丧”。
至于为何会有“守丧三年”一说,孔子说:
“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也就是说,丧期定为三年,是因为人们从出生到完全脱离父母怀抱,需要三年的时间。而这三年,便成了天下通行的丧礼。
也就是说,“三年之丧”不是一个冰冷僵化的“规矩”,其背后蕴含着对父母的“感恩”,以及对至亲的“眷恋”之情。而守丧期间的“自苦”行为,更是为了让生者心中的悲伤有一个发泄口,给自己一个理由在丧期过后重新开始,不再为失去亲人而迷茫、痛苦,继而更好地迎接未来。
3、三年丧期的精神内核由此我们可总结,我们不能盲目将“守丧三年”看成冰冷的丧礼规矩,更不能完全将其定义为“糟粕”,而是要看到其背后的提倡的精神,即“感恩”与对亲人的眷恋,同时“守丧三年”中也有对生者的“慰藉”。
于此,理解了“守丧三年”背后的精神内核,为人正直有原则的曾国潘不会固守“守丧三年”的外在僵化规矩,而是“借孝倡忠”,此举则是更贴切地践行了“真”儒家思想的精神内核。因为真正的儒家文化从来不是僵化的,它是灵活的、精妙的,且让人赞叹的。
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
曾国藩和李元度的恩怨曲折
一、“追随忧患日 生死笑谈中”
李元度,字次青,湖南平江人,出身举人。清咸丰三年(1853年)曾国藩在衡阳组建湘军时,他任黔阳训导,曾上书言兵事,为曾所赏识,遂招之入幕。初期综理全军文案。他文才出众,却弃文就武,于咸丰五年自请领兵打仗;咸丰十年七月,曾国藩保举他为皖南道道员。
八月,李元度率所募平江新勇3000人抵达祁门大营。适逢徽州有事,曾国藩命他率领所部驻守徽州,越9天,徽州失守,李元度败不回营。曾国藩要参劾他,众僚属纷纷谏阻。李鸿章甚至因谏劝不从,拂袖而去,曾仍坚持严参。
众人之所以劝阻,主要因为李元度过去有功,与曾交情深厚。他入湘军幕早于李鸿章5年,早于左宗棠7年。在曾国藩坐困江西,一筹莫展的时候,李元度募勇成军,力撑危局,领兵比曾国荃还早一年半。湖口战役,他救过曾国藩的性命。咸丰七年,曾氏丁忧乡居期间,给李元度写的信最多,其中尤以“三不忘”一信,最能说明元度的功劳与情谊。“自维即戎数载,……所愧恨者,上无以报圣主优容器使之恩,下无以答诸君子患难相从之义。常念足下与雪琴,鄙人皆有三不忘焉:……足下当靖港败后,宛转护持,入则欢愉相对,出则雪涕鸣愤,一不忘也;九江败后,特立一军,初意专在护卫水师,保全根本,二不忘也;樟树败后,鄙人部下别无陆军,赖台端支持东路,隐然巨镇,力撑绝续之交,以待楚援之至,三不忘也。自读礼家居,回首往事,眷眷于辛苦久从之将士,尤眷眷于足下与雪琴二人”。给别人的信中也说:“李君次青,从弟多年,备尝艰险,上年弟以忧归,李君力撑江省之东路,为人所难,百折不回,弟愧无以对之,寸心抱疚”。曾国藩的日记,几乎无月不有与李元度书信来往或“长淡”、“鬯谈”的记载。总而言之,在失守徽州以前,李元度的形象是一个文武兼备,与曾国藩患难相随,至交至契的人。
那么曾国藩为什么又要严参李元度呢?
二、曾国藩严参李元度
有人认为,清廷在答徽州失守折的上谕中,批评了曾国藩而褒扬李元度,曾遂迁怒于李,予以参劾,以曲折地表达对批评的不满。这种揣测之词,不合罗辑。在《徽州被陷现筹堵剿折》中,曾自认“调度无方,咎无可辞,应请旨将臣交部议处”。清廷答谕说:“该大臣甫接皖南防务,连失两郡(按:指宁国和徽州),虽因饷绌兵单,究属筹划未密。着即振作军心,再接再厉,万勿一挫之后,即损军威。李元度谋勇兼优,此次失衄,深属可惜,人材难得,着即迅速查明下落具奏”。曾自请议处,“上谕”先替他说出连失两郡的原因在于饷绌兵单,然后轻点“筹措未密”,接着鼓励他振作军心,再接再厉,“筹措未密”较之“调度无方”轻。褒扬李元度,出于估计他已殉职。答谕的弦外之音,是概不追究徽州失守的责任。它发出的时间是九月二十一日,严参李元度的奏折发于九月十六日,参折先发,签谕后发后到,绝非“迁怒”,毫无疑义。曾国藩之所以不念李元度的功绩,不顾往日交情,不受众人劝阻,断然严参,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与急转直下的皖南战局有关,与风云突变的时局有关,与曾、李军事上的分岐有关,还与曾的法纪观念、儒家思想和李的操守、修养有密切关系。
1、曾国藩接任两江总督、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兼顾皖南防务,正值“江南糜烂”,全局被动,受命于危难之际。他的全局方针是:江北围攻安庆,迫敌决战;江南布兵三支,进图吴浙。他自任中路,驻皖南的祁门,其馀两支暂时还无兵可布。咸丰十年(1860年)八月十二日,宁国府失守,守将周天受阵亡;二十五日,徽州失守。至此,皖南四府一州全部落入太平军手中,曾在皖南几无立足之地。恰恰在这个时候(八月二十六日),曾接上谕,因英法联军逼近北京,命他派鲍超率兵三千兼程北援。真是屋漏更遭连夜雨,船破又遇顶头风啊!八月这个多事之秋,是曾国藩思想负担最重,精神最苦恼,情绪烦躁不安的时候。李元度在这个时候失守徽州,火上加油,使曾难以承受心理压力。
2、徽州是皖南通浙江、江西的要道,军事地位非常重要,尤其是祁门大营的大门,大门洞开,使湘军统帅部处于敌人直接攻击的威胁之下。李失徽州,颇象《三国演义》的马谡失街亭。太平军攻取徽州、休宁后,因见急援徽州而未能赶上的鲍超、张运兰两军分驻渔亭、夥县,便放弃了直扑祁门的计划,转由婺源进江西,使曾国藩松了一口气。一个多月后,李秀成十万众攻占夥县,距祁门大营60里,再现失街亭险象。曾国藩写下遗嘱,帐悬佩刀,准备一死,幸鲍超赶到解危。这虽是参劾李元度之后的事,但它更能说明失徽州在军事上的关系之大。
3、曾、李在军事上意见相左。徽州之役,曾主守,要求李元度深沟高垒,坚守不出,李不听,忽视湘军最为重视的扎营、筑垒,反而随时向敌迎战。从这段时期曾给李的几封信,可以看出他俩在战守问题上存在着根本的分岐。如:八月二十日信:
阁下好分兵。吾向以分兵为大戒,新募之勇,尤不宜分也。
八月二十三日辰刻信:
二十二夜接二十一日惠函,具悉一切。是日出队至临溪,实为轻举妄动,殊不可解。……前日派童、单二营至丛山关,已属轻躁,此二十一日之举则更躁矣。不意阁下在戎行六年,而心不入理如此!
八月二十三日巳刻信:
来信前云派两营同礼河出扎,后又云派三营同礼河出扎,鄙意只可派二营或一营出扎,余皆令其守城。平江勇轻进轻退,旧习未改,宜切戒之!
八月二十四日信:
扎营是第一根本事。平江营十六到,十七、八、九不令扎营;礼河二十到,二十一、二不令扎营,何也闻皆散乱于沙州之上,何以御敌宜绅民之不以为然也。
八月二十六日午初信:
二十六日己刻接二十五日辰刻信,辩前函躁字之责。二十一、二、三连三日出队,非躁而何守城尤贵于静,务思沉几渺虑。鲍营已五次飞催,并嘱孔旭日长跪乞师,兵不行不起。拔队入岭之后,却须谨慎,不可太躁。阁下勿再以二十日催礼河营之法催之。霆营者稍有疏失,则他无可望矣。关系极大,阁下切勿信笔乱写。
曾国藩在书信中对部下如此严切指责,似不见二例。显然,李元度不听指示,轻举妄动,还自以为是。这可能又成为李元度兵败负气出走的原因。曾深感局势严重,两天之内,六次飞调王牌军鲍超霆营驰援。却不料徽州府城只一昼夜就失守了!他在八月二十六日日记中写道:“夜二更闻徽州于二十五日申刻不守,次青不知下落,为之竟夕不寐”。次日又记道:“是日,平江各营败勇俱至祁门,未得次青实在下落,殊为凄咽……是日思次青之败,由于自是”。他料想李元度已死,不胜伤感;而于李元度之败,则认为不能原谅。九月初六日,他接到李元度自街口所发之信,认为“犹多怙过饰非之辞。咸丰六年平江勇烧杀辰勇二百余人,次青信中亦多怙过饰非之语。此人殆不足与为善矣!”九月十二日与陈作梅“鬯谈次青在徽误事之情,日内心中恼怒殊甚”。
4、儒家崇尚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清廷对于阵亡、殉职的文武官员,无不优予抚恤。其中不乏封疆大吏,如黄州兵败投水的湖广总督吴文庐州城破投塘的安徽巡抚江忠源,三河阵亡的安徽巡抚李续宾等。而于作战不力,兵败出逃的文官武将,则视情节轻重,予以惩罚。咸丰十年(1860年),两江总督何桂清苏州兵败,逃往上海,被革职拿问,后在京师正法,是典型的事例。曾国藩先后在靖港、湖口两次兵败自杀,论者或以为出于忧愤,或讥以羞愧,而忽略了这位儒教信徒成仁的选择。李元度既是带兵统领,更是皖南道道员,曾国藩未尝不以他失徽州不殉节为憾。前几天宁国失守,“江宁巡道福咸所署皖南道缺业已另放有人,犹复同守危城,效死弗去”,李元度岂能偷生他去曾国藩九月初七日《致沅弟、季弟》信说:“次青二十五日城破走出,……大节已亏,此后难于自立矣”。曾并非“太上忘情”欲李死,而是儒家传统思想使然。不死,则失地有罪,受法纪制裁,理所当然。曾治军赏罚严明,断不能循私庇护。他在家书中说:“次青事须渠来营一次,乃可定案。今天下虽已大乱,而法纪不可全废,如普(按指普承尧)不重惩即无以服江楚军民之心,重惩普而不薄惩青,即无以服徽人,并无以服普之心”。“薄惩”既考虑了失徽州的客观原因,也顾及李往日的功劳,既重法纪,又有几分人情味。
5、平心而论,李守徽州的兵力不单薄。除平江勇3000人外,曾调拨增援的礼河四营所有2300人,原徽防闹饷哗变留下的还有1600人,合计近7000人。在此之前,湘军大将大都不过统领数千人,李续宾名闻天下,手下仅6000人,鲍超所向披靡,带的不过5000人,左宗棠以新募的5000之众,把守景德镇,与太平军骁将黄金文、李世贤两部十多倍的兵力周旋数月,确保祁门大营的后门。李元度若能按曾国藩的指示坚守,徽州可保无事。他这支兵大都是没有见过战阵的新勇,曾是知道的,所以只要求他守六天,续有后援。正因为不是一支能征惯战的精兵,李更应知道不可疏于扎营筑垒而随便出战。至于城垣坍毁,不是无法补救的困难。按《天岳山馆文钞》李元度追悼守徽阵亡的同事杨萃耕的《哀辞》说,杨催他修缮城墙,修葺三昼夜,完成三分之二,李世贤大军来了……。按李世贤兵临徽州城下是八月二十四日,李元度率部到达徽州是八月十六日,七天时间,为什么不早修护城不扎营、修垒、挖沟,守城不早修城墙,李元度满以为可以一战克敌,无须乎“守”啊!难怪曾恼怒不已。
6、李元度轻躁自是,失守徽州,贻误大局,责无旁贷。他却使出骄气来,仗着往日的功劳和交情,认为你曾国藩总不会把我怎么样,竟然败不归营(当时曾还不知他去另投靠山)。在他的心目中,没有法也没有了曾,在曾的心头之火上,再浇一瓢油。应该说,严参是李元度自讨的。
有这许多原因,无怪乎曾坚持参劾。九月十六日,他上奏:“李元度躁扰愎谏,既不稳修营垒,又不能坚守待援,仅守一昼夜而溃,贻误大局,责无可贷”,请旨“将李元度革职拿问”。廷谕照准。
三、李元度东山再起,又被参倒
李元度徽州出走后,在浙赣边境逗留21天,九月十六日回到祁门大营,索还欠饷,回平江募勇去了。曾国藩日记:“傍夕,次青自广信来,至营一见,尚无悔过之意,恐难长进”。这时曾还不知他已另有高就。
清廷批准将李元度革职拿问,曾国藩并没有拿问,等他自动回营结案。然而李元度一去不返,浙江巡抚王有龄为他撑开了保护伞,步步升迁,曾容忍一年多,于同治元年(1862年)二月二十二日再次参劾,奏片说:
新授浙江按察使李元度,咸丰十年八月徽州失守案内,经臣奏奉谕旨,革职拿问。该员并不静候审讯,擅自回籍,与候补道邓辅纶往返函商,求巡抚王有龄奏调赴浙。十一年二月初九日奉上谕:“已革徽宁池太广道(按即皖南道)李元度,着曾国藩饬令前赴浙江,交瑞昌、王有龄差遣委用,其应得罪名,仍着曾国藩查办。钦此。”李元度并不具禀请示,即行募勇赴浙,名曰:“安越军”。旋于义宁案内,经官文奏奉谕旨:“李元度着赏还按察使原衔,其失守一案,仍着曾国藩讯明,分别办理。等因。钦此”。又于奉新、瑞州案内,经毓科奏奉上谕:“李元度着赏加布政使衔,其徽州失守之案,应否免其查办,仍着曾国藩酌核具奏。等因。钦此。”
清廷赏识李元度人才难得,又值需人孔急之际,只须曾国藩圆转奏复,徽案本可一笔钩销。李元度也太高傲了,毫无悔过表示,曾岂能容得:《奏片》继续道:
“查义宁、奉新、瑞州皆臣所统辖之地,系贼先自退出,李元度并无打仗克城之事。……屡报克复,冒禀邀功,实出情理之外。本年正月十四日,皇上弃瑕录用,补授该员盐运使,兹又攫授浙江按察使……臣查该员李元度,徽州获咎以后,不候讯结而擅自回籍,不候批禀而径自赴浙,于共见共闻之地,并未见仗,而冒禀克复。种种悖谬,莫解其故……乃李元度六月至江西,八月抵广信,九月低衢州,节节逗留,任王有龄羽檄飞催,书函哀恳,不一赴杭救援。是该员前既负臣,后又负王有龄,法有难宽,情亦难恕。所有该员补授浙江盐运使、按察使及开复原衔、加衔之处,均请饬部注销,仍行革职。姑念其从军多年,积劳已久,免其治罪,交左宗棠差遣。
该员……平日文理尚优,带勇非其所长。其所部安越军八千人,臣当与左宗棠熟商,或全行遣撤,另派差使,或酌留二三千人,令其守城,俟立有功劳,再由左宗棠奏请开复。”
这个奏片,毫不留情,连官文等督抚大员的保举都彻底否定了。李元度自失检点,再次跌入深谷。片中说:“后又负王有龄”,因李元度终未赴援杭州。咸丰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太平军攻入杭州、瑞昌,王有龄同时殉城。
王有龄既死,李元度失去靠山,因见曾国藩在两个多月内接连有升奖,于是向曾上一道贺禀,意在弥缝裂痕,修复旧好。曾收到这个贺禀,觉“文辞极工”,与幕友“言及前此奏折不少留情,寸心怦怦,觉有不安”。然而,《贺禀》虽引起曾一时的感情冲动,却未能使其心上的阴影完全消失。同治元年五月十七日,曾参劾见异思迁、私行远扬的鲍超部将陈由立时,举郑魁士、李元度二人为例说:“此二人者,郑魁士之罪重,李元度之情轻,而其背于此并不能忠于彼则一也”。后因曾国荃、曾国葆对此有看法,才使曾国藩的态度有了根本的变化,回信称:
“次青之事,弟所进箴规极是极是!吾过矣!吾过矣……通首读来,实使次青难堪。今得弟指出,余益觉太负次青,愧悔无地。余生平于朋友中负人甚少,惟负次青实甚。两弟为我设法,有可挽回之处,余不惮改过也。”
六年后,他在这份奏稿后面批道:“后记:此片不应说及李元度,尤不应以李与郑并论。李为余患难之交,虽治军无效,而不失为贤者。此余之大错,后人见者不可抄,尤不可刻,无重吾过。(同治)七年八月国藩批”。
四、曾国藩拜恩怀旧 密陈录用李元度
同治三年(1864),太平天国失败,曾国藩加官进爵,拜恩怀旧,于八月十三日上《密陈录用李元度并加恩江忠源等四人折》称:“今幸金陵克复,大功粗成,臣兄弟叨窃异数,前后文武各员无不仰荷殊恩,追思昔日患难与共之人,其存者唯李元度抱向隅之感”。他申述对李元度的两大内疚:一是咸丰六年他率军在江西最困难的时候,“赖李元度力战瑞州,支持危局。次年臣丁忧回籍,留李元度、彭玉麟两军于江西,听其饥困阽危,蒙讥忍辱,几若避弃而不顾者”。再则“李元度下笔千言,条理周密,本有兼人之才”,“惟战阵非其所长”,是他“用违其材,致令身名俱裂”。“此二疚者,臣累年以来,每饭不忘。兹因忝窃高爵,拜恩怀旧,惭感交并”。“李元度屡经臣处参劾,未便再由臣处保荐,如何酌量录用之处,出自圣主鸿裁”。两次严参,一次陪参,又密陈录用,真还需要一股勇气。这篇密奏,情文并茂,清廷当即催令左宗棠查复。
李元度于同治元年第二次被参后,回家闭门著书,深自敛抑。“安越军”已被裁撤,左宗棠的复奏未能使他开复。同治五年,贵州多事,巡抚张亮基奏调李元度入黔,自领一军,屡屡见功。从此雨过天晴,朝延陆续赏还原衔、顶戴,授云南按察使,贵州布政使,攒来晚晴好景。
五、“程门今已矣 立雪再生来”
曾国藩对李元度的感情变化,曲折动人。李元度饱经忧患,如何看待曾国藩呢李原不是曾的门生,向来以弟子自居。曾去世后,李作《哭师》五律十二首,情意缠绵,凄切感人。其第九首云:“记入元戎幕,吴西又皖东。追随忧患日,生死笑谈中。末路时多故,前期我负公。雷霆和雨露,一例是春风”。前两句勾勒了他们以往的关系、情感,接着自认为有负于曾而将曾的严参(雷霆)和密陈录用(雨露),一例看作对他的爱护(春风)。同治十三年,李还在一首步曾原韵的诗中写道:“嗟我昔从公,中厥良自作。未逐鲲鹏化,甘同鲋辙涸”。把挫折归咎于自作自受。这种不怨不尤,反求诸己的态度,难能可贵;与前期的骄、娇对照,判若两人。大致多年闭门思过,大有悔悟。
当年曾、李风雨同舟,曾有两家联姻之说,后因李元度获咎中止。同治十年,李元度旧事重提,欲将第四女许配曾纪泽抚子广铨,曾国藩在家书中不胜感慨地说:“余往年开罪之处,近日一一追悔,其于次青尤甚。……顷闻次青欲与纪泽联姻,断无不允之理,特辈行不合,抱惭滋深耳”。
李元度《哭师》诗最后一首的最后两句是:“程门今已矣,立雪再生来”。用“程门立雪”故事,表达愿来世再为师生的心愿,心情沉痛,催人泪下。光绪十三年,李元度病故,时人将他附祀于长沙曾文正公祠,不等“再生”就来到一起了。
1 丁忧一词是什么意思
所谓“丁”,就是人丁,即人口的意思。古人重孝道,做官员的家里有长辈去世,必须出缺回家守孝,时间长短视情况而定,这个就叫做“丁忧”了。
《康熙大帝》中的姚启圣是个酸文人,他当平台总督受到阻力,不服气,就跟康熙耍性子,借口乳母去世,要回家丁忧,其实就是一个要挟罢了。
服丧丁忧
--------------------------------------------------------------------------------
古礼三月而葬,然后初哭,行虞礼、卒哭“虞礼”是安瑰祭,三次虞祭之后,行“卒哭”礼,献食举哀于灵座以后,不再哭悼。卒哭十一次为“阳礼”,将神祖迎入祠堂,礼毕将:主移回原处。丧后十三个月至十五个月举行“小祥”、“大祥”礼。七个月举行“谭”礼,意为安然平安,心情激动可安一些。死者安葬以后,孝子要居丧、一服的孝子要居丧三年。居丧也叫“丁忧”、“丁艰”,又叫“守孝”,是对父母孝心的最好体现,也是对儿女是否孝顺的考验。按照古礼,丁忧三年期间不能外出做官应酬,也不能住在家里,而要在父母坟前搭个小栅于,“晓苫枕砖”,即睡草席,枕砖头块,要粗茶淡饭不喝酒,未与型妄同房,不叫丝弦音乐,不洗澡、不剃头、不更衣。丁忧的社会基础是“孝”,为什么孝,因为小孩初生,三年不离母仔,时刻都要父母护料,因此父母亡故后,儿子也应还报三年但居丧时候也有些权变的,《礼记·曲礼》明确规定说: “居皮之礼,头衬创则冰,身有病则治,有疾则饮酒食肉, 疚止复初”,就是说一是有病,二是年老的。此外碰到国与家发生冲突,要家礼服从国事,孝子可出来为国效力。
2 文言文中,守孝的特定称谓有哪些
守丧,用于平常百姓,
遭逢父母的丧事,也称“丁艰”,始为谢玄参军,为玄所遇,丁忧去职。——《晋书·袁悦之传》
原指遇到父母或祖父母等直系尊长等丧事,后多指官员居丧。丁忧源于汉代,至宋代则由太常主其事。“丁”是遭逢、遇到的意思。
古代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必须停职守制的制度,丁忧期间,丁忧的人不准为官,如无特殊原因,国家也不可以强招丁忧的人为官,因特殊原因国家强招丁忧的人为官,叫做“夺情”
古代的“丁”和“忧”,其解释不同于现代的“丁”和“忧”。据《尔雅·释诂》:“丁,当也。”是遭逢、遇到的意思。据《尚书·说命上》:“忧,居丧也。”所以,古代的“丁忧”,就是遭逢居丧的意思。“遭逢居丧”时,儿女们会忧伤,会居丧,会遵循一定的民俗和规定“守制”,这显然比单纯“人丁忧伤”包含的内容要广泛得多。“丁忧”,体现了古人对文字运用的炉火纯青。丁忧期限三年,期间要吃、住、睡在父母坟前,不喝酒、不洗澡、不剃头、不更衣,并停止一切娱乐活动。
3 文言文翻译谭沦,别字子理,宜黄人士。谭纶沉着有毅力通晓兵法。当时东南方的倭寇为患已经四年了。朝廷商议训练民兵来打抵抗倭寇。参将戚继光请求训练这些人三年时间再来征用他们。谭纶也训练数千兵。颁布约束部队纪律的法令。从裨将到下属之间一层层管制。部队分配已经明确,进攻撤退整齐统一。倭寇进犯栅浦,谭纶亲自帅兵攻打倭寇。连续打了三场胜仗。倭寇又从松门、澶湖进攻,侵掠周边的六个县。继续进攻围攻台州。倭寇没有攻下台州而撤兵。转移方向侵掠仙居、临海,谭纶几乎将倭寇全部擒获并斩杀。谭纶被升官为海道副使,加紧招募浙东的子弟来训练他们。这时戚继光训练兵马的时间到了限期。谭纶于是收纳他的部队来调用。外来的兵法休整不再调用。倭寇从象山突击台州,谭纶连续在马岗、何家两个地方打败倭寇。接着又和戚继光一起在葛埠、南湾打败倭寇。谭纶加封为右参政。因为被诬蔑而离职。
本人自己翻译的,要是觉得可以,请采纳,谢谢
4 丁忧"丁忧"是指家中亲人去世,自己的服丧期。
也叫“居丧”、“丁艰”,又叫“守孝”,古礼中是对父母孝心的最好体现,也是对儿女是否孝顺的考验,需守孝三年。 转一篇相关介绍: 服?识?n 古礼三月而葬,然后初哭,行虞礼、卒哭“虞礼”是安瑰祭,三次虞祭之后,行“卒哭”礼,献食举哀於灵座以后,不再哭悼。
卒哭十一次?“?礼”,?⑸褡嬗腱籼茫Y??ⅲ褐饕苹卦?。?梳崾??月至十五??月举行“小祥”、“大祥”礼。
七??月举行“谭”礼,意?安然平安,心情激?涌砂惨恍K勒甙苍嵋葬幔⒆右ؾ?省⒁环男⒆右ؾ?嗜辍>?室步小岸?n”、“丁艰”,又叫“守孝”,是?Ω改感⑿牡淖詈皿w现,也是??号欠裥九?的考?。 按照古礼,丁?n三年期间不能外出做官?س辏膊荒茏≡诩已Y,而要在父母??前搭??小?澎叮?陨徽泶u”,即睡草席,枕砖头?K,要粗茶淡?不喝酒,未与型妄同房,不叫丝弦音?罚幌丛琛⒉惶觐^、不更衣。
丁?n的社?A是“孝”,?什麽孝,因?小孩初生,三年不离母仔,?r刻都要父母护料,因此父母亡故后,?鹤右???笕辏¾??r候也有些?嘧?的,《礼?·曲礼》明确?定说: “居皮之礼,头衬???t冰,身有病?t治,有疾?t?酒食肉, 疚止复初”,就是说一是有病,二是年老的。 此外碰到?c家发生冲突,要家礼服??拢⒆涌沙?颀??ЯΑ? 初终?仕? 中??识Y富有?庵氐??理色彩、人情味,宗教信仰观念也揉含在?仕字小T岫Y中基本信念是“不死其亲”,表现在行?由暇褪恰笆滤廊缡律薄R虼耍??人去世随之而?淼氖窍盗?试岫Yx,成?一次特殊的离?e,要装点行程、??e饯行、依依不?蔚叵?e,於是就要装碱、装点行程等。
我?耖g?俗认?,凡人享年五十?q以上的老或病而死,??劢K正??,这?诱K劳龅睦先吮环Q“老喜?省保???试嶂Y与婚嫁之礼同?臃Q作喜事,只是色调不同而已。? @种正常死亡,家人是早有??涞摹?垡?鄄脑缇妥龊茫⒆釉谒勒吲R终前日夜守候,?K做了物资上的??洌@?r亲?僖ؽo死者沐浴更衣,穿戴好?韧庖律眩驙?死后?企w僵硬不好穿戴,另外出於迷信,在民间认??]?淼眉按┖靡路脱?猓恰肮庵碜印弊吡耍H??械?染蔚摹ER终?r另一种?H俗是?Q地方。
福建是移至词堂,安徽是由房中迁至前?d,山?|是移到正屋的灵床上,有的移到门板上,?Υ朔Q作“挺?啤薄?临终之前 一般垂危之入要?τH人?诟馈 差D或者委??e人照料幼小,或希望女嫁谁家、子娶谁人,?v史演义中的“托孤”就是由此而?淼摹C耖g迷信认?,若有什麽心?未了,死者??I不螟,就是“死不螟目”。 古代有这?拥挠?载,某:郡的郡守夫人死不螟目,是卧泊丈夫续弦、?鹤邮芸啵妒强らL就?人祈祷,祷词曰: “夫人一貌玉?o理,四十年?碜啄┟ィ汉问屡R终含眼沮恐教?鹤又J花”,吟?眼合。
2初死之?r 在古礼中有“?俚V”,就是用新蚕丝、新根花?死者有?o鼻??,接著是“复礼”,也就是“招魂”。 家里人到房上或高坡上,朝祖先发源地呼喊死者的名字,叫他回家。
复礼是亲?傧MH人回?w的礼?x,之后?要?z查死者的鼻息、脉搏,然后是“初哭”。 送葬 古礼三日而??;三月而葬,?r间太长冬天尚可,夏天想尽办法?ظ?企w的腐?摹R蚨?r就有所谓“揭葬”“血葬”,即七日?炔患蓝帷a崾赖耐?嗜掌诓坏龋耖g一般?五、七、九、十一天,出孩的日子要???先生算好,这之前墓穴、棺木和埋葬的人及有关用具都已作好了??洹3??之日人??侵晨而起?x俗活?雍茉缇烷_始了。
首先是??灵。孝子背著大棺材头,其他人?E著另外?滋?,一?令下,就迅速拾起棺木,?好?E棺的杠子后,接著摔盆起枝。
由死者的长子或长?O?硭ぃ?e人摔,?是最亲近的人或确定了继承关?S的。摔盆子要一次摔破,越碎越?摔得粉碎才好?У疥?间去。
瓦盆摔后杠夫起杠,摔盆者扛起引魂播,驾灵而走。出???x仗的?序一般是:瞄的孝子,灵扼抱明器的孝子,吹打的鼓?钒嘧樱钺崾撬??的女眷。
一路上有撒?钱,以买路送灵。到达葬地,下葬之后,先?⒃岬卣砬?Q,把随葬的衣服?媚、长明?舴旁?舯诟??龋?呷ツ_印,然后?⒐啄拘煨旆湃肽箍樱儆擅麝?先生用罗盘矫正方向,填土埋葬。
填土由孝子进行,用手?⑹恳话寻训厝鱿蚰箍樱D一因?止,称“困??”,接著用锹填土,填?M堆成??丘在下?立石门,有的立碑,有的?⒁瓴ジ?是砍的木枝)栽在墓中,成活后便成??洹? 超荐与悼词 中?钤绲?试岫Yx的信仰基础是灵魂不死和祖先崇拜,比较??巍?闼亍W?牡澜贪l展成熟和佛教?魅胍葬幔?试岫Yx便受到道教、佛教的影?、浸染,?o?是观念信仰?是礼俗都增添了新的?热荩?得复杂、丰富、奢华起?怼H绶鸾痰摹叭缬^”, “转世再生”观?γ耖g的信仰有著重要影?。 所以人??“事死如生”,隆?屎裨帷7鸾痰?硎烙^及投胎转世的观念在民回信仰开辟了新的境界。
既然死后?可到另一??世界去,可过上更加幸福美?M的生活,就?o碍隆?屎裨帷K栽诹?r,。
5 涨知识:古代的“丁忧”是怎么回事根据儒家传统的孝道观念,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若父母去世,则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二十七个月,这叫丁忧,也称“丁艰”。
丁忧源于汉代。
丁忧期间,丁忧的人不准为官,如无特殊原因,国家也不可以强招丁忧的人为官,因特殊原因国家强招丁忧的人为官,叫做“夺情”。
《尔雅·释诂》:“丁,当也。”是遭逢、遇到的意思。据《尚书·说命上》:“忧,居丧也。”所以,古代的“丁忧”,就是遭逢居丧的意思。“遭逢居丧”时,儿女们会忧伤,会居丧,会遵循一定的民俗和规定“守制”,丁忧期限三年,期间要吃、住、睡在父母坟前,不喝酒、不洗澡、不剃头、不更衣,并停止一切娱乐活动
6 房玄龄传文言文翻译1、翻译 房乔,字玄龄,是齐州临淄人。
小时候就很聪明,广泛地阅读了经书、史书。工于草书和隶书,善于写文章。
十八岁时,被本州推举为进士,朝廷授予羽骑尉的官职。父亲生病绵延十个月,玄龄的心思全部用在父亲的药物和膳食上,不曾脱衣服睡过一次好觉。
太宗攻占渭水北边的土地,玄龄驱马到军门求见。太宗一见他,就像老朋友一样,让他代理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
玄龄已经遇到了知己的人,偏用尽自己的全部心力,知道的没有不马上去做的。每次平定贼寇,众人争着去寻找珍宝古玩,只有玄龄先接受杰出人物,安置到幕府中。
当有谋臣猛将,都跟他们暗中互相结交,各人都表示愿为太宗竭尽死力。玄龄在李市民秦王府中十多年,常负责管理文牍,每逢写军书奏章,停马立即可成。
文字简约义理充足。一开始就不用草稿。
高祖曾经对侍臣说:“这个人深重地了解机宜,足能委以重任。每当替我儿陈说事务,一定能了解人的心理,千里之外,好像对面说话一样。”
隐太子李建成因为玄龄、如晦为太宗亲近礼遇,很憎恶他们,在高祖面前说他们的坏话,因此玄龄跟如晦一起被驱斥。隐太子(太子李建成的谥号)将要发动兵变时,太宗令长孙无忌召玄龄和如晦,叫他们穿道士的服装,暗中带进内阁商量大事。
等到太宗成为太子之后,提升玄龄担任太子右庶子,赐绢五千匹。贞观元年,玄龄代萧瑀为中书令。
太宗论功行赏,把玄龄跟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作为第一等,进爵为邢国公,赐实封千三百户。贞观三年,任命他为太子少师,他坚决推辞不接受,代理太子詹事,兼礼部尚书。
第二年,代长孙无忌为尚书左卜射,改封魏国公,监编国史。已担任总领百司的官职以后,日夜虔诚恭敬,用尽全部的心力,不想让每一个人才失去应当处的位置。
听到他人的长处,好像自己拥有一样高兴。他对行政事务明晰练达,并且用文献经典来加以整治。
他审查修订法令,意在宽容和平稳。他不以求全来选人,不用自己的长处来要求他人,看他的才能任用,不因他人的地位卑贱而排斥,议论的人都称赞他是良相。
高宗成为太子之后,加玄龄为太子太傅,仍或主持门下省事务,监管编撰国史像原来那样。不久因撰写《高祖太宗实录》成,赐下玺书表彰,赐物一千五百段。
这一年,玄龄因继母去世丁忧服丧离开职位,朝廷特地下诏在昭陵赐给他墓地。不久,他又从回本官职位。
太宗亲征辽东时,命玄龄在京城留守,亲手写诏书说:“你担负萧何一样的重任,我没有后顾之忧了。”军队的兵器、战士的粮食,都交给他下令处置调发。
玄龄多次上书说不可轻敌,尤应当警惕小心。不久跟中书侍郎褚遂良受诏重编《晋书》。
贞观二十三年,皇上驾临玉华宫,当时玄龄老病复发,皇上下诏令他睡在总留台。到他渐渐病重,玄龄追赴玉华宫,坐偏轿入殿,将近到皇帝御座才下轿。
太宗对他流泪,玄龄也感伤悲咽得不能自我控制。下诏派名医救治。
掌管皇帝膳食的官员每天对他供应御膳。如果他的病略能减退,太宗就高兴得露出喜色;如果听说病情加重,就变得满面凄怆。
后病情加重,就凿开宫墙开门,多次派宦官问候。皇上又亲自光临,握手叙别,悲不能忍;皇太子也去跟他诀别。
不久去世,享年七十。朝廷三日不上朝。
2、原文 旧唐书 房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
年十八,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父病绵历旬月,玄龄尽心药膳,未尝解衣交睫。
太宗徇地渭北,玄龄杖策谒于军门,太宗一见,便如旧识,署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玄龄既遇知己,罄竭心力,知无不为。
贼寇每平,众人竞求珍玩,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及有谋臣猛将,皆与之潜相申结,各尽其死力。
玄龄在秦府十余年,常典管记,每军书表奏,驻马立成,文约理赡,初无稿草。高祖尝谓侍臣曰:“此人深识机宜,足堪委任。
每为我儿陈事,必会人心,千里之外,犹对面语耳。”隐太子以玄龄、如晦为太宗所亲礼,甚恶之,谮之于高祖,由是与如晦并被驱斥。
隐太子将有变也,太宗令长孙无忌召玄龄及如晦,令衣道士服,潜引入阁计事。及太宗入春宫,擢拜太子右庶子,赐绢五千匹。
贞观元年,代萧璃为中书令。论功行赏,以玄龄及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为第一,进爵邢国公,赐实封千三百户。
三年,拜太子少师,固让不受,摄太子詹事,兼礼部尚书。明年,代长孙无忌为尚书左仆射,改封魏国公,监修国史。
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
明达吏事,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卑贱。
论者称为良相焉。高宗居春宫,加玄龄太子太傅,仍知门下省事,监修国史如故。
寻以撰《高祖、太宗实录》成,降玺书褒美,赐物一千五百段。其年,玄龄丁继母忧去职,特敕赐以昭陵葬地。
未几,起复本官。太宗亲征辽东,命玄龄京城留守,手诏曰:“公当萧何之任,朕无后顾之忧矣。”
军戎器械,战士粮廪,并委令处分发遣。玄龄屡上言敌不可轻,尤宜诫慎。
寻与中书侍郎褚遂良受诏重撰《晋书》。二十三年,驾幸玉华宫,时玄龄旧疾发,诏令卧总。
7 夺情在文言文的意思是中国古代礼俗,官员遭父母丧应弃官家居守制,称“丁忧”。服满再行补职。朝廷于大臣丧制款终,召出任职,或命其不必弃官去职,不着公服,素服治事,不预庆贺,祭祀、宴会等由佐贰代理,称“夺情”。
简介
夺情起复,又称夺情,是中国古代丁忧制度的延伸,意思是为国家夺去了孝亲之情,可不必去职,以素服办公,不参加吉礼。夺情原本少见,但在战场上,原谈不到“丁忧”,古人称之“墨绖从戎”,又称“金革之事不避”。
夺情传承与发展
中国古代规定政治人物一旦承重祖父母,亲父母的丧事,“自闻丧日起,不计闰,守制二十七月,期满起复”。意思是必须请假二十七个月,回乡下守丧,事后再重返官场。但是为了因应各种局势,“夺情”可以合法地不守礼制,如《周书·王谦传》:“朝议以谦父殒身行阵,特加殊宠,乃授谦柱国大将军。以情礼未终,固辞不拜,高祖手诏夺情,袭爵庸公。”唐代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夺情起复制度,但在唐玄宗后夺情已较少见。
明朝时的夺情
明朝时明文规定,“内外大小官员丁忧者,不许保奏夺情起复”。明英宗正统七年下令,“凡官吏匿丧者,俱发原籍为民”;十二年又下令,“内外大小官员丁忧者,不许保奏夺情起复”。明代文官夺情起复者主要有阁臣、尚书、侍郎等一些政治人物。一些人便利用各种手段,营求夺情。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夺情行为,都会引起伦理问题。明朝中季张居正因为夺情的问题,曾经引起一连串的事件,《明史纪事本末·江陵柄政》:“己卯,张居正父丧讣至,上以手谕宣慰。。然亦无意留之。所善同年李幼孜等倡夺情之说,于是居正惑之,乃外乞守制,示意冯保,使勉留焉。”据史书记载张江陵丁忧是与冯保串通好:“大珰(大宦官)冯保,挟冲(幼)主,操重柄,江陵(张居正)素卑事之。新郑(高拱)既逐,(冯)保德(感激)江陵甚,凡事无不相呼应如桴鼓。江陵闻父讣,念事权在握,势不可已,密与保谋夺情之局已定,然后报讣。”当时有许多政治人物出于政治上的原因,抗议“夺情”,都被皇帝一一批驳,反对派遭到严惩,甚至动用了“廷杖”的刑法,许多人被打得皮开肉绽,终身残疾。张居正自此事件后,更加偏恣,《明史》载“居正自夺情后,益偏恣。其所黜陟,多由爱憎。左右用事之人多通贿赂。”明朝晚期兵部尚书杨嗣昌亦曾接受夺情起复。
清朝时的夺情
咸丰七年二月四日,曾国藩父曾麟书卒。当时兵部右侍郎衔曾国藩正在襄办湘军,原本应该夺情,但是他竟于二十一日离营回湘。当时左宗棠写信骂他“《纲目》一书,于夺情题后一事,总以其人所处之时地为断,所以重纲常、维名教而警偷薄之俗也。至‘金革之事无避’一语,经义直捷了当,更无可疑;诚以兵礼、丧礼同一凶事,并无所谓希荣忘哀之念;而干戈之际,事机急迫,有万不能无变者。顺乎天理之正,即乎人心之安,则世俗所谓‘夺情’者,乃圣贤所谓‘遵礼’,又何拟议之有?”
^ 此语典故自《礼记》。孔颖达《礼记正义》:“此一经,是权礼也。若值国家有事,孝子不得遵恒礼,故从权事” ^ 《明史》卷二百一十三。 [1]
第一卷 京官时代
20211011第一章 七年科举考试之痛
曾国藩从14岁开始随父去考秀才,其父考了17年才考上,当时已年届50,只是个荣誉性的上榜,曾国藩也是考了7次才考中,能把科举考试坚持这么多年,越挫越勇的能有几人?在这七年间,受尽了冷嘲热讽,有时候不得不承认人性中的恶,多少人年年看他家的笑话,却在揭榜之时又鸡犬升天,面对这样的困境,曾国藩只有坚持,未曾提到只言片语的愤世嫉俗,他一直是向内求的,从自身着眼,从自身出发,并持之以恒。他科举考试的7年间,都是由父亲指导的,父亲考中以后,他自己寻找方法并有自信比之前都考得好,果然考上了,考上后他并没有因此止步,而是再接再厉于第二年考中举人,当时进士三年一考,而且录取率不到百万分之一,但他还是考上了,紧接着又进行了朝考,这是迈向翰林院门槛,可能也是考运来了,一顺百顺,文章被当时的道光皇帝看重,直接录到了翰林院,从此走上较高的为官从政之路。
读后感:曾国藩居然考了七年才考中秀才,这种坚持真的令我佩服至极。能想到当时他和父亲以及家人遭受了多少的白眼嘲讽和冷眼旁观,想来令我心酸不已。我自己出身农村,也深感乡里乡亲的并非都是善良的,有很多的人嚼舌根,拉闲话,你好的时候她捡不好的说你,你不好的话他说的更恶毒,所以能屏蔽外界的噪音反而激化成某种动力,是难能可贵的一种财富啊。曾国藩胸怀大志,换别人考上秀才可能就止步了,但他的志向远不止于此,所以他后来一顺百顺进了翰林院,也就是当时的最高学府了。这就表明了,如果我们志在长远,眼前得土坑都不是个事儿,眼里有高山大海,则不
20211012第二章 成为圣人
曾国藩到京城做官以后发现自己才疏学浅,因为之前读的书都为考科举,都是应试教育,到京城才发现素质也是个很重要的修养,于是立志要成为圣人,为自己粗鲁庸俗的行为心生愧疚,甚是自责。于是他开始记日记,开始也是常常失败,立下的志愿都难以达成,后来唐鉴还推荐他向倭仁学习写日记之法: 又言近时河南倭艮峰仁前辈用功最笃实,每日自朝至寝,一言一动,坐作饮食,皆有札记。或心有私欲不克,外有不及检者皆记出。首先,要把写日记当成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日记要用恭楷来写,因为这样反映一种诚敬的心态。日记中规定的,就一定要做到。其次,日记的作用是“研几”,几就是细节,就是抓住生活中的细节,通过每一个细节来改变自己,而不是在细节上轻轻滑过去。一个细节上滑过,整个自我管理的工程都可能垮塌,所以在写日记时要反思一整天的活动,不光是要逐一反思自己的行为,甚至要反思检查自己大脑中转过的每一个念头。此后曾国藩一生都在记日记,开始把日记给朋友看,以督促自己,后来寄回家给弟弟侄子看,相当于跟他们对谈也借机使人监督自己,从他的日记不难看出,他的自省与进步,他戒烟用了30天,却用30年来戒更难的人性的弱点,就像他说的,戒烟是有迹可循的,只要不碰烟袋就行,但是性格上的缺陷纠正起来需要“慢火温” 而非“猛火煮” ,人的一生,就如同一个果子成熟的过程:不能着急,也不可懈怠。人的努力与天的栽培,会让一棵树静静长高,也会让一个人慢慢成熟:“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从曾国藩的圣人之志,更能明白修行是一个人一生的功课,只要不放弃,皆有所成就。
读后感:曾国藩见贤思齐,立下大志,并且坚持不懈,实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戒烟之坚决让我意识到对于健康的饮食我也需要坚决,高热量的食物把它拿开或者不去碰它,总归是可以做到的,做不到是因为自己内心还不够想,只要想,就用“猛火煮”;他花了30年来戒掉人性的弱点,想起这个我就有了动力,改变真的是长时间的坚持,需要“慢火温”,有些多年的思维习惯和下意识的反应,也需要一点一滴去更新,从《生命的重建》里学到了,念头都是可以改变的,加上曾国藩样的坚持,必定可以改过来,真的是有了改变的方法,加上“笨笨的”坚持,还有什么是做不成的呢?!
践行:1每天记日记,因为要求了孩子每天记,自己也每天陪伴吧。
摘抄:
1写日记时要反思一整天的活动,不光是要逐一反思自己的行为,甚至要反思检查自己大脑中转过的每一个念头。
2人的努力与天的栽培,会让一棵树静静长高,也会让一个人慢慢成熟:“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
20211013第三章 惊人的进阶之道
进入了翰林院,并非高枕无忧,也是有考试的,被选拔了才能高官厚禄,否则也是随便给个一官半职下放,当时翰林院有句顺口溜;“顶朝珠褂紫貂,群仙终日任逍遥,忽传大考魂皆落,告退神仙也不饶”,也足以说明功夫在当下在平时,而非一朝一夕,而当时的曾国藩因为立志做圣人,对自己自律有加,所以这样的突然袭击的考试正契合了曾国藩的风格,所以他才有了十年七迁。当然除了自己的坚持自律、勤学苦练之外他还广交朋友,扩大自己的认知范围,让自己各方面都能提升,而且因此获得个人成长的同时还广交朋友,对朋友竭尽全力帮助。他不仅得到朋友的爱戴,还受皇帝的喜欢,他做人有原则,与上级交往,是很注重分寸的,从不失态,朝廷不让干的坚决不干,不站队,所以因为站队带来的福祸都与他无关,曾国藩做事的作风是从不取巧,踏踏实实,不搞任何歪门邪道,不走捷径。这在当今看来,也是很难得的,不为外事外物所动,有自己的主见,这让我想起来,李鸿章曾经说他的外事处理上,得益于老师一句话,就是对待外国人要有“诚”,这句话使得曾国藩和李鸿章在对待外交上促成了第一批留美的学生。
所谓的惊人进阶之道,无外乎自律、有分寸有界限、踏实。
20211014第四章 从前的官场愣头青
深得道光皇帝的喜爱,但是到了咸丰,不仅直言进谏,得罪了皇帝,还得罪了同僚,最后连吃饭都没人跟他一个桌,更加悲惨的是清朝的低薪制度,导致他连回乡的钱都没有。可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依然坚持做圣人,以追求灰色收入为耻辱。后来皇帝派他充任江西乡试正考官,他本想着因此得到一些工钱,好回乡,并得到两个月的假期回家,但是不料母亲去世又慌忙赶回了家丁忧。这一点不贪财在他人生中一直都是闪光点,给别人花钱如流水,对自己特别节俭。人在顺境中修行可能会简单一些,但在这种困境中依然能保持修行,真的是难能可贵。不过天无绝人之路,是金子总会发光。在不得咸丰皇帝的喜爱后,回乡依然坚持为国家效力,一切依然以国家为重,实在让人佩服。
该章佩服他工作繁忙却坚持日记,《绵绵穆穆之室日记》,分为八栏;读书、静坐、属文、作字、办公、课子、对客、回信,每日按格式写,并且紧张工作的同时,手不释卷。从昨天开始我也开始写日记了,我叫它成功日记,最近主要记录亲子关系的种种,因为我开始践行言行一致,我以前在孩子有情绪时自己也会被拉进去,而孩子天生就是善于捕捉这种信息,总是以此来对我,所以我现在学会了抽离,我告诉自己你是大人,他是孩子,你比他更海纳百川,而且我给自己定了一句引导语:刚开始会困难些,明天会更好一些,以后会越来越好的。我把这句话贴在桌子上,默念一遍就能让自己从惯性思维中出来。
践行:1每日记日记,念自己的正向肯定语。
金句:
第二卷 湘军崛起
20211019 第五章 “曾剃头”的长沙之辱
回家守孝,同时想静下心来读书,一直追慕王引之父子,想要细细研究。但是因为太平军的兴起,朝廷又派他团练,覆巢之下无完卵,虽然他对朝廷失去信心,但是心中仍然愿意去再造世界。他严惩匪贼,成了“曾剃头”,他弹劾请德招来同行的不满,他的大局观使得他动了别人的奶酪,堂堂二品大员竟然差点被绿营兵杀害,而当时的湖南官场官官相护,竟无处可申诉,最后他决定“好汉打脱牙齿和血吞”,自己咽下这一口气,不争一日之长短,以实际行动证明给人看。这场遭遇看得出曾国藩对国家的兴亡非常在意,用儒家精神、岳飞精神培训出的湘军也绝非一般。他本人为了成就伟业也是审时度势,不计一己之私,虽文官出身,颇有大将风范。
20211026 第六章 湘军为什么这么牛气
1创办湘军的苦心与良心:湘军的出现不仅改变曾国藩的人生走向,也改变了整个国家的命运。曾国藩虽是文官出身,但是早在天平天国出现时就预言要大乱,当国家大乱时,他也很有大局意识,不限于皇帝安排的小职务单纯办团练,因为他深知那不足以救国家之危难,他选择把湘军壮大,挑战了清朝时的国家原则,就是汉族不可以掌握大的兵权,这个选择很危险,是有杀头的风险的,但是大敌当前,不仅国家危难连文化也面临失守,这是他曾国藩最不愿看到的,而且国家的正规军敷衍了事,毫无战斗力,早已病入膏肓,所以他做出了最危险却也最能救国的选择:赤地立新。他的湘军筹办之路堪称艰难,没有经费,没有人脉相助,没有相关制度保障,但是长沙之辱让他坚信必要办成。如此看来,想要做成一件事,除了坚定的信念之外还要付出超越常人的坚持,更需要勤思和智慧,感觉如果我拿出这份勇气不知道能成就多少事业呢,平日里自己的着眼点都在小事上,以后要学习放长远了看。
木兰读书会第19期 20211103 分享人:想想
第五章-第六章 1
守孝的同时也不忍置国家危难于不顾,出来办团练,又遭到长沙之辱,读来甚是心酸。自己的境遇况且不说,关键如果国家输给了太平军,国家的文化也将被改写,这是曾国藩最不愿看到的。而且他是要么不打,要打就要打胜仗,文人出身的他做出了最危险却最能救国的选择:赤地立新。他的湘军筹办之路堪称艰难,没有经费,没有人脉相助,没有相关制度保障,但是长沙之辱让他坚信必要办成。如此看来,想要做成一件事,除了坚定的信念之外还要付出超越常人的坚持,更需要勤思和智慧,感觉如果我拿出这份勇气不知道能解决多少自己的只存在思想层面而未进入行动的问题啊,平日里自己的着眼点都在小事上,常常因为小事而内耗,以后要学习放长远了看,只要有了大局观,当前的事情都是有解决办法的。
从大局出发,着眼于去做好当前的的具体事务,这个在现在依然很有说服力。我觉得在生活上、工作上这都很适用,我想要宁静、恬淡的生活,我想要丰富的精神世界,那么我如何才能获得?内心的宁静源自于对待生活的态度,而态度源于我自己的认知,如何使我的认知更清晰和完善?那就需要更宽广的眼界和深厚的学识,那么如何拓展眼界和学识?我所需要的努力的方向就是广泛阅读,多结交不同领域的朋友,扩展自己的圈子和认知。有了具体的目标,一下子感觉有了头绪,剩下的就是积极坚持了。坚持的方法有很多种,自己的督促、外力的驱使、正向的反馈、结伴的监督,看起来解决问题的办法真的有很多种,选择自己喜欢和擅长的。
践行:阅读是终身的陪伴。
金句:好汉打脱牙齿和血吞,不争一日之长短。
木兰读书会第19期 20211104 分享人:想想
第六章 湘军为什么这么牛气
既然准备打脱牙齿和血吞,赤地立新,那么对于咸丰帝的乱指挥,采取迂回之术拖延,不再硬碰硬,以此来给自己赢得准备时间,而且在壮大湘军时声东击西,分散皇帝的注意力以达成自己的诉求,用心之良苦啊。我佩服的主要有三点:狠得下心(对于好友的援助按兵不动,只为成就大局)、坚持得住(制造兵器上的精益求精)、改革的彻底(得益于“反思”的一些举措)。
像这样的大人物都能忍受暂时的委屈,以大局以自己坚定的信念为重,我开始反思自己,有时候总是情绪至上,小不忍则乱大谋,往往因为自己的意气用事而导致事情的推进更加困难。还有就是比较在意周围人的看法,他们说什么就好像给自己定义了一样,先是伤心难过,之后便经常抱怨或者一蹶不振。看看曾国藩的际遇,现在看看自己经历的都算不上什么,所以以后遇事也是先稳住自己的情绪,然后再考虑如何具体去实施。
实践:减少自己的意气用事、情绪至上,多练习“抽离”。
摘抄:
1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有所贪有所利而成者居其半,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
2智慧愈苦而愈明。
3曾国藩的第一次自杀和湘潭大捷
曾国藩苦一方面练
2与咸丰帝的博弈:既然准备打脱牙齿和血吞,赤地立新,那么对于咸丰帝的乱指挥,采取迂回之术拖延,不再硬碰硬,以此来给自己赢得准备时间,而且在壮大湘军时声东击西,分散皇帝的注意力以达成自己的诉求,用心之良苦啊。像这样的大人物都能忍受暂时的委屈,以大局以自己坚定的信念为重,我开始反思自己,有时候总是情绪至上,小不忍则乱大谋,往往因为自己的意气用事而导致事情的推进更加困难。还有就是比较在意周围人的看法,他们说什么就好像给自己定义了一样,先是伤心难过,之后便经常抱怨或者一蹶不振。看看曾国藩的际遇,现在看看自己经历的都算不上什么,所以以后遇事也是先稳住自己的情绪,然后再考虑如何具体去实施。
3曾国藩的第一次自杀和湘潭大捷
曾国藩苦一方面练湘军,一方面抵住皇帝的压力与皇帝周旋,终于刀枪相见了,本着首战必捷的想法却在靖港失败了,再次遭遇了侮辱和蔑视,他终于觉得无法面对想要自杀,但就在这时传来了湘潭大胜的消息,曾国藩顿时来了精神,而且面对太平军这是第一次获得大胜,皇帝也是喜出望外,还发了一道上谕,
木兰读书会第19期 20211108 分享人:想想
第九章 安庆这块难啃的骨头
“如果我们穿着别人的鞋子,走上一里路,就会明白他们的举止为什么是那样的了”---露易丝·海
为什么写了露易丝·海的这句话呢?因为之前的时候,都在为曾国藩愤不平,觉得他忠心为国,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与抬爱,更甚者得到相反的待遇。看他和胡林翼联手把安庆这块最难啃的骨头啃下来以后,咸丰竟然无缘知道这个消息了,让人心头不觉一丝酸楚。因为从皇帝的角度看,他无一日心不在忧国忧民,十余年来竟也不曾享受生活。想起他曾经连个鸡蛋都舍不得吃,竟然也让人心酸。所以就想起了露易丝·这句话。但我们评判一个人的时候,所站的角度不同,结果就不相同。所以还是要学着不去评判,用谦卑的心去学习他们优秀的地方,去体验在时代和能力的局限之外最打动人心之处。
最难打的安庆虽然拿下了,但是曾国藩却失去了最倾心的战友,也失去了作对一生却尤为感恸的皇帝。所以伟大的胜利却没有伟大的欢呼,也没有了共同可以享受胜利果实的人。这篇文章读下来,让人百感交集。这也深刻体会到了大局观和个人主义之间的明显差异。我是一个比较重感情的人,所以常常怀有单方面的情感,所以更要学习这种从长远,从大局出发的观点,读至此,对我以前的各种愤懑感到惭愧。这也践行了我用新见识和新方法方法看待自己的世界,我愿意改变和成长。
践行:不去评判别人
摘抄:古今中外具有雄才大略的用兵者,无不能够始终从战略的高度来把握问题,能够透过暂时的纷乱,看到重点,在利害交织中看清本质,牢牢把握好长远与眼前、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木兰读书会第19期 20211110 分享人:想想
第12章
本应该是立了赫赫战功,却遭到朝廷的两记闷棍。曾国藩饱读史书,精通易理,所以他知道了:越是辉煌的时候,越应该努力保持清醒的头脑趋福避祸。所以他自剪羽毛,将权利推让少许。很快,朝廷对他的态度也大为转变。由此看来,曾国藩具有高度的前瞻性,巧妙的化解了曾氏兄弟的危机。而后对左宗棠也是以德报怨,最终左宗棠感动到承认自己不如曾国藩。圣贤一定是豪杰,而豪杰不一定是圣贤,曾国藩简直太让人敬重和钦佩。
践行:对于冒犯自己的人多一些宽容,可以试着换上他的鞋子走一走,便知道他的感受了,可以三观不同,未必三观不合。
摘抄:九十九条地道不成,我再挖第一百条。
木兰读书会第19期 20211114 分享人:想想
第十五章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曾国藩和李鸿章的情谊,可谓手把手教授徒弟,谆谆教诲,弟子也是感恩情、知进退,虽有冲突但能坦诚沟通,彼此谅解,读来深深敬佩,如此才得长久。他和李鸿章可谓互相成就,可他们连个珠联璧合真是心里痛快,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能和李鸿章的情谊走到这种程度真的是可歌可泣。这样的雄才伟略,真真成就了我泱泱大国的繁荣,不知道帝王将相们对此是否羞愧难当,怕他分权、怕他夺位,像曾国藩这样的理学家,才德兼具,忠孝当先,岂会揭竿而起乎?读至此,对曾公的佩服无言可及。
践行: 不管在工作上还是家里都是一个团队,合作共赢,而非自己独占鳌头。
摘抄:将帅之道,即所谓欲立立人,欲达达人也。待弁勇如待子弟,常有望其成立,望其发达之心,则人知恩矣。
木兰读书会第19期 20211115 分享人:想想
第十六章天津教案
曾国藩抱着病体,甚至写了遗书去处理天津教案,可谓一片丹心。他深知这个教案,不管怎样,都难以用令内外双方都满意。所以他在奏折里先说了洋人的好话,后面又提出了“五疑”来美中国人说话,岂料有人居然断章取意,一瞬间“反曾运动”猝然兴起。何以要置如此以大局为重之人,于不复之地?除了帝王的学识浅薄,还有百姓官员的无知无畏以及当时社会的蒙昧。但是,虽然全民反曾,曾国藩依然以大局为重,幕后协助李鸿章办理后续事宜。
曾国藩从最初的愣头青,到后面外圆内方,同流不合污,走到天津教案这的“卖国贼”可见一个忠心为国的人,受如此冤屈却无处可诉。如若没有这一次打击,不知道曾公是否还能活的更长久一些。千里马不常有,而伯乐更不常有。
践行:不轻易评判别人
摘抄:圣贤教人修身,千言万语,而要以不忮不求为重。
木兰读书会第19期 20211116 分享人:想想
第17章 大清王朝最后的领航者
曾国藩戎马一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样样都做的堪称楷模。他所致力的同治中兴,到最后只是一场梦,他在人生的最后时刻,恨不得闭眼进棺材,而不愿意看到当时的朝廷末落。他为这个国家耗尽了最后一滴心血,在他去世的前一天,他还在写日记,因此,我们今天也才能读到他的一些所思所想,那实在是因为他这个优秀的习惯,使得我们能有机会学习他的精神。我们站在他前沿的前沿,回望过去,对他唯有深深的敬佩。
践行:学习传统文化,修身和齐家是自己接下来的目标。
摘抄:学于古,则多看书籍;学于今,则多觅榜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