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部浪漫抒情悲剧

为什么说《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部浪漫抒情悲剧,第1张

罗密欧朱丽叶》中所出现的大量的抒情意象和抒情形式,是莎士比亚其他悲剧中所没有的。戏剧中的男女主人公完全沉浸在对爱情的热忱、向往中,第二幕第二场凯普莱特家花园中,朱丽叶对月抒怀,青年男女热情的情感交流和相别时的难舍难分,弹奏的是一曲曲情意缠绵的青春的颂歌、爱的颂歌。这奔放的青春和充溢的情怀,是莎士比亚早期创作的喜剧所惯常表现的。这纯粹、美好的爱情,是与理性、法度和社会责任等尘世的价值观念相对立的。男女主人公只是由于死亡才实现了尘世所不容的恋情,他们的死显示了青春和爱情的巨大力量,对现实世界投射出无限的光芒,化解了两个家族的仇恨。从这个意义上说,《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最后结局仍然是一个大团圆。所以,这部戏剧确实更接近于莎士比亚创作于同一时期的喜剧。

就最后结局的那一幕而言,这一部分中所凝聚的爱情的深沉和坚贞,男女主人公冲决封建礼教的无畏精神,以及他们的死对现实巨大的冲击力,特别是男女主人公对白中所孕含的浓郁的诗情,都深刻体现了全剧作为“乐观主义悲剧”的全部特征。例如,罗密欧进入墓穴看到服药假死的朱丽叶时的长篇独白:“一个坟墓吗 啊,不!……这是一个灯塔,因为朱丽叶睡在这里,她的美貌使这一个墓窟变成一座充满着光明的欢宴的华堂。”——这里没有死亡的阴惨和恐怖、辉映着的却是青春和爱情的光芒,朱丽叶压抑不住的生机扫尽现实的阴霾,给黑暗的人生带来永恒的光明和无尽的欢乐。又如,“来,苦味的向导,绝望的领港人,现在赶快把你的厌倦于风涛的船舶向那 岩上冲击进去吧!为了我的爱人,我干了这一杯!”——这是罗密欧义无返顾地走向死亡之前所表述的最后的心声。莎士比亚用诗情化的笔触,使悲怆的死闪耀着人性的灵光,回响着浪漫的旋律,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死改造了现实生活的定式,产生了摧枯拉朽的作用,使未来生活在两个世仇家庭的青年人不会再重蹈他们的命运。他们用年轻的生命预示了充满希望的明天,《罗密欧与朱丽叶》无愧于文艺复兴晚期一部洋溢着青春朝气的“乐观主义的悲剧”。

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罗米欧在水中与朱丽叶殉情的那段,水纹的光洒在整个戏剧舞台上。画面一直很唯美,罗米欧在水中自杀后,朱丽叶醒过来后看到罗米欧后,摇晃着他的身体,拉着他,背着他,怎样都不能唤醒他,只能无助的看着罗米欧沉入深海,绝望的朱丽叶在水中喊出罗米欧的名字后,就也随罗米欧沉入海底。这段最能震撼人的心情,爱情可以美得这样得纯粹。但这么美好的爱情却不能摆脱现实的残酷,多少感觉有点悲凉。死给人以悲壮感,而不是单纯的悲哀,当然更不是悲观——而这,正是莎士比亚悲剧的特点之一。

最后要说的是,演朱丽叶的演员表演的很到位,遇到罗密欧时的欣喜,俏皮的小精灵,这样完美的女孩可能谁碰到都会心动的。还有个演员很值得一提的是演奶妈和神父的演员,奶妈演的和蔼可亲,神父也是善良的,还有很多出彩的部分,给本来的悲剧一抹喜剧的色彩。

尽管被公认的沙翁“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和《麦克白》。创作于1594年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并没有列入其中。但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却是我们着热血青年所熟知的,是因为爱情的凄婉吗?是因为爱情的力量终究化解了世代的仇狠吗?这我不得而知。

作为大剧作家莎士比亚最为著名的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被奉为传世经典,诞生数百年来一直活跃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好几版经典的**也荣获多项大奖。《罗密欧与朱丽叶》放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中,基本是被抨击的对象。因为“阳台爱情”的荒诞之处在于只见过一次面就结婚,短短五天内就完成了初遇、结婚、初夜、逃亡和殉情这一系列变故。这种故事情节是不符合现代(也包括古代)的婚恋观的。

但是莎士比亚的作品所追求的本身就不是现实主义,而是浪漫主义。

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莎士比亚所表现的本身就是理想中的原始爱情萌动,即不被任何社会客观现实所干扰的、单纯发自内心的男女之爱。这种一见钟情的爱情基本都是追求外表,仅凭好看的颜值就能激发出人类最为原始的本能,即追求美好的天性。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初次相逢是在舞会上,看看罗密欧眼里的朱丽叶是什么模样:

啊!火炬远不及她的明亮;她皎然悬在暮天的颊上,象黑奴耳边璀灿的珠环;她是天上明珠降落人间!瞧她随着女伴进退周旋,象鸦群中一头白鸽蹁跹。我要等舞阑后追随左右,握一握她那纤纤的素手。我从前的恋爱是假非真,今晚才遇到绝世的佳人!

——摘自《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一幕 第五场

罗密欧仅凭朱丽叶绝对出众的长相就认定这是他的绝世佳人,眨眼间就把之前恋慕的罗瑟琳划为“从前的恋爱是假非真”的行列,可怜的罗瑟琳仅仅是没有朱丽叶漂亮,就连张好人卡都没得到。

作为现实主义者恐怕会想,假如这时候埃及艳后出现在舞会上,相形见绌的朱丽叶会不会也被罗密欧划到罗瑟琳的难姐难妹中去呢?

在男女情感萌动的年龄,朱丽叶14岁,罗密欧也大不了多少的时候,正是我们年少时期校园恋情盛放的时刻。那个阶段双方考虑的条件远没有成年人多,基本就集中在才艺、学问、健美这几个方面上,当然最为重要的就是颜值。

时代的主题是注重心灵美,但是外表吸引力依然没有比从前少多少。即便是巴黎圣母院奇丑无比的敲钟人心里想追求的还不是最美丽的吉卜赛舞女么?

到了成年人择偶的婚姻市场,家庭条件、社会地位、金钱多寡等都是重要的衡量目标,人们也注重品行。但奇怪的是,外表不佳的人往往最先被相亲对象pass,对方甚至都不屑于了解你的财富、品行和其他条件了。成人择偶尚且如此,更何况稚气未脱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公认的评析我就不多说了,比如对爱情的执着等。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了较为完整的悲剧理论,他认为悲剧主要分为三类,即命运悲剧、性格悲剧和社会悲剧。显而易见,罗密欧属于性格悲剧。他的性格非常复杂,几乎没有人能完整的概析出来,现在,有一种观点较有新意,我也比较赞同。

除了众所周知的之外,罗密欧的悲剧性格还体现在恋母情结上,当他发信自己的母亲竟已为他人所有时,他的愤怒达到了极点,这一点不可忽视,而且,我个人认为,他与朱丽叶的爱情也不可以简简单单的归之为忠贞不渝,那强烈的情感中也体现出了无穷的占有欲,不是吗?所以,那也是恋母情结的侧面体现。

好,就说这些,我和同学们聊聊,有新观点再告诉你。

恋爱化学反应: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1、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如果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更强烈,恋爱关系也会变得更加牢固。这种现象就被叫做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我们习惯用磨难来证明爱情。因为只有度过了那些负面事情才说明这感情是有力量的,是值得珍惜的。

但依然会有人熬过了苦尽甘来却还是分手。有很多因素:异地、房、车、地域、家庭等等。但他们都有一个共通点:都源于外部压力!

2、为什么熬过了苦尽甘来,却还是分手

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为什么却还是走到分手的地步外在压力会引起逆反心理,越让人得不到,人们就越要得到。所以两个人会加倍努力,一致对外。

你以为克服阻力的动力来源于爱情。实际上克服阻力的动力来源于爱情和对自主选择的渴望。但当外在阻力消失后,真正的内部阻力才刚刚开始。我们不再疲于面对外界的压力,才有时间看看真实的彼此。

3、为什么熬过了苦尽甘来,却还是分手

这个时期会让两个人深层的难以磨合的地方暴露出来。所以我们会看到身边明明有人熬过了,但是许多人都熬不过的异地,却在结束异地没多久,就很快分手。因为他们重新有了自主选择权。

这也是契机,外在压力让两个人一致对外就可以用这个容错率高的机会,慢慢的磨合让爱情更坚固。

爱情和仇恨应该是对等的吧。因为他们的爱情在仇恨中开始也在仇恨中结束。

首先,他们两家父辈从一开始就互相仇恨,可儿女却一见钟情。

其次,两人都爱的单纯,平和,不轻易会争吵或是打斗,可是却受到家人的阻拦和挑衅。两人秘密结婚,可朱丽叶又要被迫嫁给一个自己不爱的人。

最后,朱丽叶假装服毒自杀,罗密欧却误以为朱丽叶已经死了就自杀了,朱丽叶为了爱情带着仇恨也自杀了。

所以不能单说爱情强烈还是仇恨强烈,当然,主要阐述的还是爱情,只是爱情的强烈是建立在仇恨上的~

梁祝是隐忍犹豫,罗密欧是热情直接。

《梁祝》中,女扮男装的祝英台爱上了同学梁山伯,毕业时她约梁山伯:“二个月内, 可来见访。”并准备等他来时表露身份,让他向自己的兄长提亲,但因家庭自卑的梁山伯,半年都没来赴约。

在他终于鼓起勇气过来时,英台早已许给他人,“自恨来迟, 懊悔不迭”的梁山伯选择了隐忍,最后“相思之病,奄奄不起, 至岁底身亡”。古人受儒家思想的制约,在对待“爱情”的态度上有着一种不可言说的压抑和犹豫。

而西方主流审美中,“美人”喜欢的差不多都是“英雄”,并有着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所以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罗密欧因与朱丽叶的表哥决斗致其死亡,这才发展出后面的剧情。所以当时整个西方民风偏彪悍,这也就造成了女性对武力强大者天生的崇拜。

与中国传统女性依附于男性的形式相比,西方自由开放的思想使女性的人格也更为独立和完整,这样的前提也孕育了更多敢爱敢恨,更为纯粹的爱情。

现如今,我们这一代人的爱情观既有着西方开放的爱情观,但又带着不可磨灭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印记,思想更多元化的我们体验到的美好便会更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086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3
下一篇2023-07-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