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初到50年代,对美术(及其他艺术门类)作品的形式构成、艺术语言和物质媒介的研究,是西方美学的主要流向之一。现代形式主义诸流派各说不一,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都认为形式即本体,把美学的重心从传统的哲学思辩,审美心理分析转到了对艺术本体——形式的研究上,重点要解决现代的艺术本体论问题。哲学上的本体论,是研究世界的本原或本性问题的理论;艺术上的本体论,则是研究艺术的根本性质之论。现代形式主义美学的艺术本体论,就是要用诸如色彩、线条、媒介、符号等形式因此解释美术的本质。
(一)“有意味的形式”说 这一理论是英国美术批评家克莱夫·贝尔和罗杰·弗莱提出和极力倡导的,它开了视觉艺术领域中形式主义的先河,并对20世纪现代主义艺术的实践和理论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贝尔在其1913年出版的《艺术》一书中首先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即: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
(二)媒介说 本世纪30年代后期,美国艺术批评家克莱门特·格林伯格首先对贝尔和弗莱的理论进行了清理,他继承了他们的艺术本体论思想,但把艺术本体——形式的方向从艺术自身内部的“有意味的形式”转到了艺术媒介的物质实在方面,提出了“艺术是媒介”的现代主义艺术命题。
(三)情感符号说 这是西方符号论美学对包括美术在内的艺术本质的解释,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恩斯特·卡西尔作为符号论的创始人提出了这样一些有关艺术的见解:“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论的创始人提出了这样一些有关艺术的见解:“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一代表性的特征”,“所有这些文化形式都是符号形式”,“艺术确实是符号体系”,“艺术的真正主题应当从感性经验本身的某些基本结构要素中去寻找,在线条、布局,在建筑的、音乐的形式中去寻找”。 卡西尔的艺术符号论在他的学生和后继者苏珊·朗格那里得到了系统的完成。她扬弃了卡西尔关于艺术的一切外部前提,仅把艺术限制在情感形式上,并以此为逻辑起点建立自己的美学理论体系。她在《哲学新解》、《情感与形式》、《艺术问题》等著作中,把艺术定义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一切艺术都是创造出来的表现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
(四)“异质同构”说 “异质同构”是“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核心,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现代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重新建构艺术本体,用形式而不是用社会文化关系解释艺术,这是西方现代美学的一个重要倾向,但各个学派所用的方法又不相同,苏珊·朗格用的是生理学(生命科学),阿恩海姆用的是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在外部事物的存在形式、人的视知觉组织活动和人情感以及视觉艺术形式之间,有一种对应关系,一旦这几种不同领域的“力”的作用模式达到结构上的致时,就有可能激起审美经验,这就是“异质同构”。正是在这种“异质同构”的作用下,人们才在外部事物和美术品的形式中直接感受到“活力”、“生命”、“运动”、“平衡”等性质。阿恩海姆在其最重要的理论著作《艺术与视知觉》(1954)中,对视知觉结构做了大量的分析并以此作为分析造型艺术的基础,充分阐述了他的“异质同构”说。 “异质同构”说综合运用了现代科学的系统论、整体论、宇宙论、人类学、物理学场论和心理实验的方法,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说明人的审美经验和解释美术的基本原理,有其可取之处。它试图跨越西方传统美学上的主体与客体的对立、情感与外物的对立,在不同领域间建立一种“同构”。但是,它无视或忽视了社会的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对人的情感活动和审美活动的影响和制约,无视或忽视了人类的社会实践与认识活动对人的心理以至生理发展的决定作用。因此,它用单纯的心理学和人类学的方法去解释“人”和“艺术”这种复杂的人类精神现象,结果既不能说艺术和人的审美经验的关系,甚至把人降到了动物的原始地位,无法分清“人”与“非人”的区别,因为格式搭心理学家们不懂“五官感觉的形式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
我爱我的祖国
祖国,您已经60岁了!这60年您经历了多少坎坷和变化。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领导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今日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从此,中华人民开始了新的生活。虽然,建国初,中国在经济的基础上十分薄弱,一个普通老百姓平均每月收入才30几元,最多也不超过40元。但中华人民还是站了起来。从此,人民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好:1950年,西藏和平解放;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97年7月1日 香港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2008年8月8日,成功的举办了奥运会……
建国时期,交通非常不方便,连自行车也才那么几辆,特别的稀少。每个老百姓都会认为,家中要有一辆自行车那该多好啊!可是,靠着这每月30几元的收入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家中有一辆自行车是老百姓梦寐以求的事情。看到马路上有骑车的人,就会有好多人围观。咳,正如书上所说——物以稀为贵!但是,看看我们现在,自行车早已过时,现在小汽车都已进入千家万户。就连农村,家家都至少有电动车。到了建国中期,国家就有了山地自行车;公路自行车;女士自行车;儿童自行车……交通工具的款式数不胜数。进入20世纪末的大城市里,道路上到处都是欢天笑语;到处生机勃勃,人群涌动;过往的车辆川流不息。交通工具也是琳琅满目,有电动车;摩托车;豪华大巴;双层大巴……而且车里有空调,电视,摄像头,音箱,DVD等等高科技设备。出租车招招手也就OK……交通方便多了,也通畅多了。即使是50公里的间隔,十几分钟就能到!
说了陆地,我们再说说湛蓝的天空。飞机诞生于1903年的12月17日,由美国代顿城的莱特兄弟发明。那时,第一架飞机仅仅只飞了12秒。后来,因为科技越来越发达。所以飞机的形式也越来越多。随着时间流逝,飞机里已经有了空调,DVD……1943年,就诞生了火箭。有了火箭人类就可以知道宇宙中的奥妙!现在人类又开始探索太空的奇妙之处!
现在的技术和过去技术的相比真是有天壤之别。以前,算账用算盘,多麻烦呀!手要拨来拨去,脑子要死读硬记,有时还会记错,拨错。现在用计算器,只要摁几下,再摁个等于键就可以了,多方便!以前,割稻谷用的是手和刀,很麻烦,而且速度慢,况且还可能割到手。现在农民用的都是割稻机,方便;只要会用,就觉得很简单。即使以前2,3天才能割得完的稻谷,现在半天就搞定!这样农民就会十分轻松。以前,古人都想有千里眼,顺风耳。果然我们人类就发明了“千里眼”“顺风耳”。千里眼就是卫星,顺风耳就是无线,长途电话和手机。
祖国,60年来,你经历的坎坷是说不完的,您的变化我们一直看在眼里。
祖国我们为你骄傲!我们为你自豪!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之下,我们都爱着你!
中秋节的月亮总是那么圆那么亮,就像人们手中那甜甜的月饼,久看不厌,久吃不腻,还是那么地令人回味无穷。
关于中秋的传说有许多,其中“嫦娥奔月”的故事最为流传。嫦娥自吞下药后,飞上了月宫,一个人孤伶伶地,身边只有一只玉兔陪伴。在八月十五那天,由于太思念后羿了,嫦娥把对后羿的思念做成了月饼。后来,月饼成了中秋节人们的必备品,它象征着一家的团聚。为什么人们要把团圆的日子称做“中秋”呢?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团圆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中秋到了,人们无论再怎么忙,也一定要赶回家和家人吃团圆饭。让人奇怪的是:在中秋节,人们为什么都会做同样的事呢?就为一家团聚?对!亲人在一起的时间是珍贵的,中秋节的意义正是团团圆圆!
家人的团聚是重要的!56个民族56枝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皓月当空,56个儿女欢聚一堂,祈祷着未来一年的平平安安。站在鼓浪屿向远处眺望,身在他乡的儿女是否思念着母亲?紫荆花笑了,她向杜鹃花问好:又一个中秋即将来临,希望你能回家团聚!杜鹃花哭了:总有一天,我会回去的!
中秋之夜,是个不眠之夜。望着圆圆的月亮,即使远在他乡,也会感到节日的欢乐。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人们会注重传统的习俗。一般月饼是中秋节的必备品,每当到了八月十五那天,皎洁的月光像在地上铺了一层白霜,圆圆的月亮高高悬挂,身边不时还有几朵云彩,秋风瑟瑟,徐徐地吹着小风。在这样悠闲的环境下,能与家人坐在一起吃月饼,赏月,谈谈最近的生活,这可是一件令人非常愉快的事。
中秋是快乐的,中秋是温馨的,中秋是美好的,中秋是……
如果女生回复谢谢你并加上一个爱心符号,通常可以理解为她对您的表白感到感激,并可能带有一些积极的情感。
虽然爱心符号本身并不完全清楚,但通常可以解释为爱、喜欢、欣赏或关注的意思。但是,具体含义可能因语境而异。
如果她确实对您的表白感到高兴或有兴趣,她可能会在回复中使用一些更明确的表达方式,例如“我也喜欢你”或“我很感激听到这个”。所以,如果她只是简单地回复“谢谢你”,可能意味着她需要一些时间来考虑您的表白,或者她可能并不是很确定自己的感受。
无论如何,最好的做法是直接与她交流,询问她的想法和感受,以便您可以更好地理解她的意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