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怎样炼成的》第六集《四十不惑》

《孔子是怎样炼成的》第六集《四十不惑》,第1张

孔子说:“四十不惑”按一般人的理解,一个人到了四十岁经历了很多风雨,确实对很多事情都应该“门儿清”,该知道的应该都知道了。但是我们在一本叫《列子》的经典中却看到了两个小孩向孔子请教问题,孔子答不上的情况。孔子既然也有张口结舌的时候,那他为什么还要说,四十不惑?他也有迷惑的事情,但他偏要这样说,他是什么意思呢?上海电视大学教授鲍鹏山老师继续为您讲述《孔子是怎样炼成的》第六集《四十不惑》。

在上一讲我们讲到孔子到了齐国,见到了齐景公,还有齐国的国相晏婴。齐景公确实有点不像话,齐景公喜欢声色狗马,生活奢靡,经常胡闹,淘气,所以孔子就觉得这个国君做得实在不像国君的样子,缺少国君应该有的庄重,威严,缺少国君应该有的相应的道德品质。有一次,齐景公问孔子怎么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孔子回答了几个字,非常精彩

这句话实际上有两种理解,两种解释。一种就是按照字面来解读,国君做得像国君的样子,臣子做得像臣子的样子,父亲做得像父亲的样子,儿子做得像儿子的样子,这样理解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们知道古汉语往往非常简略,它往往会省略一些承接关系,所以这个的句子还可以这样理解,有前后的一个因果关系。首先你国君要做得像国君的样子,国君做好在前,臣子做好在后,父亲首先尽到做父亲的责任,然后才能有资格要求子女将来孝顺,我觉得这样理解孔子的话可能更准确些,因为孔子确实在很多地方一直强调强者的道德,而不是强调弱者的道德,他总认为在上着应该做得更好,然后才有资格要求下面的人做得好。所以说,孔子对齐景公讲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实际上是希望你齐景公首先要做得像国君的样子,然后你才有资格要求臣下对你好。可是齐景公一听孔子这句话,他很高兴。为什么呢?他从有利于自己的这一方面来理解。他把“君君”这个很容易跳过去,他想到了“臣臣”,臣臣做得像臣臣的样子。所以说,人往往是接受对自己有利的信息,齐景公就是这样。因此孔子对齐景公的印象不好,但是齐景公对孔子的印象倒是相当的好。我们说这个齐景公也有他可爱的地方,他淘气,天天冒傻气,天天胡来,但是他有自己淳朴的一面,有他憨厚的一面。他对孔子很欣赏,甚至准备把齐国的一块土地分封给孔子,可是却遭到了一个人的反对,这个人是谁呢?我们绝对想不到,竟然是大名鼎鼎的晏子,晏婴。孔子对晏婴的印象是相当好的,但晏婴对孔子的印象就不好,所以这是很奇怪的。晏子去世的以后,孔子说过一句话,说晏子这个人

很善于和别人打交道,你跟他打交道的时间越长,你越敬重他,孔子对晏婴的印象非常好。当然晏婴也确实是那个时代非常贤明的一个国相,但偏偏晏婴对孔子的印象不好。所以当齐景公准备把一块土地分封给孔子的时候,晏婴首先起来反对。他说像孔子这样的儒家能言善辩,这种人不是法律能够管得住的,他们又傲慢自大,这也不是一个做下属的一个好人才。而且他们将就厚葬,靡费钱财,所以这个也不能成为齐国的风俗,因为晏婴这个人讲节俭。而且他们周游列国追求做官,这样的人也不大靠得住啊!他跟齐景公讲了这么多儒家的坏话,实际上晏婴在这个地方讲的这些东西确实是那个时代一般儒者的基本特点。就在孔子之前,甚至在孔子的同时期,一般儒者给别人的印象就是这样。知识琐碎,礼节很繁琐,然后又能言善辩,周游列国求仕,确实如此。所以儒家的整体形象并不好。但是晏婴没有明白什么呢?孔子的儒者已经是新儒者了,不一样了,晏婴大概是老了,所以他对经过孔子改造的这样的儒家可能不大了解,所以他只有老印象。但是晏婴既然反对,那么齐景公也就不好说什么,因为齐景公很听晏婴的话,所以孔子在齐国遭到了晏子的反对。从此以后齐景公对孔子也就比较冷淡,甚至到最后暗示孔子,我老了,不能再用你了。孔子在齐国也就待不下去了,所以这是孔子的悲剧之一吧!

孔子就只好离开齐国,回到自己的祖国鲁国。据说这次离开齐国还走得非常急,有人说可能碰到了紧急情况,说齐国的一些大夫要谋害孔子,这个事情因为没有具体的历史证据,也不知道齐国的大夫为什么要谋害孔子,这个事情已经成了历史悬案,我们就不管它了。总之孔子三十五岁到齐国,在齐国待了一年多的时间又回到了鲁国,时年三十七岁。

画外音:孔子三十七岁回到鲁国后以待就是十四年,这期间他经历了人生的重要阶段,就是“四十不惑”。那么这个“四十不惑”是什么意思?是说他到了四十岁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什么都知道,什么都不会迷惑吗?

孔子从三十七岁到鲁国一直到五十岁开始出来做官,这个中间整整十四年。孔子一生有两个十四年,这是第一个十四年。还有一个十四年就是孔子从五十五岁到六十八岁周游列国,也是十四年。此时孔子三十七岁了,已经逐渐地走向了他的不惑之年,那么什么叫不惑?你不要理解为孔子到了四十岁了,什么都不迷惑了,什么都知道了,什么都懂了,什么只是都难不倒他了。显然不是这样,一个人的知识总是有限的,因为世界是无限的。每一个人的知识不可能做到什么都知道,那么孔子的不惑是指什么?

孔子比我们高明并不是因为他的知识比我们多,而是因为他的判断力比我们高。一个人的境界,一个人所能达到的人生高度也不是看他的知识面有多大,而是取决于他的认识能力有多强,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说知识不在于它有多大的宽度,而是在于他能够达到的高度,以及它能够深入的深度,我们理解所谓的“四十不惑”

有两个意思:第一对自己的人生不再有疑惑。我知道自己这一辈子该干什么了,对自己的人生方向也不会在动摇了,这是不惑的第一个内容。

还有第二点,对这个世界上林林总总,光怪陆离的各种现象能够做出价值判断,判断它的是非,善恶,美丑,这是非常重要的。

再重复一遍,我们说孔子之所以比我们高,绝不是因为他知识比我们多。今天我们随便找一个稍微好一点的初中毕业生,他的知识总量都会超过孔子,你相不相信,我们今天的初中毕业生有很多的知识孔子根本不知道,但是你能说今天的初中毕业生比孔子还厉害吗,比孔子素质高吗?所以说一个人的境界不在于你知识的多少,而是你判断力的强弱。学知识的目的不是要增加一大堆死知识,要通过知识提高判断力。什么叫判断力?主要是指价值判断力。什么叫价值判断力?就是你知道美丑,知道善恶,知道是非,知道什么事是对的,什么事是错的,知道我们应该支持什么,应该反对什么。这是最重要的一个能力,这是人最重要的素质,孔子比我们高就高在这里。当然在那个时代孔子具有很多的知识,孔子算是很有知识的人了。孔子在生前就已经被人称之为圣人了。而那个时候人们认为的圣人是什么,就是知识特别多的人。在那个时代孔子被人看作是一个百事通的角色,只要别人碰到一些疑难问题就问孔子,这实际上也给孔子造成了很大压力。我们知道一个人不可能什么都懂。当然历史典籍记载孔子有很多地方确实是懂的。有很多人拿一些古怪问题问孔子,孔子都能回答,且回答得非常好,让人很佩服。《孔子家语》里有很多故事可以说明孔子是知道很多东西的。

画外音:四十岁的孔子在当时快成了“百科全书”,人们有不懂的问题都来向他请教。可是在一本叫《列子》的经典上却记载了孔子竟然回答不出两个小孩子的简单问题,那么孔子凭什么要说“四十不惑”呢?

有一本书叫《列子》记载了一件事,两小儿辩日。有两个小孩在争论到底是太阳早晨离我们近还是中午离我们近?其中一个小孩说,太阳早晨离我们近。为什么呢?早晨看到的太阳很大,像车盖一样,中午看到的太阳很小,像个盘子。一般的经验告诉我们离我们近的东西看起来要大,离我们远的东西看起来要小,所以太阳应该早晨离我们近。这是一个小孩的观点,他根据经验来做判断,应该说是有一定的说服力的。可另一个小孩也有他的经验,他说不对,太阳应该中午离我们近,早晨离我们远,为什么呢?中午的太阳那么热,早晨的太阳温度没有那么高。我们知道,离火越近感到越热,离火越远就感到冷,既然中午太阳热,早上凉,那肯定是中午太阳离我们近。两个小孩争论得不可开交,正好给孔子碰到了,他们就问孔子,到底太阳是早晨离我们近还是中午离我们近?

孔子怎么回答,孔子不能决也。也没办法回答,然后《列子》下面就记录了,说两个小孩就嘲笑孔子说,熟为汝多知乎。谁说你知识多啊!

《列子》用这句话来嘲笑孔子,实际上这句话说的非常好,它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一个人的境界跟知识的多少没有多大关系。所以我们老说读书是为了干什么,读书增加一点知识面,多了解一点,懂了总比不懂好,这是错误的观点。读书不是增加知识面,读书不是增加知识总量。再重复一遍,读书就是提高我们的认知能力。荀子就讲过一句非常好的话,他说:“知之不足以为君子,不知无损以为小人”。意思就是说有些东西你知道了,也不能让你成为君子,有些东西你不知道,也不能说你就是小人。不知道很正常,我们每一个人的知识都是有限的。孔子的知识和我们今天相比,那肯定有限,但是我们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的境界比孔子高,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

孔子讲四十不惑是指什么呢?就是指判断力,尤其是指价值判断力。什么叫价值判断力?就是判断好坏,是非,对错,美丑。所以我们读《论语》的时候要注意,你读《论语》不是学知识,甚至读《论语》也不是接受某一种观念。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读《论语》能不能像孔子一样学会对事物做判断,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画外音:四十岁的孔子学识渊博,并有自己卓越的价值判断力,但是对于当时人们非常关心的几个问题,孔子却从来不谈,这是因为他不知道不明白还是背后有什么隐情呢?

前面我们讲,很多人问孔子问题,孔子都作了回答,但是孔子是不是有问必答呢?《论语》里讲,孔子有三种东西是不说的,“子不语怪力乱神”语怪力乱神他不说。孔子的大弟子子贡这个人很厉害,子贡在孔子的弟子里面排前五名没有问题,三千弟子拍前五名够厉害吧!说我们的老师什么都跟我们讲,就是。。。。。

传统文献孔子都跟学生讲,但是人性问题,天道问题,怪力乱神,老师不讲。还有一个问题也不讲,有一天子路(子路也是在前五名之内的一个大弟子,而且是孔子最早期的学生,第一批学生。)问孔子一个问题,老师,怎么侍奉鬼神?孔子怎么回答

你把侍奉人的事情搞好,事鬼的事情先放在一边,孔子不说。然后子路接着又问了一个问题,老师能不能谈一谈死亡问题。这真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死亡是人类不可回避的问题,古希腊的西塞罗就讲过一句话,哲学就是学会死。但是孔子跟弟子不谈。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你把生的问题搞明白,死的问题放一边。所以说孔子在《论语》里至少有三个东西不谈

为什么不谈,是不是孔子不知道,那绝对不是,这样的问题孔子一定是思考过的。以孔子的境界他对这样的问题一定是理解得非常透彻的,所以首先肯定不是不知道,那是为什么呢?因为有些东西不好谈,说了不好,说了会引起不好的道德后果。价值判断力包括什么,就是什么事情该说,什么事情不该说,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我们来比较一下孔子,曾经有一次子贡问孔子一个问题,说老师人死了以后到底有知还是无知?说白了就是人死了以后有鬼还是没鬼。孔子不说,子贡觉得奇怪,怎么不说呢?因为孔子不能说,如果说人死了以后没鬼,那父母死了,子女想反正死了,也没鬼,会导致子女随便对待父母的遗体,所以不能说没鬼。说人死了有鬼吧,子女就想,虽然人死了,鬼在看着我们,所以一定要对父母的丧失大操大办,甚至拿家里很多财产来陪葬,结果影响了活人的生活质量。有鬼和没鬼这是一个事实判断,但是这个问题不仅仅是事实判断,它还有一个价值问题,除了事实判断我们更重要地要做出价值判断,价值判断就是你的判断会带来什么样的道德后果,这是非常重要的。孔子意识到有些问题说了会引起道德后果,所以这就是一个不惑的人才能说出来的话,这叫良知。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孔子很少谈人性问题,但是你到《论语》里找一找,你一定能找到一句话来,非常明显的一句话,就是讲人性问题的。

你说他不说吧,他又说了。所以不该说的不说,该说的还一定要说。为什么这句话孔子一定要说呢?性相近是什么意思?就是说人性相同,相近,人性到底怎么样,孔子不说,这个问题也不好说,人类到今天也没有办法从科学的角度来证明人性到底是怎么样的,那么既然不能够从事实的角度来确定人性到底怎么样,我们就从价值的角度来做一个选择。哪一种观点最好,不是哪一种观点是对的。到底哪一种观点是好的,这个也很难说。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讲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他说当人们说人性是善的时候,人们就说出了一种伟大的思想,当人们说人性是恶的时候,人们就说出了一种更伟大的思想。所以说,这个问题真的很难说,不是很简单就能做判断的,因此孔子一般情况下不说。

画外音:在当时的时代,人们对人性是善是恶有着强烈的争论,那么四十不惑的孔子对人性善恶究竟又抱有怎样的一种独特看法呢?

我们来看看后面发生了什么事,道理战国时代,到了孟子时代,关于人性问题主要有四种观点。

我们能不能也做一个价值判断,在这四种观点里面,我们选一下,哪一种观点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观点一定是最后一种观点。有点人人性善,有的人人性恶,这为什么是最糟糕的观点。第一,它为人类的不平等找到了人性学上的依据,既然人性生来就不一样,所以就不平等。前面三种观点都坚持了一条人性相同的原则,孟子和荀子对人性问题是针锋相对的,但是和孔子不矛盾,他们都坚持了孔子的这个底线,人性相同。人性相同就是为人类的平等找到了人性学上的依据。所以说,孔子在不该说的时候他不说,在该说的时候,他已经意识到他将来对后世的影响,他知道他说话的份量。所以他就用他的身份,用他的权威说了这一句话给后人确定了一条底线,在这上面你们怎么讨论都可以,下面就不能胡说八道,这就叫价值判断。

画外音:孔子说自己四十不惑,正是因为“不惑”,也就是对事情有价值判断力,所以有的时候,孔子在我们认为正确的事件中能发现潜在的危险。比如孔子的弟子子贡和子路做的两件事,按照我们一般人的理解,他们一个该受批评,一个该受表扬。但是孔子的看法却和我们正好相反,这是怎么回事呢?

《吕氏春秋察微》上面记载了这么两件事,非常有意思。一件是鲁国有一条规定,当时有很多鲁国人在其他国家沦为奴隶,鲁国政府觉得这一点有损国家体面,所以鲁国政府就颁发了一条法令,这个法令非常好,很人道,什么法令呢?说以后假如有人在别的国家看到鲁国的奴隶,你可以出钱为他们赎身,你把人赎回来的赎金可以到鲁国国库报销,这是个好政策吧!孔子的学生子贡,子贡我们知道,这个人很有钱,大商人,他真的就从国外把一个人给赎了回来,赎回来以后按照规定他可以把赎金到鲁国政府报销,可是子贡认为不可以,我是孔子的学生啊,我要讲道德,做好事怎么能够让国家掏钱呢?因此他就不去政府领赎金。大家说,子贡做得好不好啊,你肯定会觉得很好,可是孔子把子贡叫来,说子贡做得不好,你这样做的结果会造成以后不会再有人去国外赎人了,为什么呢?我们想一想,子贡把人赎回来了,然后没去报销赎金,假如还有其他人在别的国家碰到鲁国的奴隶,也想把人赎回来,他就会想一个问题,他掏钱把人赎回来,回国以后他去不去报销这一笔赎金?如果他不去,他也许有点舍不得,子贡有钱他不一定有钱。就算有钱,他舍不得也是可以的。但如果他去报销了赎金呢,那他和子贡之间就产生了一个反差了,人家就会说子贡道德高尚,这个家伙差远了,结果就会让他很尴尬。去把赎金要回来就显得道德不高尚,不把赎金要回来吧,自己经济上又受损失,那结果怎么办呢?想了半天,算了,我只有不管了,我不趟一滩浑水,我才能免除这种尴尬。所以子贡赎人不要赎金的结果是让更多在国外的鲁国奴隶得不到别人的救赎。因此说,道德也不能过份。

孔子另外一个学生子路,子路很勇敢。有一天他看到一个人落水了,他跳到水里把人给救上来,然后这个人家里很感谢他,牵了一头牛送给他,子路很高兴就收下了。孔子听到后怎么样,表扬子路说,仲由啊,你这个做得很好,你这一做以后勇于救人的人就会越来越多了。为什么啊?做好事总得有好报,一个人做道德行为总该受到鼓励。所以子贡,子路两种不同的做法照我们俗人的眼光去看,子贡很高尚,子路很平庸,但是孔子赞扬的是子路,批评的是子贡。为什么?因为孔子看出来这两种行为最终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所以《说苑》上有一篇文章叫《察微》,《孔子家语》上也有一篇文章叫《察微》。什么叫察微?就是观察细致的东西从中发现真理,这个《察微》文章里面就讲到了孔子的这两件事,最后有一句评论,

什么意思?就是孔子在很细微之处看出了大问题,孔子在我们认为正确的地方看出了潜在的巨大危险,这就是明察秋毫,这就是价值判断力,这就是不惑。做到这一步,你才能叫真正的不惑。好!这一讲我们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吕氏春秋》记载了孔子和他两个弟子子路和子贡的一段故事。子路救了一位溺水者,被救者送给子路一头牛以示感谢。子路收了。孔子对“子路拯溺得牛”事件如是评论:鲁国人从此将喜欢救人于危难之中。无独有偶,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子贡因为替一位奴隶赎身,得到政府奖励,他却拒绝了,认为做好事求回报不道德。孔子却这样评说:鲁国将不再有人愿做这种替人赎身的好事了。“子路受人以劝德,子贡谦让而止善”。

孔子的人学观点之一,他说:“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就是说,只要符合道义,该获取的尽管获取,人们对此是不会反感和厌恶的。《吕氏春秋·察微》记载,子路救了一个落水者,那人牵来一头牛作为谢礼,子路坦然接受。孔子对子路的做法大加赞赏,并说:从今往后,鲁国人必定争先恐后地拯救遇难者了。这个故事,是对孔子承认和维护获取正当利益权的真实写照。

故事大体是这样的: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

还有个是这样的:子路拯溺而受牛谢。孔子曰:鲁国必好救人于患也。子贡赎人而不受金于府。孔子曰:鲁国不复赎人矣。子路受而劝德,子贡让而止善。

        正如文章中的问题所问的,他们这四个人到底是谁更会触动我?我个人认为,曾子会更更加的触动到我,为什么呢?我们来看看他这伟大的一生,你可能就知道了。

          首先,曾参的出身非常的牛,在尧舜禹时代时,他们曾家的姓就在甑城那里出现了,他的老爹也是孔门的弟子,因此,曾参在15岁时拜入了孔门。而他也是太过于天真,为什么我如此的说呢?来,看一个故事,你们就会知道是怎么搞的

        曾参有一次在耘瓜,他一不小心弄死一棵瓜苗,结果曾点非常恼火,竟然拿了一个大仗对着曾参的背使劲地打!这个大仗,比棒球棍粗五倍!比法棍长十倍!结果这一打上去,曾参竟然就不省人事了!过了几个小时,曾参竟然才醒,他立刻去问曾点,问他好点没,有没有生气什么的。问完之后,他竟然就回到自己的房间,弹琴唱歌去了!这曾点是不是有点儿太过于离谱了!就弄死了一个瓜苗,而且还是不小心的,嗯,你打他也没有问题,拿个那么大的仗,还给人家打得不省人事!还有曾参,曾参也太离谱了!他被打得半死,然后他醒来竟然直接去问他爸有没有事儿?然后就回房弹琴唱歌去了!这我要是孔子的话,我直接带着子路上他家说曾点!轻的话就是吵架,中的话,那肯定就是让子路扁他了!虽说在现实中,孔子不可能那么干,但孔子确实注意到这件事情了!

        他生气的对自己的弟子说,以后曾参来,不要让他进来!曾参直接被说懵了,他就很好奇,我到底错在哪?于是他把孔子请过来,孔子告诉他,千万不要让父亲把他给打死,不然他父亲就会背上不义的罪名,而如果父亲打他用的棍子比较小,没有生命危险,那就忍着,那要是你父亲拿着像他这次打你的那个大仗,那你就赶紧跑吧!所以你记住了吗?而曾参便领会了!他对孝还是有一定的不理解!

        孔子在去世前,将自己的孙子,也就是他自己的儿子——孔鲤的儿子——子思托付给了曾参,那问题来了,他为什么不托付给子贡?子贡注重的是外推,曾参注重的是内修,更何况子贡一个商人呢!万一把子思培养成一个外推的商人,那孔子的志向不就不成了吗?因此,他把子思托付给了曾参,而曾参也没有让他失望!

        曾参五十岁的时候,晋国让他当上卿大夫,楚国让他当大司寇,齐国让他当一个大官,但曾参都没有去!春秋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因此,当官传大道,对那时候的人来讲,就是一种挑战不可能的事情,因此,曾参没有去。而他是在六十岁的时候,来到了西河一带,也办了一个私塾,并且,春秋著名的军事家——吴起,也是他的学生!他写出了《中庸》,借这本书来传道,而子思则以《大学》之力,来让那些对儒家有怀疑的人,立刻变得喜欢上了儒家,因此,曾参用行动来证明自己没有让孔子失望!

“刻薄”师教 从历史记载来看,子贡挨批的几桩事,给人的感觉并非过错,听起来好像还是“好事”,但孔子就是不给好脸,不给好气,也没给过好评。 一件事是子贡自掏腰包赎奴被训。按照鲁国当年律例,若有人从邻国赎回被掳作奴仆的鲁国公民,可以从国库支取赎金。子贡赎回了奴仆,却拒绝申请公费。孔子知道后,劈头盖脸地把子贡教训了一通。 还有一件事。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田常准备攻打鲁国。子贡得到孔子的准许,前往齐国劝止。在说服田常的过程中,没想到又把吴国、越国、晋国的利益牵涉了进来。不得已,他只好一路奔波下去。纵横斡旋的结果,竟然一举数得,不仅让鲁国得以保全,还促成了齐国乱、吴国亡、晋国强、越国称霸的联动效应。用司马迁的话说,“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如此扭转时局的游说本事、惊天动地的外交壮举,孔子非但没有褒奖,还告诫他要谨慎地使用语言的力量。 孔子虽说是一个和蔼敦厚的长者,但他批评起弟子来,却是直言相向,毫不留情。在孔门高足中,除了颜回之外,很少人没被他责备过,而他对子贡尤为苛刻。 贤德弟子 面对老师有失公允的责备,子贡的内心会怎么想,会不会感到委屈和压抑,有没有怨言或腹诽?从史书记载来看,子贡对孔子的敬重之情是很真挚的。孔子弥留之际,子贡一直陪护在旁;孔子去世之后,子贡结庐孔子墓前守孝6年之久。由此推想,对孔子严父般的教诲方式,子贡能够接受和体谅。 子贡后来的发展,既没有像孔子预言的那样走下坡路,也没有因孔子对他的“酷评”而怨尤、消沉。孔子死后,子贡不仅尽师孝、尊师道、敬师业,而且成了“诸侯无不仆庭与之抗礼”的跨国企业大老板。他还能低调做人,富而无骄,以商促教,不遗余力地弘扬孔子的思想,是孔门弟子中最有实力且功业卓著的一流人才。在当世,也曾有过“子贡贤于仲尼”的说法。 “别样”教育 孔子认为,完整人格的形成比较难,也往往容易被忽略,而这将会影响弟子的一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做人比什么都重要。所以在教书育人时,孔子总体上是把道德修为摆在才艺习用之前的。 从个体层面看,孔子本人也是个多才多艺的师长,以精通六艺而著称。他对那些特长生,应该是青眼有加、备加赏识。但孔子看人育人,并不止于个体层面,而是把眼光投向社会层面,即公共建设领域。他主张把个人德行放到社会领域去考察,将现实表现放到长远发展上去考量。因此,孔子非常留意个案影响与社会效益的关系,非常留意当下行为与长期效应的关系。就拿子贡自费赎奴与子路救人受礼这两件事来说,孔子批评子贡,是因为照子贡的做法,以后赎奴的人就少了;孔子赞扬子路,是因为照子路的做法,以后救人的事就多了。 正由于孔子秉持的是这样的教育方针,所以他对子路、子贡等一些特长生就颇多担心。子路就像李逵式的人物,虽勇且义,但性情憨直,容易冲动,又不谙趋避之道,难免遭遇不测,他的下场果然很惨。子贡能力虽强,但却聪明外露,出了麻烦自己倒霉,还会牵累他人。对于子贡这些特长生的技能和行为,孔子考量的不是事情本身的善恶意义,而是担心由此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以及长远后果。有道是“曲则全,枉则直”。以上这些,或许就是孔子对子贡批评多于表扬、劝诫多于鼓励的用心所在,也是子贡善解师意、不负师教、终成大业的原因吧。(据《醒狮国学》王兆贵) 在孔门弟子中,子贡算是一个好学生。他不仅反应机敏,能言善辩,谦恭随和,于人际交往、经商理财方面也是一把好手。但在孔子生前,他却经常挨批,总也不讨老师的喜欢。

20220403周日晴D93

“志道乐学·国学经典”D601

《庄子》杂篇    渔父

    “渔父”是隐者的代称,又是古人所喜爱的一个“意象”,究其蕴意有三。其一,“渔父”必有舟。舟船无须土地,不赖封邑,以不系之舟浮于水上,犹之浮游天下之间。其二,“渔父”必有钓。钓者听其自然,不加勉强,“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所谓愿者上钩,钓名、钓利、钓官莫不如此,犹之出处进退之道。其三,“渔父”必有水。老子有言,“上善若水”,容与中流,犹之从容中道。

    当然,如吕尚、范蠡,是确曾做过渔父者,故“渔父”之为无名隐者,亦在虚实之间。

    本篇历来也多有指责,认为是伪作,但本篇的思想跟庄子一贯的主张还是有相通之处,对儒家的指责不如《胠箧》《盗跖》那么直接、激烈,守真和受于天的思想也与内篇的观点相一致,而且渔父本身就是一隐道者的形象,因而仍应看作是庄派学说的后学之作。

    关于本篇的宗旨,南宋褚伯秀说:“渔父,或谓范蠡扁舟五湖、屈原泽畔所逢者。窃谓亦不必泥其人,但隐德藏辉、潜身湖海,若太公望、严子陵、张志和、陆龟蒙之徒,其间有并姓名俱隐者,岂得而尽考!”

    郭象《庄子注?渔父》篇末总评:“此篇言无江海而闲者,能下江海之士也。夫孔子之所放任,岂直渔父而已哉!将周流六虚,旁通无外,蠕动之类,咸得尽其所怀,而穷理致命,因所以为至人之道也。”

    北宋王雱《南华真经新传?渔父》题解:“夫能忘忧保真,脱于世俗之拘系,而乐于江海之游者,此帷林渔父若是矣。庄子因而作《渔父》篇。”

    林云铭《庄子因?渔父》篇末总评:“篇意以无位而设教,固属多事,必贵真而去伪,方为圣人。”

    一

原文

    孔子游于缁帷之林[1],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渔父者,下船而来,须眉交白[2],被发揄袂[3],行原以上,距陆而止,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曲终而招子贡子路,二人俱对。

    客指孔子曰:“彼何为者也?”子路对曰:“鲁之君子也。”客问其族。子路对曰:“族孔氏。”客曰:“孔氏者何治也?”子路未应,子贡对曰:“孔氏者,性服忠信;身行仁义,饰礼乐,选人伦,上以忠于世主,下以化于齐民,将以利天下。此孔氏之所治也。”又问曰:“有土之君与?”子贡曰:“非也。”“侯王之佐与?”子贡曰:“非也。”客乃笑而还,行言曰:“仁则仁矣,恐不免其身;苦心劳形以危其真。呜呼,远哉其分于道也!”

注释

    [1]缁帷:树林名称。缁:黑色。[2]交白:全部,都。[3]揄袂:挥动衣袖。

    译文

    孔子游观来到名叫缁帷的树林,坐在长有许多杏树的土坛上休息。弟子们在一旁读书,孔子在弹琴吟唱。曲子还未奏完一半,有个捕鱼的老人下船而来,胡须和眉毛全都白了,披着头发扬起衣袖,沿着河岸而上,来到一处高而平的地方便停下脚步,左手抱着膝盖,右手托起下巴听孔子弹琴吟唱。曲子终了渔父用手招唤子贡、子路,两个人一起走了过来。

    渔父指着孔子说:“他是干什么的?”子路回答说:“他是鲁国的君子。”渔父问孔子的姓氏。子路回答:“姓孔。”渔父说:“孔氏钻研并精通什么学问?”子路还未作答,子贡说:“孔氏这个人,心性敬奉忠信,亲身实践仁义,修治礼乐规范,排定人伦关系,对上来说竭尽忠心于国君,对下而言施行教化于百姓,打算用这样的办法造福于天下。这就是孔氏钻研精习的事业。”渔父又问道:“孔氏是拥有国土的君主吗?”子贡说:“不是。”渔父接着问道:“是王侯的辅臣吗?”子贡说:“也不是。”渔父于是笑着背转身去,边走边说道:“孔氏讲仁真可说是仁了,不过恐怕其自身终究不能免于祸患;真是折磨心性劳累身形而危害了他自己的自然本性。唉,他离大道也实在是太远太远了!”

20220404周一晴D94

“志道乐学·国学经典”D602

《庄子》杂篇    渔父

原文

子贡还,报孔子。孔子推琴而起曰:“其圣人与!”乃下求之,至于泽畔,方将杖拏而引其船,顾见孔子,还乡而立。孔子反走,再拜而进。

    客曰:“子将何求?”孔子曰:“曩者先生有绪言而去[1],丘不肖,未知所谓,窃待于下风,幸闻咳唾之音以卒相丘也[2]!”

    客曰:“嘻!甚矣子之好学也!”孔子再拜而起曰:“丘少而脩学,以至于今,六十九岁矣,无所得闻至教,敢不虚心!”

    客曰:“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吾请释吾之所有而经子之所以。子之所以者,人事也。天子诸侯大夫庶人,此四者自正,治之美也,四者离位而乱莫大焉。官治其职,人忧其事,乃无所陵。故田荒室露,衣食不足,征赋不属,妻妾不和,长少无序,庶人之忧也;能不胜任,官事不治,行不清白,群下荒怠,功美不有,爵禄不持,大夫之忧也;延无忠臣,国家昏乱,工技不巧,贡职不美,春秋后伦,不顺天子,诸侯之忧也;阴阳不和,寒暑不时,以伤庶物,诸侯暴乱,擅相攘伐,以残民人,礼乐不节,财用穷匿,人伦不饬,百姓*乱,天子有司之忧也。今子既上无君侯有司之势而下无大臣职事之官,而擅饰礼乐,选人伦,以化齐民,不泰多事乎!”

    “且人有八疵,事有四患,不可不察也。非其事而事之,谓之摠[3];莫之顾而进之,谓之佞;希意道言[4],谓之谄;不择是非而言,谓之谀;好言人之恶,谓之谗;析交离亲,谓之贼;称誉诈伪以败恶人,谓之慝;不择善否,两容颊适,偷拔其所欲,谓之险。此八疵者,外以乱人,内以伤身,君子不友,明君不臣。所谓四患者,好经大事,变更易常,以挂功名,谓之叨;专知擅事,侵人自用,谓之贪;见过不更,闻谏愈甚,谓之很;人同于己则可,不同于己,虽善不善,谓之矜。此四患也。能去八疵,无行四患,而始可教已。”

注释

    [1]曩者:刚才。[2]咳唾:言语。[3]摠(zǒng):揽。[4]希意道言:迎合他人的言论。

    译文

    子贡回来,把跟渔父的谈话报告给孔子。孔子推开身边的琴站起身来说:“恐怕是位圣人吧!”于是走下杏坛寻找渔父,来到湖泽岸边,渔父正操起船桨撑船而去,回头看见孔子,转过身来面对孔子站着。孔子连连后退,再次行礼上前。

    渔父说:“你来找我有什么事?”孔子说:“刚才先生留下话尾而去,我实在是不聪明,不能领受其中的意思,私下在这里等候先生,希望能有幸听到你的谈吐以便最终有助于我!”

    渔父说:“咦,你实在是好学啊!”孔子又一次行礼后站起身说:“我少小时就努力学习,直到今天,已经六十九岁了,没有能够听到过真理的教诲,怎么敢不虚心请教!”

    渔父说:“ 同类相互汇聚,同声相互应和,这本是自然的道理。 请让我说明我的看法从而分析你所从事的活动。你所从事的活动,也就是跻身于尘俗的事务。天子、诸侯、大夫、庶民,这四种人能够各自摆正自己的位置,也就是社会治理的美好境界,四者倘若偏离了自己的位置,社会动乱也就没有比这再大的了。官吏处理好各自的职权,人民安排好各自的事情,这就不会出现混乱和侵扰。所以,田地荒芜,居室破陋,衣服和食物不充足,赋税不能按时缴纳,妻子侍妾不能和睦,老少失去尊卑的序列,这是普通百姓的忧虑。能力不能胜任职守,本职的工作不能办好,行为不清白,属下玩忽怠惰,功业和美名全不具备,爵位和俸禄不能保持,这是大夫的忧虑。朝廷上没有忠臣,都城的采邑混乱,工艺技术不精巧,敬献的贡品不好,朝觐时落在后面而失去伦次,不能顺和天子的心意,这是诸侯的忧虑。阴阳不和谐,寒暑变化不合时令,以致伤害万物的生长,诸侯暴乱,随意侵扰征战以致残害百姓,礼乐不合节度,财物穷尽匮乏,人伦关系未能整顿,百姓*乱,这是天子和主管大臣的忧虑。如今你上无君侯主管的地位而下无大臣经办的官职,却擅自修治礼乐,排定人伦关系,从而教化百姓,不是太多事了吗!

“而且人有八种毛病,事有四种祸患,不可不清醒明察。 不是自己职分以内的事也兜着去做,叫做揽;没人理会也说个没完,叫做佞;迎合对方顺引话意,叫做谄;不辨是非巴结奉承,叫做谀;喜欢背地说人坏话,叫做谗;离间故交挑拨亲友,叫做害;称誉伪诈败坏他人,叫做慝;不分善恶美丑,好坏兼容而脸色随应相适,暗暗攫取合于己意的东西,叫做险。 有这八种毛病的人,外能迷乱他人,内则伤害自身,因而有道德修养的人不和他们交往,圣明的君主不以他们为臣。 所谓四患,喜欢管理国家大事,随意变更常规常态,用以钓取功名,称作贪得无厌;自恃聪明专行独断,侵害他人刚愎自用,称作利欲熏心;知过不改,听到劝说却越错越多,称作犟头犟脑;跟自己相同就认可,跟自己不同即使是好的也认为不好,称作自负矜夸。 这就是四种祸患。能够清除八种毛病,不再推行四种祸患,方才可以教育。”

题/​位列「 ”孔门七十二贤”之一的子路,晚年竟然被人砍为肉泥,惨死街头 文/破晓 文章声明:本文章属于「 ”不易君子”原创内容,请您尊重原创,转载请联系本号。 声明:本文内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号。 盗用警告:本号已与「 ” 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孔子画像)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是我国古代十分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 其创办的儒家学派更是影响了后世几千年,是我国历史上公认的大圣人,备受后世众人的敬仰膜拜。 孔子一生仕途坎坷,便着力于教育方面,其主张「 ”有教无类”,对后世的教育影响颇深。 据司马迁《史记》所载,其门下弟子三千,贤者有七十二人,而子路便是这「 ”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子路画像) 子路(前542年-前480年),姓仲名由,字子路,其少时出身贫寒,但是为人豪爽正直,又十分鲁莽,年轻时候尚勇好斗,曾多次欺负孔子门下的弟子。 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所载:「 ”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 大致意思就是子路经常穿着奇装异服,佩戴有公猪装饰的宝剑在孔子及其弟子面前耀武扬威,还轻侮过孔子。 不过,作为圣人的孔夫子,其并没有就此而厌恶子路,反而是看见了子路身上可贵的品质。 (孔门七十二贤画作) 子路不仅为人正直勇敢,其对待父母十分孝顺,在我国历史上著名的「 ”二十四孝”之一的「 ”百里负米”说的就是子路孝顺父母的故事。 孔子从其这些优良的品质中,看出子路肯定是可以被教化并造福百姓的。便多次言语上教导子路,子路在孔子的教育下,逐渐开明了心智,便身着儒服,拜孔子为师了。 子路在孔子门下学习的时候,也总是保持着他自己的鲜明个性。 (子路百里负米画作) 子路十分敬仰孔子,但是又不像颜回那般对孔子唯命是从,其在发现孔子的错误后会义正言辞的指出来。 在孔子周游列国时期,其一边像孔子学习学问,一边做孔子的车夫、侍卫。 子路虽然为人有些鲁莽,而且还曾轻侮过孔子,可是他却是侍奉孔子最久的一位弟子,令人意想不到。 孔子在教育弟子时,大致开了德行、政事、言语、文学这几门功课,而子路对政事尤其感兴趣,并逐渐成为了孔子众弟子中的佼佼者。 (子路还是孔子的车夫和侍卫) 据儒家经典《论语》所言:「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子路;文学:子游、子夏。’”。 这段话中,孔子指出了一些门路中的佼佼者,子路便是在政事一门中与冉有列位,子路也由此被称为了「 ”孔门十哲”之一。 孔子评价其:「 ”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 但是,又有谁能想到,就是这么一个为人率直狭义又满腹经纶的古之圣贤,会惨死乱刀之下,被人剁为肉泥。 (孔子讲学图) 子路一生共有过三次出仕为官的经历,其最后一次做官是作为卫国执政大臣孔悝府上的邑宰。 在这一段的为官时间里面,子路取得了颇多的政绩,但是不多久,卫国便发生了动乱。 公元前493年卫灵公卒,趁着卫灵公新丧,太子蒯[kuǎi]聩[kuì]领兵联合孔悝之母回国发动政变夺取了国君之位,还囚禁了孔悝。 此时卫国内部人心动荡,大臣子民们纷纷逃出城外以活命。 而当时正处在城外的子路听闻消息后,逆着人流赶往城内,路上碰到了子羔劝告他不要多管闲事,逃命要紧。 子路义正言辞道:「 ”食其食者不避其难”,便不顾生命安危,毅然前往囚禁孔悝的广场。 子路在面对蒯聩时,毫无畏惧,大义凛然,使得蒯聩也不由得心生敬意。 (子路画像) 但是子路一再要求蒯聩释放孔悝,并威胁他,将以火烧之。 蒯聩惧怕子路勇力伤了自己,便命令身边士卒将其斩杀。 子路骁勇,以一人之力与蒯聩手下士卒血战,广场之上已然血流成河,独见子路一人于千百士卒中奋力舞剑。 奈何,子路的体力终究有限,其已经明白自己今日必然要死于此地,但是依旧毫无畏惧。 面对成百上千的冰冷刀斧,子路丢下了手中已经残缺的宝剑,巍然挺立,双手扶正自己的头顶缨冠并系紧,欣然面对死亡无所畏惧。 在子路做这些的过程中,蒯聩手下的士卒们也是一拥而上,将大义凛然的子路砍为了肉泥。 据太史公《史记》所载,子路临死前所说的最后一句话是:「 ”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 (影视剧中子路的形象) 如此气节,如此为人,当为后世传扬千载,学习不止。 子路作为我国的古之圣贤,我们能从他身上学习到的东西简直就太多了。 其为人正直勇敢,但是又懂得学习充实自己的精神,这都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我认为,其一身的气节忠义最应当被我们去学习传扬。 「 ”食君之禄,担君之忧”,「 ”君子死而冠不免”,倘若我们能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能做到一点这种负责、无畏的精神,那么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还有什么能够阻碍我们前行的困难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2673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6
下一篇2023-11-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