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在古代夫妻吵架男子是怎么哄女子的。相处久了以后夫妻之间难免会出现矛盾,而女子作为脸皮薄的一方,往往需要男子示弱,去达成和解。那么在保守的古代,男子一般怎么哄老婆呢?其实这个是古今相通的无非就是这么几招。
首先成本最低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赞美,正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拍的一手好马屁不管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一项非常实用的技能。而对于夫妻双方来说尤为有效果。
因为相处久了以后都习惯了对方,本来很好的优点到了后来都成了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没有了起初的吸引力。而重新提及这些优点便会大大增强女方的自信心,一开心什么事化解不了。
比如唐朝的唐明皇就是这么一个会赞美女人的男子,当时的杨玉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而唐明皇依然会让李白为杨玉环写赞美诗,来博取女人的欢心,不愧是一国之君,上的了朝堂,拍的了马屁。
其次便是需要脸皮厚一点,装可怜就是很好的一个办法。女人都是容易心软的动物,据野史记载,南宋有个穷秀才为了追求美人,杀了美人门口的一条恶犬,然后负荆请罪,不仅获得了美人的谅解,最后还抱得美人归。不过装可怜的精髓在于要真诚,不能让人家觉得你是装的,不然效果适得其反。
再次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给妻子买漂亮衣服首饰,这个办法虽然有点成本,但是百试不爽。因为女人都有一颗爱美之心,投其所好自然水到渠成。
“醉打金枝”这个典故大家都熟悉。
讲的是中唐期间,名将郭子仪六子郭暧,娶了唐代宗女儿升平公主为妻。因为公主是“金枝玉叶”,在郭子仪过寿时,升平公主坚持不下跪。郭暧生气,竟在寿宴上喝醉。回去后小夫妻开始吵架,郭暧大骂公主:“你不就是仗着父亲是皇帝吗?我父亲根本不稀罕当那个皇帝!”越吵越厉害,后来喝醉的郭暧竟打了升平公主。公主大怒,回皇宫告状。代宗得知缘由后劝诫女儿:“郭暧说的不错,郭令公要是想当皇帝的话,天下早就不是我们家的了。”并劝公主回郭家。郭子仪知道儿子所作所为后大怒,亲自将郭暧绑到代宗面前谢罪。唐代宗却道:“不痴不聋,不做阿翁。小夫妻之间的事,我们长辈不用太认真。”郭子仪回家后,依然杖打郭暧,公主心疼,下跪为郭暧求情。小夫妻终于和好。
郭暧虽然醉酒,说的话却是事实,郭子仪戎马一生,平乱各地,确实有“再造大唐”的汗马功劳。
▲醉打金枝
郭子仪(公元697年-781年),陕西渭南人,唐代刺史郭敬之次子,唐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年轻时参加武举科试,以“武举高等”的身份任左卫长史。
公元749年,唐朝设立安北都护府,任命郭子仪为横塞军使,兼左卫大将军;公元754年,郭子仪改任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职位虽然不断高升,但是郭子仪从未获得重用。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朝廷才想起年近花甲的郭子仪。
玄宗任命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同大将李光弼一起讨伐叛军。郭子仪老当益壮,先后攻占河北、收复两京;平定安史之乱后,又智退吐蕃,再复长安;其后单骑劝服回纥,联军再败吐蕃,之后平定仆固怀恩叛乱,东征西讨,战功赫赫。
史臣裴垍称赞郭子仪“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侈穷人欲而君子不之罪”。
郭子仪戎马一生,确实是功勋卓著,但是他为何能使“主不疑”呢?
主要有以下四点原因。
首先,郭子仪是当时少有的元老之一。
郭子仪虽然是武则天时期的武举,但征战主要在中唐时期。玄宗起用他平定安史之乱时,已经58岁;肃宗当政时期,郭子仪已年过花甲。不考虑武则天、中宗李显、睿宗李旦,郭子仪晚年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皇帝,是当时罕见的四朝元老。
虽然郭子仪时而被重用,时而被撤去兵权,也曾经历邺城败退、相州兵败,听信谗言误杀户部郎中张谭,但始终未遭弹劾,四任皇帝也都没有治罪,他们都知道郭子仪是国家柱石,过分猜忌元老定会导致人心动荡,朝局不稳。
▲郭子仪,唐朝政治家,军事家。
其次,代宗李豫登基后,为巩固统治、拉拢人心,专意和郭子仪“政治联姻”。
开篇提到的“醉打金枝”也许是后人杜撰,但是代宗女儿升平公主确实嫁入郭家为媳。
据《旧唐书》记载:暧,子仪第六子,年十余岁,尚代宗第四女升平公主,时升平年亦与暖相类。
公元765年,代宗李豫刚登基不足三年,外有吐蕃入侵,仆固怀恩叛乱,内有宦官鱼朝恩专权,为巩固自己皇位,睿智的代宗皇帝决意联合郭子仪。郭子仪不仅子孙成群,手下旧部也遍布四方,能得到郭子仪的支持,等于占据半壁江山。他将自己年仅12岁的升平公主嫁给年仅14岁的郭暧。此举一石三鸟,既拉拢了郭子仪,又进一步提高了自己政治影响力,也敲打了一下专横无比的鱼朝恩。
再次,郭子仪虽然经常领兵在外,但把家人全部安置于京城,直接表明了自己毫无二志的忠心。
安史之乱时,长子郭曜、次子郭旰、三子郭晞曾随郭子仪平叛,郭旰不幸战死沙场。当时大奸臣鱼朝恩屡屡谗言,才使得郭子仪时而被起用,时而被夺权。后期郭子仪迎击吐蕃大军之时,不再带自己儿子出征,只带领以前的老部下。
另外郭子仪共有八子七婿,逢年过节时,向他磕头行礼的孙子一大片,郭子仪自己都分不清是谁。东汉初期,“大树将军”冯异领兵在外,也曾遭到谗言诋毁,虽然刘秀英明无比,但冯异依然坚持把家人安置在京城。郭子仪为安君心,直接将所有家人全部安置在京城一隅。小人们再想借此进谗,已经不再可能。
最后一点,也是最主要的原因,郭子仪不仅是军事家,更是一名政治家。
一般将领只会从军事角度考虑问题,但郭子仪宦海浮沉几十年,深知帝王心术,也通晓朝廷内部争斗,因此他做事考虑十分全面。
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同李光弼刚刚平定河北,正想趁机北征范阳,在得知“天子入蜀,太子即位灵武”的消息后,立即停止进军,与李光弼率军赶到刚登基的肃宗面前听令,向新皇帝宣示效忠之心。
如果郭子仪没有停止军事行动,肃宗皇帝定然疑惑,李辅国、程元振之辈又会趁机诬陷,到那时恐怕郭子仪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
公元764年,仆固怀恩引兵反叛,代宗先是命郭子仪平叛,后加封郭子仪为太尉。
太尉,古代级别最高的军事长官。
郭子仪深知代宗此举是使自己感恩,但朝廷内有宦官鱼朝恩的敌视,外有李光弼等大将浴血奋战,为安抚鱼朝恩,激励其他节度使安心作战,郭子仪以“叛乱未定”的理由坚决推辞,起初代宗不同意。郭子仪再次恳请,代宗明白郭子仪用心后,才接受他的要求。
虽然郭子仪刻意避免与鱼朝恩矛盾激化,但是小人终归是小人。
鱼朝恩竟暗地里派人挖了郭子仪父亲的坟墓,在古代这可是奇耻大辱。很多大将替郭子仪抱不平,纷纷表态愿意率军随郭子仪进京。朝中大臣都捏了一把汗,他们不是担心郭子仪因此造反,而是担心郭子仪率军和鱼朝恩相斗,必然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郭子仪对此也是心知肚明,他拒绝了手下将领的好意,只带少量官兵进京。
在朝堂上,代宗也提到这个事,郭子仪想起坟墓被毁,心中痛苦万分,但为时局着想,流着泪说道:“我长期带兵,不能禁止士兵损坏百姓的坟墓,别人挖我父亲的坟墓,这是上天对我的惩罚,不是哪个人在和我过不去。”
听到郭子仪话后,连同代宗、鱼朝恩在内的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紧张的朝廷局势顿时得到缓和。
唐代宗
唐代宗李豫(公元726年1月17日-公元779年6月10日),唐朝第八位皇帝(不计武则天和殇帝),公元762年-公元779年在位。
郭子仪能征善战,更善于从政治角度分析处理问题,因此郭子仪不仅能立“再造大唐”的盖世奇功,也使自己能够“功高而主不疑”,在官场上屹立不倒。
《孙子兵法》中写道: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回顾唐朝历史,郭令公真可谓是中唐第一名将!
历史大学堂官方团队作品 文:张志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