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师生情【感悟师生情结】

感悟师生情【感悟师生情结】,第1张

  这些日子虽病休在家,可心里总是放心不下我的班级——高一三。两周没上班,感觉如同两个月,甚至两年。眼睛只要一闭上,那一个个淳朴可爱的脸庞便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刚考完中期试,我本来有好多事情要做,可这一病,一切皆成泡影。但我相信,只要我像以前一样,有信心,有爱心,有细心,有耐心,我们高一三班永远是最棒的。

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想管理好一个班级,首先要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其次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信任和支持。俗话说的好: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严是有标准的严,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严,我力求做到眼中有慈,严中有爱,严爱结合,爱而不纵,严而不凶。严格之水只有渗透情感才能成为爱的甘露。虽说我带高一三班不到一年,可我的心已经和每一位同学的心紧紧贴在了一起。平日班级工作中的点点滴滴看似平淡,其实有许多令我感触和感动的地方。今日感觉身体好多了,便坐在电脑前写写我的几点心得。

1把信任送给我的学生

信任是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悉心交流所必备的前提。有人说,信任是水,滋润人干枯的心灵;有人说,信任是火,燃起人奋进的激情;有人说,信任是锦上添花,成功路上伴你前行;有人说,信任是雪中送炭,遇到困难时助你一臂之力。信任好比一扇窗,偶尔射进几方斜斜的阳光,就会让你看到光明。的确是这样,我们班同学正因为有了我对他们平日的信任,他们也就多了几份对我的理解。四月份我去山东学习一周,同学们表现良好,班级工作井然有序,我感到了几丝欣慰。我回来后大加鼓励,并对班干部,团干部提出中肯的表扬。这不,我们中期考试成绩明显提高,有学生给我发来信息说我们班在全校中检总结大会上得了三个奖项。但我相信我们的高一三班会不骄不躁,一如既往,勇往直前。

2把宽容送给我的学生

宽容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美德。宽容不是胆小怕事,而是海纳百川的大度。做人要学会宽容,尤其做老师的,更应该如此。我从事教育教学一线将近二十年,难免有与学生磕磕碰碰的时候,但我始终以一颗宽容之心化解师生之间的误会,以慈母般的胸怀接纳不同个性的学生。也许年龄的关系吧,我很喜欢我的这班学生,仿佛他们就是我的孩子。即使犯错误了,我脸上一副严肃的表情,话语毫不留情,甚至有点刻薄,可心里头又有几许心疼,几许不忍,便安慰自己,孩子做错了事,需要我们的严格管教和正确引导才行,毕竟他们还是孩子啊!过后,我又与他们悉心交流,不让他们心灵深处留下任何阴影。我们班的田龙同学思想品行有偏差,经常和同学闹矛盾,做一些不该做的坏事,还不许同学告诉老师,否则他就实施报复。尤其在意老师对他的批评。记得有一次因违犯班规我让他写检查,他就自己所犯错误一笔带过,却大写特写我曾批评过他几次,每次都是对他的误解,字里行间渗透着对我的不满,甚至说是我故意和他过不去,专挑他的刺。针对这件事情,我没有恼火,也没在意他对我的误解,而是冷静思考如何做好这个学生的心理疏导。事后我多次找他谈心,给他举了好多事例进行说服教育,他开始慢慢转变了。在近期我们开展的高效课堂上,他表现积极,踊跃发言,我及时给他表扬与鼓励,使他重新找回自信,消除了与老师、同学之间的隔膜,很快融入了我们高一三这个温暖和谐的大集体中。

3把真情奉献给我的学生

真诚呵护每一个学生不仅要表现在学习上、生活上、思想上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更重要的是要付诸于行动。我不论带哪一年级、哪个班,始终坚守一个原则: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不搞特殊化。不论是成绩好的还是成绩差的,不论是家庭富裕的还是贫穷的,不论他们是否曾犯过错误,我都一视同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等等虽是旧词,但我经常把它们拿来新用、活用,指导我有效开展班级工作。使我们班每一位同学都能充满自信,感悟真情,拥有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场所。上学期为了布置好教室,我找薛小光老师写了标语和题头,然后自己亲手装饰边幅。放学后同学们都吃饭去了,我在教室里仔细端详,将每一幅标语和题头张贴在最合适的位置。同学们回到教室看到我们的教室焕然一新,“读书角”设计新颖,都拍手叫好。刘佩同学感慨地说,“老师,我们的教室就像一个家,好温馨呢!”我们班的廉富强及李珍同学家庭特殊,失去了母爱,都是由父亲一人支撑着整个家。我得知这些情况后,主动与他们接近,给予他们生活和学习上无微不至的关照,并且把他俩申报为我校贫困生帮扶对象。许许多多的小事常常会发生在你我的身边,比如,学生病了,我会领他们去看病或打电话通知家长;学生病假返校,我会主动为他们补课;天气一旦有变化,我就提醒他们添加衣衫。我校自上学期就要求同学们提前半小时到校学习,为了督促个别散漫的学生,达到提前到校的预期效果,我经常留在办公室等候同学们的到来,检查完人数,看着他们都投入到学习中去,我才回家吃晚饭。

所有这些虽是小事,但在学生心目中留下的记忆是很深的。我送出去的缕缕真情,收获的却是更多的感恩之心和真情回报。前几天在网上和我的学生李润萍聊天,她告诉我说:“老师,我今日在大学的优秀表现完全归功于你昔日的真情栽培!”每每听到或读到同学们发自内心的感激之语时,我总是有一种幸福的感觉充盈心头。

4把创新教给我的学生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时值我校实施优质高效课堂改革,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大好势头,我便利用这一观点,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见解,敢于创新,挑战自我,从而激发他们在课堂中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其创新思维的能力。必要时给他们示范,点拨,并加以引导。通过近两个月的自主性学习,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有增无减,我所带的高一八班和高一三班英语课堂表现甚好。尤其是三班同学学习热情高涨,课前个个像是小老师把黑板写的满满的;课上个个争先恐后般走上讲台认真讲解。即使下课了,还有同学拥上讲台和以前的课堂相比较,全然不同了,他们多了几分自信,少了几分胆怯;多了几分成功的喜悦,少了几分往日的无奈。实践证明,“学生的大脑不是一个填充的机器,而是一个等待被点燃的火把。”当我们的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他们的创新意识已经启动,一旦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创新思维的火把就被点燃,接着就会是燃烧的熊熊火焰。我们教师只有不懈努力探索,才能教会自己的学生如何去创新,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舒展双翼在知识的天空中自由地翱翔!

再过两个月学生们将离开我升入高二,这意味着我们的高一三班就要解散,他们将与其他兄弟班级同学重新组合成一个个新的班集体,成为高二年级的理科班或文科班。想起这些,我总有一种割舍不下的情愫,有一种放心不下的担忧,有一种无法释怀的牵挂。但想到我付出的是一颗心,而他们回馈给我的却是五十三颗心时,我又有什么不满足呢?在与孩子们的频频交流和交往中,我越来越体会到:学生们是如此淳朴可爱,我永远会记住我们高一三的每位同学。

要全面构建高校网络舆情分析与引导的各项机制,以求有效化解突发的舆情危机,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

  一是网络信息收集与反馈机制。网络舆情反映了一定的社情民意,是师生意见表达的渠道。因此,高校应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网络舆情信息收集与处理机制,努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解决在基层,并切实关注广大师生反映的问题,对于不合理的要求或者虽然合理但一时无法解决的,要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同时,高校应敢于通过网络平台接受监督,在广大师生面前树立直面问题、勇于担当、办事高效的良好形象。要以校园网为平台,加强网上论坛建设,探索和实施校务公开,主动与师生网上互动交流,实时回答师生关心的校园热点问题,及时帮助师生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是分析与甄别机制。网络上的信息涉及学校工作和师生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博客、骂客、播客、晒客等新的信息传播形式与空间具有更强的隐蔽性和聚合性。网络中任何一个角落出现的不良信息,都会对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学校声誉造成无法估量的影响。因此,对校园网络舆情,应进行客观、全面、科学的分析与甄别,掌握一段时间内学生的思想状况及发展趋势。要加强学校内IP地址的管理,建立起IP地址分配使用逐级责任制和用户实名信息登记制度,保证所有网络活动信息能够准确实现“溯前追查”,准确把握校园内外网络整体舆情动态,敏锐捕捉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群体性问题,为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奠定基础。

  三是管理与引导机制。大学生群体具有智力趋向成熟但易偏激、自尊性强但易形成逆反心理、情感丰富但波动大等心理特点,社会与校园矛盾、学习与就业压力、个人意见或虚假信息的扩展、偶然性事件的发生、国际国内热点问题的触发等都可能诱发网络群体性事件与舆情危机。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工作机制。首先,应加强宣传教育工作的力度,加强大学生网络文明和网络道德教育,开展文明上网和文明网站创建活动,引导大学生自觉遵纪守法,讲求公德,自觉抵制有害信息、网络滥用行为和低俗之风。其次,围绕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主动撰写帖文,有效引导网上舆论,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主流话题,形成正面舆论强势。

  四是预警机制。出现校园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原因是复杂的,有时在某种程度上是难以避免的。但如果事先制定有效的舆情监测机制,就能够及时地对舆情的发展进行监测分析和正确引导,避免事态向消极的方向发展。为及时了解高校舆情信息,并对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舆情及时做出分析和应急反应,高校应根据国家有关互联网管理的有关法规,切实做好校园网站和网络用户的登记、备案工作,实行用户实名登记制度,规范管理。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网络安全防护、信息过滤等系统,构建校园网络安全技术防控体系。

  五是应急处置机制。高校网络舆情的应急联动机制是指校园网络管理部门及其他相关的职能机构,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最终化解网络舆情危机的工作机制。一要成立突发事件指挥中心,加强高校各部门间的协调,提高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能力。当突发事件到来时,平时负责网络舆情监测的机构迅速转成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指挥中心。这样,可以将舆情突发事件的处理从一种非流程化的决策过程,转变为一种程序化的决策过程,可以提高有关部门的响应时间,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沉稳地应对事件,消除影响,减轻危害。二要建立网络管理的应急预案,遇有突发事件及时采取技术手段即时封堵和删除恶性信息,迅速消除影响;密切关注事态发展,随时做出相应处置。三要加强学校与师生的互动,确保师生对自身利益相关问题及热点事件的知情权。加强学校与师生的互动,才能体现高校的责任感,赢得师生的信任。

如何正确处理师生关系作文

如何正确处理师生关系作文,写作可以结合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灵活写作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非常重要,你感受到作文的魅力吗,以下分享如何正确处理师生关系作文范文。

如何正确处理师生关系作文1

正确处理师生关系作文1

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们了解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知道的事也越来越多,以至于很多老师都感叹:“现在的老师真是越来越不好当了!”的确,“私塾”时代早已成为历史,那种“填鸭式”的教育也早已过时,教与学的关系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曾听一位老师这样说过,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首先要有一碗水。老师在教课的过程中,必须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善于接受新事物,与时俱进,这样才会教出更优秀的学生。现在的老师更要想办法如何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教一些理论知识。从这一点上看,现在的老师还真是不太好当。

当代新的师生关系中,还有一点就是“亦师亦友”。老师和学生打成一片,不摆架子,这当然是我们学生渴望的。但是,老师毕竟是老师,做学生的首先要尊重老师。我听过这样一件事:某大学生在毕业聚会上,喝酒喝得兴起,想给老师开个玩笑,竟把同样喝醉的老师的衣服脱光,拍了照片,还传到网上,结果可想而知。开出这样的“玩笑”,还能说老师和学生是朋友吗?对老师连最基本的尊敬都没有了,甚至近于羞辱,那些大学生当时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

那位老师后来说,以后工作上还是会像以前一样,只是绝不会用真心对待任何一位学生了。这话听起来多么寒心!另一方面,老师对学生的不尊重也比较常见。从幼儿园到高中,老师对学生的变相体罚在全国都时有发生。有的老师因为学生违反纪律,竟在学生脸上刻字!这种令人发指的'行为在引起大家震惊的同时,也令我们深思:这样的人也配当老师?以至于想到教师资格准入机制的问题,这当然是后话了。

在我听到的例子中,最让我羡慕的则是于丹教授和她的学生们。于丹教授就是和学生们做好朋友,不摆老师架子,主动去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每个学生,让学生们感到温暖、信赖。正因为如此,于丹教授才成为受学生尊敬、爱戴、喜欢的好老师、“大朋友”。记得有一次于丹教授和学生在接受采访的时候。

说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大家去公园玩,于丹教授竟第一个爬上了树,突然发现工作人员过来说不准爬树,把学生里一个长得比较老的男生当成老师训了一顿,却没发现一直躲在树上不敢出声的于丹教授!那位男生倒也没有“供出”自己的老师,这么“铁”的关系真是让人感动。

现在的师生关系比过去要复杂得多,也微妙得多。但我坚信,有一点是始终不会改变的,那就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纪连海老师对这句话的理解很深刻,他说,“传道”放第一位,就是说老师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一千年前的韩愈都能总结出这样的道理,更何况今天,学生们早已不满足于课本上的知识?学生可以从各种渠道来获取知识,而所谓“道”,则是需要由老师来引导学生学习的。所谓“德才兼备”,“德”字在前,也说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以道德为先的。教与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老师和学生其实都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自我提升。老师要用爱心来对待学生,同时,学生应当保持对老师的尊重,把老师当做知心朋友。老师与学生互相学习、共同发展,这就是我从当代新型师生关系中得到的结论。

正确处理师生关系作文2

我认为师生之间有一种永远也戳不破的隔膜,这种感觉很微妙,既想弄明白又想让这种朦胧一直保持下去,在这种情况下,明智的老师会让它永远朦胧,让这一种朦胧而又微妙的关系继续保持下去;而心急的老师呢,总想把这与学生之间唯一能够建立起友谊的东西戳破,以为这样就能够更了解学生。

但往往会让正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在叛逆心理的作用下以为老师只会窥探自己的秘密而不愿和老师交往,这就形成了一个连锁反应。老师越是想了解学生,学生越是躲着老师,越是不愿和老师交流。于是这种朦胧就变成了一道心理防线,对老师的一种心理防线,处处都防着老师,生怕一不小心就把自己的秘密告诉了老师。

其实这种现象在大多数师生之间都出现过,有些老师只知道干着急而不做一些挽救的行动,总以为自己已经尽力了而只是学生的问题而已,他们这些老师从不在自己身上找问题,总是埋怨学生,他们哪里知道学生也有自己的苦衷啊! 学生总以为老师是自己最大的仇人,其实不然。我认为老师在自己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在我们漫漫的人生道路上。

老师总在我们的身后为我们默默的做起的一盏照亮我们人生道路的明灯,为了不让我们跌倒她情愿替我们跌倒。当我们走完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段路时,再次回首,那张俊美的脸已经是饱经沧桑了,那挺直的腰杆也不在挺立,全身也已经变得青一块紫一块了,那全是为我们留下的记号啊!

老师是多么伟大啊!为了让我们茁长成长就算自己已经伤痕累累,筋疲力尽,也会给我们一个最甜蜜的微笑,告诉我们,只要我们争气您就会很高兴了,您为我们受的伤也就值了。 学生与老师之间其实什么都不缺,缺的只是彼此之间的信任和尊重。希望师生之间不再会有任何障碍可以阻挡他们之间的交流。这不仅仅是互相了解这么简单,这还是一次心与心的沟通,是真正意义上的了解。而那一层隐约的朦胧就让它继续保持下去吧,请不要将其打破,这也许是师生之间建立友谊的最重要的一条桥梁呢?

如何正确处理师生关系作文2

我们要换班主任了?我们全班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一连串的问号。 哒、哒、哒,教室外传来一阵高跟鞋的声音,然后走进一位女老师,她,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很清秀,很斯文。走近一看,皮肤白晰,短短的头发,围着一条花围巾,还蛮好看的呢。接着她慢条斯理地向我们介绍着自己:“我姓秦,我的名字叫秦静芳,从今天起我来担任你们的班主任……”她又说:“我希望和大家都能成为朋友,你们愿意吗”教室里的同学互相你望我我望你,一脸的疑惑和新奇,老师要和我们大家交朋友?

接着同学们在下面窃窃私语:“老师真的愿意与我们小孩交朋友吗?那太好了!”秦老师看着这一切笑起来,笑得时候露出了两个小洒窝,说:“当然是真的,以后有什么事情尽管来找我,有什么心里话也别忘了来找我聊天哟!

但上课的时候你们必须要认真听讲。” 第一节课的时候,我们大家都很好奇,秦老师上起课来是什么样子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的语文课开始了……秦老师上课严肃但不失风趣,不知不觉一堂课过去了。

下课了,有几个同学被叫到办公室,老师问了他们的学习情况,并叫同学们可以给她提提意见。就这样几天下来班上有好多同学都成了秦老师的好朋友。 一天,老师带着“调皮大王”——阮聪进了班,说:“从今天开始,阮聪同学也是我朋友中的一个了。”大家都愣住了,原以为老师只和表现好的同学交朋友,没想到……老师说:“你们一直没发现阮聪同学的优点吗?其实,阮聪同学也有好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比如上课能积极发言,回答问题声音响亮,还挺乐于助人的。”经老师这么一说,大家都觉得有道理。原来,大家一直都误解老师了,以为老师只与表现好的同学做朋友。这时才知道我们想错了,其实老师不但与表现好的同学做朋友,而且也没免忽略一些调皮的学生,及时发现他们的优点,对每个同学都很公平、友好。没多久秦老师成了我们班所有同学的好朋友,大家有什么烦恼的事情都会去秦老师商量。 如果所有的老师都象我们秦老师这样,那我们校园的师生氛围该有多和谐啊!

如何正确处理师生关系作文3

老师是神圣、高尚、纯洁的职业,老师们用自己的知识、爱心让千千万万学子功成名就,成为国家、社会的栋梁之材,多么令人尊敬啊!但是现在,老师却经常被一些中小学生所误解,甚至与“变态”这个词化等号,实在令人遗憾。

造成这种状况我认为有三点原因:第一点,现在这些90后学生都是家里娇生惯养的孩子,又普遍是独生子女,很难适应老师的严格要求。正值青春期,再加上身边没有兄弟姐妹可以相互沟通,许多老师还在度过更年期,这样的老师和学生遭遇,难免“摩擦起火”。

如果说这点原因是客观存在,那么学生主观原因所犯的错误就更多啦。因为在家就像“小皇帝”、“小公主”一样,可是到了学校就要被老师严格管教,心里就不服气,就开始不尊重老师,甚至骂老师。可是作为学生就没有想到,有什么问题可以主动找老师交流、沟通,老师要顾及那么多的学生,不可能像自己的家长一样,注意力全在一个人身上,所以学生要学会主动找老师沟通。

当然,学生也需要老师的理解,都说“理解万岁”,学生和老师之间也一样,互相理解才能坦诚相待。学生也知道老师是望子成龙心切,但这不能成为老师体罚、辱骂学生的理由,面对这样的老师,学生不服气,还可能以不学习相对抗,这也是师生之间产生代沟的原因。

所以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理解,对长者、对晚辈要互相尊敬爱护,如果学生和老师之间多相互沟通,一定会减少代沟,增进和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5092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2
下一篇2023-12-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