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苏东坡之杨元素: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殇

品读苏东坡之杨元素: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殇,第1张

/杨元素: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殇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杳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一直很钟爱这首词,为“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殇”的痛快淋漓和肝胆相照,因为,这样的一种情只可能发生在知己之间。王维在诗中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苏子对离情的表达来得洒脱豪迈,而王维则显得温婉绵长。人生难得一知己,无论是王维还是苏轼,他们表达的都是人间最难得的真情。

苏子一生朋友甚多,那么这个让他“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殇”的人是谁?这个人就是苏轼的老乡杨元素。

当年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杨元素任知州,两人既是好友又是同乡。在交通和信息缓慢的古代,离别在外的人,“他乡遇故知”后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更何况这俩人还是在同一衙门任职的同事!可以说,苏轼和杨元素之间的情感,是等同于兄弟的情感,又超越了兄弟之情,他们除了互诉乡情,还彼此疗伤,彼此安慰。因而,在苏轼调离杭州前往密州时,他们才会有这样的难舍难分、惺惺相惜之情。

苏轼由杭州通判调离到密州任知州,因而在这首词中,既有朋友之间离别的难舍,又有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

密州在山东,词中的东武指的就是密州,余杭就是杭州。“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杳茫”,说的是密州和杭州距离甚远,相隔茫茫的大海,自己调任到密州后,遥望杭州,情思渺茫。如此相亲相爱的朋友、故人,就要别离到遥远的北方,不知道何年何日才能再相见,心中的这份难舍之情,难以言喻。

忍别离,不忍却又别离,因为自己的心中还有那份功名的欲望,需要去实现。“乌台诗案”前的苏子,虽在朝堂之上屡遭排挤,但是那点政治打击还没有泯灭了他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大丈夫经国济世,驰骋四海,这点理想和抱负是每个读书人都趋之若鹜的,更何况是一代文坛领袖苏东坡呢?他的科举作文深得欧阳修推崇,如果不是欧阳修误以为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所写,为了避嫌他违心将此文屈居第二,那么当年的苏轼应当是稳稳当当的状元郎。谁又能料想,这篇考场奇文是出自于年方二十的苏轼之手呢?

确实,苏轼是有滔滔经国济世之才的,而且他也有建功立业的雄心。所以调任密州,他既有难舍杭州的留恋之情,也有调任密州主事一方的激动之情。正是源于这样的一种复杂情感,他对杨元素说:“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等我功成名就、衣锦还乡,那时我再陪你一醉方休。

可是一醉方休并不能表达苏轼对杨元素的深情,他说要“醉笑陪公三万场”。苏轼此句化用的是李白《襄阳歌》中的一句诗:“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人生百年,不过就是三万多天,只有天天相陪才不会有恼人的离殇可诉。可是,人生如此,为了那一点点的功名欲望,我们不得不离别。背井离乡后,亲朋故交数载难见,一切的一切,等我功成还乡后,我们再好好坐下,酒到杯干,细数这些年来的如意不如意,将缺失的岁月再补回、再重拾、再追忆。

所以苏轼劝慰友人,不同的人对离别的愁绪表达也不一样,有的人豪迈,有的人百转千回。但不管是笑着分手,还是痛哭离别,都没有必要为离殇一诉再诉。当年醉翁以为“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但他最终还是策马扬鞭,没能逃离“离别”二字。

苏轼的此番话,直通肺腑,感人心肠。为他送别的挚友杨元素,不禁泪湿衣衫。“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这两句描绘了一幅送归图,夜已深沉,灯火已残,繁华的“河塘”闹市在静夜中也显得寂静万分。这深沉的夜、残缺的灯火、闹市的寂静,似乎都在沉默中为苏轼饯行。尽管苏轼已将离情诉说得如此洒脱,可是宦海的沉浮,人在江湖的身不由己,到底难以掩饰一把辛酸泪。痛饮到了最后,也没能硬生生逼住眼底的热泪。

“堕泪羊公却姓杨”的典故出自于《晋书·羊祜传》,羊祜为荆州都督,其后襄阳百姓于祜在岘山游息之处建庙立碑,岁时享祭,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之为“堕泪碑”。这里以杨元素比羊祜,“羊”“杨”音近。表达了苏轼对友人的赞赏,也反映了苏轼与友人的情谊。

苏轼九月调离杭州,在九月的杭州西湖,在九月桂香飘满灵隐寺的时候,苏子和友人杨元素离别。因这首词,令杭州至今桂花飘落时都带有金属的响声;也因这首词,西湖的水才更加温婉绵长。那一句“痛饮从来别有肠”,让离别时喝高的男人,有着无需言语的默契和意味深长。

在苏轼和杨元素的词中,还有另外一首《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表达了他们之间的深情厚谊。词云:

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踏散芳英落酒卮。

痛饮又能诗,坐客无毡醉不知​‍‌‍​‍‌‍‌‍​‍​‍‌‍​‍‌‍​‍​‍‌‍​‍‌​‍​‍​‍‌‍​‍​‍​‍‌‍‌‍‌‍‌‍​‍‌‍​‍​​‍​‍​‍​‍​‍​‍​‍‌‍​‍‌‍​‍‌‍‌‍‌‍​。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着枝。

苏轼的这首词写于任杭州通判的第四年初春,是他与时任杭州知州的杨元素相唱和的作品。词中通过咏梅、赏梅来记录他与杨元素共事期间的一段美好生活,以及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正是源于这样的一份深厚情谊,苏轼在离别时才情不自禁地吟诵出“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殇”。朋友的珍贵情谊,多少千言万语都在一句“不用诉离殇”中。

人生苦旅,正是有了那个叫知己的人,旅途才不会孤独。因为,是那个叫知己的人,在你的心灵深处为你点亮一盏灯。黑暗中,他为你带来光明;寒冷中,他为你送来温暖;艰难中,他与你牵手同行。或许,他不能经常出现在你的生活里,但他一定在你的生命里!就像一首歌中所唱:

有没有一扇窗/能让你不绝望/看一看花花世界原来像梦/一场有人哭有人笑有人输有人老到结局还不是一样

有没有一种爱/能让你不受伤/这些年堆积多少对你的知心话/什么酒醒不了/什么痛忘不掉/向前走,就不可能回头望/

朋友别哭/我依然是你心灵的归宿/朋友别哭/要相信自己的路/红尘中/有太多茫然痴心的追逐/你的苦/我也有感触/

……

人海中,难得有几个真正的朋友,这份情,请你不要不在乎。

乌台诗案中,苏轼被捕入狱,精神上遭受极大打击。幸而最后在皇太后以及众多朋友、同事助力之下,苏轼得以留存性命。

元丰二年腊月,苏轼出狱,神宗下旨:“责授苏轼为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充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团练副使在宋朝时常用来安置贬降官员, 名义上是官员,其实就是被扔到地方上监视居住。

苏轼一开始居住在定慧院(在宋朝黄州城东门),过着孤单寂寞的日子,后来迁居城南长江边,最后朋友帮他请到原来营防驻地废弃的土地数十亩,苏轼遂开启了自己在黄州的耕种生活,而这块地就是大名鼎鼎的东坡。苏轼在这里筑房、耕种,过着相对安稳的日子。

在乌台诗案中,苏轼对于言多必失深有体会,时时小心谨慎地提防政敌再寻事端,如惊弓之鸟。于是在黄州的日子里,他尽量不和别人往来,甚至为了避免见不熟悉的人,他多次称病谢客,于此同时为了防止自己的诗文得罪人或者为自己招罪,他尽量不写诗文。

苏东坡被贬杭州,主要发生了如下事情:清理运河的淤泥、新建新水库、清理西湖、建苏堤、兴建三潭印月、赈济灾民、建医院等。

苏东坡被贬杭州时,写的诗有:《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湖上夜归》、《夜泛西湖》五首等等。

扩展资料:

1、苏东坡清理运河的淤泥:

京杭大运河与钱塘江交汇,钱塘江的水带进许多淤泥,杭州城内的运河淤泥每隔四五年就要挖一次出来,否则河床升高,影响船运。淤泥一挖出来就被堆在居民门口,脏乱不堪。

苏东坡想办法把钱塘江的水先引入人口稀少的茅山运河,经过茅山运河流了三、四里地,淤泥沉淀下来,再流到市中心的运河里的水就是干净的了。

市中心的运河的河位比茅山运河低四尺,苏东坡又在余杭那里开了一条新运河,让他与西湖的水相通,这样就永久性的保证了运河的水位。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赏析: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北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白话译文:

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诗人苏轼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读起来,你会油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也在湖心经历了一场突然来去的阵雨,又来到望湖楼头观赏那水天一色的美丽风光。

-苏堤

杭州与苏东坡,两个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起的词,尤其是如果说到杭州,苏东坡是不得不提的。在杭州,有苏东坡纪念馆、东坡路、苏堤,还有几乎每家菜馆都会做的东坡肉。杭州人看来对苏东坡是真爱。

不奇怪,苏轼与杭州也是很有缘,曾经两次被调往杭州任职,一次通判一次知州,干的都是管辖治理的实事,加上这么一个大文豪入驻,吸引了多少作家文人前来荟聚,这个城市的文化氛围一下子热闹了起来,苏轼本身又是那种豪爽大方自带路人缘的类型,别说杭州了,去哪里可能都是偶像般的待遇吧。

苏轼第一次来到杭州上任,是在熙宁四年(1071年),那年他36岁。从朝中被派往杭州的苏轼其实内心是郁闷的。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陷入了斗争漩涡,无奈申请外任,避开是非。一路上还是忍不住会担心自己的未来前途,不知一身的政治抱负还能不能实现。

心情不大好的苏轼在那年冬天到达杭州。这个当时的繁华大都会,风景秀丽,商业发达,游人如织,笙歌阵阵。神宗对苏轼还是不错的,派往这个热闹富庶之地,也算是个美差了。

这次在杭州一任就是三年。除了日常公差,苏轼的业余生活也是相当的丰富。游遍全城自然不在话下,逢年过节各种文娱活动不能错过,同僚游宴是少不了的,当然也有属于自己独处的时间。到底都是什么呢,让苏轼对杭州念念不忘,即使多年以后在别处,也还会借诗怀念。

拜访名僧古刹

苏轼生长在一个佛教气氛十分浓厚的家庭,母亲程夫人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在家里藏有十六罗汉像,每天都要摆设贡品,诚心礼佛,而且心性善良。苏轼小时候,家里的庭院竹柏丛生,杂花满树,引来许多鸟雀栖息和筑巢,程夫人禁止家人捕鸟取卵,他家的鸟儿于是越来越多,巢越筑越低,苏轼和他的小伙伴们直接在一旁围观投食,也不带怕的。

父亲苏洵喜爱与名僧交游,曾经在老家捐钱塑菩萨像。苏轼在这样的家庭耳濡目染,少年时代开始阅读佛书。后来随着生活阅历的丰富,愈加体会到生命的无常 ,对佛学的兴趣日益浓厚。

杭州不仅有繁华热闹的一面,也有隐匿湖山的古刹高僧。在来到杭州之前,苏轼就从老师欧阳修口中听过杭州有一名僧惠勤。说他长于写诗,有着很高的文学素养,当时就住持西湖之上的孤山寺,寺中还有另一位著名的诗僧惠思。苏轼初到杭州,稍稍安顿下来就启程前去拜访两位高僧。

那时36岁的苏轼说自己“年来渐识幽居味,思与高人对榻论”。杭州寺庙多,名僧也多。偶尔独自一人穿山越岭,入寺参禅,焚一炉清香,捧一壶山泉紫笋名茶,静听山林轻籁,黄昏在松间竹畔间漫步,到夜深人静时,与一二知己相偕于石桥之上,清谈佛理禅心。这样清静的体验,当然让苏轼不时放下政务和杂事也要入山一番了。

游湖观潮赏花

西湖的美世人皆知,来杭州的人怎么能错过。苏轼任职的杭州府衙又恰好在紧靠西湖南边的凤凰山麓,这地段,游湖就是出个门的事儿。天气好的时候,干脆把办公桌搬到湖边,一边欣赏美景,一边处理公务。人家把日子过成诗,他苏东坡这是连班都给上成了诗。

没办法,西湖太美了。不仅美,而且美的一年四季都不一样,也难怪给了苏轼很多的创作灵感。著名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就写于这段时间,正是那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让西湖以一个温婉女子的形象出现,直到今天仍然影响着很多人对于西湖的想象。

那时候的杭州人民,每到中秋时节都要集中参与一项重大事件,那就是钱塘江观潮。原本就喜欢雄壮奇观的苏轼来到这里,当然不会放过。预先定下最佳观潮位,到了八月十五这一天,与同事们一起,坐观浪潮汹涌和弄潮少年的表演。弄潮就是古代的冲浪,他们高举小红旗,齐声唱着小曲,出没于浪潮之间。苏轼被大景感动,写下了“万人鼓噪慑吴侬,犹是浮江老阿童。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

八月观潮,春日赏花,富庶的杭州人民总是有那么丰富的业余生活。杭州有座吉祥寺,寺地广袤,种了上千株不同品种的牡丹,一到春天,花开繁盛,十分动人。熙宁五年,在来到杭州后的第一个三月,苏轼陪同知州前往吉祥寺,赏花摆酒作乐。丝竹声声,香风阵阵,吸引了无数游客前往。有人带来了自家种的牡丹,用丝绸彩篮装饰,与吉祥寺牡丹斗艳,有人举杯痛饮,有人把牡丹插在了头上襟前。忘情的游客负责花会狂欢,苏轼负责吟诗作笑:“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好和谐的官民关系。

治理民生

观潮赏花是很惬意,可毕竟不是天天有。别忘了苏轼来杭州是来做通判的,也就是协助知州掌管一方水土。别看杭州在当时一派繁华都市的样子,但其实当地人民特别是农民阶层都曾因为自然灾害、基础设施和变法实施不当等吃了不少苦。

杭州原本是钱塘江潮水冲击成的一块陆地,当初水质苦涩,难以下咽,唐朝的李泌担任杭州刺史时,曾经建造六口大井,分布在城区各处,引西湖淡水供全城饮用,后来白居易担任刺史,进一步治理西湖,疏浚六井。然而随着年岁渐久,六井也慢慢淤塞废置,饮水又一次成为了杭州人的生活难题。

熙宁五年秋天,苏轼和知州陈襄找来两位精通水利的僧人主持修复六井,实地考察,挖沟换砖,修补罅漏,使六口大井重新焕发生机,解决了吃水的问题。

当时王安石变法正全面展开。新法从国家利益出发,以富国强兵为目标,不可避免的需要扩大对下层人民的盘剥。然后这个弊端又因为官僚机构的腐败,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变本加厉。苏轼本来就因为反对变法而离京外任,现在身在民间,更是亲眼看到大众在天灾和新政夹击下的生活惨状,这就让他更加感到悲愤。在这段时间里,苏轼写了很多反映民间疾苦,同时讽刺新法的诗句。也就是这些作品,成为了后来被人陷害“谤讪朝政”的证据。但如果让他隐忍不言,漠然坐视,那就不是苏轼了。

开始写词

担着豪放派大词人的称号,苏东坡为我们从小到大的语文课本奉献了太多经典词作。一般人总能背出几句大江东去,浪淘尽,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吧。如果告诉你我们在课本上读到的苏轼词作,都是在他38岁以后才创作的呢。是真的,其实苏轼并不是一开始就写词的。在早期,他的作品以诗文为主。直到熙宁六年(通判杭州第二年)以前,在苏轼的作品中几乎是没有词的影子。

这也是有原因的。词这种形式,当初就是配合音乐的演唱而产生,后来慢慢成为文人在歌筵酒席上娱乐的文艺形式。也就是说,最初词的本质就是一种娱乐消遣,特点是用精致的语言描写男女之思和伤春怨别。

在苏轼的少年时期和初入仕途的前十年,在他心里占据着主导地位的,都是拯世济时的理想和治国安邦的大计,所以虽然宋朝词风繁荣,但苏轼并没有太多作词的机会和心情。到了杭州就不同了,杭州是什么地方?江南宝地,文风荟萃。加上做地方官闲暇时间多了,可以愉快的游山玩水,参加各种花酒筵席,身边流连的不乏词届高手。有这样的环境和群体影响,苏轼也就很自然的在词坛正式出道了。

虽然起步晚了点,但苏轼一开始写词,就立志当个不一样的词人。他不走传统婉约词句的老路子,而是在词里融入诗的意境和笔法,题材上也不再受限于爱情和闺怨。你们写风花雪月、男欢女爱,我偏写豪言壮志和家国情怀。不过呢虽说苏轼是豪放词的先驱,但不代表人家不会写婉约词啊,看看这首贺新郎:

乳燕飞华屋。

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

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

渐困倚,孤眠清熟。

帘外谁来推绣户,枉叫人,梦断瑶台曲。

又却是,风敲竹。

熙宁七年六月,与苏轼共事两年多的杭州知州陈襄即将任满离开。公务上理念一致,私下里情趣相投,苏轼和陈襄可以说很合拍了。这几年一起处理民事政务,携手相游杭州,两人感情越发深厚。陈襄将走,苏轼先后为他写下了一系列的送别词。

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秋风湖上萧萧雨,使君欲去还留住。

今日漫留君,明朝愁杀人。

《菩萨蛮西湖送述古》

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

秋雨晴时泪不晴。

《南乡子送述古》

述古是陈襄的字。一送再送,看得出是真的不舍得。

带走朝云

朝云是谁,了解苏轼的人都知道吧。在苏轼的伴侣当中,可以说朝云是最懂他的人。说来杭州真是苏轼的幸运地,不仅生活悠闲工作顺利,还捡到了一个爱他懂他追随他的朝云。

如果按年龄算,苏轼大朝云26岁,朝云甚至比苏轼的长子苏迈还要小三岁,进入苏家时,朝云只有12岁,应该是以歌舞伎的身份了。后来朝云生下幼子,已经是九年后的事情。一直到后来苏轼几度被贬,辗转各地,朝云都一直陪在身边没离开过。

从一个歌舞班的姑娘进入到苏家,敢于说苏大学士一肚子不合时宜,朝云一定是个可爱的人吧。但命运偏偏弄人,朝云所生的幼子苏遁,不到两岁就不幸夭折。苏遁出生时,苏轼已经年近五十。经历过人世沉浮的他,曾为最小的儿子写下一首洗儿戏作: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这个孩子如果顺利长大的话,至少会比他的哥哥们更快乐一点吧。

朝云三十四岁的时候,在惠州染上时疫去世,就葬在惠州的西湖边。在苏轼撰写的墓志铭中,用了“敏而好义”来形容她。一个能歌善舞,聪敏而重义的宋朝女子。

我总觉得朝云应该是有几分像苏轼的结发妻子王弗。王弗通晓诗书,十六岁嫁入苏府。传说在苏轼见访客的时候,她就常立在屏风后面倾听,而后告诉苏轼她对其人性情为人的看法,苏轼吧待人憨直无戒心,王弗就充当他的贤内助,苏轼读书,她就在旁陪伴。这种默契也许是在王弗早逝后,作为继室嫁与苏轼的王闰之所不具备的。上天带走了王弗,又给了他一个王朝云。杭州果然是个好地方。

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里。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曾经有两次外任杭州,后来第二次是在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54岁,担任知州。下一次的故事以后有机会再说。

本篇参考文献

《苏轼传》王水照 崔铭

《苏轼选集》王水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6543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5
下一篇2023-1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