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做了三件事,让朱元璋对他印象不好,最后为什么惨遭胡惟庸害死?

刘伯温做了三件事,让朱元璋对他印象不好,最后为什么惨遭胡惟庸害死?,第1张

虽然刘伯温帮助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但是要论真正的雄才大略,实际上他和诸葛亮,还是差了不少,他虽然有大才,但也仅仅是比普通人高一点,刘伯温最后被胡惟庸所害,实际上和朱元璋也有关系。

不过刘伯温自己做了三件事情,让朱元璋很不高兴,所以才有了后来的事情。从一开始出山开始,他就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扔了一把宝剑。

胡大海发现了刘伯温的才能,于是就推荐给了朱元璋,当时还推荐了宋濂、叶琛和章溢三人,但其他三人人家当时就痛快地答应了,唯独刘伯温,于是朱元璋就找孙炎去继续劝说,可刘伯温扔出一把宝剑,说就算杀了他,他也坚持不出山。

反正最后这个孙炎,写了数千个字的言论,最后才让刘伯温出山,按理说他应该低调了吧,但见了朱元璋之后,就知道朱元璋是未来的天子,所以赶紧拿出了自己的真本事,当初他推辞,也只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身价。

朱元璋可不是刘备,他要是再抗拒下去,说不定就被杀了,于是他见了朱元璋,赶紧拿出自己的干货证明自己,这下老朱才高兴了,没有把他杀了,可他拒绝这件事,老朱肯定是记载了心里。

当时朱元璋是韩林儿的小弟,自然是要对韩林儿表现的很尊重的,有一年过年的时候,他就让自己的手下,都去给韩林儿参拜,结果这个刘伯温就是不拜,时候朱元璋问他为什么,他却鼓动朱元璋把韩林儿踢开,自己当老大。

朱元璋倒是有本事,可还有不少劲敌,所以老朱也提出了要: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九字方针,可很明显,刘这样的态度就是在拆台,让老朱非常难堪,不过他并没有收拾了刘,但他无端揣测老朱的意思,确实有些过分。

最后一点那就是朱元璋称帝之后,他大肆屠杀功臣,就是在太子朱标死后,为了给新君铺路。当时老朱要定丞相了,说出三个名字他都不同意,于是朱元璋问他愿不愿意,刘伯温又推辞了。

自己也不当,也不认可皇帝提出的人,这是要干嘛?后来朱元璋第一个启用杨宪,但这个人一上台,就开始对付上任宰相李善长,搞得淮西派都开始反扑,实际上刘杨二人,都属于是浙东派,但最后朱元璋杀了杨宪。

这其中就有刘伯温的手笔,在史料中有记载,说他告发了杨宪,但不管是自保还是真的无私,都在老朱的心里留下了不好的印象,等杨宪落难才告发,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这是因为刘伯温提醒朱元璋如果不解决皇子的问题的话,会使得大明出现严重的内乱情况。而在当时朱元璋并没有参透刘伯温的意思。后来朱元璋的大儿子死去以后也使得明朝出现了太子空缺的问题。因为太子空缺的问题不解决的话,会使得这些皇子为了争夺皇位而大打出手。

刘伯温在建立明朝政权的时候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也使得刘伯温非常得到朱元璋的重视,不过朱元璋后来因为生性多疑的问题,使得刘伯温最后的下场变得非常的悲惨。因为朱元璋非常害怕这些劳苦功高的大臣一旦对自己产生不满的情绪的话,会爆发严重的叛乱。所以我们看朱元璋在后来对于这些有功之臣进行了严厉的打压。

刘伯温之所以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也是因为遭到了小人的陷害。因为这些小人非常清楚朱元璋对于这些有功之臣非常的敌视。一旦有人说这些有功之臣出现了不诚之心的话,朱元璋根本不会将事情查明清楚再做打算。

不过刘伯温通过这样的方式告诉朱元璋,也能够体现刘伯温的忠心耿耿。所以后来朱元璋明白了刘伯温的意思以后也非常的后悔,因为他对于这样一位有功之臣进行了残酷的打压,也使得刘伯温最后以悲剧收场。不过后来朱元璋也将其他的皇子全部调出京城。这么做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明朝的稳定。

其实反倒非常够意思了。

刘伯温系明朝开国人才体系的所谓“浙东集团” 朱元璋出身是和李善长、胡惟庸等“淮西集团”是一样的。 朱元璋主要重用的是他的老乡即“淮西集团”士众。 简单说就是刘伯温并非朱元璋“嫡系”

而且刘伯温加入的时候已经是朱元璋拿下南京之后的事情了,朱元璋“根基”已成。他属于“半路出家”简单说就是刘伯温资历不够。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刘伯温是文臣。即“文人” 朱元璋是很鄙夷文人的。 简单说就是刘伯温阶级出身不好

所以刘伯温仅仅是封了一个“诚意伯”的“伯爵” “伯”和“公”之间还有“侯”一等呢。

但即时是这样 刘伯温依然备受重用 ,并且在以李善长为首的文宦集团排挤迫害之下,朱元璋也并未下手诛杀他。他最终也能得以隐居善终。(史说一说为隐居后终为胡惟庸使人毒杀)反观李善长最后落得个诛灭全族的下场。 而刘伯温明世宗时期受追赐,与明朝开国功勋一起配享太庙。

刘伯温比较有才华但是又很难被驯服,虽然他对朱元璋忠心耿耿,但是朱元璋无法接受不完全对他言听计从的人,不受他控制的人,于是只能对他痛下杀手。刘伯温本名叫刘基,字伯温,原先他是和三个朋友一直在浙东过着半隐居的生活。后来他的三个朋友先后出仕在朱元璋账下效劳,之后又向朱元璋推荐刘基,刘基原无出仕的想法,但朱元璋以性命威胁而被迫出山。

朱元璋对能人一直以礼贤下士的态度相待,刘基被朱元璋的恭敬、谦和的态度很感动,于是决定忠心追随朱元璋并为他好好规划新的势力斗争。之后刘基在指导鄱阳湖作战计划一战成名,更是得到重用,此后九年刘基一直辅佐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朱元璋登基的那天对功臣论功行赏,封王拜相,但是给刘基的职位确是一个职位不高的文臣,因为朱元璋觉得刘基很难达到他所需要的唯命是从、忠心耿耿,是一个很难驯服的人。

刘基感知到朱元璋登基之后对自己的态度的变化,知道君王对他有所顾忌,在仕途上必定不顺畅。于是他以回家养老为由向朱元璋辞官,但是朱元璋觉得刘基的才华辞官走了好比放虎归山就没有同意 。刘伯温知道伴君如伴虎,很多事都是祸从口出,为了性命,他在朝堂上都是小心翼翼,不轻易发表言论。朱元璋对于这样的态度更加不满,于是动了要杀刘基的念头,但是又怕被天下人知道所不齿,迟迟没有动手。

后来朱元璋找来他的军官胡惟庸暗中授意他留意刘基,找出他的把柄把他给办了。刘基想在他的家乡建立一个巡检司来加强当地的治安管理,被胡惟庸告到朱元璋那说刘基居心不良想要在老家发展自己的势力。朱元璋虽然不相信但是刘基这个人确实不受自己的控制,看到胡惟庸也容不下刘基就借刀杀人。刘基因为此事着急上火不久就病倒了,后面胡惟庸带着太医来看病顺便把带有毒的药材留给了刘基,刘基就这样死了。归根到底,朱元璋想要的臣子是能够牢牢把握在手中受控制的,刘基却是个拥有独立思想,能够独立思考的文人,显然这就像是朱元璋手中脱了线的风筝一样,朱元璋只能选择杀了他。

刘伯温和朱元璋是一起长大的伙伴,而且朱元璋建国之后对刘伯温也是言听计从,但是后来朱元璋却借胡惟庸之手除掉的刘伯温原因也是:其一也是胡惟庸诬陷的刘伯温,造成的朱元璋对刘伯温失去了信任。第二点也是朱元璋,后来自己也十分想除掉刘伯温。第三点便是朱元璋这个人性格就是这样,对任何人都不会相信。总之我觉得朱元璋更多的还是听了胡惟庸的话,加上自己的怀疑心理,所以才狠心除掉了刘伯温。

朱元璋这个人我们都知道他生性怀疑,在建国初期的时候,朱元璋还找刘伯温帮他提出了很多建议,尤其是在选择丞相这个方面,当时朱元璋想方设法的想让李善长下台,重新找一个能够替代比擅长的人,刘伯温也是给他提供了几个人选,最后也是说胡惟庸这个人最不适合当丞相,但是朱元璋却恰恰相反地选择了胡惟庸。

胡惟庸,这个人是一匹烈马,他弄不好就会翻车,果然不出刘伯温所言,胡惟庸上台之后乱权干政,而且野心十分的大,刘伯温知道之后,也是想要尽快离开朝廷,回到自己的老家怡享晚年,而这个时候,胡惟庸身边的小人便说,当年朱元璋在向刘伯温引荐丞相的时候,刘伯温说了胡惟庸的坏话。而胡惟庸听到之后,自然也不会放过刘伯温,便对朱元璋说,刘伯温在自己的老家给自己修建了一个有王气的地方从而挑拨朱元璋和刘伯温的关系。

但是刘伯温知道之后就赶紧去了南京,向朱元璋说明情况,这件事也是使得刘伯温气出并病来了,使他肚子里长了一个疙瘩,后来随着病情的加重,朱元璋也不忍心看他继续留在京城,于是便安排他回到老家去了。而他回到老家之后,胡惟庸还是没有放过他,便不怀好意的给他送药,虽然刘伯温服了胡惟庸送的药之后自己的病情有所改善,但是慢慢的随着服药的次数越来,刘伯温最后还是死了,正是因为胡惟庸在这药中加了慢性的病毒,导致了最后刘伯温的死亡。

元朝末年在政府黑暗统治下,渐渐走向衰败,各地农民起义纷纷爆发,最后由朱元璋领导的农民起义推翻元朝的统治,建立大明王朝,朱元璋自此成为草根逆袭的代表人物。

明朝建立以后,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做到大统一,北方还有隐患。然而,一个依靠战争建立起来的王朝,更需要的是休养生息,给老百姓踹气的机会。

此时的朱元璋并没有用军事手段解决邻国问题,而是利用外交手段游说他们与明朝建立友好邻邦,朱元璋的提议得到了邻国国王的大力支持,他们都很乐意向朱元璋俯首称臣。

朱元璋提出建立友好邻邦不久,邻国纷纷赶来朝见,唯独日本唱独角戏,朱元璋为了让日本臣事明朝,可谓是想尽一切办法,他先后几次派使者去游说日本,却都以失败而告终,日本人还把明使杀了,朱元璋不堪忍受此等屈辱,欲发兵日本,却遭到刘伯温的强烈反对,那么刘伯温为何反对用军事手段解决日本问题呢?

(一)元朝的开国皇帝也想征服日本,却以失败而告终

从地图上看,日本跟中国唇齿相依、临海相隔,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岛国让古代几位帝王伤透了脑筋,比如朱元璋、忽必烈、康熙,他们都想让日本臣事自己的国家,愿望却始终没能实现。

日本早在周代统治时期,就是周朝的朝贡国。到了唐代,唐军与日军大战于白江口,就是在今天韩国锦江入海口,日军惨败,唐军自此消灭了日本的野心,日本人此后几百年都不敢向大陆发兵,而且对唐朝很崇拜,还派出使者学习唐朝文化。

到了元朝,忽必烈推翻宋人的统治,建立元朝,忽必烈在灭宋之战中,可谓是屡战屡胜,自信满满的忽必烈开始把目标投向日本。

至元十一年,忽必烈派出军队一万五千人,战船900艘远征日本,初战获得了小胜,当元军继续进攻时,海面上突然挂起了台风,将元军大部分战舰破坏。后来加上元军连日作战,已是精疲力尽,无奈之下元军班师回朝。

忽必烈不死心,过了一年,他派出使者出使日本,元使一到日本后就惨遭杀害。元使被杀的消息过了五年才传到元朝,忽必烈一怒之下决定讨伐日本,不久开始征兵造舰,建立征东行省。

1281年,忽必烈为战争精心准备了一年,他派人兵分两路伐日,这一次他又失败了,虽然元军骑马射箭凶猛无敌,但是水战技术落后,自然难以取胜。

(二)日本人是怎么触怒了朱元璋?让老朱下定决心灭日?

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很多邻国都不知道,于是他派出使者带着国书去通知附近的邻国,告诉他们中国已经改朝换代,现在是他统领天下,并希望邻国前来朝贡,接到通知的邻国纷纷赶来朝见,只有日本不理睬。

日本人不但不朝见,还落井下石,趁大明建国之初,根基不稳派人骚扰沿海地区。朱元璋曾经的手下败将竟然与日倭(日本海盗)狼狈为奸,在沿海地区越发猖狂,给老百姓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和伤害。

朱元璋为了维护沿海地区安宁,派兵增将镇守沿海一带。随后,老朱再次派出使者向日本示好,表示愿与之建立友好邻邦,日本人仍然不理睬。

公元1369年,朱元璋派出七位使臣出使日本,斥责日本倭寇骚扰沿海地区一事,要求日本尽快解决,倭寇要是不解决,明、日两国将要开战。

朱元璋对日本的形式并不了解,此时是日本国内分裂时期,史称日本南北朝,他派出的使者没有将国书交给日本天皇,而是送到了怀良亲王手中,怀良亲王只不过是日本地方的首领,不能代表日本天皇。

怀良亲王看到明朝国书以后,非常生气,误以为朱元璋要发兵攻打日本,一怒之下杀掉明使中的五位,将剩下的使者放走,让他们回去报信。朱元璋知道情况以后大怒,自己国家怎么能受此屈辱,于是朱元璋下定决心用军事手段解决日本,却遭到刘伯温的反对。

(三)刘伯温为什么誓死保护日本?

征讨日本一事遭到刘伯温的强烈反对,他认为大明建国不久,需要休养生息,穷兵黩武是大忌。刘伯温反对的理由看似简单,笔者认为有三层含义。

第一、忽必烈曾经为了让日本臣服,不惜任何代价先后两次伐日,每次都惨败而归。远征他国谈何容易,更何况还是跨海征讨,千里奔袭不但粮草难以供给,士兵也容易疲劳,更不用说跨海征伐,元朝几次惨败后,国力开始下滑。

如果是陆地作战,元军自然不会以完败而告终,有了元朝的前车之鉴,刘伯温自然知道跨海作战的难度,想要拿下日本可能性很小,如果惨败会给根基不稳的国家带来无穷的伤害。

第二、朱元璋灭元以后,元顺帝带着自己的残兵败将往北逃亡,建立北元政权,自此元朝结束了对中原的统治,但是元朝的残留势力依然存在,这股势力虎视眈眈,一直想东山再起,对明朝造成巨大的威胁。所以刘伯温反对的理由之二,他认为明朝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怎么消灭元朝残留势力,而不是盯着日本不放。

第三、朱元璋是通过长期的战争才夺取的天下,可以说是将士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经历了长期战争,国家需要休养,老百姓渴望和平。当一个政权建立以后,首先要做的是对百姓的安抚,毕竟老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

明朝建立以后,刘伯温更多的是考虑怎么样快速恢复农业生产,修内政。战国时期非常有名的政治家管仲曾经说过,内政不休,就对外用兵,不会成功,想要称霸就要先修内政,这样才能建立一个内无优惠,外无强敌的国家。

在刘伯温的建议下,朱元璋取消了对日本的军事行动,放弃征讨日本,并将日本列入“不征之国”。如果朱元璋执意讨伐日本,说不定会步元朝的后尘,选择量力而行、发展经济才是王道,穷兵黩武会把国家推向万丈深渊,让百姓苦不堪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6892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6
下一篇2023-1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