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世纪中期的中国,正处于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元朝由盛转衰,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使统治集团受到沉重打击,并一步步走向衰败。公元1311年,在浙南大地上诞生了一位对元明鼎革产生深刻影响的历史人物――刘基。刘基,字伯温,自幼熟读诗书,深受儒家思想的浸润,广泛涉猎天文、地理、军事、文学等知识,很快成长为忧国忧民、抱负远大的青年才俊。但他从25岁到50岁的25年间,由于受到腐朽没落势力的排斥、诬陷和打击,仕途坎坷,壮志难酬。1360年,也就是刘伯温50岁的时候,他投身于朱元璋的反元斗争,凭借政治谋略和杰出才干,很快为朱元璋所信任和重用。
在辅佐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创立大明王朝的过程中,刘伯温办了两件大事:一是协助朱元璋,运筹帷幄,首战龙江,再战鄱阳,打垮了陈友谅,接着挥师东下,平定张士诚,由此东南安定,为大明王朝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二是协助朱元璋,亲力亲为,营建新都、制定律历、复兴科举、整肃纪纲,为大明王朝的开国及其巩固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这正是后人对刘伯温历史地位的形象概括。
刘伯温从23岁中进士,到遭受排挤迫害65岁在家乡忧郁去世,这40多年间,他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歌、散文和具有深邃内涵的政治、军事著作,不愧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朱元璋在称帝后的第三年,封刘伯温为“诚意伯”。在刘伯温去世139年后,明正德皇帝封其为“太师”,谥号文成。刘伯温作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伟人,其思想、智慧及人格魅力,颇多值得今人借鉴之处。
第一,“以民为本”。刘伯温主张,“国不自富,民足而富”,“国以民为本,而民以食为本”。他还主张,“生民之道,在于宽仁”。《郁离子・灵丘丈人》说了这样一个故事:山东藤县有一位老人非常善于养蜂,他成功的秘诀在于精心管理。他每次取蜜的时候只拿走多余的蜂蜜,而不把蜂蜜全部取光。这样,原来养的蜜蜂安心定居,新来的蜜蜂也愿意在这里繁殖,家道越来越兴旺。后来,他的儿子继承家业,但对养蜂的管理却截然不同。夏天不管烈日暴晒,冬天任凭风雪覆盖,甚至蝼蛄、蚂蚁钻进蜂箱也不管,结果蜜蜂举族而去,其家道也因此败落。刘伯温借此感慨:“为国有民者可以鉴矣。”刘伯温的民本思想,不仅表现在极力主张官员廉洁从政、轻徭薄赋,而且针对“厚利入私家”的现象,主张均平,“推余补不足,兹实王政始”。
第二,“以道事君”。刘伯温说:“以道事君者,忠之大也。”这里所说的道,主要是指治国理政应当遵循的理念和原则,也包括社会正常运行必须服从的真理和规律。在皇权高于一切的封建专制下,刘伯温在看待君臣关系上能提出“以道事君”的理念,需要莫大的政治勇气。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凤阳建都、平定王保保和选任宰相等重大问题上,刘伯温都敢于在朱元璋面前直言,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和主张。当时,明初定都何处,有争议。朱元璋提出除金陵(今江苏南京)之外,在临濠(今安徽凤阳)建中都,实际上是想把首都迁到老家去,尝尝荣归故里的风光。刘伯温犯颜直谏说:“凤阳虽帝乡,非建都地,王保保未可轻也。”刘伯温之所以坚决反对,理由有两条:一是营建中都工程十分浩大,而天下初定,百姓尚未得到休养生息。再说,金陵与临濠相距并不遥远,在临濠营造中都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二是元代著名统帅王保保仍握有重兵,对新生的明政权威胁甚大,需集中力量认真对付。但是,朱元璋对刘伯温的正确建议置之不理,于洪武二年命令开工在临濠营建城池宫阙,前后六年,耗费极大。加上朱元璋在同王保保的战争中又吃了败仗,死伤无数。在这种形势下,洪武八年四月,恰好在刘伯温去世之时,朱元璋最终不得不亲自撰写罪己文告,到中都祭告天地,罢建中都。刘伯温的逆耳忠言终被验证,也彰显了这位开国功臣“以道事君”的高尚人格。
第三,“以智制胜”。刘伯温从小聪慧过人,博学强记,注重社会实践,因此成为那个时代智慧超群的杰出人物。刘伯温生生不息的天道观,知必有见于行的知行观,教为政本、重德致用的教育观,试之事而后识贤的用人观等,都是他哲学智慧的结晶。刘伯温逝世后,人们根据他参与指挥过的军事战役和办理过的重大事项加以演义,逐步把他神化为“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天师”。而实际上,刘伯温的“神机妙算”,并非天授,而是来自于对客观事物的周密观察和思考,来自于对世道人心的深刻洞察和体悟。这在他功成身退的变局中,也得到了体现。朱元璋的皇帝宝座坐稳以后,虚荣心和猜忌心大为滋长,开始杀戮功臣。刘伯温从朱元璋问相和定都等分歧中,敏锐地感觉到自己面临被冷落、被排斥乃至被铲除的危险。于是,他在年龄刚过六十,便当机立断,激流勇退,告老还乡,闭门谢客,不再过问朝政。就是这样,淮西集团李善长、胡惟庸之流,仍不放过他。在当时的权力倾轧中,刘伯温势单力薄,难以摆脱遭诬陷、受打击的可怕命运,但他依然坦然面对、沉着应付,最终得到较好的结局。
第四,“以德服众”。刘伯温是一位清官,廉直恤民,秉公执法,以高尚的官德和人格魅力流传后世。刘伯温的官德,最突出的是刚正、诚信。他一生最鄙视、最痛恶的,是官场中那些弄虚作假、阿谀奉承、摇尾乞怜和尸位素餐的人。刘伯温为官口碑甚好,不肯结党营私。刘伯温死后,朱元璋对他的儿子说:“刘伯温在时,满朝都是党,只有他一个不从。”明初朝廷中结党营私之风盛行,彼此明争暗斗,争夺权力,刘伯温洁身自好,不结党、不营私,这集中反映了他的人生境界和高尚品德。1368年,在朱元璋巡视汴梁期间,丞相李善长和刘伯温留守南京。当时刘伯温官任御史中丞,专司纠察百官。恰逢中书省都事李彬贪污犯事,李善长与之关系密切,为其求情。刘伯温不买账,依旧奏请处斩李彬,由此得罪了李善长,他处心积虑意欲报复刘伯温。后来,朱元璋因事责罚李善长,刘伯温却以国事为重,为李求情。朱元璋私下对人说,李善长要害刘伯温,刘伯温反倒为他说好话。这件事反映了刘伯温为人处世不徇私情、公私分明的坦荡胸怀。
我觉得这应该与当年朱元璋与刘伯温讨论任用宰相的人选有关。因为当时朱元璋就询问胡惟庸是否有能力担任宰相的问题,当时刘伯温十分决绝地说胡惟庸不是宰相的最好人选,甚至十分不给面子地说倘若国家是车,胡惟庸成为宰相,就好比是马夫,在他的带领下,必定翻车。虽然这番谈论当时胡惟庸不在场,但是难免朱元璋对胡惟庸说起这件事,所以后来胡惟庸才三番五次的想要陷害刘伯温。
刘伯温是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民间对他的评价极高,称其是“后世军事”,与当年的诸葛孔明并肩,但是也正是名声太高,一直以来都备受朱元璋的猜忌。为了表明自己绝对没有谋逆之心,刘伯温主动请求告老还乡,甚至归隐之后依旧谨小慎微。就好比当年发生的这样一件事,青田县的知县慕名而来,但是刘伯温就是不肯相见,但是却肯接待平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京城中的胡惟庸等人以及朱元璋明白,自己已经无意于官场。
但是最后刘伯温还是栽到了胡惟庸手中,想要陷害一个人永远都只是需要一个导火索而已,况且此时的刘伯温受到了朱元璋的猜忌,一切更是可以顺理成章地进行。刘伯温归隐之地有一处叫谈洋地地方,那里常有逃兵作祟,风气极差,所以刘伯温就委派自己的儿子将这件事告知朝廷。但是这件事却被胡惟庸接了胡,之后版本改成了刘伯温相中谈洋的风水,不顾当地百姓的意愿驱逐他们,用来修建自己的坟墓。朱元璋竟然真的相信了,甚至停了刘伯温的养老俸禄。
也许是当年刘伯温直接向朱元璋说明胡惟庸不适合宰相一职的事被胡惟庸知道了,所以胡惟庸总是三番四次陷害刘伯温。虽然前面都躲过去了,但是后来刘伯温病重时胡惟庸再次前来看望,甚至为其送药,但是这药并没有用途,反而起了反作用,刘伯温的身体越来越差。
刘伯温这个人大家都很熟悉,他是朱元璋的开国功臣,号称“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他生前的各种传说,终归随着他的去世烟消云散了,可是他死前的遗言却留下了一些谜团。一方面,他给朱元璋送去了一筐死鱼,另一方面他把毕生所学著成一本书,却告诫子孙不要学习,等一个人死后,再把书给到朱元璋。
这筐死鱼代表了什么?为什么子孙后代不能继承自己的衣钵?那个人又是谁呢?
刘伯温这个人疾恶如仇,而且看人极其准,经常能揣摩朱元璋的心思。朱元璋信用李善长,但李善长这个人外宽内忌,刘伯温与他因工作有过争吵,得罪了李善长,于是李善长没少在朱元璋那里打刘伯温的小报告。后来,李善长犯了错,朱元璋想责罚他,就去问刘伯温的意见,还想让他取代李善长做丞相。刘伯温却夸赞李善长功勋卓著,威望甚高,劝朱元璋从轻发落,这使得朱元璋十分诧异。
后来,李善长告老还乡,丞相之位空缺出来,朱元璋想要任用杨宪做宰相,这个杨宪平时对刘伯温很好,可刘伯温却极力反对朱元璋用他,理由是杨宪气量狭窄,做事有私心。朱元璋又问汪广洋和胡惟庸,刘伯温认为都不行,尤其是胡惟庸,可能会翻车。
朱元璋不知真假地来了一句,“看来我这个丞相,只有先生你最合适了”。刘伯温却也推辞了,说自己疾恶如仇,又不喜欢做琐碎的事,让朱元璋再留意其他人。后来,这三个人果然都出了事,都被朱元璋给杀了。
刘伯温为朱元璋出谋划策了8年,才迎来了开国元勋的身份,可是仅仅在开国3年之后,刘伯温回归家乡,从此刘伯温远离了权力中心。可刘伯温回到浙江老家后,也没消停,朱元璋隔三岔五的还会写信问刘伯温一些事,这其实很被朝中的重臣忌讳。
1375年的正月,刘伯温感染风寒但并不严重,朱元璋派胡惟庸带着御医前去探视,胡惟庸却趁机给刘伯温下毒。过了半个多月,刘伯温拖着病体觐见朱元璋,表达了自己吃了御医的药后病情加重的情况,可朱元璋并没有重视,反而让他安心继续养病,不要胡思乱想。
这就让刘伯温认为,给他下毒的并不是胡惟庸,而是朱元璋本人。他此时的心情应该跟荀彧是一样心寒,因此回到家乡后,拒绝服药,几天后就撒手人寰了。
临终前,他把一本天文书交给了长子刘琏,让刘琏赶紧给朱元璋把这本书送去,同时,还顺带一筐死鱼给朱元璋。同时他还告诫刘琏,刘家的子孙都不要学习里面的内容。而后,他对次子刘璟嘱咐,“我对时政有很多看法,也知道该如何去做,本来我想在死前写一个表章上奏皇上,可现在胡惟庸还当权,这奏章送上去也是石沉大海。不过,胡惟庸倒台后,皇上肯定会想起我,并且派人来找你们,等那时候,你们再把我的遗言悄悄告诉皇上吧!”
从上面的讲述中,我希望大家能明白的是两点,第一是刘伯温虽然性情耿直,得罪过一些人,但他内心是很清楚自己的处境的,也知道激流勇退,但无奈还是被卷入漩涡;第二是朱元璋这个人的太喜欢猜忌,他的问题有时候都是设陷阱,如果按实情回答就会被朱元璋看到你真实的想法,刘伯温对这一点也是很清楚的。
刘伯温死前给朱元璋送一筐死鱼是什么寓意呢?主要有两种猜测:
猜测一:暗含一种预言
有人说,一筐鱼挤在一起,最后都死了,是提醒朱元璋提防各地的藩王。他们认为刘伯温是个预言家,肯定看出了今后藩王会造反,希望朱元璋早做准备。也有可能,指的不是藩王造反,而是希望朱元璋妥善地处理功臣。无论是奖赏的分配,还是对他们的安置,都希望朱元璋好好考虑。
但我认为,这种说法是空穴来风,有点后知后觉的意思。
猜测二:为了保全子孙
我个人更倾向于第二种说法,也就是保全子孙后代。因为刘伯温知道胡惟庸是自己的死对头,同时朱元璋对自己也有很多顾忌,所以他在死前让朱元璋做的就是放心,是告诉他自己的子孙后代是没有威胁的。
那本天文书很可能有一些占卜和预测的作用,刘伯温不让后代学习,就是告诉朱元璋,我们刘家再不会出一个我这样能揣测人心并且料事如神的人了,请皇上放心。其次,他没有在胡惟庸当权的时候对朱元璋劝谏,也是考虑到不能让朱元璋感受到自己的预测能力,否则可能被朱元璋找个理由夷灭三族。
总结:刘伯温的才华是毋庸置疑的,可惜朱元璋这个领导疑心病太重,偏偏刘伯温是个直脾气,所以,朱元璋虽然爱才,却也能轻易知道他内心的想法,也就防备他。刘伯温退居二线后,明白了生存之道,也知道自己活着对朱元璋来说是一件很鸡肋的事情,所以他在被下毒后,选择放弃治疗,并且妥善地安排了身后之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