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的一句什么话 使他失去了朱元璋的信任?

刘伯温的一句什么话 使他失去了朱元璋的信任?,第1张

刘伯温朱元璋夺天下的“第一谋士”,早年深得朱元璋的信任,后来为何失去信任,最后究竟怎么死的刘伯温一直被认为是很有能力的人,可惜下场实在太惨。

淮西派与浙东派相互争斗

朱元璋在解决了北元后,致力于发展民生,收到很好的效果。但朝廷内部的争斗也越来越激烈,大臣们分成两派,一派是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派,另一派是以主人公刘伯温为首的浙东派。

李善长估计大家都不陌生,明朝的建立有他的功劳一份。如果把刘伯温比作张良,那李善长就是萧何。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感念他的贡献,封它为丞相。

李善长这个人表面上宽厚,其实笑里藏刀,心胸狭隘,谁要是得罪了他,他必将对方致死才善罢甘休。不过他遇到了对手刘伯温就没那么嚣张了。

朱元璋对于两派的争斗睁只眼闭只眼,自己从中得利,好不快活。

洪武三年,李善长被封为“韩国公”,相当于是被封为“公爵”。而贡献颇大的刘伯温只被封为“伯爵”,年俸只有240石,李善长是4000石,刘伯温自然心里不爽快了。

其实朱元璋这么做是有意而为之,朱元璋是个乡土观念很强的人,李善长就是他老乡。再加上李善长埋头干活,不爱抢风头。相比较,刘伯温就显得有点儿高调,最关键的是刘伯温比朱元璋还聪明!这让朱元璋很不放心。

洪武元年,李善长的亲信李彬因犯法被刘伯温抓起来了,此时朱元璋不在宫中,李善长跑到刘伯温面前说情,但刘伯温不领情。他把李彬的事报告给朱元璋,朱元璋下令处死李彬,李善长想救自己的亲信。但刘伯温坚决要杀李彬。

等到朱元璋回来后,李善长煽动很多人攻击刘伯温,朱元璋心里明白,并没有为难刘伯温。刘伯温于是想以退为进,请假回了老家。不过他在走之前布下了自己的棋子,由亲信杨宪接任他的御史中丞的位置。

这位杨宪是个绝顶聪明的人物,他在暗地里不断收集李善长的黑材料,然后拿到朱元璋面前看。开始时,朱元璋不以为然,认为这只是大臣们相互争斗的手段,但时间一长就越来越相信了,渐渐对李善长有了看法。这年的十一月份,他召回了刘伯温,在这场回合中浙江集团占了上风。

李善长感到形势愈发对自己不利,于是他决定学习刘伯温,找个代理人,他看中了胡惟庸。当时的胡惟庸不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很早前就追随朱元璋,但一直不得志。在得到李善长的支持后,他成为淮西集团的“领袖”。

人算不如天算,眼瞅着淮西集团快完蛋时,朱元璋又对刘伯温起了疑心。很多人在朱元璋面前说刘伯温的坏话,本来朱元璋对刘伯温就有点儿戒心。

朱元璋与刘伯温的关键谈话

有一天,狡猾的朱元璋找刘伯温谈话。开始时两人以拉家常的方式说话,突然,朱元璋严肃起来,板着脸。

他问刘伯温:“如果换掉李善长,你看谁最合适做丞相啊”

刘伯温知道这是个圈套,于是恭恭敬敬地说:“这得皇上您决定。”

朱元璋“嗯”了一声,语气也和缓了,接着问:“那你看杨宪怎么样我看他行。”

这又是个圈套,杨宪明显是刘伯温一手栽培的,朱元璋拿他说事,意欲何为

刘伯温不傻,他知道朱元璋这样问的目的,稍作思考后马上回答:“杨宪嘛,有丞相之能,但无丞相之气量,恐怕不行。”刘伯温只能这样回答。

朱元璋不愧是老奸巨猾,他接着问:“汪广洋如何啊”问完后瞟了刘伯温一眼。

汪广洋并不是淮西集团的人,但朱元璋一直怀疑他与刘伯温勾结。

刘伯温一点儿没思考地说:“此人浅薄,不堪以丞相之职。”

朱元璋又“嗯”了一声,突然冒出一句:“胡惟庸呢”

胡惟庸是死对头李善长的人,自己肯定不能说他能当丞相,不然自己的地位会如何啊。

刘伯温不紧不慢地说:“胡惟庸现在是头小牛,将来一定会挣脱牛犁的束缚,到时候恐怕不好控制啊!”

刘伯温以为考试自此结束,没想到最致命的问题还在后头呢。

朱元璋装出朝中无人可用的样子,慨叹地说:“看来丞相之位只能由你来担任了!”

刘伯温觉得不能说自己不行,不然朱元璋真的觉得自己不行怎么办,这时的朱元璋对李善长不太信任,说不定皇上真的会立自己为丞相,于是回答说:“我并非不知道自己可以,但我这个人嫉恶如仇,皇上还是慢慢挑吧。”

朱元璋听了这话心里很不高兴,但没有表露出来,他心想:这人自认有丞相之才,毫不掩饰,他嫉的“恶”又指的是谁呢

刘伯温说完后还加了句:“目前朝中还没有适合的!”

从那以后,朱元璋对刘伯温的态度发生大幅度转变。

刘伯温究竟死于谁之手

洪武三年,朱元璋找到刘伯温说:“你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该在家多陪陪老婆孩子,何必陪我这个孤家寡人呢。”

这明摆着不就是想赶刘伯温走嘛,“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刘伯温只好告老还乡。

至此,浙东集团的势力每况愈下,很快败下阵来,杨宪也被胡惟庸给杀了。

胡惟庸做事情喜欢斩草除根,刘伯温告老还乡后也不放过他。他向朱元璋告状说刘伯温占据了一块有“王气”的地。

朱元璋下诏要处罚刘伯温,他扣除了刘伯温的退休金,刘伯温只好回到了京城。其实他回来的更重要的原因是想呆在朱元璋的眼皮子底下,这样胡惟庸就不会胡作非为。反正他是这样想的。

洪武八年,刘伯温病倒了,朱元璋特派胡惟庸探望刘伯温,胡惟庸带的大夫给刘伯温开了药,没多久后就病情加重去世了。后来胡惟庸倒台时,医生承认是胡惟庸指使他害死刘伯温的。

像刘伯温这样的人物,胡惟庸按理说是不敢随便将他害死的,很可能得到朱元璋的默许。但无论怎样,对于刘伯温的死 ,朱元璋肯定有责任。胡惟庸赢了!但他赢到了最后吗答案是否定的。

朱元璋

朱元璋派人锯开刘伯温的棺材,看见六个大字“开棺见尸者死”这让朱元璋他后悔不已。刘伯温是明朝的开国功臣,献了很多的计策,帮助朱元璋打退了敌军,顺利登基为帝。然而刘伯温却得不到朱元璋的重用,还一度被朱元璋打压,最后朱元璋还联合重臣胡惟庸下毒毒死了刘伯温。

刘伯温原本是江浙一带的隐世,为人特别的有才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懂得很多的奇门遁术,朱元璋知道了以后,多次命人去请刘伯温出山。刘伯温看到了朱元璋的诚意,于是就出山了,帮助朱元璋对抗元军以及陈友谅的大军,最后建立明朝。

朱元璋登基以后论功行赏,很多跟随朱元璋左右的将领以及谋臣都得到了重用,而刘伯温的职位确是一个小小的文臣,这时因为朱元璋还没有完全的信任刘伯温,觉得刘伯温很有主见,有自己的思想,根本不受他人的控制,朱元璋觉得这样的人根本不能提拔上去。刘伯温见此也没有什么怨言,他一心为了明朝能够发展起来,于是在他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希望经历了大战之后的民间可以快速的生产起来,回归到正常的轨迹当中。

朱元璋登基后不久为了给他的后代提供一个稳定的、不受威胁的江山,于是开始诛杀功臣,把功臣手中的大权给收回来,朝堂上瞬间变得人心惶惶。刘伯温本来是一个小小的文臣没有多少的实权,但是朱元璋连他也没有放过,借用废去李善长的右丞相的理由给刘伯温设套,让刘伯温陷入不忠不仁不义的圈套中,然而刘伯温始终没有上当并且还辞官回老家了。

然而朱元璋还是放心不下刘伯温,害怕刘伯温为他人所用,于是联合刘伯温的政敌胡惟庸陷害刘伯温并把他给毒死了。刘伯温死之后朱元璋还是不放心,命人挖了刘伯温的坟墓并打开棺材,在棺材中朱元璋看到一本《大明律》,翻开的第一页赫然写着“开棺见尸者死”,朱元璋看到之后特别的后悔,就这样被诅咒了。

刘伯温死后朱元璋哭是因为:刘伯温他帮助朱元璋开创了大明王朝,可以说刘伯温对于明朝有着巨大的贡献。

洪武八年朱元璋听闻刘伯温死讯,潸然泪下。据说刘伯温死后大臣无人敢吊唁,送别,十分凄惨。刘伯温的死在于朱元璋为了稳定朝局的选择性牺牲,同时也坚定了消灭了胡惟庸等淮西党人的决心。胡惟庸下毒杀害刘伯温之后,朝中再无政敌,也没有了制约之人。越发的骄横专政,肆无忌惮。洪武十二年,占城国进贡事件被朱元璋发觉,胡惟庸、王广洋被朱元璋下狱。

随后诸多大臣趁机上奏弹劾胡惟庸等谋反。之后数年内,受胡惟庸牵连死亡人数达三万余人。自此淮西党在中央势力基本灭亡。所以刘伯温的死是朱元璋的无奈之举,再加上刘伯温一生为朱元璋出谋划策,功绩卓著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封赏,朱元璋在听闻刘伯温的死讯后潸然泪下。

刘伯温政治成就

刘基在辅助朱元璋消灭群雄、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历史活动中发挥了智囊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刘伯温政治思想

施德政、得民心是刘基治国思想的核心,也是他建功立业的思想理论依据。民本思想是刘基德政的出发点,不仅具有政治性,而且还有经济性,是统治者施政的基本方针,并通过生产实践和一生的亲民行动为表率。

朱元璋和刘伯温的关系越来越差,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第一,在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刘伯温为朱元璋出谋划策,打败了最强大的敌人陈友谅,自此之后朱元璋再也没有对手,很快就统一了全国。在朱元璋执政初期,还能听从刘伯温的建议,严以自省,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朱元璋也像当初的汉高祖刘邦那样,开始为自己的身后事着想。因为他手下的能人太多,若自己不在了,他的继任者就很难驾驭这些人,所以朱元璋开始打压功臣。

第二,被朱元璋打压的这些功臣身上都有毛病,有的因为当官了就开始腐败,有的则触犯了法律。但轮到刘伯温的时候,朱元璋也犯了难,因为刘伯温本身就是一个清官,在他身上找不到任何瑕疵。直到后来刘伯温生病,朱元璋派胡惟庸前去探望,并为刘博文开了一副药,刘伯温感觉到自己所吃的药有问题,向朱元璋反应,朱元璋却假装不知道,这也让刘伯温意识到皇上有杀自己的心思。刘伯温是一个忠臣,但被自己的主子忌惮,也感觉到无比心寒,所以他职业告老还乡,并在临终前告诫自己的儿子们一定要学会收敛,这才得到善终。

第三,朱元璋打压刘伯温也有自己的理由,因为刘伯温的能力太强,虽然他命不久矣,但如果一直身居要职,他的儿子们也会被委以重任,刘伯温正式明白了这点,所以并没有把自己所学的东西传给下一代。朱元璋利用胡惟庸来打压刘伯温,刘伯温却早已看出胡惟庸日后必反,等到朱元璋将胡惟庸处死后,果然想起刘伯温的好处,并在他的儿子口中得知刘伯温的遗言,善待他的后人。

年纪大了,眼看熬不过这帮手下了,儿子又死了,皇太孙还是个娃娃。像刘伯温这样一个,比自己还聪明,比自己还擅长造反的家伙,自己的天下就是这家伙撺掇着出谋划捣鼓出来的,万一自己百年之后,老小子再玩儿一把,这满朝老臣都是刘伯温的旧友,凭朱允炆这小娃娃,不得被吃的渣子都不剩。

唉,纵有千古功业,不抵岁月无情。为了朱家万世江山,老兄弟,体谅为兄吧!历朝历代,秦有李斯赵高,汉有霍光、王莽,丞相为历朝祖制,更是历代祸患,朕镇得住这天下群鬼,太孙柔弱年少,不得不忧。唉!胡惟庸,朕姑且让你疯狂,再疯狂一些,再疯狂一些,朕好永除后患,自此天下无相,刘伯温旧事,姑且由你替朕担着吧!

朱元璋为何还要对刘伯温卸磨杀驴

张良是汉初三杰之一,汉朝建立后被封侯,这种待遇在当时已经是为己任成了,诸葛亮更是实际在后蜀实际掌权很长时间,整个后蜀完全就是他说了算。刘伯温可就不一样了,他也许能力上不比张良和诸葛亮差,但是他偏偏遇到的是朱元璋这样的人。

也许前期在朱元璋还很弱小的时候,还能听刘伯温几句话。但随着朱元璋的逐渐强大,刘伯温地位就变的非常尴尬,而且明朝建立后,只是被封了一个非常低的伯爵,更重要的是,不就就被赶出了京城。

为明朝建立立下汗马功劳的刘伯温为什么朱元璋一开始就比较看轻他呢,其他人起码最初封的爵位都比较高,就算后期朱元璋有清算功臣的举动,但是这明朝敢建立,从刘伯温的封爵终究能看出来,实际上他并没有受到应有的待遇。

那么一向足智多谋的刘伯温为什么会有如此下场呢,这个问题的根源不仅仅是因为朱元璋,更因为刘伯温的出身。就像现在的流行的说法,有些东西,你出生的时候没有拥有,你这一辈子都不会再拥有了。

刘伯温就是这样的人,他的出身决定了,他在朱元璋的团队里,不管你的贡献有多大,给你的赏赐也就那么多了,而且也不会得到信任的。易经上有一卦叫做亢龙有悔,意思就说说,任何事物发展到顶峰,就会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

对于天下的读书人来说,到了元朝这句话终于得到了钢针一股的验证。中国文人的地位,在宋朝达到了顶峰,赵宋王朝不杀士大夫,大力推行科举,是一个文官绝对统治的时代,那是个迄今为止,都让无数文人为之向往的一个时代。

但随着元朝的建立,以文立国的宋朝,彻底被蒙古人的铁蹄打败,而文人的地位也是一落千丈,不但在蒙古帝国完全没有地位,而且文人也被化为了下九流的行当。尽管元朝把读书人定位了下九流。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元朝统治者终于意识到,这治理天下没有读书人还是不行,你堂堂朝廷,下个文书啥的,都没有几个识字的可不行,治理庞大的帝国,必要的读书人肯定是需要的。刘伯温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始了读书科举的生涯。

作为从小就被称作神童的他,考上科举自然不是什么问题。唯一有问题的是,当时已经是元朝末年,刘伯温上了元朝的车,却发现这早就是一辆破烂不堪的车,刘伯温面对如此腐败无能的元朝,已经看到了元朝的未来。

于是在几次向上次提意见而没被采纳之后,刘伯温辞职不干了,官场生涯已经让他非常清楚了看到了元朝的未来,各地蜂拥而至的起义军,更是让刘伯温这个儒家知识分子,看到了驱除鞑虏的希望,刘伯温隐居了起来,像姜太公诸葛亮那样,等待自己的有缘人出现。

刘伯温终于等到了自己的有缘人,这个人就是朱元璋,在明末农民起义中,朱元璋以优异的表现,成功引起了刘伯温的注意谋臣与主公,本来就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主公选择了谋臣,谋臣同时也选择了主公,这样谋臣才能在主公手下干出一番事业。

不得不佩服朱元璋的眼光,在刘伯温的帮助下,朱元璋迅速在众多农民起义军中脱颖而出,尤其是给朱元璋的策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更是为朱元璋日后夺取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朱元璋这个人,就像是硬币的两面,取得了巨大功业的同时。

朱元璋对周边人的态度,也有了明显的变化。朱元璋心里看重的,还是他自己的家乡人,还是跟他出身一样的人,而刘伯温是个文人,属于浙东集团的代表,这一切都不符合朱元璋的用人标准,所以一开始刘伯温的爵位就很低。

更不要提立朝之后,朱元璋对刘伯温也没什么重用,只不过是把他当做是制衡李善长的一枚棋子罢了。刘伯温作为元朝的官员,尽管他最后加入了起义军,但他毕竟做过元朝的官吏,这一点是朱元璋最痛恨的,因为正是元朝官吏的贪污腐败彻底害惨了自己的父母,才最终把朱元璋逼上了绝路。

刘伯温的死,主要是因为他太聪明了,太聪明的人往往自视过高,很多的事就算他看的透彻,也明白,但是就是不肯放下,总觉得能凭自己的才智度过一个个难关,他不明白的是,他的智慧在皇帝的权利面前是不堪一击的。

不愿功成身退

刘伯温是跟随朱元璋打天下,建立明朝的第一谋士。从龙湾之战,到后来解救安丰,朱元璋能想到的,他都想到了,朱元璋没有想到的,他一样也想到了。在打天下的时候,这些不是问题,因为一切以打赢夺下天下为主要目的。朱元璋需要刘伯温的谋略。

但是天下打下来了,就不一样了,没有一个皇帝喜欢自己的臣子比自己聪明,不放心啊,再说刘伯温的那套权谋,打天下时候很好使,但是治理天下,安定民生,对于权谋的需求就没有那么高了。

再加上朱元璋见识过刘伯温的厚黑学,比如不让他去救韩林儿,这些在争天下时是必要的,但是一旦天下安定下来,朱元璋就要想刘伯温的这些智谋会不会哪天用到自己身上。

于是,徐达,常茂,李文忠,冯胜,邓愈,李善长都封了公爵,而刘伯温,却只是封了一个诚意伯,不但爵位低,就连俸禄也是最低的,只有240石,而李善长有4000石。

这已经是一个信号,刘伯温真聪明的话,就应该功成身退了。可是他没有。

自视才高,陷入朝廷争斗

朱元璋的朝廷,主要是俩派人,一派就是他跟着他从家乡走出来的淮西那波人,都是朱元璋的老乡,以李善长为首,算是朱元璋的起家的班底,按今天的话说就是朱元璋的基本盘。另外一派就是以刘伯温为首的浙东派。

李善长被朱元璋视为第一功臣,封了公爵,还任命当了宰相,而且这个人和朱元璋一样,心胸狭窄,属于有仇必报的那种人,谁得罪了他,必弄死对方而后快。

刘伯温这个时候的官职是御史中丞,负责监察,是言官的领袖。

于是俩个人就掐起来了,而且是在朱元璋眼皮底下掐,朱元璋一开始的态度是看戏。

第一回合,刘伯温抓了李善长一个亲信,叫李彬。李善长就找刘伯温说你看看这个是我的人,给我个面子,算了。

刘伯温就说,算不了,罪证确凿,怎么就能算了呢?算不了,再说我已经和皇上请旨了。

李善长这个人也是个老狐狸,他说你看现在天一直大旱,不适合在这个时候杀人吧?

刘伯温还真和他杠上了,就回答他说:杀李彬,天必雨。

刘伯温是号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他这么说,肯定是他夜观天象算过。可是这次老天爷没帮忙,杀了李彬之后,天一直不下雨。

于是李善长就开始在朱元璋面前给刘伯温上眼药。又煽动淮西的势力攻击刘伯温。

没办法,刘伯温请假回老家了。

按说,刘伯温这个时候应该是萌生退意,然后终老一生,也是很好的结局了。

可是他没有。

我就不信干不死李善长

刘伯温临走前,培植了一个亲信杨宪,接任御史中丞,继续利用言官的权利,对淮西集团,尤其是李善长发动了猛烈的反攻。收集各种的黑材料,每天往朱元璋那送,说李善长无才无德,仗着是皇上的老乡,受皇上的宠爱,可是净干些不利于皇上的事。

朱元璋开始也不信,知道是淮西派和浙东派的争斗,可是架不住整天在耳边听人这么说,久了,就开始疑惑,对李善长就不像以前那么信任了。

而且,他忽然招回来了刘伯温。

刘伯温又开始得意了,淮西集团受到打击,浙东派占了上风,刘伯温很为自己的权谋感到骄傲。

李善长也是老狐狸了,他想我在皇帝那现在不受待见,我不能直接咬刘伯温,那我也学学刘伯温,我也找个人出来做淮西派代表就得了。于是他就找到了老乡胡惟庸来做这个淮西派的新领头的对抗浙东派。

因为刘伯温占了上风,而且正在兴头上,所以说话办事就不免骄奢,得罪的人就多了。

胡惟庸也是个有本事的人,就利用这点,以其人之道还至其人,发动所有可能发动的人,在朱元璋面前给刘伯温打小报告。说他坏话。

没多久,朱元璋对刘伯温也不放心了。

36集,没有真的杀。

在《朱元璋》第36集中,归乡途中刘伯温被锦衣卫检校吴风半路拦截,奉命护送刘伯温回青田,刘伯温这才断定朱元璋还是要杀他。

一路上,吴风等人虽然照顾刘伯温父子的起居伙食可始终对他们的行动、对话进行监视。刘伯温等待着吴风的诛杀,可直到青田老家也没见动手,吴风完成护送告辞离开,这让刘伯温诧异。

刘伯温在家期间,朱元璋不断赏赐,刘伯温和儿子说的话都会被朱元璋莫名知道,刘伯温再也承受不住终于决定回京,之后吴风护送刘伯温父子返回京城。

刘伯温历史结局:

洪武八年(1375年)正月下旬,刘基感染了风寒,朱元璋知道了之后,派胡惟庸带了御医去探望。御医开了药方,他照单抓药回来煎服用,觉得肚子里好像有一些不平整的石块挤压在一起,让他十分痛苦。

二月中,刘基抱病觐见朱元璋,婉转的向他禀告胡惟庸带着御医来探病,以及服食御医所开的药之后更加不适的情形。朱元璋听了之后,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一些要他宽心养病的安慰话,这使刘基相当的心寒。

三月下旬,已经无法自由活动的刘伯温,由刘琏陪伴,在朱元璋的特遣人员的护送下,自京师动身返乡。

四月十六卒于故里,享年六十五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1826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6
下一篇2023-10-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