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的春天从作品中看作者理想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怎样的

寂静的春天从作品中看作者理想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怎样的,第1张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历来是所有文学中的一个具有永恒探讨价值的主题,特别是在中国和西方的诗歌作品中更是如此。诗人们总是从自然界或自然景观引伸出一些奇思妙想,使他们的艺术想象力发挥到极致。在他们的笔下,自然总是被想象得更加美丽,而且将是他们理想的家园。在西方文化的语境之下,曾经有过关于乌托邦的种种构想;而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下,则有着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这种艺术构想尤其体现在不少作家的文本中,作家们总是通过对往事和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回顾来表达自己对一切人为的东西的厌恶,这实际上也形成了后现代文学的一大特色。显然,在文学作品中体现出的这种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同于其在现实世界中的关系,因为那些极力讴歌大自然并且充满了浪漫主义理想的诗人们总试图在自己的作品中创造出某种甚于实在世界的东西。我们都知道,世界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也有着两个不同的方面:既相互之间密切关联同时又相互矛盾。毫无疑问,人类如果不依靠自然就无法生存,因此,在相当的程度上,是自然创造了人,培育了人,而且甚至使人得以进化到当今这个状态。但另一方面,人们通常又不善待自然,不仅仅耗尽其有限的资源,更有甚者,他们很少想办法去保护自然。因此毫不奇怪,大自然有时当然要给人类带来一些麻烦甚至严重的灾害,而且有时还会导致人类无家可归。这种现象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往往变得比其在文学作品中的关系远为复杂。同时,上面所提到的这一切又总是存在于文学作品中的,因其文化背景和美学表现形式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因而对于比较文学学者来说,尤其对于从事东西方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研究的学者来说,这更是一个颇有诱惑力的论题。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涵和本质

和谐是指系统中各要素、各部分之间配合得匀称和得当。一个生态系统,尤论是在全球、地区,还是局部区域,都是复杂的牛物群落与所处的环境(包括水、大气、土、岩石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对稳定又有自组织功能的一个系统,水是其中最活跃、最重要的控制性要素。在润泽万物的同时,水又以其自身的丰枯规律、动力特性,影响着整个自然界的演进和变化。生态系统所有生命要素因水而生,依水而存,对水的量变和质变十分敏感。兴水利、除水害,人类社会在与水的相依相伴中,在与水的抗争中,得到了繁衍和发展。在治水中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成为人类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所谓治水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指以人为本,坚持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与协调。在整个流域生态系统的框架下,处理好人类活动与水利水害的关系,合理地趋利避害,正确对待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降低水污染等人为灾害,在将水对人类造成危害的程度降低到可以承受的同时,尽可能降低人类活动对水体循环的干扰,减少人对水的侵害;处理好人类取用水与自然界其他用水的关系,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控制在能够保持水体基本功能、水资源可以持续利用的状态,使水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能够为整个自然界造福。

在治水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反映出价值取向的变化。由“以人为中心”和人控制自然、统治自然的价值理念,转变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同进步。在治水中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体现了思维方式的变化。由孤立的、单目标的思维模式,转变为系统的、全面的、辩证的思维模式,由以往的经济增长为唯一目标,转变为经济增长与生态系统保护相协调,统筹考虑各种利弊得失,在改造自然满足人类需要的同时,约束人类自身的行为,兼顾自然界的和谐与稳定。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涉及治水的方方面面,从思路、对策、措施,到规划、设计、管理,都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创新。

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阶段的必由之路,是人类总结经验教训后的必然选择

在工业革命之前的漫长历史中,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较小,人与自然保持着相对和谐的状态。在哲学上,强调“天道”和“人道 ”、“自然”和“人为”的相通、相类和统一的观点。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与天本来合一;孔子提倡“天命论”,把“天命”奉为万物的主宰,要人们“尊天命”“畏天命”;老子主张 “自然无为”,认为人在自然和社会面前是无能为力的。这种朴素的“天人合一”的观点,造成了中国占代一种人与自然亲近和谐的关系。在对待洪水方面,“择丘陵而处之”“顺水所向,迁城邑以避之”进行避洪,“疏九河”进行分洪,在大河两旁留出足够空间使水“有所休息,左右游波,宽缓而不迫”进行行蓄洪,这些都足这种思想的反映。在水土资源开发上,先秦时期,强调“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不树者无椁”,对于保护植被、植树育林等起到很好的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急剧增加,人类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以后,人类改造自然、影响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人定胜天”“人是自然界的主宰”的思想日益增强,把自然界逐步看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肆无忌惮地掠夺式开发利用,同时把自然界看成是一个无底的垃圾箱,毫无顾忌地向其中排放废水、废渣、废气。近几十年来,我国“改天换地”行动空前,为了负载过多的人口,争取更多的空间,生产足够的粮食,人们侵占河滩,围湖造田,毁林(草)开荒;为了满足快速增长的用水需求,人们建起一个又—个蓄引提工程,可以让黄河断流,让海河干涸,把地下含水层疏干,利用每一滴水;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污水、废水不经处理,随意排人江河湖泊。

一百多年前,恩格斯指出,人类可以通过改变自然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但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人类统治自然界决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日益深人人心的今天,面对我国水资源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由“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成为治水实践的必然选择。当然,这种选择不是遥远过去的简单重复和回归,而是全面的发展和升华,是基于对治水规律更深的理解和把握,是基于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和渴望。

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在治水中把坚持尊重自然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紧密结合起来,走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路子

日月运转不止,江河奔流不息,大自然有其自身运行的规律;人类取水、用水、排水,水进入了人类社会,治水活动又需要遵循社会规律。只有在治水实践中不断发现规律、认识规律,并遵循规律、利用规律,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1.在整个流域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的框架下,统筹考虑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对策

流域是水资源的载体,任何河流、湖泊等水体都与其所在的流域休戚相关。健康的河流、湖泊必须有健康的流域生态系统作为基础和支撑。治水实践不能就水论水,要从整个流域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的框架下,考虑水资源问题的解决。

流域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既包括湖泊、河流、湿地等水生态系统,也包括森林、草地、农田等陆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主要是指对流域内的水、土地、湿地、植被等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限制或消除引起生态系统退化的各种干扰,实现水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流域内植被、湿地等保护和修复,对于缓解洪涝、干旱灾害,减轻土壤流失和水污染问题将发挥一定作用。从水文学的角度看,森林植被及其下面的土壤,就像海绵一样,当降雨发生时,可以吸纳一定数量的雨水(洪水),然后逐渐释放出来,流人河流或渗入地下含水层。如果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土壤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弱,雨水汇人河流的速度加快,对于我国降雨在时间上分布极不均匀的现实而言,这无疑加重了汛期洪水和非汛期干旱缺水的程度。另外,植被的退化,也将使土壤受到雨水侵蚀的程度加重,增加了江河湖库的淤积,加重了洪灾,也对水资源开发利用造成不利影响。湿地具有类似的作用,在雨季涵养洪水,在旱季可以逐步利用。有研究表明,流域每增加1%的湿地面积,河流的洪峰就会减少近4%。同时,植被、沼泽和其他形式的湿地,可以自然地过滤水流中的污染物和过量养料,阻滞沉淀物,提高水体的抗污染能力。

近几年,在植被恢复中,强调利用自然规律,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结合局部的人工措施,许多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实践表明,一些退化土地封育三五年后,植被的覆盖度可大于06。对于大规模的退耕还林 (草)、封山禁牧、退牧还草等生态修复工程,虽然可以从大的区域范围内考虑其经济效益问题,但是必须从长计议,解决好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问题,建立良性发展机制。通过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淤地坝、坡改梯、小水窖、集雨水柜等措施,建设一定数量的高标准农田,解决农民吃粮和发展问题;通过发展人工草地灌溉的“牧

区水利”,解决休牧、禁牧后的牧业发展问题;通过发展小水电代燃料、太阳能、沼气、薪炭林,解决农村能源问题,使大面积植被恢复可以持续进行下去。

’98水以后,在长江中下游等地区进行了大面积的退田还水(江、湖),保护湿地和水域,使入水争地问题的解决有了良好开端。但是,我国毕竟是人口大国,土地资源宝贵,需要做好水体、湿地利用的文章,在利用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利用好水体、湿地,需要统筹考虑水土资源利用,核心是利用好水,如种植水生经济作物、水产养殖、发展旅游农、业和湿地牛态旅游等,形成洪水经济和湿地产业,使人与水找到新的平衡。

近几年来,我国加强了涵养水源工程建设,对地下水超采区进行回灌、补给利保护,对生态脆弱区的牛态系统调水进行修复,对干旱湿地进行补水等,这些有益的尝试和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洪涝灾害不可避免,洪灾损失可以减轻,建立人水共存的洪水管理模式

我国江河下游约有100万km2的冲积平原,是江河洪水泛滥、泥沙淤积的产物,也是我国受洪水威胁最大的地区。由于土地肥沃、地势平坦、交通便利,许多地区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已经成为我国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我国业已形成的人口分布、生产力布局,不可能、也没有办法作大的调整和变化。洪水泛滥、河流改道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是当今社会所无法承受和容忍的。因此,那种让河流不加约束、任意流淌、回归自然状态的思路是不现实的,也绝不是人与自然和谐的表现。

洪水足不可能根治的,即使防御洪水的标准达到了规划设定的标准,仍有发生超标准洪水的可能性,况且我国江河的防洪标准还很低。因此,必须抓紧水土保持、水库、堤防、蓄滞洪区、调度体系等防洪安全体系建设,将防洪安全标准提高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程度,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在易被洪水侵害的地区,要建立有利于减轻洪灾损失的生活模式、经济模式和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在与洪水的抗争中,学会人与水共享空间,减轻洪灾损失。此外,研究洪水规律和特性,利用洪水的冲刷和造床功能来减少淤积,治理河流,如黄河的调水调沙试验;加强水库汛限水位的研究,提高雨洪资源化利用程度等,都是利用洪水、变害为利的探索。

3.干旱问题不可根治,缺水问题可以缓解,建立合理协调的用水模式

干旱是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由于可更新利用水资源的有限性和丰枯变化,十旱问题不可避免,也不可能完全根除。在我国干旱、半干旱等生态系统卜分脆弱的地区以及半湿润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充分考虑流域内生态系统的用水需求,统筹考虑生活、生产、牛态和环境的用水需求,维系基本的生态系统平衡。

要缓解干旱导致的缺水问题,必须采取综合对策,需要从人、经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来构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体系,从开源、节流、保护的齐抓共管来构建水资源的供需平衡体系,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互配合来构建降低旱灾损失的保障体系。我国年用水量已经占到全国年可更新水资源量的 20%左右,但是流域间很不平衡,许多地方还存在开发利用的潜力。适当建设雨水集蓄工程、调水工程,可以有效缓解水资源供需压力和水资源区域不平衡的问题。同时,扩大对非传统水源,如洪水、污水、劣质水、海水等的开发利用规模和范围,将是一条有效的途径。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利用效益,建立适应当地水资源条件的用水模式,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是缓解缺水问题的根本举措。此外,必须进行一系列必要的防旱非工程措施建设,通过制订和实施防旱规划、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旱情监控、信息研究与旱情预报、旱灾救助、公众教育等措施,提高整个社会抵御干旱的能力。

4.水污染问题是人类发展过程中

对水体的侵害,应该也能够得到解决如果说洪水、干旱还有部分天灾的因素,水污染则纯粹是人祸。水体的严重污染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损失,也影响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不同,我国在低发展阶段和较短的时期内遭遇了严重的水污染问题。美国和日本在20 世纪60年代后期着手进行污染防治时,人均 GDP要高出我国现在水平的10多倍,我国面临着经济社会持续高速发展和

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的双重压力。

控制和治理水污染,恢复业已受到污染的水体,需要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做出长期、艰苦努力。首先,要控制污染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要明确责任,严格执法,改变目前“以交纳排污费或超标排污费”来换取“合法”排污权的做法,杜绝行政管理机关的不作为和排污企业的不作为。二是增加水体的环境承载能力。通过科学合理地进行河湖疏浚,减轻内源污染;加强水库、闸坝的科学调度,保持水体的适当流动,达到流水不腐的目的,增加水体的自净能力;探索大面积修复污染水体的技术可行性。三是加大对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一把化肥催绿一片庄稼,一瓶农药保证粮棉丰收。但是,过量化肥、农药的使用,导致了土壤酸化、板结,地力下降,有益生物大量死亡,造成水体严重污染。要大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积极推行绿色农业,推行绿色的耕种方式。

5.辩证地看待人类治水活动的利与弊,树立全面、长远、辩证的观念

治水活动的出发点无疑是为人类造福,但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系、不同的目标、不同的时间,对人类治水活动利弊得失的评判可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随着认识水平逐步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追求目标的变化,对治水活动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目前,对水利工程的要求已经提高到不仅要对人类有利,而且要对生态有利,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近几年,我国在堤防建设中,进行了生态保护、环境美化等方面的实践,如避免使用不透水材料对河道护砌、重视河流与岸上的联系、尊重河流的多样性等等,积累了一定经验。在国外,一些激进的环保主义者,要求拆除大坝、让河流回归自然的做法,又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当然是不可取的。

治水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关键是遵循自然规律,尊重和慎重处理人与整个流域的关系。对于水资源问题,从流域整体可持续发展的层

面上,从陆地、水系、生物圈共同组成的复杂动态系统和谐发展上,思考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应该说,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利益应该也必

须得到必要的保护和满足,但是,从长远看,保护了整个自然界、保护了生态系统,归根到底还是保护了人类自身。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诗。诗中描述了诗人在秋夜静夜思考的情景,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荷天叶夜秋瑟瑟,远人村店近水洲。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冷似秋。更无柳絮因风起,唯有葵花向日稠。”

在这首诗中,诗人在夜晚出门,感受秋的凉意,梳理思绪,对人生作出反思。他所看到的景象,如叶子的瑟瑟声,远处村庄和店铺,近处水流以及夜莺和花朵的声音,无不展现出动人心魄的景色。同时,诗人在这种静谧的环境中,看到了植物间相互存在的情感,在他的眼里,荷叶、葵花、柳絮,都是美丽的存在。

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对自然、生命和情感的敏感,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杜甫把生命看作是一种在大自然中苦苦寻找生存和存在的过程,在对自然的感悟中,他赋予了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情感的复杂性和深刻性。

  摘 要:汪曾祺的《受戒》是其小说的代表作,该作品给读者描写了一个富有桃源理想的美好世界,其主要构建了一个完美和谐的伊甸园世界,拥有诗意的结构、人情人性美、诗意的风土人情和美丽的自然环境。作者立足于和谐的观念,在小说中到处展现了和谐之美,同时还希望呼唤人性的回归,利用文字让我们能够思考和关注人类的生存状态,显著地展现了一种诗意生存和诗意自然的整体和谐。 关键词:和谐;生态美;《受戒》 作者简介:张洁,女(1980-) ,山东淄博人,现为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在职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学批评。工作单位:淄博职业学院,助教。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2-0-02 生态美学要求社会、自然和人都有一个动态的平衡,深切关怀世代生存和永远发展的人类,对人类的状态产生了一种严重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同时也要求重建人类的精神家园和自然家园。最近这些年来,由于生态美学的实践和研究理论的发展,文学评论界逐渐深入探讨和挖掘文学作品中的生态。汪曾祺的代表作是《受戒》,其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内含丰富的生态美内容。《受戒》的和谐生态美主要体现在:一是表现在富含桃源理想牧歌的理想国式的社会中;二是表现为俗世人性和佛性、自然和人的和谐之中。 一、和谐社会--乌托邦式的桃源之地 汪曾祺在《受戒》中描写庵赵庄和周围环境人事之间的关系时,富有桃源理想牧歌类的情调,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社会,表达了作者憧憬和向往人类的美好前景与生活。作家写作的庵赵庄中没有坏人,无任何流言蜚语,也无纷争邪恶,是一个理想的桃源世界。人人都根据遗留下来的传统历史生活方式自由自在的生活,每个人都热情善良、勤劳质朴。描写小英子的家时写道:“他们家自己有田,本来够吃的了,又租种了庵上的十亩田。自己的田里一亩种了荸荠。这一半是小英子的主意,她爱吃,一亩种了茨菰。家里喂了一大群鸡鸭,单是鸡蛋鸭毛就够一年的油盐了。”给读者展现了一个自给自足的典型的小康家庭。同时作家在描写此地农忙时节是大家互相帮助换工时的景象:“排好了日期,几家顾一家,轮流转。不收工钱,但是吃好的。一天吃六顿,两头见肉,顿顿有酒。干活时,敲着锣鼓,唱着歌,热闹得很。”描写的此类生活景象,随处可以体验到祥和和恬静的气氛,大家都位于自然经济的状态下,自给自足,没有什么功利主义,互相帮助,在情感交流上十分亲密。 小英子第一次与明海相见时就非常自然地扔给他半个莲蓬,之后就非常熟悉。小英子的娘在责骂明海时就直接叫他“儿子”,之后还认明海为干儿子。明海帮小英子家干农活,帮她们姐妹画绣花,一起收获庄稼,彻底打破了男女授受不亲的旧秩序,让他们通过亲密无间的交往自然的萌生出互相爱恋的情感。小英子会驾船去接刚受戒完的明海,途中说到不让明海以后做沙弥尾和方丈,明海都一一答应,接着小英子就毫不避讳的让明海娶她做老婆,届时已为和尚的明海尽管非常惊讶但还是满口答应。如此一来,使得他们之间朦胧的爱恋情感呈现了一种纯真和浪漫的色彩。《受戒》构筑了一个乌托邦式的传统社会,《受戒》中是一个世外桃源的世界,每一个人都自然淳朴,到处都是快乐的气氛。庵里的和尚也有七情六欲,跟俗世之人一样生活,都可以打牌,也可以娶妻生子,每个人都有着服从自然本性的生活方式,非常自由,没有其他规定和戒条来加以束缚,当地的人们这样,就连庙里的和尚也是这样。这样一个充满人间烟火的乌托邦式的社会体现了汪曾祺的仁爱、通脱和自然的生活愿望。在该地生活不存在纲常伦理来束缚人们的行为,也没有明争暗斗和勾心斗角,只是充满了天真无邪和率真自然。 二、俗佛和谐--僧俗合流 汪曾祺在《受戒》中描写了两个世界,一僧一俗。在我国的历史上,俗世生活和佛门生活是截然不同的,他们中间存在了不可跨越的鸿沟。不过在作者的《受戒》中并未显著的区分佛界和俗世两个世界,恰恰反映了一幅僧俗合流的场景。在汪曾祺的描绘下,俗世和佛门跨越了界线,实现了河流,在当地的传统道德伦理和民俗风情中已经完全融入了信仰和宗教的文化,世俗化和本土化了佛门生活,和尚们也过着富有人性的空门生活。明海处于这样一个环境下,过着非常清闲的日子,每天都无忧无虑的:“一早起来,开山门,扫地。庵里的地铺的都是萝底方砖,好扫得很,给弥勒佛、韦驮烧一柱香、磕三个头、念三声--南无阿弥陀佛。敲三声磐。这庵里的和尚不兴做什么早课、晚课,明海这三声磐就全代替了。然后,挑水、喂猪。然后,等当家和尚,即明子舅舅起来,教他念经。闲来无事,明海就到小英子家帮忙干活,栽秧、车高田水、蓐头遍草、割稻子、打场,样样都做。明海相貌清秀,嗓子嘹亮,唱起山歌,喊起打场号子,比什么都好听;他还心灵手巧,会画画,看到什么画什么,而且画的跟活的一样,他帮小英子的姐姐画出嫁的绣品样子,惹的方圆三十里的姑娘都来求。”《受戒》中,小英子和明海相恋就恰好证明了庵赵庄中没有区分僧俗两界,象征了逍遥和自由的风俗世界。和尚们都过得非常愉悦和惬意,浑身充满人情味和人性,佛堂里外都透露着人生的美好,体现了人们摆脱外在束缚之后的豁达,到处充满着温暖和情趣,演绎着一幕幕率性人情的人间喜剧。就像汪曾祺曾经所说的:“我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作家在《受戒》中所展现的就是触动他内心的本色生活,是一种逾越了俗世和佛门鸿沟的本色生活,表现了一种温暖的情趣,寄托了诗情画意的生活愿望,赋予了追求美好生活和让人积极向上的力量。 三、自然与人的和谐 自然是人类的生活居住之地,包含的主要内容有人类所生活的人文环境、人类生长的自然环境。汪曾祺是一位诗性的作家,面对着到处都是技术图像和物化生存的世界,作者构建了一个具有诗意的人类居住之地,极力赞美逐渐消失的田园,呈现了具有诗意的自然环境。比如,汪曾祺描写到绣花和画花时:“小英子就像个书童,又像个参谋。画一朵石榴花,画一朵栀子花,她把花掐来,明海就照着画。到后来,凤仙花、石竹子、水蓼、淡竹叶、天竺果子、腊梅花,他都能画。”作家给读者展现的明海是一位具有十足灵性的小和尚,活脱脱就是一位无师自通的小画家。同时描写的小英子也是享有了女孩子独有的体贴和细心:“每回明子来画花,小英子就给他做点好吃的,煮两个鸡蛋,蒸一碗芋头,煎几个藕团子。”他所描写的小英子和明海的情感和生活总是位于一种和谐的自然美和人性美之中。汪曾祺善于描写一些优美的环境,通过和谐的人性美和自然美这种环境来展现其心中人物的美好形象。《受戒》把小英子和明海激情难抑地进入芦荡写入结尾,接着就继续描写:“芦花才吐新穗。紫灰色的芦穗,发着荧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有的地方结了芦棒,通红的,像一支一支小蜡烛。青浮萍,紫浮萍。长脚蚊子,水蜘蛛。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穗,扑鲁鲁飞远了。”作者所描绘的水荡子是芦苇丛生的,是一片充满活力的生灵之地。这里都是具有鲜活新亮色彩的,散发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量。它们交相辉映,色彩缤纷,象征着恋情和生命。小英子和明海在水荡子中向大自然敞开了生命,完全释放了生命的活力,让自然和人和谐共存,天人合一,生命也处于一个自由的和谐状态中。 综上所述,在汪曾祺的《受戒》中始终都贯穿着一种和谐自然和自由自在的生活,展现了一种理想的生活环境,同时此种理想境界很大程度地体现了作品的文化价值,从而保证了它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张琛 试论汪曾祺小说《受戒》的和谐之美[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02:108-112 [2]曹金合 论汪曾祺的小说《受戒》的和谐美[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126-131 [3]钟启春 试论汪曾祺《受戒》中的“和谐”内涵[J] 作家,2013,20:17-18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7964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