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太白醉扬州、峰前犹自恋吾庐、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

元和太白醉扬州、峰前犹自恋吾庐、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第1张

光启四年春戊申(一作归王官次年作)

作者司空图 朝代唐

乱后烧残数架书,峰前犹自恋吾庐。

忘机渐喜逢人少,览镜空怜待鹤疏。

孤屿池痕春涨满,小阑花韵午晴初。

酣歌自适逃名久,不必门多长者车。

《酬崔侍御》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严陵不从万乘游,归卧空山钓碧流。

自是客星辞帝座,元非太白扬州

自是客星辞帝座,元非太白醉扬州。意思大概是:元非和太白(也就是李白)在游玩扬州喝酒喝醉了。注:元非是一个人的字,我不清楚是谁,应该是李白的一位朋友。

诗人表达了归隐后的心情:“忘机渐喜逢人少,览镜空怜待鹤疏。”前一句表现了归隐后在旧居中屏绝尘嚣、泊然宁静的心境。“忘机”,就是不用机心,不计较一切贵贱荣辱。由于深居山中,不问政事,来往人又少,所以用不着机心了,诗人对此是很高兴的。从这句诗的潜台词中可以看出,诗人归隐前在翻云覆雨的政治斗争中,是用尽了心机的,那斗争的激烈、处境的险峻、诗人内心的憎恶,已经不言而喻。而这,正是作者急流勇退,归隐的真正原因。于是,他对自己的过去作了深入的反思:我对镜自照,看到如此衰老,感到过去是徒然高兴地在等待鹤书的到来了。“鹤疏”即鹤书,书体名,也叫“鹤头书”,古时用于招纳贤士的诏书。这是沉痛的忏悔,说自己过去不应当躁于进取,出去做官,如今回来了,也就永远再不出去做官了(以后虽经曲折,他确实没有再出山做官)。这一联非常婉曲地表明了终老山林之志,也深刻地暗示了“恋吾庐”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要逃离无谓的斗争,遁迹深山。

逃名的诗句有:逃名还自得高名,君欲逃名何可逃。

逃名的诗句有:逃名更得名,此老逃名竟得名。注音是:ㄊㄠ_ㄇ一ㄥ_。结构是:逃(半包围结构)名(上下结构)。拼音是:táomíng。

逃名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1逃避声名而不居。2逃脱罪名。

二、引证解释

⒈逃避声名而不居。引《后汉书·逸民传·法真》:“法真名可得而闻,身难得而见;逃名而名我随,避名而名我追。”唐司空图《归王官次年作》诗:“酣歌自适逃名久,不必门多长者车。”庞树柏《寄怀俞养浩先生》诗:“逃名_悔才为累,畏俗无如酒最宜。”⒉逃脱罪名。引唐刘知几《史通·惑经》:“自夫子之修《春秋》也,盖他邦之篡贼其君者有三,本国之弑逐其君者有七,莫不缺而靡_,使其有逃名者。”

三、国语词典

不追求世俗的声名。如:「他逃名避世的隐居山林,不问世事。」

四、网络解释

逃名《后汉书》卷八十三《逸民列传·法真》~2774~辟公府,举贤良,皆不就。同郡田弱荐真曰:“处士法真,体兼四业,学穷典奥,幽居恬泊,乐以忘忧,将蹈老氏之高踪,不为玄_屈也。臣愿圣朝就加衮职,必能唱清庙之歌,致来仪之凤矣。”会顺帝西巡,弱又荐之。帝虚心欲致,前后四徵。真曰:“吾既不能遁形远世,岂饮洗耳之水哉?”遂深自隐绝,终不降屈。友人郭正称之曰:“法真名可得闻,身难得而见,逃名而名我随,避名而名我追,可谓百世之师者矣!”乃共刊石颂之,号曰玄德先生。年八十九,中平五年,以寿终。

关于逃名的诗词

《山斋题壁·逃名犹有地》《后悯乱诗·逃名何地寻梅福》《寄赵昌父·逃名逃未得》

关于逃名的成语

逋逃之臣仓皇出逃避难逃灾逃之夭夭望风而逃虎口逃生

关于逃名的词语

劫数难逃望风而逃趋吉逃凶东逃西窜死里逃生大败而逃逃灾躲难虎口逃生闻风逃遁仓皇出逃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逃名的详细信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8122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