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对话:幼儿情绪低落幼师应该怎样做?

情景对话:幼儿情绪低落幼师应该怎样做?,第1张

中班幼儿积极的情绪情感相对稳定,但由于难以准确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状态与需要,表现出情绪敏感,调控能力差,易激动和失控。培养中班幼儿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和对情绪情感的调控能力,保持良好的心态,使其在幼儿园愉快地生活和成长显得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教师

第一、要善于创设有益于幼儿积极情绪情感形成的生活氛围。

1、真情关爱

早晨幼儿入园,是从家到园情绪开始转换的环节,此时,他们情绪波动较大。教师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以饱满的热情迎接幼儿,以老朋友的态度向每个幼儿“问早”,充分运用抚摸、拥抱等体态语言,使幼儿一入园就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另外,老师要用自己的真情关注每个幼儿,使幼儿有受重视的感觉。如果遇到闹情绪的幼儿,老师要做幼儿的知心人,站到孩子的一边,聆听孩子的心声,然后个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去安慰。

2、营造氛围

(1)给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幼儿有很大影响,教师的情绪不但影响幼儿的生活气氛,也影响幼儿的情绪。在各种生活活动中,教师心情愉快,幼儿也会心情愉快,教师发脾气,幼儿就会紧张害怕。更重要的是,对于模仿性极强的幼儿,教师的情绪表达方式也是幼儿学习的榜样,如果能冷静对待幼儿的错误,恰当表达幼儿的感受,就给幼儿提供了榜样。如,就餐前要稳定幼儿的情绪,对有各种纠纷的事情可暂时冷处理,不要急于判断谁是谁非,先要转移幼儿的关注点,如:组织幼儿猜一猜“谁知道今天可能吃什么饭,会有哪些菜,这些菜有什么营养”用热情去影响孩子的食欲。在来园、离园、进餐、起床等活动中,为孩子播放与情景相一致的轻音乐,营造愉快氛围。

(2)接受幼儿的情绪

每位教师都希望幼儿在园快乐,但孩子总有不愉快甚至愤怒、担心和恐惧的时候。情绪有积极、消极之分,但无正确、错误之说。教师要善于观察,对情绪波动的幼儿,要通过抚摸、拥抱、对话、转移注意力等方法给予特别的关注。

(3)教育幼儿恰当地表达情绪

接受幼儿的情绪,并不意味着幼儿愿意怎样就怎样,而应教育幼儿恰当发泄强烈的情绪。如:当幼儿不高兴时,鼓励他们说出不愉快的事情,而不是闷闷不乐或哭闹,可到户外活动或撕废纸,只要不伤害自己或别人,就不必制止,但若有攻击小朋友或扔东西的行为,就应立即制止。

第二、实施融幼儿情、知、意、行为于一体的教育理念与行为

1、通过歌曲《表情歌》、讲故事、看图书、谈话等活动,引导幼儿了解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及情绪变化,知道良好的情绪有利于自己和他人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小朋友之间的交流。

2、通过游戏“变脸”,让幼儿学习关注别人的高兴、悲伤、激动、着急等情绪,知道常见不同情绪的面部特征和表达方法。

3、通过“不高兴是怎么办”系列活动,教会幼儿表达、宣泄不良情绪的多种方法,如:哭、善意的争吵、撕纸、跺脚等。

(1)学习通过表情了解别人的心情

(2)学习了解自己的情绪并正确表达

(3)学习调整自己的情绪的技能,如:把“不高兴”埋起来。

活动目标

1、能够结合“心情表”讲述自己的心情故事。

2、初步感知他人的情绪变化,学习调节自我情绪的简单策略。

活动准备

1、表情娃娃:(笑笑脸、哭哭脸、生气、愤怒)。

2、与幼儿人数相同的镜子若干。

3、幼儿“心情卡”每人一张

活动流程

1、师幼谈话,教师选择一首欢快的曲子让幼儿一起欣赏。

(1)、宝宝听了这首曲子你们觉的心情怎么样?(引导幼儿说出一些表示心情愉快的词,如:开心、高兴等),并让幼儿用面部表情表现出来。

2、让幼儿说自由发言,和小伙伴一起来分享她们的快乐。

“宝宝在我们生活和学习中,你们还遇到过那些高兴的事情?”

3、让幼儿用面部来表现心情。“你们有这么多高兴的事情和开心的事情,那有没有过不顺心的事情,让幼儿自由发言,当你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伤心、难过、生气等)当你有这样的心情时,你的面部会怎么样? ”

4、教师出示表情娃娃,请幼儿猜一猜娃娃的心情:

(1)、笑笑脸:娃娃为什么这么开心,他遇到了什么事情这么开心?让幼儿自由回答,发挥幼儿想想力,让幼儿做一个笑笑脸。(幼儿观察娃娃的面部表情:眼睛和眉毛向下弯,嘴巴向上翘)。

(2)、哭哭脸:娃娃为什么会哭?他遇到了什么事情了?让幼儿自由讨论回答,你喜欢笑笑脸还是哭哭脸?(幼儿观察娃娃面部表情:眼睛和眉毛像上翘,嘴巴像下弯)。

(3)、生气:娃娃为什么会生气?他遇到了什么事情?让幼儿自

由讨论回答。你在生气时还会做什么动作?(幼儿观察娃娃面部

表情:眼睛和眉毛紧皱,两嘴巴一闭向上翘)。

(4)、愤怒:娃娃为什么这么愤怒?他怎么了遇到了什么事情?让幼儿给娃娃想办法把愤怒变为高兴。(发挥幼儿想象力)

小结:每个人的心情好坏有时我们会从她(他)的脸上都会看出来,遇在这样的情况时,我们要想各种办法来帮助她们。

5、在我们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好多开心的事情,但不可能事事都顺心,谁都有不愉快的时候,当我们遇到烦心的事情时,你会怎样让自己变的快乐?让幼儿想办法来发言,发挥幼儿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小结:每天我们都要应该以快乐的心情去面对每一件事情,你们不高兴时,可以告诉老师、小朋友、让大家一起想办法来帮助你、还可以听听你喜欢的音乐、看看你喜欢的动画片电视、好好睡一觉、到外边散散步等等,要想办法让自己高兴起来,笑起来。知道笑能使人美丽健康。那样我们就会永远是个快乐的小天使。

6、听口令做表情游戏:让幼儿照镜子,听教师指令做不同的表情。如:“变变变,我变的很快乐!变变变,我变的很生气!… ”

活动延伸:

出示“心情卡”让幼儿认识了解,并把每天的心情画在上面,以便教师及时了解幼儿每天的情况。

中班幼儿的告状行为与幼儿道德发展的特点有关。

中班幼儿的告状行为不存在性别差异,属于这一时期幼儿的普遍现象。这与幼儿教师的访谈和观察的结果一致。在前期观察和后期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中班幼儿的告状行为多是由道德感激发出来的。

皮亚杰认为中班的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在道德发展上处于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中班所谓他律是指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支配。

在对待游戏规则的态度上,这一阶段的儿童尽管自己掌握不全但却把规则看作是神圣不可违背的,儿童对行为作出判断时主要是依据行为的物质后果,即行为符合或违反规则的程度。

而不考虑行为者的主观动机。由于中班幼儿道德发展的这一特点,当同伴的行为与教师制定的规则不符时,往往会引发幼儿的告状行为,而不会去考虑同伴的主观动机。

扩展资料:

告状行为的含义:

告状行为是我国儿童特有的一种比较典型的社会行为,是儿童社会话过程中常见的行为之一。他是儿童与教师之间的一种互动。具体地说,告状行为是指儿童处于同伴侵犯或发现同伴某种行为不符合集体规则等原因而发起的指向教师的言语行为。

中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特点:

到了中班,幼儿已有了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争抢玩具”类的纠纷逐渐减少,“引起成人注意”

“维护荣誉”类的纠纷与告状开始占主要地位。

只要我们稍加留心就会发现中班幼儿常常向老师告一些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壮。比如:哪个小朋友抢别人的东西,哪个小朋友不遵守纪律,哪个小朋友扰乱别人的游戏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8142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