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中关于情绪的部分实际上叫做受蕴,而脾气大是嗔心,有第六意识来启动造业,就是恶语和恶行。
第六意识的主要还是五具意识容易起来嗔心,他的依托依然是第七识中的我见 我慢 我贪 我痴。
要转变 普通的做法 第一是培养慈悲心,比如不杀生乃至多放生 乃至多慈悲家人 身边人。
更高级点的做法是承认或者说证明到万法唯心造或者空性,也就是悟道,八识规矩颂上叫发起初心欢喜地,到这里嗔心就有所减弱。
十九遍一切美心心所(sobhanasadharana)
一、信;二、念;三、惭;四、愧;五、无贪;六、无瞋;七、中舍性;八、身轻安;九、心轻安;十、身轻快性;十一、心轻快性;十二、身柔软性;十三、心柔软性;十四、身适业性;十五、心适业性;十六、身练达性;十七、心练达性;十八、身正直性;以及十九、心正直性:这十九种名为遍一切美心心所。
十四不善心所
一、痴;二、无惭;三、无愧;四、掉举;五、贪;六、邪见;七、慢;八、瞋;九、嫉;十、悭;十一、恶作;十二、昏沉;十三、睡眠;以及十四、疑:这十四种名为不善心所。
发泄情绪感到很轻松本身就说明了一切唯心造,同样的一个人,同样的外部条件,心理调节好了就轻松快乐,没调节好就阴郁痛苦。
但是发泄情绪本身是佛教所不赞成的,发泄其实就是将负面情绪宣泄到体外,从佛教来说,这些负面情绪(例如嗔恨)并不会消失,而是等待合适的时机还会起作用,而这些作用的始作俑者(也就是你)会承担相应的业力。
所以,佛教采用的是戒和转的方式来对治负面情绪,例如你有了负面情绪,戒律让你知道自己不应该起这种情绪,然后你再从另外角度去反应这种情绪,将其转化为正面的情绪。例如别人骂你你很生气,但是你反过来一想这是在锻炼自己的忍辱能力,同时对方不知道嗔恨情绪的负面影响是非常愚痴可怜的,所以你最终不但不生气反而对对方产生了感激和怜悯之心。不要以为我这是在空谈理论,高僧正是这么做的。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
贪嗔痴在 佛教文化 中被称为是三毒,因为这是三种心病,而这三种心病一旦发作,就会引发熊熊烈火焚烧的炙热之苦。对人的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痛苦的来源。那么这三种情绪到底是怎么表现的呢?让我们一起往下看看吧!
贪,是对于喜好的过分偏执;
嗔,是对于讨厌的过分偏执;
痴,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者嗔的反应。
治疗此三毒的方法:
戒定慧是对治贪嗔痴的方法。
戒,是道德的有轨范的无害他人的生活标准,对治过分的贪心;定,是对于内心的专注和耐心的培养,可以对治过分的暴躁和没有耐心引起的嗔恨;慧,是对于生命以及宇宙实相的如实了知,从而对治愚痴。
贪是指染着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就是指的这个意思。佛教认为,众生生活于世间,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与外界相接触,产生色、声、香、味、触等感觉。这些感觉能引起众生的利欲之心,因此叫做五欲。于此五欲执着并产生染爱之心,就成为贪。因此又以贪与爱为同体异名。
嗔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嗔是佛教所说的根本烦恼之一,与贪和痴一起被称为“三毒”。
痴又作无明。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俱舍论》中说:“痴者,所谓愚痴,即是无明。”佛教认为,众生因无始以来所具之无明,致心性愚昧,迷于事理,由此而有“人”、“我”之分。于是产生我执、法执,人生的种种烦恼,世事之纷纷扰扰,均由此而起。因此痴为一切烦恼所依。《唯识论》卷六中说:“于诸理事迷暗为性,能碍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又说:“诸烦恼生,必由痴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