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意志、认识、行动、情感是人类社会中不同层面的现象,它们在本质上有所不同,下面将对它们进行简要阐述。
道德意志是指对于行为、观点和信仰的评价,是人们根据特定道德准则而作出的选择。在面对不同情境时,人们根据不同的道德准则、传统和文化,来制定自己的道德意志。个人的道德观念会不断发展和变化。
认识则是人们对事物的认定、识别和理解的过程,是人们通过感知、理解、形象、概念等方式得到的对外界事物的思维表达。人们对认识的发展因素有社会、文化、个体和实践等。在认识上的差异可能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争议。
行动是指人们对于自己的认知和道德意志的表现,具有实际的行为特征。行动来源于对认识和道德意志的理解,是人类所表达的行为的必要组成部分。道德、法律等方面的要求可以对人们的行为进行限制和规范。
情感是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感知及体验,是人们感知外界并向外界回应的表现。人们的情感会被主观因素、经验和文化背景等影响。情感在人的行为和态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它对于社会、文化和个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相当的意义。
综上所述,道德意志、认识、行动和情感在人类社会中各具特定的意义,它们之间有所区别,却又协同作用。这些概念在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中有着很重要的角色。
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道德认识是品德的基础,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认识出现的一种内心体验。它是在根据社会的道德规范评价自己和别人的行为举止时产生的内心体验。
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调适、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道德行为是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推动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一定道德意义的实际行动; 道德行为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具体表现和外部标志,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培养的关键是道德习惯的养成。
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是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道德是社会现象,品德是个体现象
(1)道德认识: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2)道德情感:伴随道德认识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指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情绪和态度,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实现知行转化的催化剂。
(3)道德意志: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的目的,积极调节自己的活动,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既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4)道德行为:指个体遵照道德规范所采用的言论和行动,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具体表现和外部标志。道德行为是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衡量学生品德形成与否的关键要素。
我考招教,备考,做了详细分析如下:
品德(道德品质)的结构,分知情意行四个方面。
知,即道德认知(道德认识),
也可以牵强的说,有关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与获得(而不是道德“知识”的获得—这仅仅是学了点关于道德的知识)……2018山东教招统考真题的另一种表达即,态度和价值观的获得。
道德认知的作用决定了其核心地位:
知是其他三个方面的基础,是老二情和老三意产生的依据,对老四行有定向意义,是老四行的调节机制,因此说道德认知是核心,就是老大。
区分:道德行为是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注意:持续不断的,稳定的行为才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偶尔一次不算。)
再区分:态度的结构……知情行三个成分。注意了,其中,情是核心。(结构即态度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
再再区分:
道德认知,都是好的,若不好,就是不道德啦,怎么还叫道德品质。
而态度的认知成分,不一定都好啦,通常会有偏见性,比如,晕轮效应,社会刻板印象等。
以上是通过分析教材和做了多个相关题目总结的,望给予指正
一、态度与品德的含义及结构
(一)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1、定义
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注意:
第一,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例子:如讨厌捣乱的学生。
第二,态度则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任务。例子:如学生爱护公物。
第三,通过学习形成的,非天生。态度都是通过学习形成的。
2、态度的结构
认知成分:对人或物的认识。例子:如喜欢美女,某门课程
情感成分(核心成分):伴随认知产生的情感成分。例子:如对美女、课程的喜爱
行为成分:行为的倾向。
例子:如见到美女会朝美女靠近,对喜欢的课程不断的学习
(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1、品德的实质
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规范自己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特征。
区分道德和品德:
道德是社会学研究的问题,指社会道德规范如法律、行为准则和学生守则。
品德是一个人内心的品质,是一个人心理方面的特诊,是心理学研究对象。
2、品德的心理结构:
道德认识对道德规范的认识品德结构的核心
道德情感伴随道德认识而产生的情感
例子:如对忠臣的崇拜,对佞臣的讨厌
道德意志能否坚持、抵御诱惑
道德行为与道德有关的行为衡量道德品质的标志
二、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对偶故事法
阶段:
无律水平(自我中心阶段、前道德阶段):5岁以前
他律水平(权威阶段):5-8岁,根据行为后果判断对错,不关心动机。例子:如打碎15个杯子的错误严重,打碎一个杯子的错误不严重
自律水平:9-11岁
可逆阶段(平等阶段):一定程度的自律
规则是共同约定的,可修改;考虑到行为动机进行评判。例子:如见到老人认为大家平等,没必要让座。
公正阶段:自律
以公道、公正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更多从动机判断行为,更多考虑老人的特殊,认为让座是平等的。
口诀:前权可公(钱权可攻)
10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
(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让儿童对道德两难问题作出判断。科尔伯格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一水平包含两个阶段
1、前习俗水平(9岁前)
第一,服从与惩罚阶段。判断事情好坏的衡量标准:是否受到惩罚。
第二,相对功利(寻求快乐)定向阶段。判断事情好坏的衡量标准:是否对自己有好处。
2、习俗水平(9-20岁)
第一,好孩子的定向阶段。衡量标准:做某事是否得到大众认可。认可是好的,不认可是坏的。
第二,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衡量标准:是否合乎法律和规范。合乎法律是合适的,违背法律是不合适的。
3、后习俗水平(20岁以后)
第一,社会契约阶段。法律与道德规范可以改变。
第二,普遍伦理阶段。以正义、公平等标准进行思考,行为自律。已经完全超越法律。
口诀:服利可法约理(福利可发约礼)
年龄划分:
大部分9岁以下处于前习俗水平
大部分青年和成人都处于习俗水平
后习俗水平一般到20岁以后,只有少数人能达到
品德发展关键期:9岁(小学三年级)、初二年级
三、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一)外部条件(多选题)
1、家庭教养方式民主、信任、容忍的家庭教养方式,小孩的态度和品德发展的好。
2、社会风气(社会)老人跌倒,大人不敢扶,也影响到孩子。
3、同伴群体(学校)平时交往对象都是互帮互助,有正确价值观,会受到正向的影响。
(二)内部条件(客观题)
1、认知失调指个人的观点和他人、社会观点不一致。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克服方式:改变自己的观点或者忽略他人观点。
2、态度定势过去经验,影响对其他相似情境的态度。例子:如家中对老人的尊重会影响对其他老人的态度。
3、道德认识水平在已有的道德判断基础上提出更高的要求。
品德的核心成分是:道德认识。道德认识在人的品德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人正是在头脑中“内隐道德”认识的作用下,表现出相应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并逐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
道德认识是对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以及处理这种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认识,包括道德概念的形成、道德判断能力的提高和道德感情的陶冶,道德认识是在人们的道德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加深的。掌握道德概念能使人们较好地把握一定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本质,理解和把握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加以内化,并用于指导和支配自己的行为。道德判断能力的提高可以促进个体比较全面认识和评价自己的道德行为,同时也可对社会行为进行道德评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