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师说》教案

高一语文《师说》教案,第1张

教材依据

《师说》是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第四篇课文。这个单元属于古代议论性散文。“说”作为一种文体,阐述某种观点,学生初中学过《爱莲说》《马说》,对于此种问题有所接触。本单元也学过《过秦论》,从本质来说,具有相似性。学习这篇文章,重点之一,是了解作者的观点,学习作者的议论艺术,学会清晰有力的表达思想和见解。

一、 设计思路

1、 指导思想

语文学习,无论《课程标准》的规定,还是《考试大纲》的要求,归根结底就是要发展独立阅读能力,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品质,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师说》这篇文章,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关于“从师”阐述及“老师”的角色定位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计划用两课时教学。第一课时,以诵读为主,结合语境及注释,疏通词句,解决文言字词等问题。本课时即第二课时,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观点;从文本出发,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时代精神,并引导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老师作为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和引导者,主要通过设置问题,激发学生质疑探究,表达交流。老师适时予以指导,点拨。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的观点,并赏析作者是如何围绕观点进行阐释论证的;

借鉴文章的议论艺术,学习对比论证和说理论证方法;

探究作者的写作背景,并进一步把握文章的现实意义和针对性。

方法与途径:问题教学法,探究法

情感与评价:学习作者“敢为人师”的精神;学习勇于从师善于向他人学习的品质。

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

ppt课件,呈现预设的问题,梳理的文章结构,补充的资料等

3、 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作者的观点,把握作者是如何围绕观点阐释论证的。

设计依据论说类文本,根据课程标准---“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这一理念,把握作者的观点,分析如何论证是教学的基本,也是重点。 基于这一设置,通过梳理文本内容,形成思维导图,予以突破。

难点:把握文章的现实意义。

设计依据文以载道,《师说》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文章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对今天的学习生活仍是很好的借鉴。从文本出发,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时代精神,并引导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把握文章的现实意义,很有必要,但有难度,故确定为教学难点。为突破这一教学难点,预设三个问题,激发兴趣,质疑探究,老师适时补充相关资料,力图达成目标。

二、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论点,论据,论证,是论说文的三要素。《师说》是一篇阐述从师的必要性的论说文,也是千古传诵的名篇。这节课,我们就来赏析《师说》的论证之精妙,探究其千古传诵的原因。(ppt出示学习目标)

(二) 梳理作者观点,分析论证方法

1、 诵读课文,提取能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概括各段主旨。

设计意图进一步熟悉文本内容,整体把握文章思路。

2、 学生表达交流,师生点评。

3、 结合具体文段,分析并交流作者是如何展开论证的。

设计意图深入研读文本,赏析作者的说理论证(第一段)、正反对比论证(第二段)、及引用论证(第三段引用孔子从师的事例言论)等论证方法。

4、小结:文章开宗明义,提出关于从师学习的两个观点,其一是“古之学者必有师”,作者从老师的作用以及从师的必要性予以简洁有力的阐述,接着又对从事学习的目的或者说择师的标准进行探究,通过说理论证,从而归纳出第二个观点“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第二段运用三组对比,通过正反对比论证,揭露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行径,从批判方面现象中证明第一个观点。第三段,举事例从正面论证第二个观点。第四段交代写作原因并以李蟠“能行古道”即从师之道、择师之道,总结全文,呼应第一段中提出的两个观点。结构严谨,构思精巧。值得我们写作借鉴。(ppt出示行文结构)

(三) 研读文本,疑难探究

一代大儒朱熹曾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梳理完文章的内容及结构,了解了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对文本内容有没有什么疑惑呢?请同学们质疑探讨。(ppt出示预设的三个问题)

1“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我所为传其道解其惑者也”,这一句,如何理解?

设计意图设置此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所说的“传道”“受业”“解惑”的实质。韩愈所谓的“道”,就是儒家之道,是探讨自然与社会规律、法则的'本质所在。 “师”掌握“道”,学生从师,就是从师之“道” ,而不是为了别的什么。如果教师只是从事简单的文字的教学,“习其句读”而已,不考虑“传道”的首要任务,那就不成其为师。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这和“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是否矛盾?

设计意图设置此问题,目的在于探讨作者行文的现实针对性: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批判的对象是士大夫之族。

3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就是“作师说以贻之”的真正原因?一代文学宗师为什么要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写下这一篇流芳千古的名篇佳作——《师说》?

设计意图结尾段,看似交代写作缘由,其实不仅仅如此,更重要的是作为正面论证。

李氏子“不拘于时,学于余”真是当时社会难得一见的从师之古道,以作者的观点,“古道”,即是“古之学者必有师”“圣人无常师”,这正是作者所大力倡导的。

(四) 文章的针对性及现实意义探讨

文以载道,韩愈先生阐明了从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好的论说文,总是针砭时弊,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思考:你从这篇文章中能读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状况?你认为我们现实生活中应当如何从师?

学生表达交流,教师补充相关背景。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根据文本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等内容,揣摩写作背景;联系现实生活,引导“尊师”“从师”的良好习惯。

补充资料(ppt出示):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五)课堂小结

韩愈先生针对当时社会上层士大夫之族不行古道,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深感痛心,有的放矢、旗帜鲜明的提出老师的作用为“传道授业解惑”,这一观点影响深远;主要通过说理论证及正反对比论证阐述了从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文严谨的结构,精巧的构思以及其人不顾流俗、勇于为师的精神,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设计意图结合时代背景,认识韩愈“抗颜为师”的大无畏精神

(六)作业布置:

1、尝试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法写一段200字左右议论性的片段。

2、孟子认为“人之患在好为人师。”阅读教辅《优化设计》拓展阅读---《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柳宗元),说说你如何看待韩愈的 “好为人师”的行为。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进一步理解韩愈其人勇于为师的精神,培养用于相互学习的良好习惯。

 《师说》是个传统篇目,也是韩愈 散文 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 文章 论述了从事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师说》教案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语文《师说》教案大全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指导学生通过翻译课文,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句式等;

 ②了解本文的议论结构,学习借鉴正反对比的论证 方法 ;

 过程与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掌握本文的文言知识点,并学会本文学习本文正反对比,有破有立,反复论证以加强说服力的写法;

 情感与价值观:

 正确认识本文所论述的老师的职能、作用以及择师标准等方面的观点,进一步树立尊师重道的思想,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点;

 2了解本文的议论结构,学会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交流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疏通文意,掌握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点

 课前布置预习:

 让学生提前疏通文意并分类归纳文章的文言知识点,有不明白的地方标注在课本上。

 一导入: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从这句话我们能看出古人对老师的尊重,现代社会,人们把老师比作辛勤的园丁,把教师职业比作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大家对老师的尊重。然而,在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以从师学习为耻,社会尊师重道的风气日下。在这种情况下,韩愈站了出来,批驳这样的形象,著《师说》大力宣扬从师学习的正确性和必要性。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对此有很好的记录:“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做《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二认识韩愈

 韩愈(768-824),唐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南)人。自谓郡望昌黎,也称韩昌黎。曾任监察御史、国子监博士、刑部付郎等职。因谏阻宪宗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世称韩文公。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其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

 古文运动: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由于韩愈对古文的倡导,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关于“说”

 “说”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属 议论文 的范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四在老师带领下通读全文,正音:

 句读dòu 或不焉fǒu 经传zhuàn 郯 tán

 苌弘cháng 聃dān 蟠pán 谀yú 贻yí

 五学生展示自己归纳的文言知识点,列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小组讨论交流,并翻译下列重点 句子 ,注意要“直译”: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0分钟后老师观察学生交流的结果,看是否还有疑难字词未得到解答,进一步归纳文章的文言知识点,检查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翻译情况)

 1梳理文章的文言知识点:

 ①通假字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② 古今异义:

 学者:古:泛指求学的人。

 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所以:古:“所”与介词“以”结合,译为:用 来……(人、办法、工具、依据等);……的原因(或缘由)。

 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小学:古:①小的方面要学习;②一般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的学问。

 今:对 儿童 、少年实施初等 教育 的学校。

 众人:古:一般人、普通人。今:许多的人。

 ③实词(一词多义)

 师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指有专门技艺的人

 吾师道也:学习

 或师焉,或否焉:从师

 孔子师郯子:以……为师

 (这里只讲解实词“师”,其他重点实词“传”等布置为课下作业要求学生完成)

 ④虚词:

 郯子之徒:代词,这(之族、之属、之谋、之伦)

 古之学者:助词,的

 句读之不知: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何陋之有)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这里也只讲解“之”,“其”、“乎”、“于”也布置为课后作业)

 ⑤词类活用:圣,师,耻……

 ⑥文言句式:

 判断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状语后置句:师不必贤于弟子

 宾语前置句:句读之不知

 被动句:不拘于时

 (每一类句式只举一个例子,其他的要求学生课下完成)

 2翻译重点句子: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②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圣明,愚人愚昧,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

  高中语文《师说》教案大全二

 ·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识本文所论述的老师的职能、作用以及择师标准等方面的观点,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掌握古汉语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学习本文正反对比,有破有立,反复论证以加强说服力的写法。

 ·学习内容

 一、背景及作者简介

 1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南)人。自谓郡望昌黎,也称韩昌黎。曾任监察御史、国子监博士、刑部付郎等职。因谏阻宪宗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世称韩文公。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其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

 2写作背景

 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中国古代的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老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 传说 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仍在沿袭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果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代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3“说”这种文体

 “说”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二、字词解释

 1通假字

 (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2)生乎吾前 “乎”通“于”

 (3)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2词句解释

 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代的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学者:求学的人。 这里所说的“古之学者”,不仅指古代作学生的青少年,也包括古时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夫:发语词,无实义。庸:岂,哪。知:管,过问。“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作“知”的宾语,这个宾语是个带“之”字的主谓结构,“之”的作用在于取消这个主谓结构的独立性。年:生年。于:比。“于吾”作“生”的补语,可提至谓语“先后生”前理解,即“于吾先后生”,比我早生还是晚生。

 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第一个“圣”“愚”是名词,第二个“圣”“愚”是形容词。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有人倒去从师,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人却不从师。之:结构助词,用作宾语提前的标志,“句读之不知”即“不知句读”,“惑之不解”即“不解惑”。或:有人,无定指代词。不,通“否”。这几个分句运用了“合叙”手法实际上应当分开解释,即“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惑之不解,或不焉”。

 好古文:喜欢古文。古文,指先秦两汉言之有物的散文,与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骊文章相对。韩愈、柳宗元大力倡导古文运动,不但用自己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

 3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1)吾从而师之 师,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2)而耻学于师 耻,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耻

 (3)则耻师焉 同上

 (4)不耻相师 同上

 (5)孔子师郯子 同(1)

 4多义词

 (1)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 老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指有专门技艺的人

 吾师道也 学习

 或师焉,或否焉 从师

 吾从而师之 以……为师

 十年春,齐师伐我 军队

 (2)传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传递,读 下同。

 朔气传金 传送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传授

 此世所以不传也 流传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阐述儒家经义的文字,读zhuàn,下同

 《张衡传》 记载个人 事迹 的文字,传记

 舍相如广成传舍 传舍,招待宾客的馆舍

 (3)道

 会天大雨,道不通 道路

 伐无道,诛暴秦 道义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道理

 策之不以其道 法则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学问、修养

 何可胜道也哉 讲,说

 道芷阳间行 取道

 (4)受

 项王则受璧,置之座上 接受

 故木受绳则直 经受

 恐前后受其敌 遭受

 (5)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通“授”,传授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疑惑,疑难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糊涂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疑难问题

 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 迷乱,迷惑

 以非当世,惑乱黔首 蒙蔽,欺骗

 (6)贱

 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地位卑下,卑贱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地位卑下,卑贱

 心忧炭贱愿天寒 物价低,便宜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石 轻视,贬低

 又迫贱事 谦称自己

 (7)圣

 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聪明贤哲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有智慧的人,或特指具有最高封建道德的人,即圣人

 圣君治国 圣明、贤能

 诚宜开张圣听君王

 三、结构分析

 《师说》是一篇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有着卓越见解的议论文。在本篇议论文中,作者运用流利畅达的笔触,通过反复论辩,申明了为师的性质与作用;从师的重要意义与正确途径,批评了当时普遍存在的不重师道的不良习俗;推动了乐于从师善于学习的社会风气。

 第一段,正面阐述教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和择师的标准。本段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1句),阐述教师的作用。作者用六个字概括了教师的三个作用:“传道”、“受业”、“解惑”。

 第二层(第2、3句),阐述从师的必要。作者从反面指出,“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说明有惑必须从师。

 第三层(第4—6句),阐述择师的标准,第6句是本段的结论,也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概括地提出了择师的标准。

 第二段,运用对比的方法,批判“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本段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第1、2句),慨叹师道不传,指出师道不传的危害。这一层承接上文从师的标准,并领起下文对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批判。

 第二层(第3—5句),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对比,指出“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的原因。

 第三层(第6—8句),把习句读从师与惑而不从师的现象对比,批评“今之众人”“小学而大遗”的不明智的作法。

 第四层(第9—13句),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讥笑相师对比,批评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恶习。

 第三段,以孔子从师的范例,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道理。

 第二段和第三段,分别从反面和正面阐明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中心论点。

  高中语文《师说》教案大全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说“这种文体的知识。

 (2)正确理解本文的思想观点。

 (3)掌握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4)掌握 “师、传、从“等文言实词和 “之、其“等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能力目标

 (1)分析评价本文的思想观点。

 (2)掌握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背诵全文。

 3、情感目标

 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二、重点难点

 1、文言实词、虚词的掌握。

 2、本文的思想观点。

 3、正反对比的论证。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授课人:杜云

 授课时间:2010年11月23日

 四、教学内容

 第1课时

 (一)作者简介

 韩愈 (768-824),宇退之,河阳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 “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溢 “文”,故世人又称 “韩文公“。少小孤苦,由兄嫂抚养长大。20岁入长安,三次考进士不中。792年,第四次参加考试,登进士第。802年任国子监四门博士,从此正式步人仕途。后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二)关干古文运动及本文写作背景

 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 “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 “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掘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 “好古文“,就是指 爱好 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的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监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祟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论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 《师说》,因抗颜 (端正容貌)而为师,世间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憎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三)整体感知

 1、本文标题“师说“是“ 说说 老师“的意思吗

 [明确] 不是。“说“是一种议论文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以前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等都属于这类文体。“说“古文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 “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的意思应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2、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理解本文的写作思路。

 [要点]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接着提出教师的职责范围、从师的必要性和从师学习的原则。第二段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接着从三方面进行正反对比论证,批判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论证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反面阐明从师的重要性,论证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第三段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以孔子的言行为例阐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从师学习的原则,从正面论证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第四段说明写本文的缘由,仍紧扣中心论点赞扬李蹈 “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精神。

 (四)知识要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归纳整理文言知识

 (1)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明确]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求学的人;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②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习;今:小学校。

 ③吾从而师之 古:两个词,从,跟从,而,而且;今:是一个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 古:不一定;今:用不着,不需要。

 (2)一词多义。

 “师“这个词在文中出现26次,请对它的意义和用法进行归纳整理。

 [明确]

 ①作名词,有两种情况:

 作“老师“讲。例: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例: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作“学习、效法“讲。例:吾师道也

 作“从师“讲。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作“以……为师“讲。例:吾从而师之

 “之“字在文中出现25次,对它的用法归纳整理。

 [明确]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例: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例: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例: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例: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例: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例: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补充]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作代词,指代自己。例: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定语后置。例: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例:吾欲之南海

 “其”字在文中出现17次,请归纳整理其意义和用法。

 [明确]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 短语 中作主语。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复指,作主语。例: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作兼语。例:余嘉其能行古道

 作定语。例: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②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例:其皆出于此乎 (大概)

 表感叹。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本文中,还有儿个词也是一词多义的,请解释。

 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余嘉其能行古道

 无:孰能无惑

 是故无贯无贱,无长无少

 圣、愚: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明确]

 惑:疑难问题,名词

 糊涂,形容词

 道:道理,名词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 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就由我为大家带来高二语文《师说》教案,欢迎各位参考借鉴!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所论述的老师的作用,从师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2掌握积累“师、传、从”等实词的含义;掌握虚词“之、其、所以”等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了解词性活用的词语,掌握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

 3学习正反对比论证方法,学会反复论证来加强说服力的写法。

 4训练有感情的诵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找出作者的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

 2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感受作者在行文过程中的情感起伏。既读准句读,又读出情感。

 3了解对比论证在论说作者观点时所起到的作用。

 4认识到本文的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从而逐步培养批判继承古代文化遗产的能力。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诵读文本 (读准字音,读懂文句,读清句读)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听说过“推敲”的故事,讲的是韩愈帮贾岛琢磨一个字的故事,这个故事一直被传为美谈,韩愈对后生晚辈一直持勉励提携的态度,他还为名不经传的李蟠写了一篇传世之作《师说》。

 二、知人论世

 1了解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2了解背景

 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但在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玄学和佛学的兴起,儒学一度衰落,师道也就愈来愈不被重视,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了唐代。当时仍沿袭着一种封建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可以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社会上产生了一种“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求师学道往往会招来路人的讥笑。而韩愈却不顾流俗,勇为人师,广招后学,培养文人。并以大无畏的气魄,抨击时弊,提倡师道,从而写下了此文。

 3了解题旨

 板书课题。指出题目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三、诵读课文

 1读准字音(投影仪显现文中的生字词和部分多音字,指导学生在正确发音的基础上初读课文)

 传道(chuán) 句读(dòu ) 针砭(biān) 阿谀(yǘ)

 郯子(tán) 苌弘 (cháng) 师襄(xiāng) 老聃(dān)

 李蟠(pán) 经传(zhuàn) 巫(wū)医

 2读懂文句(检查学生对课文中重要字词和文句的预习情况,指导学生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再读课文)

 (1)检查文中的重要字词和句式(投影仪显现)

 (2)检查文中的重要文句的翻译(投影仪显现)

 3读准句读(引导学生讨论第一段文句的句读停顿,指导学生读出课文的轻重缓急)

 第一段中部分文句诵读的停顿示例:

 ①惑/而不从师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

 ③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④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⑤吾从/而师之

 ⑥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四、翻译课文,整理字词

 板书内容:1、疑难词的用法

 2、常见词的用法

 (一)一词多义

 大概 其皆出于此乎

 其 他的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这 其可怪也欤

 他们的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老师 圣人无常师

 师 以……为师 孔子师长弘、郯子、老聃

 从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学习 吾师道也

 道理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道 风尚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学问 道相似也

 道路 余嘉其能行古道

 指知识和道理 人非生而知之者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之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宾语前置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惑: 疑难问题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糊涂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二)古今异义

 所以 古:特殊的指示代词 用来…的

 今:表因果的连词

 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指有专门研究或学问的人

 小学 古:小的方面学习

 今: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不必 古:不一定

 今:不需要

 众人 古:一般人,普通人

 今:许多人

 句读 古:句子停顿的地方

 今:看字发出声音

 五、作业:

 1、下列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圣人无常师

 C吾从而师之 D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乃大惊,问所从来 余嘉其能行古道

 答案:B(A项中的两个“传”,一念chuán ,一念zhuàn;B项中的两个“师”都是老师的意思;C项中的的两个“从”,一是跟从之义,一是表方向的介词;D项中的两个“道”,一是道理,一是风尚)

 2、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活用方式不同于其它各项的一项( )

 A 吾从而师之。

 B 孔子师郯子……

 C 不耻相师。

 D 稍稍宾客其父。

 答案:C(C项中的“耻”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对……感到羞耻”;其余各项加点的词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分别解释为“以……为师”“以……为师”“以……为宾客”)

 第二、三课时

 研读文本 (读懂文意,读出情感,读出思考)

 一、读懂文意(指导学生通过研读,找出作者的基本观点,并加以理解)

 1全文的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理解:“古”指两汉以前,“学者”指学习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有专门学问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所以文章一开始就把它提了出来。“必有师”,把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的结果。这句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成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2教师的职能: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理解:句中的“道”,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下文的“六艺经传”;“惑”就是上述“道”和“业”中的疑难问题。作者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教师的职责。作者突破教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职责局限,将其扩大到“传道”、“解惑”,这在当时是了不起的进步

 3择师的原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理解:这明确指出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个观点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4择师的标准与原则:“生乎吾前……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理解:不论年龄长幼,凡先闻道者我就可以拜他为师,作者运用排比句和反问句,并且一口气连用了八个“吾”字,语势流畅,跌宕有力。

 5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理解:作者针砭了当时上流社会看重门第高低的恶劣风气,提倡学问面前,人人平等,表达了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进步思想,此思想无疑是积极的、进步的。

 6老师和弟子的关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理解:这个结论是用相对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说明师生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这就将老师和学生之间那条人为的固定界限取消了,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光辉。

 二、读出情感(指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来研读课文,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1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来研读课文。

 从写作背景上可以明确看出作者是为了抨击时弊才写的,给门生李蟠不是真实意图,可以用忧虑的口气读出韩愈对当时社会不从师风气的担心。还要读出韩愈对“从师”问题的恳切、深刻的认识,因为在当时“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情况下,他看到了一般人看不到的问题,一方面很生气,一方面又特想让别人认识到自己的思想,太谦虚了不足以表达这种效果,必须读出庄重、冷静、深沉的感情基调。

 2结合具体语句,了解作者的情感起伏。

 (1)分析第一段的朗读语气和语调

 开篇的中心句明确提出观点,要读出肯定有力的语气。接着的点明教师的职能的句子要在肯定的语气中加入一点自豪的语气。择师原因的句子要在肯定的语气中加入一点欣慰的语气。择师的标准与原则的句子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气连用八个“吾”字,要读的短促有力,一气呵成;后一分句,用反诘句,要读出强调的语气。最后从师的原则的句子是第一段的结论,要呼应首句读出肯定有力的语气。此段的语调较平。

 (2)分析第二段的朗读语气和语调

 第二段开篇要用深沉的口气读出作者一种结论性的认识。接着作者一连用了三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土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在这三组对比中,每组作者都把着眼点放在后面的对象上,作者都给予了不同的评价。三句的言辞越来越激烈,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此段的语调是逐层上扬。(见下表)

 三组对比: 语气变化:

 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 虽肯定但有请考虑之意

 为子择师与自己不从师 从古到今 语气肯定,指出不明智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 反问语气强烈,批判猛烈

 三组对比,分别从错误态度、错误认识和荒唐行为三方面说明当时不从师的坏风气,并进行批判,从反面论证中心论点的正确。

 (3)分析第三段的朗读语气和语调

 第三段开篇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接着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来论证,这要用肯定叙述的语气读出来。下面的论说老师和弟子的关系结论句要读得明白肯定。此段的语调较为平缓。

 列举

 (4)分析第四段的朗读语气和语调

 第四段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因此,此段要读出褒扬的语气,语调要上扬。

 3结合文段,找出诵读课文的“拐杖”

 (1)层次。在较长的语段中,表达的意思不会那么单一,因此口气要随意思的变化而变化,咱们要看看这一段分几层意思,然后再来决定应该如何读。比如本文第二段有四个层次:1总写当时社会中不从师的坏风气;2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的对比;3“爱其子”与“于其身”的对比;4百工之人和士大夫的对比。根据这来读出语气的变化。

 (2)句式。①整句散句结合。本文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这样读起来就能富有变化。②一个意思,多种句式。第二段一连用了三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土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标点符号。文章往往会运用感叹号和反问号来表达强烈的感情。感叹号能鲜明地流露出作者潜藏的感情,要读出感慨的语气,如“其可怪也欤”,就是带讽刺语气的感叹句。反问句的问号也能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如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时,作者在纵向比较中用反问号点出不从师的原因。

 (4)语气词。如第二段中的语气词特别多,我们仿佛能从“嗟乎”“呜呼”“欤”“乎”以及多达五处的“矣”中听到作者的声声叹息和呼唤。

 三、读出思考(指导学生根据作者的思想感情来研读课文,从而引发对课文的思想内容的深层思考)

 1教师的“传道”、“受业”、“解惑”这三项任务,作者认为哪一项是主要的

 明确:在韩愈看来,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传道”,主要目的就是要“传道”,恢复儒家的“道统”,因而提出“师道”的口号。

 2韩愈为什么给他的学生写这篇文章(李蟠有什么地方值得他写这篇文章)

 明确:最后一段:不拘于时;好古文。

 (1)“不拘于时”的难能可贵。(要有“师道”精神,反对“耻师”)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可以做官。这就是“耻学”的客观原因。还有主观原因就是文中说的“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总之,他们是“耻师”,李蟠和他们比的可贵就可见了。作者也是借李蟠来表明自己的观点:要从师而学。

 (2)“好古文”的可贵。(师“是传道受业解惑”之人,反对“耻学”,“小学”)

 这里所说的“古文”和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有关系。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明人把他列为之首。因为他倡导了唐代古文运动。古文运动的内容:维护先秦儒家的思想,反对当代特别盛行的佛老思想;提倡先秦两汉的古文,反对“俗下文字”即魏晋以来“饰其辞而遗其意”的骈文。作者说的“道”就是儒家思想,“业”就是承载这一思想的儒家经典著作,“惑”就是学习这些著作时候碰到的疑难问题。“师”就是掌握“道”的人,能“传道受业解惑”的人,不分年龄、贵贱。韩愈赞李蟠是因为李蟠的好古文和当时人的“耻学”“小学”形成鲜明的对比。

 总之,李蟠“不拘于时”,表示他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能行古道”,表示他赞成以道为师的从师风尚。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进一步倡导了从师学习的态度。

 3韩愈把“句读之师”和“问道之师”区别开来,究竟有没有道理如何认识学习的阶段性“童子之师”与“读经之师”真的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吗从终生学习的目标看,我们目前的“学业”起的是什么作用

 韩愈的学习观,就是倡导从师问道,圣人无常师,要向一切可以学习的人学习,特别要向他那样的“经师”学习。“句读之不知”,在韩愈看来,是基本知识的欠缺,可以由“童子之师”解决;而对“道”的认识,是一般教师解决不了的。韩愈把“知识之师”和“问道之师”作了区分,不一定有歧视的成分。

 4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但是他在批判士大夫之族不肯从师学习时,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求师作对比,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无意中流露出对底层劳动者的轻视,这是社会等级观念所致。

 四、课文总结

 本文以“师说”为题,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其中“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强调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阐述了能者为师、虚心好学的从师态度;“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辩证地指出了师生关系。这些道理,在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当然,韩愈站在封建阶级的立场上,他所说的“道”,是指“圣人之道”。他认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是“君子不齿”的,“士大夫之族”本应比他们高明,这是作者的阶级局限。又如,作者重“传道”,而轻“彼童子之师”的“授书”、“习句读”。也是片面的。当然,正是由于对这篇课文的反复诵读和研读,才能使我们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来把握住文章的这些观点。以后请同学们在学习古文时,一定要围绕“读”来下工夫。

 五、课后作业

 1根据对课文语气语调的分析朗读课文并加以背诵。

 2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当代社会中的老师的看法。

 3、下列各句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C而耻学于师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不拘于时,学于余 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答案:A(A项中两个“之”都是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前一个“师”是动词“从师学习”,后一个“师”是名词“老师”;C项中前一个“于”是介词,表所向,后一个“于”是介词,表被动;D项中前一个“乎”是介词,相当于“于”,后一个“乎”是疑问语气词,相当于“……呢”)

 4、句式积累

 (1)判断句:

 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表判断)

 ②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表判断)

 (2)被动句:

 ① 不拘于时(介词“于”表被动)

 (3)宾语前置句:

 ①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介宾短语后置句:

 ① 而耻学于师。

 ② 不拘于时,学于余。

 ③ 师不必贤于弟子。

 (4)省略句:

 ①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② (人)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③ (人)问之,(士大夫)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

 ④ (士大夫)则群居而笑之。

 (5)固定格式: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乎”,表示反问,意思是“难道……吗”)

 把下面文言句译成现代汉语,注意各句的句式特点。

 ①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不遗,吾未见其明也。

 ③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④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答案:①我学习的是道理,哪管他出生在我之前还是在我之后呢

 ②不懂得书中的文句就从师学习,疑难问题不得解释,却不向老师请教,小事学习,大事反而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明白道理的地方。

 ③现在那些“上层人士”的明智程度竟然反而不及这些人,岂不是可以奇怪的么!

 ④爱好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注全都学了,不被时俗拘束,来向我学习。

《师说》的中心思想,着重在论述师道的重要性,严正地驳斥士大夫们的恶意诽谤,抨击时俗轻视师道的不良风尚,为开展古文运动扫除思想障碍。作者在本文中所发表的如何求学的见解是极其精辟的。他对于读书求学的议论,很能够启发后人。

《师说》所提出的关于师道的主要思想是: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任何人都可以为师,不应该因为地位、贵贱、年龄的差别,就不肯虚心向人学习。韩愈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能提出这样的见解是很有胆识的,他对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相师的不良风气。

确乎起了挽救和校正的作用。韩愈所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个“道”虽然具体指的是儒家之道,但在一千多年前,韩愈就能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说法,也是很有魄力的。

他把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归结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提倡师生教学相长,这也确实可以鼓舞大家相互学习的风气。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师说》大约是作者于贞元十七年至十八年(801—802),在京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时所作。贞元十七年(801),辞退徐州官职,闲居洛阳传道授徒的作者,经过两次赴京调选,方于当年十月授予国子监四门博士之职。

此时的作者决心借助国子监这个平台来振兴儒教、改革文坛,以实现其报国之志。但来到国子监上任后,却发现科场黑暗,朝政腐败,吏制弊端重重,致使不少学子对科举入仕失去信心,因而放松学业;当时的上层社会,看不起教书之人。

在士大夫阶层中存在着既不愿求师,又“羞于为师”的观念,直接影响到国子监的教学和管理。作者对此痛心疾首,借用回答李蟠的提问撰写这篇文章,以澄清人们在“求师”和“为师”上的模糊认识。

-师说

——《师说》读后感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而答疑解惑的人就是教师。

早在1200多年前,唐代的韩愈就提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充分肯定老师的作用、定位教师的角色、明确教师的职责。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承者,教师向学生传承文化理所当然;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是践行其神圣职责;教师是聪明的启迪者,以聪明启迪聪明,以高尚人格塑造高尚人格,教师是当之无愧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韩愈以为:师是“传道”的,假如一位教师不能“传道”,他就不能成其为教师。师与道是密不可分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道”是师存在的先决条件,“师”是道传播的社会载体,师道不可分离。当然,韩愈所谓“传道”,乃是发扬光大以儒家经典为核心的封建正统思想,以维护封建社会统治的伦理道德观念。而在当今社会的中国,“传道”应是维护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塑造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理想的社会主义新人。如此说来,教师的责任重大,每位教师,都应忠于理想,传播真理,传道授业解惑。

作为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社会公德,教师应是遵守社会公德的标兵。诚然,教师也是人,但教师担当的是“传道”的职责,为人师,须忠于道。教师遵守社会公德好否直接影响到社会风气的好坏。爱国敬业、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遵纪遵法、尊老爱幼、爱护公共财物等等,教师必须具备这些良好的社会公德,自己有“道”,方可传“道”;因道而德,因德而得。因此,道是师存之根基,师是道存之体现,道存所以师在。

作为教师,其次还要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对于教师而言,做好本职工作不仅在于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完成教学任务;更在于要有一颗大爱之心,仁心育人,爱生如子。在汶川大地震中,谭千秋老师用生命在每一位国人心中耸立起了一座丰碑,用大义诠释了大爱,他是当之无愧的“万世师表”!反之,范美忠,同样灾难来袭时,竟然弃学生不顾,他自己先跑了。更有甚之,事后他居然还大放厥词为自己的不义不仁行为百般辩护。道德的沉沦,师德的缺失,将范跑跑牢牢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是的,在价值多元化、文化多元化确当今社会,大部分教师仍然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工作,他们安贫乐道,满足常乐,保持着为人师表的高风亮节,为众人景仰。但也有一些教师,对有权势或有钱家庭的孩子青眼有加,对家境贫冷或成绩欠佳的孩子则呵斥不断,总是利用教师的身份让家长做这做那,热衷于成为家长筵席上的座上宾,且自叫自得:咱有能耐有本事!我经常想:这样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将来会不会也是一群势利眼呢?伟大的孔子早就说过“有教无类”!是的,你可以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但你尽不可以偏爱,不可以厚此薄彼、区别对待!

作为教师,还要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好教师总是以崇高的人格魅力和独特的精神气质影响着学生。“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言行举止,任何一点嘉言懿行,对学生都会起到“东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美好效果。“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受人尊重,就必须自己身正言正;要自己身正言正就必须有高尚的道德操守。当院士、作协主席、大学教授纷纷陷进“造假门”,当我们教师的科研论文由精心撰写变成网上下载,堂而皇之地将剽窃变成了鉴戒,我对学生的抄袭作业现象也就充分理解了。学生只是老师的一面镜子而已!

教师,历来被喻为春蚕、烛炬、园丁、人梯、摆渡人。。。。。。

那是由于教师不光是教书,更主要的是育人。热爱教育事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实乃教师天职!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我衷心希看广大教师在教育岗位上能够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做优秀的传道者、卫道者,培养出一代又一代人才!让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师说的中心思想是:

着重在论述师道的重要性,严正地驳斥士大夫们的恶意诽谤,抨击时俗轻视师道的不良风尚,为开展古文运动扫除思想障碍。作者在本文中所发表的如何求学的见解是极其精辟的。他对于读书求学的议论,很能够启发后人。

《师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议论文。文章阐说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耻于相师的世态,教育了青年,起到转变风气的作用。

全文赏析:

在批判的基础上,文章又转而从正面论述“圣人无常师”,以孔子的言论和实践,说明师弟关系是相对的,凡是在道与业方面胜过自己或有一技之长的人都可以为师。这是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一观点的进一步论证,也是对士大夫之族耻于师事“位卑”者、“年近”者的现象进一步批判。

文章的最后一段,交待作这篇文章的缘由。李蟠“能行古道”,就是指他能继承久已不传的“师道”,乐于从师而学。因此这个结尾不妨说是借表彰“行古道”来进一步批判抛弃师道的今之众人。“古道”与首段“古之学者必有师”正遥相呼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8766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